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感想和體會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5W

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感想和體會1

這個學期,我很有幸能在萬老師的課上學習歷史,讓我找到了學習歷史的樂趣,也最真切的感受到了歷史的存在。轉眼間,大半個學期的歷史學習已經結束,回顧上過的一堂堂生動的課,我頗有感觸。

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感想和體會

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根本上來源於封建統治者對舊制度的盲目沿襲和閉關鎖國的愚昧統治。清朝末期的統治者們對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和科學成就不屑一顧,甚至認為西方“除槍炮外無一勝於中國”。於是,清末的封建官僚們繼續用封建制度統治著哭泣的中國大地。一年又一年過去了,貧苦百姓的鍋中仍然是稀得不能再稀的米粥,最精銳部隊的士兵手中拿著的仍然是兩米長的兵丁鳥槍,坐在臺上發號施令的仍然是腐敗的封建官吏。直到列強的鐵甲戰艦撞開中國的國門,統治者們才意識到,時代前進了,而中國,已經遠遠落後了。

我認為,國人引以為豪的輝煌歷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清朝統治者盲目自大的心態。幾千年來,中國一直有著雄踞東亞的強大國力,這在一代又一代的君主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個觀念——中國是強大的,外國是弱小的。所以,當國外的制度正在突飛猛進時,清末統治者們仍舊以為中國的.舊制度是最佳的、無需改變的。古人云: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時是不是也會盲目自大,從而看不見別人的進步,最終導致自己原地踏步、落後於人?我問自己。

在之後的歷史中,一些有所覺悟的官僚們開展了一系列的改革,試圖通過向西方學習來使中國擺脫落後的現狀。然而,不論是洋務運動,亦或是戊戌變法,最終都沒能明顯地促進中國的進步。究其原因,這一系列改革都只專注於對一些細枝末節的改變,而忽視了最根本的、最需要改革的領域——政治制度。沒有封建制度的廢除,沒有一個富有效率的新政府,沒有賦予廣大人民以人權的共和體制,豈能有國家的偉大復興?終於,武昌起義點燃了革命的烈火,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第一次推翻了延續數千年的封建統治,為中國的重新崛起鋪平了道路。

在我的觀點中,辛亥革命史一場基本上成功的革命。雖然最終統治權力被封建官僚竊取,但它為中華民族做出的貢獻彪炳千古。相比與之前的一系列改革,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在於它找出了近代中國落後的最根本原因——封建制度,並針對這個問題採取了有力的行動。同樣,對於當今時代的人,也應該在面臨問題時找出問題的根本所在,以將問題根治。正如毛主席所說:“‘割地賄秦,尤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我們今天不能犯這樣的錯誤。”

以上就是我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一些感想和體會。正所謂“讀史使人明智”,歷史總是像一面鏡子,用先人的經驗指引著後人的前行。

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感想和體會2

本學期我們學習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門公共課,與中學時代不同的是,在這門課程中,我們不再單純地關注1840年以來中國發生過什麼事件,有過什麼變化,而是更多的關注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件和變化,以及它們背後的經驗及教訓,從而在思想境界上有所提升和思維方式上有所改進。“知古鑑今“、”以史為鏡”,從這段貫穿著屈辱和艱難成長的歷史中,我們有了更加清醒的頭腦,更加深邃的目光。

真的很被梁啟超的文筆所折服,“過渡時代,則如鯤鵬圖南,九萬里而一息,江漢赴海,百千折以朝宗,大風泱泱,前途堂堂,生氣鬱蒼,雄心皇皇,其現在之勢力圈,矢貫七札,氣吞萬牛,誰能御之?”

中國的近代歷史我們從國中至現在已學得很詳盡了。在此,我就不再贅述。總之,我們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從《南京條約》到《辛丑條約》,一系列的侵華戰爭和大批的不平等條約,把中國推向災難屈辱的深淵,造成了近代中國的貧窮和落後,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嚴重的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和領土完整。而“天朝”這具木乃伊,已經被空氣接觸,很快便腐爛了!如果沒有這些侵略戰爭,我想,中國的現狀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條約不知道讓我們中國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中國建國以後的發展十分迅速,我們幾十年裡就完成了別的國家要幾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務。其實,中國的歷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撓的抗爭史。在西方列強野蠻侵略中國的同時,偉大的中華民族和不屈的華夏子孫,進行了一系列的抗爭,有來自社會底層,也有來自清政府內部,有的是有組織的.,有的是群眾自發的。歷史,給我們帶來震撼的不僅僅是這些還有義和團運動,太平天國運動,百日維新,辛亥革命,長征,百萬雄師過長江,五四運動等等。而1921年共產黨的應運而生更是中國開天闢地的大事件。從此以後,中國無產階級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國人民有了指路的燈塔,艱鉅曲折的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領導力量,中國革命開始了新的征程。在此就不一一敘述它們給我帶來的是如何的感受了。

“我們唯一從歷史中學到的就是,我們從歷史中一無所獲”。歷史正如一片葉子,有人因一葉而障目,有人因一葉而知秋。學歷史還要記住歷史,還原歷史的真相。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瞭解中國近現代的歷史和基本國情,認識在近現代中國引起大變革的背景和經驗是十分必要的。把這段歷史當做一個反思的歷程。明白“落後就要捱打”,只有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多方面的進步才能增強國力,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明白“滿招損,謙受益”,只有虛心批判地學習別人的長處才能夠不斷提高自己。明白“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瞭解我國國情,尊重自己,不能對外屈尊,不能一味地照搬國外的經驗,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通過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我們可以瞭解過去,理解現在,預見未來。在參與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過程中,才能正確把握方向,勇往直前,肩負起歷史的使命。

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感想和體會3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剛開學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一個學期的課程卻已接近了尾聲。

這個學期我學習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門課程,從中學到了很多。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這風雲變幻的八十年,是中華民族發展至關重要的八十年。

讀史使人明智,學習歷史,就是要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思考避免重犯歷史錯誤的途徑和方法。唐太宗說過,“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對歷史的忽視,是一個民族的悲哀的源泉。

中國的近現代史,始於1840年。一八四二年八月,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自此,中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的國家。後來又陸續簽訂了《天津條約》、《馬關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清政府政治腐敗,軍備廢弛,階級矛盾尖銳,國力日益衰落,卻虛驕自大,閉目塞聽,一直做著天朝上國的迷夢,憑藉自給自足的經濟,自以為“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貨物以通有無。”落後就要捱打,歷史留給我們的血淋淋的教訓,難道還不夠讓我們警醒嗎?特別是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世界各國都爭先恐後地發展本國經濟,我國更是不應落後,因為我們深知,落後就要捱打,只有實力增強了,才有我們的立足之地。

還記得1919年5月4日的那場運動嗎?九十三年前“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怒吼已然淡去,但“振興中華”的青春壯歌卻一脈相傳,迴響不絕。九十三年來,“愛國、進步、科學、民主”,薪火相傳,歷久彌新,將五四鑄成一枚徽章,戴在所有挺立時代潮頭的中國青年胸前。五四運動已成為歷史,但她的精神依舊一年一度地敲打我們的神經。

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之前,革命先驅們對新政黨的性質、將來的前進方向等進行了探究。在新中國成立後,對於新中國的發展和建設也是經過多次探討和實踐的。

撫今追昔,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鬥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歷史也進入了一個新紀元。歷史正如一片葉子,有人因一葉而障目,有人因一葉而知秋。縱觀人類歷史的發展程序,每一個時期面對的歷史問題都是不同的,每一代人都肩負著獨特的歷史使命。但我們可以以史為鑑,不至於重蹈覆轍。

21世紀是一個充滿機遇和希望,充滿風險和挑戰的世紀,是一個決定中國未來前途和命運的關鍵性世紀。而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事業的希望。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首要任務就是要學好我們專業知識,擴大我們的視野,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堅定不移的沿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而等待我們是的將是更多更難的考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