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讀後感【熱】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5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弟子規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弟子規讀後感【熱】

弟子規讀後感1

《弟子規》,它是一本教我們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礎規範,弟子規讀後感5。就是教我們如何做好一個善良的人,做好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好一個有禮貌的人。這一本書,可以說完全融入儒家經典的精華。如果每一個人能瞭解你應當如何做人,不但你個人的修身會得到進步,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滿。所以古人非常重視兒童教育,

在一次世界各國諾貝爾獎得主的巴黎聚會上,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是最主要的東西呢?"這為白髮蒼蒼的老學者回答道:"是在幼兒園。""在幼兒園能學到什麼東西呢?""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洗手,做錯事要表示道歉,午飯後休息,要觀察周圍的大自然 ,小朋友要團結,要聽老師和爸爸媽媽的話,要誠實,要說話算話……"--他所提到的,我們在弟子規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美國著名教育家保羅韋地博士花了40年時間,曾收集9萬個學生所寫的信,內容是關於他們心目中喜歡怎樣的老師,讀後感《弟子規讀後感5》。保羅韋地博士概括出作為好教師的必備素質。

一、友善的態度。二、尊重課堂內每一個人。三、耐心。四、興趣廣泛。 五、良好的'儀表。六、公正。七、良好的品性。八 寬容……。這些, 我們在弟子規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所以常讀《弟子規》對每一個人都是有益的。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首先是〈入則孝〉,這裡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如: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謹〉,我們生活中做什麼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如: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信,代表誠信。對外人,對親人,對朋友,對同事都要守信。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因為孝敬父母,尊兄愛弟,尊敬長輩,如何為人處世,讀書求學這些道理都是我們應該從小應該掌握的。特別是老師和家長,更應該學習弟子規,因為小孩一生出來,他沒有受到社會的汙染,他很純潔。在這個時候你好好的教他,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惡,他就變成惡。你教他讀書,他就會琅琅上口;你教他跟兄弟姊妹友愛,他會友愛。你講故事給他聽,他能牢牢的記住。所以如果錯過小孩這一段學習的這個時段,就非常的可惜。比如,很多孩子沒養成好習慣,做起作業來速度就很慢,學校上課時有時還會分神,不專心。而且有什麼不明白的也就能混就混過去了,這時我們就可以用《弟子規》裡的“心有疑,隨扎記,就人問,求確意。”來要求他。又如,有些孩子不喜歡打掃衛生,自己的房間亂七八糟,書桌上到處亂放。第五章節裡的“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老師和家長在家庭和學校裡以身作則,做很好的表範,讓學生,子女來效法,這樣可以說是相得益彰。所以,每個人的素養提高了,整個社會也會更加的安定和諧。

弟子規讀後感2

這說的是“聽話”。來自父母的,無論是呼喊、命令、教導還是責備,都要恭恭敬敬地接受。一個人只有真心孝順父母,才是善良的人,“百善孝為先”。沒有孝,談不上善良。

有人可能說,那麼父母錯了呢?也要聽嗎?這個問題在後面有講到,這裡是一個總的原則,就是無論什麼,都要先聽下來,懷著恭敬的心。我看到有的人,在上司面前倒是做得到,在父母面前卻做不到,真是不可思議。上司雖然給你一碗飯、一個職位,可是沒有父母,你連身體都沒有呢。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親穿的是否溫暖,居處是否暖和。夏天,要考慮父母是否感到涼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親,請問身體是否安好;傍晚回來了,也一定要向父母親問安。外出時,先告訴父母要到哪裡去,回家以後,一定面見父母親,讓他們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對於所從事的事情,不隨便改變。”

這些具體的事情,我們都能夠做到嗎?雖然事情很小,但孝順就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是說非要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才是孝順。

看韓劇就發現韓國人對於這一點很講究。即使是同事,他們對比自己先進入公司的人都很恭恭敬敬地叫一聲“前輩”。在家裡,出入都要和長輩打招呼。我們現在很多家庭做不到這一點了。因為沒有恭敬之心,就不會這麼做。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事情雖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稟告父母,假如任意而為,就有損於為人子女的本分,東西雖然很小,也不要揹著父母,偷偷的私藏起來,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裡一定十分難過。”

有的家庭,孩子私自拿了父母的錢,他們也不嚴厲批評,不制止事態的'發展,結果發展到最後,孩子偷盜、搶劫,才後悔莫及。做孩子的本分,就是要對父母坦誠。做父母的,也要尊重和愛護孩子的坦誠。如果父母不愛護這種坦誠,孩子就不會繼續坦誠相待。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父母親所喜愛的東西,當子女的都應盡力準備齊全,父母所厭惡的,都該小心排除。萬一我們的身體受到傷害,一定會給父母親帶來憂愁,我們的品格有了缺失,會讓父母親感到羞辱、沒有面子。”

這裡所說的,當然應該是以不觸犯法律不違反道德為前提的。因為,如果你做了很多壞事,為了讓父母開心,結果你入獄了,你被社會正義所譴責,父母反而是最受傷的人。

孝順父母,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容易的是,這些事情,不需要花很多錢、花很多時間,更不需要高學歷。我認為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到。說難,是因為,你做這些事的時候,是不是出於對父母的愛,是不是真心誠意的,是不是能夠堅持天天如此。

弟子規讀後感3

《弟子規》這本書是少兒誦讀經典之一,是古代聖賢的智慧結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是教育子弟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若能認真地閱讀《弟子規》,真正瞭解《弟子規》中的含義,將會使你受益匪淺。現在本公司組織我們讀了田一可所寫的關於《弟子規》的書,使我深受啟發。以下是我閱讀此書後的點滴體會。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後,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我讀完《弟子規》後,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就覺得做的不夠,雖然對父母也盡了孝,平時能夠贍養老人,但是總的感覺做的還很不夠,有時不夠耐心,不夠細心,有煩躁情緒,對比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我覺得非常慚愧,如今我父母都相繼離開了我,對照本書,我內心非常複雜,真是子欲養而親不在呀!想當年父母為了我們能夠健康成長,負出了太多的心血,而我們都覺得很正常,就像是應該的。有時父母過於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我卻覺得不耐煩,那是多不應該啊!我們小時,經常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因為一些小事而爭執,甚至打鬥,我記得,那時是我母親最痛苦的時候,因為她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我們子女能夠和睦相處。現在自己也為人父母,才深刻的體會了父母的感受。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為孩子的父母,應正確引導子女誦讀《弟子規》,讓他們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諦,潛移默化,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行,為日後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是作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對書中提到的“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這幾句話,感觸最深,亦是受益匪淺的。因為這幾點也是我在學習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時領導佈置做的工作,總是有拖拉的情況,也有馬虎的情況。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但沒有記錄下來,深入研究或查閱資料,而且也沒有虛心向別人請教,含糊了事。這樣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在讀過了《弟子規》後,我終於明白了我的缺點所在,若今後能按照它上面所說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會更上一層樓。

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能夠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今後,我還會深入內心地反覆讀誦《弟子規》,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這樣既可打造健康、和諧社會,也可提升自己的修養。

弟子規讀後感4

自從我讀了《弟子規》一文後,感觸萬千,其中最令我難以忘懷的一章是“泛愛眾”,它讓我明白泛愛就是博愛,就是與人在一起相處,要講平等博愛。愛人者,人恆愛之。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每每念起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就難以平靜下來。人間的人啊!都要學會奉獻愛,給予別人關愛和幫助。使這種愛覆蓋了整個天空,大地承載了所有的愛,人間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撒滿了愛。難道不是這樣嗎?只要你奉獻出來了愛,上帝就會回報你。在你遇到困難之時,別人就會伸出愛的雙手,救你於困難之中。

愛是給予和奉獻,而不是一味的索取和回報。我想起了汪國真的一首詩《我不期望回報》:

給予你了,

我便不期望回報。

如果付出,

就是為了有一天索取,

那麼,我將變得多麼渺小。

……

愛不就是單純的嗎?愛不就是為了給予嗎?

我想到了一個故事:雷馬斯所在的村子發了洪水,無情地洪水很快吞噬了這個村子。雷馬斯爬上了樹,可是水位越漲越高,不一會兒就淹到了他的脖子那兒了,就在他絕望之時,一個衣衫襤褸的人撐船而來,救了雷馬斯。雷馬斯到了安全之地後,深情地對那個救他於危難之中的人說:“我該怎樣報答你?”那個人說:“我不需要回報,只要你給我一個承諾,當你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時盡力去幫助他們。”每當雷馬斯遇到有困難的人時,他總是盡力地幫助他們……

是啊,一個承諾,給予和愛,就這樣迴圈,溫暖了每一個人,感動著整個人間,我們要用一顆感動的心去關愛有需要的.人!

這是心的呼喚

這是愛的奉獻

這是人間的春風

幸福之花處處開遍

這是生命的源泉

在沒有心的沙漠

在沒有愛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卻步

幸福之花處處開遍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

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了中國史無前例的8級特大地震。霎那間,那個好山好水的汶川竟夷為平地!多少人失去了親人子女;多少人失去了曾經賴以生存的家園。多少人的生命轉眼間被死神奪去!死亡人數已達到4萬之餘!我們要行動起來,獻出你的愛心,哪怕是一瓶礦泉水,一碗方便麵,一件衣服,一床棉被……可是還有人去搶劫地震賑災之物,他們早已沒有了人性,眼中只有錢!為了地震受難人民,為了四川人民,為了我們的祖國,獻出你的愛,溫暖他們的心。“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我們相信,每一個人的努力透出的暖意匯聚起來,就會讓災區人民感受到中華大家庭的無限溫暖。地震災區的親人們,我們的愛與你同在!四川挺住!中國雄起!

愛是收穫而不是支出;愛是激情而不是疲倦;愛是熱情而不是冷漠;愛是習慣而不是即興;愛是愉快而不是悲傷;愛是播撒而不是發洩;愛是振奮而不是消沉;愛是創造而不是停滯!只有付出才能收穫,一定要盡力幫助你身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因為愛永遠是人間最美好最珍貴的東西!

弟子規讀後感5

從學校畢業以後雖然沒有停止學習,但是基本上沒能完整的看過一本書了,畢業也好幾年了看過很多家公司,也瞭解了很多公司一直感覺自己缺少些什麼但是始終不明白,直到來到了衫動中國,來衫動第一天面試經歷了感覺與以往面試不同的一面,尤其是大師兄和芮總的談話,使得我有了一個思考,也正是這些談話才讓我決定來到衫動,來看看這裡的文化這裡的不同。

來公司的第一天公司沒有像其他公司一樣讓我來熟悉工作流程,而是讓我去背誦《弟子規》當時沒有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可是看了《弟子規》的內容之後我有所感悟,從孝到悌,有謹有信,將眾愛,談仁學,最後講學習。這本書的內容包含我們生活中得很基本的道理從衣食住行到禮儀廉孝。從懵懂無知到老有所成,從對父母親人到對我們桌位的`每一個人,淺顯易懂的話卻說出了很多的道理。通過《弟子規》的學習是我對這些有了一些新的瞭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出則故,反必面,居有長,業無變。”

我在外工作已經有三年了,每年回家也只有十來天的時間而且回去還有大半的時間和朋友同學一起,在外面工作時每次給家裡打電話父母會說家裡都好一切都好,現在想想也許是父母為了不讓我擔心而說的。也許以前沒在意過直到有次我電話壞了那時剛畢業出來工作,大概一週沒給家裡電話然後父母很著急可是聯絡不上我,最後找到我一個朋友的電話號碼然後朋友親自過來找我告訴我家裡人很著急讓我給家裡回個電話,當時沒想那麼多,直到現在給我很大感觸,我完全沒想到父母是如何找到朋友電話的,如何找到朋友家裡的,朋友的告知包含了父母的焦急。從那次以後,我每週都會主動的和家裡通電話,雖然父母依舊會說家裡一切都好,但是我能從他們的聲音裡聽出他們是不是真的好,有沒有生病。百善孝為先。在此希望父母一切都好。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這句話使我想起了我前段時間的面試,我不能去說這個企業或這老闆怎麼樣,但是我只是覺得他們在某些方面有著一定的問題,快一個月過去了,我還不知道他們何時會通知我面試結果,現在這個結果對我來說不重要了,這件事也讓我對這所企業有所認識。我很慶幸我來到了衫動,在這裡雖然一切都是剛剛開始,但是我發現他有一個良好的開始,小時候有這麼一句話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覺得這句話對個人還是對團體都適用。我相信在我們這個充滿活力。充滿激情,更有著良好的人文環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明天會更好。

“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學習是不間斷的,只有不斷學習,所有問題都能解決。如果有不懂的那就要請教別人,只有虛心請教才會有更大的進步,這幾句已用於我現在及以後的工作中,在這個新的工作崗位上要想做好只有不斷的學習。在衫動這新的環境裡,在大家的互相幫助中,我相信我會成長的更快,為自己,為團隊,為公司的發展去盡綿薄之力。

再次感謝公司,及其各位優秀的同事,你們優秀了我能更優秀,公司也會因為大家的努力而精彩。

弟子規讀後感6

因為有愛,所以你的生活就充滿陽光。陽光灑在公路上,公車緩緩的靠站停下。被華麗的服飾裹著的人們,手上大包小包的簇擁上車。可憐的老奶奶卻被擠得離車門一點一點遠去。美麗的大眼睛不服的瞪著捷足先登的窮阿姨。

窮阿姨抱著自己的錢包恰似抱黃金。埋頭走進車廂後坐。高高瘦瘦的男子靠著強壯的體魄為他的女朋友開出了一條陽光“大道”。其女朋友皺著眉頭看著擁擠的人。

終於跟著那男子上了車,踩著高高的跟佇立在靠下車的後門處,似乎展示其窈窕淑女的姿態。男子摟著她的肩膀,炫耀著。

接踵而來的大叔,滿臉躺著汗水,略喘息著。行李沒有空位放,無奈的一聲輕嘆。抱著孩子的媽媽靠著座位,身體伴隨車的慣性傾斜著,然而抱著孩子的雙手姿勢還保持著,寶寶依舊在手中靜靜的睡著。

車門正要關閉,最後上來的是那位可憐的老奶奶,佝僂的身體,伸出一隻乾癟了的手拍著車門。門始終再次開啟,老奶奶只好站在靠前門的階梯處。端詳了一下雙鬢,一直凝視著玻璃外面的`世界……

車上座無虛席。連談笑聲也只存在過去。車開了,是那麼緩慢而顯得沉重。

冰涼的空氣縈繞在我們的身邊。是金錢矇蔽了雙眼,是欺騙歷練出冰冷的心,還是社會的風氣籠罩了灰濛濛的世界?

黑夜,被繁華的城市點綴得燦爛迷人,也許某些人正在陶醉……而有些東西卻悄無聲息的失去著。

電視上新聞報道:叢飛——愛心大使的奉獻:原名張崇,1994年8月應邀參加重慶舉行的一次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義演,開始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截至目前,已經資助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178名貧困兒童。先後被授予“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願者”“深圳市愛心市民”、“深圳市愛心大使”等稱號。20xx年4月被診斷為胃癌。

魯迅曾說過:“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對於叢飛來說,那些失學的孩子不都和他有關嗎!他是一位真正的無私者,一位奉獻了金錢、時間乃至健康的博愛者。

“只要你快樂,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圓上了好夢,我就不辛苦。只要你開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頭一笑,我就很知足。”這是叢飛自己寫的一首歌。

從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顧之前,他把所有時間都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沒有絲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貸,他曾經用舞臺構築課堂,用歌聲點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許不如往昔嘹亮,卻贏得了最飽含敬意的喝彩。

時代的腳步,科技的腳步在飛躍。

我們一起仰望這一片屬於我們的天空。我們需要更多的互動,來交流彼此的心扉。我們需要那一抹溫柔的微笑,來包容對方。我們需要伸出每一雙手編織美麗了未來!讓愛佇立在心中,要我們擁有偕同前進的夢想,唱出同一首歌曲

愛給我們陽光

愛帶我們飛翔

抬頭看藍藍的天空

我不在乎你變什麼

我要成為你黑暗裡那道光

要帶著你

遠離沙漠的孤單

弟子規讀後感7

國學經典文化是人類智慧的寶藏,是人類文化的精髓。《弟子規》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禮物,它短小精悍,卻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它深深地吸引著我,不僅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他雖然只有三字一句,但讀起來卻琅琅上口,讓人回味無窮!

弟子規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入則孝》這一部分。第一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意思是讓我們在家中,父母叫喚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應。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要趕快行動,不要藉故拖延,或者懶得去做。父母要我們學好而教導我們時,必須恭敬而不可隨便,要將話聽到心裡。我們犯錯了,父母責備我們,應當順從並且承擔過失,不可忤逆他們,讓他們傷心。讀到這裡我心中不禁有一些羞愧之情,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叫我打掃一下房間,我裝作沒聽見,心裡卻在想:“真是的!難道他們自己就不會做嗎?偏偏要我親自出馬來掃!”然後嘴巴里使勁嘀咕埋怨爸爸媽媽!

等他們來到我房間看著我然後重複說要我打掃房間時,我才及不情願的站起身來,並且慌稱要喝水了,於是便走到客廳,慢慢的喝水,喝完水後,又走向廁所,說要上廁所,於是我便在廁所裡蹲了5、6分鐘才走出來,剛一出門,便看見媽媽站在我前面緊皺眉頭然後火冒三丈的說:“你怎麼就這麼懶啊?”緊接著就是一連串的教導和訓斥,講完後媽媽便自己拿著掃把去打掃了!從這句弟子規中我得到了一顆孝心,這顆孝心讓我知道要聽父母的話,不要讓父母傷心!要讓父母開心、快樂!《入則孝》中我還很欣賞幾句,這句話的意思是:“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親穿的'是否溫暖,居處是否暖和。夏天,要考慮父母是否感到涼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親,請問身體是否安好;傍晚回來了,也一定要向父母親問安。外出時,先告訴父母要到哪裡去,回家以後,一定面見父母親,讓他們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對於所從事的事情,不隨便改變。以前我總是淘氣調皮,爸爸媽媽哄著我給我穿衣服我都不聽話!現在我知道,我不僅不能調皮搗蛋了,還要有一顆孝心,夏天要讓父母感到涼爽,冬天也要讓父母感到暖和!以前我總是喜歡自己一人出去玩,並且從來都不向爸爸媽媽講,因為我認為這是我的祕密,不能告訴父母,看了這句弟子規我覺得自己是錯誤的,應該跟父母講!有時我從外面玩完回家後我回家後,會情不自禁的想到一個念頭,就是與父母玩躲貓貓,我會躲在一個地方不出聲,等到爸爸媽媽急得不行了我在悄悄溜出來嚇他們一跳!現在我知道這樣做十分不好!

弟子規雖然只有三字一句,大事他給了我一顆真摯的孝心!

弟子規讀後感8

近來劇院組織學習《弟子規》,讓我受益匪淺。突然醒悟,原來做人的很多規則被我們忽視,做一個受人尊重的人,就需要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現在談一談我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則孝”,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不論他們的做法、行為是不是正確的。我們做子女的吧應該和他們計較,更不應該去批評,指責、傷害他們。做子女的應該做好自己的本分規則,不要讓父母感到恥辱。“子不教,父子過”,我們的行為偏離了道德規範的標準,做父母的能不感到痛苦嗎。時代變了,年輕的我們與年長的父母之間難免會有隔閡,但我們應該各自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對他們養育之恩的感激,同時做一個安分守紀的人,不要讓他們有“兒行千里,母擔憂”的顧慮。

其次是“出則弟”,教我們和他人和諧相處。“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父母有時對子女的關懷是不夠公平、公正的,但我們不應該在意,兄弟姐妹自己還是要和睦,少讓父母擔憂,這其實也是對他們的一種孝道。對待朋友要真誠,“君子之交淡如水”,各自都要堅持自己各自的原則,不去做那些“拉幫結派”,為了“哥們兒”義氣而去“打抱不平”的事情。這樣就不會讓自己受到牽連,甚至違法,讓父母受到侮辱,同時因為彼此之間還存在距離別人不好意思拉攏你一起去做“壞事”從而保持住自己的“純潔”的“品行”,使自己不被“壞的”行為所汙染。古人喜歡用“香草”、“美人”來形容自己高貴的“聖潔”的聲望,所以我們應該與那些為人正直、有學識、有品行的人交往,從而也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抵抗各種誘惑。

再次,“無規矩,不成方圓”教育我們要遵從各種規範,時刻保持謹慎,否則容易讓別人說“閒話”。生活中要與人為善、仁慈,寬容他人的過失、厚道,不要和“小人”計較,而且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告訴我們不要把精力放在“愛情”和一些小的“得失”上,不去和那些行為、舉止不端、不講誠信、心胸狹窄的人來往,更不要有“經濟”上的往來。否則浪費了很多寶貴的青春年華,或者讓行為受到不良影響,經濟受到損失讓親人蒙羞。

最後我特別提出“忠”字。我認為一個人的所有品行中這個“忠”字是最讓人受到傷害的`。一旦“背叛”,從前的所有付出都付諸東流,更不用談什麼“感恩戴德”之事了,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心理”傷害。所以與人打交道之前一定要好好地觀察別人的言行舉止,從多方面去考察,不然遇到了“白眼狼”到時候就悔之晚矣。那種“自己當初瞎了眼”的話就不要去說了,那樣只會讓別人笑話,讓自己身邊的親人受辱。

總之,《弟子規》是一本很了不起的作品,認真學習那些最實用的知識不可不謂是巨大的精神財富。

弟子規讀後感9

認真讀完弟子規後,感悟頗多,從做人的根本,到為人處事等等都有講解到,以前也接觸過古文和類似的教育,但讀一遍後依然能學習到一些東西,其中的禮儀規範是做人的根本。做人,只有將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來,一個擁有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心的人,才會在今後的生活、工作中立於不敗之地,想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就得有規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入則孝,父愛母愛是最偉大的,父母所說的每句話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為我們好,也許有些話我們不愛聽,但請不要直接頂撞,學會尊重父母,等有一天我們也成為孩子的父母時便會理解他們現在的想法,一個不尊重父母不孝的人是不值得結交和依賴的。

出則弟,一個人在外工作很不容易,茫茫人海能在一起工作也是一種緣分,與同事朋友相處更要相互尊重、理解,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換位思考,不發表主觀意見,這樣才能和睦相處,才能得到更多的朋友,更多的幫助。

謹、信,教會我們做任何事情前多考慮周到,每個細節每個問題都儘可能的去想到並提前做好應對方案,對不熟悉的事情,不瞭解的事情,不亂髮表意見,一定要多觀察,少說多做;做人一定要誠信,不要輕許諾言,許了就一定要做到,善意的提醒別人的缺點,一定要講究方法及語態,別人的優點一定要學習,多聽聽別人對自己的建議,既使不對,但既然給了別人這樣的感觀,那一定是我們哪方面做的不好,學會傾聽,有則改之,無則加免,一定要學會反思,做好一件事情我們要總結經驗,沒做好一件事情,我們更好吸取教訓。

泛愛眾,佛曰:普渡眾生,我們都是生活在一個大家庭中,一定要相親相愛,在你能力範圍之內儘可能的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誠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要要求付出就一定得到,不管別人怎麼對你,你都認真對待他,並要學會感恩,記住每一個幫助你的人,感恩在心,常記不忘,常思報答,這樣才能得到更多,才能更多快樂,心態決定一切;

親仁,如果有機會碰到德高望重的人,向他學習,此乃人生一大幸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和正義仁德之人接觸,才能有更高的思想境界,跳開這個世界看世界,才能看到學到更多。

很多道理我們都懂,都是很基本的做人道理,一說都明白,但真正能做到的又能有幾個,更多的是光說不做,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學會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事方法,不能要求別人去改變,先從自己做起,做好自己,每個細節。

弟子規讀後感10

不久前兒子帶回了一本書《弟子規》,當時只是翻了翻,沒有太深的感覺,直到這次學校舉辦讀書節,我才真正仔細研讀了這本書,感想很多,深受啟發。

在現今中國物質快速積累,信仰迷失,人心浮躁的社會,如何做人?如何培養孩子?其實是讓很多人困惑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求中庸和諧之道,這也是近幾年國學熱的原因。

想想我們這代人的童年應該還是在物質貧乏思想單純的時代,提倡的尊老愛幼,友愛互助,學雷鋒,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等精神不僅僅是口號,我們的父母也基本是這樣做的,我們周圍的很多人也是這麼做的。 如今我已為人母,經常會思考如何教孩子做人。看著那些花花綠綠的連環畫和動畫片,總覺得缺少了點什麼。再看看身邊的這些孩子和少年,有多少是對長者不禮貌,不客氣的;遇到別人的批評就翻臉惡語相向的;做事只為自己爭利,不顧他人感受的;言行一味逞強,輕視他人尊嚴的。這些孩子如果不及時調整教育可能要經歷許多的`磕磕絆絆後,才能學會有禮、自斂、尊重,感恩,才能有和諧的生活。

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就是在日常的零散的生活細節中教育規範孩子們的行為,學會做人做事,正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為他們一生為人處世、成家立業,奉獻社會奠定基礎。

《弟子規》就是這樣一個指導書,古人已經為我們編好了這本“未成年人日常行為規範守則入門”。它以孔子的《論語。學而》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思想中心,用極其通俗易懂的三字文表述,內容廣泛而細緻的羅列出了未成年人日常行為應遵守的規範。 這些細緻的規範,總結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道德精華,又針對少年兒童的年齡特性有所偏重,不愧為我國清代以來重要的兒童啟蒙教育讀本。

如何讓《弟子規》的精髓真正變為孩子的品行?

我認為需要家庭,孩子,學校共同的長期的努力才行。首先,家庭父母是對孩子品行影響最大的一個方面,孩子的很多行為很多思想都是在模仿學習父母,“子不教,父之過”已經是千古真理。對比《弟子規》的要求,其實我們自己很多事情都沒做到,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我們自己首先就要改進我們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身體力行讓孩子有實際的參照標準模仿榜樣。

其次,是要求孩子理解日常的行為準則,並按照這些要求去嘗試體驗或改變,這和我們自己改變一樣要付出很多代價,我們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最後,是學校的環境,對孩子的思想認識來說周圍人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例如,如果我們教育孩子要謙讓,但周圍的同學都強取豪奪,他老吃虧,那他就會質疑謙讓這種品格的正確性,會向其他人學習去爭奪佔有,如果周圍的同學都會謙讓,那他就堅信這樣是正確的,就會持續的這樣做下去,形成謙讓的品質。

最後,感謝學校搞這次活動,樹立孩子良好的品格才是教育的根本,我們也會持續努力改進自己教育孩子,堅持就是勝利。

弟子規讀後感11

說起《弟子規》的風采,對於我們來說一點兒也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很熟悉。因為在我們這個書香滿溢的校園生活中,她不僅是我們的老師,也是我們的朋友,是她告訴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言慎行。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

記得剛上國小二年級的時候,我就認識了這位特殊的“老師”,每天課前我都會搖頭晃腦地讀著她的“弟子規,聖人訓”的話語,雖然,我還不明白她的話是什麼意思,但是我從心底裡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歡!

漸漸地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她的話有了一點理解,同時我也有了很多的變化。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孝從古流傳至今,可是,我們這一代人卻因為父母的溺愛、呵護,忘記了孝。《弟子規》中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以前,媽媽叫我幫忙做一些事時,我總是慢吞吞的,非常不情願,媽媽叫我動作快點,我還是拖拖拉拉;做作業的時候,媽媽指出了我的不足,我卻是置之不理,有時還覺得很煩;犯錯時,媽媽責備我,我還經常頂嘴。想想過去的自己,真是覺得非常慚愧。自從學了《弟子規》之後,我經常用裡面的話來指導自己的言行。現在,媽媽叫我,我就會趕緊到媽媽身旁,並且做事也不拖拉了。媽媽教導的時候,我不敢再頂嘴了,而是低頭反省,虛心接受。我的.這一改變也讓我嚐到了甜頭,不但媽媽說我懂事了,變孝順了,而且自己的各項學習也進步了許多,這可都是《弟子規》的功勞啊!你說她是不是我的“老師”?

說她是“老師”,卻更像是我的“朋友”。現在,我每做一些事情時都會想到她的話。無論什麼時候出家門時,我都會告訴爸爸媽媽,因為她告訴我:“出必告,返必面”;乘車時,每當我看到老年人沒有座位時,我會主動給他讓座,因為她對我說:“長者立,幼勿坐”;每當在學校時,每當我玩得很瘋狂時,她就會耳邊輕輕地提醒我“幼不學,老何為”,我頓時明白小時候要好好學習,否則,長大就不會有所作為。在學習方面,我想著快快寫完,去看我的遊戲攻略,字寫得歪歪斜斜,老師批評了我。回到家我的“朋友”告訴我:“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這使我明白了學習不能浮躁不安,看對自己沒有益處的書會敗壞人的意志。我的這位“朋友”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教育著我,提醒著我,改變著我。

在我成長的歷程中,她就像一泓清泉,清洗著我的心靈,讓我變得懂事,變得慧智,她就是我喜愛的老師、朋友——《弟子規》。

弟子規讀後感12

讀完《弟子規》,感慨萬千。提筆,卻遲遲不敢寫下什麼,深怕自己粗俗的文字褻瀆了這神聖的篇章。弟子規,聖人訓,守孝悌,次謹慎;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我只能用“總敘”來概括《弟子規》,因為再找不出更為精闢的句子了!

首先,我學到的是“孝”。我覺得,我們應該從小節中去表達自己的孝心。“孝”,絕非每月給父母多少生活費,讓他們住多麼豪華的房子,而是,每天一個問候的電話,沒事幫父母做些家務,是儘量滿足他們對親情的渴望,是親有過,諫使更的修養,是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的關懷,是隻求付出,不問回報的`問心 無 愧!

其次,我學到的是“謹,信”。我覺得,“謹”也是講要注重細節。“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是要

我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等要我們注意自己的著裝形象;“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等要我們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是要我們言出必行,講求信用;“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是要我們有十分把握時再作判斷,凡是不可臆造其有無;“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是要我們有錯必改,要勇於面對自己的過失。

再次,我學到的是“仁,愛”。“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這說明我們在善待他人的同時,也提高和完善了自己的德行和修養;“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這是在告訴我們,要以一顆仁愛之心去對待每一個人,要學會尊重他人;“行者高,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我們要用實力和智慧樹立自己的威信;“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我們要心懷寬容與仁愛,把別人對自己的恩惠刻在石頭上銘記,把對他人的怨恨劃在沙灘上隨風而逝。

最後,我學到的是“餘力學文”。“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此句恰說明了“學文”與“力行”的重要性,只學文,則會浮華,只力行,就會專斷獨行,而不能明曉真理;“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當努力足夠多時,就必定會有回報;“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不懂就要問,要有積極的求知慾;“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訓致”,可見,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聖與賢又如何?歸根結底,還不都是人嗎?只要相信自己並努力爭取,誰都能成為“聖賢”!“命自我作,福自我求”,“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修心一聽命,天地保”。

以上僅為本人對《弟子規》的一些拙見,因能力有限,故只能嚴格按照原文以作小解,泛泛而談,不足為鑑,不當之處,望體諒並指正,不盛感激!

弟子規讀後感13

為了進一步提升員工的思想素質,並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集團人事企管部特組織全員學習《弟子規》。通過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的講解,我對“誠信”二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在這裡與大家進行分享。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儒家倫理的重要內容,更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早在中國古代文獻《說文解字》中就提到:信,誠也;誠,信也。可見誠與信是分不開的,“誠實守信”正是對其最好的詮釋。

古今中外,關於“誠信”的格言典故著實不少。孔子曰:“民無信不立。”墨子曰:“言不信者,行不果。”左拉也說:“失信就是失敗。”羅素認為:“在一切道德品質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還有一言九鼎,一諾千金,郭汲守信,柱下期信等都是關於“誠信”的典故,足見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

那麼,我認為:誠信重在一個“守”字,即守時,守約,守承諾,對社會要守責任,對企業要守崗責,與人相處要以誠相待、以信相待。既然作了承諾,就要履行;既然身在其位,就要履行相應的責任;既然接受工作任務,就要盡最大努力完美落實。可見,“誠信”滲透於我們周圍的每個角落,也是社會文明,企業發展的標誌。

在我們的企業文化中,“誠信”不僅是第一要義,也是貫穿整個企業文化體系的重要元素。“誠信·人性”是我們的企業精神,“細微之處做到精緻”是我們的核心理念,這一理念中強調:注重細節,完美達成目標,它指導員工如何完成工作目標,如何高效的履行自己的職責,這何嘗不是員工對企業的“誠信”。

此外,“與員工共贏,與夥伴共贏,與社會共贏”的企業價值觀則體現的是企業對員工、對夥伴、對社會的“誠信”,有以下三層含義:

第一,在員工創造價值的同時,企業為其提供不斷提升和發展的.機會,並尊重員工的選擇;第二,與合作伙伴誠信協作,雙贏共進,在行業內樹立良好的口碑;第三,之於社會,我們誠信經營,勇擔責任,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回饋大眾。

“任人唯賢,用人不疑”的用人理念;“互尊、互信”的團隊理念等都體現了“誠信”這一重要思想。我們說:“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這就要求我們的員工要養成慎重、踏實、負責任的工作習慣。同時,還要樹立“見賢思齊”的工作態度,要有目標,不斷向先進學習,努力提升個人能力。

總之,做一個善良、正直、誠實守信的人,對社會有益,對企業有益,對自己也有益。

讀弟子規有感

《弟子規》讀後感

弟子規讀後感

弟子規讀後感14

學習《弟子規》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些道理很簡單,但就是沒有真正去體會其中的道理。因為在學習《弟子規》之後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規》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有三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

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通過這次學習,希望自己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給操勞的父母幸福的生活。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

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在的謙虛很難做到對人恭敬。“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雖然從小就念過許多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我卻沒有意識到謙虛是一種品質,反而常常爭強好勝,驕傲自滿。

第三要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

《弟子規》教人向善,長養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我也是通過學習《弟子規》明白和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選擇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目標

讀完《弟子規》後,我感覺它主要是規範了人的行為,每句話都有一個道理,每句話都發揚著一種思想,《弟子規》用最簡短的文字,把一個人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等的態度和禮儀概括的形象全面。通俗易懂的文字裡揭示著許多做人的道理,對於我們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將是我們終身受益的良師益友。在此我簡單的寫一下它給我在工作中的啟示。

例如“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是指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張,忙亂就容易出錯;不要害怕困難,應該知難而進,也不要馬虎草率,要認真對待。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意思是指看見別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齊,哪怕同他相差很遠,只要堅持下去,慢慢地總會趕上,看見別人壞的行為,就要自我反省,有就馬上改正,沒有也要引起警惕。“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是教人不斷形成恭敬之心,尊老愛幼。“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汙穢”,是講要有責任心,養成有條理的做事方法。“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講的就是要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習慣。

有句話叫“細節決定成敗”,而在《弟子規》中就是教導我們要重視生活行為的各個細節,我們都是普通人,大量的時間,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事,如果每個人都認真對待自己所在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做好,這些事就是大事。

弟子規讀後感15

前幾天,我讓爸爸在書店買來了《弟子規》一書,作為在家閱讀的課外書。不理解之處,經過老師和媽媽的講解,使我懂得了《弟子規》裡的一些含義。

《弟子規》裡的“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就是讓同學們首先要孝敬爸爸、媽媽,團結兄弟姐妹,做人要講信用,和同學們交往要平等相處,要向學習成績好的人學習,這些是我們學生應該做到的。

《弟子規》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它講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決心以後做到尊敬老師、孝敬爸媽、團結同學、努力學習,做一個品德高尚、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古代聖賢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它讓我們知道我們兒童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規範,教育我們要養成忠厚的品德。

弟子規第二課有一句“父母命,行勿懶”,它的.意思是: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我覺得在這一點上,我比以前進步多了。以前,媽媽讓我幫她做點事情的時候,我總是回答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願意幫忙。學了《弟子規》後,我的想法變了,我覺得幫媽媽做事就是幫自己做事一樣,這是我應該做的。而且,在我幫媽媽做完事情後,看到媽媽開心的樣子,我的心裡也特別的開心。

我想我要用心來學這本書,記住書上所說的每句話,爭取做一個文明、懂事、讓大家都喜歡的好孩子。

最近,學校裡學習了《弟子規》這本書。這本書是根據我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的,它告訴我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讀了“入則孝”這一篇,我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批評我們的時候,要虛心接受,努力改正錯誤,要做聽話的好孩子。

以前,我做錯事,爸爸媽媽批評我的時候,我總是不以為然。自從讀了《弟子規》後,我意識到了錯誤,以後,我肯定會虛心接受爸爸媽媽的教導。做一個讓爸爸媽媽驕傲的好孩子。

《弟子規》真是本好書啊!

讀完《弟子規》後,我從中明白了許多的道理。它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的規範。要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友愛兄弟姐妹、誠實守信。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意思就是父母所喜歡的東西,要盡力去本文_來源於_貴大。線上準備,父母所不喜歡的東西,要小心謹慎地去除(包括自己的壞習慣)。每次放學回家,都不主動完成作業。都要爸爸媽媽催個三四遍才會去做,完全缺乏時間觀念,把時間一點點的浪費了。現在我懂得了這個道理,我決心一定要改掉這個壞習慣。做一個讓爸媽值得讚許的孩子。

《弟子規》真是一本好書,大家都來讀讀看吧。

我們已經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怎麼才能做呢?學知識。怎麼學呢?學習可分為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