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讀後感(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2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紅樓夢》的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紅樓夢》的讀後感(15篇)

《紅樓夢》的讀後感1

在浩瀚的中國文學史上,有這樣一部作品,它沒有《三國演義》那樣豪邁、直爽,也不像《西遊記》那樣充滿奇幻、奇妙,但它卻因人物間感情描寫細膩、結構安排巨集大引得後世學者喋喋稱奇、拍案叫絕,它就是中國傳統文學名著《紅樓夢》。

在《紅樓夢》中,寶黛初會,是一場佳話,也註定了他們今後的命運。在黛玉拜過祖母后,賈政之妻王夫人就對黛玉說“我有一個兒子,平日裡啊愛闖禍的很,家裡人都管他叫‘混世魔王’”。黛玉聽後,便回想起母親曾給她提及過的這個表哥,母親說他討厭讀書,生性劣,但外祖母卻十分的寵他,所以便沒人敢管他。正在大家說話的時候,寶玉便急匆匆的來了,只見寶玉穿著得體、儀表不凡,初見黛玉時卻突然的笑了:“我曾經好像見過這個妹妹。”而黛玉也很是吃驚,覺得眼前這人極為熟悉。這便是寶黛初會裡的情節描寫,文筆細膩,更能讓人感受到寶黛之間懵懂的、純潔的感情。

在寶黛的情感裡,不含任何的雜質,他們本以為在他們的感情裡不存在封建社會門當戶對的聯姻來阻擋他們的愛情,可是他們終究逃不過這命運的捉弄,無情的事實折斷了這對戀人嚮往未來的翅膀,為了家族的利益,家族長輩們不惜拆散一對有情人。最後雖說兩大家族得到了他們想要的好處,可是黛玉也為此付出了生命,而寶玉最後也選擇了出家,這種結局倒是和梁山伯與祝英臺有幾分的相似,讓我不由得為故事中的寶玉和黛玉感到惋惜。

當我合上手中的書後,似乎淡忘了王熙鳳對金錢的瘋狂、妙玉對寶玉的'痴迷等書中情節,好像一切都隨著時間的流失而結束了,可真的就結束了嗎?我不禁陷入了思考:造成賈家悲劇的,並不只是眾人的事不關己,而是那個時代的封建制度。但令人痛惜的是在今天也能看見那些陋習的影子,而我們出生在這個時代,就應該勇敢地摒棄這些陋習,讓所有人都獲得幸福,而這就是我們的責任。(張若巖)

《紅樓夢》的讀後感2

《紅樓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是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書中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慘愛情故事和榮國府寧國府的興敗為線索。本書的描寫非常細緻,可見本書作者曹雪芹批閱十載的心血。其中有關於林黛玉的細節描寫,讓我深深地明白了,黛玉寄人籬下生活的不易和謹慎。就以她初至寧國府時的描寫為例,“他近日所見的幾個三等僕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他去。”從這一小段的描寫可見林黛玉的謹慎、自尊,也正是因為這些,林黛玉在寧國府才會那般小心,唯恐被人恥笑了去。卻因為她本身的性子與此格格不入,所以她才會過得那麼艱難,最後有了黛玉葬花這一情節,也奠定了她死於屋中的悲慘結局。

又說賈寶玉,雖是出身富貴。受盡了寵愛,卻終是落了一個出家為僧的結局。最終與相愛的人陰陽兩隔,不得再見,也是可憐。悲痛到了極點。看破紅塵,出了家,可能也是他最好的結局吧。回憶起他初見林黛玉的'風流瀟灑,不禁有些許傷感,曾頭戴束髮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傳,花結長穗宮絛,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那是多少女子心目中的意中人?被多少女子當成心中的硃砂?卻被情所困,被那殘酷的封建所摧殘,最終為僧,不知引發了多少多情讀者的傷感。有多少人因為他的愛情不如意,家道中落而傷心落淚。

讀完一整本《紅樓夢》,心中感觸頗深。不禁發問“問世間情為何物?”回答為“直教人生死相許。”但是我認為生死相許並不痛苦,最為痛苦,最讓人承受不了的是生死離分,陰陽兩隔,死者或許是解脫者,生者才是最傷神的人,而賈寶玉偏偏活著,忍受著日日思人之苦,同時也承受著家族的壓力,可謂到了一定的極限了,不禁讓我心疼,曾經玉面翩翩的公子,竟落魄至此,心酸不已,久久不能回神,依舊沉在傷神之中,或許這便是《紅樓夢》的魅力所在吧。

《紅樓夢》的讀後感3

紅樓一夢,恍然驚醒,悲劇,美到讓人心傷——《紅樓夢》讀後感。憶夢中之事,似是難記;憶夢中之人若在面前;憶夢中之言,甚覺心傷。無奈,超脫時期,末成悲劇。

"滿紙荒謬言,一把辛酸淚。皆雲息者痴,誰結其中味。"低聲誦吟,重複咀嚼,曹雪芹閱盡滄桑,在從彼的少年閱歷中與材,回想的暖馨,身世的炎涼,更是給作品增加了無限的魅力。曹雪芹的作品超出了全部時代,書中的配角賈寶玉完整背離了過後的禮法,但卻很是契合當初的觀點,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集大的成績!

在我看來《紅樓夢》是一個悲劇,充斥了無奈與悲傷。但卻在無絕的悲傷之中透出了攝人心魂的美,書中最大的悲劇是賈寶玉和他的表妹林黛玉、表姐薛寶釵之間的戀情婚姻瓜葛,寶玉在黛玉、寶釵之間畢竟愛誰賈府究竟選誰作寶玉的妻子,這是一個大的選擇題。悲劇產於二個抉擇的不一致。寶玉越來越發現黛玉是心中獨一的良知,而寶釵固然也可疏可敬,但心上總有一層隔閡。

賈寶玉的祖母和父母卻越去越發明寶釵合乎兒媳夫的尺度,黛玉的性情氣質卻不替他們所喜。寶釵能儘量將大家束縛在禮法的範疇之內,黛玉卻返去做了執著的暴露。

悲劇尤其發生於兩個取捨威望性的迥異:愛誰,寶玉保持了本人的.挑選;然而,棄誰,寶玉是一點也不權力的,所有蒙於父母之命。終極,寶釵折嫁,黛玉回魂。於是,悲鉅變成了不可防止的終局。

魯迅曾說功一句話:"悲劇是將有價值的貨色覆滅給己望。"又言"但凡傻弱的公民,即便體魄如何健齊,如何茁壯,也只能幹毫無意思的示眾的資料跟瞅客,病逝世多多是不用認為可憐的。"可睹,無價值的滅絕並不是悲劇,而《紅樓夢》的悲劇之所以震動我口,就由於它將被譽之物的美表示得酣暢淋漓。例如林黛玉,書中充足寫沒了她的尋求取氣量之高貴若不是如此她的悲劇即也不會令人如斯印象深入。唉!說到可悲處愈是可哀。也罷,就此放筆。

不知為何,合上手中的《紅樓夢》,竟是想再看一遍。或者這就是《紅樓夢》的魅力吧,猶如一夢,美的讓人不想撒手!

《紅樓夢》的讀後感4

這裡鴛鴦見邢夫人去了,必在鳳姐兒房裡商議去了,必定有人來問他的,不如躲了這裡,因找了琥珀說道:“老太太要問我,只說我病了,沒吃早飯,往園子裡逛逛就來。”琥珀答應了。鴛鴦也往園子裡來,各處遊玩,

不想正遇見平兒。平兒因見無人,便笑道:“新姨娘來了!”鴛鴦聽了,便紅了臉,說道:“怪道你們串通一氣來算計我!等著我和你主子鬧去就是了。”平兒聽了,自悔失言,便拉他到楓樹底下,坐在一塊石上,越性把方

才鳳姐過去回來所有的形景言詞始末原由告訴與他。

這段說到為躲尷尬的鴛鴦來到大觀園,不巧遇到出來閒逛的平兒。平兒為顯擺自己訊息靈通,一句“新姨娘來了!”把這個心裡正不自在又無計可施的鴛鴦惹毛了。

平兒是賈璉的妾,算是半個主子,此刻又兼任了榮國府當家奶奶王熙鳳的助手,在眾奴僕面前正是權勢熏天的時候;而鴛鴦雖然是家生奴才,但卻是賈母最信任的大丫頭,賈府的頭層主子們也輕易不願意得罪她。而這種

情況天長日久、日積月累下來,鴛鴦學會了利用自己的區位優勢謀生存的方法。

正因為如此,鴛鴦面對平兒的取笑,又氣又急,張口就說要去找“你主子鬧去”。

鴛鴦氣急之餘的這句話,既有威脅的意味,也有俯視的角度,加上賈璉鳳姐夫妻日常面對鴛鴦時還有三分客氣,平兒聽了之後自悔失言。

平兒和賈璉、王熙鳳一樣,也不想得罪這麼一個特殊的丫頭,因此聽鴛鴦這麼說,也覺後悔。但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那是無法收回的,只能想辦法補救。

平兒補救的方法非常簡單,還是老套路,向人洩露主子的祕密,以換取對方的`信任。這次,“便拉他到楓樹底下,坐在一塊石上,越性把方才鳳姐過去回來所有的形景言詞始末原由告訴與他。”

之前我們就說過,平兒的好人緣是怎麼來的?全靠出賣主子的祕密而來。這一段不過就是一個佐證罷了。

說實話,我越來越不喜歡平兒。

《紅樓夢》的讀後感5

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後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捱打後,工於心計、精於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藥丸,而且還用訓教的口氣規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援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因此只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

“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作者通過賈寶玉的眼睛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聰明多才、美貌體弱的病態美人。這麼一個柔弱的女子,無視世俗的傳統規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經受了無數摧殘之後,生命盡頭到來之際,封建社會的猙獰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隕。看過《紅樓夢》,我們不會忘記黛玉臨死前的.那個場景,病危之際,紫鵑四處求人,卻沒人肯幫。為避免晦氣,賈母把寶玉的婚事也轉到別處去辦理。一面是成親的喜慶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悽婉,“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無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誦。什麼地方有一個乾淨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麼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現在所處的現實社會都是汙濁不堪的,我要找一個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棄對自由的追求。我們為之揪心,為之憤懣,一對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鎖之下生離死別。“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就這樣在寶玉的婚慶鑼鼓聲中離開了人世。帶著她的那份甜蜜走了。甜在何處?甜在這個人不接受世界,世界不接受人的世界上獲得理解和親愛,在孤獨無依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溫暖;在情愛無傍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傷痛。雖然最後她成為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紅樓夢》的讀後感6

在《紅樓夢》裡,有很多個性鮮明的女性,其中人們最喜歡的是林黛玉,因為無論容貌還是心靈,她都那麼純潔,美麗

在滿園春色的大觀園中,最美麗,最體貼僕人,最令人信賴的小姐就是林黛玉了。她和紫鵑那麼貼心--以姐妹相稱,她從來沒有對下人發過火兒,小丫頭老婆子為她做事她都給賞錢,跟鳳姐的冷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以至於紫鵑願意為她做一切。大觀園中哪個小姐管丫頭叫妹妹?恐怕只有感情細膩的林黛玉吧。別看林黛玉對下人一副好脾氣,但她也不是好惹的。周瑞家的把最後兩朵宮花送給她,她立刻冷冷地說:“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呀!”周瑞家的就一聲也不敢吱了。她對寶玉更是動不動就發脾氣,但當兩個人都明白了彼此的心後,反而不吵了。

別人都以為林黛玉很任性,王夫人也不喜歡她。即使林黛玉時常耍小性子,也無法掩蓋她過人的才華。她不但詩寫得好,還教會了香菱寫詩。寶釵的文學才能不在黛玉之下,香菱就在寶釵身邊,卻跑到瀟湘館去拜黛玉為師。這是為什麼?因為黛玉善良,熱心。香菱的身份一半是丫環,小姐教丫環寫詩,還是別人的丫環,只有林黛玉才會這麼做。香菱是個孤女,黛玉卻很尊重她。周瑞家的是王夫人身邊的人,寶玉都叫她周姐姐,黛玉看不慣她仗勢欺人就讓她難堪。說起黛玉算賬的本領,真是棒!賈府中,財務大權一直在精明強幹的'鳳姐手中,因為人手不夠,鳳姐需要一個誠實可靠的人幫她算賬,她選的是林黛玉。

賈府人多,值得信賴的人不多,若是讓別人知道賈府有時過得緊巴巴地可不行。探春也能幹,早晚得出嫁,李紈也精明,卻沒太高的文化。林黛玉有文化,人品好,又不像鳳姐那麼貪婪,必然是兩袖清風,因此鳳姐讓林黛玉幫她記賬。她希望以後林黛玉和賈寶玉結婚後林黛玉幫她管家。可惜,薛寶釵成了寶二奶奶,林黛玉子在寶玉結婚的當天含怨而死。當我們看到這裡時都會為黛玉感到心痛。這充分說明的封建思想的殘忍和昏庸。這種思想和林黛玉的思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思想把林黛玉逼死了,把寶玉逼得出家。林黛玉的人文思想是要求平等,也給別人平等。當得不到平等和尊重時,她以死抗爭。

林黛玉的人文精神就是曹雪芹的人文精神,這種精神是不朽的,所以說,林黛玉也是不朽的。

《紅樓夢》的讀後感7

讀《紅樓夢》的時候,誰又能忽視那個貫穿全書的主人公,那個出生時就口含著一塊美玉的少年呢?

作者用一闕《西江月》寫出了賈寶玉的“乖張怪癖”,並且還勸告人們“莫效此兒形狀”,但作者又藉著風月寶鑑告訴我們不要只看文章正面,還要看背面想要表達的內容,當真事被隱去,我們該突破滿紙假語存的字面意思去體會和探索其中的真意。

悲劇是對美好的毀滅,我相信作者寫賈寶玉的形象也是如此。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那曾經浪漫的少年作為作者心目中對理想、對純淨、對世間美好的描摹與象徵。

作者說賈寶玉“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他甚至不需要去懂世俗的事情,在賈府外強中乾的時候,他心愛的林妹妹都會在心裡替他們算計著各項出入,冰雪聰明的林妹妹說如今府上入不敷出,可賈寶玉卻覺得總不至於把他們餓死。少年不需要與世俗同流合汙,不需要在仕途經濟上埋沒了美玉的.光芒,所以他純淨得近乎虛假,連物質的事情都不去考慮。

人也只有在年輕的時候才能擁有純真,擁有無條件的善良,對未來有著無限的憧憬,對他人報以溫情的愛。人一旦面臨著世俗的謀生,便從珍珠變了魚眼睛。我相信賈寶玉是一個隱喻,那單純明亮的少年總有一天會在時光里老去,失去青澀,忘卻痴情,踏碎了竹馬青梅。

大觀園見證著他們生命中最初的也是最後的美好,那時候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們還可以擁有明媚的微笑。最終大廈傾頹,心事被掩埋,唯有白骨如山忘姓氏,所有往日的溫柔翻作後來的哀傷。

作者只能讓那個他心目中代表著理想的少年選擇出家,因為也只有如此,他才能像當年一樣相信著美好。不被捲入這世俗的汙濁。雪地裡大紅衣服的他,是個最盛大的收場。紅塵茫茫,他看破了這世間的繁華如夢。花朵含苞待放時是羞澀含蓄的美,盛放綻開時是熱烈恣意的美,可枯萎時呢?作者不忍寫他的枯萎,不忍讓他成為鄉野村夫,舉止粗鄙、斤斤計較,為了五斗米折腰,只能把他送到佛門,歸彼大荒。

我喜歡那略顯淒涼的結局,少年留在歲月的岸上,那就夠了,我不想看翩翩少年的老去,那如寶似玉的少年,不許人間見白頭。

《紅樓夢》的讀後感8

讀罷《紅樓夢》,將人的思緒帶回了那個紛紛擾擾的大觀園。聽瀟瀟落雨,有黛玉葬花的悽苦;看姍姍雨蝶,有寶釵撲花的的爛漫。雨打風去,那個逐漸消失在風雨中的大觀園又慢慢顯現出來。

讀過紅樓,如夢如痴,既令人神往又少不了感嘆。黛玉,一位怎樣的女子,惹得讓人駐足回望,又見那飄搖的身姿,那段段錦繡,遮住了江南煙雨的痴纏。感慨你的遭遇,”兩彎似蹙非蹙絹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傾世的容顏,曹雪芹簡練的筆下,三弄四下就描繪出神女一般的黛玉,黛玉,既是一個超凡脫俗,敢愛敢恨的女子,又是封建權勢的犧牲品。大觀園不會放棄利益成全寶玉黛玉真實的愛情。是命運讓她與寶玉相識,同時殘酷的命運拆散了木石前盟,落花樹下碧瀟瀟,一面金玉滿堂,一面孤悽僅丫鬟相隨。一首《葬花吟》,滿是心傷,黛玉匆匆的來,有匆匆的去。

大觀園中的女人為了什麼,才使得她們盡心的表演。曹雪芹以生動的筆觸刻畫了姿態萬千的女人們。爭爭爭,爭的是地位,爭的是權勢,爭的是單純的愛情。曹雪芹筆下高明的'是紅樓之中沒有真正的贏家。”黛玉林中掛,金釵雪裡埋。“同是封建權勢的犧牲品,”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這樣的結局是王熙鳳猜不到也想不到的。她們的一起系在了大觀園之中,繁盛時矛盾不明顯,衰敗時衝突才突出。

回望整部作品,如同一杯陳酒。每一次品都給人不一樣的感受。讀罷,悲嘆總是難免的,與此同時再品,悲慘的結局又是冥冥之中註定的。大家族的興衰,是世事無常的變數;一朝榮盛,另一朝敗落。可見,事物發展到鼎盛就會走下坡路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紅樓夢本就是一個夢,功名利祿的爭奪又伴著令人悽婉的兒女情長。深入紅樓,論對錯顯得太牽強。誰對誰錯,都只不過是為了心中的紅塵夢。朱牆翠瓦,亭臺樓閣,浸在無盡無塵煙雨中......

如今紅樓不在,紅塵依舊。那作者的情思也許解不透,但那些活靈活現的人物留給我們的卻很多,大觀園的女人心中藏著她們的美人心計。

《紅樓夢》的讀後感9

《紅樓夢》帶著憂傷、淒涼的氣氛,讓人常常想落淚,而裡面的詩詞之多又讓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麼多的人在研究《紅樓夢》。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為他們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裡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為婚”,更為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裡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著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掩卷沉思,淚水長流。寶玉和黛玉悲劇式的結果,讓我感懷不已。可冷靜思考,生活在封建社會的他們,結果自然是註定的。想到自己,成長在一個日新月異的美好新社會裡,生活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和諧大家庭裡,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持之以恆地刻苦學習、增強本領,用異的成績去擁抱美好的未來!

《紅樓夢》的讀後感10

《紅樓夢》這是一本古典名著,我們家裡每個人讀了它之後都有感想,一致認為這本書寫盡了人情冷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紅樓夢,意為紅樓一夢,也就是說再榮華富貴,到頭來也是一場空。這個題目意味深長。

紅樓夢主角十二金釵性格各不同,命運不同,都令人深思。先說寶釵,她作為薛府大小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對於薛蟠的橫行霸道,她也曾一再勸阻,她在大觀園裡談笑風生、文采橫溢。在滴翠亭,她聽到兩個丫頭的私房話,為避尷尬,卻推說黛玉在附近,這可以看出她的圓滑和城府。在元春省親時,她作了一首“凝暉鍾瑞”,從這個題目中看到了了一股賢淑端莊之氣。而重立桃花社,填柳絮詞的時候,她的“白玉堂前春解舞,東方卷得均勻”、“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更突出了她的無憂快樂,可柳絮最終要落下,不能一直平步青雲。

十二釵中,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寶釵,另一個是黛玉。黛玉自小父母雙亡,在大觀園中靠賈母疼愛,多愁、敏感,但又飽讀詩書,才華和寶釵不相上下,只有寶玉和紫鵑是她的知己。她和寶玉的情意被代表著封建勢力的賈母和王夫人扼殺了。賈母是一個老長輩,最疼寶玉,在這種疼愛下,也不顧黛玉了。從黛玉寫的《葬花吟》、《世外仙源》中可以看出她的'寂寞、清高、自許。最後,只是寶玉“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該說元迎探惜了。說到這四春,最有感想的便是四個燈謎了。一個元宵節,大家寫燈謎,元春的謎底是鞭炮,迎春的謎底是算盤,探春的謎底是風箏,惜春的謎底是海燈。可鞭炮一響就散,寓示著元春的早亡;算盤紛亂撥弄,寓示著迎春的命運多變;風箏高飛遠走,寓示著探春與親人的離別;海燈孤寂冷清,更寓示著惜春的“看破三春景不長”。四個才華橫溢的女子,為何最後落得這樣的下場?

轉眼間,兩年過去了。寧榮二府漸漸破敗。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了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紅樓夢》的讀後感11

《紅樓夢》讀後-------賞析人物薛寶釵眾所周知,《紅樓夢》中的薛寶釵工於心計,城府頗深,似乎不比黛玉更得讀者的青睞。而我要說,寶釵之姿容不同於黛玉之風韻,寶釵之悲苦也非黛玉能體會。

都說黛玉是株芙蓉,傲世獨立。那麼寶釵便是花中牡丹,其美雖不似芙蓉的高處不勝寒,卻多分雍容典雅,沉靜大度。

賈府中隱晦,處處皆是勾心鬥角,而寶釵處其間並不曾畏懼,也不急於躲避,更不像黛玉過於潔身自好而鋒芒畢露,使自身在大家庭中難以立足,寶釵有的只是份超脫的淡定從容,她溫和處事並不看輕趙姨娘賈環等人,為人寧靜平和的同時又不乏小心謹慎。

人人皆贊寶釵端莊賢淑,殊不知她溫柔沉默之下是顆比黛玉還要機警的心。她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看清賈府各色人等。襲人曾請求湘雲代做些針線活,寶釵得知,深深體會湘雲在家中的不易而對襲人說明情況。湘雲家去時與寶玉等人難捨難分,還是寶釵看得最清楚,知道她若再不回更會被她嬸孃抱怨。最後湘雲說:“我天天在家裡想著這麼些姐姐們,再沒一個比寶姐姐好的,可惜我們不是一個娘養的,我但凡有這麼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沒妨礙的。”由此可見,寶釵既機敏、心地又善良。

寶釵和黛玉有個共同點便是對世事看得太清。惜春曾說過黛玉總沒一點看不破,可若是什麼都看破了,那世上還有什麼是真的呢?這點惜春倒是看破了,因而她走向黛玉的反面,然而寶釵看輕卻不願看破。她深知社會龐大的力量和自己的渺小,縱然她天性聰慧,精通文墨,卻也只能隨從守份。久而久之,她便選擇從容對待,以開闊的心胸坦然接受現實。

都說黛玉是理想主義者,寶釵是現實主義者。其實黛玉之理想實為幻想,她在封建道德上的.突破縱然可貴,卻也無力;而寶釵之現實觀念實為聰明選擇,並非不想反抗,而是預先料到這樣做結局必然是個悲劇,這在一定意義上也成就了她淡然平和的心態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

三春盡去,牡丹免不了凋零的命運,但其絕世芳華卻成了永不抹去的經典。

《紅樓夢》的讀後感12

乾隆帝連年用兵,軍費花費很大;他又六次巡遊江南,搞得十分鋪張浪費。加上下面的官吏貪汙浪費成風,弄得國家漸漸地衰弱下來。

就在這個時期,在京城流傳著一本小說,叫《紅樓夢》。開始,人們還弄不清作者是誰,後來經過研究,才知道寫書的作者叫曹雪芹。

曹雪芹原來是一個貴族家庭的子弟。他的曾祖曹璽(音xǐ)曾經得到康熙帝的寵信,被派到南方當江寧織造。江寧是南方富裕的地方,織造是專替皇族辦服裝的,是個攢錢的差使。曹璽死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父親曹?(音fǔ)接替了這個差使,一家三代前後做了六七十年織造官,不用說家產越來越富,成了一個豪門。

雍正帝即位後,因為皇室內部的糾紛,牽連到曹家,雍正帝認為曹家反對過他,不但革了曹?的職,還下令查抄了他們的家。那時候,曹雪芹是個十歲的孩子,已經懂事,看到家庭遭到這樣大的災難,幼小的心靈受到很大打擊。

父親丟了官,在江寧呆不下去,只好回到北京老家,生活越來越窮,家庭的災難又接二連三發生。到後來,父親曹?也死了。曹雪芹的'生活更加困難,他只好搬到北京西郊,在幾間簡陋的屋子裡讀書。有時候,連糧食也不夠吃,只好喝點薄粥充飢。

曹雪芹住在郊外,環境變了,接觸了一些窮苦百姓,再想起小時候家裡的豪華生活,免不了產生許多感觸。後來,他決心根據他的親身體驗寫出一部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小說,這就是《紅樓夢》。

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寫了一個貴族大家庭賈家從興盛到衰落的故事。在那個貴族家庭裡,大多是一些揮霍享受,專講吃喝玩樂、放債收租的寄生蟲。有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內心骯髒刻薄。小說的主人公,賈家的公子賈寶玉和他的表妹林黛玉是一對嫌惡貴族習氣、反對封建禮教的青年。在那個環境裡,他們想擺脫舊禮教的束縛,也沒有出路。結果林黛玉受盡歧視,害病死去;賈寶玉離家出走;而那個貴族大家庭,在享盡榮華富貴之後,也像腐朽的大廈一樣,忽喇喇地倒坍了。

曹雪芹用十分深切同情的筆調寫了這一對青年男女和一些受壓迫的婢女,又滿懷氣憤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在《紅樓夢》裡,有一段護官符的故事,就是專門揭露這些官僚和豪門怎樣勾結起來欺壓百姓的。

《紅樓夢》的讀後感13

又是一秋窗風雨夕,煙雨迷濛,轉瞬,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不解蹤跡。只朦朦朧朧間,似聽見:

“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寶玉悄問。

“誰知她竟是個好人,我素日只當她藏奸“黛玉低眉言道。

這個“她”又是誰呢?原是那大觀園中豔冠群芳的寶釵。自黛玉同寶玉捧讀了《西廂記》後,有感而發,於行酒令時,無意說出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寶釵心知肚明,卻不告破,只私下裡教導了一番。又於一日,陪黛玉解解悶,問問病情,同剖金蘭,令其極為感動。

早先日子,釵黛兩人嫌隙極大。一是瑰麗大方的牡丹,一是清秀靈逸的蓮荷。四時如畫的大觀園,因她們的存在而春風洋溢。單論才思,各有所長;可若論性理,同言黛玉孤傲自許,寶釵則知書達理。況木石前盟終不比金玉良緣,自是形同陌路。

黛玉一夢只盼寶玉同己心,眾人明己意,無數個不眠之夜,總難自遣。寶釵則盼“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一入深宮,寵愛一身,可奈何夢難做主,亦隨緣一生。兩人雖詩詞同心,卻終隔一程山水。

秋,是萬物更生的季節,是時候一語真情了。“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心裡藏奸。……細細算來,我母親去世的早,又無姊妹兄弟,我長了今年十五歲,竟沒一個人像你前日的話教導我。“黛玉率性直腸,足以打破多年隔閡,惺惺相惜。寶釵亦是感動,說道:“我在這一日,我就與你消遣一日。”應了黛玉之約,晚些再來。

只苦於天公不作美,負了二人的`約定。夜雨昏昏,瀟湘無力,黛玉情知寶釵不來,取了本秋怨之詞,感其悲涼,故擬《春江花月夜》之格,作《秋窗風雨夕》,讀之令人潸然淚下。不料寶釵又差人送黛玉些小東西補補身,黛玉又為極善感之人,心漸漸回暖,忙令丫鬟給蘅蕪苑的婆子賞錢打酒。

可再暖的茶終會變涼,再深的情也隨光陰失了味,這一切終是苦短的夢。人生無常,寶釵是第一個不辭而別的人。黛玉雖是明白人,知“無立足境,方是乾淨”,知一切如浮雲過耳,可總難免悲切善感,不知所措。此一生便隨賈府共浮沉,“留得殘荷聽雨聲”罷!

黛玉不怨誰,她這一生愛恨分明,也不過煙雨迷濛,夢醒,了無牽掛。

《紅樓夢》的讀後感14

我依稀記得剛開始看的時候各種困累,後來狀態就慢慢的好了些,《紅樓夢》全程給我的印象比較深刻的有三處吧,比較意想不到的就是鳳姐居然也死了。我最記得看到寶玉跟那幫姐妹們大家在一起玩的那幾個章節,裡面的對話用詞,我甚是歡喜,所以那段時間我跟人聊天裡面的那些言語用詞都是被我看似不經意的用上了,什麼方可萬不能可好什麼橫豎之類感覺可好玩了,用得我心情可愉悅可帶感可帶勁了。但是那些的章節看完了,漸漸的那些詞也少用了甚至想用的'時候已經想不起來有那些詞怎麼去用了,誰能給我解釋下這種現象產生及結束的原因。

其次就是寶玉被騙親,黛玉死的那段。看完那章艾瑪呀,簡直就不想再看下去了,有種就是為了看黛玉而看的感覺,所以後面的幾段章節都是草草的看下去的。我跟同事說我看到黛玉死了感覺看不下去了,她說是的,基本看紅樓夢都是為了看她。我說嗯,其實寶釵吧也挺好,但是就是讓人愛不起來,有種太聰明瞭反而不招待見,但是也不會呀,黛玉也很聰明呢,但是至於為什麼會這樣覺得我自己也不解,也有可能覺得她太假吧。其實我當時想寶釵當時是知道寶玉跟黛玉的,而且他老媽也甚是聽她的話,以她的聰明不至於說服不了眾人,但是為何她選擇了隨從,我當時心理給她的辯解是那個朝代的環境讓身不由己。至於黛玉嘛為什麼不直接去大鬧禮宴問個明白,突然很好奇,她們要是都按我想的那樣結局又是怎樣子的呢?哎呀我的媽呀,我都快可以改編劇情了,哈哈,後來也是由於她們當時所處的朝代跟環境這個原因,才稍稍讓我那飛往天際無邊無垠的想象收住了些哈哈,對了,還有賈母那句話也忒讓我鬱悶呢,怎麼就是為了想成為賈家的什麼人了,這句話當時看的時候,對它特有想法,但是說不出個所以然是為啥。

最後的一個點就是,寶玉對寶釵的貼身丫環說的那些話,其中有一句是你襲人姐姐是靠不住的,讓我懷踹著好奇繼續往下看。好奇襲人最後是個啥情況,說句實話其實後面的劇情倒是緊湊得讓我看著停不下來那種,雖然看著有些凌亂,雖然劇情不似先前的講的都是好的,雖然我知道快結局了,但是我不曾想到結局來的那麼超出預期,結尾讓我覺得挺莫名其妙,看了好幾遍沒看懂那句“假雨村言與假語村言”啥寓意。

《紅樓夢》的讀後感15

捧起《紅樓夢》這本書,心卻滿是沉重。

《紅樓夢》始於一個美麗的神話,有一塊被女媧用剩的五彩石在荒山裡自嘆自怨,為什麼同樣是女媧製造的五彩石,別人都可以用之於補天,發揮各自才能,實現各自價值,為何獨剩我一個,天既不用我,為何造我於世?五彩石啊五彩石,你不必自哀自怨,終有一天,你會等到有個人帶你走入紅塵,去品味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情——情。

想了很久,為什麼《紅樓夢》能成為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我想是因為這本小說告訴我們,曹雪芹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無愛的時代,中國無視愛,恥談愛,而且在和愛做了數千年無謂的鬥爭的荒唐時代。《紅樓夢》告訴我們,我們應該真誠地發自內心地去表達這份愛,這份愛並非“男女之愛”、“我要做個好皇帝”、“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是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用心去愛身邊的每個人,讓身邊的人活得更好,這樣的愛,如親情之愛、血緣之愛,出於天然。看賈珍賈蓉在父親靈前守靈哭喪,極其哀痛,甚至從進大門開始跪至父親靈前,這樣的舉止,誰能說他們是不肖子孫?然而轉身就去和尤氏姐妹調笑,似乎死的是別人的父親。賈赦病了,身為生母的賈母讓寶玉代安,寶玉代安時,作為病人的賈赦還要起身躬聽寶玉傳達賈母的話,這到底是誰看望誰啊?這樣的愛,本該出自真心,卻被人活生生的扼殺了,這告訴我們那個時代是多麼的'荒唐!

我看著別人寫出對《紅樓夢》的評價,看到這樣讓我震撼的故事:一位學者到國外旅遊,在國內帶走的唯一東西就是《紅樓夢》,當國外有朋友問他為什麼這樣做時,他說:“每當我想念我的祖國時,我就開啟《紅樓夢》,每當我開啟《紅樓夢》時,我就看見了我的祖國。”

朋友,當你聽到這樣的話時,難道不為之動情?當你看見這樣的情景時,難道不熱淚盈眶嗎?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完美結晶,至今為止,還未能有一部作品能超越它,我想以後也不會有作品能如它橫空出世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紅樓夢》是一部空前絕後的精品,我們中國人應該為之而自豪,因為我們是中國人,因為我們親愛的祖國誕生了偉大的《紅樓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