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無聲告白》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5.27K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無聲告白》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無聲告白》讀後感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

不愛看悲劇,每每讀這樣的書都有種心塞塞的感覺,也許這是我個人在心理上躲避著什麼吧?不討論我的心理軌跡,還是來看看我們仁慈的作者吧。

伍綺詩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和俄亥俄州長大,畢業於哈佛大學。父母均為科學家,是香港移民第二代。

文章的開篇就這麼寫著――“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她已經為這部作品定下了調子,這是一部真真正正的悲劇。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在尋找自我的路上要麼找到、要麼死!如此惡狠狠的開篇……

一個個體的終結可能會導致家庭的終結……繼而整個社會……。如果照這個線寫下去,我們看到的畫面將是一個晦暗的如霧霾籠罩的大地!那才是真正的悲劇——沒有一絲希望。

然而,作者是仁慈的。當我讀到莉迪亞不幸離世並非是她對人生的絕望而是為了給自己勇氣找到真正的自己時,當這樣的悲劇僅僅是一個懵懂少年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的失誤時,我感嘆……

“還不算太晚。莉迪亞在碼頭上許下新的承諾,這一次,是對她自己許的。她將重新開始。她會告訴她的母親,夠了。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遠當不成醫生,那也沒關係。她還會告訴母親,還不算太晚。一切都不晚。她要把項鍊和書還給父親,她再也不會把只有撥號音的聽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會假裝成另一個人了。從現在開始,她要做她想做的事情。”

但悲劇就是悲劇,一朵被期待、被憧憬的美好而年輕的生命終結了。帶著父母雙重夢想的生命……

在這本書裡,我讀到了一個不和諧的節奏。書中人物的內心獨白和實際行為如此的不協調,甚至相反。他們不願意或者沒有能力表達真正的自己。詹姆斯一家或者說有這麼一個群體。這些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去愛。他們活在自我的安逸狀態下,自己創造了一個封閉的一個自己想像出來的空間。並把自己的想像及愛強加與那個被愛的人身上,或者孩子或者伴侶。有那麼一天,當真相打碎了這個夢……悲劇……來了。

好了,回到伍綺詩的無聲告白的世界——在部作品裡即將肢解的家裡還有愛。大家都愛著彼此卻又用這份愛傷害著彼此。也許正因為有愛才會看到這兒還有一個被忽視的天使,小小的漢娜就如一個小小的暖暖的火苗。她想溫暖周圍的一切,卻能力不足。但她依然是暖暖的。漢娜用自己的方式溫暖著家人……也同樣溫暖了我的心。有了漢娜這部悲劇才有了希望……也有了活下去的可能。

我不想說那麼沉重的話題。我只想說找到自己並展示給愛人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學會溝通並坦誠的交流才是避免悲劇的根本。在有愛的世界裡……告訴他你需要什麼就好。

還有一個題外話。我一直在想,在被畸變心理的父母關愛下如何成長為心態正常的孩子?“被有著畸變心態的父母忽視才成就了漢娜?這算是幸運?那麼同樣被忽視的內森選擇了強大自己準備逃離又算什麼?”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2

這本被稱為“橫掃美國亞馬遜排行榜”的書,與其說是懸疑類小說,不如說是一本有關愛和教育的傑作。每一個看完了《無聲告白》的人,心底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先對這部小說作一個簡短的介紹:

小說開篇便告訴讀者,迪莉婭死了,就此埋下伏筆:她怎麼死的?隨著作者謀篇佈局的深入,讀者漸漸自己撥開了真相的面紗:這女孩活的好痛苦,那些愛她的人,那些在她生前對其百般關注、在她死後痛不欲生的人,實際上是以愛之名,行謀殺之實。

書中提到,每一代人的言行往往都與上一代人有關。她的母親是一個不甘平庸、希望與眾不同的女人,最終卻還是嫁人生子,成為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儘管中途她掙扎過,沒留下隻言片語離開這個家,希望繼續完成擱置的夢想,但卻因腹中孕育了第三個小生命——漢娜而再度放棄。她短暫的離去卻在迪莉婭身上留下了童年的陰影。迪莉婭要努力地扮演好一個讓父母滿意的角色。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是被期待著的,她的興趣,她的交友,她的未來都是被期待著。而正是莉迪亞過於成熟的心智,讓她不能擺脫這種期待,以致於發生了之後的悲劇。

我以為在開放民主的美國很少有這種事情,後來才發現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願。家長習慣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小孩比較,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爸爸覺得應該學珠算,媽媽覺得應該學舞蹈,沒有人問孩子喜歡什麼。看到書中有一處這樣描寫“她每次都是真心徵求女兒的意見,但是她沒有意識到,自己在開口的時候緊張地屏住了呼吸,在聽到女兒的是的之後,呼吸才會恢復正常。”不得不佩服作者,沒有任何一處的落筆是粗疏的,用詞精準而剋制。

看似幸福的這一家,其實並沒有表面的如意,所有人的隱忍和退讓都是為了維護這個家的平衡。

“我的大腦裡總是憧憬著另一種生活,但實際情況事與願違。”這是瑪麗琳第一次離家出走時留下的字條,後來自己又撕碎了,可以說所有軌跡的正是從這件事情開始偏離。她希望和自己很像的女兒可以過得和自己不一樣,可以與眾不同,所以給了女兒很多期待。而詹姆斯則因為自己是中國人如此與眾不同的特質一直活在自卑中,他渴望和周圍的人一樣。所以他也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彌補自己不善交際的'弱點,廣交好友。所以莉迪亞就擔任了這個平衡家庭裡面各種需要的主角。

至於哥哥內斯和妹妹漢娜也有著很多不能說的祕密。在父母面前,他們顯得有些多餘。所有的愛和溫柔的注視,親吻都是屬於莉迪亞的。他們的心裡肯定都這樣想過。但是沒有一個人跑去和父母說希望你能多看看我,注意到我的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至少我知道我是誰,我要什麼。至少我不恐懼。”對於局外人傑克,我一直很佩服。我覺得他是整本書裡面活得最自由的一個人。或許有人會反擊因為他從小缺少管教,不用承載父母的夢想,也就活得肆意。但有些事情生來就是不公平的。

這本書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家庭以及個人道路,而且沒有任何一處落筆是粗糙的,但我不喜歡這本書,因為太過壓抑了。最後用書封面上的一句話作為結束: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3

上次的讀後感講了一個,為了向父母證明價值從而冒險屠巨龍的孤獨少年。這次,我們來講一個,為了擺脫父母掌控從而走上不歸路的孤獨少女。

不禁有些感慨,會是怎樣的機緣,讓我在這段時間裡,碰巧連續看了兩本與少男少女有關的小說呢……而且是如此動人的小說。

曾經有位心理學家這樣說過:中年危機其實是青春期危機的重現。我恰好已人到中年。危機說有些誇張,但正面對著中年人的各種人生挑戰卻是有的。碰巧看到的這些青春小說或許也是冥冥中註定的相遇。

讓我們回到書中來。

15歲混血少女莉迪亞是移民美國的華人高知父親和能幹美國母親的女兒。父親渴望女兒成為一個能融入當地社會的受歡迎的人,從而彌補自己在異國他鄉一直無法融入當地社會的痛苦;母親渴望女兒成為一個稟賦優異才華出眾的人,從而彌補自己年輕時一直未能達成的事業有成的夢想。

而女兒自己,由於在5歲時遭遇了母親突然消失(離家出走,數月後回家)的`心靈創傷,從此一直掙扎於擔心再次失去父母的恐懼不安中,在現實中無限滿足父母的願望,討好父母,可悲地成為了父母個人夢想的寄託物。

話說,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或多或少對孩子傾注了自己未曾實現的期待和夢想,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這也是為何有此一說“失去父母如同失去過去,失去孩子則如同失去未來”。這恐怕是流淌在人類血液裡不朽的遺傳元素吧。

然而,莉迪亞的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到了幾乎登峰造極的地步—連聖誕節送的禮物,都只與他們自己的夢想有關---不是指導人際交往的書籍,就是女性成功勵志方面的書籍……這一切就像一塊塊磚頭,沉甸甸地壓在了莉迪亞的心頭。即使後來父親終於送了一條她內心一直嚮往的漂亮項鍊,也令人無奈地帶著“有條件”的味道,成為了一條勒住莉迪亞脖子的繩索。

當莉迪亞終於想要反抗,鼓起極大的勇氣有意接近一個“壞小子”,想要開始一段戀情,追尋自我的生活時,發現要逃離原來的人生並不是那麼順遂的—她被表面是壞小子實則同性戀的男孩拒絕了。而她唯一的資源(她沒有任何朋友),唯一信任親近的人—哥哥,在這時離開了家去遠方讀大學,並且,正沉浸在夢想實現的興奮中的哥哥對妹妹已無暇顧及了……

一根接著一根,所有能讓人生存下去的支柱都轟然倒塌。

雖然這樣說似乎讓人有點沮喪,可是,生存在病態家庭的孩子,真的很無助無力,很多孩子不得不成為了父母夢想的犧牲品。這無論是在教科書裡,還是我自己的臨床案例中,都碰到太多太多。

當然,也有成功自救,最終活出自我精彩人生的例子。可是,真的不多。因為,太難。

這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在提倡父母們需要不斷學習成長,不斷了解自我,探索內心世界的一大原因。否則,單靠孩子自己努力突破,不是不可能,難度不知道會大多少!

那麼,莉迪亞想要無聲告白的,究竟是什麼呢?

......

她殺死的不是自己,是父母的幻想,是沉重的生活,是不快樂的短暫人生……

她其實並不想殺死自己的……這個可愛動人的孩子。

她其實熱愛生命。

對此我堅信不疑。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4

就文筆而言,中譯本前面部分讀來覺得有矯飾之過,過於追求“文采”,而把簡單的內容寫得過於複雜,不夠簡練,倒顯得浮誇。

但就思想內容而言,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確實讓我反思了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與相處方式。

第一,從媽媽瑪麗琳角度,由於受到她母親的束縛,而瑪麗琳的志向恰好與母親相悖,由此產生了瑪麗琳的逆反與抗拒心理,一直想要擁有獨立的職業,成為一名醫生;但最後成為母親的她,為了家庭犧牲了自己的夢想,卻把自己的夢想強加於女兒莉迪亞身上,並且表面上給予其自主選擇權但實際上是把自己的期許不斷強加給女兒,希望女兒能夠完成自己的夢想。

反思,為人父母,不要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逼迫子女接受成人的世界,不得不承認,小孩的世界與成人的世界是不同的,當與小孩兒相處時,學會從他們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不要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他們,讓他們能夠隨著年齡的成長慢慢接受這個世界,並能享受各個年齡段所應享有的快樂與純真。

第二,從爸爸詹姆斯的角度,最顯著的矛盾點在於族裔,作為一名華人在白人人群中顯得十分“與眾不同”,所以詹姆斯一直想要融入到群體中,多交朋友,不被孤立一直是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方針。

不得不承認,一個少數族裔在白人社會中生存十分艱難,當週圍的人與環境都與你不同甚至抱有敵意時,那種無助感、孤獨感會讓少數族裔更自卑與絕望,而且這不是憑藉個人力量可以輕易改變這個環境以及周圍人群的敵對態度。但如果處在那種環境之下,只能不斷地除錯自己的心理,做好自己,慢慢去感化身邊的人,但不要過分扭曲,為了融入這個社群而喪失了自我。並且,當外來人員來到我們居住的環境時,我們要以包容的'心態去面對他們,不要因膚色、地域的原因而給人貼標籤,要客觀看待他這個獨立的個體,關注這個人本身。

第三,從莉迪亞角度看,要勇敢地說不,勇敢地做自己,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與父母交流,而不是為了迎合父母的期許而丟失了自己的想法與夢想,不要害怕自己做的不好而失去他們,父母與子女是相對獨立的個體,不要給對方太多的羈絆,成為一個獨立健全的個體才是每一個人生活的基礎。

第四,從內斯的角度看,小時候父母的重心都在莉迪亞身上,而自己遭受了冷落。一方面,為人父母要關心每個孩子,或許對某個子女有些偏愛,但其他子女也要關心呵護,每個人都不嫌棄關心與愛護,被關愛的感覺讓人幸福。另一方面,或許內斯可以跟父母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其實這很難。另外,他與傑克之間的關係,不要因表面的事物而誤解他人,不要對他人有刻板印象,或許這些都是自己的錯誤認識而傷害了他們。此外,他與莉迪亞之間的感情,有時候父母不能理解的東西,成為了兄弟姐妹之間不可言說的祕密,有人說,兄弟姐妹是這個世界上認識你時間最長的人,何嘗不是呢?

第五,從漢娜的角度,這個小女孩很少有人關注她,她卻默默地觀察著這個世界,只有她看得最清楚。

家庭、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無論是親情還是友情、愛情,溝通交流是最關鍵的,只有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才能讓生活更好地向前走。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5

這是一本講如何逼死自己的女兒,也是我迄今看哭的第一本書。

莉迪亞,書中的主人公,還沒開場就死了,接下去全書都是在尋找莉迪亞死去的理由,一開始還有點看嫌疑小說的感覺,以為是他殺,沒想到最後是自殺。而她自殺的理由卻是因為父母,並不是父母不夠愛她,反而是父母太愛她了,她一直都活在父母的期望中。

莉迪亞是三兄妹中,唯一擁有藍眼睛的女孩,所以她在父母眼中獲得了最多的關注,母親一直希望她成為醫生,因為她的母親瑪麗琳自己的夢想就是成為醫生。瑪麗琳從小到大都很聰明,成績優異,特別是在化學和醫學學科上擁有超於常人的天賦,她自己也一直希望自己是人群中的焦點,希望與眾不同。直到她遇到了詹姆斯,也就是莉迪亞的父親,一位中國後裔,她的夢想因婚姻戛然而止。瑪麗琳是多麼喜歡詹姆斯,喜歡她的黑頭髮,喜歡的黃面板,確切的說是喜歡他在人群中的不同,見到詹姆斯的第一眼,就主動吻了她滾了床單。

然而,對於詹姆斯來說,他是多麼的希望走入人群,跟那些白種人一樣。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的種族歧視很嚴重,擁有黃面板和黑頭髮的詹姆斯,一直是人群中的焦點,走到哪,都會有人向他投來目光,是動物園裡猴子獲得遊客投食的那種目光。直他遇到了瑪麗琳,直到他們生了莉迪亞。 莉迪亞繼承了母親藍眼睛,詹姆斯認為,他的女兒可以像那些白種人一樣,輕易的走進人群了,再也不好獲得異樣的眼光。

詹姆斯希望莉迪亞多跟那些人交朋友,因為他自己從小到大都是異類,沒什麼朋友,他希望自己的女兒多去參加各種舞會,經常催促她多跟朋友打電話,也經常問她朋友們的狀況。其實莉迪亞在學校一直沉默寡言,沒什麼朋友,一開始她的'同學們還會邀請她去參加一些活動,然而卻說她沒有時間,要回家看書,因為她的母親在家裡等著她,就這樣慢慢的朋友們有什麼活動就不叫她了,也就沒有了什麼朋友。她的母親是導致莉迪亞自殺最重要的原因,她母親以為自己的女兒也會向她一樣喜歡醫學,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從她自己的角度考慮,比如下課後會陪她一起復習物理、化學等,還有每年的生日,都是送書給她,那種如何成為一個女強人,如何成為一個醫學專家類似的書。

然而,莉迪亞卻只能默默的忍受著,她壓根就不喜歡醫學,她壓根就不想在生日上收到書,她喜歡項鍊,她多麼的希望母親能送給她一個屬於青春期女孩的禮物。

然而瑪麗琳不懂,瑪麗琳以為自己的女兒只喜歡醫學,莉迪亞就這樣在父母的期待裡,慢慢的被壓垮,跳湖自殺了。

我想現在很多的中國父母也是這樣,從小就給他們抱各種補習班,希望他們成為XX,在張口閉口之間就是別人家的小孩怎麼怎麼樣。

網上有一句話:“這世上有幾種笨鳥,一種是先飛,一種是不飛,還有一種是下個蛋,把希望寄託在這個蛋”,如果你過分的關注這個蛋,往往很容易把蛋弄碎。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6

我選擇與星空訣別,讓黑夜的寒冷凍住心房,或許可以冰封住疼痛與憂傷。冰澈的湖水漫向天際,我輕輕對著盪漾的水波無聲告白。

《無聲告白》是華裔作家伍綺詩的著作,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這部長篇小說曾奪得20xx年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一名。我每一次輕輕翻開這本書,心頭總會為之顫抖,感覺剎那間全身的血液都為之凝固,深感此書獲獎是實至名歸。伍綺詩以細膩生動的文筆,講述了一箇中美家庭的小女孩莉迪亞從小揹負著維繫家庭的重擔和完成父母未了的心願,她在巨大的家庭、社會等造成的心理壓力之下最終選擇自盡的故事。

本書的故事扣人心絃,情節逐層推進,一波三折,奧普拉評論說:“情節展開極為機智,處處撩動你的情緒。”全書開頭第一句“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作者以一個小女孩的死緊緊揪住了讀者的'心。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激發了讀者無盡的閱讀興趣。作者從這個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展開敘述,看似依舊平凡的一天,實際卻已不再平靜,看似簡樸平和的語調卻散發著淡淡憂傷。全書圍繞尋找莉迪亞的死亡真相來展開描述,通過描寫全家不同人物的故事來逐步探尋她的死亡真相。其中,作者先通過寫女主人公的母親年輕時想學醫卻遭他人嘲笑,最終因為家庭原因放棄夢想的情節,為下文寫母親希望甚至要求莉迪亞學理從醫的情節埋下伏筆,母親的故事情節是探索真相的核心,不僅暗示了主要原因,也巧妙地探索了性別歧視現象,家庭以及個人道路的相互影響。家,是我們休息的港灣,但對家的責任承擔也許會束縛了我們振翅雲霄馳騁天下的夢想,這段情節自然地引起了讀者對權衡家庭責任與個人夢想的的思考。情節簡單卻深刻,猶如熊熊烈火的引星。

小說的高潮在懷疑莉迪亞的男性朋友傑克是凶手以及父親出軌之時,在家庭即將破裂,似乎一切證據都指向傑克是凶手之時,卻峰迴路轉,傑克的祕密揭示,真相另有隱情。隨著故事節奏越來越快,我的心絃也繃得越來越緊,在驚心動魄之中,真相逐漸浮出水面,跌宕起伏的情節自然地引出故事的結局,在真相大白之後,我得到了寬慰。莉迪亞因始終活在父母的期待中,從而淹沒了真實的自己,當她找到真正的歸宿就選擇了葬身於湖底,寄夢於天涯。故事的結局讓人深刻地領會到“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的主題。同時,莉迪亞家庭的重新團圓,也讓我們明白家人之間相互理解與尊重的重要性。

拿破崙曾說過:“一粒沙子,可以看出一個世界;一張臉上,可以看出一座天堂。”《無聲告白》把諸如不同國籍間的種族歧視、社會間的性別歧視、個人間的愛情觀歧視等等人性的醜惡,社會的弊端揭露得淋漓盡致。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尊重與關懷或許在我們眼中微不足道,但在他人眼中卻可能如溫暖的火把點燃黑暗的夜空。全文每一處落筆,每一個精準的字眼,每一個深邃的或者戲謔的思想,都能觸動我們的心,帶著我們傾聽那些高於或者低於浮世的響動,叩問靈魂的深處。

閱讀《無聲告白》是一場心靈的洗禮,能給我們那顆沾滿煙火與塵埃的心帶來一絲絲光明與溫暖。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7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往往可能影響著孩子的一生。華裔女作家伍綺詩用她自己的筆觸,細細描繪了一個異族通婚家庭可悲的故事。讀完全書,回首封面——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深感觸及心靈之深,猶如一場大雨淋漓澆至心間。

小說的女主人公莉迪亞可悲的承載著她父母無限的期待與對未完成的夢的憧憬,十多年壓抑的生活方式,換來想要嘗試著改變卻最終不慎結束了自己的年輕的生命。她的父親—偷渡至美國成長起來的華裔教授—渴望融入社會、渴望平等的對待;她的母親—哈佛肄業的高材生—遠大的理想,卻因遇見華裔教授而改變了人生軌跡,她所熱愛的醫學、物理全化為內心難以釋懷的遺憾。父母所無法實現的夢想,漸漸的加註在他們所鍾愛的大女兒身上。因為他們深信,她一定能實現他們所無法實現的夢想。

莉迪亞在他們的期待之下,變成敏感而孤立的姑娘,相異的長相,無法融入的家庭背景,鑄就了她內心的孤立。母親近乎瘋狂的管教和期望、父親給予的無形的壓力更是勒的她喘不過氣來,她沒有自己的時間,她內心的痛苦無以表白,最後統統化為潛藏在內心的"無聲告白".冰冷的湖底,成為她最終的歸宿。

在無聲告白全書中,描繪了母親在一個家庭的重要性,一個溫暖充滿愛的家庭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陽光、積極的母親有時能夠成就健康向上的孩子,能夠讓一個家庭充滿凝聚力。那位母親其實始終擁有著幸福的婚姻生活,但她的內心卻始終充滿掙扎、痛苦和遺憾,這份揪扯讓她失去了作為母親的敏感,讓她的生活染上了悲傷的氣息,她終究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的。若她能在這掙扎之中找尋到自己,也許結局將會變得不同。一直喜歡這樣一句話:‘上天給了你這種生活,因為它知道你強大到可以活下去。’帶著愛與希望活著,是對生命所饋贈的最好的回禮。

讀完全書,愛上伍綺詩的描寫,愛上她娓娓道來的故事,在她的故事中產生共鳴。或許確實如一些評論所說,這是一本相對壓抑的書籍,在文字間看不見希望,但它卻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寫照,是一些事物的縮影,也許今天的我們不用如教授一般,忍受著他人異樣的目光,不用同莉迪亞的母親一樣為了家庭而放棄自己的興趣與理想,‘鎖’於院落之間,但對於孩子的期待卻從未減少,望子成龍的思想仍未改變。如今生活於這樣一個時代的我們,總是被事物所"追著跑",父母、教師等等,不同的道路中,不同的角色裡,每個人的身上傾注著不同的期待。我們嘗想過在這些期待之中,失去了些什麼,有時的我們負隅抵抗,不過是再為了找尋那個最為真實的自己。生命是無法回溯的長河,在這長河之中,無論面對的是什麼,重要的是能活於愛與希望之間,那是給家人與自己最好的禮物!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8

作為母親、作為老師,看完這個故事百感交集。為莉迪亞感到心疼:在本該無憂無慮、享受青春年華的年齡,卻獨自揹負著巨大的沉重的壓力。她的行為背後的思想、動機不被父母所看到、所發現,她的壓力無從緩解,她的世界沉悶得透不過氣來。一個孩子,怎能忍受這樣的生活?問題出在哪裡?

問題在她的父母身上。瑪麗琳無疑是可憐的,她的母親因為婚姻失敗而將婚姻美滿的夢想寄託在她身上,而她則極力擺脫母親的期待,渴望成為和母親不一樣的女性。然而在她不自知的情況下,她不經大腦思考地倉促地選擇了與詹姆斯戀愛,導致在即將拿到學位的.大四因懷孕而被迫中斷學業。她以為生完孩子可以重新回到校園,卻沒料到一方面婚後生活並不富足,不能僱傭保姆照顧孩子、打理家務,另一方面她的丈夫認為她去進修或工作都是自己無力撫養妻兒的證明。因此,雖然有與眾不同、成為醫生的野心,在行動上卻不夠堅決,和丈夫的溝通不夠,夢想與現實南轅北轍。

“與眾不同”的執念使她在逃離無果之後,把目光放在了刻意迎合她的莉迪亞身上。作為母親,她是不太合格的。她透過莉迪亞過著自己的生活,把女兒當成自己的替身。於是,她完全忽視了這樣一個孩子隱藏在背後的落寞、孤獨與恐懼。

詹姆斯無疑也是可憐的。被排斥而封閉的童年給他的性格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不擅長表達、也不太會溝通,更無法探知莉迪亞的真實想法,這對父女之間隔著巨大的鴻溝。

所以,究竟是誰的錯?如果瑪麗琳不那麼執著於與眾不同,隨遇而安,或者和詹姆斯好好溝通實現夢想的方法和策略,也許就不需要將夢想寄託在莉迪亞身上。如果詹姆斯不那麼自卑,接納自己的身份和成長曆程,接納自己的性格,或許也能走出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和周圍人和諧交往,也許就不會在將自己的家庭與外界隔開的同時要求女兒善於社交。如果莉迪亞能將自己內心深處的恐懼、真實的想法告訴父母,勇敢地做自己,也許就不會被壓力和恐懼壓垮。

所以,原本一切有解,卻因為家庭成員之間互相隱藏心事,使得事情滑向了悲劇。

故事的最後,詹姆斯和瑪麗琳相互原諒的彼此,接納了自己的同時也接納了家人,家庭氛圍不再沉重。

“在這個夏天剩下的日子裡,以及以後的很多年,詹姆斯和瑪麗琳說話時會選擇真正能表達自己的意思的措辭,無論是對內斯,對漢娜,還是互相之間。他們需要說的太多太多。”

這大概就是這本書書名《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的含義吧。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不敢承認、剖析、接納的話,傷害了自己,傷害了家人,傷害了自己的人生。What if I told you everything?也許一切都不一樣。

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間應該坦誠,無論是開心,還是悲傷或者憤怒,都要說出來。只有表達出來,其他人才知道你的想法,大家才能一起思考問題的癥結、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最終才能幸福地一起生活。

夫妻之間的坦誠以及互相助力夢想,才能將孩子從父母自身的焦慮和沉重中解放出來,專注於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最終,父母獨立、孩子獨立,卻又能相互信任,在情感上緊密連線。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9

突然想要寫點什麼,並不是什麼感同身受,只是一些無謂的物傷其類罷了。

一個不被接受、一心想要融入白人社會的華裔學霸青年。一個在單親家庭長大,厭惡將全部生命奉獻給鍋碗瓢盆的生活方式,渴望實現醫生夢想的白人女孩。很難說是不是因為性格里面互補的成分促使了他們的相愛和婚姻。她從他的身上看到了與眾不同—一小個子、甚至不是白人的哈佛教授;他在她身上看到的是一個漂亮白皙的平凡女孩,缺乏明顯的特色。因為與眾不同,女孩認為男孩能夠理解自己;因為平凡,男孩羨慕女孩可以完美地融入人群。有些諷刺吧,他們從對方身上看到的其實只是自己想要的而已。簡而言之,他們組建了家庭。

這個故事的引子是莉迪亞死了。很簡短明確的一句話,不存在任何的引申意義。莉迪亞是那個家庭的第二個孩子,正處於青春期,成績優異,受父母兄長疼愛,卻選擇在深夜中走向了湖面,最後落水而死。故事的展開並不複雜——當下和回憶穿插,只為了揭示莉迪亞的死因以及對生者的救贖。具體的情節就不展開了,有興趣的自己去看。

我想談談的只有兩點,一是以愛為名的暴力,二是原諒。年幼的莉迪亞因為母親的一次出走而害怕,將原因歸咎於自己不夠聰明乖巧,下定決心要實現母親的每一個意願。母親因為孩子和家庭忍痛放棄了成為醫生的夢想,再一次回到了壓抑憋悶的舊生活。但是,她找到了新的寄託——莉迪亞。莉迪亞的聰明與“配合”讓她意識到她可以把夢想寄託到這個孩子身上,讓這個孩子去享受她所希冀的人生。就這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一場以愛為名的“暴力”開始了。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父母把夢想和遺憾壓在孩子的身上,控制孩子的生活並代替他們做出選擇,執拗而蠻橫的認為自己是對的,無視孩子自己的想法。他們的遲鈍使他們忘記了自己年幼時究竟渴望著什麼又恐懼著什麼。全然看不到一個孩子是怎樣努力的活著。於是……總有悲劇發生。即使熬過來了,家庭的`陰影也會伴隨他們的一生;童年的傷痛看似遙遠,卻始終紮根在心底,不曾完全被治癒。

關於原諒,不單單是原諒家庭帶給你的種種傷痛,也是原諒自己。人善忘又愚蠢,不懂又不嘗試去相互理解。七十多歲的老人不理解二十多歲的青年,二十多歲的青年不理解五六歲的孩子。要想解決矛盾,首先要承認代溝是真實存在的,誰都不容易。孩子抱怨父母管得嚴,不理解自己,總是試圖操控一切。可是孩子又是否站在父母的立場去考慮過呢?他們也是從孩提時期一步步走到現在的,經歷過你們經歷過的,也嘗試過你們未曾經歷的辛酸。所以他們看到的更多是現實和陷阱,而不是夢想和自由。而且,他們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啊。沒有經驗、粗糙、霸道以及各種不足,但他們確確實實是在用盡全力對你好。所以,不要全盤否定父母為你做的一切,也不要全盤接受,學會交流和思考。人生雖然是自己的,但總有與生俱來的責任和義務。不求圓滿,只求無愧。至於原諒自己就很簡單了,你又不是神就別老操著上帝的心,不要把什麼都背在身上,該放下的就放下,得不到的就忘掉,盡力了就好了。記住,明天太陽還會照常升起,這已經是一件很值得慶幸的事情了~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0

做自己是最艱難的選擇,亦是最偉大的成就。故事的開頭是這樣的,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

母親在莉迪亞的粥碗旁邊放了一支削好的鉛筆,莉迪亞的父親正在開車上班的路上,莉迪亞的哥哥邊從樓梯上下來邊打著哈欠,莉迪亞的妹妹坐在廚房角落的一把椅子上,盯著碗裡的玉米片,一片一片吸到嘴裡抵碎。平常而又瑣碎,卻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悲涼。

帶著懸疑的朦朧面紗,作者伍綺詩一個關於家庭、性別、種族、移民、夢想的故事娓娓道來。

這是一個由美籍華人父親詹姆斯·李和美國母親瑪麗琳組成的家庭。莉迪亞是家中的老二,上有兄長,下有妹妹,莉迪亞卻是家中最受寵的一個。母親瑪麗琳夢想著進入醫學院,卻因為和詹姆斯交往的過程中懷孕而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夢想成為了家庭主婦。可這一直是才華橫溢瑪麗琳心中的遺憾。在莉迪亞小時候掉進湖裡的那個夏天,瑪麗琳離家出走了,去繼續她進入醫學院的夢想。父親詹姆斯一度崩潰,甚至在兒子內斯談及談文學夢想的時候狠狠給了他一巴掌。莉迪亞和哥哥內斯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母親回來。

與此同時,在外孤身學習的瑪麗琳因為放心不下家裡的孩子和丈夫最終又迴歸了家庭。而莉迪亞的悲劇也就此開始,莉迪亞為了母親可以一直留在家庭中事事遵從母親的意願,迷失了自我的初衷,母親瑪麗琳因為與醫學院失之交臂,將全部心血傾注於莉迪亞身上,希望女兒可以替自己完成夢想。而父親詹姆斯則希望女兒莉迪亞可以成為一個活潑開朗的“社交強人”。這就迫使莉迪亞為了營造這種假象,每天不得不對著沒有接通的電話談天說地。

這部小說採用倒序雙線並行,以莉迪亞的`死亡為故事的起點,在揭開莉迪亞死因的過程中,穿插這個家庭兩代人的故事:父親詹姆斯因不是白人失去在哈佛任教的機會;母親瑪麗琳在家庭事業之間跨曙不定;哥哥內斯受到忽視,希望妹妹和自己一樣考上大學離開家庭;隔壁的壞小子傑克隨心所欲卻是莉迪亞最希望成為的樣子,自在的活。情節緊湊、環環相扣,值得細細品讀。

這是我在15歲時讀的一本書,回想起來印象最深刻的是莉迪亞一個人去湖裡嘗試一直也學。

不會的游泳,最終卻溺斃身亡。那時的莉迪亞其實已經成為了真正的自己,她將學會游泳看作一種儀式——和過去那個唯唯諾諾、失去自我的莉迪亞告別。她甚至幻想了回到家後和父母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哥哥聊聊他的大學生活。投入湖水的莉迪亞獲得了靈魂上的新生,可她的肉體卻溺斃在了幽深的湖水中。這像極了在苦苦追尋自我的所有人,每一次鼓起勇氣渴望改變、渴望獲得新生,卻一次又一次的被現實、外界甚至家庭重新拖入泥沼之中這個故事屬於被原生家庭羈絆的人,屬於為了合群不得不屈轉奉迎的人,也屬於被框定被“為你好”三個字所楷的人。讀書的意義不在於憤世嫉俗、不顧一切地去反抗所有勸速、所有教海。而是希望你我能夠找到自我與世界相融洽的一個平衡點。

莉迪亞曾和妹妹漢娜說:“不想笑,那就不要笑。”做自己永遠不是逃避責任的託詞,做自己是學會與世界和解、與困苦交流。失意時,不妄自菲薄、限定自我;快意時,不忘記初衷、躑躅不前。

《無聲告白》讀後感 篇11

合上書,很感慨,深深的觸動在內心久久迴盪!家有兒女,一直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不敢掉以輕心。讀完此書,更感覺養兒育女之路如履薄冰。家庭是孩子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生長環境,對孩子的影響無聲無息,又無孔不入。“精神分析派”專家曾不無悲觀的揣測,每個孩子最早的情感體驗、最初的心靈受傷,都來自於家庭。而這些童年的記憶像鋼釘一樣楔入靈魂最軟弱的地方,並執拗地陪伴孩子到永遠。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單純的眸子裡總能敏感的捕捉到成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我們想極力隱瞞的一切都會不由分說地進入孩子們的視野,成為他們的心事與負擔。他們敏感的內心默默記錄著我們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行為,並像刻刀一樣在他們心靈深處雕下了或深或淺的痕跡。莉迪亞把媽媽瑪麗琳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痛苦掙扎看得清清楚楚,媽媽把自己無法實現的願望寄託在了她的身上,希望她出人頭地。媽媽因為想要追求心中的夢想,已經逃離家庭一次,莉迪亞害怕再次被媽媽遺棄,她不敢讓媽媽傷心失望,就極力把自己偽裝成媽媽期待的樣子,也許這樣迎合媽媽,討媽媽的.歡心,媽媽就不會再逃跑了!

莉迪亞假裝努力讀書,即便讀不懂;成績下滑了,她也假裝不氣餒;她對著電話盲音說話,假裝自己有朋友,並願意暢快交流。莉迪亞在一次又一次的偽裝自己中,失去了真實的自我。生活對她而言是那麼的無趣,時刻保持精神的緊張也讓她幾近崩潰的邊緣,心理的重負壓得她快要窒息……讓這該死的一切都結束吧,我想休息!就這樣,莉迪亞揹負著媽媽的期望,走上了不歸路。

讓人唏噓不已的是,莉迪亞的整個心路歷程,離她最近的媽媽竟然絲毫不知!媽媽還沉浸在對女兒自以為的“愛與關注”中,直到最後也不承認女兒的自殺。同一屋簷下住著最近的兩個人,隔著最遠的兩顆心,每顆心都是出於“愛”。女兒不想看到媽媽傷心失望,想讓媽媽開心;媽媽不想讓女兒重蹈自己可嘆的一生,想讓女兒遠離平庸過上優質生活。誰錯了呢?誰都沒有錯!愛怎麼會有錯!如果一定要揪出元凶來,我想,是愛的方式出了錯吧!如果莉迪亞能敞開心扉,坐下來與媽媽有過哪怕一次的傾心暢談,她的心聲媽媽就能聽到了、看到了、關注到了;如果媽媽能多一點的自我認知,認清自己的性格特點與行為方式,警覺到自己的言行可能對女兒造成的影響,就能及時糾正自己的期待,讓女兒快樂的生活。這樣,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我們身為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美好願望,但如果不是以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尊重孩子的思想為前提,只是一廂情願的新增期許,愛就會成為傷害,成為孩子成長的負擔,成為孩子心靈的枷鎖。我不僅感嘆,也許最成功的家庭教育,不是孩子“成材”,甚至也不是“成人”,而是孩子能卸下偽裝,不帶面具地站在父母面前,說一句“媽媽,我需要!”是父母能更多關注並走進孩子的世界願意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說一句“孩子,我懂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