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三字經讀後感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3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字經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三字經讀後感15篇

三字經讀後感1

《三字經》是燦爛的中華文化的精華,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一箇中國人的珍貴遺產,它易讀、易記、易理解。《三字經》裡面包含了自然常識、歷史故事、道理常規。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還教會了我們要勤奮學習。

裡面的故事都有著深刻的哲學道理,生動而有教育意義。比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告訴我們人就像玉一樣,不打磨雕刻,就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我們必須得活到老學到老,使自己的.知識越來越豐富。又比如“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段話講得是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親,冬天把被窩捂熱後再請父親睡。讀了這個故事,我很受啟發,我覺得我要向黃香學習,多為父母做些家務,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小時候,父母、老師的教育十分重要。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不就是說人在小時候,性格本來是善良的,他們的性格十分相近,長大後因為其他因素的影響,性格便相差甚遠。這就說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的前途一半是靠自己,另一半就是靠親人的悉心教導,這才能使孩子步入正軌。這些都是教育的功勞,所以教育是很有必有的!

三字經讀後感2

說起三字經,那但是我們中國的文化瑰寶。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三字一句、含義簡單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

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在小時候,通俗地把它理解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對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每個人剛生下來時,本性都是善良的。雖然每個人的本性差距並不大,但是,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差別會越來越大。

在這本書中,我懂得了對於學習,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專一。所謂“一心不能二用”。古時,有“江南才子”之稱的唐伯虎。幼時,也因“心不專”而受到老師的教誨,但最終當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時,技藝已經超過了他的老師。是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為什麼有成績好壞之分呢?仔細想想最根本還是自己的心思問題,是不是花心思學習了,是不是“用心專一”了。當機會從身邊溜走的時候,要想想當時為什麼不用心一點兒呢?

也懂得了做人的準則,古人發奮圖強的故事,中國悠久的歷史,許許多多我們國小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和接觸的知識,比如,我讀了《三字經》中講歷史的部分,清楚得明白了中國這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是怎樣在歷史。

這就是三字經,是一本歷史悠久的書;引領我們走向真確方向的書。

三字經讀後感3

從老師教我們唱《三字經》這首歌開始,就深深的被她吸引,一遍又一遍的讀。

《三字經》包含了各類知識,它分為六個部分。“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讓我明白了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為人子,方少時”至“首孝悌,次見聞”使我明白懂禮儀,孝敬父母,尊敬兄長;“知某數,識某文”到“此十義,人所同”讓我瞭解了一些名物常識;“煩訓蒙,須講究”到“文中子,及老莊”讓我快速瀏覽了中國古代的`重要典籍;“經子通,讀諸史”到“通古今,若親目”我遊歷了伏羲神農至清代的朝代變革;“口而誦,心而惟”到“戒之哉,宜勉力”我深知只有學習勤奮刻苦,長大才能有所為。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香九齡,能溫席”,黃香九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他年紀雖小,卻懂得子女都應該孝順父母的道理。為照顧父親,在炎熱的夏天,小黃香拿著扇子在爸爸的床邊,把枕頭、席子都扇得涼涼的,把蚊蟲都趕得遠遠的,然後才恭恭敬敬地請父親去休息。冬天天氣寒冷,黃香每天晚上替父親鋪好被褥後自己先鑽進去,用自己的體溫溫暖冰涼的被窩,然後再去請父親來睡。小黃香九歲就能如此體貼的照顧父親,我們的九歲又在幹嘛呢?

三字經讀後感4

自從我讀了《三字經》之後,感到特別慚愧。我們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們天天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如果有一天我們離開了父母的懷抱,不知道我們還能不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下面讓我來給你講講黃香和孔融的故事吧。

黃香九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匆匆離去了,留下他和爸爸的'生活非常艱難,因為他爸爸冬天怕冷所以黃香就己幼小的身體來幫爸爸把席子溫熱,爸爸回來後看見黃香睡在自己的床上,知道原因後,抱著黃香痛哭了一場。夏天黃香的爸爸怕熱,睡前黃香用扇子把爸爸的席子扇涼,然後把爸爸扶到床上去,爸爸熱的時候給他扇風,直到爸爸睡著了,他才回到自己的房間。

孔融四歲的時候,別人家送來一筐梨,母親說可以吃了,哥哥們都先搶著拿大的,等哥哥們搶完後,孔融才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別人問他原因時,他說:“我是弟弟,應該拿最小的,大的應該讓給哥哥們。”

除了以上的兩個小故事,《三字經》裡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故事,都會讓我們懂得許多的道理,教我們學會做人最應該懂得的是孝道——-百善孝為先!

三字經讀後感5

暑假裡讀了讀《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雖然以前可以背下來很多,但是其中的意思還有很多沒有完全明白,這次認真的讀過一遍,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

每個人一生下來天性都是善良的,對待周圍的人和事都十分友好。在生長的過程中。因受到家庭和外界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原本天性相近的人,會逐漸形成不同的性格品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

從小就要誠懇待人,孝敬父母,兄弟姐妹相互謙讓。仁,義,禮,智,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法則,如果人人都遵守【五常】,社會就很安定祥和。

很多人喜歡給子孫留下滿箱的金銀珠寶,以為這樣就給了孩子最穩固的保障。其實,幸福的生活是自己努力去創造的。如果貪圖享受,每天得過且過,將一事無成。只有勤奮學習,時時勉勵自己,才能走向成功。

《三字經》教人的道理很多很多,值得我們認真的去學習。我有許多許多不足的地方,以後的日子我會加倍努力,改掉我的壞毛病,做個真正的好孩子。

三字經讀後感6

前段時間,媽媽給我買了好多書,豐富了我的課餘生活。其中有一本帶釋義的《三字經》,這是一部國家啟蒙讀物,內容豐富,含義無窮,讀來朗朗上口,音韻和諧。

我認真地讀了一遍,真的不大懂。我去請教媽媽,媽媽說那是文言文,你看不懂沒關係,你可以一邊看釋義,一邊讀文。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讀幾遍,慢慢就理解了。

我又重新讀起來。其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是說人生下來都是一樣的,但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步,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是說東漢的黃香,九歲的時候能替父親暖被窩。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把大的梨給哥哥吃,而自己拿最小的那一個。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培養自己的愛心,友善他人。

想想自己經常對父母發脾氣,和弟妹爭寵,都覺得臉紅。從現在開始,我也要做一個好孩子,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和弟妹分享家庭中的天倫之樂。

三字經讀後感7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人人都可以讀書,但讀書有得法與不得法的區別。讀書不得法,就可能讀不懂,讀不透,甚至越讀越糊塗;只有讀書得法,才可能學到知識,有所收益。

歐陽修善於積少成多,發明了“計字日通”讀書法。歐陽修根據自己的需要,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規定自己每天要熟讀300字,這樣他用了三年半時間就將這十部書熟讀完畢。然後,他再規定自己每天背誦150個字,這樣只用了七年時間就背熟了。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積少成多,同樣可以學到大量的知識。

從小,我就喜歡讀書。因為讀書能給我帶來無限樂趣,和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書是知識的海洋,是人類生活的營養品,書是開啟智慧寶庫的'鑰匙。讀書,能夠獲得智慧,使我變得更加聰明。

有一次,媽媽讓我把煮熟的雞蛋放進冰箱裡,我卻不留意把它們和生雞蛋放在一起了。“這可怎麼辦呢?”媽媽著急地說。就在這時,我突然想起在一本書上看過怎樣分辨生雞蛋和熟雞蛋的辦法,於是我把雞蛋一個個的從冰箱裡拿出來,在桌子上轉。書上說,轉的飛快平穩的是熟雞蛋,轉的緩慢搖晃的是生雞蛋。所以很快,我就把它們分辨出來了,媽媽連連誇我。

書,雖然看起來是枯燥的,呆板的,但其實你只要用心去感受書中的每個字的含義,相信你很快就會愛上讀書的。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一起讀書吧!

三字經讀後感8

最近我讀了《三字經》這本書,心裡深有感悟。

其中,我感悟最深的是“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句話,我彷彿看見在大熱天裡才九歲的'小黃香顧不了擦汗,正用扇子使勁地扇著枕蓆,想讓勞累了一天的爸爸睡得涼快點;我彷彿看見在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冬天,小黃香沒有媽媽,家裡又沒有火爐,所以只能用自己的身體暖被窩,讓爸爸暖和地入睡。

“孝於親,所當執。”孝敬父母,理所當然,今年10歲的我比黃香還大1歲,竟然沒好好孝敬過媽媽,心想不行,我得給媽媽放一次假!

今天,忙了一天的媽媽又回到家準備給家人做飯,“媽媽今天就讓我來為您幫大家煮一次飯吧,您好好休息一下。”我高興地說。媽媽欣慰地笑笑,就在一旁坐看我做飯。一會兒,媽媽看我手忙腳亂、滿頭大汗,心疼地說:“你去休息,還是我來做飯吧!”我勸了媽媽許久終於答應讓我來,但是媽媽看見我笨手笨腳還是不放心,所以在一旁邊看邊教我,不一會兒飯菜就出爐了,媽媽直誇我長大了。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天天為我忙東忙西,不辭辛苦,我們也應該為爸爸媽媽做一些自己能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也放個假!

《三字經》不僅讓我學會了怎麼樣孝敬父母,而且學會了許多其他的人生道理。

三字經讀後感9

放寒假後,媽媽說中央十套百家講壇預告寒假將開播由上海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主講的《三字經》節目,媽媽說:這是我們國家的國學經典,你先讀讀,等開播後,咱們再一起學。

我讀了一遍後,覺得讀起來雖然琅琅上口,還是有一些不太明白。

終於《三字經》開播了,遺憾的是,因為春節串親,有兩講沒聽。聽過的幾講中讓我最感動的有:融四歲能讓梨,雖然孔融讓梨的故事我很早就知道,但是經過教授系列的講解,我才覺得真是很值得我去學習,我們平時在家裡,吃好的.穿好的,從不知禮讓父母和他人,不知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這種自私自利的性格比起孔融和黃香真是太慚愧了。還有朱熹寫“桃”字的故事,朱熹小時候練字,書寫“桃花潭水深千尺”的詩句時,不慎將“桃”字寫錯,父親看了後寫到:“心正則字正,心不正則字不正也”。朱熹看後自覺地把“桃”字重寫了1000遍,正是他這種認真對待錯誤的態度使得朱熹成了南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

現在,我已經喜歡上《三字經》了,我希望在學習《三字經》的過程中,不斷改變自己,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

我親愛的同學們,希望你們也讀一讀《三字經》,吸取中華民族古文化的精華,讓我們一起努力做祖國的棟樑之材吧!

三字經讀後感10

最近,媽媽給我買了本《三字經》,我可開心了。

書中寫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就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而我理解是,人小的時候都是一樣的,只是學習方法和教育方法不同,長大了就會有好、有壞。所以,我們平時交朋友,要交善良、愛學習的朋友,不能交行為不好,不愛學習的朋友,否則你學了他會走上歧途的。在我們周圍就有這樣的.例子。有一個同學他原本學習很好,品質也不錯。可是他一不小心交了一個愛打遊戲的朋友,結果他每個星期都泡在網咖裡,沒錢用還到家裡偷拿,成績更是一落千丈。真是不要啊!

書中還寫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是:一塊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樣的,如果不通過學習,就無法瞭解為人處世的道理。我的理解是,即使你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但如果你不好好學習,不經歷磨練,長大了只會一事無成。我曾經讀過《傷仲永》的故事,仲永小時候是那麼聰明,被稱為神童。但後來稍大一點後就不再發奮努力,他的父親只是帶著他四處參加宴會,浪費了時間,荒廢了學業,最後成了一個平平常常的人。真是讓人心痛啊!

雖然,《三字經》到我手上才幾天,雖然,我只讀了其中的一兩句,但我已經喜歡上了這本書,相信它會讓我瞭解許多道理,我一定好好讀完它。

三字經讀後感11

我國上下五千年有著璀璨的歷史和文化,其中有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我最喜歡三字經,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兩句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它的意思是指後天環境對學習、成長很重要,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做事要專心致志,持之以恆。

有一次,我在寫作業的時候,我的心根本就沒在學習上,而是早就遠走高飛了,我用手支著頭,望著窗外發呆了20多分鐘才開始寫字,還沒寫到一半,我又開始玩玩具了,又玩了十幾分鍾,就這樣,一個小小的作業我竟用了兩個小時,不但字沒寫好,而且錯了好幾道,還受到了媽媽一頓批評。

還有一次,在上語文課的'時候,老師在認真給我們講課,我望著窗外,想著下課怎麼和小朋友玩,正在這時,聽到老師喊我的名字,說:“王雨,你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才回過神來,支支吾吾半天說不上來,自然挨老師的批評了。

國學也是一門文化,我們要把國學投入到生活學習中去,做個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的人。

三字經讀後感12

寒假期間,學校要求背誦《三字經》,我想:背《三字經》有什麼用?我極不情願地向書店走去。誰知拿起這本內容豐富,讀起來琅琅上口,便於記誦的《三字經》,我竟一眼不眨地看了兩個多小時,直到肚子唱起了空城計,我才匆匆付完錢,興高采烈地向家裡奔去。

每天寫完作業,我沒心思看曾經讓我朝思暮想的動畫片,而是拿起《三字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你可別小瞧它,這裡面含意無窮呢!其中書中有一個故事讓我最受感動。

這個故事講的是東漢時,有個小女孩叫黃香。才九歲就開始幫爸爸媽媽做家務,而且還很孝順父母。天氣炎熱時她會用小扇子把席子扇涼了才讓母親睡;冬天天氣寒冷,她又會在父母睡前,把被窩躺暖才讓父母睡……黃香她小小年紀就這麼懂事,懂得為父母減輕負擔,知道父母在外工作十分勞累,主動承擔家裡所有家務,還細心地照顧父母,真是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小女孩。看看她,再看看我,真是有天壤之別。我現在雖然讀五年級了,卻還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在家不但什麼事都不幹,吃飯還特別挑食,每天上學也是由爸爸媽媽接送,就連老師佈置的作業也是爸爸媽媽幫我檢查……我和一個小小年紀的黃香相比真是自愧不如呀。所以我要向黃香學習,做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孩子。

三字經讀後感13

在生活中我用過的《三字經》有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在學校裡我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向大哥哥大姐姐們學習,學習他們的優點,同時也愛護小同學,在家我孝敬父母,有了好吃的東西,我總是先給爸爸、媽媽嘗後我在吃。

我知道一個人從小要學習做人道理,首先做到孝敬父母,恭敬兄長、友愛弟妹,因為這是人類最基本的德行,其次就是學習看到的和聽到的知識,學習數學語文等各種文化知識,這樣才能奠定好做人和求學的基礎。

而“讀史者,考實錄; 通古今,若親目。”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聰明加勤奮才能成為有學問的人。媽媽告訴我,聰明是天生的,是自己所無法改變的,但是勤奮是需要每個人自己去創造的。所謂勤奮,就是要不怕困難,不怕吃苦,按老師和父母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我平時做得還很不夠,今後我要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學習,成為一個好學生、好乾部。

讀完《三字經》的變化:

語言上,表達事情不羅嗦了,語言簡練了。表達能力強了。與人交往上:和小朋友一起玩兒時。知道謙讓。

總而言之:淺意識的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讀後感14

在我五歲的時候,我和爸爸就開始學三字經了,每天晚上,上床睡覺的時候,爸爸就跟我講一段,再讓我背一段。日積月累,差不多一年,我和爸爸把一整本三字經看完了,也背熟了。

三字經的特點是每三個字一句,合轍押韻,朗朗上口。特別容易記。這本書講了很多內容,有歷史,有讀書的方法,著名的人物,還有自然……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下面這些內容: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樑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俱。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此十義,人所同。當順敘,勿違背。上面用三到十的數,表示了天文、人文、地理、術數、植物、動物、感情、音樂……等各方面的內容。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三字經真是一本包羅永珍的書呀!

三字經讀後感15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還記得這叫什麼嗎?對,是《三字經》。讀完後,我的感想很多。如我們應該好好回報社會,好好報答父母。《三字經》裡的每一句話,都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每個故事裡說的都是懂孝敬的古人,這些都是千古留傳的佳話,它教導著後人,從中能學到怎樣感恩父母。

先從黃香說起吧!黃香,在九歲時,夏天為了讓父親入睡,他把席子扇涼了讓父親睡。冬天為了讓父親不涼,先用自己的體溫把被窩弄熱,再讓父親上床入睡。再說說“盧衣順母”,一個小孩子小時候母親去世了,父親為他找了一個後媽,後媽很壞,給她親生的穿好的',給他穿盧草做的衣服。後來被父親發現了,父親要休妻子,他懇求父親不要,之後後媽也轉變了,也開始對這孩子很親了。這兩個故事讓我明白了怎樣孝敬父母。

其實,當父母將我們生下來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應該孝敬他們。以前,我們不知道孝敬的真正含義,現在懂了,就要好好的孝敬他們。就是現在的生活再好,也不能忘記“孝敬”二字。

就讓我們一起學會感恩,孝敬父母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