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清明節週記模板6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42W

時間不知不覺,我們後知後覺,轉眼一週又結束了,相信大家都倍感充實,收穫良多吧,是時候在週記中好好總結過去的成績了。你所見過的週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週記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清明節週記模板6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主要的傳統文化活動有:上墳、踏青、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即掃墓)之俗,是很古老的。清明節,它作為傳統文化,是個佈滿神祕色彩的節日,在這個日子裡,路上的行人都在思念去世的人們,表達對他們的尊重與哀思!

過清明節,在海南的許多本地人中稱其為“做清明”;中年人對清明節十分看重,即使不是作為法定假日,他們也會抽空回老家“做清明”。這說明清明節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成為了一種後人對已故之親人表達思念的一種方式。

清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認可及尊重。清明是古人傳統習俗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奠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奠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非凡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而且越加受到人們的重視。

中國人受自身文化的影響,使清明成為了國人追思先祖的.節日。在清明人們紛紛回鄉祭拜祖先,這已是一種文化,一種習慣。 踏青去,踏青去。

清明節週記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今天是清明節,所以這首詩一直迴響在我耳朵邊,雖然我沒去踏青丶掃墓,可我也能感覺到人們急切的心情。

我們回老家,開車在路上,看到了許多燒紙的人,他們很悲傷的樣子,大概是回憶已故的親人吧!

今天空氣彷彿凝固了一般,不過我還是快快樂樂地,因為清明節是個節日,過節不能高興嗎?

清明節是個有意義的節日。

清明節週記 篇3

“清明,孩子,明天爸又能跟爺爺說說話。”爸爸用他那有點沙啞的聲音激動的對我說。我好奇的問爸爸:“清明是什麼日子,讓您這麼激動?”爸爸掃我一眼,意味深長的說:“等你長大就明白。”

吃完晚飯,我纏著媽媽,想知道這個日子為什麼這麼特殊,讓爸爸突然間會激動。媽媽嘆口氣,撫摸著我的頭,重心長的對我說:“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人們在這一天要祭奠自己的祖先,以表達自己的哀思。”頓頓,媽媽看看爸爸一眼,又接著告訴我說,爸爸在他還很的時候爺爺就去世,從此奶奶帶著爸和兩叔叔依為命。爸爸是大哥,承擔起家裡的重擔,每次,當他覺得很累的時候,總要去爺爺墳前坐坐,跟爺爺說說話,每當清明時節,不論爸爸走多遠,都會想辦法趕回來,年年如此。

聽媽媽的話,我扭頭看看爸爸,的確,歲月的流逝,家庭的重擔壓得爸爸揣不過氣來,但爸爸從來不讓我們兄妹擔心。

第二天下午,我們準備一點祭品來到爺爺的墳前,父親很鄭重的用他自己的方式表達著自己對父親的思念,我也收起以往頑皮的心,神情嚴肅的用我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爸爸看著我有點驚訝。我在心裡默默的說,爸爸,女兒已經長大,我也會為您分擔憂愁!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想,我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能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清明節週記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果真如此,4月3日就飄起了毛毛雨,父親怕4月4日的雨更大,不方便祭拜,便和我4月3日下午就去爺爺的墓地。我和父親在姑奶奶家吃過午飯,就同幾個叔叔伯伯循著一條鄉間小道,繞過一片小樹林,來到田野上,在一片萋萋芳草地前面,有幾個冰冷土堆——這就是爺爺和家裡幾個長輩的墓。

這的確是塊風水寶地,視野開闊,春色盡覽無餘,只是這路太難走了,那被雨打溼後的泥巴田梗比冰還滑。唉!可憐我這雙白鞋子啊,都成啥樣了!來到爺爺墳前,大人們在四個墳上分別插了幾束花,被春雨浸潤過的泥土散發出淡淡香味,其間還夾雜著油菜花的芬芳。接著,他們弄來一堆幹稻草,以便燒紙錢。一張張冥錢隨著火焰的蔓延而化作灰燼,在風中飄搖。“唉!要是這些冥錢真能給爺爺用的話,那就多給一些到爺爺吧,爺爺一生勞苦,還沒來得及享享兒女的清福,就猝然長逝了。爺爺!您在那個世界一定要快樂啊!”想著想著,我不禁悲從中來。最後一項是鳴炮,我站到一個小水潭邊,捂著耳朵看著鞭炮在閃光中“粉身碎骨”。濃濃的煙霧罩住了整片墳場,又隨著綠波的翻騰逐漸散去。人也是像這樣,死後就煙消雲散嗎?

大家都動身回去了,漸行漸遠,那八角的玲瓏塔終於被鮮豔的油菜花擠出了我的視野。爺爺,明年這個時候,我再來看你!

清明節週記 篇5

“快點起床了,你忘了今日要去看外公的嗎?”媽媽那定時鬧鐘打破了我的美夢。對,今日我得去北侖掃墓,再晚就要來不及了。我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洗漱完畢後,跳上了老媽的車。

每年的清明節,總會伴隨著濛濛細雨,人們的心情也會在這煙雨中沉寂,今年也不例外,坐在車上,讓我不禁想起了杜甫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我們來到北侖的墓地,很快就來到了外公的墓前,外婆就迅速地把事先準備好的一些供品放在桌上:清明果、糕點、水果、酒…… 我和爸爸在墳墓上加了些泥土,媽媽再把鮮花插在上面。點上香火,我們就一一給外公叩頭。最後一環節就是把“金元寶”吹鼓,送給外公。

此時此刻,不禁又讓我想起以前和外公在一起時的快樂時光,那時的外公天天帶我去看大海,去捉螃蟹,每一次都趴在外公的肩上,總是那麼開心、快樂!現在再也見不到外公了,心裡不由的感到難過。

掃墓儀式結束了,雖然說非常簡短,但很莊嚴。“外公祝您在極樂世界開開心心,明年的今日我們一定還會再來看您的!”我在心裡默默地說。

清明節週記 篇6

每年的清明節,母親都要煎一鍋鍋貼,吃著香酥酥的鍋貼,老外婆的音容笑貌便清晰地浮現在我的眼前。

老外婆是貴州人,生前最愛吃鍋貼了,不用說了,包鍋貼肯定就是俺老外婆的絕活,記得我7歲那年,一天老外婆在廚房裡忙活著摘菜,洗菜、切菜,一會兒一大鍋香噴噴的“匯菜”就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很好奇,便問老外婆:“老外婆,您不煮飯,光炒菜,而且還這麼大一鍋,我們怎麼吃得完?”老外婆笑咪咪的對我說:“小饞貓,別急,好東西在後頭,一會兒保準你饞得流口水。”老外婆像變戲法似的從櫥櫃下端出一盆早已揉好的麵糰,拿起趕麵杖開始忙了起來。哦,原來老外婆是要包鍋貼給我們吃。

原來只知道吃現成的,我還從來沒看過鍋貼是怎麼包出來的。看著老外婆忙碌的身影,我心裡癢癢的,總想去包幾個試試,嗨,這包鍋貼有啥難的,不就是麵皮裡包點菜,再把麵皮合攏,鍋貼不就完成了嗎!於是我就自告奮勇地對老外婆說:“老外婆我和您一起包好嗎?”“好吧”老外婆慈詳地說,只見老外婆手裡拿著一張麵皮兒,輕鬆地打了一匙菜放在麵皮上兩手一合然後捏幾下“面嘴”一個鍋貼就包好了,像個吃飽了的小船,可再看我手上的,麵皮上放著一大坨菜,不是麵皮包不攏,就是菜跑到皮兒下邊去了怎麼包也包不攏,再看看老外婆,已經包了好幾個放在盤子裡了!急得我團團轉,真不想包了,可又要面子,只好硬著頭皮包!老外婆好像看到了我的心思說:“茜茜,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要急躁,否則一事無成!”我聽了,心裡愧疚極了,真想找地縫鑽進去。總結經驗,自己就特別仔細地觀察老外婆包鍋貼的每一個動作,看了幾次以後,我學著老外婆的樣子,拿一塊麵皮放在手心裡,從菜盆裡打一小匙菜放在麵皮上,然後雙手一合,把兩個半圓的麵皮捏緊,一個鼓鼓的小船就“遊”在了我的手上,老外婆表揚了我,我心裡比吃了蜜還甜呢!……

如今,老外婆去世也有幾年了,每當清明節,我就想起老外婆教我做鍋貼的情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