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4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5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4篇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1

當第一縷陽光照進來時,紅色的扉頁被悄悄翻開,白紙黑字,字字分明。屏氣凝

神,傾聽它的絮語,聽!是埃德加斯諾走過中國時的腳步聲,是人民對和平的殷殷期盼聲,是中國共產主義對共產國際的熱切響應聲。在這個大步邁進先進化,民主化,現代化建設的時代中,讀《紅星照耀中國》這樣一本好書是再好不過的。

帶著一些未獲解答的問題,埃德加斯諾踏上了去西安的慢車從而用他的汗水澆注成了一部不朽的著作—— 《紅星照耀中國》。

埃德加斯諾自1936帶著無數個當時無法理解的革命與戰爭的問題,冒著危險來到了蘇區,正是他這一行為,使他註定成為採訪蘇區的西方第一新聞記者。他一生雖沒有享盡榮華富貴,但是他將無數個珍貴的答案保留下來,震驚了全世界。可以說《紅星照耀中國》是忠實描繪中國紅色區域的第一本著作,無可比擬,那種精神,那種力量,那種慾望,那種熱情,一個接一個地被我們窺知。斯諾是人們永遠不能忘懷

的,在種種冒險中所引起的激情和中國人民真摯的情感,所以說“紅星照耀中國 ”,甚至還照亮了全世界,帶著一份憧憬與期待,來到那個世界。

毛澤東,彭德懷,周恩來,林伯渠他們勇敢鬥爭,生活的形象深深地在我的`腦海刻下了烙印,“二萬五千里長徵”期間,伴隨著冒險、探索、發現、勇氣和膽怯、勝利和狂喜,艱難困苦,英勇犧牲,忠心耿耿,許許多多革命青年的身上散發著一種樂觀主義精神,洋溢著不屈從,不畏懼的勇敢色彩,似一團火焰,不會熄滅,命運一次又一次地向這些人丟擲困難,又不只一次地給予他們眷顧,一場曠日持久的免不了再次打響。戎馬倥傯,也在所不辭,在大渡河上方,有條有名的橋叫澱定橋,有著百年的歷史,鐵索懸成,用厚木板做牆面,狡詐的敵軍早在到達時,撬走了二分之一的木板,空空如也的鐵索,並未嚇退紅軍,他們果斷出去,在對方援軍到來前,歷盡千辛萬苦把橋佔領,投出手榴彈,將敵人無情扼殺,長征離我們很近又很遠的名詞,讓所有人震顫,這是軍事史上最偉大的業績之一,他不但繼承了民族精神,而且豐富和發展了民族優秀,不斷為之增添新的內容,激勵著我們。至於為啥有如此大的成就,那在於他們的初心一如往昔。

我的內心澎湃亦激動,他們作為我們的偉大領袖,何不為之自豪相信只有毛澤東的詩才能將這一切演繹得淋漓盡致: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軍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橫。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一本書閉,今日之中國,已經能成為自立根深,獨立強大的國家了,而遭人凌辱

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不就是紅軍心之所向嗎他們身上的韌勁會一直在我們心中,我們誕生在和平年代,自然沒有感受過戰場的殘酷,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無

法無天,更應抓緊時間一心一意撲在學業上,一絲不苟,更應追求堅持不懈的精神,大無畏的氣魄和頑強不屈的品性。歷史已成過去,像紅軍一樣,勇攀知識的高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紅色的天際映襯在紅色的扉頁上,顯得更加耀眼閃亮,我彷彿看到了中華民族的發展無比光明。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2

我在第一次看《紅星照耀中國》這部紅色經典時並沒有什麼感受,特別是前幾章,提不起興趣。但是看著看著,我突然發現,我看這段歷史的角度跟本書作者埃德加·斯諾是差不多的,都是以一個探尋未知、瞭解紅色政權的態度去看這段歷史,這可能是因為我對近代史瞭解得並不多,因此在看到許多章節時會有跟作者一樣的感受,經常有共鳴,所以後面我也能一直興致勃勃地讀下去了。

作者對毛澤東的採訪令我印象深刻,毛澤東主席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決心令我驚歎,毛主席說抗日戰爭一打,日本必定會內部發生革命,垮掉是遲早的事兒。毛主席還就別國會不會援華跟作者討論了一番。從這些對話中,我瞭解到了抗日戰爭軍事上和政治上的趨勢,紅軍與國民黨之間關係的變化。這一長串的對話,體現出毛澤東對戰況發展趨勢有著精準的預測,這也使我更加敬佩毛主席了。除了毛澤東,書中還有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人,就是——徐海東。徐海東,我以往對他了解甚少,甚至一開始我都壓根不知道有這個人,所以在看到斯諾說他的腦袋懸賞金不下彭德懷時,我大吃一驚。之後才知道他可是大名鼎鼎。他身體健壯,煙酒不沾,身體幾乎每處都負過傷,在他打仗的十年中,負傷八次,最嚴重一次是子彈從他眼下穿過腦袋,再從耳後穿過。他還笑著說:“我不怎麼怕受傷,從小就捱打,現在已經習慣了!”真可謂是戰神啊!這一英雄人物在斯諾的筆下栩栩如生,斯諾刻畫人物的優美精煉文筆令我讚歎。

這本書還介紹了長征,包括強渡大渡河、過大草地等等。這本書讓我第一次瞭解長征這一英雄歷程,斯諾在回美國時也曾給外國人講述了長征,他說比起長征,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就如同假日的遠足罷了。強渡大渡河讓人觸目驚心,紅軍在只有幾塊木板的鐵索橋上跟白軍對抗,渡過了瀘定橋,擊潰了對岸的白軍。過草地時,紅軍也是不畏艱險,只用在藏民地收割的少量糧食作給養,竟然度過了難關。紅軍長征一共368天,相當於一年的時間,有100天基本都在打遭遇戰,這條件可謂艱難得不可思議。

看完長征,再看斯諾跟紅軍戰士們一起上政治課,就覺得輕鬆饒有趣味了。他們的政治課內容是馬克思主義和一些抗日宣傳,每個人站起來都是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最讓我驚歎的是紅軍戰士們對自己軍隊和革命的認識非常深刻。

全書中我認為最有趣的,非紅軍劇社表演不可。軍隊本來是嚴肅莊重的,但紅軍劇社卻充滿了幽默和詼諧。演出前,各種人都像潮水一樣湧過來,看戲有學員、騾夫、士兵、農民,甚至毛主席、林彪等人也都來看。他們散坐在草地上,絲毫沒有國統區的.階級意識。劇場是露天的,短劇的內容大概是以抗日為主,最好笑的是漫遊的羊群也想來湊熱鬧。紅軍給我的感覺不僅是莊嚴肅穆、激情熱血,而且還在輕鬆、愉悅中摻雜了幽默搞笑

《紅星照耀中國》裡面包含了紅色中國的很多內容,這些以前是不被外界所知的。我讀完本書的心情,跟作者斯諾四個多月來體驗蘇區的心情是一樣的,充滿了震撼和驚歎。斯諾的文筆非常優美,讀他的書特別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那個時代的紅色中國,充滿了朝氣,讓人嚮往。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3

當第一縷陽光照進來時,紅色的扉頁被悄悄翻開,白紙黑字,字字分明。屏氣凝神,傾聽它的絮語,聽!是埃德加?斯諾走過中國時的腳步聲,是人民對和平的殷殷期盼聲,是中國共產主義對共產國際的熱切響應聲。在這個大步邁進先進化,民主化,現代化建設的時代中,讀《紅星照耀中國》這樣一本好書是再好不過的。

帶著一些未獲解答的問題,埃德加?斯諾踏上了去西安的慢車……從而用他的汗水澆注成了一部不朽的著作——《紅星照耀中國》。

埃德加?斯諾自1936帶著無數個當時無法理解的革命與戰爭的問題,冒著危險來到了蘇區,正是他這一行為,使他註定成為採訪蘇區的西方第一新聞記者。他一生雖沒有享盡榮華富貴,但是他將無數個珍貴的答案保留下來,震驚了全世界。可以說《紅星照耀中國》是忠實描繪中國紅色區域的第一本著作,無可比擬,那種精神,那種力量,那種慾望,那種熱情,一個接一個地被我們窺知。斯諾是人們永遠不能忘懷的,在種種冒險中所引起的'激情和中國人民真摯的情感,所以說“紅星照耀中國”,甚至還照亮了全世界,帶著一份憧憬與期待,來到那個世界。

毛澤東,彭德懷,周恩來,林伯渠……他們勇敢鬥爭,生活的形象深深地在我的腦海刻下了烙印,“二萬五千里長徵”期間,伴隨著冒險、探索、發現、勇氣和膽怯、勝利和狂喜,艱難困苦,英勇犧牲,忠心耿耿,許許多多革命青年的身上散發著一種樂觀主義精神,洋溢著不屈從,不畏懼的勇敢色彩,似一團火焰,不會熄滅,命運一次又一次地向這些人丟擲困難,又不只一次地給予他們眷顧,一場曠日持久的免不了再次打響。戎馬倥傯,也在所不辭,在大渡河上方,有條有名的橋叫澱定橋,有著百年的歷史,鐵索懸成,用厚木板做牆面,狡詐的敵軍早在到達時,撬走了二分之一的木板,空空如也的鐵索,並未嚇退紅軍,他們果斷出去,在對方援軍到來前,歷盡千辛萬苦把橋佔領,投出手榴彈,將敵人無情扼殺,長征離我們很近又很遠的名詞,讓所有人震顫,這是軍事史上最偉大的業績之一,他不但繼承了民族精神,而且豐富和發展了民族優秀,不斷為之增添新的內容,激勵著我們。至於為啥有如此大的成就,那在於他們的初心一如往昔。

我的內心澎湃亦激動,他們作為我們的偉大領袖,何不為之自豪?

一本書閉,今日之中國,已經能成為自立根深,獨立強大的國家了,而遭人凌辱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不就是紅軍心之所向嗎?他們身上的韌勁會一直在我們心中,我們誕生在和平年代,自然沒有感受過戰場的殘酷,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無法無天,更應抓緊時間一心一意撲在學業上,一絲不苟,更應追求堅持不懈的精神,大無畏的氣魄和頑強不屈的品性。歷史已成過去,像紅軍一樣,勇攀知識的高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紅色的天際映襯在紅色的扉頁上,顯得更加耀眼閃亮,我彷彿看到了中華民族的發展無比光明。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4

《紅星照耀中國》又名《西行漫記》,當時因為便於在“白色中國”發行才譯成“西行漫記”。作者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

從序言中得知,《西行漫記》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採訪的所見所聞斯諾以他充滿熱情和生動的筆觸,記錄了日漸成熟的中國共產黨在蘇區的一點一滴。大到毛澤東對抗日戰爭的著名論斷、共產黨的基本政策,小到黨員和民眾的言語神態,斯諾以他出色的紀實文學技巧記錄了正在成長中的陝北蘇區的一副立體而豐富的影像,讓閱讀者無不感到身臨其境而為之動容。他對毛澤東以及紅軍的一無所知就像我們對逝去的.歷史一無所知一樣,我們已經厭煩那些重複播放、沒有任何新意的說教題材電視劇,就像斯諾厭煩了國民黨對紅軍做的詆譭報道,我們渴求真實的東西。《西行漫記》帶給人們的就是真實的東西。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和周恩來等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作為第一個到中國紅色區域進行採訪的西方新聞記者。帶著無數他當時無法理解的關於革命戰爭的問題,到西北地區與中共領導下的紅軍共同生活了四個月,與許多中共領導者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這段不同尋常的旅程與經歷為斯諾的創作提供了大量真實、客觀的素材。《西行漫記》第一次向世界全面講述了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的革命歷史與生活,再現了中國人民遭受的侵略、壓迫與寧死不屈的抗爭。

不同於其他紅色經典,這本書的內容如小說般精彩,而且是活生生的事實。用斯諾自己的話來講"這些故事卻是中國革命青年們所創造,所寫下的。這些革命青年們使本書所描寫的故事活著。而且從嚴格的字面上的意義來講,這一本書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寫的,而是毛澤東、彭德懷、周恩來、林伯渠、徐海東、徐特立、林彪這些人--他們的鬥爭生活就是本書描寫的物件--所口述的。此外還有毛澤東、彭德懷等人所作的長篇談話,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辭,解釋中國革命的原因和目的。還有幾十篇和無名的紅色戰士、農民、工人、知識分子所作的對話,從這些對話裡面,讀者可以約略窺知使他們成為不可征服的那種精神,那種力量,那種慾望,那種熱情。"

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甚至照耀世界。

西行漫記,讓我看到的是為人民浴血奮戰的紅軍,是與人民打成一片的優秀共產黨領袖,是一群一心一意為了民族生存,為了祖國未來不斷拼搏奮鬥的年輕人,更看到的是中國的希望。那些藏在我們骨髓中到危難關頭一定會爆發出來的昂揚鬥志。我更深刻理解了中國共產黨能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併成功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原因,並將激勵我們一直向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