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元宵節的作文(必備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35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元宵節的作文(必備5篇)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元宵節今天是陰曆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傳統節--元宵節!

大早起來,我就盼望著時間快點過,因為,晚上在廣場有燃禮花慶元宵活動。夜幕終於降臨了。月亮姐姐披著輕紗披肩,帶著星寶寶們來到天空,原來它們也是來看禮花的。廣場上有很多人,我好不容易擠到了一個看煙花的地方。這時,煙花好像訊號彈飛上天空,有好多顏色,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漂亮的.雨傘,把天空裝扮的非常美麗。突然,有一個大的禮花“咚”的一聲,飛上了天空,這個禮花可和別的不一樣,裡面裝了幾個紅紅的燈籠,慢慢的落下來,非常好看,人們都不由自主的叫起來,美麗的煙花讓我們都分不清是禮花還是星星。最後,有幾顆訊號彈飛上天空,宣佈了本次活動的結束,我還呆呆的看著天空,好像還在回味著剛才那絢麗多彩的煙花。

今天的元宵節,我非常開心,是我最難忘的一天!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今天是元宵節,我和父親、母親在10點左右吃完元宵就一起去河津看熱鬧,到了那裡,只見人山人海,擠得都喘不過氣來了!“咚咚”,表演開始了!我帶著好奇的心向裡面走去,人好多呀,什麼都看不見,我只好向前走,走了好長時間,也看不見……

沒辦法,我們只好不看了,可是,也不能不到一個小時就回去吧!於是,我們一家三口到了九龍公園,九龍公園的人相對來說較少,我們抄近路走,近路就是土坡,我們爬呀爬,經過十幾分鐘的奮鬥,終於爬上了坡頂。在最高處往下看,好美啊!淡淡的霧氣裡“漂浮”著許多房屋,彷彿是童話裡的.仙境。今天雖然沒看到熱鬧,但是卻領略了人間仙境,也算是一種美的享受。再見了,九龍公園。

下午,父親開始裝火鍋,我在一旁默默地看著,看得入了迷。

原來,裝火鍋是這樣的:一層白菜,一層肉丸子,一層海帶,一層瘦肉片子,一層木耳,一層肥肉片子,最後澆上用醬油、味精、生薑粉、鹽等調成的汁子。這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觀察,善於動腦,勤于思考,就會有所發現、有所收穫。

夜幕落下,炮聲陣陣、禮花聲聲,還來不及看元宵節晚會,母親說:“快去寫作業了”,於是我提起了筆,寫下了這篇見聞。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2月13日的早上十點左右,天上下著濛濛細雨,偶爾也飄點雪花,更加有一種過年的味道。杭州圖書館讀者交流區裡十分熱鬧,“包、包、包湯糰”祐康濃濃元宵情——親子活動就在這裡舉行。

我和媽媽是12號家庭,媽媽戴上圍裙,我穿上白衣服,我們來到位置上就坐,桌子上放著一個不鏽鋼臉盆,一個托盤,一瓶礦泉水,這些都是包湯糰的工具哦。先是祐康公司的'阿姨給我們做了示範,我認真得聽,好像要把每句話都記下來。我們做的是麻心湯糰。

開始做了,媽媽把麵粉倒入臉盆,我就迫不及待的把水倒入麵粉中,只聽媽媽一聲“停”,我倒的水已經超過標準線了,開始和麵,揉啊揉,慢慢地面粉變成了麵糰。這時祐康的阿姨走過來說我們的麵糰太軟了,包不了湯糰。怎麼辦呢,我正發愁著,只見祐康的阿姨在臉盆裡撒了把麵粉,三下兩下就把麵粉和好了。阿姨說:“這麵糰就放在臉盆裡,醒一下面,你們可以做湯糰心了。”我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阿姨又教我們怎樣做湯糰心,我和媽媽按照阿姨做的麻心大小,把做好的麻心一顆一顆把放在托盤上,盤子彷彿盛滿了黑珍珠。過了會,面也醒好了,按照要求,麵糰的大小是麻心的2倍,第一顆湯糰做好了,圓圓的,咦?怎麼是黑的?阿姨說:“小朋友沒洗手吧!”哦 ,我明白了。原來做任何事情都要乾淨利索,不能拖泥帶水。這個道理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都適用,我們要從小事做起。

接著我們煮湯糰、吃湯糰、猜字謎,不亦樂乎!我和小朋友們過了個有意義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 篇4

經歷一百多年來歐風美雨的沖刷,中國傳統節日受到很大侵蝕,元宵節也不例外。在當代的一些大都市,元宵節民俗似乎只剩下吃湯圓了。這是忙碌的都市人的悲哀,因為在相對悠閒的小城市和鄉村,元宵節仍然是一年之中最熱鬧的節日。

其實,元宵節不是一個孤立的節日,它是春節的一部分。要理解元宵節的意義,不能不把它放在春節之中來考察。

春節從除夕關門守歲開始,到元宵節,是一個人們不斷擴大活動範圍、人際關係不斷得到擴大的過程。七年級給家長拜年,八年級回孃家拜年。以後逐步擴大拜年範圍到一般親戚朋友。在這個時段,人們的活動範圍侷限在熟人之間。初五是破五,農活可以開始幹,商店可以開門了。這個時段,社會開始正常運作。到了正月十五,全體社會成員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節日活動中。所以,元宵節具有確認全體社會成員(包括彼此不認識的)相互關係的'意義。

元宵節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社會的“狂歡節”,連平時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婦女也可以自由出門遊玩了。當然,個別禮法之士反對這個習俗,比如宋代的司馬光。元宵夜,他夫人打扮了準備出門賞燈。司馬光問:“家中點燈,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遊人。”司馬光說:“某(我)是鬼耶?!”這就太不講理了,總不能只讓夫人終年只看他一個人一張臉吧?好在社會不買這些禮法之士的賬,大多數婦女照樣遊樂。元宵節允許民眾自由娛樂,這是古代社會針對過分嚴格的禮法制度而設計的一個發洩渠道。一些年輕人乘機會見意中人。正如辛棄疾所說:“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元宵節主要活動是大眾娛樂,但是其社會文化意義卻不僅僅是娛樂。

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動,祈求神靈保佑。古代人祭祀泰一(太一)神,因為他是最高神,掌管人類命運。祭祀他,可以獲得豐收和平安。古人祭祀地神,是要保佑蠶事豐收。

元宵也是一個求子的節日。元宵張燈最初是出於客觀需要,晚上活動必須照明。後來張燈又是為了遊玩欣賞。可是,它還具有更深一層的意義:祈求生育。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二《偷燈盞》解釋當時人在元宵節偷燈的原因時說:“一雲,偷燈者,生男子之兆。”這裡“燈”諧音“丁”,就是男丁。這樣一來,偷燈就象徵著生育兒子。根據同樣的道理,觀燈也具有求子的涵義。於是,古代婦女出門觀燈有了這個理由,就名正言順了。一直到民國時代,各地多有送燈給那些無子家庭的習俗,祝願他們添子孫。清代有摸城門門釘的活動。釘,也諧音“丁”。人們希望通過摸門釘而祈求生育兒子。有些地區的人們還賦予湯圓以象徵意義。清代成都有元宵夜偷取供在神龕上的湯圓以求得子的習俗。清代湖北安陸一帶百姓互相贈送元宵,其中有大如鵝蛋的元宵,婦女觀察煮這種元宵的火候來占卜生育。

當然,在人口壓力巨大的今天,元宵求子活動已經很少看到。現代人又賦予湯圓以新的解釋,那就是甜甜蜜蜜,團團圓圓,象徵一家團圓,幸福美滿。這種解釋多少有點凡庸,但是它很符合人們的內心希望。元宵節因此獲得了新的文化意義。

元宵節在古人的不斷創造中發展而來,也必將在現代人的再創造中發展下去。

元宵節的作文 篇5

一年一度元宵節到,身邊洋溢著熱鬧節日氣氛,隨處都能聽見禮花炮竹聲。

夜幕降臨,禮花炮竹聲便炸開元宵之夜看花觀燈景象,迎來一片繁華夜景。

突然,爸爸跑過來催促著我趕快下樓放煙花。聽見這話,我便來勁,趕快“飛奔”下樓。只見爸爸媽媽接二連三地從車庫裡搬出許多煙花,還不時在車庫裡察看還有沒有剩餘。天,這可是把咱家“財產”全部都“扛”出來呀!這時,爸爸拿出打火機,小心翼翼地點起火,還用手在邊上為打火機“掩護”著。“點著!”爸爸在遠處朝我們大喊著。我與媽媽此時都不約而同地仰望著天空。天空不時出現一個大禮花;不時出現紅色、黃色、藍色流星雨;不時出現一個個排列整齊小飛碟;不時又出現一條條小魚在天空中自由地遨遊、玩耍……這些煙花使我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這些美妙景色是已經不能再用語言來形容。

不一會兒,我上樓,仔細欣賞CCTV元宵晚會經典節目。這些節目中,小瀋陽唱《大海》令我開懷大笑;劉謙表演魔術讓我為他鼓掌,豎起大拇指;他們都獲得春節聯歡晚會節目一等獎,讓我也為他們而高興與自豪吧!

將近十點時,我爬在窗臺上欣賞那又大又圓又亮月亮。雖然像一個害羞小姑娘只是曇花一現,但是我卻明白什麼。

夜深,我久久不願離開那窗臺,因為我想起已經過世太奶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