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海底兩萬裡》讀後感9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15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海底兩萬裡》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海底兩萬裡》讀後感9篇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1

《海底兩萬裡》的作者儒勒.凡爾納是法國十九世紀一個想象力驚人的科幻作家,他的驚人之處不但只是他寫的誇張,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說,更驚人的是他在書中所寫的故事,儘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不足為奇,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發明可以在水下遨遊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凡爾納在《海底兩萬裡》中成功的塑造出鸚鵡螺號潛水艇,並在小說發表25年後,人們製造出的真實的潛水艇,與小說描寫的大同小異,這是怎樣的預見力,怎樣豐富的知識底蘊啊!

就這樣,我懷著一種崇敬的心情,開始和書中的主人翁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乘坐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他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船長是個性格陰鬱,知識淵博的人,他們一道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沒城市亞特蘭蒂斯,這個擁有與希臘相當的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書中都包容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學。阿尤那斯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對尼摩船長出類拔萃的才華與學識的欽佩。但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這些至今仍然熱門的環保話題,早已在兩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籲,可見留下有關人類正義更深層次的思考,才是此書讓讀者感受豐富多采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後,啟發我們以心靈更大的收穫。

這本書的精妙之處還在於完全自然的知識啟迪,雖然書中講述了不少有關海洋的知識,例如紅海一名是源於海中的一種名叫三稜藻的微小生物分泌的黏液造成海水顏色像血一樣紅。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在讀者接受起來十分刻意或困難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見所聞罷了,這使人們對因景而生的各種想法和收穫都得以牢固的儲存。

並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說都像《海底兩萬裡》一樣富有強烈的可讀性,它作為一本不是憑空捏造而是遠見加博學累積成的小說,不但為對海底知識瞭解不詳盡的讀者解讀了他們的旅程,更讓後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與文明。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2

甘心做奴隸的人,不知道自由的力量。《海底兩萬裡》這本充滿科幻色彩的小說,令我置身於書中豐富多彩的世界奇幻冒險。我儘管身處“牢籠”,但思緒卻任其自由地穿梭在海洋之上,自由之夢伴隨我揚帆起航。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位博物館學家阿龍納斯,因好奇心,參進捕抓“怪物”的行列,結果反被俘獲,並發現所謂的“怪物”,其實是一艘潛水艇。於是博物館學家一行人被迫遊歷了各個海洋,他們還經歷各種奇幻的冒險……

其間,艇長追逐自由的夢想,以及主角充滿好奇心的探索精神引起我的共鳴。艇長為避開敵人,躲開世俗的目光,帶領少數志同道合的.人隱居深山。為的就是探尋自由,尋找夢想,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與世間不平說“不”。“信不信,到底有什麼關係?”這是艇長耗盡自己的前半身總結的經驗。我們為何因為世俗的鄙視而捨棄自己本因去追隨的夢想呢?生存在不平的“牢籠”之中,他們信不信我們,是否認同我們的觀點,到底與我們能否實現自己的夢想,能否通過未來之路有何相干?

沒有!主角阿龍納斯給了我們一個準確的答覆:“探索才能知道答案。”只有不顧他人的影響,走自己的道路,才能實現夢想,滿足自己的願望。而主角就是一位為了追逐夢想,被迫困以“牢籠”之中的自由者,他儘管明白自己是艇上的虜俘,儘管他意識到將永遠生存在艇中僅能與大海接觸。當他面對離開或留下時充滿了猶豫,他知道這是他人生最重要的岔道口。因為他意識到只有滿足自己探索的慾望,完成自己一生的夢想,才是自由!對他而言,陸地僅是一個

更大的“牢籠”。夢想實現才是脫離困境,追逐夢想便是探索自由,踏入屬於自己的淨土。

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儘管他出生貧窮,卻擁有一顆堅定的愛國之心。他希望他的國土,不再受外界的壓迫,能夠重獲自由;同時他的夢想也是作為一名詩人能不受拘束與壓迫地在親愛的國家中朗誦自己充滿愛國之情的詩歌。他的夢想是作一名詩人,但飽受擠壓,怎能任其自由地邀翔?所以,只有擁有屬於自己的淨土,夢想才能隨之揚帆起航!

要知道,受拘束的地方不會有快樂,避開世俗的目光,當夢想成為現實,釋放自身的靈魂,自由地揚帆起航吧!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3

我從小便對各色科幻小說有著濃重的興趣。喜歡過劉慈欣的《三體》,熱愛過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欣賞過威爾斯的《時間機器》……但令我愛不釋手的卻是被譽為“科學時代的預言家”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它那精巧的構思,出色的.想象,成熟的文字,無論何時回想,尤新依舊。

翻開書本,一個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身份神祕、見識多廣的尼莫艇長;善良淳樸、灑脫的內德·蘭德;對科學充滿熱情的阿羅納克斯……

但最令我感動的卻是一個並不起眼的配角——僕人孔塞伊。他在書中並不常常出現,但他的精神卻讓我刻骨銘心:

在看到教授無意間跌出甲板時,他毫不猶豫地跳入海中,救起教授,這就是忠誠;在教授遊不動時,他毫無怨言地將教授背在肩頭,這就是善良;當教授嘴脣發青,呼吸微弱時,他義無反顧地與內德將氧氣瓶裡僅存的氧氣渡給教授,這就是捨己為人。他從未委曲求全,從未阿諛奉承,從未低聲下氣,至始至終都保持著自己的那份自尊,令我震驚,更讓我敬佩。

讀完全書,只覺得好像剛剛做完一場夢。夢中我隨著主人公在海底徜徉了兩萬裡:在海底森林打獵,被角鯊追殺;在珊瑚王國為犧牲的水手舉行葬禮;參觀柏拉圖筆下的大西洋城……

凡爾納通過這些生動鮮明的人物描寫,以及豐富精彩的海底故事教會了我許多我不曾具備的優秀品質。不必說內德的豪放灑脫,也不必說阿羅納克斯敏銳的觀察與分析,更不必說尼莫艇長一往無前的探索精神。

無論是小說中哪個人物,都擁有著豐富的知識積累與人生閱歷;他們或許很平凡,但那光輝的人性美為他們鍍上一圈耀眼的光環;儘管身處逆境,但他們都沒有放棄心中的夢想,我想這些都是作者想表達給讀者的吧。

那麼就讓我們從自身做起,朝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不斷奮鬥吧!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4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對我而言,書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因此,在每一個假期我都會抽空閱讀一兩本名著。在這個寒假,我選擇了老師所推薦的《海底兩萬裡》這本書。

《海底兩萬裡》是一本科幻小說,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這本書將科學與幻想巧妙結合,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與價值。故事情節也是曲折緊張,緊扣讀者的心絃,同時鮮活的人物形象也為小說增添了無限光彩。這本書主要講了阿羅納克斯教授、僕人孔塞伊以及捕鯨手在捕一隻特殊的“鯨”時被尼摩艇長俘虜並在瞭解到“鯨”是其實是“鸚鵡”螺號後在海上游行且經歷了無數困難的故事。書中的每個情節都牽動著我的心絃,隨著故事的跌宕起伏而掀起陣陣波瀾,讓我沉醉其中並且更進一步瞭解了想象力的奇妙之處,進而學會如何靈活的運用它。

書中有許多鮮活的人物,他們有各自的性格特點,在作者的筆下他們躍然紙上。尼摩艇長是一個自信、勇敢、堅強、有毅力的人,他自始至終都不會輕言放棄並極其富有同情心,他堅持不懈的精神使我敬佩不已;阿羅納克斯教授是一個正直、善良、睿智,具有獻身科學的精神的人,他勇於奉獻的`精神感染著我;而僕人孔塞伊是一個老實、本分、沉穩認真的人,從沒有一句怨言,他任勞任怨的精神讓人稱讚不已;還有內德,他則是一個擁有野性、熱愛自由、脾氣火爆的人。在這些人中,我最佩服也最喜歡的人是孔塞伊。因為他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會跟隨著阿羅納克斯,做自己本分的事情,並且永遠忠誠。除了孔塞伊,尼摩艇長給我的印象也是十分深刻的。他對所有“被國家壓迫的人”都極有同情心,並且願意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

在《海底兩萬裡》這本書中,我“看”到了美麗的海底世界,“體會”到了巧妙的想象力,“接觸”到了鮮活的人物形象,並且感受到作者反對殖民壓迫的立場和弘揚人道主義的精神。

總而言之,《海底兩萬裡》這本書讀起來津津有味、趣味深長,使我受益匪淺,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5

從無盡而平靜的藍色海洋中悄然沉下。一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水艇開始了一次奇妙而刺激的探險,神祕地在不可預知的水下世界旅行。

《海底兩萬裡》的作者是儒勒·凡爾納。他被稱為“科學幻想之父”,並寫了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裡》和《神祕島》。

“鸚鵡螺號”是尼摩船長製造的潛艇。阿羅娜教授、他的僕人康塞爾和捕鯨者奈德·蘭德在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經歷後來到船上,開始冒險。他們去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極和北冰洋,最終從挪威西海岸的漩渦中逃脫併成功著陸。

在他們當中,最震驚和欽佩的是孔西伊的忠誠。當阿羅娜·考克斯教授在海里接受測試時,他不顧自己的安危跳下了船,救出了阿羅娜·考克斯教授,直到他獲救。當他極度缺氧時,他沒有給自己留下氧氣。在最危急的時刻,當阿羅娜·考克斯教授堅持不住時,他盡力不呼吸,把空氣留給了王先生,還把氧氣瓶塞給了王先生,使教授又活了過來。

啊!這是一種多麼偉大而神奇的精神啊!他不是為自己做的,但他很慷慨,很忠誠地想到王先生,並盡力幫助他。如果是我,我能做嗎?不要把美好的生活擺在你面前,而是跳進海里,開始一段艱難的旅程。留下唯一能救你自己的氧氣,但不想救你的丈夫,寧願犧牲你的生命。

要是我們周圍有更多的人就好了!如果我們不那麼自私,多為他人著想,這個社會將會多麼美好啊!Konseyi的忠誠、無私和寬巨集大量是我最欽佩的。

《海底兩萬裡》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意義,這本書展示了很多科學知識和海洋祕密。Konseyi的無私值得學習!他有一顆最忠誠的心!讓我們都渴望和尊重彼此。只有這樣,我們的世界和我們的生活才能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快樂,更加豐富多彩!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6

《海底兩萬裡》被譽為是科學幻想小說之旅,其作者是被公認為是“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的凡爾納。

《海底裡兩萬裡》描繪的是人們在大海里的種種奇遇。諾第留斯號潛艇剛開始被人們誤以為是一條巨大的獨角鯨,曾經引發了人們的討論與恐慌。但是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與他的僕人康塞爾卻十分勇敢地去追擊那條獨角鯨,在雙方較量了一番之後……最後,阿龍納斯、康塞爾以及尼德蘭卻已經被關在了諾第留斯號的.一間黑房子裡了。他們三人隨著尼摩船長乘坐這艘潛艇在海底作了兩萬裡的環球探險旅行。潛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時而險象叢生、千鈞一髮,時而景色優美、令人陶醉。美妙壯觀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異國情調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體現了人類自古以來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夢想。

我乘著船周遊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極和海洋。我跟隨著尼摩船長們,知道了許多科學知識:光的折射,珍珠的分類和採集、尤其是潛水艇的構造。凡爾納的許多科學幻想已經被後來的科學發現所證明。這激發了我對科學的興趣,使我學會了思考,讓我能夠大膽地幻想未來的遠景。

在這一路上,我們遇到了種種危險。打章魚、與鯊魚頑強鬥爭救採珠人、在心幾內亞島上被土人圍攻,最令人觸目驚心的就是在南極被冰層困住的那次。將人物的性格特徵描繪的淋漓盡致。尼摩船長英勇頑強、不畏艱險、博學多識、善良而又有正義感,他是反抗壓迫的戰士的代表。阿龍納斯是一個著名的科學教授,他無時無刻不在渴望著自由,崇尚正義。而他的僕人康塞爾十分忠誠,善良。捕鯨手尼德蘭雖然十分衝動暴躁,卻十分勇敢。

周遊結束了,我知道了尼摩船長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奴隸制和壓迫者的進步思想。《海底兩萬裡》同時也告誡人們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時候要注意保護環境,防止濫殺亂捕,保護動物,否則人類總有一天將受到懲罰。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7

今年寒假,我看了《海底兩萬裡》這本書。這本書出自於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的一部鉅著。書中的故事,離奇,曲折。驚險萬分,引人深思。

海底兩萬裡不看不夠,應是海底十萬裡才足矣。海底森林,珊瑚國王,去南極點,殺章魚群以及報仇雪恨等故事情節,大飽我的眼球。我雖不曾達到這海底兩萬裡,但跟隨凡爾納的描繪反而讓我覺得身臨其境。

故事發生在1866年,法國人阿羅納克斯,一位博物學家,在他參與一項科學考察活動時,聽聞海上出現了個怪物,世界轟動,人人皆知。博物學家準備返回法國,繼續做他的博物學家,繼續觀察,採集標本。正在這時,卻接到美國海軍部的邀請,登艦來捕這條他認為的‘獨角鯨’歷經千辛萬苦,怪物沒被清除,反讓軍艦遭到了它的攻擊。這時一位捕鯨手,名字叫內德.蘭德。船長特意邀請他來捕捉這條所謂的‘獨角鯨’。可這條獨角鯨的身體剛硬無比,炮彈都拿它無所適從。在一次大難中,博物學家阿羅納克斯,他的僕人孔塞伊以及捕鯨手內德三個人不幸掉入海中,這才明白眼前的並不是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鋼硬無比的潛水艇!是‘鸚鵡螺’號,它尚不為人所知,他們也就在這裡待了數十個月,經歷了海底兩萬裡的環球旅程。

這艘潛艇上的尼羅艇長,一生與陸地斷絕聯絡,他很神祕,我始終還沒有明白他為什麼如此痛恨陸地,他在自己的挺中總是那麼自信,堅毅。他曾說過,大海滿足了我的一切需求,實在讓我驚歎不已。奶油是鯨魚的奶製成的,糖是從北部海洋的大海藻裡提煉出來的,衣服是一種貝類動物的足絲製成的,面料染的是老荔枝螺紅。海洋中的.生物,自不必說。人類本就是新奇的嚮往的。他把艇中與他同生共死的兄弟埋在海底光彩奪目的珊瑚樹林裡。在這裡,他將不會收到鯊魚和人的攻擊。他又是多麼珍惜自己的夥伴,與他同生共死的夥伴啊。艇長雖然有強大的鸚鵡螺號,但他艇的存在給社會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艇長喜歡冷靜,但他有些孤僻,他不接受任何人的幫助,他身上的冷峻和理智都值得我們學習,他很完美但脫離了群體。

我驚歎的是作者的想象力使得二十五年後創造出了類似的潛水艇。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現在就是如此,一切皆有可能。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8

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他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凡爾納寫的小說,讀完後,總會讓我有很多的幻想。

《海底兩萬裡》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阿尤納斯教授帶著僕人康賽爾和一個捕鯨之王——尼德,跟隨尼摩船長乘“林肯”號驅逐艦在海底裡的兩萬裡環球旅行的故事。

這本書裡的每一個故事都吸引著讀者:從海面上的“海怪”出沒,到尼摩船長和他的“乘客們”的海底旅行,到最後“鸚鵡螺”號被海洋旋渦吞噬。這些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扣人心絃。讓我印象深刻的有這兩個故事:分別是“海底奇觀”和“大漩渦”。

先來說說“海底奇觀”吧。這個故事是阿尤納斯教授和他的兩個夥伴在“鸚鵡螺”號船上透過玻璃窗看見的海底景色。他們在船上透過水晶玻璃看見了:色彩斑斕的箭雨、像迎風招展的旗幟的鯔魚、雙層黑線的鯛魚、嬌美無比的玻璃魚……這樣美麗的海底世界讓船上的'所有人都沉醉於其中。這本書雖然是科幻小說,但是在1866年,人類還沒有發明驅逐艦的時候,凡爾納作家能想象出這樣美不勝收的海底世界,也讓讀者大飽眼福了!當我讀到這個片段時,我也彷彿置身在奇妙無比的海底世界,我的身邊就是一個巨大的水族館,裡面有變化無窮的奇異景觀,有五彩斑斕的各類生物,在這裡呆上整整一天都覺得不夠,因為這樣美麗多彩的海底世界實在讓人回味無窮!

當我讀“大漩渦”這個故事時,船員們說:“大漩渦!大漩渦!”我讀這句話時,心也跟著故事情節一起在波動,心裡想:尼德他們能逃脫這大漩渦嗎?他們又將怎樣逃脫呢?最終他們三人落在大漩渦中,失去了知覺……當然,故事的大結局是:三人被一位先生救了,他們也逃離了“鸚鵡螺”號。這個故事讓我感受到了人在真正遇到危險時的冷靜、不慌張,同時也需要聰明、智慧的頭腦。

這本書裡的故事趣味盎然,引人入勝。讀完這本書,我開闊了眼界,還學到許多知識,同時這本書也在告誡人類:要愛護海洋生物,譴責人們濫殺濫捕的行為。讀完這本書,我也收穫多多。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9

在《海底兩萬裡》中的科技,我們知道,有許多都在今天實現了——潛水艇、火箭等。

這些東西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可在作者的那個時代,這些根本就是無稽之談。這也側面說明了科學幻想行為的一定的真實性。

那麼,我是否也可以做出一個大膽的幻想——在未來,在人類終於把陸地摧毀時,遷到海里。這個看起來可能會有些瘋狂的想法,實現了,可能真的能挽救人類岌岌可危的命運——依靠抗強壓的玻璃和建材,在海底建造儘可能高的房屋:便於造出的氧氣管道進一步擴大;海洋裡的生物可以滿足我們的生活需求,就像小說裡描述的那樣:貝絲製成的衣服、各類海洋生物作我們的食物、床是柔軟的大葉藻、墨水是烏賊的分泌液······儘管材料可能會和我想的.有些出入,但盡力地去研究,海洋生物的多樣性有很大可能可以做到。儘管人類可能會失去汽車般便捷的交通工具,但想想地球的生態系統所遭到的破壞,這可能反而救了人類一命。

想想看,當陸地無法生存,我們轉而進入海洋,當陸地調整過來後,我們又將會回到陸地去。在海洋裡的生活,人類的科技不可能原地踏步,只有不斷地再生可利用的資源才能保證人類的生存。我相信,當科技到達一個層次後,人類的科技將不會有害於自然。到那時,相信人類對可再生資源的重視性已到達頂峰。

那場連接近於現代科技的鸚鵡螺號都未能倖免的風暴又將我的思緒拉回現實。對於未來的準備和預言固然重要,但人類目前最緊急的難題是停止對自然的過度開發和破壞。也正是因為這個問題,人類對科技產物的改進及對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更是迫在眉睫,現今新能源已經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希望它能改善人類的現狀,讓人類不至於像我想的一樣躲入深海。

人類要面對的最根本的問題,便是如何將人類科技和自然相平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