《守望者》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13W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守望者》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守望者》觀後感

《守望者》觀後感1

有的時候我特別慶幸,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沒有超級英雄的時代,但有的時候我又非常悲觀倒不如生活在一個有超級英雄的世界。

超級英雄們凌駕於權利和法律之上,雖然帶著一副如小丑般的面具,甚至像小丑一樣娛樂大眾,像小丑一樣孤獨。

每個超級英雄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己及人,拯救世界,哪怕要用一城認得性命和對全世界的欺騙,他們也要對自己所理解的正義從一而終。但是正如布羅茨基說的那樣,沒有任何惡是不含一點善的,而且可能相反亦然。在我看來,每一個超級英雄都只是上帝的代行者,為了消除惡而揹負惡,最後和惡一起下地獄罷了。試問難道把小女孩殺掉喂狗的人的生命就不是宇宙的奇蹟麼?我一直很在意電影裡的漫畫,船長為了保護妻兒的生命不惜在海上伶仃漂泊,與屍為伴,但他最終砍殺的海盜卻是自己的妻子。

更為可悲的是,守望者們雖然換來了和平,但對於守望者們守護的物件來說,超級英雄也好,造成冷戰的政治家們也罷,都只是電視機裡的影像,只是他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哪怕世界大戰近在眼前,賣報的依舊賣報,打劫的依舊打劫,身處越戰的婦女,她所在乎的並非是眼下何等的悲慘世界而是那個來自敵國的腹中孩子的父親能否負起責任。看完船長的故事後,那個孩子也只是把書一扔,直呼無趣,殊不知下一秒他便要飛灰煙滅。超級英雄們像一隻精緻籠子裡面的金絲雀,被掛在孤山的懸崖上放身歌唱,試圖用歌聲淹沒腳下的荒涼。他們窮盡所有想要拯救的,是一個渾然不自覺的世界;人們原是正直的犧牲,卻對自己正在成為政治家們的祭品如此麻木,這是一個多麼諷刺的笑話!

但縱然如此,我依舊對超級英雄們頗有好感,尤其是對D、C、漫畫公司的超級英雄們。D、C、旗下的英雄多為普通人,卻比普通人任性得多。他們帶上小丑般的可笑面具並非做好事不留名的高尚道德情操,而正是應為身為人類的軟弱。他們任性地摘下身為公眾的面具,卻無法摒棄肉身,人類的懦弱和恐懼無時不刻縈繞這他們,因此他們只能套上頭套穿上緊身衣,縱然陷入道德嗯好法律的尷尬處境。退一萬步說,監獄裡那幾十個想要把羅夏粉身碎骨的囚犯正是白羅夏所賜才得以為他們的犯罪行為負責。然而這些同樣軟弱,只是帶上了面具而已的孤獨人們卻終究脫離了人們,沒有朋友,也失去了生活,他們身處似乎是一個與公眾脫離,的平行世界,不知埃及王結局如何,我只是知道,幽靈船真正所要的,僅僅只是船長一人的靈魂。

守望者最終終於了結了各自的使命和熱血,上一次摘下面具是迫於法案的實施,只是上一次守望者如同投降封官的梁山好漢,逐個刺死,而這一次,至少有夜梟和絲靈過回了安逸寧靜的生活,就像巴金斯銷燬魔戒的冒險結束後回到袋底洞那樣,真正的英雄,大概就是如此。

《守望者》觀後感2

近些日子,無情無緒,屢次自我說服後,仍舊執拗地不願迴歸現實,任由灰色的心緒攻城略地。

新電影,竟選取了據說集驚恐懸疑於一體的罪案片——《守望者:罪惡迷途》。看到海報上一臉沉鬱的任達華,非但不怕,似乎還有點心有慼慼焉。簡單的故事,倒敘的手法,卻也節奏緊湊,情節流暢。感覺得到,編導不是要為“大片”而“大片”,委實想與觀眾分享些什麼。不論票房如何,真誠的態度本身在浮躁充斥的演藝圈已屬難得。

人生最重要的二十年,陳志輝竟在獄中度過。因愛生恨,因恨而要將所愛毀滅,這無疑是極端的個性。二十年,偏執或多或少被壓抑,但任憑怎樣的監獄都無法將人徹底改造。夾雜恨、憤怒與不甘的惡缺乏洩導的通暢渠道,負面能量持續累積著……

出獄後,他本想與親人團聚,過平常人的生活。但不幸的是,每一選取的關口,與他萍水相逢的男女所展示的,都是這個世界無恥醜陋的一面,而不是隱匿在表象背後的`善意真情。

最令他難於忍受的,恐怕是“途中”陌生女人對她們伴侶的輕視與背叛。二十年的肉體囚囿,二十年的內心絕望,不也是因為無法理解以前深愛的女人鄙夷的言語、冷漠的表情與善變的心麼?這樣,累積的怒與怨被喚起、被放大。最終,於善惡的交叉口,他縱容自己將餘生駛向不歸路。陪葬的人,有以前傷害過他的女人的至親,亦有本與這遙遠故事毫不相干的年輕生命。

但,世界不僅僅有他所看到的浪蕩、輕浮與背叛,更有他沒有看到的莊嚴、深情和堅守。如果一切能夠重來,彰顯詮釋真善美的細節、人性中那些明亮溫暖的片斷能早些進入他的視線,或許結局便是另外的樣貌了。可惜,人生不能彩排。

報復還是寬恕,這是一個問題。報復了他人,無疑也毀滅了自己。寬恕了他人,又何嘗不是在拯救自己?不幸的是,他選取了前者。雙手沾滿鮮血,內心充滿復仇的“快感”,恨,真的會消失麼?當然不會,它會像無底的黑洞般,將整個世界渲染得一團漆黑,並最終吞噬掉陽光下所有完美的部分。

善是什麼,惡是什麼,人性是什麼,或許本沒有答案,如果有,亦遠非理性主義者以概念與邏輯架構的那般簡單。迷途中,人將做出何種選取,其根據是什麼,又怎能以三言兩語一一作答,這就是“人”。試圖用統一的言詞形容獨一無二的生命,非但不是對人所能具有的深刻“洞察力”的佐證,反而是對“人”之為“人”的豐富性與神祕感的輕淺解讀。

人,就是他活著,世界,不外世界觀。

回到電影,任達華是老戲骨,演技自不必說。陳思成日漸成熟,我看好他。雖不想但不得不承認:女演員,在這部戲中,真的只是配角。

《守望者》觀後感3

"不管怎麼樣,我老是想像一大群小孩兒在一大塊麥田裡玩一種遊戲,有幾千人,旁邊沒人——我是說沒有歲數大一點兒的——我是說只有我。我會站在一道破懸崖邊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個跑向懸崖的孩子——我是說要是他們跑起來不看方向,我就得從哪裡過來抓住他們。我整天就幹那種事,就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得了。我知道這個想法很離譜,但這是我唯一真正想當的,我知道這個想法很離譜。"

——霍爾頓

麥浪翻滾,微風過境。當守望與叛逆碰撞,感悟到的卻是一種別樣的情懷。是主人公骨子裡的勇往直前和潛藏的善意。那份心內守望的勇氣表現為極端的叛逆,卻有著混沌之中孤獨的清醒。

還是孩子的霍爾頓洞察事理,卻以一種極端的偏執去面對整個世界,無奈地戴上符合大眾的面具。也知霍爾頓何嘗不是處於水深火熱的作者,借他來表達自己,悔悟世界。

硝煙未散,戰火未息。二戰後的美國讓人嘆息,冷戰的陰雲還在密佈。人們渾渾噩噩地過著缺乏理想、意志消沉的生活。他們卻也無力改變,於是就出現了腐朽而崩壞的一類人。霍爾頓像他們,抽菸酗酒,不求上進;但又不像他們,霍爾頓的心中永遠有著那片稻田,美麗而遙遠。

霍爾頓還是個孩子,有著一腔對抗不合理現實世界的熱血,卻也只能將滿腔熱血付之東流。記得讀者們的話:為其反叛而嘆,為其幼稚而惜。16歲的他已經學會抽菸和喝酒,與自己不能接受的輕浮女子交往,四次被學校開除,那頹廢、灰冷的態度源於對生活的極度失望。他就讀於一個光鮮外表內裡已經腐爛的貴族學校,學校裡的老師都是勢利的偽君子,而同學聚在一起談的就是女人,酒和性,這個迷茫的孩子在希望中看出無所有。他不願長大面對泥沙俱下的社會,他唯一抱有好感的老師也告訴他世界多麼殘酷

:"一個不成熟的男人的標誌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人的標誌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

他終究會妥協地面對整個世界。

但是霍爾頓也是個善良的孩子。會顧及舍友的感受隱藏自己的皮箱。他擁有帥氣的外表,家境富裕。敏感而聰明,熱愛閱讀,擅於運動。他謊言後有著絕望、粗口裡含著憤懣和他純潔的心。麥田裡的守望者,這是一個美妙的願望,最後離開之際,也縈繞在他心頭。不過永遠成為一個孩子。

現如今,社會中物慾橫流、燈紅酒綠,折射出腐朽的一面。我們的生活應該充滿希望和光明,為了實現自己的夢而努力。把自己隱藏在別人的世界,永遠都不可能體會到生命的美好,體會到登上頂峰的一覽眾山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