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27K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合集15篇)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1

提起魯迅,人們常常會想起他嚴肅莊重的面孔。讀了《朝花夕拾》後,令我感觸頗深。特別是其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它向我展開了魯迅的童年之窗,將我帶進了魯迅的童年,讓我看到了魯迅先生也有頑皮的一面。

魯迅的童年,是沉浸在燦爛的陽光中的'。無味的冬天也藏有童趣,在小小的不玩耍中,充滿了幻想,嚴肅的學習中也不乏快樂。

百草園是“快樂”的。“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追趕著雲雀,直到它們飛上雲霄;拿著樹枝像趕著馬車一般將蜈蚣趕來趕去。……”這些都讓魯迅先生百玩不厭。

三味書屋是“枯燥”的。每天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這就是魯迅先生的生活。但是,在學習之餘,魯迅先生還能折梅花、尋蟬蛻、喂螞蟻……讓枯燥的學習生活中,又充滿了生趣。

看了魯迅的童年,不禁讓我想到我的童年。我們的童年可以說是幸福的。看,我們有有趣的玩具、美麗的洋娃娃……我們當然是幸福的。但我們似乎少了大自然的薰陶。我們一直在接愛父母的關愛,生活在溫室中,父母把我們保護的無微不至,然而,正是由於這樣,我們缺乏了對大自然的瞭解,缺少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

看著魯迅先生的快樂童年,羨慕之情由然而生,多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童年啊!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2

讀了這篇散文,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便真實地展現在我的眼前:捉蜈蚣、摘覆盆子、捕鳥、到私塾唸書……從中可以看出魯迅先生的童年是在玩中學、學中玩,使他擁有一雙能夠洞察是非善惡的眼睛。所以魯迅先生的文章往往反映了社會現實,文筆犀利。我們也需要這樣的眼睛。

我們作為新世紀的少年,要珍惜自己的童年,在玩耍中學習。要親近大自然,激發自己的想象力,使自己充滿活力,這有助於開發智力和激發創造力,從而投入到學習中去。

玩是我們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學習。現在社會競爭非常激烈,只有有真才實學的人,才會被社會接納。還需要提高道德文化修養。像魯迅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他是本城內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這才使魯迅對他十分恭敬。所以,我們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世紀青年,將來才能在社會有立足之地。

同學們,請珍惜童年,它一去不回。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放飛自己的夢想。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3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故鄉》裡其中一篇散文。此篇散文寫於1953年9月18日,當時魯迅先生正在廈門大學任教。正值暑假,學生還沒有開學,魯迅先生回憶起少年往事。

全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記敘百草園的生活;第二部分主要記敘三味書屋的生活。在記敘百草園的趣味生活過程中,還插敘了美女蛇的故事,用於映襯百草園那些講神話般的色彩。魯迅先生經過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了他自我兒時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知識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同時也經過對舊有私墊教育,對封建教育束縛兒童身心發展做出了批評。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對描繪景物由遠及近、由高到低、自靜而動、先夏後冬的順序,對百草園內的景色寫得清晰,生動,富有感情的色彩,不由得讓人對百草園心聲嚮往之情。

我讀著讀著,好像被帶進了散文裡面去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4

嘿,最終把《朝花夕拾》讀完了。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回憶性散文。它主要講了:童年時的魯迅先生從上學前常到百草園中獨自玩耍嬉戲,和到上學後到三味書屋的枯燥乏味學習,兩者構成鮮明比較。

百草園雖然荒涼,但它卻是作者的樂園。三味書屋雖然是個私塾,但它卻有一股親切的氣氛流動其間。世間再荒涼的地方,也可能是有些人的樂園,世間再枯燥的地方,也有歡樂在流動,只可是你沒發現而已,就如那一句,世間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整篇散文就敘寫了魯迅先生從有“無限樂趣”的樂園到全城最嚴厲的私塾上學的過程和心路歷程。

百草園“其中似乎確鑿僅有一些野草”可是“那時卻是我的樂園”,其中充滿了童趣,作者對其中野草樹木的熱愛,還有對花鳥蟲獸的活動,描述得無一不是栩栩如生。

而和百草園相比,三味書屋的景緻卻完全不一樣了,如果說百草園的清新神奇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麼三味書屋的昏暗枯燥與之構成鮮明的比較,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實際上文章前後是和諧統一的,即便是三味書屋的`生活充滿著陳腐味:學生進學要先向孔子行禮,在向先生行禮。平時只能專心學習。儘管私塾設有打人的戒尺,也有罰跪的規矩,但對於魯迅而言同樣是新鮮而歡樂的。

對於這樣的童年在現實生活中不會再有了!讀完這些文章,長嘆一聲童年的樂園樂屋,該向那裡找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5

讀完《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後,我發現魯迅先生的童年和美好,都是每個人憧憬的世界,想:“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這些都是我們沒有的,而這就是魯迅先生童年時快樂地時光。

魯迅先生的童年時光是我們夢寐以求的童年。我們的學習條件比魯迅先生的好多了。每當讀到魯迅先生問老師“怪哉”什麼意思的時候,老師的回答是那樣的冷漠、臉上甚至還有些怒氣。我還是剛不清魯迅先生的老師為什麼會生氣呢?

我不能忘了,長媽媽給“我”說過的那個故事:先前有個書生在古廟裡用功讀書,晚上,在院子裡休息時,突然聽見有人叫他。他答應了,看見有一個美女的臉露在牆頭上,向他一笑,便隱去了。他很高興,但竟給那走來夜談的老和尚識破了機關。說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換人名,若一答應,夜間便來吃這人的肉的。書生自然嚇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卻道無妨,給他一個小盒子,說只要放在枕邊,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他雖然照樣辦,卻總是睡不著——當然睡不著的。到半夜,果然來了,沙沙沙!門外像風雨聲。他正抖作一團時,卻聽得一個聲音,一旦金光從枕邊飛出,外面沒有什麼聲音了,那金光也就飛回來了,斂在盒子裡。後來,老和尚說,這是飛蜈蚣,它能吸蛇的腦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後來魯迅先生因為聽了這個故事,不敢往牆上去看。

魯迅先生的年代是一個混亂的年代,但是魯迅先生依然以筆作為武器,懷著一顆愛國心去打擊黑暗。

讓我們鼓勵自己,向魯迅先生學習,才不愧於自己的一生。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6

文章一開始就進入主題,講明百草園是先生的樂園。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杆,高大的皂莢樹,自紅的桑椹為我們呈現一篇生機勃勃的.景象。捉蟲子是魯迅先生十分喜歡的一項遊戲。在先生的眼中,百草園就是一場盛大的音樂會。魯迅先生還聽過一個關於美女蛇的故事,就過得出的結論便是:倘若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每到冬天的時候,拍雪人、捉鳥雀也給先生帶來了不少的童年樂趣。

沒有過多地修飾,反而很簡潔卻又表達的很清楚,這篇文章,真的令我受益終生。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7

讀了這篇散文,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便真實地展此刻我的眼前:捉蜈蚣、摘覆盆子、捕鳥、到私塾唸書……從中能夠看出魯迅先生的童年是在玩中學、學中玩,使他擁有一雙能夠洞察是非善惡的.眼睛。所以魯迅先生的文章往往反映了社會現實,文筆犀利。我們也需要這樣的眼睛。

我們作為新世紀的少年,要珍惜自我的童年,在玩耍中學習。要親近大自然,激發自我的想象力,使自我充滿活力,這有助於開發智力和激發創造力,從而投入到學習中去。

玩是我們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學習。此刻社會競爭十分激烈,僅有有真才實學的人,才會被社會接納。還需要提高道德文化修養。像魯迅的啟蒙教師壽鏡吾先生,“他是本城內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這才使魯迅對他十分恭敬。所以,我們要做有夢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世紀青年,將來才能在社會有立足之地。

同學們,請珍惜童年,它一去不回。從此刻開始,努力學習,放飛自我的夢想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8

最近學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本文是記錄魯迅先生童年的文章,文中的百草園是魯迅童年時期過的最快樂的地方,裡面有著紫紅的桑葚,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還有著有趣的 等等——這些都是所有的小朋友所都向往的,可見他在百草園裡的生活是如此的快樂啊。

而下文中魯迅的童年生活發生了轉折,他的家人把他送到了全城中最嚴厲的私塾,他從此永別了他的“蟲子朋友們,植物朋友們”開始了嚴厲的私塾生活,不過也不缺乏生活中的小趣味。他和同學們在後園裡折臘梅話,尋蟬蛻。在下問中他是多麼的嚮往著以前在百草園裡的快樂生活啊!

這就是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字裡行間透出了他對快樂生活的嚮往,熱愛大自然和對私塾教育的不滿。童年生活的點點滴滴,不管是百草園,還是到三味書屋,給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給我們讀者留下了一個非常美好的想象空間!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9

近日正沉浸於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中,一直以為魯迅先生的文章總是百讀不厭的。今天讀的這篇文章正是是先生一篇讓大家耳熟能詳的妙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與其說《朝花夕拾》是一篇雜文冊子,我倒是認同現在的這篇百草園是一篇極美的散文。當初在學習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就很喜歡,有幾段還是可以背誦的。文章寫得童趣盎然,不僅構思嚴謹,而且文章中的語言極有特色,令人叫絕。

從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魯迅先生對自己家的後院是如此的喜愛。將其冠以“百草園”的名頭,讓大家讀得此文的人都覺得這兒真是個好玩的所在,先生對於百草園的描寫可謂用心。這是一個怎樣有趣的所在呢?可以追趕著雲雀,直到它們飛上雲霄,還可以拿著樹枝像趕著馬車一般將蜈蚣趕來趕去。時不時撥起何首烏,偶爾發現了像人樣的根,便不停地炫耀。這樣的百草園怕是每個孩子兒時的夢想,有這樣的一個百草園,兒時定是能度過一個很快活的時光了。

可惜的是,快活的童年終有盡頭,接下來則是自己必須的讀書識字路程。和天堂般的百草園作別後,邊要開始上私塾,還有一段是“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屋。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匾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沒有孔子牌位,我們便對著那匾和鹿行禮。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先生在這私塾中也是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的,學生讀書的姿態,先生讀書時候的灑脫,包括先生在私塾中畫的各種畫兒,都構成了先生童年美好的記憶。

文中記敘的是一段美好的童年時代,而童年頁終歸要結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只不過是從天堂的一個花園走到了另一個罷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10

從童年轉瞬已成少年,童年時嬉戲的影子不見了,只聞房中琅琅讀書聲……

成長的歷程,大家都是有的。魯迅的童年時光確實快樂,後院的荒園,被魯迅莊重的命名為“百草園”。泥牆根一帶可謂暗藏無數珍寶,魯迅在那兒翻斷磚、找蜈蚣、拔何首烏、摘覆盆子,真算是童年四大趣事。長媽媽口中美女蛇的故事更是讓魯迅好奇,為百草園田了一份神祕的'色彩。更令我神往,也是魯迅最愛玩的,就是雪地捕鳥,想想就願親自試試,引了鳥來,可有各種顏色,體態又各不相同,如若是我,是不忍將它們套住的。可惜,時光荏苒,快樂總不是永遠的,私塾裡的孩子們總能竭盡全力相處花樣玩的。

感覺當時的私塾太嚴,遏制孩子玩的天性。我們現在一聽到下課鈴聲,就投奔到草木蔥蘢的操場上,捉蟲子、躲迷藏,在寬敞的校園裡追跑,到密林裡探祕,偶爾在角落裡會發現小貓小狗,大家不時分享著新的發現。

樂趣當然得有,更要有童真的心發現世界的每一點美……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11

嘿,終於把《朝花夕拾》讀完了。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回憶性散文。它主要講了:童年時的魯迅先生從上學前常到百草園中獨自玩耍嬉戲,和到上學後到三味書屋的枯燥乏味學習,兩者形成鮮明對比。

百草園雖然荒涼,但它卻是作者的樂園。三味書屋雖然是個私塾,但它卻有一股親切的氣氛流動其間。世間再荒涼的地方,也可能是有些人的樂園,世間再枯燥的地方,也有快樂在流動,只不過你沒發現而已,就如那一句,世間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整篇散文就敘寫了魯迅先生從有“無限樂趣”的樂園到全城最嚴厲的私塾上學的過程和心路歷程。

百草園“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可是“那時卻是我的樂園”,其中充滿了童趣,作者對其中野草樹木的熱愛,還有對花鳥蟲獸的活動,描寫得無一不是栩栩如生。

而和百草園相比,三味書屋的`景緻卻完全不同了,如果說百草園的清新神奇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麼三味書屋的昏暗枯燥與之形成鮮明的對比,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實際上文章前後是和諧統一的,即便是三味書屋的生活充滿著陳腐味:學生進學要先向孔子行禮,在向先生行禮。平時只能專心學習。儘管私塾設有打人的戒尺,也有罰跪的規矩,但對於魯迅而言同樣是新鮮而快樂的。

對於這樣的童年在現實生活中不會再有了!讀完這些文章,長嘆一聲童年的樂園樂屋,該向那裡找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12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故鄉》裡其中一篇散文。此篇散文寫於1953年9月18日,當時魯迅先生正在廈門大學任教。正值暑假,學生還沒

這是一篇描述魯迅童年生活的散文。

他小時候的家有個後院,相傳叫百草園,裡面有很多草,卻是他的樂園,這說明他小時候家裡很窮,他也很調皮。他把後院的景色寫的很生動,彷彿我親眼看到似的;他寫的動物也栩栩如生,瞧“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他寫的很逼真,巧用擬人句寫出了油蛉、蟋蟀、黃蜂、鳴蟬的特點,如同大合唱一般。

書上還寫了園裡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還有一條“美女蛇”。剛看到這兩個詞我就有些毛骨悚然,誰都明白蛇是很危險的,魯迅先生巧用“美女蛇”來漲高我們的情緒,讓讀者想往下看,“美女蛇”是什麼。

最終,魯迅先生被送到了三味書屋裡去讀書,結束了在百草原的'自由生活,過起了無趣的讀書生活。“我就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

讀完之後,我覺得魯迅先生沒有我們自由,我們能夠光明正大玩,或幹什麼,而他只能偷偷的玩。我們的確幸福多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13

讀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對魯迅先生小時候能在百草園玩耍而感到羨慕,對他在三味書屋枯燥無味的學習而感到厭惡,也對他能在課後與同學們遊戲而感興趣。

正如魯迅先生在文章中所說,百草園是他兒時的樂園。的確,能聽油蛉低唱,聽鳴蟬長吟,聽蟋蟀彈琴,是多麼享受的事情啊。按a蝥,拔何首烏,摘覆盆子,又是多麼地有意思。能夠在這樣的園子裡無憂無慮地嬉戲,也真可謂是一大樂事!

不過,在環境這樣壓抑的三味書屋裡學習,聽壽鏡吾先生自我陶醉地讀“上九潛龍勿用”這樣難懂的古語,也實在是無聊至極,令人厭倦。但我想,魯迅先生之所以以後有如此大的成就,與他在三味書屋的學習,肯定有聯絡吧。只是老師的教學方法死板了點。

反倒是,在課後去三味書屋後面的園子裡玩鬧較為快樂。能爬上花壇去折花,在地上尋蟬蛻,捉蒼蠅喂螞蟻,這樣的課餘生活也算是豐富了。

不管怎麼說,魯迅先生的童年是充滿樂趣的,既學到了知識,又能自在地玩耍,但和現在兒童的生活比起來,確實有許多差異的.。如今,孩子們沒有像魯迅先生的小時候那樣,有許多的機會去接近大自然,甚至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去玩,就連去公園,也要等到家長有時間,而不是想玩便可以隨便地去玩的。可是比教學的話,雖說氣氛比三味書屋要活躍得多,上課老師講的也遠比壽鏡吾先生有趣、生動,但是卻要頂著考試的壓力。

這樣說來,我還是更喜歡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14

星期四,我看了《誦讀經典品味越韻》中的一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詩文。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主要講了:屋主壽鏡吾是紹師興城裡有名的塾。他20歲中秀才,在自我家中設館授徒,以教書為業。他制定學規,從嚴治教,每年收學生不超過8人。他對學生要求嚴而有度,待人以寬和為懷。發現有學生不認真讀書,到後院去玩時,他只是大聲叫道:“人都到哪裡去了”待到大家陸續的回來時,他也只是瞪幾眼,督促大家讀書而已。他也備有戒尺,但不常用,學生有違反塾師的也只是在學生手心上輕輕地打記下以示懲戒,不像別的.塾師,要把學生的手心拗彎,將手背頂住桌角用力痛打,以示師威。教學之餘,他常以讀書自娛。每當學生放聲朗讀課文時,他便吟誦自我心愛的古賦,並且搖頭晃腦,顯得十分投入,也很有點幽默感。放學時,他會親自把學生送出大門,站在石橋上觀察良久,看學生在路上是否有打鬧的情形,直到學生走遠,他才放心地踱回書房……

一切感受都令人回味,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文章表現了作者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熱情,期望能自由自在的玩耍,不期望被父母,家奴管著。

有空時我還要看看《誦讀經典品味越韻》中還有什麼趣味的童年樂趣。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15

魯迅的童年時光在這百草園裡度過,那裡色彩繽紛、生機勃勃,給年少的魯迅帶來了無限的歡樂。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多麼美妙的田園風光啊!翻開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這是一種多麼愜意、多麼令人嚮往的生活啊!整日與花鳥魚蟲為伴,還可以摘覆盆子,拔何首烏。少年的魯迅是這樣的快樂,喜愛大自然,百草園是一片屬於他的小天地,帶給了他無窮的`樂趣。

等魯迅再長大一點後,家裡人把他送進了書塾,開始了讀書生涯,百草園的一切只能成為一段回憶了。魯迅的童年也在漸漸消失。從此以後,魯迅早上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先生對他也很嚴厲。魯迅好學,一心想弄清“怪哉”這蟲是怎麼一回事,但有些事小孩子不能問,於是便被先生批評了一通。在三味書屋裡,做什麼都要講規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魯迅再也沒有時間去捉蜈蚣,翻泥牆了。三味書屋好像把他捆挷了起來,這與之前魯迅在百草園悠然自得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揭露、批判了束縛兒童身心自由健康發展的封建教育制度。

現在的孩子們何償不是這樣呢?學業固然繁重,但週末的休息時間都被補習班給“搶佔”了,剩下的時間也寥寥無幾,更別說出門放鬆,觀察大自然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曲譜寫幼年往事的優美樂章。在這一膾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詩的筆觸自如地為人們描繪了一個妙趣橫生的童心世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