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讀書筆記彙編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6W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彙編15篇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

一本讓人永遠記住的書,絕非是一本無聊透頂的書,而是一本讓人讀後會在腦海裡不斷迴盪,受益匪淺的一本書。這本書是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

書中的第一章是《惠安館》。別看這名字普普通通,她被作者寫得萬分精彩。就像這本書的主人公林英子的爸爸,就會把“惠安館”說成了“飛安館”,媽媽就會叫成“灰娃館”,宋媽就會說成“惠難館”。只有英子說對了,這麼多個人會有各不相同的口音,這真是意想不到。

英子既是這本書的主人公,也是這本書的作者。書中寫了英子有一個好朋友在叫妞兒,是英子的朋友瘋姑娘秀貞生下了一個孩子,但這個孩子被秀貞的家人給扔到其他地方……書裡還有好多這樣的故事。

童年是快樂的,童年的許多趣事為童年增添了色彩。童年也是令人心情沉重的,童年過得很快很快,就像一條小河,一去不復返。所以我們現在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美麗童年時光!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2

我在9歲時就看過城南舊事的電影,但我並沒有看過書。這個暑假我終於得到了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那天爸爸剛把這本書交給我,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開,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的親身經歷,其中小英子、妞兒和瘋子的故事最令我感動;在小英子去找妞兒的時候,英子看到了瘋子秀貞小英子並沒有像別的孩子害怕瘋子,在背後罵瘋子,而是主動走上去跟瘋子說話,瘋子並沒有欺負英子而是很熱情地擁抱英子和英子談起過去。從中英子知道了,秀貞在戰亂時期自己和女兒小桂子走散了瘋子還讓英子幫忙找小桂子,小桂子的背上有一大塊青記……一天小英子看到妞兒的背上有一大塊青記,於是小英子想到了秀貞水的話,她發現以前妞兒說的她的家庭,以前發生了的事跟秀貞說的十分吻合。小英子急忙帶妞兒來到了秀貞家。妞兒找到了母親。當晚他們準備坐火車回老家找父親,但,她們被活活地壓死在火車下。

童年是美好的,也是讓人難忘的,同時更是讓人改變的時候。童年時期過後。我們就不能再問父母撒嬌。這本書寫的是舊時代人的生活,從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對童年的懷念……作者把他的童年描繪得身臨其境,希望大家能珍惜童年,因為童年是一去不復返的……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3

生於日本的林海音對北京有著深厚的情感。北京的平民生活平平穩穩,卻又到處充滿了激情與懷念。童年生活對於英子來說,是美好,是珍惜,更多的是懷念。

《城南舊事》以英子的童年為背景,回憶童年,使之永恆。這些故事不一定是真的,讀起來卻總讓人沉浸其中:斜著嘴笑的蘭姨娘,騎著小驢回宋家的宋媽,不理我們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樹衚衕裡的瘋女人,井邊的小伴侶,藏在草堆裡的小偷……每一段故事,每一次回憶,故事的主角總是離作者而去,一直到最後一篇《爸爸的花兒落了》,親愛的爸爸去了,英子的童年結束了。那時她十三歲,開始負起了不是小孩子所該負的責任。

如果說一個人的一生要分幾個段落的話,父親的死,便是英子生命中一個重要的段落。雖然和父親相處的年代,還比不上一個朋友更長久,但作者對於父親的瞭解和認識極深。她溺愛英子,他鞭策英子,他告訴英子要學會做事,他叮囑英子去闖練闖練……可是好動的父親,卻不肯好好養病。他既死不瞑目,作者也因父親的死,童年美夢,頓然破碎。

有時我會想,正事因為父親的死,才會給英子帶來一串的倔強。在別人還需要照管的年齡她已負起父親的責任。他們努力渡過難關,羞於向人伸出求援的手。每一個進步,都靠自己的力量,以受人憐憫為恥,報答別人也是負擔。這又何嘗不是承受於那好強的父親呢?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返。”是啊,默默地想,靜靜地讀。於安靜的午後,手捧一本《城南舊事》,彷彿看見冬陽下的駱駝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的感覺又重臨我的心頭。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4

童年的天真,就像繽紛的花朵,芳香撲鼻;童年的純潔,就像醉人的風一樣,激盪人心。

——題記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一首蘊含著思念的小曲兒《送別》再次輕輕流入我的耳際,觸控我的耳膜。這是離別的歌,更是描摹《城南舊事》這幅童年水墨畫的美好繪筆,締造出了真實的人性世界。

剛剛接觸《城南舊事》的時候,並沒有翻閱太多,只是開啟它的扉頁,草草的瞭解了一下這本書的故事背景與作者簡介。

《城南舊事》的作者是林海音,小名英子,出生於日本大阪,苗栗縣頭份鎮人,曾擔任日報實習記者,於20xx年12月1日在臺北逝世。她一生創作了多篇長短不一的小說集,其中《城南舊事》最為著名。

這本書描寫了童年時英子以自己獨有的純真的眼光來看待大千世界成人之間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她的童年就在這種無憂無慮的快樂的氛圍中度過,構成了一個個時而令人快樂,時而令人憂傷的故事。

在20世紀20年代的北京,英子在城南度過了幸福的童年。那些人和事,就像是一股細流,慢慢地滲入人心:惠安館、衚衕的井、鬧市僻巷……還有井邊的小夥伴妞兒、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躲在草垛裡的小偷和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後因肺癌去世的爸爸都與英子建立下了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築成的深厚感情。

《城南舊事》中的一幕幕,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內心:當年在惠安館中的“瘋子”秀貞,為了尋找丟失的女兒,不顧眾人對她的欺負,而她的女兒竟是和英子朝夕相處的妞兒;在草叢中被人憎恨的小偷,在英子眼中卻是為了讓弟弟讀書而迫不得已的善良人,許下“一起看海去的”美好諾言,是令人嚮往的約定吹拂著這段遐想的記憶。

比起英子的童年,至少她過得很快樂、很有意義、很知足、很充實。但是我們,21世紀的我們,身為祖國的花朵卻整天因作業而煩惱,因考試成績而氣餒,渾渾噩噩地過著每一天。我想,如果我們把學習當做是一種享受,並且嚮往著美好的未來,再從中進行努力,或許就能收穫快樂。

每當長大後,回想起自己已經逝去的童年,心裡除了後悔就是悲傷,但是我們現在為何不想辦法揮發出它的價值呢?大作家杏林子說過,“生命雖然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同樣,童年也很短暫,我們也可以讓有限的童年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是啊,不是每一道江河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破土而出。童年是短暫的,也是寶貴的,我們應該珍惜童年的美好時光,儘可能地揮發出價值,為了家人的期望,也為了自己的未來。

雖說童年要快樂,但也要掌握充分的知識。讀書很重要,它能改變一個人的身份與地位,要想打好基礎,就不能浪費現在童年的寶貴時光。作為一名兒童,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社會,做一個對社會和國家有利的人,不能像一些混混一樣整天吃喝玩樂。

我無時無刻不憧憬著舊時代的童年,同時也向往著作家林海音那時無憂無慮的童年。真想回到小時候,那時候自在的生活,我並沒有好好的珍惜,現在,心思只能放在學習上,對童年中那些美好的記憶已成了碎片。對於我來說,兒時的充滿童趣的生活與現在是不可攀比的。

《城南舊事》悠悠的敘述將我們領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動人的真摯敘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和對人間溫暖的呼喚。其中的很多細節讓我深有感觸。那賣雜貨的小販,那曾經村裡的“瘋子”,還有那過早凋謝的爸爸的花……文章多種交集的感覺同時在心頭湧現。

一泓清泉,可以折射出紛繁的世界;一扇窗戶,可以通向一顆溫暖的心;一座指明燈,可以照亮一條正確的路徑。而《城南舊事》是一扇不朽的敞開的大門,吸引我們走進英子的童年,觀望落花斜陽,以及回憶那些曾經屬於我們的美好的童年。

淡淡的文字,感覺卻是一種心酸的味道,悠悠泛起在那個久遠的年代。帶給我們的,是遺忘不盡的喜怒哀樂,與迷惘憂傷。

憶童年,那時純真,那時歡樂。就好似雨後彩虹,抬頭仰望,卻遙不可及;好似一隻透明的玻璃碗,盛滿了美好的回憶,可望,卻難以再觸及。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5

今天,我看了一本小說——《城南舊事》。這本書上面寫的是林海音她小時候在北京城南的一些有趣的故事。

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人們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和人世間複雜的情感。裡面寫了《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其中,《惠安館》講了一個叫秀貞的阿姨,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來大學生被警察抓去,秀貞生下的女兒又被家人丟棄,生死不明,人也變得瘋了,當我看到英子和秀珍一起玩的時候,我真擔心秀珍會不會做出傷害英子的事,看到英子幫妞兒和秀珍母女重逢的時候,還將鑽石手錶和金手鐲送給她們當盤纏去找妞兒的爸爸,此時此刻,我真為英子感到驕傲,我也感到奇怪:別的小朋友都怕秀珍,可是英子為什麼不怕?看到最後我才知道,那是因為英子有一顆善良寬容的心。

小英子的童年很真實、很純樸、很溫馨,雖然她有時和我們一樣不懂得人世的悲歡離合。最後,讓我們向英子學習,有一顆善良寬容的心吧!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6

早就會唱《送別》這首歌,而且知道它是電影《城南舊事》的主題歌。至於《城南舊事》這部書和電影卻都未曾欣賞。如今,國小語文課本上選編了《城南舊事》的序言部分,於是我趕緊找來讀了一遍。

讀後,不禁被林海音那饒具魔力的文筆深深吸引。文中,主人公英子以童稚的雙眼,透視著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倒進了人間的複雜情感,向我們展示了20世紀北京城南的風光人情。文中透出淡淡的憂傷,也瀰漫著一股濃濃的詩意,讓人無法忘懷。

合上書,閉上眼,書中的人物便一個個向我走來。

書中的一個個人物形象鮮活,真實,再加上作者那樸實的、詩意的語言,使讀者不自覺地被他們深深吸引,為他們哭,為他們笑,透過他們,瞭解了那個時代生活在各個階層,尤其是社會底層的貧苦人民的生活狀況。它就像一面小小的鏡子,照出了20世紀北京城南,乃至整個中國的社會現狀。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7

《城南舊事》中質樸的文字,悠悠的敘述將我領入了老北京時代。在娓娓動聽的真摯敘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和人間溫暖的呼喚,不但寫得親切動人,而且字裡行間還折射出更讓人深思的意蘊。

在一遍遍閱讀中,我產生了疑問:秀貞真是個“瘋子”嗎?

首先,我們在讀第一章節時,明白了秀貞在宋媽等人眼中是一個整天說瘋話、總找自己女兒的“瘋子”。但在作者的筆下,秀貞並不像“瘋子”一樣可怕,反而更像是一個大姐姐,看上去親切。沒錯,在後文就寫了我與秀貞成了夥伴,得知她的情況後我懷疑我的另一個夥伴―――妞兒,好似秀貞失散多年的女兒小桂子。

其次,我們來分析一下:秀貞好像是在小桂子失蹤後而瘋了,由此可以推斷她的“瘋”源於她失去孩子極度悲傷,之所以傻傻的站在胡洞口——是因為想見到小桂子,與女兒團聚罷了。

這是兒童與成人的不同,在小英子的眼裡,惠安館的秀貞其實就是一個梳著油松大辮子的大姑娘,像張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樣,而不是大人所說的瘋子,這是英子最早感覺到的成人與小孩的世界中的不同,是她對人的一種朦朧思考。同時我認為這也深深地滲透著成人林海音對現實社會的思索,因而她通過小英子的純潔、童真、真誠、善良來折射出成人世界中的種愚昧、冷酷、無情。

此書中像秀貞的形象在她人眼中也許是瘋子,但在英子卻是一個大姐姐的形象這樣的現象,還有,比如“小偷”、蘭姨娘……我想這都源於英子看待這些人時的童真的視角。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8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穫特別多”,這首優美動聽的歌聲彷彿把人帶到那個久遠的年代,那個美麗的小城北京中的一條深深的巷子,使人浮想聯翩。不用說,你應該也知道了,這就是著名小說《城南舊事》。

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是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五歲隨父母到北京,在那裡度過了她的童年和青年時代,因此有了這部富有生活氣息的小說——《城南舊事》。

小說由五個短篇組成,通過英子的眼睛,講述了一篇篇動人的故事:《惠安館》、《我們看海去》、《驢打滾》、《爸爸的花兒落了》。讀到《惠安館》和《爸爸的花兒落了》時,我體會到英子此時悲傷的心情,自己也不禁潸然淚下;讀到《我們看海去》、《驢打滾》時,我又感到英子內心多彩的世界和對社會、對大人的認識;讀到《蘭姨娘》時,我體會到英子身上小孩特有的調皮與童真……可以說,故事中的每個情節都深深牽動著我的心,而我的心也早已飛到那個美好的小城中去了。

合上書,我的感受萬千,可以分為二方面:首先是令人憧憬的小城平淡而又多彩的生活,我不禁聯想起在明媚的陽光下,自己就是主人公英子,在老槐樹下與夥伴嬉戲……脫離大都市的噪音與忙碌,來到小城的老胡同裡住上幾天真是最愜意不過的事。如有機會,我定要去北京參觀令我向往的老胡同。

其次是令人牽腸掛肚的故事情節和令人沉思的故事中的人物。每當讀到一些感人的情節或是重要的地方時,無論你怎樣呼喊,我也不會聽見。這部小說是通過一個孩童的視角看社會的,英子看到了秀貞、小偷、蘭姨娘、宋媽、爸爸等這些平凡的人,他們也代表著社會上各種不同的人,讚美了他們的人性美、人情美。

平凡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樸素的品格才是人身上最大的閃光點,這也正是英子要告訴我們的。小城故事像一杯茶,永遠散發著那不變的清香。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9

摘抄①:

可是,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壩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讓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摘自《冬陽童年駱駝隊》

摘抄②:

“不是的,爸!”它們軟軟的腳掌走在軟軟的沙漠上,沒有一點點聲音,你不是說,它們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聲不響的咀嚼著從胃裡倒現來的食物嗎?一定是拉駱駝的人類,耐不住長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給駱駝帶上了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摘自《冬陽童年駱駝隊》

摘抄③:

妞兒只有一條辮子,又黃又短,象媽在土地廟給我買的小狗的尾巴。第二次看見妞兒,是我在井窩子旁邊看打水。她過來了,一聲不響的站在我旁邊,我倆相對笑了笑,不知說什麼好。

——摘自《惠安館》

摘抄④:

嚇了我一跳!正是瘋子。咬著下嘴脣,笑著看我。她的眼睛透亮,一笑眼底下——就象宋媽說的怎麼也有兩個淚坑啊!我想看清楚她的。我不由得對著她的眼神走上了臺階。太陽照在她的臉,常常是蒼白的顏色,今天透著亮光。揣在短棉襖裡的手伸出來拉住我的手,那麼暖,那麼軟。

——摘自《惠安館》

摘抄⑤:

算術算得太苦了,我就要背一遍《我們看海去》,我想,躺在那海中的白帆船上,會被太陽照得睜不開眼,船兒在水面搖呀搖,我一定會睡著了。“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我收拾鉛筆盒時,這樣念著,我把書包掛在床欄上時,這樣念著;我跳出了屋門坎,這樣念著。

——摘自《我們看海去》

摘抄⑥:

吃的東西取名叫“驢打滾兒”,很有意思,我哪有不吃的道理!我咽嚥唾沫點點頭,宋媽掏出錢來給我買了兩個。她又多買了幾個,小心地包在手絹裡。

——摘自《驢打滾》

摘抄⑦:

咬不動燒餅,實在是我每天早上吃早點的一件痛苦的事。我的大牙都被蟲蛀了,前面的又掉了兩個,新的還沒有長出來,所以我就無法把燒餅麻花痛痛快快的吃下去。為了慢慢吃早點,我遲到了;為了吃時碰到蟲牙,我疼得哭了。那麼我就寧可什麼也不吃,餓著肚子上學去。

——摘自《我們看海去》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0

《城南舊事》由五個篇章組成: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及爸爸的花兒落了,全文由一個人引起—英子,以她孩子般純潔的眼睛來看在北平生活的點滴。

載著英子七歲到十三歲的成長經歷,旁觀著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憑著她微妙的記憶,將年幼時圍繞她發生的生活舊事記錄下來……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1

五一節前,老師讓孩子假期讀《城南舊事》。這本書我沒讀過,但小時候看過同名電影,對活潑可愛的主人公小英子印象深刻,特別是她眨巴著眼睛學駱駝咀嚼草料的樣子,充滿了童真童趣。於是,向同事借了《城南舊事》這本書,回家和孩子一起讀了起來。

讀完該書,細細品味,心中時刻縈繞著揮之不去思緒,裝滿了割捨不下的情愫,是為舊年北京城南迷人的風物?還是為小英子快樂而短暫的童年?或許是為別的什麼緣由而空發感嘆?一時間琢磨不透。直到昨天,母親節,突然間才醍醐灌頂,原來是為兩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秀貞和宋媽。

秀貞是惠安館的“瘋子”,她眼睛透亮,一笑眼底下就有兩個淚坑。說是“瘋子”,那是大人們認為的;在小英子眼中,秀貞就是一個梳著油松大辮子的大姑娘,跟張家李家的大姑娘沒有什麼兩樣。隨著交往的深入,小英子瞭解到秀貞“發瘋”的原因:一是思康三叔的一去不復返;二是在青草要黃,綠葉快掉,桂花飄香,不冷不熱的秋季,她生下的小桂子被扔到了齊化門城根底下。就這樣,在封建落後的舊社會和愚昧無知的老人的雙重作用下,秀貞做母親的權利被剝奪了。從此,六年來,秀貞“發瘋”了,或倚著門牆呆呆地看過往的行人,或伏著樹幹掀起衣襟檫傷心的眼淚,或坐在房間密密縫製小桂子的衣衫,或忽然撩起過往小女孩的辮子看脖子上是否有青記……找到小桂子成了秀貞生活下去的動力,帶著小桂子尋找思康三叔成了秀貞生活的最高目標。當小英子把妞兒(小桂子)帶到惠安館時,秀貞急切地一件一件給她穿衣服,在寂靜的雨夜,她毅然決然地帶著妞兒南下了。

宋媽是小英子家的奶媽,為了“一個月四塊錢,兩副銀首飾,四季衣裳,一床新鋪蓋”,到她家幫傭,一做四年。這位命運悽苦的卑微人物,在小英子的回憶中自有她的智慧和尊嚴。宋媽善於講故事,會納布鞋底子,會抱著妹妹唱兒歌:“雞蛋雞蛋殼殼兒,裡頭坐個哥哥兒,哥哥出來賣菜,裡頭坐個奶奶,奶奶出來燒香,裡頭坐個姑娘,姑娘出來點燈,燒了鼻子眼睛!”“槐樹槐,槐樹槐,槐樹底下搭戲臺,人家姑娘都來到,就差我的姑娘還沒來;說著說著就來了,騎著驢,打著傘,光著屁股挽著髻……”就是這樣一位善良、樂觀的宋媽,因為丈夫黃板兒牙的嗜賭如命,失去了日夜掛念的兒子小栓子和連名字都沒有的丫頭。宋媽為了找回送人的丫頭,跑遍了北京城的馬車行,這場無望的掙扎,註定失敗了。以前宋媽把思子之情灌注在納的厚厚的鞋底上,當所有希望破滅後,她總是把手上的銀鐲子轉來轉去地呆看著,沒有一句話。四年時間,宋媽與小英子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當她要隨著丈夫黃板兒牙回去的時候,念念不忘她一手看大的孩子們,對小英子的殷切希望,對小弟弟的寵愛之情,對燕燕的關懷之意,對珠珠的……宋媽有說不完的話要跟媽媽交代,宋媽分明把他們當成了自己的孩子!

秀貞和宋媽,北方勞動婦女的典型代表,一個因為失去剛剛生下來的孩子而“發瘋”,一個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拋家舍業到北京城裡做奶媽,一個即使“發瘋”也從不放棄對孩子的尋找,一個把僱主家的孩子視如己出……在她們身上,母愛的春風吹拂著萬物,母愛的.雨露滋潤著大地,母愛的陽光熠熠生輝!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2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當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再次觸動我的心絃時,我彷彿又看到學駱駝吃草的小英子,瘋瘋癲癲的秀珍和身世可憐的妞兒。

《城南舊事》是我看過的最震撼人心的一本名著,它是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說,寫了小英子用她童真的雙眼,觀察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主要寫了小英子眼中的老北京,寫出作者林海音對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嘆。“惠安館”、“我們看海去”、“爸爸的花兒落了”,這些故事都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讀完這本書,我好像長大了,看得清事物的是與非,對與錯了。

拿起《城南舊事》的時候,書中描寫的一切是那麼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駱駝隊和緩緩而逝的歲月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讀書的時候,最讓我感動的是,這文字中間盪漾著一種淡泊與純潔。在半個世紀離別中,城南的落花依舊,然而飄零的,只是人們記憶的碎片。

看罷,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為已經很少看見這樣樸素的東西,因為它不可以表達什麼,只一個場景接一個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說它自己一樣,那樣的不疾不徐,溫厚醇和,那樣的純淨淡泊,彌久恆新,那樣的滿是人間的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

全文的最後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是我感觸最深的一章,寫出了作者所感受到的那種影響自己一生的最真摯的父愛。當我讀到“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帶著它,就像爸爸看見你在臺上一樣”,就明白父親不能看見女兒上臺做代表,僅僅以一朵夾竹桃襯托女兒渴望父親去看的心情。作者一直以來都把父親的話銘記於心,努力拼搏。文章寫英子父親病危,以花暗示了父親的病情加重,直至死亡。英子不再逃避現實,她鎮定地接受了事實,決定擔負起幫助家人的責任,長大就意味著不再讓人擔憂。文中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孩子了”結尾。是呀,長大了就得負責任。雖然生活的重擔壓在了幼小的生命的肩上,但是人的心靈已經長大,不再任性。

暮然回首,滿地零落的花瓣兒,訴說著盛夏的情懷。沉沉的情思之中,少了一絲懵懂,為了一份緬懷。落寞之後,那清越悠然、古樸婉轉的音樂仍在耳畔縈繞著:“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3

經常把林海音和琦君搞混淆了,她們都是慣於寫故鄉的景和物,散發著濃濃的思念故鄉之情。《語文》書上有一篇《冬陽?童年?駱駝隊》,說是選自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於是找來這書,要在混淆,也對不起學生了。

這是一本典藏版,淡淡的墨綠色上鑲著白色的幾個大字和一個小人,似乎要把我們帶入那個遙遠的年代。作者說,童年在北平的那段生活,多半住在城之南——舊日京華的所在地。收集的幾篇故事,是有連貫性的。但要問真假,我只要讀者分享我一點緬懷童年的心情。是的,《惠安館》裡有人人罵她痴,笑她傻的秀貞,我卻跟她有說有笑,幫她找孩子;《我們看海去》裡收買破銅爛鐵的他是個會偷竊的壞人,我卻明白箇中原因,知道他是一心供弟弟漂洋過海去念書的好人;《蘭姨娘》三歲被親孃賣,十四歲從蘇州被人帶進北京,十六歲被賣窯子,二十歲跟了施大這個老鬼,卻最終在我的“穿針引線”下,跟了進步青年德先叔;《驢打滾兒》說的是我家的奶媽宋媽,生下兒子不久,就來我家奶孩子,最終自己的兩個孩子在丈夫黃板兒牙的“照顧”下,不知所終,最後還是跟著他回去了;《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爸爸走了,從那一刻起,就宣佈了我童年的結束,因為我是老大,我已經國小畢業,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而《冬陽?童年?駱駝隊》是《城南舊事》出版後記,是因為“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舊事。看著書,字裡行間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我的童年就在那方寸之間,卻也其樂無窮。家的後門沒有路,卻有兩三平凡的空地,兩邊壘了牆,不高不矮,踩著凹凸不平的,長滿苔蘚的,發黑光滑的磚頭塊就可以爬上去,跳下來,那就是鄰居們的領地了,期間有妹妹同學的一家,她弟弟和我弟弟又是同學,“熟上加熟”,分外熟絡。白天,大人們去上班後,就是我們的天下了。一大群孩子跑上跑下,到他家,去我家,捉迷藏,踩樓梯看準點的黑白電視,摘鳳仙花塗指甲,甚至還想到自制零食。在鍋裡沸騰的油中,倒入白糖,翻轉之間,就製成了扁扁的硬糖了,或長或短,或圓或方,重要的是見者有份。當然,偶爾也會發發脾氣,耍耍個性。可是,第二天又會見到一群瘋玩的丫頭小子們。

我更喜歡和一群年長的女孩子們玩。她們要麼是同學的姐姐,要麼是奶奶朋友的孫女。其實,她們也比我大不了多少,可是看上去是那麼地成熟,能講我聽不懂的話,能帶我去新鮮好玩的地方。就算她們帶我去她們的同學家去,就這麼躺在席子上,就這麼蕩著自制的鞦韆上,我也能樂上半天。印象最深的是,當時她們有三個非常要好的同學,初次見面後,介紹說我是她妹妹,她們兩個也妹妹妹妹的叫,及至後來瞭解了,也是如此叫。所以成年以後,偶爾見到她們,還是覺得那麼親切。

當然,在一起玩得最多的還是我們姐弟三。爸爸媽媽很忙,不僅白天上班,晚上還經常上夜班。中午媽媽回來,只有半個小時,給我們倒騰了飯菜後就匆匆忙忙又去上班了。傍晚,我們就從被窩裡掏出尚暖的飯盒,有時再弄點蛋,或者買五毛的腐乳,就這樣吃了。雖然三個人年紀相差不大,可畢竟我是大姐,於是,夏天的傍晚,就見到我提著個小水桶,去河邊洗衣服,白的洗成黃的,髒的洗成汙的。白天,還記得要晒穀,時常注意天氣變化,發現烏雲,就得趕緊去叫奶奶,三個人一起幫忙收穀子。下午就呆在家。當時,每天兩點鐘都有一部電影,三個人就守在黑白電視機前,看唯一一個臺的唯一一部電影。周而復始,漸漸長大。,媽媽要是回憶起這段往事,她總會眼含淚水,說是苦待了我們,豈止當時的我們也是如此的快樂!

所以,童年有童年的眼光,童年有童年的快樂!那都是一去不復返,只儲存在我們心靈的最深處。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4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每當聽到羅大佑唱的《童年》時,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歡樂童年,也想起我讀過的《城南舊事》這本書。

《城南舊事》是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在上個世紀的老北京,不時響起小販叫賣聲的衚衕、種著夾竹桃的四合院、屋裡冒著熱氣的暖爐、厚厚的能直立起來的小棉褲、西廂房的小油雞、佛照樓的八珍梅、城南遊藝園、大鼓書場……書中的小主人英子被這些充滿溫情的事物包圍著,又被慈祥而嚴厲的爸爸、操持著家務的媽媽、善良的宋媽等人寵愛著,再加上幾乎每年都會新加一個的弟弟或妹妹……這樣一大家子的生活故事彷彿一場韻味十足的大戲。

英子的童年趣事都體現在了《惠安館》裡。英子敢去闖一闖:她的媽媽和宋媽都不讓英子去惠安館旁玩,甚至每當走到惠安館門口時都會加快腳步:因為那兒有一個“瘋子,”可英子還是經常揹著她們去那兒了,並慢慢地於“瘋子”秀貞成了朋友,明白了她並不是真瘋,而是因為想念自己失散多年的孩子——小桂子而“瘋”。英子發現與自己同齡的好夥伴——妞兒竟然是小桂子時,我也不禁大吃一驚,同時也感到高興:大吃一驚是因為英子每天與妞兒玩,也就是與小桂子成為了好朋友;高興是因為她們母女兩團聚了。

《城南舊事》一書沒有華麗的語句,沒有刻意的修飾,只是自然地描繪著城南舊事。不管是人,還是那裡的一花一木,他們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成為英子永遠的美好回憶。但是這些人都伴隨著童年的腳步聲漸漸消逝了,漸漸變得不那麼重要了,童年的回憶,也就此慢慢破碎,散落了一地……所以,童年是人生當中最美好,最無憂無慮,最值得珍惜回味的一段時光。童年就似人一樣,充滿了喜怒哀樂又似一個打翻的五味瓶,酸,甜,苦,辣,鹹,這種種感覺都讓你品嚐到了人生的“第一階段”。

這也告訴我們,童年不僅是人生的“第一階段”,也是回憶的開始,也是樂曲的前奏。充滿著無限懷念。林海音的童年已經永遠地過去了,希望大家珍惜這寶貴的童年,珍惜這一分一秒的快樂時光,充分利用童年的每分每秒。不要留下遺憾……也請大家記住自己的這段純真的童年時光,記住兒時玩耍的夥伴;記住充滿友情的國小校園;記住童年動聽的歌聲,記住童年的一切一切……

童年,是冬日的陽光,是雨後的彩虹,是滋潤萬物的雨水……童年,是一生中最絢爛,最愉快的時光。在《城南舊事》的結尾,英子告別童年歲月,成長為堅強,獨立的少年,邁步走向新的生活,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城南舊事》,每個人都有快樂時光。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5

書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它似每天新生的陽光,給我補充積極向上的能量;它又似一股清新的泉流,流淌滋潤我的心田;它還似一顆甜甜的糖果,讀過之後總令我久久回味……

寒假的一天晚上,到了睡覺的時間,我卻怎麼也睡不著,大腦被白天沒看完的《城南舊事》的故事情節牽動著,心情不能平靜,已經到了休息時間,該怎麼辦?左思右想,一次“竊讀事件”開始上演。

我躡手躡腳的摸黑走進書房,在書架熟悉的位置上抽出《城南舊事》,然後快速返回自己的房間,關上房門,鑽進被窩兒,打開臺燈,小心翼翼的翻到上午看到的那一頁,不讓書發出一點聲音,我被書上的故事情節、人物命運吸引著,津津有味的讀起來。突然,一陣腳步聲傳入我的耳朵,一定是媽媽,我趕緊關上臺燈,把書壓在枕頭底下,蓋上被子,佯裝熟睡。心裡暗想:媽媽發現了嗎?該如何解釋?正當我如同懷揣一隻小兔子惴惴不安的時候,我聽見媽媽走回自己的臥室的腳步聲,虛驚一場!這下我可以放心大膽的繼續讀書啦,打開臺燈,我如飢似渴的讀著吸引我的故事……直到睏意襲來,我才戀戀不捨的合上書,關燈睡覺。

“起床了!”耳邊傳來媽媽的聲音,透過窗簾照射進來的陽光讓我睜大了眼睛,一看鬧鐘,我的天哪,快九點了,都是昨晚的“竊讀事件”害我睡懶覺。我苦笑了下,趕緊起來補寒假作業。

看書是好,可要選對時間。這是經歷一次“竊讀事件”後帶給我的啟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