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通用17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3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總會收穫一些心得和感悟,為了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我們可以寫一篇感悟的文章。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要怎麼寫感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通用1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通用17篇)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1

袁隆平是值得尊重的科學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簡樸,不論颳風下雨,天天工作在試驗田裡,一心只想著造福全體人民。袁隆平是值得讓世界尊重的中國科學家。他首創的雜交水稻不僅為中國的糧食生產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而且也在亞洲、非洲的一些國家推廣了3000多萬畝,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貢獻,獲得了聯合國有關組織和世界許多國家的讚譽。袁隆平在這次世界種子大會上感動了全世界,並不是偶然的。袁隆平的責任、胸襟與貢獻,就象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公民、一個科學工作者閃光的精神品格。

很容易想像,有那麼大頭銜、那麼多榮譽的袁隆平,如果想在財富積累上更進一步,如果真正重視“身價幾何”,顯然不需要費多大週摺,做一些廣告、或者把他的獎金成立一個可以最大程度賺錢的公司什麼的,都是可行的辦法。

但袁隆平呢,已經“滿足於”自己每個月6000多元的工資,而且,儘管自己尚有一些“積蓄”,但他卻會穿15元一件的襯衫,100多塊的鞋子,260元的手錶……對於如此節儉的“世界級科學家”、“科技明星”,不知道該有多少追求一夜暴富、為金錢不惜一切、對金錢揮霍無度的人們應該為此感到臉紅!不僅如此,已經年近八旬的袁隆平老人還給日益功利的社會上了一課,那就是,到100歲他也還想在田裡,還想著解決更多的人的吃飯發展問題、為人類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那麼,無數相對於袁隆平老人年齡的“年輕人”,是否該以袁隆平老人為榜樣,為著更有意義的人生而不是隻考慮更“賺錢”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奮鬥不息呢?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2

夕陽下,一片稻田散發著金色的光輝。在這其中,有一位耄耋老人,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國家的命運,不停地研究……

他的一生有兩個夢想,兩個“簡單的夢想”。他的第一個夢想是“覆蓋全球夢”,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在一個世紀前,中國已然成為了一個大型貧民窟。到處都是災民,餓死的人不計其數。他看到這一切,心中悲痛,便有了這一願望。然而,當他說出自己的願望時,換來的卻是全國人民的質疑及外國人的嘲諷與冷漠。可他沒有放棄,依然躬耕在農田的第一線。

從上個世紀80年代至今,他不畏艱辛,執著追求,大膽創新。在這幾十年間,有過失敗,有過困難,但他從未放棄。“失敗了就再來!”他一直堅持著,不斷努力著。如今,在他的努力下,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大面積種植,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全球發展,他的夢想正在一步步地實現。

他的第二個夢是“禾下乘涼夢,高產不封頂”。在他夢中,試驗田中的雜交水稻比高粱還高,穀粒甚至比花生還大。他坐在這片稻穗下乘涼,與助手談笑風生……他一直在為這個夢想努力著,與他的團隊不懈奮鬥著,水稻畝產最高紀錄不斷在重新整理。令人遺憾的是,他沒有完成夢想就走了。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夢想將會實現。老人家地下有知,那該多麼欣慰啊!

這位老人,為祖國,為世界,為消除饑荒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獲得了無數榮譽,身價早已上千億,但他並沒有貪圖享受,一個月6000多的工資也十分滿足,他將獲得的獎金全部捐了出去。讓我們祝這位老人,祝這位“雜交水稻之父”,祝袁隆平爺爺:一路走好!

這顆種子,包含著老人家對祖國,對人民的一片赤誠之心。他就像一顆偉大的種子,為我們播下了希望。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3

5月22日,一位91歲的老人走了,但是不管是誰,都向他致敬。靈車過處,人們夾道相送,他就是我們的袁隆平爺爺。

聽老師說,以前我國雖然面積不大,但是人口位居全國第一,這麼多的人。那一定需要很多糧食,但是這裡除了讓人居住的還有山川河流,不能把他們都變成種地的。種糧食的地也少。所以我國就發生了饑荒,饑荒的過程中,人們看見什麼都吃。聽說還有把石頭磨成粉吃的。再見,他們當時是多麼的飢餓。但袁隆平也體驗過飢餓的痛苦,他想起人民的痛苦,所以他就想要培育出新的水稻。解救人民的痛苦。

經過他的研究培育,培育出了新型水稻這種水稻。比如說近年雜交水稻種植面積超過了2·4億畝,每年增產水稻約250萬噸。這可足以養活中國14億人民。而他的夢想不只是讓中國種上雜交水稻而是讓全世界都這麼做。可見袁爺爺的大公無私的優秀品質。

袁爺爺,希望我們能吃飽飯,但是我們不能因為經濟條件好而去浪費糧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古時候,人們就已經知道浪費糧食是不好的。因為他是勞動人民的豐收成果。記得中午吃飯的時候,我就看見有些同學把沒有吃完的飯菜倒在餐餘桶裡。把食物給糟蹋了。但是我們要知道這是袁爺爺和他們凡對近幾十年來研究的科研成果,如果我們把它糟蹋了,那麼他們的努力和成果就變得分文不值了而且還是對他們研究成果的不尊重。所以我們要每天吃好飯,不浪費一粒米。不浪費每粒糧食。

袁爺爺,您一路走好,我們一定會珍惜現在的每粒糧食,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話牢記在心裡!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4

在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一個看似平常日子和時間,卻發生了一件非常不平常的事情——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袁爺爺永遠離開了我們,享年91歲。

每當想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詩時,我的眼前,我的腦海裡就會立刻浮現出袁爺爺的身影。他那古銅色的臉上,總掛著那笑容,一道道深刻的皺紋記錄著他那不平凡的歲月;他總是穿著那幾十塊錢的襯衫,頂著嚴寒,忍著酷暑,在農田中奔波……

“永不滿足,永遠不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讓中國人端穩中國碗,讓中國碗裝滿中國糧。”這是袁老至死堅持的信念。想當年,當袁老發現了第一顆雜交水稻時,當他公佈這件事時,是那麼多人的不信任和不理解。只有袁老和他的兩位學子依舊堅持在崗位上。我想如果沒有他們當時的堅持,可能就不會有我們現在衣食無憂、健康幸福的生活。

正是那一顆雜交水稻餵飽了全中國人民,也餵飽了多少國家。像美國,日本當時那些科技發達的國家,早就開始了研究水稻的工作,他們向裡面砸進了多少錢,卻依然沒有好的成果。但是當袁隆平爺爺向世界、向國際發出這一發現時全世界的人民都震動了。美國還輕蔑的說:“我們做不到的事,區區一箇中國鄉村教師卻能做到?”但是事實卻讓他們打臉,正是袁爺爺發現的那一粒種子餵飽了我們所有人。

我們現在還不能向袁爺爺那樣,為雜交水稻,為國家做貢獻。但是我們現在能做的事,珍惜每一粒糧食,實行光碟行動。不讓遠在天界的袁爺爺心寒。

袁老,走好!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5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每當我聽到這句話時我就會想起一個偉人——袁隆平爺爺。

袁隆平爺爺是1930年9月出生的,小時候缺少糧食,袁隆平爺爺有時只能吃糠維持生命,所以袁隆平爺爺發誓他一定要讓中國人吃上一頓頓的飽飯。1949年,19歲的袁隆平爺爺即將報考大學,袁隆平爺爺的家人反對,他卻不顧家人的任何反對,還是執意報考了重慶湘輝學院農學系,23歲時畢業,畢業後袁隆平爺爺來到了偏遠的湘安農學院任教,袁隆平爺爺一待就待了18年。袁隆平爺爺被中國人稱之為“雜交水稻之父。”

“共和國勳章”的獲得者,是中國工程院院的士——袁隆平爺爺。他是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袁隆平爺爺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於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袁隆平爺爺是偉大的、是無私的……我得知袁隆平爺爺去世這個訊息後,眼睛裡逐漸冒出了米粒大淚水。心裡是多麼的痛苦啊!多麼的傷心啊!多麼的悲哀啊!我正在手機上搜集關於袁隆平爺爺的資料時,我看到了一個視訊——袁隆平爺爺去世的第七天,也就是2021年的5月29日。在醫院袁隆平爺爺老伴的床頭,飛來了一隻人們從未見過的很大的蝴蝶。很多人看到後都看哭了。這是多麼感人呀!

袁隆平爺爺您養活了半個中國的人民,如今您走了,我怎能不悲傷,怎能不悲痛呢?你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您沒有放棄,您的這種精神,我們永遠銘記在心,永遠不會忘記。

袁隆平爺爺我們永遠愛您!您一路走好!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6

又是一年豐收的季節,夏季糧食的豐收時節。糧食的大豐收讓祖國的糧倉爆滿,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的繁榮,讓讓人明更加安康。但是為我國甚至全球糧食曾收層產的袁隆平院士卻離開了我們。

糧食的豐收意味著國民能吃飽飯,意味著國家的國泰民安。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的國家而言,糧食不僅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條件,而且是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保障,也是確保國家安全的戰略基礎。

糧食問題是安全問題,而非經濟問題。糧食不像其他商品,糧食少一點都會餓死人,是一個硬需求。

袁隆平院士被成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不僅是中國的驕傲,更是世界的驕傲,他為人類生存最初了巨大的貢獻。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人的生存離不開吃喝。袁隆平院士曾說過:“中國人要把飯碗拿到自己的手裡面,不要靠人家,我們現在就是在為自己的飯碗而努力”。

週末回家看到路邊的田地裡綠油油的稻田,沉甸甸的穗子,把苗都壓彎了腰,偶爾的一陣風,稻穗隨著風擺動,我彷彿看到了袁隆平院士在田邊看著稻田豐收的笑容。再過幾天就是稻子成熟的時候,到時候田地裡一片一片的金燦燦,每當這時就想起了偉大的袁隆平院士,他的一生都在為糧食的曾加產量而努力,與種子打交道,簡直就是稻田裡的守望者,雖然他離開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努力永遠銘記於心。有了他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我們現在吃飽飯的幸福,我想大概以後的每次吃飯我都會想起他。

斯人已逝,憂思長存。他在稻穗下乘涼的未完成的夢,後人將踏著他的腳印繼續前行。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7

這是全國人民悲痛的一天,超級巨星隕落:“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07去世,舉國上下,悲痛欲絕。

袁隆平爺爺去世的訊息在各個媒體平臺上出現,廣大人民紛紛表示不敢相信,不敢面對他們的“食神”去世了的訊息。

袁爺爺真的是太偉大了!

他年雖近百,卻不在家樂享天倫之福,而是終日奔波在實驗田,用慈愛的目光注視著一株株如同一隻只精靈的秧苗,在和風中翩翩起舞,那鐫刻著歲月滄桑的臉上,露出甜美的笑容。

袁爺爺畢生追求的是所有人遠離飢餓,他做到了。我們中國人,因為有袁隆平爺爺,端穩了飯碗,不再為一日三餐發愁,世界都為之震驚。

像這麼一位對人民做出卓絕功勳的傑出科學家,廣大人民怎麼忘得了他?請看看各個媒體平臺下的評論:一日三餐,米香瀰漫,飽食者當常憶袁公。稻花香處憶袁老,泣雨聲中送英雄。我們的“神農”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帶著種子去往了其他地方,我們再也見不到他了。再聽聽人們的請求:天安門廣場降半旗致哀,沉痛哀悼為中國人的溫飽奉獻了畢生的精力與心血的袁爺爺。

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寫道:“有的人活著,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他活著。”司馬遷也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袁隆平爺爺的死,重於泰山,而且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袁隆平爺爺生前說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他將一生奉獻在水稻之中。除了他可以說我浪費糧食,其他人沒有資格。因為是他讓我們不再飢餓,不再擔憂溫飽問題。

請求國家將5月22日設為珍惜糧食日!以此紀念我們的袁隆平爺爺。

學生們應該銘記5月22日,好好學習,帶著袁隆平爺爺那份對我們的希望,為國家爭光!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8

當你吃著手中粒粒飽滿的大米飯,你是否會想到一個人?當你覺得手中的糧食不合自己的胃口,想倒掉的時候,你是否會想到一個人?沒錯,他就是袁隆平爺爺。

可是就在昨天袁隆平爺爺逝世了,他一生勤勤懇懇,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在建國初期,袁隆平爺爺放棄優良的學習環境,放棄去重點大學的機會。回到鄉村讀農業大學,只是為了讓人民都吃飽飯。在大學畢業之後,他去當了一名鄉村教師。同時不停研究雜交水稻,在一開始因為沒有名氣而飽受質疑。但他沒有放棄,依舊堅持研究雜交水稻,終於有一天他成功了。讓中國水稻的糧食產量翻了幾倍,從這之後,袁隆平獲得眾多獎項。但他沒有對獎項對的'高高在上,依舊頂著烈日,堅持下田,研究出了第1代第2代,第3代雜交水稻。他的成功是舉世矚目的成功,他的榮譽是汗水換來的榮譽。它是國之棟樑,更是國家的驕傲。

可就在昨天,噩耗傳來。袁隆平爺爺與於下午1:07逝世。也許是天堂也需要糧食了吧,他帶著他的稻穀離開了。這時候,當你看著手中那碗香噴噴的大米飯,你是否覺得意義深刻?他的背後是一位老人用畢生心血換來的,袁隆平爺爺的高尚情操我們永遠難忘,他的崇高精神也應該永垂不朽,在袁隆平爺爺身上,我們看到了堅持不懈,我們看到了不驕不躁,我們看到了勤勤懇懇……他的精神是我們永遠需要學習的,是我們永遠應該牢記的。十里禾香,承載的是袁隆平爺爺無窮的智慧,寄託的是他盼望中國崛起的無限懷想。讓我們致敬國之棟樑。致敬老一輩人的智慧,致敬他們無窮的愛國之心。

禾下乘涼夢,丹心映青。願國之棟樑都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9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解決了中國溫飽問題。

袁爺爺逝世訊息令我措不防,狠狠地砸在了我心上,悲痛不已。一瞬間愣住了,不知所措。望著眼前熱氣騰騰米飯,想起了袁爺爺說過話。他說"一粒食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你年紀輕不知道,上個世紀60年代,饑荒時候餓死人啊,大家都吃不飽飯哪,我都親眼見過。”心頭為之一震,眼淚奪眶而出。

袁爺爺臨死前還關心著稻子長勢,他把自己一生都報投入到雜交水稻之中。"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端起每一碗飯,飯碗裡水稻,那是袁隆平院士心血,他是中國農業發展北極星,餵飽了十幾億人。他把一生都投入到了雜交水稻之中,用自己事業去拯救了整個國家,他是真正值得我們敬佩人,他是我們脊樑骨。

望著袁爺爺照片,他臉頰上佈滿皺紋,眼角含著笑意,顯得藹可親。我內心百感交集,是悲痛至極,是為之一振,交織在一起,腦海中想著這位可敬老人。仍然是那位慈祥老人,用自己雙手鑄就了全中國,他是中國發展奠基石。我們所沒經歷過,那個吃不飽飯年代,是袁老內心深處痛苦,他知道,糧食是一個國家基本需求,所以,他把自己投入到了人民之中。

致敬袁爺爺,替我們負重前行,給了我們最好生活。致敬袁爺爺,您用自己雙手讓我們屹立這片土地。您來時,世間餓殍遍野;您走時,世間稻米滿倉。禾下乘涼夢,十里稻花香!?

江山思國士,人去稻田豐,袁爺爺千古……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10

炎炎夏日,藍藍的天空中點綴著白雲,一望無際的稻浪在夏風中翻滾,悠悠傳來淡淡稻香,您就在這稻香裡,辛勤地工作,您頭頂著破破的草帽,遮住了豔陽,歲月在您的臉上勾勒出一道道痕跡,您的眼睛深深陷下去。古銅色的面板顯得各外年邁,你在稻田裡來回走著,觀察著一株株稻子,記錄著資料,您滿目歡欣,只是看著自己的稻田,滿意地笑了,汗水打溼了您的衣衫,衣衫上留下漬水,褲腿上沾滿了泥土,可您絲毫不在意。每天這樣工作著,任憑太陽有多辣,依舊動搖不了您的心,任憑風吹得多悶熱,但卻堅定了您的腳步,遠處望去稻花香裡的您多麼刻苦啊!

您說過:“我不是在實驗田,就是在去實驗田的路上”你把田裡當作自己的畢生心血,解決了無數人的溫飽問題,讓全世界有飯可吃不再飢餓,你想讓雜交水稻覆蓋全世界,在世界培養無數雜交水稻,培養人才,讓他為自己國家解決“吃不飽的問題”對,你就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

你不斷朝著一個目標奮進,只要大方向是對的,不是死衚衕,只要堅持,就能達到光明的彼岸,不錯,從上世紀開始,您就不斷完成自己夢想,拋開“書本和電腦”種出雜交水稻,那是多大的榮譽。2019年9月17日,您獲得共和國勳章,可您無論自己一顆種子,創出多大森林,一片花瓣造出多少花海,一條小溪繪成多大的海,你也像路燈一樣無聞,如燭一樣無私,把汗水都奉獻給稻浪,“高處不勝寒”您即使是一顆明星,也依舊樸素而不奢華。

您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對中國的看法,您用一粒種子改變了無數人的溫飽,您用一粒種子讓世人銘記,您用一粒種子成為夜空中最明亮但不張揚的星,您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11

2021年5月22日,我國痛失了一位巨星,他就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他的去世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悲傷,更是遺憾。

袁隆平爺爺因為一次意外的發現,使他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二號,1975年研製功雜交水稻種植技術,從而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袁隆平爺爺的雜交水稻實驗在中國是具有開創性的。但是世界上成功水稻雜交的是在1963年於印度尼西亞完成的,但袁隆平爺爺在這個問題上也不斷的鑽研,最終也有了不少成就。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袁隆平爺爺,有一句話說:“我雖然是大年紀,但是我還沒有痴呆,我仍然要繼續鑽研!”這令我非常感動,袁隆平爺爺其實早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可袁隆平爺爺沒有放棄,堅持要研究出雜交水稻,這些都起源於19世紀中國一度鬧饑荒,光河南就有上百萬人因為饑荒而餓死,袁隆平爺爺那個時候雖然還小但那顆種子早已在他心裡萌發,才使得袁隆平爺爺開始研究雜交水稻。

其實我們現在的中國小生真的很幸福,以前的人吃上一口飯都不容易,而我們現在有肉有營養的蔬菜,還有新鮮的水果,更有甜甜的牛奶,都是因為國家的科技的發展。

我們作為新時期的少年兒童,雖然不能像袁隆平爺爺那樣做出如此偉大的壯舉,但是我們最起碼能做到不浪費食物,不浪費每一粒米,從我做起!

雖然袁隆平爺爺不幸離去,但他的精神永遠在我們心中盪漾著,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我們一定要像袁隆平爺爺一樣,做一個愛國為國做出奉獻的人!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12

2021年5月22日下午1點07分,一輛輛靈車從長沙醫院緩緩行出,長沙寬闊的主幹道上,許多車停下來鳴笛致意,人們湧上街頭,齊聲呼喊:“袁老,一路走好!”同一時間,無數人在網路上默契地傳遞同一句話,“袁爺爺,我一定好好吃飯。”

他,有這樣兩個夢:“我有兩個夢,一個夢是超級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有掃帚那麼長,接的子有花生那麼大,叫做禾下乘涼夢。”

袁爺爺雖然人已經不在了,但袁隆平爺爺精神依然還在。“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是他,讓我們中國從飢餓轆轆,吃完一頓後都在想下一頓該怎麼湊合了事,到每一頓飯吃到撐。都是因為他——“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

我要學習您的無私奉獻。您一生只專注於雜交水稻,當您讓我們的糧食更加豐富,產量更多的時候,一心想的不是休息,而是想方設法讓它產量更多,更豐富,想方設法把雜交水稻宣傳到各個國家,讓每一個國家都有雜交水稻,讓每一個國家不再為糧食而發愁。

上帝需要一個會種水稻的人,便把您請上去了。您享年91歲,您為這個世界付出了太多太多,是時候該休息休息了。

“袁爺爺,我一定好好吃飯。”以後的每一粒米,每一粒糧食,我都會做到珍惜。您用生命換來了糧食,不珍惜怎麼說得過去,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我們要倍加珍惜。

袁隆平爺爺,您雖然人已經去上邊了,但我相信,您只是累了,想休息了,放心,我們會雖然失去了您,但也會成為您,你這種袁隆平爺爺精神我們也一定會發揚光大!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13

袁隆平爺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他為了解決我國人民的吃飽飯問題,用自己的一生去研究水稻。

我國的耕地缺乏,不足世界的7%,而卻要養活超過世界20%的人口,袁隆平爺爺功不可沒。袁隆爺爺他每天都會思考兩大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如何用這麼點的田地種植肥美的水稻?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將這些水稻以少變多?而且他每年都有新的突破……

袁隆平爺爺對工作無比的認真的,他不管是風雨,還是雷電交加,他都會去看望水稻,因為他想知道這些水稻擔受多大的風雨。他的摩托車也不知道摔壞了多少輛,他也毫不在意,因為他時刻惦記著我們吃飽飯的問題。

袁隆平爺爺還是一個可愛,富有愛心,和葛可親的人。可愛是,他每次成功,突破難關時,他總會像一個孩子得到自己心愛的玩具時那樣開心。富有愛心是從他幫助了無數人的解決溫飽問題。有人說,如果申請專利,袁隆平爺爺將是世界首富。和葛可親,他是一個對別人只有關心、溫暖,從不要求什麼,也沒什麼架子。

據說,素隆平爺爺有一對孿生孫女,袁爺爺則喜歡把名種零食藏在屋子裡的每個角落,然後讓孫女去找,老爺子真是童心未泯,我想這也是袁隆平爺爺之所以長壽的真正原因吧!

可惜的是,他在2021年5月21日因病逝世。他的死,讓我們的心如同晴天露霧。袁老罵鶴西歸,留下未竟的願望——禾下乘涼夢。

袁老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恩人,是我們永遠無法遺忘的人。袁爺爺放心走好,您的科研團隊會繼承您的遺志,牢牢把中國人的飯碗端在自己的手裡。

謝謝您,袁隆平爺爺,感謝您為我們的溫飽而做出無比卓越的貢獻。感謝有您——袁隆平爺爺。希望你在天國過的無比自由,快樂,一切安好!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14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在湖南去世,享年91歲。

我出生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這時中國就算是像我們一樣閉塞村莊,人們也都解決了溫飽,開始奔向小康。作為一個90後,我從未經歷過飢餓,對於爺爺奶奶口中故事,也無法完全理解。就像是那位“何不食肉糜”帝王,無法理解什麼是真正飢餓。

後來長大因為過敏,我曾經有過半個月忍飢挨餓時間,但這種只是忌口捱餓根本無法饑荒之時相比。

電影《1942》把重現戰爭時期大饑荒,影片中有一幕甚至給我留下了陰影狗在啃咬路邊屍體,以此充飢。從此我再也不敢敢看此類電影或者節目。我相信,真正經歷過大饑荒人們,肯定有過更加殘忍經歷。正是這部口碑不怎麼好電影,讓我更加深刻明白,我們如今平安喜樂並不是上天賞賜,而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堅持乃至犧牲換來。

袁隆平爺爺經歷過戰爭年代,經歷過吃不飽穿不暖時代,所以他最大願望就是飯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上,他畢生所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他做到了,他研究出雜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產量,讓更多人吃飽了!

我未曾瞭解過他生平,但也能夠知道他為祖國做出了多大貢獻,為人民帶了怎麼樣幸福生活。他把一生浸在稻田裡,把功勳寫在大地上,把幸福種子撒在每一個人心上。

有人說,他沒走,他只是帶著種子去了遠方。有人說,他進入了一個夢鄉,那裡稻穗比高粱還高,穗粒比花生還大。風輕輕吹過,他戴著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涼。

他走了,他又沒走,他永遠都在!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15

在2021年5月22日13:07分,國家正式宣佈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

你一定聽過這個名字,但你可能還不知道他的故事。他就是被世人稱之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爺爺,我們吃的每一粒糧食都離不開袁隆平爺爺的功勞,他在病危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天氣,因為天氣的好壞會影響田地的生長。因為中國世界人口暴增,糧食也漸漸供不應求,袁隆平爺爺曾立下誓願,他不會讓每一箇中國人餓肚子,如今每年的糧食產量高達5億。

袁隆平爺爺為人樸素,從不擺架子。他會在下雨天騎電動車去田地,身上穿的是45塊錢的地攤貨,他做事從來不大肆宣揚,他的孫女曾說根本不知道爺爺是幹什麼的,因為爺爺看上去像個農民。有記者曾經採訪,問袁隆平爺爺有沒有人把他認成農民,袁隆平爺爺是這麼回答的:“有啊,很多人覺得我像農民,這樣不更好嗎?我本來就是一個農民!我並不感覺羞恥。”

有人肯定有疑惑,他中這麼多水稻肯定有上千萬的收入吧,其實並不是,袁隆平爺爺曾表明過,自己也有工作,一個月收入也才6000。袁爺爺種植水稻並不是為了錢,只是為了每一位中國人能夠吃飽飯。

袁隆平爺爺兩次登上熱榜,第1次竟然只是因為他買了兩部手機,有一輛豪車和一棟別墅。人們只看到了他做了這些,並不知道這兩部手機加起來才幾千,其中一部還是用來送給助理的。也並不知道爺,爺擁有的並不是豪車,只是一輛國產代步機。別墅呢是國家獎勵給他的!是爺爺應有的獎勵!這棟別墅最後給改裝成了水稻種植公司。就是因為這些,爺爺在網上受盡了謾罵!現在想想真是可笑!向袁隆平爺爺默哀!

袁爺爺,人們永遠會將你銘記在心!你的每一次付出,都不會被世人遺忘!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16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解決了中國的溫飽問題。

袁爺爺逝世的訊息令我措不及防,狠狠地砸在了我的心上,悲痛不已。一瞬間愣住了,不知所措。望著眼前熱氣騰騰的米飯,想起了袁爺爺說過的話。他說:"一粒食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你年紀輕不知道,上個世紀的60年代,饑荒的時候餓死人啊,大家都吃不飽飯哪,我都親眼見過。”心頭為之一震,眼淚奪眶而出。

袁爺爺臨死前還關心著稻子的長勢,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報投入到雜交水稻之中。"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端起的每一碗飯,飯碗裡的水稻,那是袁隆平院士的心血,他是中國農業發展的北極星,餵飽了十幾億人。他把一生都投入到了雜交水稻之中,用自己的事業去拯救了整個國家,他是真正值得我們敬佩的人,他是我們的脊樑骨。

望著袁爺爺的照片,他臉頰上佈滿皺紋,眼角含著笑意,顯得和藹可親。我的內心百感交集,是悲痛至極,是為之一振,交織在一起,腦海中想著這位可敬的老人。仍然是那位慈祥的老人,用自己的雙手鑄就了全中國,他是中國發展的奠基石。我們所沒經歷過的,那個吃不飽飯的年代,是袁老內心深處的痛苦,他知道,糧食是一個國家的基本需求,所以,他把自己投入到了人民之中。

致敬袁爺爺,替我們負重前行,給了我們最好的生活。致敬袁爺爺,您用自己的雙手讓我們屹立這片土地。您來時,世間餓殍遍野;您走時,世間稻米滿倉。禾下乘涼夢,十里稻花香!

江山思國士,人去稻田豐,袁爺爺千古……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個人感悟17

袁隆平爺爺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爺爺說過這樣一句話:“70歲的年齡,50歲的身體,30歲的心態,20歲的肌肉彈性!”他80多歲每天還堅持打排球游泳,現在年輕已經90歲了,已經遊不動了,打不動了。但他還是在學習,他在辦公室裡全都是書,書桌上堆滿了書,書櫃裡塞著滿滿的書。老師說有句俗話叫:學到老,活到老!90多歲了還在學習,我們現在在是國小生,更應該學習!

有一天,一位記者來採訪袁隆平爺爺,記者問他:為什麼要研發這個雜交水稻呢?袁隆平爺爺說,因為幾十年前人們吃了上頓就沒有了下頓,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現象,希望長大了以後想不要再出現這種狀況,就想要研發這個雜交水稻。經過長期研究,他最終完成了這個願望。袁隆平有兩個願望,第一個是在水稻下乘涼,第二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這兩個願望都實現了!袁隆平一個人解決了半數中國人的糧食問題,他非常的偉大!袁老最看不得人浪費糧食,他曾在2013年接受採訪時說,“我們辛辛苦苦鑽研提高水稻產量,每畝提高5斤或10斤都很難,提高之後,又浪費了。浪費不但可恥更是犯罪……”多年過去,浪費糧食現象依然存在!希望人們不要浪費水稻,現在我們有飯吃了,卻變得不懂珍惜。

所以我們應該要學習袁隆平爺爺這種淡泊名利、艱苦奮鬥、堅持不懈、一心為人民的精神!老師說我們以後要光碟行動用這種方式來紀念袁隆平爺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