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醫患溝通技巧

來源:果殼範文吧 2.09W

醫患溝通技巧1

一、直呼其名式:

[精品]醫患溝通技巧

此法有兩種變式,第一種是叫全名,叫全名適用於公立醫院,在民營診所中,資歷較高,年齡大的醫生也可以直接稱呼全名,注意語氣語調的變化即可,不要有命令的感覺;第二種是叫名不叫姓,適合同齡的或者年紀大的醫護人員稱呼年齡相當,或者年齡較小的客戶。第二種叫法較第一種會顯得親切。

二、關係式:

家庭關係式:可以叫哥哥姐姐、妹妹弟弟或者叔叔阿姨,這種叫法會很快拉近雙方距離,減少疏離感,其中,幼兒園的的可以叫寶寶或暱稱,幼兒園大班或者國小的可以直接叫小朋友或者小名,再大些可以用第一種方式;對待30—50歲左右的女性,無論自身年齡再小,都要注意不能夠叫“大姐”,其原因不言而喻,這樣叫,已經讓對方心裡不愉快了。

老小關係式:對待老人家可以顛倒姓氏,比如老李換成李老,含義就會多些尊重,而叫老李會顯得很親切和隨意,注意,不要隨便稱呼老李,老張,同樣叫小李小張也要注意,長幼字輩的稱呼不能夠隨便用,關係不到位不要隨便叫,換了場所,稱呼便需要改變,否則同樣會讓人心裡有疙瘩。

三、職位職稱式

適用於公立醫院特診科或民營口腔,需預先知道客戶職業職位等情況,如果瞭解某工程師姓吳,需換種稱呼,不能夠簡稱,如果姓氏難叫,同樣需要注意。

四、行業式

如果瞭解客戶的行業,可以直接用行業稱呼,比如:李律師,張老師,黃醫生等等。

五、地域習慣式

分為兩種,一種和關係式相近,區別只是地域習慣而已,比如:東北人習慣稱呼“姐哥”,四川人習慣把有技術的人叫做“師傅”,後來演化為“師傅”和“老師”;陝西人喜歡叫“師”,例如宋師,張師;第二種類似於寒暄,見人問好可以問:“吃了沒”,其意並不是真正去了解對方有沒有吃飯,而是一種客套用語,有時會略過稱呼,直接進入地域寒暄式,地域習慣式為優先稱呼方式(入鄉隨俗)。

問詢與確定:如果實在不知道怎麼稱呼,可以直接問對方如何稱呼更為合適:“請問我應該如何稱呼您呢?”探索式:那我叫你可以嗎?”

禁忌:不能夠用美女或者帥哥,某些與時俱進的詞彙需要看場所使用,例如“同志”對於老幹部是合適的,對於年輕人就顯然不合適;小姐的稱呼不如女士,如果要稱呼小姐,需要加上姓氏,對於年輕女士,這一點尤其要注意,實在不好叫,用第一種稱呼是最保險的`。

無論哪一種稱呼,都不是固定的,因地因人因關係遠近而定,稱呼得當會加強兩者連結,不得當,則會加大雙方的距離感,增加不和諧因素,影響雙方溝通效率。

在服務的全程中,醫護團隊如果能夠上下合力在服務中打動客戶,會讓對方對你的團隊好感大大增加,更有利於個人品牌及醫院/診所品牌的建設。

醫患溝通技巧2

1、傾聽:醫生必須儘可能耐心、專心和關心地傾聽病人的訴述,並有所反應,如變換表情和眼神,點頭作“嗯、嗯”聲,或簡單地插一句“我聽清楚了”等等。總之,醫生不要干擾病人對身體症狀和內心痛苦的訴說,尤其不可唐突地打斷病人的談話。

2、接納:醫生要無條件的接受病人,不能有任何拒絕、厭惡、嫌棄和不耐煩的表現。也就是說,醫生要努力營造一種氣氛,使病人感到自在和安全,享有充分的發言權。

3、肯定:醫生要肯定病人感受的真實性,切不可妄加否定。醫生必須承認,時至今日,醫學對病人的多種奇異的感受仍然不能作出令人滿意的解釋和說明。至於病人的想法,即使明顯地是病態的,也不可採取否定態度,更不要與病人爭論。

4、異議:異議處理就是弄清楚事情的實際情況,以及整個過程中病人的情緒變化。尤其是病人感到心裡不舒服的事,異議處理十分必要,否則,就很難有真正的溝通。

5、提問:要善於用“開放式”和“封閉式”的提問方式。

“封閉式”提問只允許病人回答“是”或“否”,或者在兩三個答案中選一個。這樣的提問容易使病人陷入“受審”地位而感到不自在。

“開放式”提問使病人有主動、自由表達自己的病情、感受,這既體現了醫生對病人的尊重,也為全面瞭解病人的病情情緒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6、複述:把病人說的話用不同的措辭和句子加以複述,但不改變病人表達的`意圖和目的。

7、代述:有些想法和感受病人不方便說出來,為了更好的治療,對此,醫生可以代述。這當然要求醫生有足夠的敏感(所謂善解人意),揣摩出弦外之音。

8、對焦:這是一種多少帶有心理治療專門性的技術。病人的心裡可能有多個問題,醫生一般應該選擇一個作為“焦點”。選擇什麼問題作焦點,要求醫生對病人有比較全面的瞭解,也許要進行一番思考。

醫患溝通技巧3

目前,醫務人員與病人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治病與看病的關係,病人的需要與醫務人員的救治是息息相關的。在市場經濟時代,醫務人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都以病人為本的精神服務百姓。醫患關係是社會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療實踐活動中最基本的人際關係。良好的醫患溝通不僅能讓患者更好地配合醫療活動,還能使醫務人員更全面地瞭解病患者的整個病史,做出準確的疾病診斷和及時性的治療,從而使病人得到更滿意的服務,達到病患者健康需求的目的。

溝通的魅力—溝通的基本含義

溝通是為了一個設定的目標,把資訊、思想和情感在個人或群體間傳遞,並且達成共同協議的過程。它有三大要素即:

①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②達成共同的協議;

③溝通訊息、思想和情感。

溝通的魅力—溝通的重要性

有了良好的溝通,辦起事來就暢行無阻。溝通涉及到獲取資訊或提供資訊,在這種或那種之間,或對他人施以影響以理解您的旨意並願意根據您的願望行事。然而,許多問題都是由溝通不當或缺少溝通而引起的,結果會不可避免地導致誤傳或誤解。要想獲得有效的溝通,瞭解什麼地方會出錯,無疑是大有用處的出發點。

溝通的魅力—用心溝通才能達到有效溝通

1、確立正確的服務心態——把患者當做家人

2、轉換立場——如果我是患者我需要什麼

3、“區別對待”對待不同的'患者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溝通。

如:兒童:要用和藹親切的語氣和他/她交談,並轉移其注意力,以消除緊張不安的感覺。成人:最好用理智而明確的溝通方式告知對方病情,並認真積極的幫助病人尋求解決方案。老人:要委婉的告知對方病情,並安慰病人,幫助病人樹立正確的醫治態度。

4、有效溝通的三原則

(1)有微笑溝通強調人性化作用。溝通要使參與溝通的人員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只有心平氣和的溝通才能實現雙贏的思想。至於有效溝通手段問題,應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

(2)有效率溝通強調溝通的時間概念。溝通的時間要簡短,頻率要增加,在儘量短的時間內完成溝通的目標。

(3)有效果溝通強調溝通的目標明確性。通過交流,溝通雙方就某個問題可以達到共同認識的目的。

醫患溝通技巧4

安全第一。注意患者及其家屬與門的位置關係,確保在他們有暴力傾向的情況下,自己能夠很快離開,防止被困在房間裡。

與患者保持一定距離。這一安全措施也可防止患者產生不舒服或受威脅的感覺。

如果條件允許,離開公共場所,與患者或家屬在安靜的地方進行交流。同時,為了確保安全,告知其他同事自己的去向。

儘量給患者提供座位。人坐著時,更容易控制憤怒的情緒。

讓患者儘可能地發洩怒氣,不要打斷他們。大聲吵鬧發洩夠了,他們自然會停下來。

意使用恰當的語調、語速和音量來平復患者的情緒。

對患者的痛苦情緒作出迴應。“我能夠理解你的感受。”

表達歉意。“對於發生在您身上的事情,我表示十分抱歉。”

使用共情。包括使用口頭語言(如:“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和肢體語言(點頭,眼神交流,表現出憂慮)。

切合實際地說明發生的情況以及你將會努力去解決問題。

不要採取防守姿態或使用尖刻的話語。

不要受對方語調、語速或肢體語言的影響。

告訴一個情緒激動或生氣的人“鎮靜下來”,而不是“不要擔心”,後者往往會適得其反。

不要與患者或家屬勾結串通,不要非難你的同事。可以這樣迴應對方:“因為我不清楚其他醫生做過怎樣的治療,所以我不能草率地對醫療細節做出任何評價。但是我會盡力查明情況。”

不要因受患者惱怒情緒的影響而同樣生氣或惱怒。如果你感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可以暫且離開,並且在離開前告知患者:“對不起,我有些事情要忙。咱們一會再聊。”

當患者或家屬很生氣時,他們常威脅說要進行投訴。發生這種情況時,不要產生戒備心理,也不應結束談話,而是應當儘量敞開心扉,真誠地與患者或家屬進行交談。首先,冷靜地告訴患者他們的確有投訴的權利;如果他們堅持投訴,自己願意告知他們具體的步驟。其次,向患者說明最重要的事情是弄清楚具體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問題。要強調自己為患者的健康付出的努力,主動向患者說明來自其他醫生的第二醫療意見,然後再次強調每個人都希望給患者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並且建議患者與大家一起,共同努力達成該目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