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科學代表大會聽課有感範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4W

本次活動,分兩個賽區,分別是勝利國小和第四實驗國小,近三天半緊張而有序的聽課活動,在這裡,和老師們一起交流一下我的收穫:

國小科學代表大會聽課有感範文

輕鬆而有目的的課前交流:在《飛旋的陀螺》一課,棗莊的那位老師讓學生大聲說出大螢幕出示的字的顏色:“紅、綠、藍、黑、白”等字,其顏色與表達的顏色一致,接著再出現這幾個字,但字的顏色卻發生了改變,如紅字是綠顏色的,故意誤導學生說錯。學生在肯定、驚訝、大悟、開懷的交流中進入課堂,並且課堂內容與顏色密切相關,創設了輕鬆的氛圍,拉近了與課堂的距離。

激發探究興趣匯入新課:我區李金昌老師在執教《通電的線圈》時,利用國小生對魔術的喜愛,設計表演了一個小魔術,師:今天,老師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看這是一根鐵釘,它能吸小鐵釘嗎?生:不能。師:現在老師給它一點魔力(師表演纏導線、通電等),現在它能吸起小鐵釘嗎?學生睜大了眼睛、屏住了呼吸,等把小鐵釘吸起時,這個小魔術的魅力也就凸現出來:激發了學生探究電磁鐵的興趣,為探究電磁鐵的特點做了鋪墊。

民主而和諧的師生關係:在《光與我們的生活》一課中,老師自始至終,無論在語言上,還是在教態中,都感覺是學生很親近、很熟悉的老朋友,不是為了這堂課而來,而是為了這幫孩子而來。記得有個細節,實小的學生有統一的黃色太陽帽,一開始上課時,很多學生習慣地戴著太陽帽來到課堂,老師提醒大家摘下帽子上課,可過了一段時間,有個學生又故意把帽子帶上,表現也很積極,老師就著重指出:讓這個帶小黃帽的同學回答,當這個同學回答完坐下來就立刻把帽子摘下來放在一邊,一節課都沒碰它。

精心設計有效的探究活動:李金昌老師在執教《通電的線圈》時,當學生通過對比實驗得出電磁鐵磁性的大小因素有關時,巧妙地設計了一個比賽——“當小搬運工”的活動,學生能充分利用剛學的知識,設計出更好的方案,鞏固了電磁鐵的特點。《玩鏡子》一課,老師利用給學生的材料,提示了三種玩法:觀察用平面鏡照字,做個動作照自己;藉助鏡子用鐳射燈繞過障礙物擊中目標;將兩面鏡子擺成各種角度,你能看到多少物體的像。學生在玩中發現、記錄、 彙報、交流,從而得出鏡子的特點。

恰當利用多媒體教學:講課老師們的課件都非常精緻,有的.用了動畫,在泰安的一節《玩鏡子》一課中,老師為了讓學生認識平面鏡有反光的作用,她設計了一個打靶的遊戲,學生站在螢幕前,老師在學生與螢幕之間,學生用手中的鐳射燈照老師手中的鏡子,反射的光只要照在螢幕上的靶心,螢幕就會發出咣的一聲,而且靶心也四散分裂,效果非常好。還有的用到了觀看3d影片,在濟南的《光與我們的生活》一課中,為了讓學生了解光與我們的生活關係密切,老師給每位學生髮了一個3d眼鏡,放了一段帶小恐龍的影片,學生一會兒啊——一會兒嘔——,在驚恐、刺激、吼叫中感受了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光。後來,我們也發現每個評委都有一個好點的3d眼鏡,的確為課堂增色不少。在《細胞》一課中,老師隨機用攝像頭拍攝學生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圖片,並當即製成幻燈片供大家觀察,如果當時光線好一點,操作提示再細緻一點的話,效果肯定不錯。但也有的課件過於複雜,光想展示自己的課件,加上操作不到位,本來設計很好地課卻影響了課堂效果。

教具的突破與創新:也是在《飛旋的陀螺》一課,老師為了讓學生在實驗中更好地瞭解光的合成,讓學生把自己製作的一個陀螺放在陀螺加速器上,講完課我們就問她那陀螺加速器怎麼弄得,她說她物件在市場上買了一個小馬達,自己組裝的。 第三天下午我們又回到勝利國小聽課時,就打聽上午的課怎麼樣,很多老師都說《心臟與血管》一課課設計得倒一般,不過他的課件很好,說講完課老師們都給他搶了,也就是那老師很大方,誰要就送給誰了,具體是什麼我只是聽說也說不好,不過我和李慧賢老師定了那課的光碟,等光碟一來、我們就讓董老師拷過去,再讓大家看。

實驗材料的精心準備:我們科學老師都知道,實驗材料準備的恰當、齊全與否,直接影響學生探究的效果。有的老師光是準備材料袋就準備了三個,哪個活動用哪號材料袋,分得清清楚楚。

合理把握課堂時間 :我記得有一位淄博的老師和李老師講的同一節課——《通電的線圈一》,在引導電磁鐵這個名字時,就用了兩分鐘,後來,學生還沒做完磁鐵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那個實驗,評委就吹哨了,我就看到那個老師一臉的疑惑,我猜,當時他肯定想是不是評委弄錯時間了。可是時間畢竟到了,沒辦法,只好遺憾地結束了課堂。緊接著李老師也講這節課,我們大家也聽了,李老師只用了兩三句話就把電磁鐵的名字引出來了。

此外 ,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重難點的把握,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教師的基本功、注意課堂細節(小組分工、話筒使用等),老師們都演繹得盡善盡美。其實這些在董老師每次組織的教研活動時,老師們都注意到了。

以上是我在聽課過程中的一些收穫和體會,但我最想說的是遠離了家鄉,更能感覺我們這個團體的力量。在這幾天裡,我們每天的日程安排得都非常緊張。我們幾個人雖不在一個地點住宿,但頻頻的電話、簡訊交流,尤其是董老師無微不至地關照,更覺我們這個團體的溫馨,也可以說,來到羲之故居——臨沂,我們都無暇瞻仰她的美麗與魅力,兩個學校跑,一天七節課聽下來,回到賓館,抽出時間,我們都會對當天所聽的課進行反思,重點的地方我們和董老師一起研討、交流。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細節是,李老師在臺上講了一節課,董老師在臺下最後一排站了一節課,直到鈴聲一響,董老師才坐在座位上,滿意地笑了。真的為董老師而感動!為我們這個團結奮進的集體而感動!最後,我再說一句我內心深處的一句話,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做好我們的工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