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楊絳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2.96W

《我們仨》楊絳以母性的慈愛訴說一生對女兒的牽掛,向讀者展示了一家三口真誠、平和、樂觀、向上的家庭氛圍,文字皆從肺腑流出,行文用筆皆由情牽掛,讀到感人之處,不無熱淚盈眶使我們看到生命的可貴,親情的相惜與呵護,全篇充滿人性美的光輝。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幾篇關於楊絳的我們仨的讀後感,歡迎閱讀

我們仨楊絳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_第1篇:

《我們仨》讀完有些日子了,很有些感觸,卻遲遲沒有動筆,我想等自己靜下來,走出世俗的瑣碎與煩惱,在一個澄澈清明的境界裡,來解讀我所看到的《我們仨》。可是,我竟然不能夠。或者說,年近不惑的我,其實還“惑”著,而且,“惑”得還不輕,“惑”到找不見了支撐。如果說,還有那麼一點支撐的話,那麼,就是白髮高堂,就是膝下稚子了。

可是楊絳她有什麼?她什麼也沒有了。他們仨,一路走來,失散了,丟了一個,又丟了一個,只剩下了她自己,住在曾經被他們稱作“家”的三里河寓所,用自己的筆,懷想他們仨曾經擁有的歲月。

我總是忍不住要想,每一個清晨,從殘破的夢裡醒來,窗外,晨曦尚薄,屋裡,黑暗像推不開的帳幔,一個人,靜靜地躺著,她,一個耄耋老人,是不是用獨自囈語的方式,在呼喚著熟睡的親人?永無止息的訴說,訴說給無邊的寂寞。每一個夜晚,那種真正的、靜得如同死亡的夜晚,放下筆,摘下老花鏡,一個人,走到水池邊洗臉,看到面前的鏡裡,有著她清瘦的容顏,她會不會伸出枯瘦的手,捋一捋日漸稀疏的花白的頭髮,說,頭髮又長了,鍾書,替我剪剪?一回頭,啞然失笑,笑出眼窩裡一汪抹不去的淚。永無止息的思念,思念著走遠了的親人。

也許我是錯的.,楊絳她不寂寞。思念是一定的,但她不會是一個把痛苦當做日常功課的人,最起碼,她不是石評梅,沒有“把剩下的淚水,都灑在你的墳頭”,直到“再也不能來看你的時候”。她從石評梅黃廬隱的時代走來,一路上有她的鐘書相伴,沒有生活的困頓,沒有情感被遺棄被揹負的傷痛,她的心裡,滿滿當當的,裝著他們一起走過的歲月,每一個日子,都可以讓她長久地咀嚼,品咂,回味,咬爛了,嚼碎了,吐出來,是《我們仨》,是《走在人生的邊上》,是《我們的錢媛》,這樣,在她終於回到親人身邊以後,我們還可以繼續咀嚼她,咀嚼他們曾經擁有的歲月。

想起了上週六在沙龍上,大家關於死亡的一系列見解。一個人,從出生的那一瞬間起,就註定了死亡的必然,也就是說,一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漫長的準備死亡的過程。這話是喬忠延老師說的。他還說,一個人,走出了別人的記憶,那麼,對於這個淡忘了他的人來說,他已經死了。不管是誰,走到了生命中新的階段,就等於親手埋葬了自己的過去,那個舊他,死了。死亡時最尋常的,尋常的好像是日出月落,花謝草榮,石出水落,秋去冬來。

那麼,楊絳之所以是楊絳,之所以在走到人生盡頭的時候,還能以頑強的聲音證明自己和親人的存在或者存在過,不僅僅是勇者,更是超脫,是悟透了生死禪機之後的平靜。惟其如此,她才可以在書的最後這樣寫到: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我一人。”

這一聲長嘆,是謝幕嗎?不,是思索。因為,她接著寫到: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一個珍藏著丈夫隨手寫的紙條的妻子,一個珍藏著女兒的信手塗鴉的畫片的母親,這樣說。家,曾經是她傾注了全部情感的地方,現在,她找不到了。我卻絲毫也不為她悲慼。在這樣一個清晨,在愛人濃稠的酣夢裡,在兒子朦朧的呼喚裡,我品味著一個女人的傷痛與豁達,白天困擾著我的一些煩惱,一下子都消失了。

一扇窗戶被推開了。

我們仨讀後感_第2篇:

拜讀了楊絳先生大作《我們仨》後,一直很想寫篇讀後感抒發自己感慨萬千心情,但奇怪的是每每提筆,卻又無從落筆。因為這本回憶錄有些與眾不同,既沒突出轟轟烈烈的歷史事件,又沒強調傳奇的人生故事,楊絳先生用溫婉平實的語言,記錄了她與已逝丈夫錢鍾書和女兒錢瑗生前一起快樂生活的點滴。雖然書內充滿對生活瑣事細緻的描寫,卻不會讓人感到流水帳般的無趣和冗長,反而不時透出楊絳先生的人生智慧,並能出其不意的激起我內心深處的一股神祕而強大的力量,直奔鼻頭,潤澤雙眼後,又緩緩的從全身暖暖的四溢開來。

書中這種直擊人心讓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有很多。例如,當楊絳先生在描寫和她丈夫之間的相處時,她寫到她很喜歡和她丈夫一起背詩,還喜歡背同一首,如果同時把詩內某一個字忘了,兩人會不約而同覺得那字一定是全詩最欠妥帖的字。寥寥幾筆,立刻勾畫出讓人無比羨慕的靈魂伴侶的美滿愛情來。再如在描寫女兒時,寫到她丈夫有一次問他們的女兒誰先認識媽媽,她女兒回答:“自然是我先認識,我一生出來就認識,你是長大了認識的。”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也不禁讚歎小朋友的聰慧可愛。又如在敘述三人相伴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時,寫到每次三人在飯店吃飯,喜歡一起觀察其他桌客人的言行,然後你一言我一語的為陌生人杜撰他們的人生故事。再如,楊絳先生待丈夫過世後,才驚覺之前因戰亂而未能給母親盡孝送終雖然痛苦,但當時能在她丈夫的百般勸慰下任意為悲苦的事情發洩卻又是多麼的幸福,自然而然的帶出了她的人生智慧:人終究是要“失散”的,無論好壞悲喜,都應該要學會珍惜感恩當下所擁有的一切。總之,書內所有這些零碎的家務事都能在楊絳先生筆下變得妙趣橫生,感人肺腑,充滿哲理。

回想起與家人故事

難道這就是我內心深處那股神祕而強大的力量被激起的原因嗎?我的直覺告訴我並不全然,但已經很接近。直到有一天,接到我媽電話,一切都清晰起來。記得那天我媽跟我家長裡短後,突然問起我最近讀什麼書,我回答《我們仨》,沒想到我媽一聽竟在電話另一端咯咯笑出聲來,原來她也剛讀完。正如《我們仨》裡描述的那樣,家人間總是存在?一種天生的默契和不需刻意營造的快樂。可就在這一瞬間,我突然醒悟原來這本書深深撼動我的不僅在於它動人的文字及感人的情節,更在於這本書描寫的故事不單是楊絳先生和她家人的故事,也是我與我家人的故事。我內心深處被激發的那股神祕而強大的力量正是一種我不願接受但卻無法否認的共鳴。楊絳先生用她平實詼諧的筆風,向我們透露了一個殘忍痛心的事實,當面對生老病死,再契合的另一半、再可愛的孩子、再美滿的家庭終究是要“失散”的,這是我們每個人終將面對的人生結局。但她又以她的親身經歷,向我們展示了一種面對生死的豁達態度。只因“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在沒和家人“失散”前,應該要學會享受過程,尤其學會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無論悲喜;在不幸與家人“失散”後,也要帶?美好的回憶,坦然堅強的尋覓自己的歸途。我頓時覺得生活中所有的煩惱都可愛起來。楊絳先生說的對,也許數年後的某一天,當我回想往事,我將會無比羨慕當初那個還能為當時困難而煩惱的我呢!珍惜當下,感恩生活,因為《我們仨》就這麼“失散”了,因為人終究是要“失散”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