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散文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8.81K

在近二十年的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上,莫言無疑是個重要的存在;以下是專門為你收集整理的莫言的散文讀後感,供參考閱讀!

莫言的散文讀後感

  莫言的散文讀後感1

最近,我開始對莫言的文章有了初步的瞭解,並且漸漸的著迷了。他的文章好詞並不多,並不像那些大作家所擁有的優美的語句。但,他是用樸素的語言表達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會去用某種事情來表達出一個道理,讓人去明白真正的對與錯。並且還時不時的會引用一些古人說的名句。我就給大家介紹一篇我對此大有感觸的文章:《樂遊書海》。

這只是一篇散文,莫言在大學時寫的。

他著重描寫了在大學時讀書的作用。上大學是從學習漸漸的融入到社會當中。而你在大學不讀書,大學就等於白上,而你到社會當中,就什麼都不會幹,會得到被人的嘲笑與譏諷。而讀書就是讓你學會怎樣在這個世界上做事。書中經典的語句,讓你得到寶貴的精神財富與經驗,並淨化了你的心靈。“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想必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但實際上有多少人去真正的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呢?莫言在此的理解是:這只是古人認為只要讀書,黃金和美人就會來到我們身邊。而這只是他們對讀書的嚮往。而我認為,他們這種想象並不離譜。書中的語句與知識,能讓你學會怎樣去善待別人,與人接觸。而這樣,你就會“美麗”,許多人會喜歡你。黃金和美人不就不知不覺的來到你的身邊了嗎?儘管沒有財富與美人,書中的語句與知識,讓你學會與人接觸,你這樣不就可以容易融入社會了嗎?這就是為什麼要在大學奮力讀書的原因了。

以前人們憤苦讀書的精神現在人們都轉化成了打遊戲了。其實,讀書比打遊戲更有樂趣。就算是小說,也有它的價值,也是知識的獲取啊!

如果你想讓財富和美人來到你身邊,那就快快來讀書呦!

  莫言的散文讀後感2

一部優秀的文字作品必然是作家經過內心焦灼、痛徹、反思而來。所以我通常把文字比作為最本質的東西,因其追求本性抒發內心的真實感受。文字源於心聲追求本性,文字是用來抒發內心感受的,具有排毒養顏作用,若改了就無法順應本心對身體也無益。

莫言在《莫言散文》中寫到“真誠恰恰是文章,尤其是散文、雜文的靈魂,除此之外戰鬥性恰好也是散文的靈魂。”素來是喜歡看散文的,一來散文以一種真實的敘述源頭展現了作家真實的內心世界,二來散文不似小說之中的些許橋段給讀者帶來一種矯揉造作的視覺效應。譬如:莫言的一系列作品都以自己的故鄉——東北高密鄉作為寫作背景,《********》、《透明的紅蘿蔔》、《蛙》都是以莫言少時歷經飢餓的真實狀況寫在飢餓之下人們吃煤塊、透明薄如蟬翼的肚皮為特寫。正如此,使其讀者的視覺效應與之相結合,達到文章感同身受、身臨其境的最佳效果。

托馬斯.沃爾夫人說“一切嚴肅的作品說到底必然是自傳性質的,而且一個人如果想要創造出任何一件具有真實價值的東西,他便必須使用他自己生活中的素材和經歷。”有時候會想是不是成功的作家寫手背後必然經歷常人所不知道的痛楚,拿最容易被90後青睞的寫手——郭敬明來說,十五歲的青春文字,《愛與痛的邊緣》的寫作背景無疑是將其透明本質的`晦澀青春融入書內,一本關於友情,關於青春憂傷,關於每個青春少男少女的情愫展露無疑,而慣於被80後接受的作家——路遙,《平凡的世界》也是將其自身的生活體驗,對書中青年小夥農村的故事展開敘述,對人生開始做進一步論述。當然被讀者敬佩的作家——史鐵生,《我與地壇》則是結合自身的一部裸散文,從自己雙腿殘廢到對生的理解對地壇的描寫對自己母親的進一步細節描寫都難脫逃與“真實”兩字……

從散文另一個層面“戰鬥性”來講,每一個資深寫手作家必是經過內心的聲色犬馬,進一步的將所思所想二者“廝殺”、“相容”。經典雜文 留下的、結合在一起的便是作家文字的頓悟與哲思。譬如作家趙豐在《孤獨的散步者》一文中寫到對孤獨的高度闡述,他說:“孤獨是睿智地、深邃地、從容地,真實地審視人生,反省自我,它與冷淡、空虛、淺薄的無聊沒有共同之處,孤獨往往伴隨著精神的獨立,人格的高尚,情操的高潔。”從此處不難看出趙豐在描寫孤獨這一段文字之前不免對自身的孤獨感產生一場否決與廝殺,認為孤獨是自卑、哀怨、可恥的一系列負面情緒最終與內心世界進行“戰鬥”,最終產生對孤獨這一段文字的哲學論述……

初讀莫言的《莫言散文》只一味地注重作家寫實的白話文字,比如作家“莫言”二字原是因作家自小愛胡亂說話,母親讓其少說點話,後取名為——莫言,再比如作家自幼相貌醜陋、食慾驚人,吃飯的時候老是遭遇桌前人士的嘲笑,這些都是來自於此書的籠統感官情節,後再讀此書,則注意到作家文峰的幽默之處,比如:將其自己的文字比作烏鴉的嚎叫,願者便聽,不喜莫怪,當然在《莫言散文》中的一處描寫是尤其深刻的,他說自己在地鐵站看到一位枯黃嬌小的中年婦女用乳汁餵養懷裡的嬰兒時,使其淚水奪眶而出,他想到自己苦命的母親,後來由這靈感寫了長達5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在母親過世之後的陣子把自己關在狹小的房間裡晝夜不分的開始寫這篇小說,寫完之後,心情格外之好,體重竟然漲了5斤。

細讀此段便能切身體會到作家當時那種酣暢淋漓的,也有了自己之前在黑夜裡亂寫一系列雜文的指引,如:會寫冗長不修邊幅的文字,會寫沒有邏輯條理的文字,會寫不少人感同身受的快言快語的文字,而這些都是充當被積攢了多時的內心情愫在寫字的一瞬間一股腦兒被投擲下來,有點像十月懷胎的少婦,遭遇孕育期間的陣痛繼而在分娩之後的欣慰感,不敢狂妄在一些胡話的文字之後美其名曰:散文,只是用嘮嗑一詞兒詮釋其言所感。

之前把散文的抒寫歸類在文采的範疇內,以為深度的散文寫手必然是囊括在文采的核心。也是因莫言散文的文字,後知後覺那種快言快語的凜冽感早就脫逃文采的範圍,散文與文采無關。用作家喬葉形容風騷與性感的區別應用於言語和文字的區別,則可以略加改之為:如果說言語是咄咄逼人的,文字則是清茶慢泡的。言語是張牙舞爪的,文字則是素手殺人的。言語是招搖吶喊的,文字則是落地生根的。言語是燒人眼的,文字則是潤人眼的。言語是氣球,炫得高,文字則是磁鐵,引力大。言語是淺層之技,是技則會技窮,文字則是魅力之果,果成則芳香無限。

覺得文字的張力不在於字數的長短,而在於語境的透明度,正如前面結合《莫言散文》的有關論述,不管是散文還是何種面世的文字都是講求“真誠”,在當今科技已逐步發展起來的社會而言,各種電子高科技產品接踵而至,音樂、電影、更是以一種商業一體化的模式出爐,當然文字作為這種廉價商業的形式而論,講究的是寫者的操守以及讀者的認同。

文字,源於本性。

文字,迴歸本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