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央視紀錄片《家風》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3W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看央視紀錄片《家風》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央視紀錄片《家風》觀後感

看央視紀錄片《家風》觀後感1

央視紀錄片《家風》,央視紀錄片家風觀後感。對中國人來說,有家就有家風。

從世族大家文字化的家訓、家譜,到普通百姓父母長輩的一言一行,家規、家教形式不同,傳遞的都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道德準則和價值取向。

"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紅燈記》裡的這些唱詞,也是在告訴我們人的成長與家庭環境、家風、家規等密切相關。

央視紀錄片《家風》,以古代著名家訓為切入口,講述中國著名家族的家風歷史脈絡,以及一個個家族對傳統美德的執著追求,體現中國人超越時代的家族凝聚力與責任感,小美在此推薦給你,值得一看!

曾國藩的家風,其家風文化的`核心是勤與儉,曾國藩家書中出現最多的兩個字就是"勤"與"儉",他留下的十六字箴言:"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成為曾家突出的家風文化。

顏氏家族中,除了顏之推,主要通過講述觀眾熟悉的書法家顏真卿的故事,闡釋修身、治家、處世、為學的《顏氏家訓》。

錢氏家族中,講述了人們熟知的錢穆、錢偉長的故事,回答了錢氏家族為什麼會出那麼多院士的疑問。

通過聚焦譚氏家族中譚正巖的敬業,我們看到了從譚鑫培到譚正巖這個七代京劇世家德藝兼優的家風。

當鏡頭把觀眾帶到重慶的新葉村時,原來在縱橫交錯的街巷中,許多路面是由一塊塊石板連線而成,是為了讀書人"足不涉泥,雨不溼靴"而著意鋪設的。

紀錄片自古至今,從城市到鄉村,令觀眾感受到家風文化源遠流長,"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看央視紀錄片《家風》觀後感2

好家風、好家訓是傳家寶。一些歷史故事中,我們也能窺見家風對後代為人處世的影響。我們所熟知的張英“六尺巷”故事,“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樣的胸襟與包容,化干戈為玉帛,很好的化解了鄰里之爭,傳為後世美談。而這種淡泊致遠、克已清廉的家風也獲得了其後代很好的傳承,張英兒子張廷玉三朝為官,清廉公正,學識過人,為史家公認的學者大儒,六尺巷在父輩那裡寬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寬了萬丈,“心底無私天地寬”,無私的心胸因此坦蕩而無垠!

家風雖小事,關乎大國治。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相連形成民風,民風相融促成社會風氣。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風清。傳承好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巨大的道德精神力量。一個社會要和諧美好,弘揚家風不可或缺。當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必須從一個家庭做起。尤其要重視家風和家教,突出價值觀和道德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每個家庭和每個公民的日常道德行為中,真正凝聚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基本力量。

好家風是祖輩經歷滄桑歲月,用智慧結晶出來的精神財富。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家風傳承內容也應與時俱進,適時補充外延,做到與時代同歌,與發展共舞。特別是要與我們倡導的核心價值觀順接,要延伸至我們今天的時代主題中去,使得諸如環境保護、低碳生活、生態文明建設等要素增添到家風家教中,為這些好的倡導增添一份遵守與執行力,同時也使美好家風獲得新的發展空間而千載傳承。

看央視紀錄片《家風》觀後感3

欲“治國平天下”,需先做到“修身齊家”。家庭,是構成社會的最小單元,是每一個人成長的根基。正所謂“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家風良好,則族風良好、民風良好,進而國風良好。一個家庭的“家風”,對人的`成長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純正的家風會在無形中引領人邁向光明坦途,而倘若家風不正,便會扭曲人生之路。

清廉為官者,往往受到良好家風的薰陶,心有底線,做人堂堂正正;家風敗壞者,往往喪失做人做事的底線,寡廉鮮恥,走向腐敗墮落。無論從個人、家庭,還是社會、國家來說,無論從普通百姓、經商者,還是為官者、執政者來說,都需要樹立良好的家風,將優良傳統傳承下來,方能有堅實的根基做人做事。

“鋤經種德”的賀氏家族,父詔其子,兄勉其弟,血脈延續,讓文明家風代代流傳;無私奉獻、服務社會的楊氏家族,用一身正氣,走出了光明磊落的人生坦途;廉儉一生的範氏家族,用先憂後樂的家國情懷,譜寫了一曲文明的頌歌……一個個優秀的家風案例,無不體現出良好家風的重要性一一它可以引導自身,也可以影響別人;它可以傳承先輩,也可以薰陶後代;它是每一個小家的文化傳承,更是優秀中華傳統美德的延續。我們一定要積極傳承良好家風,大力弘揚中華美德,讓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