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快到了週記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W

中秋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小編與讀者分享中秋節快到了週記,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中秋節快到了週記

  中秋節快到了週記1

小時候常常盼著過節,因為過節就可以不用上課,還有許多吃的玩的用的,過節總是很熱鬧,春節是吵吵鬧鬧,清明是一片肅穆,然而唯獨中秋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

秋天是一個收穫農作物的季節,也是一個希望的季節。秋天給農民帶來了豐收,也帶來了生存的希望。田裡的水稻金燦燦的,一個個飽滿的果實也成熟了。而中秋節就處在這樣一個收穫的季節裡,每逢這個時候,農家裡的人一個個都是開心的,幸福的,因為一年的收穫就在這時候了。我想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美味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開始冒出了身影。月光下,人們品嚐著收穫的美食,談論收穫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獨處異鄉的家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裡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乾什麼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裡嫩,年輕人情有獨鍾。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我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麼的清晰,那麼均勻,那麼好看。所以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

  中秋節快到了週記2

放假了,我盼望的中秋節也到了,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爺爺奶奶家共度中秋佳節。

為了慶祝中秋節這個重要的團圓節,奶奶為我們準備了許多美味的佳餚,有紅燒雞翅、清蒸鯿魚、紅燒肉、糖醋排骨。真讓人忍不住流口水啊!

吃完晚飯後,奶奶讓爸爸把桌子搬到院子裡,讓我們全家做好。只聽奶奶說:“上菜嘍!”我便好奇的問奶奶:“不才吃完嗎?怎麼又上菜?”奶奶說:“今天是中秋節,所以我特別準備了一道菜月餅。”我高興極了,順便拿起一個剛做好的月餅開始吃了起來,我一邊吃一邊讚歎道太美味了。突然我問:“爺爺中秋節有什麼故事嗎?”爺爺說:“有很多啊!比如吳剛折桂、嫦娥奔月、那我就給你講講吳剛折桂吧!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門前,有一棵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面有一個叫吳剛的人常在砍伐它,但是吳剛每次砍下去之後,砍過的地方又合攏了。幾千年來。”

我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聽爺爺講“吳剛折桂”的故事,我抬頭欣賞著明月彷彿看到了吳剛真的在砍桂花樹。在這次慶中秋中我不但吃到了美味的佳餚和月餅,還收穫了許多課外知識。

  中秋節快到了週記3

中秋節快到了,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為中秋節做準備,媽媽買了許多精美的月餅。

我和媽媽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盯著月餅盒看來看去,媽媽說:“小饞貓,別把歪主意打在這些月餅上,小心被發現!”我心裡想:不讓我吃,我就非吃不可。眼珠一轉,靈機一動,有了!我對媽媽說:“媽媽,我來幫你提著月餅吧!”隨後我便把月餅奪了過來,然後馬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快的跑回了家。

回到家,我先把月餅盒放在桌子上,奸笑起來,接著從裡面拿出一小盒月餅,心裡嘀咕著:“豆沙月餅,我來了!我保證會把你吃掉的。”我顧不上吃東西的禮儀,直接把月餅放進嘴中。“真的太好吃了,月餅的陷磨得真細,吃起來真好吃!”一定是“嫦娥”做的,怪不得叫它“月餅”呢!我細細品嚐,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妹妹看到我笑得很歡,喊道:“我也要吃,我也要吃!”我私心強說:“自己拿!這樣你還可以多……”還沒等我說完,她就立刻拿了一個蛋黃味的月餅的,拿著工具開心地吃了起來,我高興地都快要飛上天了!”

這是,我們聽到媽媽的腳步聲,我們趕緊把所有的月餅拿到了自己的房間,鎖上門,獨自享受美味。

吃晚飯時,我只吃了平常的二分之一。肚子裡的一半空間全被月餅佔了。吃完飯,我又像一隻小老鼠又啃起月餅來了,我始終都掉進了月餅為我做的“溫柔陷阱”!

我愛你中秋,更愛中秋月餅!

  中秋節快到了週記4

八月丹桂飄香,秋葉也染黃了地面,這時候,在香氣濃郁的桂花樹下,泡一壺桂花茶,和親朋好友灌輸著美麗的秋景,在一起談天說地,就這是秋天的時候最美的時候了。

中秋是全年團圓的日子,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會為我們購買一身新衣服,而爺爺奶奶則為祭祀祖宗而準備,還有必不可少的各種月餅。

在家鄉的人們不會去買商店精裝的月餅,都是去人民醫院旁一家店買自己家鄉人做的月餅,這些沒有裝飾得很漂亮,好吃又實惠,也沒有商店裡買的有很多口味,只有蛋黃和豆沙月餅兩種,小時侯最喜歡吃這種自制的月餅了,金黃色的誘惑,常常使我向媽媽懇求切給我吃,但是媽媽怕我吃太多,所有每次都只允許我吃三個,但經常會忍不住去偷吃,或者忍著痛大聲喊,現在想來,覺得很好笑。在吃的時候,還經常為雞蛋的大小而和弟弟爭吵,吃月餅時,沒有用刀子或叉子,也沒有如同紳士般慢吞細嚼,這樣的吃法在村裡會被人當另類——這小子給我裝起斯文了!通常我們都是狼吞虎嚥的,管他什麼風度不風度的,有得吃,吃得多就風光。最後,嚥著了,用手捂著喉嚨嚇轉,這時媽媽會給我端來茶水,讓我慢慢吃。

到了中秋那天,家鄉在前幾天所積蓄的熱鬧才爆發出來。小孩就穿著新衣服滿大街亂跑,早餐也沒有吃多少,因為中午要祭祀祖宗,所以留著肚子去“吃大餐”。其實對與我們現在來說也不是什麼大餐,但對於那些孩子們就不一樣了,父母在這天不會管你,你只管玩,玩累了回家有東西吃,這就很不錯了,在平時是沒有這麼好的。在祭祀祖宗之後就將“祖宗爐”搬掉,然後開始吃祭祀的東西了,意思是祖宗想吃,家人再吃,表現出對祖宗的尊敬。吃完後,大人們還在收拾碗筷時,小孩已經在床上睡了,因為晚上還要熬夜賞月,可見賞月在孩子的心中很重要。大人們在收拾碗筷就會去準備晚上拜月亮和賞月的事情,最後才和孩子們要一起睡覺,等待美麗的`夜晚。大約在晚上七點半的時候,人們就在街道上擺起了自家的桌子,然後把月餅和一些食物放在桌子上,開始拜月亮。整個街道很熱鬧,大人小孩都很高興。

最後,在城市燈火的熄滅中漸漸靜了下來,城市被圓月點綴得煥發光彩……

  中秋節快到了週記5

最近我聽聞中秋節又被叫做“仲秋節”,懷著好奇我查閱了一些關於為何叫仲秋的資料。原來伯仲叔季是古人用來排順序的,伯是最大的季最小。仲恰好在中間所以便有了仲秋一說。

在我國仲秋賞月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古人將圓圓的月亮作為團圓的象徵,因而也有人將中秋節稱為團圓節。月的圓與缺直接影響著文人墨客的創作心情。中秋節那圓圓的圓月勾起著多少客居異鄉的遊子的思緒。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國內各地都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

另外,在各地還有許多不同的中秋習俗,特別有趣好玩的哦,可惜現在我們很少見到這些過節的方法了。比如,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等。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祕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