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的事作文集合六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4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的事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清明節的事作文集合六篇

清明節的事作文 篇1

清早,春光明媚,太陽公公笑嘻嘻的,可愛的小鳥在枝頭上“嘰嘰”地唱歌。我們一家迎著和煦的春風出發了。一路上,我又是唱又是跳,逗著外公外婆開心。

記得每年的清明節,家裡的氣氛總是有些沉重,小時候不知道為麼,現在長大了,漸漸地懂了,原來,清明節這一天,是活著的人向死去的人訴說哀思。聽媽媽說,她原來有一個姐姐和弟弟,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生病死了,這對外公外婆的打擊非常大。也也難怪每到親人團聚的日子,他們總是看著照片流眼淚。

今年,爸爸媽媽商量好了,清明節我們一家陪外公外婆踏青,再不能讓他們沉浸在痛苦中了。清明節也要快樂地過。

清早,春光明媚,太陽公公笑嘻嘻的,可愛的小鳥在枝頭上“嘰嘰”地唱歌。我們一家迎著和煦的春風出發了。一路上,我又是唱又是跳,逗著外公外婆開心。

哇,公園真熱鬧啊!人山人海。藍藍的天空被五花八門的風箏給遮住了,在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路旁的桃樹上開滿了粉紅的桃花,風一吹,那桃花便像仙女一樣,紛紛地落了下來,看著這怡人的景色,外公外婆的心情也好了起來。他們幫著我拿出風箏也加入了放風箏的隊伍。我們使勁地跑,風箏終於飛上了天,越飛越高,好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在自由地遨翔。望著風箏,我們都笑了。

回家的時候,我們去了舅舅的墳地。爸爸媽媽告訴舅舅,外公外婆身體很好,我們一家都很好,讓他放心。我也告訴舅舅,我的學習也很好,我們家還買了新房子,馬上和外公外婆一起搬進去住。默唸時,我一不小心說了句“祝舅舅和大姨清明節快樂”媽媽捏了我一把,偷偷地望了外公外婆一眼。我也嚇得直吐舌頭。沒想到外婆卻說,沒關係,他們今天看到我們了,還聽我們說了這麼多的話,一定很高興很快樂吧

是啊,為什麼不能說呢?不管是死去的人還是活著的人,我們都要快樂!清明節也要快樂!

清明節的事作文 篇2

又是一年清明,懷念已故親人的日子。

所有節日中,唯獨清明,令人傷感。三、四月,正是萬物復甦,植物萌生新芽,動物結束漫長冬眠的時候。陽光和煦,寒風凜冽。這種天氣最糟糕,早上還暖和,下午一下就變了天。晚上更是沒得說,風大,又冷,在外面通常呆不住。

我又在想,在南山,爺爺奶奶又是如何承受四季的變化?他們不冷,不餓,不孤獨嗎?那時候媽媽總是拍拍我的頭,說:“孩子,別想太多了。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一定會過得很好的。”

掰指算算,他們離開我將近八年了。我早已從稚氣的孩童變成懂事的少女。我漸漸開始忘記,走出悲傷。

中國的清明節,在我眼裡,極為非凡。沒有親人間的團聚與把酒言歡。沒有歡聲笑語和張燈結綵;更沒有喜慶的氣氛……甚至哭泣與沉默更多。每每去上墳,我都告誡自己不要哭!可是,又有幾次忍住了?忍不住的,是對親人的思念。

爺爺很是喜歡菊花,甚至可以說愛,大約從記事起,爺爺的生活中就有菊了。不論是練字還是畫國畫,字裡行間都透露著對菊花的無限熱衷。“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我認為,爺爺就像菊花一樣,潔淨,不卑不亢……他永遠是那樣平易近人。奶奶則像百合,散發著沁人的幽香。如同她的性格,總是開朗的。生活中笑聲不斷。

清明,花也同樣是寄託了生者對故人的思念。見花如見人。年年掃墓,家人只拿這兩種花去看爺爺奶奶,我總是認認真真地擦墓碑,直至一塵不染。再小心翼翼地將花擺到墓前,彷彿懷中是不可侵犯的聖物。對啊,那本來就是代表爺爺奶奶的花,神聖而高貴,怎麼可能答應別人隨便玩弄。

清明,誰說是流淚、安寂的日子?我們在世界另一邊的親人,正在面帶微笑看著我們,看我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同時也為我們默默祈禱:在那邊,一定要平安、幸福、快樂!

清明節的事作文 篇3

每當過清明節的時候,我就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那天天氣陰沉沉得,早晨天氣很涼爽,我們全家一起去給過世已久的姥姥和姥爺去掃墓。一路不知道走過了多少個墓堆,聽到了多少哭聲,看到了多少已燒完的紙錢,變成灰,將活著的人對死了的人的思念寄給死了的人。

我們到了舅舅家,把紙錢整理好,便向墳墓出發,差不多走了一個多小時,才到了姥姥和姥爺的墳墓前。我爸爸點燃了火,我們便開始燒紙錢了,燒完後,媽媽和舅媽放生大哭起來,說來也奇怪,爸爸和舅舅兩個大男人也好像在抹眼淚。上完墳後,我們回到了舅舅家,吃了晚飯,我們告別了舅舅和舅媽,回家去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問媽媽:“舅舅和爸爸為什麼也會哭?”媽媽說:“因為死了的人是他們的親人,他們想你姥姥和姥爺了,我說:“知道了媽媽”。

從今天我懂得了要珍惜身邊的人,我們身邊的人都對我們很關心、很愛護,我們和他們好像幾百年前就註定今生會在一起,茫茫人海相識、相知成為一家人真的不容易。最後我提醒大家一句:一定要珍惜身邊的人。

清明節的事作文 篇4

忽想起奶奶常講給我聽的,老家牆外的那棵榆樹了,每年清明前後,總是生長的鬱鬱蔥蔥。我能感覺到它和其它樹一樣,那棵老榆樹蒼老軀體內綠色生命藉著和煦陽光,曖暖春風,把榆錢兒掛在高高的枝頭沉甸甸讓人垂涎,厚厚像束束綠色的花。奶奶說爸小時候很淘,從家搬出長條凳,順著土牆爬上樹,為了吃上新鮮的榆錢。

在牆外榆樹還小的時候,奶奶嫁到爺爺家。好日子不長,至到有一年,到處是饑荒,兵荒馬亂。爺爺又常常要逃避國軍“抓壯丁”,荒草野地到處藏,那時爸爸已能簡單照看弟弟(我大叔)。爺爺死於一次抓壯丁逃回家的第二天,老家一長輩說是跑了好幾天,又累又餓,又驚嚇過度,撇下親人撒手而去。

當年,小叔不滿週歲,可想而知,奶奶拉扯大父親他們三個,已是極不容易。這一路上,充滿多少艱辛,淚水,這一生中,多少苦難,委屈,但是奶奶提起甚少,只聽奶奶在世時講過,這榆錢卻是當年的救命“糧”!

轉眼間,奶奶去世已三年多了,每年趕到奶奶忌日,我都會和父親回老家看看,到爺奶墳前祭拜。擺上祭祀用品,點起黃紙冥幣,風起煙湧,面對著那墳頭,嘴裡好像和奶奶說話一樣,說點好聽的,責怪著自己的不是,唸叨著、唸叨著,淚水便湧出眼框,模糊雙眼。

我總感覺奶奶還在世一樣。因為,奶奶總是在三個兒子家輪流著住,基本上是每年住一家。父親河大畢業後分配到周口地區一個小縣城,大叔又分配到天津,小叔留在開封老家。這幾年,家裡住房寬鬆了許多,生活條件慢慢好起來了,可是這次奶奶是永遠也接不回來了,又到清明,很是懷念奶奶。

奶奶每次回到河南住,叔嬸他們總也不放心。因為,這邊生活條件不如天津城,所以在天津住的多些。

但最近奶奶在世的幾年,多是我去接送,每次都是大包小包,奶奶喜歡在來人看望時,拉著親人的手似乎說不完的話,其實我知道,奶奶上了年紀,耳朵有些聾,聽不太清,所以一直說著,怕別人講話聽不清,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等人走了,她會很累,會在床上小睡一會。空閒時,我坐在奶奶床邊,陪她說話,有幾次,同幾個朋友喝多了酒,便老老實實聽她輕聲數落著我。奶奶記憶力超好,我會聽她講帶來相簿中每一張相片,如數珍寶。

上了年紀,眼也花了,但飲食起居十分規律。奶奶有一漂亮眼鏡盒,金絲邊眼鏡戴上很是慈祥,有一個針線簸籮,不太大,裡面多是針頭線腦,奶奶手工針線活相當漂亮,自己的衣服,鞋子,做的合體又大方,心靈手巧那是在街坊鄰居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好多街坊會請她做衣服。

至今,我還珍藏著奶奶給我未來兒子用針繡的虎頭帽,奶奶說,有希望總是好的。可是我感覺很慚愧,到現在,也沒有用上。

二零零九年奶奶過世,一個人孤單單躺在棺槨中,我找到奶奶心愛的眼鏡,特意放在她枕頭旁邊,我不想奶奶到了那邊,一睜眼,看不清。因為我知道,奶奶愛乾淨,總是收拾的利利索索。她要是看不見,不知道會有多難過。奶奶走了,享年97歲。

又是一年清明節將至,老家的土牆、老屋和那棵榆樹都已不在了,可是我總能聽得清,風吹樹葉沙沙作響,總能感覺得到奶奶慈祥目光。

清明節的事作文 篇5

清明節的一個下午,我剛做完作業,到院子裡玩,我看見清澈見底的池塘裡有一群活潑可愛的小蝌蚪,很討人喜歡。我想:“何不捉些蝌蚪養在家裡呢?”我連忙跑回家,拿起杯子和勺子,像箭似地又衝回池塘。我先用勺子把蝌蚪舀起來,接著把蝌蚪小心翼翼地放入瓶中。

我興沖沖地回到家,爸爸看見我的蝌蚪,說:“我們不要捉蝌蚪,因為它長大了變成青蛙,是益蟲。放在家裡養,蝌蚪會死掉的,好可憐呀!”聽到爸爸的教誨,我慚愧地低下了頭。於是,我毫不猶豫地和爸爸到池塘邊放了蝌蚪。在爸爸的勸導下,許多小朋友都把蝌蚪放回了水中。

看著小蝌蚪在水中自由地游來游去,我心裡真高興!

清明節的事作文 篇6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傷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清明節,讓人思念,讓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裡蘊含著許多先輩們的事蹟,可是,他們卻入土為安,給人們留下來的卻全是思念。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一年的清明節到了,你現在在思念著誰呢?

燕子飛到南方了,可有再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可有再發青的時候。可是,我親愛的爺爺,您一去不復返了。您在冰冷的墓地裡已經長眠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有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會不讓您的孫女在思念中一天天的痛苦,一天天的悲傷,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的清明節會讓我想起,我和爺爺,姐姐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了;記得在清明節的時候,爺爺經常會陪我和姐姐一起去盪鞦韆,而且爺爺經常會給我們講:"鞦韆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做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才改之秋千。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爺的話使我和姐姐感到振奮,所以,從此以後我和姐姐便每天去培養精神。可是,現在沒有爺爺的清明節,看見那熟悉的景象,我和姐姐便思念了起來,便心痛起來。有時,我真的想大聲的喊出來,有誰能告訴我,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麼就再也回不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很熟悉的小山坡,滿山長的都是草,還有五顏六色的花朵;是啊!那一棵棵的樹,讓我感到了無比的親切。是的!小樹就是爺爺帶著我和姐姐去小山坡上栽的。因為爺爺說過:"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了。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所以,每到清明節人們就會提著一棵棵小樹苗去栽!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畫面再次出現,一個小女孩和姐姐在前面抬著小樹苗歡快地跑著,那個緊隨其後的老人不正是自己親愛的爺爺嗎?

小女孩和姐姐聽著爺爺的嘮叨,知道了清明節的習俗僅此而已!可是,粗心的姐姐和小女孩卻不知道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是延長自己的生命在給小女孩和姐姐最後的快樂。

爺爺走了,在思念和悲傷中,我一天天的長大了!也如此明白,燕子能再回來,楊柳有發青的時候,可爺爺卻不再回來,陪我和姐姐度過的是長長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