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書筆記(1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7.16K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水滸傳》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滸傳》讀書筆記(13篇)

《水滸傳》讀書筆記 篇1

水滸傳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國最著名的圖書之一。

水滸傳是一本人物生動形象,語言豐富多彩的書刊,其中我比較喜歡粗好可愛的李逵,勇武的林沖,足智多謀的阮氏三雄,更喜歡梁山好漢們的劫富濟貧……但是水滸傳裡我最喜歡的還是魯智深,他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拳打鎮關西更是道出了魯智深的力氣之大。

水滸傳裡,如果沒有封建官僚的欺壓和剝削,這些人也會安居樂業,畢竟造反不是什麼好玩的.的事,我想:幸虧我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要不然我就不能像此刻這樣,美滋滋地的看書了,但是這天晚上,我夢見自己轉成了梁山好漢中的一員,和他們一齊打到了東京,活捉了大奸臣高俅,替受苦受難的百姓出了口惡氣。只有天下太平,人民才能安居樂業,生活才能幸福美滿,社會才能和諧興旺。

《水滸傳》讀書筆記 篇2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我在這個假期讀完了描寫人物的性情鮮明的名著,讀完後感嘆它真的是四大名著之一。果然很吸引人,讓我興奮!想起毛主席的話:讀不完水滸傳的不是中國人!感慨萬千。

浪花形成了性格鮮明的人:雪中送炭的宋江,大膽如虎的武松,機智聰明的誤用等。揭露封建社會的官僚反對民眾,只用手遮天的社會狀況。

我被裡面的情節深深吸引,武松喝醉了,打死了孟浩等,但大家對宋江的看法並不一樣。現在讓我來選他一次。

宋江從小讀遺屬,接受傳統教育,進入在三亞做yasi的社會,精通刀筆。他的出身經歷和性格使他了解和體驗老百姓的痛苦,有正義感,辦事慎重,隨機應變,喜歡勸酒。他有在官廳擔任小李的.習慣,所以知道法律,遵守法律。宋江到達陽山浦後,他把問題處理得比較周到,有人說他虛偽,是權術,這是他處理問題的手段。俘獲雷霆的陳明,讓盧俊義等。他犯罪的時候,官兒給他戴上了枷鎖,別人開了枷鎖,他說不行。這是國家的法律圖。

松江的梁山前有義英雄、義訪民蓋,法律和義之間發生矛盾時,松江沒有考慮法律。他為梁山的事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在為梁山男子漢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了閻波錫。

宋江登上梁山,成為義軍首領。他自己說文武方面沒什麼特別的,為什麼能成為梁山博的頭兒呢?這是因為宋江有以下優點:因為仗義疏財,在江湖上有一定的號召力。為兄弟著想,設法救出兄弟遇險。他有某些組織和軍事指揮才能,例如三塔築最戰役,他從總結經驗、調查虛實開始,注意把築城和其他兩個聯盟分開等,總結經驗。

接到申辦案後,宋江成為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為國家出力,保全人民的平安。超去世後,宋江將“家議廳”改為“忠議堂”。這對起義軍來說是重要的事情,是《水滸傳》中松江的關鍵。接到安廳後,將梁山的“大川行道”旗幟改為“順天護國”,他從起義軍首領走向服從朝廷的殉臣。這時宋江的思想是:我愛國,皇帝代表國家,法院不負我,我不負朝廷。他不聽吳用等男子漢的勸阻,徵募起義軍領導人方拉,打得很慘。

悲劇的結局宋江帶領眾人徵召方臘後,原來的108名男子還有27人,其餘不是犧牲或出走,趙正不相信他,傷害了他,死了。宋江去世前,怕李逵再次造反,怕李逵喝藥酒中毒。

宋江的一生曲折,先是成為義英雄、梁山首領、長安後成為朝廷忠臣,最後是悲慘的結局。

《水滸傳》讀書筆記 篇3

到了江洲後,結識了神行太保等人。一天在潯陽樓喝酒,乘著一時酒興便在牆上題了一首反詩,還留下姓名。最後被黃文炳看到打入死牢。

這件事把得讓讀者哭笑不得,不知該怎麼說他,本集也沒有什麼精彩的環節。只是作者能把到讓讀者看了說不出什麼的境界,真是了不起。只能夠說太糊塗,提什麼詩罷了。而正是有了這一集,才能更好的襯托出下一集截法場的.情景來。用題詩被抓著一段來襯托出後面截法場的情景。的確,用題詩被抓要比用其它的好。一是讓你說不出什麼,二還可以把他們截法場的理由弄得更充分。所以我覺得這集好。

《水滸傳》讀書筆記 篇4

今年寒假,我讀了《水滸傳》,我讀了不止一遍,但每讀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讀時,看的是情節,對於書中的詩詞和描寫不屑一顧,甚至達到了看到詩詞我就頭痛的地步,認為這些空佔篇幅。我向來不讀書的'前言,認為太無聊了,只會囑咐讀者讀這讀那,可是當我讀過《水滸傳》的前言,我一改以往的看法,《水滸傳》的前言寫的極其精闢,一面提出客觀的見解,給讀者以極大的啟發,一面又將一些錯誤指出。

第二次讀時,我已不太注重情節,而在於描寫上,施耐庵的寫作功底令我欽佩不已,一般作家都不會在一部作品內描寫太多的人物,因為知道如果一個不填,便會使人物性格相同而不能令讀者記住,而施耐庵很好的抓住了人物精髓,譬如:魯智深和武松兩人。

他倆的性格差不多,好打抱不平,武藝高強,但魯智深的想法是救人須救徹,當他救走金老父女後怕小二去通風報信,還在店裡坐了幾個時辰。他三拳打死鎮關西后,卻鎮定無比道:“你詐死,灑家和你慢慢理會”。不可謂不是一個粗中有細的好漢。

而武松呢?他同樣武藝高強,也曾在景陽岡上打虎,但當他殺死潘金蓮和西門慶後,並沒逃走,提著人頭押王婆到衙門自首,這等光明磊落的漢子,不能不讓人敬佩。

第三遍讀,我開始有些摸到書中人物的靈魂了,就拿李逵來說吧,李逵魯莽衝動,性格急躁,對宋江卻忠心耿耿。

這三遍讀《水滸傳》,一次比一次深入,不品《水滸傳》不知世間之奇,我還要繼續品嚐這《水滸傳》之奇。

《水滸傳》讀書筆記 篇5

讀完《水滸傳》,我眼前總是浮現著108個英雄好漢的形象。

《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古典名著,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號稱“中國四大名著”。

《水滸傳》講得是一百零八個梁山好漢起義反抗朝廷的事。南宋時期,朝廷腐敗,官壓百姓。引得無數英雄好漢投奔梁山泊。反抗當官汙吏,最後招安的事。

其中的人物有:“及時雨”宋江,"青面獸“楊志,“黑旋風”李逵……宋江是梁山好漢的.偉大領袖。他從小就出生於官府家庭,精明練達,喜好交結天下豪傑。為人仗義疏財,是“忠義兩全”的典範。

宋江忠於朝廷,對抗遼兵,征戰方臘。但最後他被奸人所害,實在令人扼腕嘆息呀!

在眾多梁山好漢中,我還比較喜歡武松。他景陽岡上打虎、大鬧快活林、醉打蔣門神、雪恨鴛鴦樓都體現出了武藝高強、疾惡如仇、行俠仗義的特點。後來在梁山上成為第十四條好漢。在征戰方臘中作戰英勇,可以說武松是《水滸傳》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位勇士。最令我難忘的還是“雪恨鴛鴦樓'這一章。武松在牆上寫道:“殺人者武松也”。這是因為他不想連累其他人,讓官府有帳就衝他,大有一人做事一人當的風範,實在令人讚歎!

讀完《水滸傳》,我眼前總是浮現著108個英雄好漢的形象。最後雖然大部分犧牲了,但他們那不向惡勢力低頭,仗義疏財的精神仍永存在人們的心中。

《水滸傳》讀書筆記 篇6

書名:《水滸傳》(學生版)

作者:施耐庵、羅貫中

好詞:霞彩繚繞、吉日良辰、生生相會、世世相逢、永無阻斷、盡醉方散、同聲共願。

好句:眾皆同聲共願,但願生生相會,世世相逢,永無阻斷。

內容:108名英雄好漢被逼上梁山的經過,是梁山好漢的個人英雄傳奇故事。

最喜歡的`人物:智多星吳用、玉麒麟盧俊義、沒羽箭張清、花項虎龔旺、獨火星孔亮、毛頭星孔明、神機軍師朱武、白花蛇楊春。

優美詞句:

踉踉蹌蹌 柳眉踢豎 淚如雨下 兩相情願

明明白白 民窮財盡 民窮財匱 漫天遍地

面色如土 買上囑下 目睜口呆 捏腳捏手

嫋嫋娜娜 濃妝豔抹 屁滾尿流 炮龍烹鳳

披頭散髮 前不巴村 後不著店 前不巴村

千恩萬謝 七橫八豎 無剛骨,安身不牢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園紅。

柔軟是立身之本,剛強是惹禍之胎。

上下尋人虎飢渴,一掀一撲何猙獰!

身橫野草錦斑銷,緊閉雙睛光不閃。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心安茅屋穩,性定菜羹香。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長。

腥風血雨滿松林,散亂毛須墜山奄。

一切諸煩惱,皆從不忍生。見機而耐性,妙悟生光明。

欲求生快活,須下死工夫。

我的感受:“全忠仗義”。顯然、這主題詞是“忠”和“義”,而“義”又明顯是主題詞的關鍵詞,因為“義”在這裡規定著、限制著“忠”的範圍。所以,我們只要把“義”的意義弄清楚了、“全忠仗義”的意思也就知道了。

《水滸傳》讀書筆記 篇7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它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水滸傳》為我們講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在水泊梁山起義,以及聚義之後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

在這一百單八將中,我最喜歡“行者”武松了。武松是清河縣人氏,他有個哥哥叫武大郎。武松從小父母雙亡,由兄長武大郎撫養長大。這武松兄弟雖一母所生,但武松儀表堂堂,渾身上下有百斤力氣,而武大郎卻面目猙獰,短矮可笑。

武松不但相貌堂堂,還特別忠實,也特別講義氣。有一回,武松要回家看望哥哥,往清河縣走去,他在景陽岡下喝了十八碗酒,沒聽店家勸告獨自上了岡。後來遇上老虎,與老虎鬥智鬥勇最終打死老虎。縣令獎了一千貫錢,武松認為那些獵戶特別辛苦,就把賞錢全部分給了獵戶。武松的勇敢與忍耐讓我十分吃驚,他在與方臘鬥爭中被包道乙一劍砍傷左臂,但仍然忍痛全力應戰。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雖然,很多人都說梁山一百單八將是好漢,但我認為這一百單八將好漢也有好差之分,如宋江一直希望朝廷可以招安,表現了他的懦弱……

《水滸傳》讓我學會懂得朋友之間要懂得忠和義。

《水滸傳》讀書筆記 篇8

這本書是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鉅著。主要講的內容是梁山泊好漢聚義水滸寨,以及後面北退遼兵,南擒方臘的一些英雄事蹟,梁山泊好漢聚義,他們基本上是被逼無奈才上梁山,進行打家劫舍的"勾當"其中包括一些刺配的'囚犯例如:豹子頭林沖,行者武松,還有被"賺"上山的。

例如:雙鞭呼延灼,河北玉麒麟盧俊義,插翅虎雷橫,還有一些自願上山聚義共創大業的:例如:菜園子張青,還有和梁山泊好漢交手被俘虜的英雄好漢:例如霹靂火秦明,沒羽箭張清,等等。

《水滸傳》讀書筆記 篇9

《水滸傳》是我國古代,也是世界文學罕有的一部描寫農民革命鬥爭的長篇小說,它的產生,跟我國文學史上許多家喻戶曉、為人民喜愛的名著一樣,是有進步思想的文人作者採取民間流傳的.群眾創作,加工再創作而成的。

北宋末,宋江等一百單八人揭竿起義。到了南宋,在民-族-矛-盾和階級鬥爭持續劇烈發展的歷史背景下,這些起義英雄為人民群眾傾心愛慕,廣泛流傳,以致紛紛起而效尤。北宋腐朽政權面對嚴重“內憂外患”,一貫對外屈降,對內鎮-壓。鎮-壓了內部,才可以偷生苟安混下去。但這個政權“民窮、財匱、兵弱、士大夫無恥”,他們哪有力量“安內”?說宋江在京東起事,宋徽宗此時對蠢蠢欲動的金國視而不理,卻唯獨想拔出宋江這眼中尖丁,不久,北宋亡國了。南宋統治者是更加無恥的投降主義者,而當時南北廣大人民群眾對金統治者侵擾是堅決抗戰的。他們一批批建立山寨水寨,對金反侵略、反擴張,對宋反投降、反壓迫;與南宋統治者相對立,形成大是大非黑白分明的陣線。苟延殘喘的南宋統治者處此局勢,當年侯蒙的獻策“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自然而然成為他們“安內”最好的政策。

宋江等一百單八人聚義梁山,受招安徵方臘的事,在民間流傳了幾百年。人們痛罵誤國的奸臣賊子,比照之下,對巨盜宋江之流深表敬慕和讚賞。贊說其:“不假稱王,而呼保義,豈《水滸傳》是“英雄傳奇”的開山之作,是中國最傑出的古典長篇白話小說之一。數百年來,風行宇內,雖屢遭禁燬,仍然保持著長久的生命力。其思想之偉大,見地之超遠,為古今人不能及也。”《水滸》抒發對現實社會的感想,文筆從容、蘊藉,饒有趣味。

《水滸傳》讀書筆記 篇10

在暑假裡,我讀了許多的書,感覺收穫滿滿。但是讓我最喜歡的就是《水滸傳》,也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的作者是施耐淹,創作於元末明初。

這本書記述了宋江為首的108個好漢,天罡星共三十六人。地煞星共七十二人,故事中最吸引我的是書中的`血濺鴛鴦樓的武松,因為張督監對武松愛敬有加,並許將來把丫環玉蘭配給武松。武松受此待遇,誓願報效張都監。後來,有一天晚上,武松聽到張督監家裡有人喊:“捉賊”,武松一心只想報恩,結果被張督監家奴拿下,張都監及時出現從武松房裡搜出一些金銀,把武松綁縛官府。武松途經飛雲浦,問出原因,武松一怒之下殺死了張督監一家男女老少。逃出城外投奔了張青和孫二孃。

故事中的一百零八個好漢就像夜幕中高高掛起的璀璨之星。從他們身上我明白很多道理,比如宋江仗義疏財,為人講義氣。吳用足智多謀,招攬了眾多英雄。魯智深拳打鎮關西,粗中有細。林沖武藝高強,勇而有謀。武松拳頭打死老虎英勇無比。還有許多的英雄人物都讓我敬佩不已,這讓我懂得了做人要有正義感講義氣。

作者如此神來之筆,更是讓人歎服,讀《水滸傳》不僅能被這些英雄的氣概所折服,還能瞭解到更多的英雄人物。有人說,《水滸傳》是中國生活偉大的社會文獻,有人說《水滸傳》的情節有歷史般的廣闊,與西班牙17世紀的流浪漢小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水滸傳》讀書筆記 篇11

好詞:震天價響穢汙怒掣逆子讒臣

好句:

心頭火起,口角雷鳴。奮八九尺猛獸身軀,吐三千丈凌雲志氣。按不住殺人怪膽,圓睜起卷海雙睛。直截橫衝,似中箭投崖虎豹;前奔後湧,如著槍跳澗豺狼。直饒揭帝也難當,便是金剛須拱手。

讀後感:

這篇文章和上篇文章相似,但不同之處是,魯智深闖下的禍比上次嚴重得多,導致讓長老不得不把他轉去其他廟宇,如果一個人知錯就改,那他還是一個有希望的人,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錯下去,那他就無藥可救了,本來是孺子可教也,變為孺子不可教也!孺子可教也也好,孺子不可教也也好,我們必須要知錯就改,打個比方說,你已經因為玩火燒燬了你無比珍貴的書籍,你的父母狠狠地批評了你,可你不知悔改,依然玩火,最後把你家給燒得一根木頭不剩,這就是一錯再錯,不知悔改釀成的惡果,你願意釀成這種後果嗎?我相信你不會。

《水滸傳》讀書筆記 篇12

施耐庵(1296~1371)名子安(一說名耳),又名肇瑞,字彥端,號耐庵。

籍貫:江蘇興化人。

身份:中國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長篇古典小說《水滸傳》作者。《水滸傳》原名《蕩寇志》在當時為禁用的書,後被人改名為現在的《水滸傳》。

生平:有關施耐庵生平事蹟材料極少,蒐集到的一些記載亦頗多矛盾。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在今江蘇省興化、大豐、鹽都等地陸續發現了一些有關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譜》、《施氏長門譜》等,另有《興化縣續志》卷十三補遺載有《施耐庵傳》一篇,卷十四補遺載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誌》一篇。據這些材料分析: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後代,唐末施之常後人在蘇州為家。其父名為元德,操舟為業,母親卞氏(卞氏後裔亦遷至今江蘇省大豐市境內)。施耐庵自幼聰明好學,才氣過人,事親至孝,為人仗義。19歲中秀才,28歲中舉人,36歲與劉伯溫同榜中進士。其曾在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為官三年,因不滿官場黑暗,不願逢迎權貴,棄官回鄉。張士誠起義抗元時,施參加了他的軍事活動。張據蘇以後,施又在他幕下參與謀劃,和他的部將卞元亨相交甚密。後因張貪享逸樂,不納忠言,施與魯淵、劉亮、陳基等大為失望,相繼離去。施與魯、劉相別施時,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別》套曲,抒發慷慨悲痛之情。不久,張士誠身亡國滅。施浪跡天涯,漫遊山東、河南等地,曾與山東鄆城縣教諭劉善本友善,後寓居江陰徐氏初,為其塾師。隨後還舊白駒,

隱居不出,感時政衰敗,作《水滸傳》寄託心意,又與弟子羅貫中撰《三國志演義》、《三遂平妖傳》等說部。他還精於詩曲,但流傳極少。除套曲《秋江送別》以外,還有如顧逖詩、贈劉亮詩傳世。施耐庵為避明朝徵召,潛居淮安,染病而歿,就地高葬,享年75歲。耐庵歿後數十年,其孫文昱(述元)家道熾盛,始遷其祖耐庵骨葬於白駒西落湖(今江蘇省興化市新垛鎮施家橋村),並請王道生作《施耐庵墓誌》。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高儒《百川書志》載:“《忠義水滸傳》100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類稿》中說:“此書為‘錢塘施耐庵的本’。”萬曆年間,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編水滸傳,特為盛行。”今人一致認為施耐庵是《水滸傳》作者。也有人認為是同弟子羅貫中合著或者有羅貫中續寫。

施耐庵的其他著作據傳還有《志餘》《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等小說作品,甚至有人說他還參與了《三國演義》的編撰,這些都是其墓誌銘上所言。究竟是否真實可信,都還有待進一步的考證研究。

內容概括

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

九紋龍史進結識了少華山頭領神機軍師朱武等三人,被官府鷹犬告發,當地官府派兵捕捉。出於無奈,史進焚燬了自己的莊園,投奔外

鄉,得遇一個下級軍官魯達。兩人共在酒樓飲酒,聽得有賣唱女子啼哭之聲,問知父女系受當地惡霸鎮關西鄭屠的欺凌。魯達仗義贈銀,傳送父女回鄉,並主動找上門去,三拳打死了鎮關西。事後棄職逃亡,巧遇已有安身之所的賣唱女之父,將他接回家中藏匿;以後輾轉去五臺山出家,起法名為“智深”。魯智深耐不得佛門清規,屢次酗酒,又打壞山門、金剛,寺中長老無可奈何,只得介紹他去東京大相國寺當名職事僧,職司看管菜園。在此 期間,他收服了一群潑皮。 魯智深偶然結識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兩人甚為投機。當朝權臣高太尉之子高衙內,覬覦林妻貌美,設計陷害林沖,誣其“帶刀”進入白虎堂,將他發配滄州,並企圖在途中殺掉林沖。幸得魯智深一路暗中護送,得以化險為夷。林沖發配滄州後,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手刃仇人,上了梁山。

梁山附近有個當保正的晁蓋,得悉權臣蔡京女婿、大名府知府樑中書派楊志押送生辰綱上京,便由吳用設計,約集了三阮兄弟等共計七人,在黃泥崗劫了生辰綱,投奔梁山。楊志丟了生辰綱,不能回去交差,就與魯智深會合,佔了二龍山。

山東鄆城有個呼保義宋江。他有一外室,名叫閻婆惜。此人有外遇,探知宋江與“強人”有來往,百般要挾。宋江一怒之下,殺了閻婆惜,逃奔小旋風柴進莊上,得以結識武松。後武松於景陽崗上打死猛虎,一時名聲大噪,被聘為陽谷縣都頭,碰巧遇見失散多年的胞兄武大。其嫂潘金蓮羨慕武松英偉,欲求苟合,為武松拒絕。後乘武松外出公幹,金蓮私通西門慶,毒死武大。武松歸後察知其情,殺了西門慶和

潘金蓮,給兄長報仇。事後他主動去縣衙自首,被髮配孟州,結識施恩,醉打蔣門神,怒殺張都監全家,亦輾轉投二龍山安身。宋江至清風寨寨主花榮處盤桓,因故被人陷害,發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題“反詩”,又被判處了死刑,得梁山弟兄劫法場救出,宋執意要回家探父,又迭遭危險,終於上了梁山。

隨後,經過三打祝家莊,出兵救柴進,梁山聲勢甚大。接著又連續打退高太尉三路進剿,桃花山、二龍山和梁山三山會合,同歸水泊。而後,晁蓋不幸中箭身亡,盧俊義經歷諸多曲折也上了梁山,義軍大破曾頭市,又打退了朝廷幾次進攻,其中好些統兵將領亦參加梁山聚義。最後,總共擁有一百零八個頭領,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面對梁山義軍越戰越勇的形勢,朝廷改變策略,派人安撫。於是,在宋江等人妥協思想的指導下,梁山全體接受招安,改編為趙宋王朝的軍隊。統治者還採用“借刀殺人”的策略,命令梁山好漢前去徵遼,幾經征戰,始得凱旋;接著又奉命至江南征討方臘。結果,方臘被打敗了,義軍也傷亡慘重,弄得一百零八條好漢死的死、殘的殘、溜的溜、隱的.隱,稀稀落落,只剩下了二十七個人。然而,就是這些倖存者也未能逃脫接踵而至的厄運。統治者眼見梁山義軍勢孤力單,便在封官賞爵後不久,對宋江等人下了毒手:宋江,盧俊義被分別用藥酒、水銀毒死,李逵又被宋江臨死時拉去陪葬,吳用、花榮也在蓼兒窪自縊身亡??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就這樣被扼殺了。

寫作背景

宋代說書伎藝興盛,在民間流傳的宋江等36人故事,很快就被說書人採來作為創作話本的素材,南宋羅燁《醉翁談錄》記有小說篇目《青面獸》、《花和尚》和《武行者》,這當是說的楊志、魯智深、武松的故事,此外,《石頭孫立》一篇可能也是水滸故事。這是有關《水滸傳》話本的最早記載。南宋末有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並序》,序裡說:“宋江事見於街談巷語。”並說在龔開之前有畫院待詔李嵩,曾畫過宋江等人像。但龔開的贊並未說故事內容。現在看到的最早寫水滸故事的作品,是《大宋宣和遺事》(見《宣和遺事》),它或出於元人,或為宋人舊本而元時又有增益。有的研究者認為它是說書藝人的底本。它所記水滸故事梗概,從楊志賣刀殺人起,經智取生辰綱、宋江殺惜、九天玄女授天書,直到受招安平方臘止,順序和現在的《水滸傳》基本一致。這時的水滸故事已由許多分散獨立的單篇,發展為系統連貫的整體。元代雜劇盛行,有大量的水滸戲出現,元雜劇和《大宋宣和遺事》所記水滸的人物姓名大致相同,但聚義地點不同,雜劇說的是梁山泊,《遺事》說的是太行山;雜劇中已有“一百八個頭領”之語,《遺事》只提到了36將的綽號姓名;《遺事》中寫李逵位列第14,燕青位列第28,雜劇中李逵是第13頭領,燕青是第15頭領。凡此種種,可見在《水滸傳》成書以前,水滸故事在流傳中內容細節上頗有異同。這或者同在不同地區流傳也有關係。施耐庵正是把這些

《水滸傳》讀書筆記 篇13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的只有一個字義。

但是,當今社會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的人,就是一個有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那就是魯智深。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在現實生活中,正義是一種高尚的美德,比如說:我們的警察,就充滿正義感幫助別人,為被人擋槍,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所以我們要講義氣,不能做不講義氣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