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43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土中國》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5篇)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

最近讀完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是一本解讀農耕文化下中國社會文化形態的書,處處充盈真知灼見,解釋了中國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為習慣的來源。特別是有過一段社會經歷後讀這本書,能幫助理解很多社會現象,產生共鳴。

中國基層社會是鄉土性的,城市人不願承認(他們認為鄉下人土氣),可他們不知,城市人也是從土氣的鄉土社會分化出去的。城裡人嘲笑鄉里人愚笨,事實上,城裡人分不清韭菜和麥子跟鄉里人不知道給車子讓路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缺少見識,並不是智力不及,因為在鄉下不需要讓車子這種智力。

很多事情都類似,比如現代社會電子產品的使用情況,需要的自然用得順暢,沒有需求的自然一竅不通。

而說到“私”這種性格特徵,中國人自古以來都認為“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別人瓦上霜”,特別是一遇到公家的財產和裝置,就覺得是免費的,都可以湊上一腳。這也是外國人一直以來對我們的詬病。

關於管理制度,法治在鄉土社會中並不見得有優勢。我們國家在戰國時期就提出了法制治國,可兩千年來依然是人治。因為鄉土中國生活在穩定的圈子裡,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這種生活背景下顯然沒有法律和合同之類東西存在的必要,因為法治是對陌生人的管理制度,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現代人才需要。對中國人來說,分得太清楚未免傷了感情。

鄉土社會的權力: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這些權力結構只能慢慢改變,法律也是沒有辦法的。

在書中,也說到了中國式的婚姻,中國人的婚姻中不愛才是天經地義,夫妻之間的關係是合作關係,男主外女主內,各自管好自己的工作,一切相安無事。至於愛,同性之間才有,人們往往認為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非要尋找兩性間的愛,也往往不在妻子身上找,而是到酒肆、勾欄之中找,而且往往成為一段佳話。

這本書儘管寫得淺顯明白,但是思想深刻,一個觀點就能引申出一篇論文來,閱歷多一些的時候會有更深的感觸。

作為既接受了西方現代文化,又深受中國鄉土文化影響的現代青年人來說,一邊要應付現代文明,一邊沒法徹底清除深入骨血的鄉土文化,內心難免會感到撕扯。我想,多一點自己的主張,少一點得失之心,總會在這撕扯中找到一條光明的道路的。那麼,我們的生活也就變得豁然開朗,越來越順利了。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

這本書初版是1947年,距今也不過六十餘載,轟轟烈烈的城市化程序便將鄉土中國已經或正在拋進記憶的河流。河水湯湯,鄉土早已疏離。再讀,當作紀念。

從基層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孝通所言的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鄉下人。”說鄉下人土氣,這個“土”字,他說用得好,因為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泥土。

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大多數的人是必須拖泥帶水下田討生活的人,種地是最普遍的謀生辦法。務農子弟即便從老家遷到別處去,也都很忠實地守著直接向土裡討生活的傳統。闢如,從中原遷去最適宜放牧的草原上,依舊鋤地播種,一家划著小小的一方地,種植起來。“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

土是農人的命根。遊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做工業的人可以擇地而居,遷移無礙,而種地的人卻搬不動地,“長在土裡的莊稼行動不得,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裡,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生的。”

因為不流動,中國鄉村人口像是附著在土上,不太有變動。大多的農民是聚村而居的,而從農業本身看,耕種活動裡分工的程度很淺,無需群居,聚居是出於農業本身以外的原因。費孝通認為,這些原因大致有幾點:

一是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起,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美國的鄉下大多是一戶人家自成一個單位,很少有屋沿相接的鄰舍。這是他們早年拓殖時代,人少地多的結果,同時也保持了他們個別負責,獨來獨往的精神。)

二是因為水利的需要。需要水利的地方,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

三是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

四是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基於此,中國鄉土社會的單位是村落,又因為少流動,村落之間各自保持著孤立的社會圈子,因此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長於斯,終老是鄉的社會。人與人的關係上也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孩子眼裡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熟人社會)

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我們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麼?”鄉土社會從熟悉到信任,無需畫押簽字,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紡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在社會學的分類裡,鄉土社會應屬於禮俗社會。(禮俗社會:有機的團結;法理社會:機械的團結)

這樣的信任也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因為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才會像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才能在悠長的歲月中,從容地去熟悉每個人的生活,才會有熟悉之後的親密感覺,然後心安,信任。

此心安處是吾鄉。

我常見到從鄉村搬到城裡的老人,四處開荒種菜。像我的婆婆,每尋到一塊地或旁人給了一塊,必像得寶一樣喜上眉梢地跟我說,然後滋滋有味地計劃著種上哪些孩子們喜歡吃的菜。這也是“土”氣吧,說她們離土後眷念土地有些矯情,我想,更多的是一種習慣性的勞作,對土地習慣性的依賴。這是現代年輕人不會有的。

中國社會徘徊在人制社會,遲遲不能進入法制社會也能算上“土”氣吧。早在戰國時期,墨家就提倡依法治國。而鄉土社會的熟悉環境下,不需要法律、合同,“這不是見外了麼?”那些統統是對付陌生人的。搞得太明白,丁是丁,卯是卯的,傷感情。中國社會的某些特徵也由此而來。現代社會打破了原有的格局,是陌生人社會、法理社會,契約精神順勢而來,法制終將是現代和未來人類社會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選擇,至少目前看來是這樣的。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

讀完這本《鄉土中國》,感觸頗多。

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著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

作者是大師級人物費孝通先生,書中提出了有關中國社會——鄉土社會的——的一些基本特點、基本概念,譬如所謂的'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熟人社會中沒有法律產生的條件;鄉土社會的禮治、長老統治等等特點。……對於我這個剛剛對社會學發生興趣的初學者來說,起到了很好的啟蒙作用。

說實話,這本書雖然通俗易懂,但是自己真正理解書中的實質內涵的東西則並不是那麼多。這本書一開始讀起來感覺十分的親切,因為自己就是從鄉村中出來的人,對鄉村本來就有一種熱愛之情;但是不同的是,費孝通先生則通過理論層次的寫作手法和研究方法將鄉村社會結構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這確實是費孝通先生的獨到之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就是裡面通俗易懂的語言,跟霍金的《時間簡史》貌似有很多的相同之處!

這本書引起了我其他幾個方面的思考:

1、《鄉土中國》的實質是什麼?

2、費孝通先生本人及其其他學術成果有哪些,以及哪些東西怎麼樣?

3、自己應該怎麼學習社會學這門課?

4、社會學這門課到底包括哪些方面?它和其他社會科學有什麼關係?

5、如何將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也能夠產生出若干部有影響力的學術著作?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值得自己去研究的一些問題!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4

作者把中國鄉土社會基本社群稱作“小家族”,是從結構的原則上說明中西社會裡“家”的區別。

家庭在人類學上指親子所構成的剩餘社群。親子指結構,生育指功能。

但家庭也賦予生育之外其他的功能。氏族和部落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我們的家也是這樣。我們的家既是綿續性的事業社群,主軸在父子之間。在中國家庭裡有家法,夫妻之間相敬如賓,女子有“三從四德”的標準,都是事業社群裡的特色。

中國家的擴大路線是單系的',即只包括父系這一方面。根據單系親屬原則所組成的社群,在人類學中稱作“氏族”。

鄉土社會中的家,在結構原則上是一貫的、單系的差序格局。

夫妻之間的感情淡漠,在作者看來,是由於把生育之外的許多功能拉入了這社群中去之後引起的後果。中國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兩性間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這種社會圜局中養成的性格。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5

《鄉土中國》這本書是我進入大學後課餘讀的第一本書。可能是由於第一次涉足人文社會科學,對這一大類學問很是陌生,書讀得不是太順利,加之日常學習和時間的安排上不合理,一個學期快結束了,我總共才讀完了前3章。對此,我感到非常羞愧,費孝通老先生的“差序格局”都還沒有讀到,真是慚愧萬分。不過,我還是會利用課餘時間把全書看完。

然而,只這前三章,就已讓我獲益匪淺。讀完以後,我對中國的鄉土社會有了基本的瞭解,也認識到世代生活在鄉村的居民身上的一些性格和特質,這是我以前不曾知道、也不曾想過的。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對大師的著作沒有資格做評論,在這裡僅就《鄉土中國》的第一章《鄉土本色》談一談個人的一點體會和感悟。

費孝通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於1947年根據所講“鄉村社會學”寫成《鄉土中國》。本書嘗試回答了“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

關於“鄉土中國”這個概念,費先生在書中指出:“這裡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換言之,“鄉土中國”是中國特具的一種體系,它包含在具體的百姓生活裡,老百姓遵循它而生活。

在第一章開篇,費先生開宗明義的提出:“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為“鄉土中國”下了定論——中國社會的基層(基本)是土生土長的鄉村人。

在這一章,先生著重闡述了中國鄉土社會的主要特徵,即鄉土的本色是什麼。我把它總結概括為下面的四點。

首先,在習俗上,鄉村人和其居住的鄉村有著很強的傳統性,而且這種傳統性很難被改變。也就是說,在鄉村居住的人都有一個“根”在身體裡邊。這個“根”,這種傳統性是源於人們世世代代和泥土打交道而形成的。比如費先生講他媽媽給他一包家裡灶上的泥土,讓他在想家的時候煮一點吃。這種方式現在看來很荒謬了,但對世代與土分不開的農村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心靈的寄託。就像余光中先生在《鄉愁四韻》中寫的那樣:“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母親一樣的臘梅香。母親的芬芳,是鄉土的芬芳,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漂泊在外,思念家鄉,想到的一草一木都散發著鄉土的芬芳,鄉土跟母親又緊緊聯絡在一起,泥土是母親,母親就像泥土。從中可見從農村走出去的中國人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家鄉,對踩在腳下的泥土的強烈依賴和深厚感情。我們常說“落葉歸根”。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人在旅途,哪怕海角,哪怕滄海桑田,心中日夜縈繞著的永遠都是故鄉,永遠也放不下紮在心裡的這個“根”。這個情結可以說是所有傳統中國人的一種特質。像美國就不行,美國的居民是從世界各地移民過去的,才兩百多年曆史,沒根!所以說,“土”在我們的文化裡佔著最重要的地位。這就是所說的傳統性,很難改變的,它源自農民們(當然這是最初的`發源、基層,後來擴大到不僅是農民)對泥土的依賴。

這個傳統性產生的原因在我看來有兩點。第一點,農民以種田為業,天天與泥土打交道,自然而然產生了感情。第二點,農業是世世代代的工作,從上面不知多少代一直傳下來,幾千幾萬年,一直延續下來,不曾斷過,是完完整整的一個整體,一個脈絡。滿足這兩點,傳統性就逐漸產生。這是個長久的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可能形成。

中國鄉村的第二個特徵,我總結為不流動性。費先生在書中說:“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徙是變態。”因為種地的人的地是不容易搬動的,你需要一年四季守著你的“一畝三分地”,有許多農活要去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人口不流動的特點。一個家族的人住在這裡,那麼他的後代一般也會在此定居。舉個簡單明瞭的例子,就是農村的姓氏。雖然不斷有外來人口的遷入,但這隻佔少數的比重,微乎其微。所以看家譜,上面一代一代從上到下,還是同一個姓佔主線。如果一旦到哪一代的哪一家突然改姓了,那麼人們就會認為這一支斷了,沒辦法再延續下去了。農村裡現在依然很重視這個。所以,你不出去,別人也很少進來,這是不流動——反映到生活起居上就是“安土重遷”這個詞。

這樣也就自然而然引出了第三個特性——聚村而居。聚村而居——村與村之間相互較為孤立、隔膜。上面說的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上說的,這個是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上說的。兩者有一定關聯,我認為是有點因果的關係。因為村子裡的人世代定居,不怎麼流動,因此導致村與村的交流、聯絡變少了,村子就孤立存在了。這有些像國與國的關係:可以合作,但都自己獨立。

聚村而居的原因,費先生講得很明白,也很有道理:“一、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謂小農經營,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們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件一代的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由於大量的聚村而居,因而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即活動範圍有地域上的限制,每個地方有各自不同的風俗。即便在同一個省內,也會有所不同。我是山東人,山東省內一共有17個地級市,各市無論是語言、居民的性格、還是生活習慣、風俗風貌,都有很大不同。你要我講一講山東話,什麼叫山東話?這個問法本身就不對。山東話多了,每個市的話都不一樣,你叫我怎麼講?要我講,我只會講萊蕪話,還講得不好(從小就說普通話,萊蕪話一直沒學好)。萊蕪市和泰安市,這兩個城市是挨著的,口音上卻有很大差異。萊蕪話音調較平,很少有兒化;泰安話音調起伏較大,兒化音更多一點。濟南和煙臺,口音更是天壤之別。這就是非常明顯的地方性。

第四個特徵,我稱之為“熟悉”與“規矩”。亦即約定俗成。這個比較好理解。農村正是由於它的不流動性,人口性質很少發生變化,“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裡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因此,許多習慣就慢慢約定俗成,不言自明瞭,這又叫作規矩。“規矩不是法律,是‘習’出來的禮俗。”“鄉土社會裡從熟悉得到信任。”我的老家我回去過一次,在那裡我看到,一家結婚,大半個村子的人都跑去參加、去吃酒席;一家死了人,差不多全村人前往悼念。這種自發的不假思索的行為完全是源自長年累月的熟悉,這不是規定出來的結果。

以上便是我對於費孝通先生所論中國鄉土社會的主要特徵的一些理解和想法。這四大特徵,回答了什麼是鄉土的本色。儘管本書我只看了很少一部分,但對鄉土社會、鄉土文化我已經有了很多想法,對不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我覺得這是個好的開端,我會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6

社會上對權力的看法分為兩派:一派偏重社會衝突,另一派偏重社會合作。

偏重社會衝突的一派認為權力是衝突的延續,只是武力階段已過,被支配者認輸了,但並沒有心甘情願的屈服,於此才有權力的產生,這種權力是壓迫性質的,我們稱之為“橫暴權力”。

偏重社會合作的一派認為權力是社會共同的契約,社會分工對每個人都是有利的,但也正因為分工,每個人都不能獨善其身,因為如果別人不盡其分,則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這就需要干涉別人,這是權利,而自己同樣也會受到其他人的干涉,這是義務,這種權利義務需要有共同的社會契約約束,在這裡我們稱之為“同意權力”。

在事實層面上,兩種權力是同時存在的,只是側重不同,社會即存在衝突也存在合作。

權力之所以誘人,主要是其經濟利益,如果沒有經濟利益,橫暴權力的意義就會小很多,甚至都很難發生。

在鄉村,除了以上兩種權力外,還有一種權力,既不是橫暴性質,也不是同意性質,它發生於社會繼替的過程中,是教化性的權力,我們稱之為“教化權力”。

說孩子們必須穿鞋才準上街是一種社會契約有些不妥,因為契的建立首先假定其個人的意志,契約的形成和遵守必須尊重個人的自由意志,民主就是個人意志和社會強制的綜合體。但是這種尊重自由意志的契約精神在教化權力中並不會出現,原因是被教化者根本沒有選擇的機會,他們只需要學習,社會也不會把“意志”加在孩子的人格中,因為教化不需要得到他們的同意。

這種教化可以說是不民主的,但若說是橫暴卻又不然,橫暴發生於社會衝突,但教化沒有這種衝突。

教化權力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裡,但不侷限於親子關係,凡是文化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強制都包含這種權力。文化對於社會的新分子就是強制的,是教化。

有一句話,“在最專制的君主手下做老百姓,也不會比一個孩子在最疼愛他的父母手下過日子艱難。”就是最好的註解。

教化權力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基礎,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相對靜止的社會,儒家思想體系便是建立在這種環境下的產物,它反對橫暴權力所維持的秩序,而熱衷於教化權力。“父母官”就是這種爸爸式權力的體現。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7

另外,據費先生所說,在差序格局的社會裡人們總會存在著私的念頭,一個人為了自己可以犧牲家,為了家可以犧牲黨,為了黨可以犧牲國,為了國可以犧牲天下。並且除了為了個人那一塊,我們都可以說是為了一個“公”去犧牲其他的利益。似乎都是“大公無私”的,但實際上我們總會披著“公”的外衣去實現最終的私慾。

其實,當我在看關於這一些內容時,我總會產生一個想法:那就是西方社會似乎也存在著一種另類的差序格局,只是他們的關係網更多的是依靠朋友來推延出去的,而不像我們的親屬關係,地緣關係等。或者可以說是這種靠關係的現象並不是只存在於中國社會,只是中國社會因為傳統的影響更為的突出罷了。至於文中說的中國人很自私,各人自掃門前雪或者是損公利私,其實這在哪兒都有這個壞毛病,只是說西方因為有團體的傳統要好一點,還有就是西方的社會制度更趨於完善,能更好的指導人們的行為。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從古至今,農民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農民對社會的進步發展也作出了極大貢獻。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我感到無比驕傲。以前對自己生活的村子沒有太多感想,在讀完《鄉土中國》後再去回想,鄉土社會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

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小的時候跟隨父母到田裡去播種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開蓋好的薄膜種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時節抱麥子。在北方,割麥是農活裡最苦最累的活,農民割麥的姿勢用“面朝黃土背朝天”來形容最恰當不過,母親心疼我,沒有讓我割過麥穗,於是我開始找尋新的“營生”——挖苦菜。現在想來,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種它會生長,你不播種它也生長。苦菜就是那種自然生長的植物,挖它並不費事,田地裡到處可見,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親不信任小賣部的菜種,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時間家裡足足吃了一個月的苦菜。在鄉下,生活好像不用怎麼花錢,吃的自己都可以種,家家戶戶都有一口井,梨樹、沙棗樹什麼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過節的時候買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見,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確有一定道理。

費孝通先生分析說,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說來有下列幾點:

一、小農經營每家耕地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與耕地不會距離得過遠;

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們聚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

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

社會學裡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並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前者是禮俗社會,後者是法理社會。鄉村屬於前者,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說道,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絡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只有生於斯、死於斯的人群裡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群體,其中各個人有著高度的瞭解。我無比慶幸自己的童年能在鄉村度過,和我同齡的一代都是村子裡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看著長大的,整個村子裡的人都知道我,我也認識整個村子裡的人,而父母這一輩的人基本上都是稱兄道弟,平時見面都會很親切地打招呼。鄉村裡的人都是彼此熟悉的,熟悉是長時間、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感覺。現代都市最缺少的也就是這種感覺,門對門的鄰居尚且不認識,更何況樓裡和小區的人,於是,在鄉土的本色裡開始產生出陌生的社會。

學者將東西方人民的性格作比較,說在西方社會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的社會卻是講交情。對於這個問題,也要從鄉土社會入手,它是孕育所謂現代人的搖籃,現代人最根深蒂固的共性是從鄉土裡帶來的,也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區別就是差序格局的不同,也即群己、人我的界限劃法問題。西方人看重的是團體,而且公私分明,中國人則不然。就拿“家”來說,是最能伸縮自如的了。“家裡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個人,“家門”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羅任何表示親熱的人。自家人的範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的,大到數不清,甚至天下可成一家。每個人都有一個關係網,好像把石頭丟在水面上發生的一圈圈波紋,裡層是和自己最親近的人,然後就是各種交情程度不同的人們了。

中國的本色是鄉土,而現在的主流是爭相到城裡立足,一些人是因為土地的有限接納不了村裡人口的增長,另一些人則是趕時髦。鄉土社會發生了變遷,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改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就像費孝通先生在結尾所說的,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為在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賴的傳統的生活方案。如此,希望土地依然是大自然哺育生命的土地,希望鄉村的生活更加美好!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這個思想激盪的時代裡,成了暢銷書。

保持者認為:靠務農為生的鄉下人世世代代附著在土地上,以定居為常態,即便因為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農民附著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裡,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裡生活。在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形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規矩”即可約束行為,法律則大可不必;“常識”即可應付變化,“規律”就可有可無了。

費孝通先生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很同意,因為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在中國,從女媧用泥土造人的傳統神話故事開始,到歷代的引起社會轟動和反思的農民起義,都與泥、與土,分不開。“土”,是中國人的根,是中國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國人骨子裡流淌著的東西。“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我們小時候就能朗朗背誦的詩,其實就能說明曾經中國社會以農民為榮,尊敬、崇拜他們。

中國人有“私”的毛病,費孝通先生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波紋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遠近視財富和勢力而定。波紋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親疏遠近為出發,因此中國人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對權力和義務的共識和遵從。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形成了維繫人際關係的道德要素:“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

鄉土中國的“家”通常是父親一系的“大家”,費孝通稱之為“小家族”。鄉土中國的家不但承擔了生育的基本功能,而且可以承擔政治、經濟、宗教等社會功能。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裡要有家法,夫婦間要相敬如賓,妻子要三從四德。在鄉下,通常都是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們又在一起,這是性別和年齡造成的距離。中國人在感情上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這種社會格局中養成的。

費孝通先生認為,鄉土中國不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無法’並不影響這社會的秩序,因為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鄉土中國的“禮”靠社會傳統來維繫和傳承。禮制不同於法律,亦有別於道德。在中國傳統社會裡,禮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是主動的,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相比之下,法律是強行限制人的行為的,而道德是整個社會所支援、預設的。做了不道德的事,即使有些還沒有嚴重到會受法律的制裁,卻必定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即我們俗話說的良心的譴責。

費孝通先生認為,薄弱的基礎決定了農業社會不能建立起強大的權力帝國,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也構建不出西方式的民主社會,鄉村中國“在人民實際生活上看,是鬆弛和微弱的,是掛名的,是無為的”。在鄉村中國,亦有一種發生在長幼之間的很強的“教化權力”,該種權力保證文化傳統的延續。

費孝通先生認為,在鄉土社會,血緣關係決定了社會地位。在穩定的社會之中,血緣又推而廣之為地緣。因血緣和地緣而形成了一個個關係緊密的社會群體。在群體內部,人們靠人情往來,這樣就限制了商業的發展。

最後,作者認為,鄉土社會的穩定是相對的,只不過鄉土社會的變化極為緩慢。緩慢的變化緩衝了變化可能帶來的衝突,因此鄉土中國自春秋戰國之後,少見思想激盪。緩慢的變化在名實分離的教化過程中得以實現——面對教化保持面子上的遵從,具體執行之中則遵循事實上的變化。這一過程中,恐怕也形成了國人心口不一、陽奉陰違的一些陋習。

費孝通先生已經仙逝,作為一個既沒有鄉村生活經歷,也沒有文科教育背景的人,對大師的理論做了一些揣測,請費先生原諒這種無知無畏。

我懷著對社會學極大的熱情讀了這本費老的《鄉土中國》,讀罷,感觸頗深。正如費老所說,這本書是一種嘗試,嘗試回答了“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這裡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這裡將分開闡關於“土”的思考“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著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

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誠然,當今社會,城裡人習慣用土裡土氣、土頭土腦來藐視鄉下人,然而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土是他們的命根子,是一種高貴的象徵,一種質樸的感覺,一種返璞歸真的踏實和厚重。我們的民族與泥土是分不開的,從土裡長出過光榮的歷史,土在我們的文化中佔有特殊的位置,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又何嘗不該尊重鄉土,尊重農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關於鄉土習慣與現代社會“我們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的著多說嗎?”這類話是我們形成的鄉土習慣,但他已成為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個人不知道個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鄉土社會從熟悉得到信任,而現代社會口說無憑,還要籤個字,畫押,形成法律。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我想這點體現得很明顯,當我們走出那片鄉土來到北京這個大城市的時候,我們會有諸多的不適應,我們會爽快的答應別人,我們不明白為什麼說好了這樣卻沒有照辦,不明白為什麼不怎麼熟悉還要滿臉堆笑,因而我們會受騙、會受傷、會被別人說成傻,可是,真的是傻嗎,只不過我們的鄉土習慣已經不適應這個現代社會罷了。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程序,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學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費孝通先生作為一代學人的典範,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為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而其代表作《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後輩學人,引領探究中國傳統社會的特質,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這才是我讀《鄉土中國》的第一遍,我還會讀第二遍、第三遍……希望每一次都會有收穫!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什麼是“忘本”。據新華字典解釋是境遇變好後忘掉自己原來的情況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而這就有些像有的城裡人。他們忘記了自己的祖先亦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今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鄉下人貢獻的結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讓人傷心地是他們卻反過來取笑我們的鄉下人“笨”,“愚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費先生給了我們很好的解釋:鄉下人不知道汽車來了應該怎麼躲避並不是智力問題,而是知識問題,鄉下人沒見過世面才會茫然無措而已。

相對於城裡人來說,鄉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鄉下人是萬分重視土地的。他們深深的植根於土地中!到哪兒都不會忘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代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幾本上不流動,村子裡幾百年來老是那幾個姓,鄉村裡的人口似乎是附著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就因為這樣,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熟人的社會,熟悉到自覺地去遵守傳統的規範,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藉助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於人與人的熟悉。但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嗎?答案是沒有!但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又缺少完善的法理去規範種.種的行為,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遊走在茫然的空間裡,也就難免有很多城裡人會忘記自己的本源,因為他們很多都面臨信仰的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就可以,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費孝通是一位我們耳熟能詳的社會學大家,他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譽。在國外,費孝通以《江村經濟》聞名於世,但我認為他在20世紀40年代完成的一本名為《鄉土中國》著作更深入人心,更能被我們中國人所接受。記得我大一剛開始上《社會學概論》的時候,顏士之老師就在課堂上給我們介紹許多對我們學好社會學以及本專業的各類社會學大家以及他們的書籍,當老師說到費孝通先生的時候,著重地為我們介紹了他寫的《鄉土中國》,也正是因為受老師的影響,我去認真地閱讀了這本著作,讀後我才知道費孝通先生的見識之廣以及對中國內在結構分析的透徹,直到現在想想也讓我深有感觸。

《鄉土中國》這本著作既反映中國的實際狀況,又是具有很強理論深度的著作,在中國的學術界具有比較大的影響,成為許多學者研究中國問題的必讀書。費孝通先生的生花妙筆更令《鄉土中國》中的文章精彩紛呈,通過閱讀《鄉土中國》這本著作,可以加深我們對中國社會的重新理解和認識。《鄉土中國》雖然僅有十四篇文章,但是卻描繪出了生動而貼切的中國傳統形象,對很多問題費孝通先生他以精闢的見解和恰當的比喻做出了通俗易懂的解釋,這也使得能夠讓更多的人很好的理解先生他的觀點。

費孝通先生在本書的開頭,就為我們講解“什麼是鄉土本色”這一問題。從書中我們可以找到費孝通先生的見解是:“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下人離不開泥土,城裡人說鄉下人很土,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以前一般聽到城裡人說“鄉下人很土”時,我們作為鄉下來的人總是會感覺城裡人在藐視嘲笑鄉下人,心裡很不是滋味。

但經費孝通先生這麼一說,這“土”字用得好啊,我們鄉下人離不開泥土,說我們“很土”或“土氣”都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們鄉下人和城裡人本身就所處的地方和接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樣。其中有些城裡人認識知道的東西我們鄉下人卻一點都不懂,也是不足為奇的。這不,在鄉下不是有很多東西城裡人也不認識知道嗎?這是非常公平的,因此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也正符合了今年兩會通過的《選舉法》中規定在選取人大代表的時候,城市人和鄉下人擁有了相同的權利,也就是所謂的同票同權,不再是以前那種不公平的情況了。有些人說雖然我們在制度上到達了這一目的,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可定會存在很多的弊端,但是我認為中國能跨出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接下來實際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邊實行邊解決。

鄉土社會是個熟人之間的社會,是一個“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社會,是一個規則暗含的社會,是一個“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社會,是個生活成員之間互相瞭解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熟悉產生信任,因此鄉土社會沒有法律,也不需要法律。雖然現在在中國這些現象有些削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費孝通先生對鄉土社會的理解是很深刻的,就拿“鄉土社會是個熟人之間的社會”這句話來說,無論是城市和農村,如果我們想做某件事,我們首先想到的並不是自己該怎麼去完成,想到的而是自己可不可以找熟人來幫幫那個忙,因為我們清楚有熟人的話那就會變得容易一點,常言道熟人之間好辦事呀!這些意識已經深入我們的腦髓,在我們心中已經深深紮根了。其他的幾點我就不展開講述了,我相信大家已經很瞭解了,鄉土社會就是這樣帶給我們並不需要法律的社會,他就求的是“人治”、“禮治”!

雖然說費孝通先生對鄉土本色闡述的非常深刻,而且我也非常認同先生的觀點和見解,但是我要說的是在這本書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差序格局”這一名詞,我經常會在看到一些社會想象的時候就會想到“差序格局”這一概念,具體“差序格局”是怎樣一個概念,那就讓我和大家來分享一下吧。

中國整個社會結構的格局不同於西方“捆柴”那樣是一種團體格局,而是一種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這是先生相對迪爾凱姆的“有機團結”和“機械團結”而提出的概念,而且非常符合中國國情。費孝通先生把中國的社會結構比喻作“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旨在描述親疏遠近的人際格局,如同水面上泛開的連暈一般,由自己延伸開去,一圈一圈,按離自己距離的遠近來劃分親疏。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不一定相同的“。每個網路都是以”己“作為中心,每個網路的中心也各不相同。

中國的差序格局具有一種伸縮能力,這要看那個中心的勢力如何來決定的,這一點我們是很容易理解的,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存在著許多家族,這次我們就拿民國期間的四大家族來說吧,想必大家都知道這四個家族在當時的勢力是非常龐大,幾乎可謂是手可遮天,那麼以這四個家族為中心會向外擴大的地步和影響就會大,而且以中心勢力的遠近可以來劃分不同的人際格局和親疏關係,也就產生了很多邊緣勢力。這樣解釋的話我們就很容易看出這其中的差序格局所具有的伸縮能力了。

中國人對世態炎涼特別有感觸,正是因為這種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會因為中心勢力的變化而改變。儒家考究的是人倫,因此在《鄉土中國》中費孝通先生將”倫“的定義解釋為”從自己推出取得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群人力所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他認為孔子先是”承認一個己,推己及人的己,對於這己,得加以克服於禮,克己就是修身。順著這同心圓的倫常,就可向外推了。“孔子的道德體系裡絕不會離開差序格局的中心,否者的話這其中的差序格局的就沒有意義了,它只會依著需要而進行推廣和縮小。

明白了這個能放能收、能伸能縮的社會規範之後就可以明白了中國傳統社會中的”私“的問題了。中國的”私“就好像”一個人為了自己可以犧牲家,為了家可以犧牲黨,為了黨可以犧牲國,為了國可以犧牲天下。“對於中國人來講,私和公是相對的,因為在差序格局裡,站在不同的圈子上看,公和私是會轉換的,這也是我在差序格局中瞭解比較深刻的一點,對我而言很有啟迪作用。

到此,我已經對費孝通先生寫的這本《鄉土中國》中的感悟講的也差不多了,但這些只是本人的一些拙見而已,如有不對之處請大家不要見怪!對於本書中其他的內容我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即使有也沒什麼好說的,因此在這我也就不講廢話了。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費孝通先生是一個搞文學很謙遜的人,這可以從他在”後記裡說自己寫的這本《鄉土中國》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段嘗試的記錄罷了“中看出。同時,我認為他是一位很好的良師益友,他寫作的文章多用熟語,時常把自己和農村聯絡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簡潔明瞭,容易讓大多數人所接受。再者作為農村孩子出生的我而言,讀起他的書來感覺倍加親切,作為一個著名的文人,他沒有絲毫抬高自己的身份架子去教育他人,這一點是相當可貴的,也是讓我感到相當佩服的。最後我感到閱讀費孝通先生的這本著作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對鄉土社會有了更為深刻了解,學到了不少的東西,因此我建議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能夠去看看這本《鄉土中國》,它一定會帶給你很多驚喜,讓你從中受益良多的!

對於費孝通這個名字,我是陌生的。在老師的領導下,我選擇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來讀。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寫於解放前的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會學著作。《鄉土中國》不足五萬字,是一本典型的“大家小書”。由於時間關係,我只讀了本書的第一章,在此就第一張談談我的感想吧! 費孝通先生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很同意,因為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在中國,從女媧用造人的神話故事開始,到歷代的引起社會轟動和反思的農民起義,都與泥、與土,分不開。“土”,是中國人的根,是中國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國人血液裡流淌著的精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我們小時候就能朗朗背誦的詩,其實就能說明曾經中國社會以農民為榮,尊敬、崇拜他們。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裡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現下的農村也不是當初那個封閉自守的鳥籠村,由於改革開放的影響和西方經濟潮流的帶動下,農村人也不得不走了出來。為何農村和城鎮都有私的現象,其實根本原因還是競爭帶來的副產品。

費孝通先生說的認為,打個比方來理解,就是說明"當一群鳥是一個團體的,因為熟識而在無形中有了一種關係,有了這個關係就減少了不良競爭",而一隻只不相聯絡的鳥之間,由於沒有這種關係,就容易產生"私"的現象"。人也一樣,俗話說的好:"芸芸眾生,皆為利來",這裡的"利"是泛指對自己有好處的事物。如果沒有好處的事,從相反角度就是無益之事,試想誰願意做對自己無益的事呢。有句話也說的蠻有意思,就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如果連自己也吃不飽,又怎能照顧到別人的肚子呀。要人做好事,也必須先自己做好事,做表率。當人人做好了自己的本分事,國家地區也就達到興盛繁榮了。而一些對個人無益的事,對群體有益的事。有時也不得不捨小為大,建立制度,法律,建立一種關係,強行實施。

初聞鄉土中國這個題目,我暗想它或許是專門研究農村風土人情的紀實文學,所感重在“鄉土”,以為還有“時尚中國”之類與它相互補充,組成一個圓滿的研究中國社會的一個體系。看完之後對這種認識作了進一步的更正,鄉土中國不是孤立的某一個部分,比如農村,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傳統中國總體社會關係和社會結構的總輪廓。

關於這一點,需要做進一步的澄清,作者在序言中說:這裡講的鄉土中國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我的理解是,作者是在基層農村社會的載體上對中國傳統社會文化的一種抽象,從而提煉出了中國傳統社會的“鄉土性”,這種鄉土性不只是在鄉村,而是放之中國而皆準的。在這本書中,作者都是在論證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和它的表現,從抽象到具體,從理論到實證經驗,都是試圖在簡短的文中引導我們整體上把握我國的鄉土本色。

二、在第一章中,作者主要闡釋中國社會鄉土性的來源,從農業社會的經濟基層到相對穩定的集聚地,從對語言等文化的依賴到封閉的社群,我們可以感受到深植與中國人心中的“安土重遷”的思想。在農業社會裡,自給自足是常態,因而人們彼此之間對外交易的需要,原始社群的相對穩定和封閉,為熟人社會即禮俗社會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第二到第五章主要是談論我國古代鄉村社會存在的問題,一為“愚”、一為“私”,但是作者的觀點是辨證的。第二到三章費老談到對文化下鄉的看法和文化對於鄉村的需求,從而引發了對“愚”這一問題的思考,此時我想到了晏陽初先生提出的中國農民“愚、窮、若、私”的通病,“愚”被晏陽初先生放在平民教育運動突破口的首要位置,費老此書也以對“愚”的辨證分析為突破口,不管他們關於此的觀點如何,至少我們可以看出民智和教育在我國社會的改進方面發揮著多大的作用!

第四到第五章從農民的“私”開始分析,在這裡費老提出了他最著名的論斷:中國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呈現出差序格局。這一點是在中外的比較分析中發現的,他用一個比喻加以比較:西方社會基層結構彷彿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中國社會基層結構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西方社會是“有機的團結體”,而我國社會是“機械的團結”,一個崇尚個人主義,而一個崇尚自我主義;一個靠法理來限制慾望,而一個靠道德來規制行為;一個是團體格局,一個是差序格局。這是因為在西方的社會裡他們在傳統的商業貿易中形成了良好的交流和信任基層,基於需要他們可以彼此組合,各取所需,當作為一個團體時,他們內部的組合和對外利益的維護都是有相應的規則來明確表達的。而在傳統的中國,商學不發達,交流和互信的機制不發達,從而只有依靠個人的道德自覺來處理人際關係,但是由於在長期封閉的農業社會裡,由自己到親人到朋友乃至其他,人與人的關係存在很大的伸縮性。相比而言,西方國家是以普遍穩定的規則運用於所有的團體,而我國傳統社會的“面對面的社團”是以道德維繫著的、不穩定的。因為私是人的本性,僅靠道德自覺是不夠的,即使在理想的烏托邦,那裡也有因貪婪而被虐待的奴隸。總的來說,這一部分是鄉土中國的基礎部分,後文都是在此基礎上不斷向前推進的成果。

第六到第八章主要講我國傳統社會的幾種典型的人際關係,著眼點是中國傳統基層社會裡的家族內成員關係、男女關係、和權力結構的上下級關係。首先,在家族內,傳統的中國農村社會,婚姻不是感情的簡單連結,而是家族拓展社會關係的方式,如果一段婚姻是一個家族不需要的,他的意義完全可以被忽視。婚姻除了上敘功能,主要的還是生育功能,這一點在費老的家庭社會學著作《生育制度》中有詳細解釋。還有,我國的家庭是單系的,以男子為家庭的主軸,這是男女在社會分工上的迥異導致的,然而,家庭的“主心骨”意識過強反而導致了家庭與家庭間的相對疏遠。

說到這自然轉到了男女關係,在中國傳統社會裡,男女的界限是劃得很清晰的,因為在過去手工業和商業還沒有獨立出來時,社會分工不發達,男主外女主內幾乎是普遍的家庭生產模式,所以事業分工代替了情感和性的需要,因為在那個近乎“小國寡民”的社會裡,秩序和穩定被看得很重要。最後,我們要接觸的這個主題是對社會秩序的關注了,在中國這樣一個向來重視倫理和等級的社會裡,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得關係表現的很是微妙,在西方很多著作裡我們可以知道政府權力的來源是人民權力的讓渡,但是這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裡是未被發現的,傳統的中國社會是“禮俗社會”(也稱作熟人社會)。從儒家經典裡我們可以找到這些論據,人們寧願相信人的“善治”(說到底是人治),而無法在差序格局裡找到一個平衡點,建立一套具有普遍性和穩定性的規則來維持社會秩序(即法理),這也是差序格局對我國社會治理影響的體現吧。

第八章,把前面兩個關係提升了一個層次,由中觀引導我們向巨集觀層面來探索鄉土中國了。

餘下的幾章,是馬克思.韋伯的理想模型在鄉村社會學的運用,具體表現在: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和時勢權力。後面第九章到第十四章主要從靜態結構和動態功能角度分析的,從結構功能主義的視角為我們比較全面的分析了鄉土中國的特色,是全書的高潮。無訟是這個社會治理方式的理想境界,是人治向法治前進的目標,使人可以訴諸法理卻可以使社會無訟,這是社會治理的最佳途徑。首先,對於同意權力,它是一直以和平協商方式規定雙方權力和義務的契約,但是我國古代脆弱的小農經濟條件下,社會分工不明顯,貿易也很少發生,所以同意權力缺乏成長的土壤,在我國傳統社會中很少有,即使是在現在,農村中當選村幹部的基本上都是那些家族比較大的人。

其次,對於橫暴權力,是一種依靠暴力剝奪他人權力為己所用的過程,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裡,這是主要的一種權力,當然,這是一種極為極端的情況,一般的狀態是橫暴權力和同意權力並存,我們也不能武斷的說孰優孰劣,但顯而易見隨著社會變遷,同意權力更適應現代這個社會。再次,對於長老權力,這是存在家庭內微觀主體的一種權威,在現在農村裡,我們發現很多村裡都存有一本厚厚的族譜,族譜裡面記載著村裡從落戶到現在每代人的名字和生平,由每個村裡最年長的人掌管,在非行政性的集會裡,這個年長者往往會發揮領導者的作用。他是作為一種裁判者,一種權威存在的,但又不是法定權力的執行者,但是往往在鄉土中國裡,這種權力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裡體現著傳統社會一種“柔和的等級制”。另外,在第十三章中,提出了另外一種權力,時勢權力,這是衝突論在社會生活中的運用,前面幾種權力都是建立在社會穩定和相對孤立靜止狀態情況假設之上的。而這種權力強調社會變遷和動態的一面,這個時候的權威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發揮著精神導師和英雄領袖的作用。時勢權力很好的把靜態的社會結構和動態的社會功能結合起來,從第十二章血緣和地緣的解釋中,我們可以看到血緣造成了一個封閉的無組織的“社會圈子”,而地緣則慢慢的使人從這種禁錮中解放出來,人的流動帶到了財富的流動,促進了社會流動,使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狀況全面優化。這讓我聯絡到後來得“業緣”關係,從血緣到地緣再到業緣關係,人際關係呈現出一種更加規範化、更加複雜和多元化的趨勢。

最後一章,全面的向我們表達了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變遷的內在動因,人因需要而結群,也因利益而分化。

文後,我一直有一個疑惑未解開,社會繼替的機制是怎樣的?它在整個社會的執行過程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三、以上是我看鄉土中國的主要思路和夾雜其中的一些感想,總的來說,鄉土中國這本書在那個時代創作出來,對當時的社會學研究肯定是有很大的幫助的,然而,領略了它對中國社會的解釋力,我又覺得它的影響也是跨時代的。書中援引了大量的中國古典文學名句,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內心敬仰不已;看過費老的人生簡介,知道他因為田野調查失去愛妻,積累了很多的調查資料,作為一個求學者,這些都是莫大的激勵。還有很多的營養是從費老的序言和後記中獲得的,他在西南聯大時的很多創新和治學作風對我有很多的感染。不僅是他的鄉土中國,還是他的學術風骨,都是將是我在大學旅途中的“貴客”。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從古至今,農民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農民對社會的進步發展也作出了極大貢獻。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我感到無比驕傲。以前對自己生活的村子沒有太多感想,在讀完《鄉土中國》後再去回想,鄉土社會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

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小的時候跟隨父母到田裡去播種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開蓋好的薄膜種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時節抱麥子。在北方,割麥是農活裡最苦最累的活,農民割麥的姿勢用“面朝黃土背朝天”來形容最恰當不過,母親心疼我,沒有讓我割過麥穗,於是我開始找尋新的“營生”——挖苦菜。現在想來,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種它會生長,你不播種它也生長。苦菜就是那種自然生長的植物,挖它並不費事,田地裡到處可見,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親不信任小賣部的菜種,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時間家裡足足吃了一個月的苦菜。在鄉下,生活好像不用怎麼花錢,吃的自己都可以種,家家戶戶都有一口井,梨樹、沙棗樹什麼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過節的時候買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見,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確有一定道理。

費孝通先生分析說,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說來有下列幾點:

一、小農經營每家耕地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與耕地不會距離得過遠。

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們聚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

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

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數量在一個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長,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我生長的村子是由第二點和第三點決定的,因為我們那裡沒有農場,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們聚居一起除了是種習慣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裡稱為“變工”。尤其是在打麥場、絞玉米和刨籽瓜時節,由於每家的勞力有限,人們會就近叫著鄉鄰一起做工,效率也高,今天一起去張三家打麥子,後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變工”。這裡沒有任何商業行為,人們似乎約定俗成了某種共同遵循的規則,認為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社會學裡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並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前者是禮俗社會,後者是法理社會。鄉村屬於前者,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說道,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絡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只有生於斯、死於斯的人群裡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群體,其中各個人有著高度的瞭解。我無比慶幸自己的童年能在鄉村度過,和我同齡的一代都是村子裡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看著長大的,整個村子裡的人都知道我,我也認識整個村子裡的人,而父母這一輩的人基本上都是稱兄道弟,平時見面都會很親切地打招呼。鄉村裡的人都是彼此熟悉的,熟悉是長時間、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感覺。現代都市最缺少的也就是這種感覺,門對門的鄰居尚且不認識,更何況樓裡和小區的人,於是,在鄉土的本色裡開始產生出陌生的社會。

學者將東西方人民的性格作比較,說在西方社會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的社會卻是講交情。對於這個問題,也要從鄉土社會入手,它是孕育所謂現代人的搖籃,現代人最根深蒂固的共性是從鄉土裡帶來的,也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區別就是差序格局的不同,也即群己、人我的界限劃法問題。西方人看重的是團體,而且公私分明,中國人則不然。就拿“家”來說,是最能伸縮自如的了。“家裡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個人,“家門”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羅任何表示親熱的人。自家人的範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的,大到數不清,甚至天下可成一家。每個人都有一個關係網,好像把石頭丟在水面上發生的一圈圈波紋,裡層是和自己最親近的人,然後就是各種交情程度不同的人們了。

中國的本色是鄉土,而現在的主流是爭相到城裡立足,一些人是因為土地的有限接納不了村裡人口的增長,另一些人則是趕時髦。鄉土社會發生了變遷,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改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就像費孝通先生在結尾所說的,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為在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賴的傳統的生活方案。如此,希望土地依然是大自然哺育生命的土地,希望鄉村的生活更加美好! 最近一個多月的休整,感覺思想上收穫很大。重新用經濟的眼光讀完《紅樓夢》和《戰爭與和平》,心中隱隱希望讀到對中國整個社會環境的解讀,這時遇到費老的《鄉土中國》,真有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啊!

人們在談論問題時,尤其是社會、文化、歷史等巨集大課題時,意見不容易統一,整天在那裡臉紅脖子粗地爭來爭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養不同,思維和思想境界差異太大。你站在海拔600米的山峰與海拔6000米的人說話,基本上是說不上話的。

所以,如果以後有一個發明,就像紅外測體溫儀器一樣,朝你腦門一照,立刻把你歸到哪涼快哪去那類才有意思,免去了很多無謂的爭執。當然,那樣也會有人大罵精英歧視一類的話了。

總之,讀罷《鄉土中國》,對中國問題似乎有了些更加清醒的認識,原來混淆的一些問題也清晰一些了。

我就摘錄一些劃紅線的部分吧!其實整部著作都值得一讀再讀。

1、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護著的社會共同經驗。這樣說來,每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還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歷史對於個人並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人不能離開社會生活,就不能不學習文化。文化得靠記憶,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記憶力上不能不力求發展。我們不但要在個人的今昔之間築通橋樑,而且在社會的世代之間也得築通橋樑,不然就沒有了文化,也沒有了我們現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2、和我們眼睛所接觸的外界我們並不都看見,我們只看見我們注意的,我們的視線有焦點,焦點依著我們的注意而移動。注意的物件由我們選擇,選擇的根據是我們生活的需要。與我們生活無關的,我們不關心,熟視無睹。我們的記憶也是如此,我們並不記取一切的過去,而只記取一切過去中極小的一部分。

3、這種根據單系親屬原則所組成的社群,在人類學中有個專門名稱,叫氏族。

4、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夫婦共同經營生育事務,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團體。在他們,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團體來擔負,不在家庭的分內。夫婦成為主軸,兩性之間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兩性感情的發展,使他們的家庭成了獲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

5、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在這方面有著顯著的差別。我們的家既是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群,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一切事業都不能脫離效率的考慮。求效率就得講紀律;紀律排斥私情的寬容。在中國的家庭裡有家法,在夫婦間得相敬,女子有著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這些都是事業社群裡的特色。

6、鄉土社會是阿波羅式的,而現代社會是浮士德式的。阿波羅式的文化認定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善的秩序,這個秩序超於人力的創造,人不過是去接受它,安於其位,維持它。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

7、文化和政治的區別就在這裡: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地加以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辦法的活動是政治。

8、在社會變遷過程中,人並不能靠經驗作指導。能依賴的是超出於個別情境的原則,而能形成原則、應用原則的卻不一定是長者。這種能力和年齡的關係不大,重要的是智力和專業,還可加一點機會。講機會,年幼的比年長的反而多。他們不怕變,好奇,肯試驗。在變遷中,習慣是適應的阻礙,經驗等於頑固和落伍。

9、社會生活愈發達,人和人之間的往來也愈繁重,單靠人情不易維持相互間權利和義務的平衡。於是“當場清算”的需要也增加了。

10、地緣是從商業裡發展出來的社會關係。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卻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契約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約定。在訂定契約時,各人有選擇的自由,在契約進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個同意的權力去支援。契約的完成是權利義務的清算,須要精密的計算,確當的單位,可靠的媒介。在這裡是冷靜的考慮,不是感情,於是理性支配著人們的活動——這一切是現代社會的特性,也正是鄉土社會所缺的。

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轉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8

(一)在“男女有別”一節裡,提到Oswald Spengler曾說西洋有兩種文化模式,一是Apollonian亞普羅式的,一是Faustian浮士德式的。前者認為宇宙有一個超自然超人力的秩序,人只能接受它,維持它。天堂遺失了,黃金時代過去了,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後者認為衝突是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費老認為鄉村社會是前者,現代社會是後者。

且不說是不是,我對這兩種文化模式很感興趣。柏拉圖認為現實世界只不過是對理想世界的拙劣的模仿,還有聖經中對於原罪的解釋,原來都是前一種思想的表現;而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為一種人生觀,“生命是障礙的克服”,苦難越大,生命力因之越強,生活的意義因之越深。這裡面隱藏了一個結論就是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而不是結果,因為結果無非只有一個那就是死亡。進而推論,我們不是要得到更多而是要經歷更多,這就是存在主義者加繆的觀點——不是生活得更好,而是生活得更多。

(二)對於男女感情,費老又說“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徵,是把感情的激動,不斷的變,作為生命的主脈。”“最後的.統一是不會完成的,這不過是一個求同的過程”“男女的共同生活越是向著深處發展,相異的程式也愈是深,求同的障礙也愈是強大,用來克服這阻礙的創造力也需更強大,在浮士德的立場說,生命力也因之愈強,生活的意義也因之愈深。”

費老這裡說的是性別差異帶來的異性吸引力和愛情。我不由想到我們在感情中體會到的愛情,如果抽去了表層的性慾和生活,其實就是這種依戀感,這種恨不得和對方變成一個人的衝動。盧克萊修說“情人們熱烈地擁抱在一起,情愛的牙齒頂著牙齒,但他們不能在另一方銷魂,也不能成為另一個自我。”正是這種永遠不能克服的距離產生了忠貞不渝的愛情。很多人難以體會這種本質的愛情,甚至用性或者“在一起”代替愛情,無疑是對愛情的膚淺的理解。

(三)在“禮治秩序”裡,費老認為中國社會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禮治。若是法治的話就不會有那麼多私情和冤案發生,若是人治就不會有那麼多位高權重的人總說身不由己煩惱重重了。中國社會的人們是依照多年以來形成的傳統習慣生活行事的,不管處於什麼地位,都得按照這些規定行事。儒家說“克己復禮為仁”是個最好的例證。

(四)接著,在“無訟”裡,費老接著推論,既然是禮治社會,那麼禮就不僅僅是禮貌,不懂禮就簡直是個道德問題,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為有人破壞了規矩。中國鄉土社會的理想是沒有法律和政治的,因為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來的規矩進行,政府的統治以教化為主,“苛政猛於虎”;來到這個世界的新生兒自有父母教化他們適應這些規矩。這就實現了“無為而治”的理想。

我想到在我的家鄉,很少有爭端是通過法律手段解決的,家務糾紛或者兩家發生了爭執,一般都是找村裡能說會道的“明禮人”來“評理”。很少有人想到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打官司被認為是“丟人”的,不管你有理還是無理。當然過了這麼多年,中國農村的鄉土性已經有所稀釋,鄉村裡的家長和長老們的影響力慢慢下降,村裡以前經常為人評理的人現在只不過是個婚喪嫁娶儀式的主持者,平時喜好,在鄉親中已經沒什麼威信。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9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全書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社會結構、權力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向讀者們展示了中國傳統社會盤根錯節的組織關係。本人有幸閱讀了費老先生的作品,並有所感觸,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中國社會是具有鄉土性的,作者在這裡定義了土地的重要性,我們以農業為生。農民向土地索取生存所需,所以敬畏土地。農民聚集在一個空間內,無需具體的規範、原則,更習慣於通過超越語言地形式形成習慣,放在時間維度來看也就是禮俗。鄉土社會是一個禮俗社會,是沒有法律傳統的,傳統相比於現代社會更為重要。因為,鄉土社會中社會變遷小,農人一年一度,周而復始。越是經過前代生活中證明有效的,也越值得保守。於是“言必堯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

從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來看,可以說我們黨很早就認識到了禮俗、好古的鄉土社會特點。鄉村之於革命,是革命的基礎和動力;而革命之於鄉村,則是千年鄉村秩序和鄉村生活的`大顛覆。在革命的邏輯中,這種顛覆是歷史的必然,合情合理;但在中國傳統農民生活的邏輯中,則是對現有的信仰、原則和傳統的背離或放棄。因此,現代革命進入鄉村的最大問題,是農民能否有決心背離傳統,親近革命和接受革命的問題。這正如黃琨研究所發現的:“貧困並不是農民參加革命的唯一理由,革命農民固然出於對物質利益的渴求,但傳統的價值判斷和道義準則仍在考慮之列,革命所面臨的風險也常使他們邁不出革命的腳步。”與通過暴力手段進行強行改造相比,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著人民的立場,保護著人民的利益,想人民所想,這樣才成功地突破了這個千年傳統所積澱出來的心理和精神的“防線”。

而其祕訣在於:在努力使鄉村成為現代革命的舞臺,使農民成為現代革命的力量同時,也用現代革命的邏輯改變鄉村,改變農民。簡單地說,就是把革命動員與鄉村的革命性改造有機結合起來,在鄉村改造中動員農民;通過動員起來的農民實現鄉村改造。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0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什麼是“忘本”。據新華字典解釋是境遇變好後忘掉自己原來的狀況和因此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而這就有些像有的城裡人。他們忘記了自己的祖先亦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這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鄉下人貢獻的結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讓人悲哀地是他們卻反過來取笑我們的鄉下人“笨”,“愚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費先生給了我們很好的解釋:鄉下人不知道汽車來了就應怎樣躲避並不是智力問題,而是知識問題,鄉下人沒見過世面才會茫然無措而已。

相對於城裡人來說,鄉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鄉下人是萬分重視土地的'。他們深深的植根於土地中!到哪兒都不會忘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代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幾本上不流動,村子裡幾百年來老是那幾個姓,鄉村裡的人口似乎是附著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就正因這樣,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熟人的社會,熟悉到自覺地去遵守傳統的規範,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藉助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於人與人的熟悉。但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嗎?答案是沒有!但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又缺少完善的法理去規範種種的行為,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遊走在茫然的空間裡,也就難免有很多城裡人會忘記自己的本源,正因他們很多都面臨信仰的危機。不像鄉下人堅信土地就能夠,堅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1

《鄉土中國》一書收集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後期,費老根據自己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的“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而寫成分期連載的十四篇文章。這十四篇文章分別是: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以下我就選擇了其中我比較感興趣的幾篇:

一、鄉土本色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說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那是因為我考慮到從這基層上曾長出一層比較上和鄉土基層不完全相同的社會,而且在近百年來更在東西方接觸邊緣上發生了一種很特殊的社會。這些社會的特性我們暫時不提,將來再說,我們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的鄉下人。他們才是中國社會的基層。”這是費孝通先生在本文中的第一段,間斷的一句話,就將對鄉土社會的研究上升到了對於研究整個中國社會極其重要的層面。緊接著,費老便開始大讚人們在藐視鄉下人土氣時用的“土”字用得精妙,因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著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中的是最普遍的謀生方法……中華民族確實與土有著深厚的感情,從半坡、河姆渡開始粟稻種植,中國社會就一直沉浸在與世無爭的小農經濟之中。農業成為維繫社會的經濟支柱。在農業為主的社會中,‘土’成為與文化緊密聯絡的東西。”也正是因為有了土的滋養,才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才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才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

通過費孝通先生的描述,展現在我們面前的農民生活是一幅春耕秋收面土背天、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迴圈式圖卷,一個老農所面臨的問題是四季的轉換,而不是時代的變更。他做著和父親爺爺一樣的工作,和子孫後代也一樣的工作,這種工作只需要通過面對面的言傳、手把手的身教即可繼承,而且非常穩定。為了這種穩定可預期的生活保證,農民只需要氣候正常,不需要技術革命;只需要按部就班,不需要別出心裁;只需要求是,不需要創新。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而正是這種“土氣”。不得不佩服費老對這一點的精闢解釋,我想如果沒有大量的研究以及本著對基層社會的瞭解與關懷是很難有這樣獨到見解的。費孝通:鄉土中國

二、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

“鄉下人在城裡人眼睛裡是‘愚’的。”對於這個“愚”字,作者認為,多數人都陷入了認知的誤區。許多人都把“愚”當作是鄉下人“智力缺陷”的代名詞,而事實上,鄉下人之“愚”只不過是一種對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識缺乏”而已。費老在文中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鄉下人在面對汽車到來時不知如何是好,還有一個是城裡的'孩子故作聰明地將包穀喊成是小麥。這兩個例子很輕而易見地就說明了那個所謂的“愚”只是見識問題,與智力有何干呢?繼而費老很自然地過渡到了“文字對鄉土社會必要性”的問題。作者概述了“文字”的產生和發展及其功能和作用,再就鄉土社會生活的特性特徵對該問題進行的深刻的論述。在“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指出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鄉民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範圍裡,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聯絡都是很頻繁的,並且時常處於面對面的直接性的溝通交流中,這就使得作為人類交流溝通媒介的間接載體————“文字”在鄉土社會處於一種非必要狀態,從空間上對該問題進行了說明。而在“再論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指出“文字”作為一種經驗和知識的傳承媒介,在鄉土社會“語言是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的特質下,也不能發揮其積極有效的作用。通過對“記憶”的強調和“代代相傳”模式的闡述,從時間上,說明了鄉土社會絕非必要“文字”。總結兩章,我們可以看到,文字的發生和使用也有其特殊的背景。在鄉土社會這一基層上,“語言”似乎就可以代替“文字”的所有功能了。無論是在空間還是時間的格局上,熟人社會的面對面親密接觸和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的生活,都使得人們沒有用“文字來幫助他們在社會生活的需要”。最後作者指出:“只有中國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

到了今天,文字的普及工作似乎已經比較圓滿的完成了,那中國的基層是否已經發生了變化了呢?答案是肯定的。隨著科技在農業中的普及和應用,鄉村和城市間溝通的加強和頻繁,“城鄉一體化”建設格局的規劃,使得中國的基層已經遠不同於費老先生《鄉土中國》中的基層了。只是現在的所謂鄉下人看到汽車就像看到自行車一樣頻繁,根本不存在不知如何是好的問題,到時還有些所謂城裡人至今還不知道包穀和小麥有何區別,不過,這自然是題外話了。

三、差序格局、維繫著私人的道德

“以‘已’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絡成的社會關係,不象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這裡我們遇到了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了。”這就是費老在文中解釋得差序格局的經典形象,為了更好的顯現出“差序格局”的特點,作者又引入了西方“團體格局”的概念,並深入到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根源的差異中去解釋。他將西洋社會的型別稱為團體格局,若干人組成一個個團體,就像一捆捆紮起來的木柴;將中國鄉土社會的型別稱為差序格局,每個人都以自己為中心,按親疏遠近向外擴開一圈圈的社會圈子,就像石頭投入水中蕩起的一圈圈波紋。這種差序格局中的個人與他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那樣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愈推愈薄。作者把社會關係的這種一輪輪波紋之間的差序稱為人倫。中國人講究人倫——君臣、父子、夫婦、長幼……講的是一種差等關係,這種種差等關係各自有它們應該遵守的規則。在這種差序格局裡,個人與他人的交往便是以“人倫”為基礎的。當個人以自己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圈圈的社會圈子時,這圈子是可大可小具有伸展性的。人們往往根據其實際需要而相應擴大或縮小其圈子的範圍。正因如此,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小的時候父母子女是一個家,大的時候可以囊括伯叔等,甚至大至整個家族。

四、家族、男女有別

費老認為,鄉土中國的家和族是分不開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因為中國鄉土社會中的家庭不但承擔著生育功能,更是作為一個事業社群承擔了許多生育以外的職能。所以,家庭一般都是以家族的形態呈現的。對於這一部分,我特別感興趣的是作者關於鄉土社會男女關係和感情的論述。作者引用OswaldSpengler在“西方陸沈論”裡的理論陳述了兩種文化模式:“一種稱作啊阿波羅式的;一種稱作浮士德式的。阿波羅式的文化認為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善的秩序,這個秩序超於人力的創造,人不過是去接受它,安於其位,維持它;但是連維持它的力量都沒有,天堂消失了,黃金時代過去了。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是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費老說,鄉土社會的感情是浮士德式的,而生活模式卻是阿波羅式的。這一矛盾勢必使得鄉土社會中的男女感情之間有很難逾越的鴻溝。鄉土社會中的家庭男女似乎只不過是因為生育的目的而結合在一起,並沒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和契合;而真正情感上的交流,更傾向於在同性之間的展開,這使得鄉土社會的感情生活同性意味較強,而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現象。所以鄉土社會中“家庭”的團結受到同性組合的影響不易鞏固。於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為主,異性為輔的單系組合。“中國鄉土社會裡,以家族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則較異性原則為重要的表示”。最後,費老總結說:“鄉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個安穩的社會。

《鄉土中國》這本書不厚,也就104頁,但是這短短的百來頁文字去很好地剖析了我們國家最基礎的社會,當然我們現如今所處的社會已較費老的那個年代相差甚遠,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那個時代的社會本質來解釋我們當代的某些社會想象,我想這可能也是我們這堂課的指定書目裡面將這本書歸為歷史類的原因吧。有人說要認識中國就必須先認識中國的農民,而要認識中國的農民,就不能不讀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我很贊同這個觀點。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2

改了方向之後選擇的一本“小書”,之所以稱之為小書,是因為感覺和費孝通老師畢生的研究著作比起來,這本不過是一個隨記整理一樣的冊子,而作為社會學大家,他的這本書業內很多業內學者拿來精讀、分析;由此的“鄉土社會”的研究也有各路學者發表過不同意見。作為政治學本科生,感覺社會學知識並未掌握多少,因而書的體會也多停留在“深有所思”這個層面。

所看的版本一共有十四個章節

第一章鄉土本色

這裡作者應該是大體介紹了他對鄉土社會的理解——鄉土中國即所謂大部分地區社會都帶有“泥土”性質,無論是現實裡農耕業千年的傳承,地域的跨越,還是情感上“落葉歸根”“出國帶一抔家鄉的泥土”等的體現,人們對土地的感情歷時已久。而由這些所引發的,是鄉村為主的中國社會帶有的特色,由此引發了一系列文化、政治、倫理等特點。

第二、三章論文字下鄉和再論文字下鄉

這裡通過對文字在鄉下的缺失,引出鄉下固有的生活環境、交流方式、文化傳承等,是受其自身侷限所致。一方面鄉下的人們群居,重農的生活方式讓他們世代幾乎固守在一個地方,所面對的人幾乎固定,熟絡的人們僅憑聲音就能認出是誰,那麼語言就已經足夠他們進行交流。再者,文字本身所帶有的侷限性——脫離了具體語境其含義大不同也使得可以配上動作神態的語言交流更實用也更省事(一般來說文字有時就是輔佐記憶的功能,但簡單的鄉下生活並不需要過多的記憶,因而文字需要也就較少);另一方面,鄉村中的禮儀、規矩、常識多是一輩傳一輩,學而時習就可以應付變動不大的社會生活,那麼就更不需要文字了。

第四章差序格局與第五章維繫著私人的道德

這兩章應該是涵蓋了整個鄉土社會的特徵——外在的差序格局與內在私人倫理道德。所謂外在的差序格局,與西方的團體格局不同。西方有著團體意識——比如國家是契約的產物,因而國家維護的是讓渡出自己權利的整體人民,而在對外上,國家是維護整體安全、財產不屬侵犯的聯合體。也就是說先有了整體意識,再有維護自己私人權利的觀念。或者說為了更好地維護自己的私人權利,不得不樹立一個整體。而在中國,人們沒有這樣的意識(並不是說我們強烈的認識到自己是中國人,國家不可侵犯這一類)。而是我們的格局,是以自己為中心,水波紋般一層層推出去,這是外在的格局,即家—國—天下這樣延展;而維繫其中的力量是什麼呢?不是我們清楚自己的權利與義務(向西方那樣),而是多以和自己關係的好壞、對自己利益的增減去判斷。在這種看來,有的人的行為的自私的,但從他自己來講,他是為了他自己的“公”(小到三兩個朋友的交際圈子,達到自己的家族)。這是鄉土社會的基本特徵,而這也造成了國、家的界限有時候不明確,因為這要依靠於自己所能波及的範圍、自己的判斷、能力的大小等。

有人提出過仁義禮智信等一系列美德,但具體下來,也要依靠不同私人道德關係來具體說仁是什麼,這使得美德有時候也成了有條件的產物。

第六章家族與第七章男女有別

細化到家庭所帶有的鄉土特色。家的寬泛含義,從縱向來說,一般都是父系家屬的縱向延伸,從橫向來說,是家庭多為事業型組織(為了更好的從事生產,也帶來了兩性關係的弱化)。如果家大業大,那麼需要人手就多,很多親戚都會納入家族的範圍。這還引發了兩性關係的保守、拘謹。除了幹活、大概夫妻間也沒什麼可以交流的,男女有別的強烈的約束力大概也是由這因素吧。

第八章和第九章禮治秩序、無訟

這裡從整體開始講述維持鄉土社會中的秩序所用的力量。

人治與法治的區別不在於人和法,而在於維持秩序所需要的力量,和所依據的規範的性質。禮是鄉土社會公認的行為規範,與法律不同,法律依靠國家強制力,而禮依靠的是傳統(社會歷代積累的經驗),人只要從上一輩那裡繼承並經常練習,讀書筆記摘抄,便可以使用。傳統在變動不多的社會裡幾乎百試百靈,而這也獲得了人們的崇敬感,從而成為了人們自覺服從的事物。而在這裡,符合傳統與否也成了人們辨是非很大的依據,即所謂的“父老鄉親評評理”。而與依靠事實、證據、既定條文的法律不同,很多事情理說得過去,但不合法也是要被制裁。訴訟的解決方式和可能出現的不合“正義”的結果讓人們對訴訟、律師等持有偏見。此外,現有法律的西方觀念“人人平等、個人權利不可侵犯”等,也和傳統社會裡比如“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等倫理觀念相差甚大。因此訴訟在傳統鄉村人民眼裡成了丟人的事(就像日常中常說誰和誰都鬧到法院去了,真是家醜外揚啊或者丈夫殺了妻子的情人,在鄉親看來是正義,但法律要制裁。)這也是是現代司法普及到鄉村所面臨的困境——如果只做到了制度、設施的普及,很可能是破壞了傳統的倫理秩序來不及修復,又面臨法律帶有的弊端。

第十章無為政治第十一章長老統治

這是鄉土社會特有的兩種統治方式,大抵形成了統治者的無為統治和鄉村基層自有的長老統治。關於權力的兩種看法:橫暴權力(依靠暴力、經濟利益維繫,偏重於社會衝突方面);同意權力(側重於社會合作,用榮譽和高薪來維持),而鄉土社會的`穩定使其橫暴權力無處可使,而同意的高薪榮譽等依賴於被征服者的生產剩餘,這與自給自足的小農相沖突,過分爭斂引發起義等活動,因而統治者學會了“養民”,以維繫統治穩固。在財富剩餘過多時加重收取,然後暴動,武力解決,如此迴圈。而“天高皇帝遠”的中國。天子無力夠到的地方,也有自發的秩序,這就是“長老統治”。被教化者要學習先於它存在的規矩,不是來自上述任一種權力,而是來自於幼長之序所決定的上輩的權力。這就是長老統治。這兩者形成了鄉土社會特有的中央、地方分決平時不影響的雙軌統治方式。

第十二章血緣與地緣

血緣關係決定的人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最穩固,也很少有人質疑。地緣關係是血緣關係的投影,(如籍貫多是取自父親),血緣為主的鄉土社會的活動限制了人們的活動(如熟人買賣不可做),而要改變這限制,最重要的是改為以地緣關係為主的活動方式,使得支配人們行為的首先是理性,而非感情。

第十一章名與實的分離

長老統治下所進行的教化在表面上是不可違背的,但受到社會發展的衝擊,有些傳統也會過時,那麼為了維持穩定,後代是表面的順從,而在實際中可以為其進行“註釋”,即融入符合新場景的內容等。這就造成了鄉土社會裡名與實的分離,即傳統的遵守是面子的事。這應該也是迎接新時代發展,鄉村所不得不調整的困境吧。

十四章從慾望到需要

鄉土中國讀後感:慾望是自覺的,為了生存而滿足的,鄉土社會裡的慾望經過文化薰陶,迎合了其中的人們生存的需要。而現代社會裡,人們不可能依靠一成不變的傳統滿足自己,於是人們探索行為和目的的關係(什麼樣的行為可達到目的,而不是自覺地跟著慾望走),人們探索這種情況下的生存條件,不是仰仗原有文化已篩選過的不用探討的規矩等。於是慾望轉化為理性的需要,是分析的結果,不是自覺的。這也是日後的中國發展農村應注意的問題吧(如何改造)。不再詳細探討。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3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xx-2020年)》的頒佈實施,我又重拾農業方面的書籍,試圖瞭解當前開展農業農村工作的社會背景,與費孝通老先生所講的農業農村鄉土社會有哪些不同。

一直以為反映社會學的書籍,應當比較抽象,但讀費老的書籍一點都不覺得,反而非常生動,語言也時不時透著一股幽默的智慧。比如費孝通老先生說“在一個每代的生活等於開映同一影片的社會中,歷史也是多餘的,有的'只是‘傳奇’”,生動形象地概括出鄉土社會的相對固定的特徵。是啊,農民與鄉土有很深的情結,這種情結不只是因為鄉土能夠讓農民“向土裡討生活”,更是情寄於此地,祖上祖祖上的親人都葬在這裡,當下的人過著過去人過著的日子,現在人守候著過去人守著的地方,好像時間空間都在這裡停止了,轉動的只是人,繼承了李四長相特徵的李小四接過李四的接力棒,世世代代,繼續耕耘著這片土地。在這樣的一片土地上,歷史真的不是很重要,發生在李四和李小四身上的事情差別不大,差別大的成了“軼事”,流傳下來。

回憶一下,鄉土情結確實影響者我們的文化(所謂“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持著的社會共同經驗”),記得國小語文課外讀物曾經有“名人軼事”,還有成語故事,這些故事都引人入勝,講著歷朝歷代的事兒,但每每想起,我總是對時空產生模糊印象,再回憶一下,原來之所以印象模糊,就是因為當時,這些“名人軼事”、成語故事也只是對時間和空間模糊處理了,時間通常會說“一天”“一日”“在某人9歲那年”“有一年”“清末”等等,空間通常會說“中原”“私塾邊”“在路上”等等,沒有時空差別,只是對事件的描述。中國人讀到這些沒有困惑,估計翻譯成英文,外國人讀來一定滿腦子困惑,什麼時間?在哪?誰?都有什麼人?當時社會環境、條件怎麼樣?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等等,一堆的問題等著。

費孝通老師對於語言也是非常有研究的,語言所表達的內容,往往讓一些感性認識過於強大的人感覺到失望。他說,“我們永遠在削足適履,使感覺敏銳的人怨恨語言的束縛”“所以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語言都並不是傳達情意的唯一象徵體系”。由此,我才深刻認識到原來文字並不能和語言劃等號,白瞎為寫不出一點點文字來,痛苦了好多年。在鄉土社會,文字並不是必須的。

最後,我發現書裡面說到了一個詞語“面對面的社群”,讓我想到了“面對面建群”,我想費老是早於微信很多年談到面對面社群這個詞彙的。難道微信裡面的生態系統,也仍然跟鄉土社會的關係有千絲萬縷的聯絡?書雖已讀完一遍,問題繼續思考中。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4

《鄉土中國》我連著讀了兩遍,第一遍讀得很暢快,費孝通先生把許多我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但從來沒有去深入思考過的事物與現象都講出來了,並分析探討了其背後的原因——語言平實,然道理深刻。無論是前言中簡潔謙虛的說明,還是正文中大膽樸素的討論與深入淺出的講述,抑或是後記中先生對社會學以及中國社會學何去何從的分析,無不讓我為先生的學識、治學態度、洞察力以及對於中國社會深切的人文關懷之情所折服。

所以一遍讀後仍覺得意猶未盡,又從頭讀了一遍。這一遍我慢慢感悟到了這14篇小論文之間的關係,也在腦海中慢慢搭建起了這種“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體系”。在舊著《鄉土中國》重刊序言中,費孝通先生提到這本小冊子不能說是完稿,只是嘗試回答他自己提出的“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我想,如果非要我用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會用先生常在書中提起的一句——“生於斯,死於斯。”

這句話乍看只是個表面現象,為何用它來回答這個巨集大的問題呢?且聽我談談自己對這本書的一點理解。

首先,“生於斯,死於斯”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橫向上的層面,講的是一個人自出生起就定居在一個地方,所見之人、所遇之事皆是熟悉的;二是縱向上的層面,講的是一個人從小到大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且一個家族世世代代都不會搬遷。這是小農經濟所決定的安土重遷,也可說就是“鄉土”一詞的來源。瞭解了這個背景,再來理解先生提出的各種概念觀點就顯得很順理成章了。

譬如先生所論述的文字下鄉,就是從這兩個方面來說的。橫向上看,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鄉民,他們平素所接觸的是生而與俱的人物,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是一個面對面的社群。文字是間接的說話,那麼既然可以面對面用語言直接交流,又何苦多此一舉來用文字呢?甚至連語言有時都顯得累贅了,在熟人中,我們可以“眉目傳情”,可以“指石相證”。縱向上看,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人們的生活緊跟著白天與黑夜的交替、季節與季節的變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世代如此。“生於斯,死於斯”的結果必是世代的粘著,時間裡沒有阻隔,個人的個別經驗就等於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須不斷累積,只需老是儲存。在這樣的社會裡,記憶是多餘的,記錄也就跟著多餘,文字也就沒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了。

又如鄉土社會中的社會規範——鄉土社會是一個禮治社會,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而傳統就是社會所累積的經驗。從橫向上看,鄉土社會中的人們對周圍的環境事物都很熟悉,而從熟悉裡得來的個別認識就足夠他們應付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狀況,這樣的個別認識我們稱之為經驗。縱向上看,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不大會有新的問題產生。前人所用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儘可抄襲來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於是經驗得以累積和傳承,成為了傳統。傳統足以有效地應付生活問題,人們於是對傳統產生敬畏,畢恭畢敬地依著傳統行事,禮治也因而得以維持。維持禮的力量是人們發自內心的對傳統規則的服從,並且慢慢將這種服從內化為了自己的習慣,所以也就有了所謂“克己”,而非“依法”了。

也正是因為傳統的權威性和人們對傳統的崇拜,鄉土社會的生活可以看作是接近於完全由傳統所規定的。先生於是提出了一種發生在這樣的社會裡的權力——長老權力。長老權力並非政治權力,而是一種教化權力。就如前文所說的,在“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裡,環境總是代代如是,年幼者正在遇到的問題就是年長者已經遇到過的問題,年幼者總可以通過請教年長者來解決問題,年長者也就因此握有強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權力了。

無論是從橫向上理解還是從縱向上理解“生於斯,死於斯”這句話,我想都沒有詞能比“熟悉”與“穩定”更好地概括它的直接結果了——從熟悉裡得到信任與經驗,在穩定中形成傳統與教化,這個“熟悉”與“穩定”就是鄉土社會的社會規範和權力結構之基礎了。

鄉土社會雖是“熟悉”而“穩定”的,但並不代表它是完全靜止的,只不過它變化得很慢,慢到社會變遷可以吸收在社會繼替之中。正是這樣安定的社會以及從中衍生出的`長老權力,決定了鄉土社會的變遷方式,作者稱之為“註釋式”。長老權力不容反對,“註釋”維持了長老權力的形式而注入了變動的內容。如此一來,名實分離,既尊重了傳統的權威,又滿足了變遷的需要。

至此,我不過是照著自己的思路,揀了一些內容談了談我對《鄉土中國》這本書的理解,當然也可能存在偏差,頂多算是我自圓其說解釋自己為什麼用“生於斯,死於斯”來回答“鄉土社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生於斯,死於斯”不僅僅是小農經濟下的一種表面生活狀態,更牽扯著文化傳遞、道德規範、權力結構等一系列社會要素。

僅憑上文的論述,書中的許多內容我無法一一詳述,理解上也很淺薄和侷限。例如上文所述“禮治”的社會規範,我們也可以從社會結構以及依著社會結構而形成的道德觀念這個角度來理解。先生提出了一個形容鄉土社會中社會結構的經典概念“差序格局”——即使是在“生於斯,死於斯”這樣熟悉而穩定的社會中,其內部的聯絡也並非均勻化。中國人的人際關係講究一個差次,也就是倫,以“己”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推開波紋,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從己向外推以構成的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絡,推的過程裡有著各種路線,每條路線都繫著不同的道德規範,遵守這種種規範就稱之為“禮”,所以這個“禮”說得具體些便是指倫理綱常,再具體些也就是儒家思想中“孝”“弟”“忠”“信”等一系列的道德要素。因而在以自己為中心的社會關係網路中,最主要的自然就是“克己復禮”了。

《鄉土中國》自1948年首次出版至今已有整整70年,在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資訊化等現代化歷史潮流的裹挾下,鄉土社會一直髮生著變遷,許多東西隨之消逝,也有許多正在興起。一方面,農村人口開始向城市流動。豐富多彩,充滿挑戰、機會和無限可能性的城市生活吸引著人們。山裡的孩子渴望隨著讀書聲飛出大山,從小以泥土為遊戲的孩子正努力用筆替代鋤頭,年輕人紛紛湧向大城市追求嚮往的生活。當然,這也同時伴隨著層出不窮的農民工問題、拆遷問題等種種問題。無論是自願走向城市,還是被迫與土地分離,鄉土社會都漸漸地被人們拋在了越來越遠的身後。另一方面,鄉村社會本身也發生著深刻的變革。隨著我國城鎮化的程序和城鄉一體化建設,曾經的田野矗立起了高樓,即使在仍然以農為生的地方,通訊、公路等公共設施和服務體系也已延伸至此,手機、網際網路、智慧終端在鄉村得以普及。文字下鄉、法律下鄉、國家機構下鄉成為常態,意味著“無為而治”“長老統治”等等都失去了存在的可能與意義。我們最終從禮治走向了法治,從血緣走向了地緣,從慾望走向了需要。

只是驀然回首,人們又紛紛開始感嘆起鄉愁。上班堵車時汽車的尾氣讓人們懷念清晨新鮮的空氣;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懷念“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變幻莫測的世界讓人們懷念與泥土為伴時安定而平和的日子;冷漠疏遠的人際關係讓人們懷念熟悉溫暖的面對面社群……可惜,即使是集體式的回望與悵然,也註定阻礙不了由每個人共同推動的社會變遷。擺脫了土地的束縛意味著陷入了市場的怪圈,故鄉卻已成了回不去的地方。終於,“生於斯”不過是上天註定,而少了“長於斯”,“死於斯”也只剩可憐的一點鄉土情結了。

毋庸置疑,費孝通所言的“鄉土社會”正在瓦解,社會的結構與人們的思想皆在變化。社會的進步值得肯定,偶爾懷念過去也無可厚非。惟有不忘來時之路,方能實現未來之夢,從不停歇的前進是不合適的,就像現在,環境汙染、秩序混亂、人情淡漠的問題恐怕還需我們停下來從鄉土社會中去悟得解決之道。從這個意義上說,即使我們正在走出鄉土,《鄉土中國》一書也永遠閃耀著它的價值,呼喚著一代又一代的人與之對話。

因為是作業,寫的確實有些冠冕堂皇了,所寫內容也參考了很多文獻,不過還不至於虛情假意,對先生的敬佩也是發自內心的。

尚未讀這本書之前,書的名字絲毫沒有引起的我的興趣,聽起來就像是介紹中國的自然風光、人文地理這般。讀後,卻令我有些激動了,寫得真實、深入,如果沒有一雙“慧眼”和憐憫之心,一定寫不出這樣的書。

我也希望自己能像先生那樣把事物看得真切,看得透徹,不過不知道還要磨練多久呢!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5

在讀完費孝通老先生的《鄉土中國》後讓我體會到了鄉土社會與一般的社會一樣,社會與社會之間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費先生的看法是,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其實說實話,我個人認為城市人和農村人應該是沒有差別的,城市人的先輩們,不也是從農村裡走出來的嗎,當代的社會,不論是少了這二者的任何一方,這個社會都無法長久,應為這二者應該是密不可分的。

費先生認為:“熟悉是從時間裡、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這感覺是無數次的小磨擦裡陶煉出來的結果。”。因此,鄉土社會裡的人們彼此特別熟悉,大家彼此之間往往都能很好的打成一片。但是,與由眾多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相比,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解釋的,因為大家在現代現代社會中生活久了總認為自己或許比鄉土社會中的人們高一個檔次。於是,土氣成了罵人的詞彙,“鄉”也不再是我們應該認識的“鄉”了。

在“文字下鄉”裡,費先生認為:“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我而且願意進一步說,單從文字和語言的角度去批判一個社會中人和人的瞭解程度是不夠的,因為文字和語言,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的工具,而且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傳的情、能達的意是有限的。所以在提倡文字下鄉的人,必須先考慮到文字和語言的基礎,否則開幾個鄉村學校和使鄉下人多識幾個字,也許並不能使鄉下人‘聰明’起來。”我認為的確如此,文字的確是工具,因為人們之間增加感情或表達感情的方式並不是完完全全依賴於文字的,也可以通過自身的行為舉止或者語言去表述,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並不只是通過文字去實現的,就是放到現代社會也是如此。現代社會與鄉土社會在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上是基本一樣的。也可以說,現代社會的交際是從鄉土社會中傳承下來的。

在文章中費先生打了個形象的比喻:“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絡。”在這個格局裡,費先生認為只有“禮”才可以維繫每個人的關係,並在文中大量地引用孔子的話語和例子。費老先生先生認為:“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關係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絡所構成的網路,因之,我們傳統社會裡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絡中發生意義。”總之,鄉土社會就是這樣一個穩定的格局,每個網格之間彼此存在著差異,同時也存在著交集。

在“男女有別”中,費先生認為:“同性組合和家庭組合原則上是交錯的,因為以生育為功能的家庭總是異性的組合。因之,鄉土社會中“家庭”的團結受到了這同性組合的影響,不易鞏固。於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為主,異性為輔的單系組合。中國鄉土社會裡,以家族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則較異性原則為重要的表示”和“鄉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個安穩的社會。”深刻地展現了鄉土社會的性心理,但是,我認為這在現如今已經改變了許多。只是,男女之間多了些平等,並沒有“有別”。

費先生認為鄉土社會是沒有法治的,但是,這並不影響社會的秩序,因為鄉土社會是“禮治”社會。“所謂禮治就是對傳統規則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關係,都有著一定規則。行為者對於這些規則從小就熟習、不問理由而認為是當然的。”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是孔子兩千多年來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這就讓我明白了,鄉土中國的鄉土性質其實是受孔家思想影響的,而且影響深刻。

正因為禮治慣了,所以,在鄉土社會裡,一說起“訟師”,大家會聯想到“挑撥是非”之類的惡行。鄉間看到壞的行為卻是合法的行為,於是司法處在鄉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個包庇作惡的機構了。現行的司法制度在鄉間發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壞了原有的禮治秩序,但並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所以,費先生倡導:“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單靠制定若干法律條文和設立若干法庭,重要的還得看人民怎樣去應用這些裝置。更進一步,在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上還得先有一番改革。

我看了之後覺得費先生思想很激進,看待現實中的一些缺陷的眼光很犀利,大膽地揭露社會上的弊端與各種缺點,飛老先生在最後一篇中說到:“從慾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對於慾望的解釋費老先生用孔子的一句話解釋——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礎的特性。這裡似乎有一種巧妙的安排,為了種族綿續,人會有兩性之愛;為了營養,人會有五味之好。”作者認為鄉土社會中的慾望是人類生存的條件的,認為這是自覺的產生的,不需要計劃,這就有別於現代社會了,現代社會往往是從某一目的出發的。

鄉土中國的情結是紮根於每個中國人的心底,是一種民族心理。雖然有人從思想方面排斥這種情結,但是應當承認這種情結是傳統文化傳遞的結果,是一種共通意識,不會因為部分人的意識的缺失和丟棄而不復存在,這只是為了通過民族的文化底蘊傳承下去。費孝通先生正是深刻體驗到了這種這種情結的力量,從而從社會學層面試圖進行分析。從而讓我們真正意義上的去了解什麼才是社會,什麼才是鄉土中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