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後感15篇[必備]

來源:果殼範文吧 9.85K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紅樓夢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紅樓夢讀後感15篇[必備]

紅樓夢讀後感1

林黛玉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因母親早亡,便被接到賈府撫養教育。後來她又死了父親,從此過上雖無父母卻嬌生慣養的生活,因不願與人交流而養成了孤傲的性格。元春省親後,林黛玉入住瀟湘館,在大觀園詩社裡別號瀟湘妃子,才華橫溢。林黛玉與賈寶玉因從小結緣,從相識、相知慢慢發展成愛情。絳珠還淚的神話賦予了兩人奇幻浪漫的色彩,並定下了悲劇基調。

林黛玉從小就飽受寄人籬下的辛酸,懂得謹言慎行,察言觀色。況且賈府家大業大,勢利之人與羨慕嫉妒者比比皆是,黛玉自己亦深深地瞭解這點,因而即使自己多病,也不敢向賈母多提要求,所以寶釵一段話、幾兩燕窩就讓黛玉感恩在心,卻又不免傷心自己沒有雙親撐腰,亦無兄弟姊妹可以仰仗。置身於人影婆娑的大觀園,她卻是隻身一人,能當做知己的也不過寶玉一人而已。但自從寶釵來到賈府之後,金玉之說讓黛玉心裡多感不忿,所以她只能冷言冷語地對待寶玉,無非是想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這樣的`黛玉讓人心疼。

黛玉感花傷己,吟唱《葬花詞》:“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寶玉聽之不覺慟倒于山坡之上。黛玉之死不僅是因為寶玉娶了寶釵,也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無奈和失望。她註定是不幸的,是封建社會的犧牲者。

喜歡她的孤傲冷豔,清高脫俗,才情滿溢;喜歡她的一塵不染,率真純淨,多情婉轉。一個款款而來的女子,為芸芸眾生步入凡塵。她的清淚都源自那份純淨,所以喜歡她所有的嬌嗔怒笑。

我們一直全力以赴追逐著現實的理想抱負,眼前有太多燈紅酒綠,耳旁有太多喧囂嘈雜,心裡有太多浮躁不平。轉過身去,總希望有一個不同於現實世界,寧靜致遠的世外桃源,沒有名利的追逐;總希望有一張張笑靨如花,細語如絲的真摯面孔,真誠透徹。於是將心中那些隱著的但是蔓延靈魂深處的期望精彩地編織起來。因為這個喧囂浮躁的社會,因為許多丟失了純真的靈魂,也因為還有一個夢想的堅持。

所以說曹雪芹用黛玉那一雙純粹微蹙的眼睛,冷冷地看著這茫茫世界中的世事變遷。

紅樓夢讀後感2

第一次接觸到《紅樓夢》,不知道紅樓之中每首詩的含義,更看不出紅樓的廣博,那些探祕尋蹤更是遠遠相隔,但是還是不可自拔地喜歡上紅樓夢,喜歡裡面多彩的女子,那些才氣橫溢卻註定不會幸福的女子。

紅樓的詩詞當屬絕妙,真正能記得的,也只有《葬花辭》和《芙蓉誄》。喜歡這兩首,也是因為黛玉和晴雯,那兩個牙尖嘴利、顧態流連卻終究不討喜的女孩子。黛玉的才氣,耍小孩子的脾氣,毫不遮掩地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的特別把一個女孩子的小心眼和敏感表現得淋漓盡致。晴雯勇敢,利落,任性,儘管撕扇子、半夜嚇人還是挑燈補孔雀衣,臨死前,把自己的指甲和內衣給了寶玉,說:“早知要擔這樣的名,還不如當初?”我想她們都很不甘心吧,她們空有了美貌和才氣,卻從來沒有真正做過什麼。

想到那些我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女子,最終都逃不了的悽苦命運,真覺得造化弄人。有貌怎樣?有才怎樣?有家世又怎樣?那些曾經擁有的一切竟然無法換取一個簡單幸福的生活,這才是她們最大的悲哀。無論是有沒有學識,無論有沒有遵循禮教,無論性格怎樣,無論出身如何,到最後還是逃不了。儘管外祖母寵愛,寶玉鍾情,黛玉並未因此真正快樂過,她深知眼前一切都是過眼雲煙,自己只是一匆匆過客,不會久留。

塵蒙愚情的.寶玉,看不透眾人笑騙欺言中的金玉良緣,病中的黛玉,終被風刀霜劍,逼到一息懨懨。孤身病榻中的黛玉已經無淚可還,知音的琴絃已斷,焚稿的詩魂已冷葬明月西風中。就在自己情緣湮滅之時,在與自己的筆墨知己道別之後,一身傲骨的林黛玉,孤零零而來,乾乾淨淨而去。

春夢隨雲散,花飛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閒愁。曲盡人散,曲中所唱之人,又有誰逃出這宿命的安排?看完《紅樓夢》心中有一絲悲哀,忽覺秦氏說的一番言語,實是有理:“月圓則虧,水滿則溢。”世上無事可“永保無虞”。就像這朝朝代代,總是從初期到全盛再到衰敗,身邊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總有順心與陰暗的時期,所以人生給予的感覺就饒有滋味?有人時常覺得人生悽苦,可沒有這苦,那怎會感受到成功到來時的快樂?若只知玩樂,終老一生,死前才去遺憾,“人生何其短,吾還碌碌無為終老此生。”家道中落,未嘗不是好事,死前至少可以說,“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沒有白活。”

我甚是欣賞他們對於神說以及命運的無所畏懼,即使是現今社會,又有何人能真正做到不滿命運的安排,能挑戰命運。想想社會之中,大多數人們還希望聖人、神仙的出現,從苦惱將他們解救。

紅樓夢讀後感3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小我經常聽到這句話,隨著慢慢長大,我也逐漸明白這句話的含義,越來越喜歡讀書。

曾經的一位語文老師,在畢業時,對我說:“以後,要做一個書香飄逸的女孩子。”當時的自己並不太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但還是堅持讀書,希望在某一天自己的身上會有書香散發。

中國的四大名著是最名的,可是,文縐縐的篇章一大堆,自己總是不能堅持讀下去,唯有《紅樓夢》,從最初的插圖拼音版到現在帶有註釋的珍藏版,說起來也算讀過一本名著了。

自己與紅樓夢的接觸是由一張圖畫開始的。

在漫長的時間河裡的某一個支流裡,自己偶然看到了一張紅樓夢的海報,那是一張黛玉葬花的'插圖。

黛玉飄逸的長髮,白嫩的臉龐,古代女子特有的柔情,隨風飄散的花瓣,勾勒出一幅唯美的畫卷。畫中黛玉微垂的眼眸,流露出悲哀與憂愁,那雙眸子,至今我都還記得,憂傷之中包含著許多的故事,使人憐惜,更使人想了解她眼裡的故事。

於是自己開始了“紅樓之旅”。

一開始讀紅樓夢,只覺得人物很多,是一本記錄家族裡的事情的書。

再一次讀時,便有些思路。書中以賈,史,王,寧四個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為主線,描寫了榮府與寧府逐漸衰敗的過程。

瞭解故事的大概後,自己又被曹雪芹老師的文字魅力所吸引。書中的人物外貌描寫,十分的華麗。

比如書中最初對賈寶玉的描寫:

頭上戴著束髮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外罩石青氣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臉似桃瓣,睛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絡,又有一根五色絲絛繫著一塊美玉。

對人物的外貌描寫的十分精緻,似乎都可以想象出他的樣子。

我覺得,不管自己讀多少遍,都不能揭開這本書神祕的面紗,書中的很多地方都是相連的,或是有暗示,有玄機的,這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

我想,當一個人讀了很多的書,明白了很多道理,學習了很多知識後,便能散發出書香,成為一個書香飄逸的人!

紅樓夢讀後感4

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我國古代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而當時我對《紅樓夢》只知道有叫賈寶玉、林黛玉兩個人。就是現在讀起它,也會被它所深深地吸引。

到了七年級,那時班裡已有好多同學都讀完了四大名著,可我還有一本《紅樓夢》。當我第一次看時,就被吸引住了。

我發現這書裡的詩句寫得十分妙,讀時不但琅琅上口,寓意也是極深刻,漸漸地,對《紅樓夢》產生了濃濃興趣。讀完後,不禁感慨,林黛玉竟然如此的多愁善感,這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女所應具有的性格嗎?或許她的性格是周圍環境所造成的,沒有父母的關懷、寄人籬下。但她受到了賈府上下無微不至的關懷,卻依然有些不滿足。她最終因憂慮而死。我覺得林黛玉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黛”是一種墨綠色,代表她對自由的嚮往。她多愁善感、任性自私,還很愛哭,但實質上,這正是對封建社會束縛人性的一種很好的回擊!她敢於追求自由,反抗社會,尋找自己真正的幸福,這正是她可貴的品質和內涵。在那黑暗的`時代,卻有著這種特殊的風景線。

沒錯,她就是一道風景線,以降珠草的身份,給了黑暗、趨炎附勢、欺上媚下的社會留下深深的印跡。雖然有著薛寶釵、賈元春之流的批判,但是她的芳跡、高貴、勇敢以及敢於同時代抗爭的精神給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全書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講述賈府的興衰歷史,也以側面寫應了封建家庭的荒淫、腐敗,表現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社會的黑暗。作者也寫終都透露著哀怨傷感的請調,流露出一種消極思想。

以前初讀出了對於封建剝削階級的腐朽生活和精神實質有切實的體驗和感受,小說自始至《紅樓夢》時,一直都認為林黛玉是不懂事,小心眼的人。每當賈寶玉對別的女孩子說一句話時就又哭又鬧。當別人含蓄地指點她的錯誤時,她總會諷刺別人一番。好像自己是多麼的完美,沒有絲毫的缺點。賈府怎麼容得下這樣的人。但是讀的次數多了,才真正體會到她,所以才會有了先前的感悟。所以我還想再次強調:林妹妹是一道即美麗又特殊的風景線。

紅樓夢讀後感5

曹雪芹懷著深摯的愛意和悲憫的同情,用歷史與未來、現實與夢想、哲理與詩情,並飽蘸著血與淚塑造出來的林黛玉,是《紅樓夢》裡一位富有詩意美和夢想色彩的杯具形像。二百多年來,不知有多少人為她的杯具命運灑下同情之淚,為她的藝術魅力心醉神迷。她是《紅樓夢》讀者心目中的一位聖潔、美麗的愛神。

然而,在百花鬥妍的女兒國大觀園裡,有嫵媚豐美的薛寶釵,有風流嬌豔的史湘雲,有文采精華的賈探春,有美貌不亞於其家姐的薛寶琴,……為什麼獨有黛玉那樣牽動人的衷腸,甚至有人因她而狂、為她而死呢她為什麼有如此強大的藝術魅力她究竟美在何處、動人在何處應當說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點,則是林黛玉具有一種杯具美。當人們說《紅樓夢》是一部杯具時恐怕首先是指寶黛感情的杯具;其次是指青春少女的“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共同杯具。而其中最悲者莫過於黛玉之悲了。真正的杯具總是動人心魄的,因為杯具是將美毀滅給人看。越是美的有價值的人生被毀滅,其杯具就越壯美,越深刻,越動人。

為了突出林黛玉的杯具性格,還在她出世之前,曹雪芹就用浪漫的筆調、奇特的想像和詩意,創造了新奇絕妙的亙古未有的“還淚”之說,以象徵林黛玉是帶著宿根、宿情、宿恨來到人世的。這絕不是宿命論,而是藝術的誇張、渲染和強化。她一生下來,就有“先天不足之症”;會吃飯時便吃藥,並且不許哭,不能見外人。命運對她太殘酷,太不公平了。少年喪母,不久又喪父,僅有孤苦伶仃地長期寄居在黑暗齷齪的賈府。

我們第一次見到林黛玉,是她剛剛來到賈府。作者經過鳳姐的“嘴”和寶玉的“眼”,描繪了她天仙似的`人品。鳳姐一見就驚歎道:“天下竟有這樣標緻人兒!我今日才算看見了!”在寶玉的眼裡,這“嫋嫋婷婷的女兒”,“神仙似的妹妹”,則別有一種風範和神韻:

曹雪芹把我們民族的審美積澱進行了新的熔鑄和創造,他把楊貴妃式的豐美賦予了薛寶釵,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給了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像具有絕世的姿容;作者有意將林黛玉的外貌與西施聯絡起來,並將西施“捧心而蹙”、嫋娜風流的外形之美賦予林黛玉,還借寶玉之口給她取字“顰顰”,便突出了她的杯具性格之美。

紅樓夢讀後感6

翻閱《紅樓夢》就不覺的感到這是女人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就不得不否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點,但這也是女人的悲劇。這種悲劇是脫離不了社會的關係的。書主要是圍繞寶黛的愛情來寫四大家族的盛衰。在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中就已預示了各人的命運會是如何。“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這裡寫了兩個人:林黛玉,薛寶釵。紅樓夢引子中寫道:”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誓。“預示了他們三個的未來。不只是大觀園中的十二釵,就連寶玉身邊的襲人,晴雯也都被預示了結果。似乎這些都是命中註定的,她們跳不出命運的圈子,被壓迫著,演繹著這悲傷的《紅樓夢》。

這裡有著太多的美,有遺憾的,也有傷感的。倘若林黛玉聽了賴頭和尚的話不去賈府不流淚,那麼紅樓夢的故事又怎麼會有,倘若寶釵進宮金玉良緣,木石前誓又怎麼會引出來,大觀園中也就少了這樣的有才之人。或許故事正是由許多的一不小心組成的。你看黛玉葬花很美,寶釵撲蝶很美,湘雲醉臥芍藥叢很美,晴雯撕扇很美。

當然這裡的'紅顏薄命是最多的。首先想到的便是秦可卿,她既有林黛玉的婀娜也有寶釵的丰韻。她可以說是十二金釵中最美的一位女子了,卻在第十三回中就去世了。其次是尤二姐,她也是很美的,她嫁給賈璉,被逼迫,只好吞金而死,這也不免符合了她的個性。說到迎春只能感傷,提到她的丈夫也只能是氣憤可想而知她的結局。黛玉是最熟悉的。她們都凝結了太多的悲哀,正如水中月,鏡中花。每當讀到史湘雲的時候,我的心裡就會有一種很輕鬆的感覺,也許是她帶著的歡樂很多吧!可是她也是很苦的一個人。當她還在襁褓中時就失去了父母,她寄人籬下,她的舅舅為了減少開支居然把所有的手工活都交給她做,而她每天也要做到三更。她是很樂觀的一個人。我覺得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能夠帶給身邊的人快樂就是最大的快樂!

我很喜歡《紅樓夢》,我只能用我的見解去看這本書,有人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書就會有感想,這便是我的感想。

紅樓夢讀後感7

初讀《紅樓夢》這本書已經是國小的時候了,八年後的這個寒假,我再次從書櫃裡拿出這本書來重讀。初識《紅樓夢》只是因為其“四大名著”的名頭及老師佈置的閱讀任務,那時候的自己只醉心於曹雪芹先生勾勒出的兒女情長,

總覺得寶釵的“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過於功利和圓滑,卻對黛玉的葬花情節念念不忘,喜歡她的灑脫性情。

那時候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情節就是“黛玉之死”,心愛的男子在自己身體抱恙臥床之時與別的女子成了親,戲劇性的在寶玉與寶釵拜託之時黛玉也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如今年歲增長,我依舊嚮往大觀園子女們詩詞歌賦的生活,除去兒女情長,對《紅樓夢》這本書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思考。

魯迅先生將《紅樓夢》定義為“清之人情小說”,並且論述小說的主題道:“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如我之輩,首先看到的是兒女情長,最後看到世事興衰。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不論是“元映探惜”的故事還是寶玉、寶釵、黛玉的故事,曹雪芹先生用一個時代的愛恨情仇映射出世間百態。

董卿說過:“往淺了讀,這是一個院子裡的'兒女情長,往大了讀,這是一個朝代的盛衰興亡,所以無論什麼時候讀起《紅樓夢》,每每掩卷,心裡總會想,真有味道。”

在小小的紅樓中折射出了家族興亡、社會變遷、人情冷暖,以及無可奈何的愛情,歡歌笑語之中暗藏著悲慘離別。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故事,不就是因為遭受到封建理教的摧殘而變得如此悲慘的嗎,成全了更高位者的想法和意願,成全了賈府中那些所謂長輩們的意願,最終還不是落得一個死一個瘋的下場。所以說,封建禮教真的是一個吃人的妖怪。

重讀《紅樓夢》,我不禁再次感嘆世事的無常和人生的無奈。如果可以,我也想擁有詩詞歌賦的能力,想擁有寶釵的大方從容,擁有黛玉的灑脫性情,想擁有寶玉的瀟灑自由。但是,世事無常、人生無奈不是嗎?

我只願堅定目標,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們看,《紅樓夢》的悲劇結尾,讓我看到價值,收穫價值。

紅樓夢讀後感8

輕合書頁,拂去眼角滑落的淚珠;回憶情節,有事一篇難忍的傷心淚流。

在泣什麼呢?是為賈寶玉、林黛玉的有緣無分、生死相隔,還是為俏丫頭晴雯含冤而終太多太多的離別傷感,為誰流淚已不再重要,心中明白便好。

從小就知道的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僅僅,因為她屬於高中必讀書籍之類,變不情願地捧起這厚厚的一本,翻開,閱讀,但只一眼,我便被她吸引,對她情迷,突然有了種不枉高中行的念頭。下課不再與人聊天,甚至廁所都懶得去了,只為多看個一兩頁,回到家不再立刻上床睡覺,卻是做了書蟲,只為她熬至深夜,也在這深夜中讓心情跌宕起伏。其中的兒女情長雖顯小氣,卻正對了心思細膩、情感豐富的我的胃口。其中水做的女子也叫會了我很多女生本應有的品質。

孤傲卻不乖戾的林黛玉教會我做人不卑不亢,要懂得矜持。但她淚盡而逝的結局也同樣告訴我,要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藏著於人於己都不利沒到頭來也是害人也害己,只會落得個香消玉殞。嫻雅有的人心的薛寶釵告訴我要對人好,人家才會對你好,真心的替人著想才會深受大家的'喜愛,同樣,她也讓我明白,與一個沒有共同理想與興趣並且不愛自己的人在一起,結局的淒涼可想而知:獨守空閨,抱恨終身,最終淪為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八面玲瓏、精明強幹又甜嘴的鳳姐讓我瞭解做事情要面面俱到的重要,但她的殘忍狠毒也告訴我人在做,天在看,到頭來只會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下場。品說了幾位有身份的人物,咱再來談談這主角們身邊的丫鬟們。

紅樓中人物多,丫鬟數量更是不少,光伺候寶玉的就有六七個,其中我最愛的是襲人和晴雯。她們倆個性迥異,自然結局也迥異,襲人生性溫順,深得主子們的讚賞與喜愛更是寶玉離不開的人之一她謙遜有道,忍讓友愛,與小姐們丫鬟們都處理的極好。這樣的好人緣真是我做夢都想得到的啊!雖不生得十分標緻,卻也耐看,十分難得好女子。晴雯釋迦佛有一個生於封建禮數的叛逆者,天性直率,個性且無所顧忌,她並沒有因寶玉是主子而謙虛,忍讓他的無理,而是以理反駁。卻因長得太好看而被寶玉的母親認為是“狐媚子”,怕她帶壞了寶玉,變趕了出去,病死在自家炕頭上。

這一結局也引得我好久的傷心。《紅樓夢》中的任務,真是讓人說個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的,我也不敢再班門弄斧了,還是回去,再將《紅樓夢》稟著呼吸用心感受吧。

紅樓夢讀後感9

讀罷紅樓,心裡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

紅樓夢裡的愛情故事數不勝數。首先,就是寶黛的紅粉痴戀。在紅樓夢裡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順水推舟,讓我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 。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這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裡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裡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著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歸到封建社會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的愛情。還有要說的就是薛寶釵的愛情悲劇了。看到黛玉的鬱鬱而終,依然那麼難過。

我總認為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

紅樓夢讀後感10

世上再無任何一部小說能夠和《紅樓夢》一樣為眾多的讀者痴迷,為眾多的專家所研究。一座大觀園,讓人引發了多少聯想、多少渴望。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悲劇是這部書的主線索,而《紅樓夢》不僅僅限於此,而是更多地描繪了世間百態、風俗人情和眾多小人物的辛酸。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句詩來描繪林黛玉的性格是再貼近不過的了。對於黛玉而言,寶玉是她唯一喜愛的人。黛玉雖然生活得錦衣玉食,卻深受寄人籬下之苦。讀罷全文,就會發現黛玉對寶玉的愛是專一的,是不允許任何人插手的。

而寶玉,作為怡紅公子的他,是一個“年少不知愁滋味”的貴族公子,他天資聰穎,但卻視功名利祿如糞土,是一個與當時社會格格不入的人。但作者在他的身上寄託了對封建社會的.不滿,對理想生活的美好追求。賈寶玉身上還存在著另一個人性的閃光點;那就是對下層貧苦人們的同情,寶玉對待他的丫鬟們也沒有盛氣凌人的態度,而是一種平等真誠的態度。這也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此外,《紅樓夢》中也有其他的一些人物。比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而誤了卿卿性命”的王熙鳳,還有精明能幹、處事圓滑的薛寶釵,還有純樸善良、幽默滑稽的劉姥姥。人間百態,各種人物都刻畫得栩栩如生。

《紅樓夢》中的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真正的壞人,這是不同與中國古代其他小說的特點。讀《紅樓夢》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人物的肖像描寫,“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但看黛玉的眉和眼,就生動形象地勾勒出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情。

《紅樓夢》另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詩詞。那首《葬花吟》中的句子“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香榭,落絮輕沾撲繡簾。”多美的意境啊!《紅樓夢》中黛玉寫的詩像她自己一樣委婉含蓄。“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而寶釵的詩中更多的是大氣,“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令人不禁惋惜的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並沒有完成全書,而僅僅完成了前八十回。“殘缺是種美”,眾多的紅學家們研究揭祕《紅樓夢》,而我也為這本書感到驚歎。

說不盡講不完的紅樓,裡面有許多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每一句話都值得去仔細揣摩。然而這次匆匆讀完,已經把我深深吸引住了。經典之所以稱為經典,就在於它永恆的魅力。

紅樓夢讀後感11

“頭上挽著漆黑油光的纂兒,蜜合色棉襖,玫瑰紫二色金銀鼠比肩褂,蔥黃綾棉裙,一色半新不舊,看去不覺奢華。脣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薛寶釵能與林黛玉並肩金陵十二釵之首,容貌必是非凡,且品格端方、博覽巨集覽。

但是在很多人眼裡寶釵是一位圓滑世故、自私而又冷酷的女子。確實寶釵並不同於黛玉,她生於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這樣的身份背景使她不能像黛玉那樣純真浪漫的生活,使她在少女之時便成長起來。她早已懂得現實,懂得運用一切來保護自己。

她圓滑,在賈母給她過生日問她愛吃什麼東西,愛看什麼戲時。她便按照賈母的喜好回答,並用好話奉承賈母,獲得了她的'稱讚。她冷酷,當金釧兒投井自殺後,她安慰王夫人說:金釧不會自殺,如果真是自殺,也不過是個糊塗人,死了也不為可惜,多賞幾兩銀子就是了。這樣的寶釵令人寒心。

但是這樣冷酷的寶釵心中也有著一片美好。當寶釵怕自己打擾寶玉與黛玉,準備返回時,忽見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躚,她便起了興致,往草地來撲。這一情節顯露了寶釵那成熟穩重的內心深處,也存留著那種天真活潑的情趣,這才想起寶釵也不過一個少女,卻生生逼著自己成熟。這樣的寶釵令人心疼。

寶釵處事周到,體貼關心別人,幫助他人。當襲人想昂求湘雲替她做些針線活,寶釵知道後,馬上向她講明史湘雲“在家裡一點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並主動接去了活計。湘雲也曾稱讚寶釵:“這些姐妹們,再沒有一個比寶姐姐好的,可惜我們不是一個娘養的——我但凡有這樣一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沒妨礙的。”寶釵的善良即使是對大觀園的下人,她也能關心他們,體諒他們的難處。這樣的寶釵又引得人們喜愛。

而且寶釵才華橫溢。在惜春畫大觀園時,因地形複雜,大家都束手無策時,她能夠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的關鍵。她還有很好的理家能力,當王熙鳳因流產不能管家時,她受王夫人之託,將大觀園管理的妥妥當當的。這樣的寶釵令人信賴。

我認為薛寶釵是一個才華出眾、學識淵博的女子。她不講究富貴閒妝,衣著簡樸,她品行端正,擁有著獨特的人格魅力。但是她生於那個社會,生於那個時代,難免被那時的封建禮教所束縛,變得理性,變得冷漠,或許她本應是一位天真爛漫的可愛少女,無憂無慮。

紅樓夢讀後感12

手捧一本《紅樓夢》,不自覺地嘴裡就念出了這些話“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可偏偏是這些荒唐言,道出了多少人的辛酸苦辣。

初讀紅樓夢,我處在雲霧中,眾多的人物,繞口的古文,豐富的對話都是我目不暇接。只記得了些大概的故事情節,幾個重要的人物。當時,你若要問我這些人物關係,我是不清楚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賈寶玉和王熙鳳。林黛玉動不動就掉眼淚,這樣的人我是有些鄙視的。同時,她又愛在言語上計較,動不動就不理別人,我對她是沒有什麼好感的`。再就是寶玉,說他對黛玉有情,他偏偏又周遊在那些個姐姐妹妹中,說他對黛玉無意吧,他偏偏就招惹了。所以,對於寶玉,我也是有幾分看不起的。對於開始時的王熙鳳,我是有幾分欣賞的,她精明能幹,心直口快,能說會道;但後來她對尤二姐的步步緊逼,以及為了一點財產而做傷天害理的事,我對她又產生了一點厭惡。總之,開始我對《紅樓夢》的印象不是很好。

後來,隨著對《紅樓夢》背景,作者等方面的瞭解,我開始理解那些人的行為了。黛玉雖然多愁善感,但這也是她所處的環境所定的。想想一個小女孩背井離鄉,來到外祖母家,雖然有血緣關係,但總覺得自己是個客人,每個行為動作都萬分謹慎,生怕叫人恥笑了去。後來遇到所愛之人,可惜天不遂人願,到最後還是含恨而終。一句“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道出了黛玉一生的悲與苦。如此看來,她倒也確實可憐。就如她自己所說“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至於熙鳳,人們說她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沒錯,她機關算盡,以權謀私,但她也是個率直潑辣之人,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性格的女子。她不完美,不是個好人,也許《紅樓夢》中沒有一個實在的好人,他們是真實寫在書中的人,而不是一個完美的影子模範。

真實而又有性格的他們與她們在一本名為《紅樓夢》的書中活著,那一群人的生活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生活。他們為現在的我們打開了一條通往那個時代的時光隧道。

此刻,我回想著書中的情節,人物,對話,我覺得那就是一場夢,朦朧而又真實,心裡覺得它是悽美的,但又不知它悽在何處,美在何方。就如書中所說的“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才是本書的真諦吧!

“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在一個寂寞的午後,我們也來讀《紅樓夢》,為書中的人物痴狂,體會其中的滋味吧!

紅樓夢讀後感13

《紅樓夢》這是一本古典名著,我們家裡每個人讀了它之後都有感想,一致認為這本書寫盡了人情冷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紅樓夢,意為紅樓一夢,也就是說再榮華富貴,到頭來也是一場空。這個題目意味深長。

紅樓夢主角十二金釵性格各不同,命運不同,都令人深思。先說寶釵,她作為薛府大小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對於薛蟠的橫行霸道,她也曾一再勸阻,她在大觀園裡談笑風生、文采橫溢。在滴翠亭,她聽到兩個丫頭的私房話,為避尷尬,卻推說黛玉在附近,這可以看出她的圓滑和城府。在元春省親時,她作了一首“凝暉鍾瑞”,從這個題目中看到了了一股賢淑端莊之氣。而重立桃花社,填柳絮詞的時候,她的“白玉堂前春解舞,東方卷得均勻”、“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更突出了她的無憂快樂,可柳絮最終要落下,不能一直平步青雲。

十二釵中,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寶釵,另一個是黛玉。黛玉自小父母雙亡,在大觀園中靠賈母疼愛,多愁、敏感,但又飽讀詩書,才華和寶釵不相上下,只有寶玉和紫鵑是她的知己。她和寶玉的情意被代表著封建勢力的賈母和王夫人扼殺了。賈母是一個老長輩,最疼寶玉,在這種疼愛下,也不顧黛玉了。從黛玉寫的《葬花吟》、《世外仙源》中可以看出她的寂寞、清高、自許。最後,只是寶玉“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該說元迎探惜了。說到這四春,最有感想的'便是四個燈謎了。一個元宵節,大家寫燈謎,元春的謎底是鞭炮,迎春的謎底是算盤,探春的謎底是風箏,惜春的謎底是海燈。可鞭炮一響就散,寓示著元春的早亡;算盤紛亂撥弄,寓示著迎春的命運多變;風箏高飛遠走,寓示著探春與親人的離別;海燈孤寂冷清,更寓示著惜春的“看破三春景不長”。四個才華橫溢的女子,為何最後落得這樣的下場?

轉眼間,兩年過去了。寧榮二府漸漸破敗。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了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紅樓夢讀後感14

《紅樓夢》,一個微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僅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三代人由盛轉衰的生活,還大膽指責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僅指出了這個家庭不可避免的崩潰和死亡,而且暗示了這個家庭所屬的階級和社會不可避免的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法所塑造和喜愛的主人公,都是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人。同情和珍惜的是封建制度下的受害者;批准。

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是她的個性體現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捧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後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捱打後,工於心計、精於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藥丸,而且還用訓教的口氣規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援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因此只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

紅樓夢讀後感15

《紅樓夢》前六回中,林黛玉初入賈府這一段印象很深。

剛剛失去母親的林黛玉,離開父親,隻身北上,投靠外祖母。雖說外祖母是因為心疼黛玉,才執意接她入賈府照顧,但對當時的黛玉而言,外祖母是陌生的親人,從未謀面,只在母親口中聽到些隻言片語,心中自然十分忐忑,謹小慎微。

“這林黛玉常聽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她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僕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他去。”

小心謹慎地打量著一路所見,後與外祖母及舅母、眾姐妹、嫂子相見,“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

“寂然飯畢,各有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當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養身,雲飯後務待飯粒咽盡,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胃。今黛玉見了這裡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因而接了茶。”也體現了黛玉的謹慎。

後與寶玉相見時,寶玉見黛玉也沒有玉,只自己有,生氣要摔玉,眾人忙哄勸住,讀到這裡,我就在想,一路小心謹慎的黛玉該有多自責啊。

果然下文寫道“林姑娘正在這裡傷心,自己淌眼抹淚的說:‘今兒才來,就惹出你家哥的狂病,倘或摔壞了那玉,豈不是因我之過!’”

聽蔣勳老師講解才知道,林黛玉那時只有十二三歲,就又佩服起她來。

到賈家這樣規矩森嚴的大家族,禮儀、言談沒出半點錯,著實厲害。

十二三歲的我還是抗拒走親戚,不知道要說什麼,老是躲在媽媽身後的扭捏害羞的小孩子,對比之下實在佩服黛玉。

後文中講林姑娘經常暗自落淚,自己看時覺得確實讓人覺得厭煩,但想到她只是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又不免心疼。

記得我上高一時住校,一個月回家一次,開學前兩週特別興奮,新環境,新朋友,到第三週開始瘋狂想家,白天上課,同學說說笑笑,不覺得。到晚上睡覺時,就從枕頭底下拿出全家福,默默流淚。

想黛玉小小年紀就離開家,到全然陌生的環境,著實令人心疼。再看黛玉常常暗自落淚就多了些理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