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讀後感

來源:果殼範文吧 5.05K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江城》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江城》讀後感

《江城》讀後感1

{一}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知不覺,就獨自度過了十年。孤獨的滋味,侵蝕著他的身心。一向豪放的他,也無法擺脫相思之苦。故人已去,只有在默默的懷念與心傷中,汲取心靈的慰藉。

可是過去的事,是無法忘記的。那些片段縈繞在他的心頭。是啊,誰會那麼輕易地就將一段很重要的時光忘記呢?於是,他只有將綿綿愁緒浸入淚灑過的詩篇。也許有句話說得對,“靈感總是在意志消沉時到來”。可是這一切的一切又怎能將已失去的一切挽回?

往事如煙,盤繞在他的心上。字字句句蘊含著撕心裂肺的痛。於是,讀過,我的心也隱隱地痛。這是怎樣一種悲慘的境界啊?讀過這首詞的不在少數,可是把它記住的有幾人,能體會那種心境的又有幾人呢?

往事如煙,無法消散。唯一能夠做的,或許只有銘記。用盡心力去銘記。

{二}縱使相逢應不識

相遇,只是一瞬間,那麼的短暫。可是又有誰能告訴我,接下來,事情將會怎樣發展?是擦肩而過的失落?是驀然回首的驚喜?是淚眼望穿天邊的顧盼?是憂傷湧上心頭的苦痛?是在流連忘返中沉醉?是在纏綿悱惻中鏗鏘?還是,簡簡單單的相識?

而分隔數十年後的再次相遇,誰又能認出彼此呢?都已是白髮蒼蒼,正所謂“塵滿面,鬢如霜”,早已失去了原來的面貌。誰,又能認出彼此呢?但,即使變得像陌生人一樣,即使夫妻一場卻因多年不見而形同陌路,擦肩而過……不悔……

至少,還曾有過一段美好的時光。還曾一同分享過盛夏的陽光,初冬的太陽。還曾一起在寂靜的夜晚數星星,望月亮。還曾擁有過這些浪漫的時刻。

雖然那些美好的一切一如昨日煙霧,沙灘上的玫瑰,風一吹就散了。雖然那些曾經離幻境只差一步。雖然,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成為回憶……

但至少我們擁有過……

這就足夠了。

{三}夜來幽夢忽還鄉

夜晚,寂靜得聽得見自己的心跳。數著心跳的節拍,漸漸進入夢鄉。

夢見,回到家鄉,那一切,一點都沒有變。

還夢見,你坐在窗邊,靜靜地梳妝打扮。

夢中的你還是那麼美。

多想回到從前,可是一切的一切除了回憶,就只能在夢中出現了。可我不要,我要你的陪伴,我願擁你入眠。可我不要,我不同意你的離去,你怎麼就這樣走了呢?

如果還能回到從前,我一定好好地珍惜你。我一定每天溫柔地對你耳語。我一定會寫很多為你而作的詞。我一定,要讓你感受到,我對你的愛。

可是,回不去了,回不去從前了。

就只有遺忘。於是就遺忘吧。或許最好的解脫方式,就是遺忘了。

往事如煙,填滿了他的夢境。於是,在惆悵中釋懷,在痛苦中堅強。

往事如煙,無法消散,唯一能夠做的,或許只有遺忘,用盡心力去遺忘。

{四}料得年年腸斷處

痛哭流淚到天明,傷心到斷腸。

每一年你的`忌日,我都會在你墳前默默凝視。我的心早已碎了。明月夜,夜淒涼。短松岡,立著你的孤墳。

每當想起你,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每年的這個時候,是我最痛苦的時刻。

可是,既然失去了不能再挽回,也就只有接受。接受上天對我的折磨,我寧願把它們當做挑戰。

{五}後記

詞人對妻子的愛,真,也很深。

我不止一次地感動於這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愛。我只知道,每讀一遍這首詞,我的心就要痛一次,淚就要縱橫一次,心情就要波瀾起伏一次。

我是個容易被感動的孩子。小時候聽媽媽講《醜小鴨》的故事,我哭了,哭得很傷心;在學校聽同學講一個關於白熊的故事,我又哭了,哭到岔氣;在家裡閒來無事,看書,看到一個講父愛的故事,我哭了,哭到胃痛;假期看《紅樓夢》,我哭了,哭得很悲痛。

如今,讀《江城子》,我哭了,但這一次的哭不同於之前的哭。這一次,是發自內心的,被感動得,哭。我想,最真的情莫過於此了,蘇軾的所有詞中,我最認同的就是這一首了。因為他讓我看到了文豪蘇軾脆弱的一面。人人都有脆弱的一面。這樣才顯得更真實。

我,很想說,蘇軾,其實你和我們一樣,有脆弱的權利。

《江城》讀後感2

世界之大,一個人即便周遊世界,也難免盲人摸象,更何況,這世界上很多地方在快速地變化著。所以,每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看法都是主觀的,也是各不相同。在近代的中國,社會發展神速,轉眼間大家會發現眼前的周圍不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環境了。所以,我們可以透過另一個人的視角來觀察這個世界,尤其是觀察一個過去的世界,會有機會獲得一種完全不同的體驗,這本書就是《江城》。

《江城》的作者彼得海思勒,美國記者,1969年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主修英文和寫作,後獲得英國牛津大學文學碩士。曾任《紐約客》駐北京記者,《國家地理》雜誌、《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等媒體的長期撰稿人,1997年曾在重慶市涪陵區擔任教師。海斯勒曾遊歷歐洲三十國,畢業後從捷克布拉格出發,由水陸兩路橫越俄羅斯、中國到泰國,跑完半個地球,也由此開啟了旅遊文學寫作之路。海斯勒著有中國紀實三部曲,其它散文數度獲得美國最佳旅遊寫作獎。海斯勒本人亦被《華爾街日報》贊為關注現代中國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作者上世紀90年代初在四川擔任教師的時候,對中國人的習慣有了很深的瞭解,還學會了一口地道的四川話。為了融入中國社會,他為自己起一箇中國名字,叫“何偉”。所謂江城,就是重慶下的城市涪陵,也是作者何偉在中國任教的地點,江城描繪的就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社會。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隨著計劃經濟逐步解體,社會的觀念也在快速的變化,在文化修養和談吐舉止上,整個社會對男性的期望值並不高,但在賺錢上,社會對他們的期望又過高。那些舉止粗魯言談出格的土豪成為眾人追捧物件,他們在酒桌上吵吵嚷嚷表現粗魯野蠻,但在上一代的成年人眼裡,這是“吃得開”的象徵。作者何偉對中國酒桌上的勸酒文化極其反感,每個人都花言巧語,兩杯酒一下肚就是兄弟,當面勾肩搭背,背後刀光劍影。以把別人灌倒為榮,以自己醉酒倒地為恥。許多成年男人會把好酒量當做有面子的象徵,於是每一場酒宴都要以東倒西歪,胡言亂語的狀態結束。在這種現象的背後,作者何偉道出了背後的真相,在資訊相對閉塞的時代,人們接觸的圈子都很小,因此他們非常重視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在那個年代,中國人總會從群體出發去思考問題,從而為群體的觀念所裹挾,最後丟掉自我的意識,因為普通人並沒有充分話語權來表達自己,於是人們大多選擇了盲從。

作者描繪的時代,是上個世紀90年代,涪陵居民們生活狀態的一個縮影。1996年8月底一個溫熱而清朗的夜晚,作者從重慶出發,乘慢船順江而下來到涪陵。那時候的'涪陵沒有鐵路,公路也非常糟糕,是四川省的貧困地區。但如今20年過去了,我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觀念早已今非昔比,在這個時代,傳統媒體的影響力逐步下降,普通人的話語權越來越強,人們的自我意識也在逐漸提升。作者摒棄那種高高在上的獵奇寫法,而是試圖以中國人的心態來適應中國社會,樸實的文字背後蘊藏著他的包容與理解之心,這才是這本書真正的精華所在。

20xx年,這本書在美國出版的時候,一條通往重慶的高速公路通車了,一條鐵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沒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而重慶也已經不是四川的重慶,重慶附近的長江三峽已經徹底變了模樣,這座城市也在飛速發展著。20xx年,三峽大壩一期完工後,不斷上漲的江水將陸續淹沒那些江畔之城,這多少令我有些傷感。這並不是一本關於中國的書,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時期內中國的某個小地方。正如作者所說的:“在1996年至1998年間,我學會了熱愛涪陵。能再次回到長江上的感覺真好,哪怕它的舊時激流只存於我的記憶之中。”

《江城》讀後感3

還記得第一次見你時,那一年你十五歲,而我十八歲,在你家的花園,眾多年輕才俊一展才華,我只是其中之一,我不知廳內簾後還有一個你,你是否是在尋找中意的人。後來你從我身邊匆匆而過,衣袂飄飄,那時沒來得及看見你的眼眉,只覺得這個女子似曾相識,再一次回頭卻不見你。再後來從別處聽說那日在你家花園,你和我對你家水池的命名竟完全一致,這使我第一次想去見一個陌生的女子,好奇她是什麼模樣,怎麼會和我心有靈犀。終於在一個春日見到了你,你含首低眉,臉上一絲紅暈,烏髮如雲,溫婉含蓄,不是驚鴻之美,卻讓我深深記住了你。

上天眷顧我吧,你和我又一次次相遇,那松林中留下你我的足跡,月亮見證了我的真情,風兒陪伴你的深意,很多時候都是我說你聽,你只是低頭笑語,兩情相悅的我們好幸福,也使許下“不仕不婚”之諾的我第一次有了成家的想法,雙方父母都極歡喜,那一日你終於成了我的妻,你十六歲,我十九歲。你是個好妻子,盡賢妻良母的責任;你是個好媳婦,孝敬長輩盡本分。年輕的.我為問仕途,每夜讀書,有你紅袖添香,當我冥思苦想,陷入困境,你只一句,便使我豁然開朗,你是多麼聰明的女子啊!只知苦讀的我不曉人間冷暖,是是非非,只是一顆誠心對人,你常在我身邊提醒,叫我莫盲目信任,時間證明了我的妻,你說的一切都對,你是多麼富於智慧!進京趕考時,你對我左叮嚀右囑咐,少說話,做真人,聽父命,問兄弟,你說我此行必中,你等我衣錦還鄉。

京城繁華之地,歌舞昇平,煙花柳巷,雖然一舉功名得中,我卻無心沉醉,只想著能夠早日回鄉見到你。回鄉之路遙遠,我心卻早已回到眉山,不知此時的你是否收到了我的喜訊,是否已然開始對鏡梳妝,等待我的歸期。一路寫下無數詩篇,卻不曾為你留下一句,因為我知道,對你我言辭拙笨。見到你時,你一如當初我們初相遇時的微笑,只是我讀懂了那個眼神,含著千種關切,萬般問詢,我對你一笑,相信你明白你的夫君,放寬心。我的妻,從此之後,你將隨我奔波各地,有你我時時處處安心。

你我相伴十年,不長,太短。你在我不知道時患病,我卻不曾對你噓寒問暖,只是你在關心著我的一切,當你我陰陽兩隔,我才知造化弄人,知音難覓,再也找不回昔日的貼盡人。我醉酒心碎:縱使身邊再有紅顏,又有哪一個是你?沒有了你的日子,無人警醒我的言行,更無人為我指點迷津,仕途之上一再被貶,我再沒有你相伴的快樂容顏。

多少次期盼你入我夢來,我好向你傾訴內心的苦悶;又多少次你似曾來過,只一笑便翩然逝去。今天我已不惑之年,而你離別我也已十年,終於在昨夜你入我心來,還是那間房,那軒窗,你晨起正梳妝,我去牽你的手,你卻只看著我,淚水何止千行,我想對你說千言萬語,卻唯有淚眼相對,一片迷茫!不想醒來,卻又醒來,唯有淚痕依然在臉龐。想必你此時還是當年模樣,而我卻是鬢髮如霜,縱使真正相逢,你是否還認得我的模樣?

人在仕途,身不由己,自送你回到家鄉,我再沒能去看你一眼,當年為你墳塋旁種下的萬棵松樹是否還在,這多年是否已青滿山坡,是否伴你時時刻刻如我在旁不寂寞?不敢想你我的過往,不敢想明月夜下短鬆崗上的知音唱和,那是此生此世讓我斷腸的地方。何時我才能品盡這份悲傷,何時我會回到你的身旁?

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1]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短松岡

《江城》讀後感4

開始看彼得·海斯勒的《江城》是因為十點讀書會。我喜歡海斯勒平靜的敘述方式,喜歡他眼中看到的甚至中國人都未曾“看到”過的中國。

在《大壩》這一章裡,海斯勒提到他在教學生寫作時碰到的令人頭疼的問題。在學到經典的句式時,大部分同學都會在自己的文章裡引用這一句式,這令海斯勒很是無奈。

原文中這樣寫到“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使他們變成積習難改的文抄公。全校上下的學生得到的教誨就是模仿範文、抄抄寫寫,不加質疑地接受。”

身為中國式教育下的產物的我們對此也是深有體會。在我們的學生時代,經典的文章段落往往是需要我們背誦的,完成背誦任務的標誌就是我們能一字不差地默寫出需要背誦的段落。上到作文課,如果有同學巧妙地運用了課文中的句式或描寫,常常會受到老師的表揚,那麼更多的同學就會依樣畫葫蘆。我難以去評價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好是壞,因為我們大多是從這樣的教育裡一步步走過來的。我覺得,有時候背誦優秀經典的文章是有必要的,因為這會培養我們寫作的方法與靈感。但任何學習都不能只是死記硬背、不加質疑地接受,我們需要的是冷靜分析、靈活運用,學習更多的應該是方式方法而不是照本宣科。

海斯勒在書的前言中提到自己在中國所扮演的兩種角色:有時候是一個觀察者,另一些時候又深深融入當地的生活。一方面,他旁觀著人們對三峽大壩的壯觀興奮不已,卻對以後即將被淹沒的城鎮(自己生長居住的地方)、歷史古蹟無動於衷。假期的時候,他乘船順流而下或者徒步沿著烏江去到遠一些的地方,看看沿河而居的人們的日常生活,瞭解長江沿岸豐富的歷史。另一方面,他在涪陵這座小城生活、工作、學習。為了學習漢語,他每週在同一個時間去同一個地方,慢慢地一些人就對他熟悉起來,常常同他聊天。出於對外國人的好奇心,許多人會主動接近海斯勒,就這樣,整座城市都在教他說漢語。乘公交車遭遇小偷時,他對中國人的看客心態感到懊惱和無奈。而參加比賽時,他又對中國人把純粹的體育競技變成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戰場”感到無比苦惱。

這本書裡記錄了海斯勒在涪陵的見聞和經歷,然而這又不僅僅是生活記敘的書,它反映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中國面臨著的困惑和變化,是九十年代的中國縮影。海斯勒對很多問題進行了自己的探索和思考。比如,修建三峽大壩之後,白鶴梁將會被淹沒在江水裡,許多歷史古蹟也都將永遠淹沒在江水之下,無數的城鎮也將被淹沒、永遠消失,這些會造成江水的汙染,許多江裡的珍稀物種將面臨滅絕,……

修建三峽大壩的利弊得失無法衡量,而在此居住的人們對與自己息息相關的這項工程幾乎漠不關心。對公共事務的疏離也到了令人不解的地步。在我的老家農村,很多道路都是泥土路,高低不平,坑坑窪窪,一到下雨天泥濘不堪,幾乎無法行走。去年很早的時候,住戶們集資讓村裡給修水泥路、修橋,可是直到今天路也沒有修好,前段時間正值農忙,家家戶戶忙著收割小麥,村裡用挖土機把路挖開,鋪上了碎石磚,可是依然沒有開始修。農民們抱怨不已,但也沒有人去向村裡抗議。我想,過去人們不關心公共事務或許是因為不明白那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多少大的變化,在只能管好溫飽的生活裡,大家關心的只是這些變化能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切身利益。況且在中國,我們一直以來的經驗告訴大家“槍打出頭鳥”,於是幾乎沒有人願意第一個站出來,大家習慣了觀望。

很多事情對錯我覺得無法衡量,從不同的角度得到的答案都是不一樣的。但我認為,我們應該多關注身邊發生的事情,學會獨立去思考一些事情,與我們有關的、無關的。畢竟我們生活在大千世界裡,每天接觸大量的資訊,有了網路了之後,資訊更是氾濫。不思考的話,我們的大腦就會退化,終將無法分辨是非。

《江城》讀後感5

我沒看過《尋路中國》,聽說那本書是何偉的“集大成”作。遇見《江城》是個意外,工作的地方有讀書會,每四個月要去一次,我希望自己是有所得以後才分享出去。

何偉是個很有意思的美國人,關於他的人生經歷網上都能搜到。看完以後我更願意稱他為何偉,而不是他的原名彼得·海斯勒。

很難說清楚《江城》到底是一本怎樣的書,它看上去像一本回憶錄,中間還摻雜一些旅行記錄,何偉還會耗費一整章篇幅去描繪記憶中的某一個細節。《江城》在我看來更像一個記事本,裡面有何偉在涪陵的所有記憶,少有為炫技而修剪,保持了文字上的粗糙感,反而特別珍貴。

當我短期內第二次閱讀全書時,《江城》這本書再一次讓我意識到它吸引我的地方---即便是個一直待在中國的人,何偉筆下的中國讓我感覺到陌生。陌生不是因為我沒在小城鎮生活過,而是熟視無睹所帶來的陌生。就算此刻我回到小城鎮工作生活,當我看著周圍的建築、街道上的人群,一切都和之前沒什麼區別。所有的城鎮都是一個城鎮,都會有超市、寫字樓、飯館,甚至人們的表情也沒什麼不同,可以從他們的著裝一眼就辨認出他們所處的階層和從事的職業。我不會像何偉一樣對一箇中國的小城鎮產生如此濃烈的興趣,反而因為太過熟悉,讓我難以停下腳步,仔細觀察,更不用說為發生在眼前的事投入感情,並得到感悟。何偉做到了。

一個外國人寫一本在中國的記事本,本來就容易失敗。要麼寫成充滿異域風情的文章,滿足本國人對東方的想象;要麼恪守外來者的本分,不帶任何情緒記錄所見所聞。何偉避開了這兩種可能,他只是作為一個普通人,憑著淳樸天性和正直品格,讓涪陵變成他的江城。所以他才能在中文版序的最後寫上涪陵是他在中國的家鄉。

而對於我這種去過無數小城鎮的讀者來說,何偉的描寫依然激起了我對這座重慶小城的嚮往。準確地說,是對涪陵的日常生活產生了興趣。即便《江城》裡明確告訴我,涪陵是一個長江邊上的小城,早就因為城市化程序和過去大相庭徑。對於被時代重壓壓得氣喘吁吁的你我,何偉奇妙的地方在於他的寫作會讓我對自身的生活產生興趣,並且在心理上重新和他人建立聯絡---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最近我更願意和大家聊天。

這並非是因為書太有趣,何偉的敘述其實並不會讓人感到輕鬆。無論是臨畢業因流產而被開除的女學生,還是那個因為婚外戀意識到愛情卻婚姻破碎的中年人,涪陵過去發生的事一點也不輕鬆。對此,你只能在看完敘述後感嘆:沒有辦法。何偉的'書能讓人恢復一種很罕有的能力:關切。讀者會對書裡的人物產生關切之情,沒有人會在讀完以後感嘆“涪陵原來是這樣”,而是被何偉帶入到那裡的日日夜夜,看到他人流血的傷口,突然感覺到自己身上麻木的傷疤在跳動。

每一個讀過《江城》的人都會有類似的感受,涪陵城裡有個和自己非常相似的背影。但是,我們中很少有人能像何偉一樣用鍵盤把時代變遷中的你我誠實的記錄下來,不單單是某個個體的命運起伏,還有山川、農田、街道,作為一個整體記錄下來。同時,何偉自始至終都在努力理解發生在眼前的事件,而不是求同存異,他的做法使得這本書具備一種溫柔的力量。如同他不厭其煩描寫長江水一樣,有博大的包容,也有溫柔的憐憫。因此,《江城》超越了是與否,喜歡或憎恨,讓何偉如同一個土生土長的涪陵人一樣,重新梳理自己在這座城市正經歷著的生活。

我們都處於疲於奔命而無暇思考的狀態,《江城》提供了一種彼此理解的可能。原本我們在對方的眼裡不復存在,如同黑暗中看不見的面孔,無價值也無意義。但是《江城》讓每一張面孔重新顯現出來,我們因此能看到對方,感覺站在同一片土地上。如果有更多人願意去讀一下這本書,或許我們會更加寬容,也更加耐心。如同長江水一樣,我們的面孔清晰可見。

最後補一句,譯後記非常有趣,翻譯者李雪順先生是何偉在涪陵的好朋友。我看過很多譯後記,少有翻譯者能在作者的文字以外把自己的風格立起來,這篇做到了。

我想是時候把《尋路中國》也找來看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