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美文摘抄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4W

清明節的美文摘抄(一)

清明節的美文摘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到清明節都會讓情不自禁想起杜牧這首詩來,可惜天不作美,讓人斷魂的清明節竟沒有讓人斷魂的雨。

今天計劃是要畫畫的,但一起床便被濃郁的祭祖氛圍給包圍了。既不能回家上墳,那就在這裡靜靜坐一會吧。

很多時候得感謝古人們創造的文化,詩意中歡樂和憂傷相互交織。端午節因為屈原沉江,於是人們以吃的方式記念他,包棕子,煮棕子,世俗生活的談笑中紀念了這位偉大的詩人。中秋節,因為民族性格的陰柔特性,也因為驅逐韃擄,人們相約月圓之夜吃月餅。明月出關山蒼茫雲海間,我門懷人、品茗、看月呆坐。’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東坡一支筆千百年來寬慰了多少離愁別恨的心。

清明節和寒食節時間相近,是以移植了寒食節很多習俗,固千年後兩節已融為一體。蘇東坡曾寫一帖<寒食帖>這帖雖非為清明節所寫,但跟清明節能粘上一點關係我就喜歡上了,’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就連病也要病得有詩意,於苦雨中臥聞海棠花。可惜現在這屋大小雖如漁舟卻不漏雨,不免遺憾了點。清明節裡也應吃泡菜寒菜才對,但家裡還是魚肉滿桌。

東方傳統節日情與景交融不可分割,只有有了空庖煮寒菜的心方能體味那形式與內容的高度統一。似有似無的細雨裡,上墳就不會因時間久遠而追思不起來,天空抑鬱,縱使天性樂觀的人也會低頭前行,默默燒香。但初春新綠,沒有冬的蕭殺,山川浸透著清新迷?髦?潰?戲氐娜艘嗖換嶸爍猩跎罾崛縟?隆4聳鋇納爍惺俏?賴摹G橛刖熬閽詿漢?鎩?/p>

清明時節,桃花開了又落,杏花謝了匆匆,霏霏細雨將斑竹梨樹凝固在青灰色的空氣裡,蓑衣拌雨剪影於阡陌桑田中。墳在潭邊,祭祖是內容,掛青是形式。燒了紙,放完鞭炮,找一根合適竹杆將青掛上,該回家了,當女人小孩快快樂樂回去的時候,那年我掉在後面,猛然回頭,一座孤墳靜臥當地,墳前雜草莊稼一片狼藉,片刻的熱鬧愈加襯出亙古的淒涼。墳墓上的青尤為耀目,才掛上便如風撕碎一般’嗶譁‘作響,讓它好好掛著吧,靜寂的山林孤獨的墳塋塵世的我們需要這樣的儀式,需要它永不休止永不怠倦的舞蹈召回逝去的靈魂,逝去的靈魂你回來了麼,看到了麼!我遲疑一會終於掉頭而去,留下如精靈一樣獨自舞蹈的青和逼近的黃昏。

有時我想,如果人類的繁衍亦如海龜,從蛋裡孵出自個爬向大海,從小不知情為何物,就沒了歡樂苦愁、生離死別,那真是人類的不幸中之萬幸。

爸爸的墳在黑龍潭,今年不知下雨沒有。

清明節的美文摘抄(二)

昨夜春雷轟鳴,驚動了大地,驚醒了鳥蟲。春雨綿綿,潤滑著乾涸的土地,沖刷掉楊柳的灰塵。早上起來,滿眼的青翠令人目不暇接,心情也舒暢無比。

不由想起同事講過的一位家在農村的同學,在一場春雨過後,早上起來做詩的故事,記得第一句就是:“早上起來,推開窗子,眼前一片綠麥。”很是有趣,深感人家那才是真的觸景生情呢!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南方尤其確切,幾乎每年的清明前後都會下雨,這時候的雨,於莊稼是貴如油,於萬物更是催化劑,你看春雨之後,路邊的野草閒花兒貪婪地呼吸著春天的空氣,爭先恐後地拔節、開放,讓你不由自己的要對它們注目。

春天的雷聲好象是從地底滾滾而來,由遠及近至你的腳下轟鳴著,震動著,似乎要驚醒沉睡在地下的先祖們,告訴他們清明節到了,該起來接受子孫的禮物了!

清明祭祖,上墳、燒紙,寄託哀思,懷念故去的先人,是中國的傳統也是文化。自殷商時代起,崇拜祖先就是重要的宗教信仰,對祖先的崇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認為祖先可以和天地的主宰者對話,是與人間聯絡的主要媒介,還肩負著保佑子孫後代的重任。除此之外,殷人還認為人即使身體不存在,靈魂也是存在的這個觀念也一直流傳了下來。

清明懷故人,踏青掃墓的活動涉及到每個家庭,在祭奠祖先的時候,報恩之情也會油然而生,感激先祖的佑護,感激父母的生養之恩,表達個人對親人們的誠敬,如同上了一堂道德課,使人性深處的道德理性重被喚醒。

這一天,即使遠在海外的遊子,也會遙祝自己的親人們在天堂裡生活得幸福快樂!清明懷故人,踏青掃墓的活動還加強了親友間的聯絡和團結,在共同的先祖和親人墓前,緬懷他們為家族的繁衍壯大作出的一切,繼而學習他們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加強自身的修養,從而與家人親友一起,繼續發揚家族的傳統美德。

清明也被稱為清明節,這一天悲傷的成份並不多,相反節日的氣氛倒是比較濃厚,因為掃墓是與天堂裡的親人的一次聚會,先讓久違的親人們品嚐家鄉的小吃,再乾一杯醇厚的老酒,然後與各路後人相見言歡,互訴衷腸,向他們告知家族的各種悲喜資訊,嘮叨嘮叨自己的心思,如此一來,對親人的思念就變得真實了。

我祖先的墓地早已淹沒在渭水河畔,不知我們從遙遠的地方化去的紙錢和敬獻的鮮花他們能否收到?但無論如何,在這一天,我都會遙祝自己的`先祖們在地下安靜長眠……

我地下的先祖和所有故去的親人、友人們,請接受我的禮物,那是一串微帶鹹澀的

清明節的美文摘抄(三)

每年的清明節前後,我都要抽出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的時間,去到山上掃墓,本地人叫吊清,也就是清明節弔唁亡靈的意思。雖說老人先繼去世,但我仍嚴格地尊守著先輩流下的“前三後四”的規矩,在清明前三天或後四天必須完成這項任務。不過,這正適合我們這些長年在外施工的工程人的盡孝。

因江南清明時節正是雨季,如剛好趕上清明節那一天大晴的話,孝子孫們幾乎都會利用這一天趕山吊清,那山上的熱鬧景象確實難得形容,滿山的人群簇積在一座座土墳前,從遠處觀望,那半山腰象山火似得熱烈,煙霧繚繞,鞭炮聲起此彼伏,從山腳一直向山頂漫延開去,連著了那一簇簇血紅的杜鵑花,給人一股歡鬧的感覺,把那祭奠亡人的傷感給沖淡得一絲無存。特別那些孩子們甩開父母的牽手,跳蹦著衝向花叢,摘下那鮮豔的花枝,一會兒便一大把,高興得向大人們大聲地喊叫,看那股喜悅真叫人羨慕,這那象祭奠,是一幅活生生的春之戀畫卷。這時大人們決不會去阻止或呵斥小孩,只是提醒孩子們不要摔倒或留意不要被那花叢中夾雜著的野薔薇刺傷手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