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讀書心得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讀書心得

有關讀書心得 篇1

竊讀記是林海音寫的一篇關於自己小時候怎麼偷偷的去書店看書,但是被人趕了出來的一段往事。

林海音從小就是一個很喜歡看書的孩子,但是在那時候,只有富有的人買得起書,林海音家裡貧困,買不起書,在一家書店看書的時候被老闆趕了出來,這家書店的老闆有點看不起窮人,人家來看書不一定要買書呀,買書的人有時候只是為了裝飾家裡,顯示自己很有才華,看書的人是為了學習,雖然他們有些買不起書,像林海音,這家書店的老闆應該也沒想到,林海音以後能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作家。

林海音小時候也是一個耍小聰明的人,比如在雨天,她躲在書店裡,心裡沾沾自喜:下雨天沒雨傘的人來避雨,總不好意思趕人家出去吧?這樣一來自己就可以多看一會兒書了,但是還得要人家看出她很煩惱:怎麼這雨老下個不停呢?害的我都回不去了。自己餓的.時候帶一點花生米,邊吃邊看,這樣就不會捱餓了。

最後有一個好心的書店員,把一本林海音很想看的書留了下來,一直到林海音看完這本書,他都沒有說過一句話,他一定是看到林海音天天來,知道她一定喜歡看書,就把書留了下來,不像另外一個老闆,說林海音不買書就趕她走。

讀完竊讀記之後,我覺得我們是很幸福的,有一大堆書可以看,不像以前,沒錢的人還得像林海音一樣竊讀,才能看到書,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可以看書的時光。

有關讀書心得 篇2

童年,是每個人自己都值得回憶,值得珍惜一段短暫而又美好時光。對於我來說,童年是我最珍貴收藏,然而大師高爾基童年呢,真可謂“窒息天地,苦難童年”,童年應該是他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回憶!

讀完了這本書,我感受頗深。首先,與高爾基童年相比較之下,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兒時悲慘遭遇,我覺得自己是幸運,幸福!在家裡,父母寵愛著,關心著,保護著。在學校,有老師教導和同學們陪伴,真正可以說是無憂無慮。而高爾基呢?與我們恰恰相反。有人說:“環境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就是這樣環境造就了高爾基,成就了高爾基。在如此邪惡和汙穢社會中,他那顆光明和博愛心沒有動搖,沒有被汙染,反而變得越加開闊、光明。也許,這就是他成功祕訣吧!這本書告訴我們要堅強勇敢、正直自信。

這本書告訴我們,要把握未來!每個人心充斥著暴力,麻木不仁,他們放縱自己,麻醉自己,去努力忘掉窮困,病痛折磨,那種灰暗日子,真很難熬過,大家記得書中那句話嗎?漫漫日月,憂傷是它節日,火災是它在狂歡,在一無所有面孔上,傷痕也成了點綴——我想這就是對《童年》中生活最好詮釋!

有關讀書心得 篇3

波麗安娜是一個11歲的小女孩,她的父母都去聊天國,只能投靠唯一的親人波麗姨媽,但波麗姨媽並不喜歡她。可波麗安娜有一種“快樂理論”和一種“快樂遊戲”,那是他父親教她的,正是這個遊戲,改變了小鎮上的人們,他們是久病在床、厭倦一切的斯諾太太,脾氣古怪的`彭得萊頓先生,查爾頓先生、南希、老湯姆等等。一次意外的車禍使波麗安娜雙腿殘廢了,得到她幫助過的人們都來鼓勵她克服困難,重新恢復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同時,在波麗安娜的努力下,姨媽也勇於面對過去的傷痛,並重新獲得失去的愛情。

看了這本書,覺得波麗安娜的心靈是多麼的善良、美麗,我覺得每個小朋友都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和想法,我們大家應發現這種偉大的力量,並去改變世界上不好的東西,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讀完《波麗安娜》續本後,有許多感悟。首先波麗安娜的性格是奠定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和基礎,她是一個熱愛生活,並且時刻在生活當中尋找幸福的人。

作者在描述波麗安娜的快樂遊戲的同時,對她的父親簡單一提而過,小主人公嚴格要求自己她熱愛生活、仁慈善良,並時刻在生活中尋找開心的方法。對爸爸生前告訴她的話。從而對小主人公影響一生。在她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得到了生活的認識、社會的認識。

她的父親對波麗安娜的教育影響特別深刻,無形中作者從另一方面告訴讀者,波麗安娜的父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也告訴讀者去熱愛生活。生活中會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如果你不怕困難,你是聰明的勇敢者你將在生活中吸取知識、得到快樂。

有關讀書心得 篇4

我國的四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中,我最喜歡的是施耐庵的《水滸傳》這部書。

《水滸傳》寫了一場包括各個階層百姓在內的武裝鬥爭,這場鬥爭的起因是亂自上作、民反,大批英雄豪傑報國無門,聚集梁山,最後盡忠殉義。這本書裡有一百零八位英雄,他們先後與朝廷勢不兩立,和朝廷做抗爭。他們不怕困難,不懼犧牲。特別在《梁山英雄捨命平叛亂》這一回,梁山英雄被招安,在路上,一百零八將只剩下三十六位了,因為在路上要捉方臘、徐寧、宣贊等人,發生了一次次的爭鬥,犧牲了很多的人。李俊、童威、童猛等人各奔東西,只剩下一部人又被奸細害死了。

這一百零八將裡面我最喜歡混江龍李俊。他是一位水軍頭領,能在水裡呆很長時間,而且游泳速度非常快,這就是我喜歡他的原因。他曾立了不少功勞,比如他用他的水下功夫,多次將敵軍頭領捉住;又多次從水裡進攻,來個趁其不備,消滅敵人。可是後來,他不願意做官,就和童威、童猛去了他們剛結拜的兄弟費保處,從此逍遙自在。

《水滸傳》真是一本好書。它講的就是當時朝廷的敗,農民起義的始末,塑造了李逵、武松等英雄形象。那一百零八位英雄為了除掉朝庭敗類,與他們展開了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每次故事不論勝利與失敗都很精彩。吳用的超人智慧,宋江的領導才能,還有大家的英勇表現,讓梁山這支隊伍逐漸壯大起來,可是因為宋江的`一次招安,讓這支隊伍變得七零八落。如果沒有那次招安,那他們就能除掉奸細,大獲全勝了。

讀了這本書我瞭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腐的一面。這的確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書。

有關讀書心得 篇5

高爾基認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杜甫認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莎士比亞認為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全世界的營養品;托爾斯泰認為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林海音認為人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季羨林認為小的時候應該多讀些閒書,當今的人要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尤安艾肯認為走邊天下書為侶,書是她的好朋友,書是她的家,書是她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葉文玲認為書是她的“長生果’’,沒有書就寫不出好的作文。可是我認為書是一個無窮無盡的大寶藏,裡面有著許許多多的知識,讓我們一身受用不盡,但是想要獲取書裡的知識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你去細細體會、細細感受!

那我就給大家講一個我讀書時候發生的小“笑話”吧。

那一天是星期六,風和日麗,我帶著對書的渴望來到了書店買書,一走進書店,琳琅滿目的書盡在我眼前,有能讓我們熱淚盈眶的言情小說,有讓我們捧腹大笑的漫畫,還有讓我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識百科全書。

“哎,小朋友你要買什麼書?”一個和藹可親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這時才想起我是來買書的,我一邊跑一邊說:“謝謝阿姨,我自己找吧!”在一排花花綠綠的書裡,我的眼睛急切的`尋找,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狐狸的故事》被我找到了。

付完錢,我匆匆離開,踏上了回家的路上。途中我被書的畫面緊緊的吸引住了,情不自禁的翻開了,一頁,兩頁……我像一匹惡狼,貪婪地讀著。

書中的男主人公因為人類的過度捕殺動物,所以自殺了。看到這裡,我很傷心,腳步漸漸放慢了,最終我停了下來,急切地想知道後面的故事情節,富有愛心的女主人公把男主人公給救活了,我的心情由雨變晴,步伐也變快了。我遨遊在書的海洋,入了神,“砰!”“哎喲!我的頭呀!”疼的我眼冒金花,嘴直咧,過了好長時間我才緩過神來,我用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頭,頭上起了一個又大又圓的包,定眼一看,害我的竟然是一棵樹,它是那麼高,那麼粗,它活活就是一個大巨人。我很憤怒,我用手指著它,用眼瞪著它,恨不得把它大卸八塊,碾成肉醬。這時我才發現,路人們都在向我投來異樣的目光,我的臉紅了,低下了頭,捂著臉,心想:大街上都能鬧出這樣的笑話,真丟人呀!

這只是我看書時鬧出的小笑話,但我會愛書一身一世!

有關讀書心得 篇6

今天,我讀了《海的女兒》這篇文章後,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最小的海公主渴望人間的生活。有一天,她浮出了海面,目睹了人間美景和王子的生日慶典,當王子遇險時,海公主挺身而出,捨命相救,表現了海公主對人間美好生活的熱愛以及捨己救人的美好心靈。

最讓我感動的是:“小人魚迅速地穿過那些漂浮的船樑和木板,一點兒沒有想到它們可能把她砸死”。這是海公主看到風暴吹翻了大船後的動作,從“迅速地穿過”可以看出她救人心切,內心十分著急;“一點兒也沒有想到……”說明她為了救王子不顧個人安危,勇於奉獻。

在危難來臨之際,海公主不顧自己的安危勇救他人,這是一種怎樣的胸襟和氣量啊!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金色的魚鉤》中關心同志、捨己救人的老班長,《“諾曼底”遇難記》中一心只為別人著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堅守自己的崗位的哈爾威船長……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像海公主像老班長像哈爾威船長一樣的.人。如最美教師張麗莉,在一輛客車失控撞向學生時,她毅然向前一撲,將車前的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卻被撞倒了,結果被高位截肢。多麼美麗的靈魂啊!還有山村女教師馬劍霞、見義勇為的路人阿姨等,他們用實際行動為我們做出了光輝的榜樣。

我們國小生應該像海公主他們那樣熱愛生活,用一顆美好的心靈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對待我們的人生。

有關讀書心得 篇7

也不記得有多久沒認認真真地讀完一本書,更別說提筆寫些什麼了。想當年,我應該也能算個小小的“書迷”吧,小說,散文,什麼都看。不過,能把讀書這樣的好“習慣”都給改了,充其量只能算是個“偽書迷”吧。 初高中時,讀書的目的性十分明確——為了提高寫作水平。確切地說,應該是寫作文的水平。那一張卷子裡的壓軸大題實在無法讓人視而不見。或許是目的性太明確了,我讀書時往往更注意的是作者的描述手法,背下書中的優美詞句等等一系列能在作文中用到的東西,而往往把書中最重要的情感和思想意境給忽略了。以至於每次寫作文時,會的只是生搬硬套或模仿。記得高中有次作文寫的還不錯,當時的語文老師如是批註:“應用了蒙太奇的寫作手法,很好!”我一看,有點儍眼了,腦子裡極力搜尋:最近到底是在哪本書上看到這樣的描述手法?可惜,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蒙太奇是什麼,更別說用他的什麼手法了。我只是歪打正著,瞎貓碰上死耗子而已。其實,即便真是讓我看到了,我也不知道這個手法叫做蒙太奇。說到這,我這“偽書迷”的真面目更是暴露無遺了。說來慚愧,當時想著語文老師如此“看得起”自己,自尊心嚴重作祟的我都沒去問個明白,加之沒有現在如此發達的網路條件,也就不了了之了。當然,當我寫下這件事的時候,我已經瞭解蒙太奇寫作手法了。由此可見,讀書讀的太膚淺,太功利,只能停於表面,根本無法領略書中的精髓。

至此,寫下心裡的一些想法,以作為自己以後讀書的標杆:

因為愛讀書,所以愛讀書。

這是我最大的體會。功利化讀書的我用了一篇通俗的不能再通俗的作文為自己的`大學聯考畫上了一個不完美的句號。讀書應該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而不要把它當成是一種學習手段,就算是學習,那也不要太功利化了。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提高自己嗎?提高自己的目的是什麼?專業技能的提高,收入多一些?抑或是多認識一些道理,生活地更快樂?不用想太多,不要把讀書看成負擔,看成任務,我們需要的只是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習慣,一種生活情趣。開心時,找幾本書 看看,讓心情盡情地在書海中徜徉;煩惱時,找幾本書讀讀,把憂愁拋之腦後。不追求讀書的意義,只享受閱讀帶來的灑脫輕鬆,又有何不可呢?只有這樣,才能在讀書中得到真正的快樂!

用“心”讀“好”書。

俗話說的好:“不動筆墨不讀書”。最終想要在閱讀中有所收穫,用“心”,動手,圈圈劃劃,寫寫記記,卻又是不可或缺的。讀到感興趣的章節、段落,劃劃寫寫,記下自己讀時的想法感受,若意猶未盡,不妨回頭再讀一遍。慢慢地,書中的思想、精髓,最終會讓我們的“心”變的更大、更廣、更充實。用了“心”,當然要選“好”書。書的內容和品味,能夠深深的影響一個人。整日捧著漫畫書的,斷不會成為一個人文學者;整日沉迷於穿越小說的,也斷不會成為一個技術學家的。

說的似乎有點多,希望今後自己能從書中讀出別樣的真味!

有關讀書心得 篇8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書,一本令人意味深長的書。這本書是英國作家丹東。笛福寫的——《魯濱遜漂流記》。它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此書是一本歷險小說,小說的主人公魯濱遜是一個聰明機智,不怕困難,具有堅強毅力的人。文中的主人公——英國青年魯濱遜從小喜歡航海,曾三次離家去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懷著雲遊四海的高遠志向告別家人,越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航海中經歷無數的險情,後來船在太平洋上不幸遇難,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並來到了一座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20xx年。

在那次航海中,船在一個荒島附近觸礁沉沒了,水手和乘客都被淹死了,只有魯濱遜被海浪捲上了岸,他製作了一個木伐,把沉船上的淡水、酒、食品、衣物、繩索工具、帆木、火槍和火藥等生活必需品放在木伐上,帶回荒島。他用一個帆布搭了一個帳蓬,在裡面暫時居住。然後開始了在島上生存的20xx年。

他挖了山洞,建了圍牆、院子。他也開墾土地,種上了水稻、大麥、他學會製作粗糙的麵包。他捕捉馴羊山羊,解決了肉食來源。他捉了一隻鸚鵡做伴。還自己製做了傢俱,擺放在山洞裡。

若干年後他救下了俘虜“星期五”,並和他一起生活,直到有一艘英國船經過,他們才得以回國。

我很喜歡此書作者笛福在書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要可怕一萬倍。如果那時魯濱遜害怕危險不敢面對它,那麼結局將會是悲慘的,但他不害怕,敢和危險面對面的抗爭,那麼他就會戰勝困難。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終將會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

魯濱遜有著樂觀向上的精神。剛來到島上時,絕對是充滿恐懼緊張和害怕,而魯濱遜卻只有好好活下去的這個念頭,他擁有常人沒有的樂觀,所以才能在島上成功的生存。如果他沒有這股樂觀向上的精神,就不可能在島上長久生存20xx年。

讀著讀著,我被書上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為魯濱遜在航海中遇到的險情所擔憂,為魯濱遜的命運所揪心,更為魯濱遜不畏困難的頑強意志所折服!我一口氣用了七、八個小時的時間把整本書讀完。我也跟隨文中的主人公經歷了一次驚心動魄的孤島探險。

故事曲折委婉的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懷著去萬水千山闖蕩的高志遠向,越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驚心動魄的航海中歷經無數險情,後來整條船終於在太平洋上不幸遇難,唯有他一人得以奇蹟般地活下來,並隻身來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生存,他孤苦伶仃,可是很樂觀雖然生存又艱難,但為了活下去,他經歷了不少困難與挫折,也不懈努力,運用自己的所知所學,終於頑強地活了下來,途中他做了以下的事情:擁有海濱住宅、擁有鄉下別墅、製作麵包、製造小船、遇見人肉宴、救下星期五……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他製作麵包,為做麵包,他經歷了千辛萬苦做出需要的東西:鍋子,種麥,做籃子……魯濱遜付出了多上艱辛啊?如果是我的話,根本就沒有勇氣去做這件事,只是一味的唉聲嘆氣,求助上天。

如果我是他,當船遇到暴風雨後失事時,我不可能像他那樣去接受那重重的困難和挫折,因為我沒有自信和堅強。如果我是他,當獨自一人置身於荒島之上,我不可能像他那樣去面對人生的轉彎口,積極自救,因為我沒那個能力樂觀。如果我是他,當看到野人用自己同類開宴會時,我不可能像他那樣勇敢的站出來,與他們正大光明的搏鬥,因為我沒有那種膽量和憐憫。

魯濱遜的經歷值得我學習,他讓我知道了該如何面對困難,如何堅持不懈的努力,如何去生活,怎樣在孤島上以非凡的勇氣和智慧存活下來。

在今後的人生中我要向魯濱遜一樣,堅持不懈的努力做好我自己,不讓父母失望。

看了這本書,我覺得魯濱遜在這麼艱難的環境下都能堅持不懈,自力更生,勇敢地活了下來,而我平時只要一碰到一點困難,就會退縮,甚至放棄,我真應該向魯濱遜學習,學習他勇敢頑強、堅持不懈的精神,正如俗話所說:“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你強它就弱。”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做一個勇敢頑強的人。

書讀完了,但是魯濱遜在航海中幾次遇險,英勇擊斃巨獸,與食人族勇敢做鬥爭,孤身一人在島上建造房屋,克服種種困難堅強生活的畫面在我腦海中反覆閃現。在遇到困難時,魯濱遜沒有逃避,更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想出一切辦法來克服和解決困難,這種不畏困難的頑強意志和堅韌不拔的精神不就是值得我們學習嗎?在生活和學習中,我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比如,隨著練琴級別的升高,識譜的難度越來越大,是隨便彈出來還是克服困難、仔細識譜?在學習中遇到難題,是放過難題還是想盡辦法解決難題?還有……書上魯濱遜的行動給了我響亮地回答:當然是後者。魯濱遜的精神勉勵著我:面對困難時不要放棄,要多想辦法克服直至解決它。

我十分羨慕他有著那樣的勇氣毅力智慧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我也想和他一樣不怕困難,頑強抗爭,成為一個成功者,成為一個英雄。像我們現在這些獨生子女,一定要學習魯濱遜這種精神,想要學習這種精神,就必須先克服自己身邊的小困難,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就想一想魯濱遜的遭遇,那這點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呢?只要你有能力和毅力並充分發揮調動自己的智慧,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難。如果你已經學會克服身邊的困難了,那麼你就已經成功從“蜜罐裡泡大的孩子”成功地蛻變為一個負責任的少年了。

所以,讓我們學習克服困難,成為命運的主人吧。

這是一本男孩必讀的書,它教會了我們如何獨立生存。

有關讀書心得 篇9

曾經拜讀過巴金先生的《家》、《春》、《秋》、《寒夜》、《憩園》、《春天裡的秋天》、《第四病室》等作品。對作家以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及對社會專制制度罪惡憤概而共鳴。先生的描寫熱烈真誠,文字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尤其對生活中的小人物,深感同情和憐惜,表現出深厚的人道主義,不禁使人掩卷而思。

一直以為巴金先生的作品都是大部作,近期在博悅讀書會的組織下,我們又拜讀了巴金的《旅途隨筆》散文集,它是繼《海行雜記》之後又一部重要遊記隨筆集。此部隨筆集猶如一杯清茶,粗讀略顯清淡,而細品則在腦海勾勒出中國三十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南方几省的空間形態、歷史風貌和民眾生態。

巴金先生年輕時是信奉無政府主義理念,在當時中國黑暗專制白色恐怖的統治和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咄咄逼人戰爭陰雲籠罩下,藉助勞動實踐和民眾教育等方式來推行無政府主義,其社會烏托邦設想顯得尤為幼稚和無奈。在隨筆集《西班牙夢》的記敘中,我們就可感略到一位遠赴西班牙參加革命的青年朋友的經歷,並將投身暴力革命的無政府主義者和久居書齋的無政府主義者進行對比,得出“從革命民眾的行動裡學到一點東西,其真確性總要比那些玄學的產物高過若千倍罷,這樣獲得的知識總要比從書本中得來的知識寶貴過若千倍罷”的'感想。

許多普通人外出旅遊和度假不外乎遊山玩水,吃喝玩樂,從感官上和舌尖上得到滿足。而巴金先生在序言中將旅行動機的自我展示方面,稱述為一場知識分子走向民間的旅行,他寫到“我並不是因為喜歡‘名山大川'才開始旅行的,雖然我也很想知道各個地方人民的生活狀況。”,其實是表現出三十年代知識分子對社會現實的關懷。通過朋友的安排和招待,巴金重新評估了友情、道德和社會關係的價值。因此,在《朋友》中,寫出對朋友的感激之情,“友情這個東西在我過去的生活裡,就像一盞明燈,照徹了我的靈魂的黑暗,使我的生存有了一點點光彩,這盞燈就是友情”。在隨筆集的再版題記裡再次寫道:“這本小書是為朋友們寫的。它是一個紀念物。但它也是一個憑證。我誠心地把它獻給朋友。他們可以留著它,看幾年後我是否會違背書中一些約言,去做一個朋友們所鄙棄的人”。

有關讀書心得 篇10

說起讀書,在我的身上還真發生過不少趣事呢!

自從在老師的引導下我自己讀完了《小豬唏哩呼嚕》和《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以後,我就成了一個小書迷,經常看著書就忘了吃飯,忘了睡覺為此,沒少挨爸爸媽媽訓,但他們不是真生氣,當我再要求買書的時候,他們還是會滿足我。

有一次去爸爸的一個朋友家玩,早就聽說那位叔叔家的姐姐也很愛讀書,一到他們家我就被書的香味兒吸引到了樓上的閣樓。那裡的書可真多呀!曹文軒的、沈石溪的、林格倫的我彷彿找到了一座寶藏!看著眼前滿滿的一個大書架,我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姐姐看了看我,從書架上抽了一本《保姆蟒》給我,然後她自己也拿了一本書在沙發上坐下看了起來。一個上午,我被大蟒蛇保護幼兒的舉動吸引著,被人與動物之間的深情感動著。當阿姨來叫我們下去吃飯時,我捨不得放下手中的書,對阿姨說:阿姨,能不能給我們拿點吃的上來?阿姨被逗樂了,笑著說:看來,你也是個‘小書蟲’呀!在爸爸媽媽的呵斥下只好暫時放下書下樓吃飯。狼吞虎嚥地吃了幾口,我就迫不及待地又跑到了樓上。一下午,我痛痛快快地享受著大餐。可是,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感覺才一會兒就到傍晚了,爸爸媽媽說要回家,可是我卻怎麼都不想走。叔叔阿姨客套地說:要不在這兒吃了晚飯再回去吧。我連忙點頭:好的,好的!大家都樂了。

吃過晚飯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懷裡抱著從姐姐那裡借來的十幾本書,心裡樂開了花兒。爸爸笑著打趣:"可真得感謝你呀,我們還多吃了一頓!

有關讀書心得 篇11

今天,我閱讀了《西遊記》這本名著,它是古代的神話故事,是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的作者是明朝著名的小說家吳承恩。小時候,我就在電視上看過《西遊記》,當我9歲,才頭一次看《西遊記》這本書,這本書的內容實在太精彩了,我看了都手不釋卷,簡直入迷了。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什麼叫做“百折不饒”。大家對《西遊記》一定有所瞭解,因為電視上每天都在播放,但電視上不如書上的全面,但是書上的都把精華省略了。《西遊記》是一本著名的古代小說,我非常喜歡看,一開始覺得長的看不完,可看著看著就想著了魔似的,不停的看。我覺得它(西遊記)最吸引我的就屬師徒經過的千辛萬苦和徒弟的勇敢堅強。

這本書講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上有許多妖魔鬼怪要吃唐僧,孫悟空總是把唐僧救出來。孫悟空用的武器是金箍棒,豬八戒用的武器是九齒釘耙,沙僧用的武器是月牙杖。要是我也有孫悟空的七十二變那該多好啊,可是現實是不存在的。他們唐僧師徒四人,唐僧不分真假又很信任,孫悟空聰明好學又勤勞,豬八戒好吃懶做又不怕水,沙和尚辛苦又很忠心。他們一路上碰到了許多妖魔鬼怪,他們特別喜歡吃唐僧肉,有的變成好人來騙唐僧,有的變成佛祖,有的變成假孫悟空……最後唐僧都被他們騙走了,孫悟空發現師傅不見了,就四處尋找,後來找到妖怪住的地方,跟妖怪打,有時候悟空打不過,就請其他神仙來幫忙。然後,他們繼續往西趕去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個難,用了十四年,終於取到了真經。

一路上的個個妖魔他們一一“剷除”,九九八十一難給我闖,我肯定闖不過。最喜歡的要數孫悟空了,欽佩他的千變萬化,佩服他的“膽大妄為”、敢做敢當。

以前,我只要遇到一點點兒小挫折、小困難就會哭鼻子,爸爸媽媽總會悉心地教導我,不要遇到一點兒小困難就輕易倒下,要張開自己的翅膀,勇敢地在藍天中翱翔。我當時不以為然,但當我讀到這一段話時,我終於懂得了、明白了。

通過裡面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了他們的性格,唐僧:太仁慈了,因為太仁慈了,所以經常被想吃唐僧肉妖精們騙走,不分善惡,經常把孫悟空趕走。孫悟空:機智、聰明、勇敢、調皮、忠心、任性,這都是孫悟空的性格,雖說調皮,但他的本領可是最大的,他會七十二變,有火眼金睛,無所不能,他的武器還有筋斗雲、金箍棒。豬八戒:會36變,但好吃懶做,經常睡大覺,不看好師傅,經常讓師傅被妖精搶走。沙僧:忠厚、勤奮,有18變。

“唐僧師徒四人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安達西天。”啊,整整九九八十一難啊!他們經受了多少苦啊!這時,我又想起了我大小姐般的脾氣,慚愧地低下了頭:“從今往後,我一定要張開我的翅膀,勇敢地在藍天中翱翔!”

是啊,人生中會遇到多少挫折與苦難呢?如果我們一昧地哭泣、停滯不前,那我們又如何成長呢?我們要學習唐僧和他的`徒弟們,無論遇到再大的困難,都應該抬起我們稚嫩的臉龐。那麼,學習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跨越挫折的溝壑!

學習,就該百折不饒。

《西遊記》是幼年讀的第一本書,是父親在很小時送我的禮物,夾在諸多中外名著與唐宋詩詞中,並不顯眼,但當我隨便翻了一遍後,我發現了它的不同。

《西遊記》這本書好多小朋友都看過,沒看過的也可能從電視裡看過或者長輩那兒聽過一些小故事,那你們想知道我的想法嗎?下面就讓我們一同分離一下感受吧!

《西遊記》是明代作家吳承恩寫的一部神話小說,講述了唐三藏與他的三個徒弟一路跋山涉水、斬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小說中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本領高超、能七十二變的孫悟空;菩薩心腸、頑固執著的唐僧;貪吃好色、忠心耿耿的豬八戒和任勞任怨、一心向佛的沙僧。

讀完《西遊記》的第一章,故事裡的內容可好玩了,下面我就開給大家講講故事吧。從前有一塊仙石,一天仙石突然裂開了。裡面蹦出一隻猴子,猴子蹦出來時,眼睛冒出精光閃閃的亮光。正好射中了天庭。驚動了皇帝,皇帝趕緊命兩位天將去看看,兩位天將剛剛開開門。就看見原來是一塊大石頭裂開了裡面蹦出一隻猴子。這皇帝才放心一點,亮光消失了。一群猴子正好身上髒了,都去瀑布洗澡。洗著洗著。就想找到水的源頭,這一群猴子爬呀爬爬到了瀑布的源頭。然後找到源頭了又想起找水裡面有什麼。一位老猴說誰敢去水的裡面誰就當大王。石猴說我去,大家都等這石猴出來,石猴出來了。告訴大家,水裡是一個山洞。那個山洞可好了,大家聽了趕緊去那個山洞,到了那個洞府。猴子們都稱石猴千歲大王,他們過上了好日子。

在這部小說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機智勇敢的孫悟空了,唐僧西天取經的大功臣可是他哦。孫悟空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頑猴,曾經下過幽冥界把所有猴類的名字都一筆勾銷,去過龍宮搶走金箍棒,索要鎧甲,又大鬧天宮,在太上老君的丹爐中修煉了火眼金睛。但是悟空皈依後對唐僧忠心耿耿,在西天取經路上斬妖除魔,有他在,一路上的困難都迎刃而解。在三打白骨精這個片段裡,悟空憑藉著他的火眼金睛,識破了妖怪的陰謀詭計,三次為師父除害。但唐僧菩薩心腸,又聽信了八戒的讒言,最終被逐出師門,迫不得已回到了花果山。悟空雖身在花果山,心卻時刻在為師父的安危擔憂,他重情重義的品質正是我們要學習的。

對於這本書,大多數同齡的孩子都不會太陌生,但大多數人卻都還是比較喜歡後面取經路上的那一段,像什麼“三打白骨精”、“女兒國”、“盤絲洞”什麼的……但我很奇怪的,卻唯獨喜歡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的那一段。

那時候的孫悟空,應當也是很自由的吧,帶著一幫猴子猴孫,地府不敢來犯,龍宮不敢上門,甚至打上了天宮,一個筋斗雲就是十萬八千里,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好威風啊。

後來,他被如來佛壓在了五指山下,第一次看時,看到這兒,我是真的哭了,那時的我,尚還不能明白什麼是感動,只是本能的感覺悲傷,為孫悟空的遭遇和從此不自由而悲傷。

孫悟空是那麼生性自由的一個人啊,卻被關在了那大山之下五百年。整整五百年啊,兩千個春秋,當時有一幕,是講有一個小牧童幫他摘了一個桃子,那桃子離他很近,但他卻就是摘不到,看到這一段時,我想,它一定想家了吧,想念那春暖花開花果山,想念那些與他情同手足的猴子猴孫,想念那些自由自在的歲月年華。

讀到後來的慢慢取經路,很多人都覺得有趣、好笑,但我卻只感覺可悲——一個貪吃好色的二師弟,一個木訥笨拙的三師弟,還有一個善良過了頭又軟弱膽小的師父。所有的事情都只能由孫悟空一個人來想辦法,其他人幾乎也就都只能添些麻煩。說的是九九八十一難,幾乎就像是專門為他量身定做的一樣。

但孫悟空堅持下來了,儘管有那麼多麻煩,但他還是在沒一句有一句的“悟空,不可!”、“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師父和二師兄都被妖怪抓走了!”中堅持下來了,取回了那所謂的真經。

唐僧師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經歷了許許多多的難關,這就好像我們成長道路上佈滿荊棘。最終,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讓他們修成了正果。“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句話用在他們身上是再恰當不過。再回頭想想自己做事經常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不已!我現在終於明白了:做任何事,只要有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決心,肯定會取得最終的成功。

這個故事告訴我,美猴王很堅強他什麼妖魔鬼怪都不怕,我也要想美猴王學習,學習的時候題要是不會你也不能退縮。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個人不可能幹完所有的事情,有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助,就像長著“火眼金睛”的孫悟空一樣,也不可能消滅全部的妖魔鬼怪,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能成功,不是有些諺語說過嘛:“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獨木不成林”。我應該向他們學習,團結整個班級,讓我們班級變得越來越厲害!

時至今日,我想,對於孫悟空來說,真經也不過十六個字罷了:遊戲塵世自由自在,笑看人家不過逍遙!我讀了這篇文章後,懂得了一個道理:只要努力了就會成功,師徒經歷的千辛萬苦就像我們學習上碰到的大挫折,我們只需要好好的學習,要努力了就會成功。

《西遊記》是一本很好的書,是四大名著之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這本書。

有關讀書心得 篇12

《女性健康手冊》讀書心得:本書不同於其他同類書籍,因為它的內容豐富而詳細,幾乎包羅永珍。讀者會發現,對於每一種病症,書中都相應的介紹了有效的治療方案,使你不再為健康問題而苦惱,並幫助你恢復健康的體魄。作者通過多年的營養和草藥方面的治療實踐,幫助成千上萬的女性恢復了健康並保持了下去。

《女性健康手冊》試讀章節:女性健康十大標準——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身與心的'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和道德健康”。每個人都夢想和追求健康,什麼是真正的健康呢?怎樣衡量一個人是否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制定了健康的十大標準:1.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過分緊張疲勞。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大小,不挑剔。3.善於休息,睡眠好。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6.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7.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易發炎。8.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9.頭髮有光澤,無頭皮屑。10.肌肉豐滿,面板有彈性。這十大標準,具體地闡述了健康的定義,體現了健康所包含的身體方面、心理方面和社會方面的內容。健康“五快”“三良好”。為了使人們對健康的內涵有更直觀、更深刻的理解,世界衛生組織於1999年提出了身心健康“五快”(機體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1.身體健康“五快”:具體指吃得快、便得快、走得快、說?快、睡得快。

有關讀書心得 篇13

孤獨的結尾正如孤獨的開始一般巧妙,從近親結婚生出豬尾巴的恐懼開始,從盡情歡愉的不倫之戀生出的豬尾巴結束,尾巴頭尾巴尾連成了一個孤獨的世紀。從何塞。爾卡蒂奧。恩迪亞紮根馬孔多的孤獨,到奧雷里亞諾不勝神話的孤獨小金魚,到阿瑪蘭壇守望著自己處女之身的孤獨縫紉機,繼而烏爾蘇拉持家有道百年飄搖的孤獨,還有老僕人一言不發地收拾到一言不發離開的孤獨,還有梅爾基亞德斯的鬼魂守望自己寫下的還未被揭示的預言的孤獨,還有那些各個角落歡愉或沮喪的孤獨身影。孤獨千奇百怪,理由萬千不同,沒有誰的孤獨誰更優誰稍劣,只有存在形式的無奈和本質孤獨本性的膨脹發展。

感覺讀完腦中倍感混亂,理不清任何一條線索可以充當這本書的主線。剛以為這是主要人物的時候他就不合時宜地死了,剛以為這是無關緊要的馬上就要消失的任務卻又苟活了百年看盡了無奈享透的孤獨,剛以為讀懂了這部分的孤獨卻又有更巧妙形式的孤獨人物帶著更巧妙的孤獨故事竄出。最後,真的走到了百年,孤獨也帶著詼諧帶著奇妙帶著荒誕帶著沉重的孤獨感走向了颶風的終結。

孤獨是最難以詮釋的感受,也是最籠統、最複雜的體驗。唯一與之近似的或許是愛情,而排除荷爾蒙因素和基因攜帶的本能,愛情也註定是由孤獨所催生。

孤獨教會人們生存所需的一切,指引人們閱讀、思考、齟齬獨行,教會人們適應時間的漫長和短暫,把握著每個人的命運走向。但或許更多的,孤獨會為我們帶來一種不易察覺的、微妙的快感,正是這種快感使孤獨具有了莫大的魔力。

在那些成長的歲月裡,孤獨是一種想要擺脫卻無法擺脫的愉悅。孤獨會讓人痛苦,痛苦催生敏感,對世界與自我存在的敏感。如同用傷口感受冷風的流向,孤獨的痛苦能讓人在虛幻的一生中感受鋒銳如刀的真切。當這種敏感成為習慣,孤獨也將不再是痛苦的來源,它是人存在的證明,是存在的形式,是一片澄澈的真實感,妙不可言。

在我看來,人最大的快感不來源於感官,甚至也不來源於精神,它源於“活著”,純粹而清醒地活著。

活著,是最大的快感,也是孤獨的真身。

《百年孤獨》中的“孤獨”能夠如此透徹心扉,是因為它未曾在“孤獨”的表象上傾注一字,而只是將沉悶的“活著”娓娓道來。

在這個比《紅樓夢》還要繁複、難記的家族體系中,“活著”是所有情節發生的唯一起源。為了尋找活著的可能,為了尋找活著的方式,為了尋找活著的意義……為了活著,一個生存在地球角落的百年家族陷入了無限的疲憊與孤獨之中,在茫茫歲月之中上下求索,按照命運的規劃忙碌。

有趣的是,這並不是一個悲劇。

書的內容如果除去荒誕奇妙的羊皮卷,除去家庭裡不斷飄蕩又不斷思考的魂魄,除去埋於地下的七千二百四十一枚古金幣,除去放蕩不羈的戀和縱情聲色的放縱外,實際上就只是一個家族從開始、到壯大、到完結的故事。如此看,很簡單卻也很無趣的。裡頭有趣的就是那些千奇百怪的孤獨形式,還有沒有傷感的離亡和沒有快樂的出生,當然還有放縱卻不覺有違道德的情愛縱慾。

如果還有,就是馬孔多變化的歷史。從二十一對夫妻披荊斬棘穿越大沼澤之地,試圖發現東之大海,卻最後絕望地放棄夢想駐紮在這片離大海只剩兩天路程的不可思議有著西班牙大航艦的著魔叢林之地。然後紮根,繁榮,跟帶來飛毯、魔冰、巨人、鍊金術的吉普賽人交流,卻不知道走兩天路去發現一個什麼都有的城鎮。當然,最美好的階段就是完全斷絕聯絡的、唯有和吉普賽人交換驚喜的美好村落。可是,烏爾蘇拉發現了路帶來了商隊後,也帶來了自由黨和保守黨的戰爭,帶了鐵路,帶來的家族的繁榮,也帶來的壟斷,帶來了死亡和壓迫,帶來過期待,帶來過時髦和迷醉,卻不論帶來什麼都擋不住孤獨的滋生和擴散,一如在那個最初的夜晚麗貝卡帶來的失眠症一樣,讓每一個家族的人都沒有好受過。

噢,除了那個小仙女一樣的智慧的蕾梅黛絲,會一絲不掛的出現在受驚且痴淪的異鄉人面前,會不守繁文縟節地自由自在,會預言偷看洗澡的人隨後的死亡,更神奇的是,會帶著一床天鵝絨的真絲白被如天使一樣地飛走在人們的希望和永遠的記憶裡。唯一一個不守孤單感傳染病的人似乎就只有她,永遠帶著最亙古的美麗和最高遠的`智慧離開了這個一開始就不屬於她的百年孤獨之地愛。

說完了她,說完了這份無法描繪的美麗,這個家族悲哀得只剩下說不盡的孤獨。我也在不經意、不情願之間比對了他們的孤獨,也認識了自己的孤獨並非無由的作態,也並不無奈的悲哀,始終相形見絀,相形有愧,相比難忘。

但我有理由相信,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成員,甚至馬爾克斯本人,都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快感,孤獨的快感。在二十多萬字中,出現最少的,是眼淚;出現最多的,是希望與歡樂。在孤獨中,每一個小說中的人物都找到了“活著”所需要的一切,他們不是哲人,不是思想者,卻做到了哲人和思想者都難以企及的程度——看透這個世界,並且活下去,直至死去。他們不滿足於肉體的存在,而追逐精神獨立的快感,追逐一種自身與世界的微妙平衡。對於他們中的每個人而言,世界或許簡單之至,或許複雜至極,卻都無一例外的是身外之物——這是一群自我存在的生命體,因為存在,所以孤獨。

他們遠離了故鄉,遠離了熟悉的一切,遠離了屬於那個時空的一切常規,選擇了一條痛苦卻又妙不可言的、只屬於自我的生存之路。他們彼此之間不曾有絲毫的理解,更不為外人所明白,卻又深深地感悟到了自己生命的要求。

百年之中,每一個家族成員都因“活著”的選擇而陷入深深的孤獨,卻沒有一個人因為孤獨而痛苦。在孤獨中,這些平凡人獲得了一種意識的覺醒,一種冥冥之中出現的引力以不同的方式吸引著他們每一個人,走進了這個虛構卻又無比真實的世界。血緣的紐帶並不是維繫家族的脈絡,“孤獨”才是這個家族唯一的標識。這也許就是《百年孤獨》中那些魔幻情節發生的確切答案:一切皆是孤獨的快感使然。

所以他們披上了“魔幻”的外衣,選擇了常人無法理解的行為,選擇了牢牢抓住宿命中的孤獨,用孤獨的方式去捕捉活著的快感,一種生命中唯一真實的體驗。那種莫可名狀的慾望使這些由文字構成的形象在虛幻的情節中真實無比,而馬爾克斯之所以會在上校死後伏案哭泣,是因為他才是這孤獨家族中僅存的一員。

一個人最純粹、最強烈的情緒和感受,只會出現在兩個時間段:幼年和老年。前者是序,後者為跋,中間的所謂人生經歷,是漫長的驗證與積澱,精彩,卻不免主觀和失實。所以,在老年到來之前,童年的體驗將是每個人僅有的“真實”,是相伴一生、塑造一生的靈魂素材。所以,我們的人生不是用粗糙有力的雙手建築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而是用稚嫩的手指隨意搭起的幾塊飄搖的積木。在那些積木中,我確信有一塊是“孤獨”,每個人都有。所以,如果讓我推薦一部名著給一個剛剛有自我意識的孩子時,我會推薦這本《百年孤獨》。讓一個人學會什麼都不會有讓他學會孤獨來得實在和重要,在孤獨中獲取快感是生存的必備能力,在孤獨中成長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

世界如海洋,吾等如水滴,融入大海之時水滴就已不復存在——我們就已“死去”。所以,孤獨的一滴水,才是我們“活著”的形態。如歌所唱,“我們生來就是孤獨”“我們是這美麗世界的孤兒”。生來孤獨是註定的,而隨後活著的歲月中,孤獨卻不一定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孤獨的快感,大多數時候,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我想,這是一種悲哀,一種遺憾。不過也好,有了孤獨,似乎才會一如每一代人中始終會有的拿一個深深閉門於梅爾基亞德斯房間潛心研讀羊皮卷的孤獨者,不致於迷醉於夜夜笙歌的宴會之間,不致於迷惘於左右矛盾上下猶豫的悖論裡,不致於陷在自己“臆想”的卻也是真實世界而聽不到諷刺的笑聲和側視裡。

有關讀書心得 篇14

看過之餘,掩卷沉思,“草船借箭中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要在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這對當時的周逾和現在我們看來,真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瞞“過了多疑的曹操,不費吹灰之力就搞到了十萬支箭,令周逾刮目相看。試想,諸葛亮不講究“策略”能行嗎?

細細思量,我們的學習不也一樣嗎?也應講究方法,注意適當休息,勞逸結合,讓大了大腦得到調節,為下一節課積蓄精力,就能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是這樣,生活也如此。有一次,家裡來客人,媽媽讓我給客人沏茶,沏茶就要燒開水,清洗杯子,以及分放茶葉。燒開水約十分鐘,洗杯子約要五分鐘,分放茶葉約三分鐘,這樣一來,就要共花將近二十分鐘的'時間。可我靈機一動想出了一條妙法:在燒開水的同時,就洗杯子,分放茶葉,等水燒開後,其餘兩項工作早已完成了。這樣一來,我不僅節約了時間去做其它事情,還讓客人在短時間裡感受到了主人的熱情。

做事情不僅要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的“識”,還要有“單匹救主”的趙雲的“膽”。記得那次體育課上,體育老師讓我們練習跳高。同學們個個精神抖擻,生龍活虎,就像猴子一樣一躍而過。輪到我了,生怕摔著的我及得額頭直冒冷汗,膽卻的內心使我的動作變得縮手縮腳,最後落得個“嘴肯泥”的下場。體育老師摸透了我的心思,走過來,又耐心地給我講解跳高的要領,在老師和同學們地鼓勵下,我大膽地又重試了一次,這次終於成功了!漂亮的動作還博得同學們地歡呼,齊聲叫好。唉沒有膽量可不行啊!

是啊,我們雖是新世紀的少年,是祖國的花朵,但是如果沒有《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那樣淵博的知識,橫溢的才華,沒有趙雲那渾身是膽的氣魄,試問,我們能有“膽”有“識”嗎?少年朋友們,讓我們攜手乘風破浪,繼往開來,做一個有“膽”有“識”的世紀少年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