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1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土中國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土中國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1

中國人傍“土”為生,“鄉土中國”更是極其生動的囊括了當今的中國。

費孝通先生說,“土”並不是個貶義詞。中國人的最根源便是靠著一方土地生活,“土氣”也從而紮根在了心裡。

我並不是農民出生,但也或多或少的接觸這“農民”這一階級的人。農民是中國社會的基礎,也是中國的特色。就像西方國家很難意會到那些拿著鋤頭的人,身上有著的獨特魅力。無論是古代、近代還是現代,無論是和平年代還是革命時期,中國的血脈大多還是流淌在農民的骨子裡。

我所認為的“鄉土”,是個別具風味的詞,這讓我聯想到艾青的《我愛這土地》。“鄉土”既是中國的土地,也是中國的風味;既是物,也是情。中國大半輩子都在土裡紮根,也是這一方土地孕育了一方人情。在農村裡的鄉土情,能把幾戶原本互不相干的人家串起來。畢竟村子就那麼大,農民的性子永遠比不得商人的彎彎繞繞。

當今時代的發展,農村也逐漸成了城市的修飾。我常聽人拿農村人和城裡人做對比,比沒兩下話語中的嘲諷之意毫不掩飾。城裡人有作為,城裡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城裡人有教養……但殊不知中國人本就是農村出身的。農村人心思直,沒那麼多彎彎繞繞,農村的孩子勤勞能幹,身子板硬。其實沒有聰愚之分,只是較比的方面不同罷了。反觀人情世故,中國人骨子裡原有的熱情好客,卻被城市的忙碌掃得一乾二淨了。我不認為應該帶著異樣的眼光看待“土氣”這個詞,同樣覺得農村和城市應該是平等的。

總的來說,中國人是含蓄的,是有秩序的,是有“禮”的。這本書以淺入深出的方式將中國社會剖解出來,且又富有生活氣。既是通俗易懂,又值得一讀。

鄉土中國讀後感2

《鄉土中國》作者費孝通,此書收集的是他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根據其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而寫成分期連載的14篇文章,追究中國鄉村社會的特點。此書是關於社會結構本身及性質的分析,偏於通論性質,並以此作為一個方向來發展中國的社會學。

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關鍵詞“鄉土”了,它是整個中國社會的線索——至少在那個年代。鄉下人是中國的基層,從基層看去,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社會的本質是產生鄉土文盲的根本原因,只有這一鄉土性質發生變化,文字才能下鄉。作者在這一部分運用的分析方法看來是較普遍的,即從現象看本質。人們所處社會環境的差異導致了社會行為的差異,體現在我們的差序格局:中國與西方社會生活中人和人的關係是不同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而西方人則是融在集體中獨立平等的個體。還有秩序的差異,有禮治、法治、人治之分,就中國的傳統而言(可能受儒家影響)禮治較明顯,而西方則為法治秩序;另外在政治制度、權力結構等方面要上升一個層面再論,這也是我需要更進一步學習的內容。

讀完《鄉土中國》,再看鄉村與城市、中國與西方,這兩對差異亦或矛盾似乎是理所應當的。人和人的相互關係、社會和人的特點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剪影。

作為一本社會學入門型的書,《鄉土中國》以典例論證解說,易於讀者接受。我讀過之後的確感受頗深,相信大家讀了也會有所體會。

鄉土中國讀後感3

於我而言,費孝通的《鄉土中國》並不陌生——在高中歷史主觀題的題幹中,這本書的內容常常會被引用到。另外,老家在鄉下,翻閱過程中,恍惚間能從字裡行間裡看到那個蘇北小鄉村的影子。

可以說,鄉土社會是傳統社會。傳統源於經驗的累積,累積的是一套留給下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一套經歷了自然選擇、淘汰了有悖於“叢林法則”條條框框的生活方式。因此,上一代人累積起來的經驗儘可能用來做新人的生活指南,愈是前代生活中證明為有效的,便愈值得保守。於是在一定意義上,在每個人尚未出生之前,就已經有人替他們準備好方式方法以應付人道路上有可能發生的問題。

另外,鄉土社會中的“人情味”似乎同新時代我們追求建構的法治社會的“冷血無情”相矛盾。這種矛盾讓我想到輩際間的矛盾:長輩們覺得我們怎麼可以不按照“正常”的路線走,而我們卻覺得他們都過了時,或激進一點,認為教育好長輩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我們得承認,無論這個時代怎樣發展,在可以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不能完全擺脫鄉土社會的影響,國人都將永遠帶著鄉土性。

現在想想,若要了解人情世故,單單讀懂心理學是遠遠不夠的。歷史文化、社會結構等方方面面都應被納入考慮的範疇,從這幾個維度考量,《鄉土中國》無疑是很好的選擇。

鄉土中國讀後感4

曾看到對《鄉土中國》內容概括的一句話:“前現代中國的國情諮詢報告”,簡短又準確的提煉。《鄉土中國》中用幾個關鍵的字眼囊括了中國社會演變歷程與特徵,“土”、“愚”、“私”、“感情”、“人治”、“訟師”、“血緣”、“權利”等等概念,成為存於人情社會中不可忽視的本源。

作品從個人、群體與社會三個維度將鄉土中國剖開再重組,其意在探索群體間如何實現互動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連結之所在為何。穩定是鄉土的特徵,而打破穩定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這穩定中蘊含著禮治秩序與差異格局,這是禮俗社會的特徵所在。以民間習俗為基礎進行社會管理並提升為一系列的社會制度,這是社會運作的常態;由習俗發展到禮制,而禮制的實施就成為了禮治,這是禮治秩序的來由,在此基礎之上衍生的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人與群體乃至社會的差異格局,這個格局左右著我們的人際關係與遠近親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會秩序正常運轉的法門之一。

作品中除卻社會執行還包含了現代中國人感情與性格溯源。國人含蓄、逆來順受、約束自己等優良又或是憋屈的性格是離不開“土”的本色與上述格局與秩序的影響,“土”帶來了“愚”的一面,而差異格局造就“私”的群己觀念,禮治社會的“無為”形成順其自然的性格表徵。研究用客觀、平實的文字真實再現舊鄉土社會的概貌,瞭解過後,興許可以發現現今仍舊存在的一些現象和思想突然變得有理有據呢。

鄉土中國讀後感5

本書在序言中提到了,這裡所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他並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著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同樣可以在中國的基層社會裡發生作用。

從全書整體來看,鄉土中國並不是指中國鄉土或者中國農村,而是對整個中國社會結構,國民性格極其成因的分析。《鄉土中國》所透露的正是這種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或者說是對傳統文化的社會學層面的解析。它談論了民族歷史、文化對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如:差序格局更為深遠的影響仍然是對中國人行為方式、道德觀念的傳統導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現代化的今天也不能說是完全消解。

在鄉土這個熟人社會中,被預先約好的意義所拘束的記號,不但多餘,而且有時會詞不達意引起誤會,這即是鄉土人際交流的直接性引起的文字在鄉土中的不適應狀況。

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絡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與現代社會追求法制不同,鄉土社會是禮治的,它並非需要靠有形的權力機構來維持這種禮,相反的是它需要靠傳統來維持禮這種規範。因為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而鄉土社會時間和空間不流動的特性恰好滿足了這一前提,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力來推行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內在的服從,它是傳統,是整個社會歷史在維持這種秩序。

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鄉土中國讀後感6

“鄉土中國”這四個字,對我來說缺乏一些誘惑力。

初遇之退縮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國基層傳統社會的經典著作,是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也是解讀傳統中國文化生活的經典之作。

記得剛買回這本書時,我想要迫切讀完它。但只看了書中一段,書中專業性很強的文字使我退縮回來,這本書也就沉睡在了我的抽屜之中。

細品之瞭解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不得不又重新拿起這本書。

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之下,我開始慢慢咀嚼品味書中的文字,體悟費孝通先生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東西,並初步瞭解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其特點。

在閱讀、畫思維導圖、聽同學和老師的講解之中,我學習到了很多的新知識,瞭解到“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差序格局”“血緣”“地緣”等新名詞。

回顧之感悟

通過對這本書的研究性學習,我接觸到了之前從未接觸到的學術著作,嘗試了自己從未嘗試過的東西。我能夠更清醒地面對中國這片古老而亟待新生的土地。

在閱讀過程中通過與老師同學的探索,我戰勝了書中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同時又使我更深刻地瞭解到了讀書的重要性,激發了我對閱讀的興趣。

《鄉土中國》是一部經典之作,我通過閱讀它得到了許多知識,這些知識在今後人生道路上一定會散發出它獨特的光芒!

鄉土中國讀後感7

時常看到歷史的書籍裡會講到很多家族的長者坐在一起召開長老會議,並選出德高望重的人代理村裡的事物。

在鄉村裡,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等等眾多的事物都會和家族發*關係,都會以家族為單位進行著。如果事情小,夫妻二人就可以解決,但若事情大了,全族的人都會幹澀進來。在家族裡,最有威望的就是族長,他代表家族的形象與利益。而當家族與家族之間發生利益關係時就需要長老的協調,長老一般不止一個,他們總是由各個家族的長者組成。長老處理各種糾紛既不是依靠權利,也不是憑藉大家的協商同意而產生的效力。他們主要依靠仁禮道德來管教人們!他們依靠傳統的約束!所以他們總是很重視教化的實施。但這就不得不產生一個問題,傳統的東西也有過時的時候。這時應該怎麼辦呢?反對吧。長老領導下的禮制社會是不允許反對的!於是,在現實的社會中,新生的年輕人既然沒有能力去反對傳統的東西,但他們可以選擇是積極地執行還是消極的對抗。這也就產生了書中所說的“名實的分離”。

這所有的一切是在西方社會所不能看到的。西方擁有議會的傳統,他們更多的是同意的權利,只要同意形成的機構不能滿足大多數同意者的意願,機構就有被反對推翻的可能。他們的行事原則主要依靠法律的約束,他們要求執法者依法而治。

鄉土中國讀後感8

大家小書,獲益匪淺。同時,這本書對我來說也難以“有感”,更多的是獲取知識,通過費孝通先生的引導進入中國社會現象的內心,找尋到一些難以理解的現象,背後是怎樣一種文化傳統。

用差序格局的概念來解釋“公”與“私”的界限問題,解決了一些曾有的困惑。度娘解釋的詞條其實並不明晰,只有讀過完整的論述才能真正瞭解它在說什麼。這種富有彈性的伸縮關係網路,可以跟隨境況來判斷公私,奪定取捨,看來有趣,實際也是如此。費老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如果說西方是“個人主義”,文化傳統裡有平等與憲法的觀念,那麼我們則是“自我主義”,一切價值都是以“己”作為中心的主義,想來有時對待自己與他人的雙重標準大致就是這樣的一種自我主義作祟。

與父母長輩的觀念之爭也能找到一些合理的說法。過去的家族承擔著政治、經濟、宗教等多重複雜的功能,不僅生育一則,大家族是榮辱與共興衰並在的。因此在教化之中,孝就是“無違”,在長老的經驗下循規蹈矩延綿香火。文化與政治的區別在這裡是這樣:“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地加以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辦法的活動是政治。文化的基礎必須是同意的,但文化對於社會的新分子是強制的,是一種教化過程。”因此在如今社會劇烈變遷的時代之中很多東西留存著,很多坍塌了,也有很多在過去與現在之間分裂地掙扎著。所以也不能太貪心,借用一句網路流行語做個自我批評,不能一邊嚮往著西方的自由,一邊眷戀著傳統的關懷。

一本值得一讀又讀的書。

鄉土中國讀後感9

在我理解,差序格局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向外延伸的親疏不同的關係網路。這個格局和西方的團體格局相同的就是格局與格局之間都有交融性。在差序格局裡,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絡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絡所構成的網路。這就有些像一片雨點落在湖水裡激起的圈圈波紋一樣,波紋不斷向外推延,同時又互相交錯,構成整片湖的聯絡。而在西方社會中的團體格局裡,人與人的關係主要依靠各種形式的團體構成。所以,我們今天大學裡會存在著形形色色的社團組織大概就是受到這一思想的影響吧。

另外,據費先生所說,在差序格局的社會裡人們總會存在著私的念頭,一個人為了自己可以犧牲家,為了家可以犧牲黨,為了黨可以犧牲國,為了國可以犧牲天下。並且除了為了個人那一塊,我們都可以說是為了一個“公”去犧牲其他的利益。似乎都是“大公無私”的,但實際上我們總會披著“公”的外衣去實現最終的私慾。

其實,當我在看關於這一些內容時,我總會產生一個想法:那就是西方社會似乎也存在著一種另類的差序格局,只是他們的關係網更多的是依靠朋友來推延出去的,而不像我們的親屬關係,地緣關係等。或者可以說是這種靠關係的現象並不是只存在於中國社會,只是中國社會因為傳統的影響更為的突出罷了。至於文中說的中國人很自私,各人自掃門前雪或者是損公利私,其實這在哪兒都有這個壞毛病,只是說西方因為有團體的傳統要好一點,還有就是西方的社會制度更趨於完善,能更好的指導人們的行為。

鄉土中國讀後感10

費孝通先生曾在序言中說道,它寫《鄉土中國》的目的就是介紹“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並且他從實際出發,介紹了鄉土社會人們的生活、人情、禮俗血緣、道德等特點,讓讀者從實際中理解人們的內心世界。

我懷著對社會學極大的熱情讀了費老先生的《鄉土中國》,感觸頗深。這本書是種嘗試,嘗試回答了“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什麼樣的社會”。這裡講的鄉土中國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在閱讀《鄉土中國》的時候,我會體會到一種反璞歸真的踏實和厚重,我很佩服書中的說理,作者通過將城裡教授的孩子和鄉下的孩子清楚對比就能讓人清晰理解:城裡人只熟悉城裡的事物,正如鄉下人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裡因無知而被嘲笑,城裡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不認識的事物。由此可見,鄉下人無知確實沒有是根據。然而城裡人習慣用理論,土頭土腦來藐視鄉下人。確不知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泥土是鄉下人的命根子,是一種高貴的象徵,是一種質樸的感覺,我們的民族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土在我們的文化中佔有特殊位置,我們又何嘗不該尊重鄉土、尊重農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程序,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費孝通作為一代學人的典範,在幾十年中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為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其《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至今仍引領後人,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鄉土中國讀後感11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什麼是“忘本”。據新華字典解釋是境遇變好後忘掉自己原來的情況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而這就有些像有的城裡人。他們忘記了自己的祖先亦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今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鄉下人貢獻的結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讓人傷心地是他們卻反過來取笑我們的鄉下人“笨”,“愚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費先生給了我們很好的解釋:鄉下人不知道汽車來了應該怎麼躲避並不是智力問題,而是知識問題,鄉下人沒見過世面才會茫然無措而已。

相對於城裡人來說,鄉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鄉下人是萬分重視土地的。他們深深的植根於土地中!到哪兒都不會忘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代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幾本上不流動,村子裡幾百年來老是那幾個姓,鄉村裡的人口似乎是附著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就因為這樣,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熟人的社會,熟悉到自覺地去遵守傳統的規範,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藉助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於人與人的熟悉。但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嗎?答案是沒有!但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又缺少完善的法理去規範種。種的行為,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遊走在茫然的空間裡,也就難免有很多城裡人會忘記自己的本源,因為他們很多都面臨信仰的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就可以,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鄉土中國讀後感12

早就聽說費孝通老師的這本書,一直沒有騰出時間拜讀,近期抓緊時間終於看完了。一本關於社會學的著作,在裡面融入了質性研究和比較研究的科學探索方法,通過對比現代經濟下西方的團體格局和鄉土經濟下中國的差序格局,引出中國情境下的關係社會的緣起等,更深層次解釋了現實生活中的社會現象,受益匪淺。裡面有很多喜歡的語句和思想,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下面這幾段話:

1.中西社會結構的不同: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絡。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2.中西社會關係的理解:穩定社會關係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瞭解。所謂瞭解,是指接受著同一的意義體系。同樣的刺激會引起同樣的反應。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絡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而西方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改變。

3.最欣賞的戀愛觀:戀愛是一項探險,是對未知的摸索。這和友誼不同,友誼是可以停止在某種程度上的瞭解,戀愛卻是不停止的,是追求。這種企圖並不以實用為目的,是生活經驗的創造,也可以說是生命意義的創造,但不是經濟的生產,不是個事業。戀愛的持續依賴於推陳出新,不斷地克服阻礙,也是不斷地發現阻礙,要得到的是這一個過程,而不是這過程的結果。

鄉土中國讀後感13

某天,我得到一本書。

封面是莊嚴而古樸的紅,歷史將它裝點得如此沉重,時代和鄉土的氣息縈繞著它,讓它顯得那樣嚴肅,我有點望而卻步。

扉頁間卻傳來陣陣的邀請聲,是沙啞的鄉音,是熱情的方言……封面上的費孝通先生微笑著,那似乎也是一種誠摯的呼喚。

《鄉土中國》——它邀請我去重新瞭解一個我所謂熟悉的社會,而我,欣然前往。

我本是農村的孩子,但卻生活在城市。記憶中的鄉村,只剩下時間潦草勾勒的幾筆,勉強留存下了一些淺淡的痕跡。

《血緣與地緣》——它將我塵封的記憶喚醒,那個熱鬧的熟人社會在我的腦海中生動起來。費孝通先生的語言十分專業,對於我來說不免有些障礙,但又恰恰給了我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間。像文中作者寫到的他的女兒一樣,我也在“籍貫”上填寫那個其實並不怎麼熟悉的地方,我從未細想過這個問題,更從未將其與“血緣”掛鉤。作者邏輯分明的論證,公式化的語言,卻瀰漫出一股淡淡的人情味兒。

隨著閱讀的深入,一個喧鬧的鄉土社會在我的眼前逐漸放大、清晰,它帶著親切的鄰里,帶著繁華的集市向我走來——那是我的家鄉。

我的心開始不能平靜,也許這就是血緣,會在某個時刻勾起根植心底的對鄉土的眷戀。無論我在哪兒,都永遠屬於那片土地,並隨時會為之感動。

《禮治秩序》至《長老統治》系統地展示了中國鄉土社會的規則;《文字下鄉》科學論證了文字下鄉應注意的問題;《差序格局》清楚地展現了中國鄉村的社會結構。還有很多很多,《男女有別》《從慾望到需要》……

《鄉土中國》這樣一本學術著作,不僅讓我瞭解到了鄉土社會的許多知識,也帶給了我情感上的諸多觸動。

掩卷,手裡的書又“厚重”了許多。

鄉土中國讀後感14

這是一本深入中國農村的一本著作,這裡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內容只就農村而言。雖然如此,但中國上千年來的壓迫封建思想並非短短几十年就能從我們的血液中消失的。即使在今日的城市,也依舊有著鄉土的特性。因而從農村著手描述,更能反應出原汁原味的中國。

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著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政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我們中國鄉土社會表現的熟人社會特徵,在差序格局下的親疏關係,在儒家社教的文化傳導下,活生生的向世人展示出中國社會的整個面貌。在《鄉土中國》一書中,費老從普通鄉下人的土氣入筆,一反常人對土氣這個詞的藐視,稱讚“土”字用的精當,因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也正是因為有了土的滋養,才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才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才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這種鄉土獨有的氣息蘊含著一股濃厚的人文氣息,也是鄉村獨有的氣息。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而正是這種“土氣”。此等的精闢見地,如果沒有一種流淌在靈魂深處的傳統文化意識和鄉土中國情緒,恐怕是難抒發出來的。

《鄉土中國》所透露的正是這種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或者說是對傳統文化的社會學層面的解析。從《鄉土中國》到《再論文字下鄉》,都是在談論民族歷史、文化對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差序格局更為深遠的影響仍然是對中國人行為方式、道德觀念的傳統導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現代化的今天也不能完全理解。而這對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化的轉型,無疑是起著消極的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