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色拉》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4W

如果以前有人問我,上海有什麼特色美食的話,我一定答不上來。城隍廟的那些所謂的生煎,小籠,都已不再是隻屬於上海,於是便開始思索,什麼才算是真正的上海?我一直在尋找,那種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古典與摩登的獨特氣質,直到在書叢中看到這本陳丹燕的《上海色拉》,欣喜地發現,原來一直在心底的靜靜地流淌著的河流,竟被精巧細心地收藏在層層書頁間,和著油墨凝重而有力的色彩,散發著幾乎難以察覺的馨香。

《上海色拉》讀後感

上海色拉,是一道在上海大大小小的中餐館和西餐館都可以點到的冷盤,做法也很簡單,是將煮熟的土豆切成小方塊,一隻蘋果切成小方塊,一些煮熟的青豆粒,還有同樣的被切成了小方塊的紅腸,用色拉醬拌成。我從沒想過,這道我從小吃到大的菜餚,卻是屬於上海獨具匠心的發明。

色拉本應該是生吃的,可是中國人偏愛熟食,於是便有了這“改良西餐”的做法,而且還一直流傳至今,深受青睞。在七八十年代,整個中國只有在上海的油醬店裡能買到八角二分一斤的色拉油,這就足顯上海的特別之處了。

陳丹燕是一位對上海文化研究感觸頗深的女作家,她所著的《上海的風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葉》,《上海的紅顏遺事》,身臨其境般地展現了三十年代上海的浮華璀璨,和美麗優雅的上海小姐的命運。而在這本《上海色拉》中,陳丹燕的腳步行走在現在,逐漸褪去了當年模樣的上海,走過上海的'音樂廳,上海的咖啡館,書店,客廳,玫瑰,婚紗,教堂,墓地,一條又一條暗藏故事的街道……是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留下的揮之不去的永恆的紀念,有著古典的東方文化與歐洲氣質的融合的上海的歷史,其實盡在那一條條蜿蜒曲折的鋪著青石的小巷深處,尋常人家抽屜底下的一個個蛻皮生鏽的鐵皮罐頭裡的老相片,舊唱片,還有一片散落的玫瑰花瓣,沾滿了歷經風霜的塵埃,卻依稀可見盒子上面五顏六色的圖案,牆上剝落的老上海穿著旗袍的香菸美女的畫像,是曾經的繁華留下的痕跡,有一些模糊卻可以看得清晰。

書中隨意的塗鴉,是作者漫步上海的悠閒的心情的寫照,同樣也是上海的城市氣質,帶著些許歐洲式的隨心浪漫,卻仍保留著東方的含蓄靦腆。上海,就如那精緻的青花瓷小盤中盛的上海色拉一樣,是一種優雅精緻的混合物,昔日的繁華掩埋在老石庫門房子裡,卻依然藏不住它的貴族氣質,透過斑駁的磚瓦間的縫隙瀰漫開來,讓我不再彷徨尋找,卻深深地為它痴醉,為它著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