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清明節的作文集錦八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6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清明節的作文集錦八篇

清明節的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是古人描寫清明節的詩。清明節在我土家zu不僅隆重,而且神聖。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上山掃墓祭拜祖先。

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天空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爺爺早早兒的燒了一塊臘肉和一整個臘豬頭不錯哦 煮熟後各取一大塊,分別盛在兩個盤子裡。奶奶拿出了四個前一天做好的蒿菜粑。媽媽則用五顏六色的紙剪成清明紙花,準備好了香紙、蠟燭和炮竹。

這一切看得我眼花繚亂,覺得大人們今天好奇怪啊。我把這些問題全拋給了爺爺,爺爺告訴我這是用來祭拜祖先和逝世親人們的祭品。這也是我們家鄉清明節的習俗。

好了,我要去吃香噴噴的臘豬頭肉了,等會兒爸爸還要去祭拜祖先和逝世親人。要想了解我們土家人的清明節,明年這時候再來我家玩吧,我將熱情的接待你們。

清明節的作文 篇2

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的風,帶來枝頭的點點新綠,引起我們對民族英雄的無限緬懷。

站在著名的抗倭英雄戚繼光的塑像前,我思緒萬千:回首400多年前的明朝末期,朝庭****無能,倭寇侵犯我國沿海地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時,戚繼光來到了我們的家鄉,與家鄉人民一起抗擊倭寇。他在百姓中招募4000餘人,每天到這座小山上操練,不管寒冬還是酷暑,他們堅持訓練,終於練成了一支英勇善戰的戚家軍。1516年,一萬多名倭寇又來侵犯我國沿海地區,戚家軍英勇殺敵,終於大獲全勝。 為了紀念戚繼光,家鄉人民把這座小山命名為“教場山”。

4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我們的家鄉美麗富饒。在我們的身邊灑滿了和煦的陽光,我們擁有舒適的生活條件和優越的學習環境。園林般的校園,寬敞明亮的教室,無私奉獻的老師……

“清明時節雨紛紛”,春雨送去我們無限的哀思。讓我們煥發昂揚的鬥志,在新世紀的道路上闊步前進,為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而刻苦努力吧!

清明節的作文 篇3

清明節前,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篇關於清明節的作文,這時我很為難,不知道寫什麼好,去掃墓又在下雨,我問媽媽,媽媽說:“要不等一會兒,我和您去理髮店洗頭髮,您觀察一下,別人是怎樣的,把他寫下來,也是一件關於清明節的事啊。”我靈機一動,對了,可以呀,這也是關於清明節發生的啊。

不一會兒,我和媽媽就出發了,一路上我又激動,又好奇,因為這是我10年來第一次到理髮店洗頭,所以心裡才會激動,很快到了理髮店,理髮店裡的理髮師,很熱情,第一句話,就是對我說:“小美女坐吧。”我聽了,很害羞,很快就開始洗頭了,理髮師先用藍色毛巾給我披上後,再從瓶裡倒出洗髮水,摸到我頭頂,一隻手在我頭上轉來轉去,然後用小水壺裡的水放一點點到我頭上來,又開始轉,那感覺真是太好了,又止癢,又舒服,真是兩全其美,漸漸的,我頭上的泡泡越來越多,像個大雪球,又過了一會兒,我的頭髮和在了一起雪球越來越大了,就像聖誕爺爺的大雪帽,好笑極了,很快理髮師帶我來了衝頭髮的地方,我先睡到沙發上,然後理髮師開始衝,他先把水溫調好,然後開始衝,他衝時總是要我把脖子向上,理髮師洗的可舒服了,衝完後,理髮師用毛巾把我的頭髮包起來,等我做好後,理髮理由才把毛巾拿下來,又開始要吹頭髮了,很快就吹好了。最後理髮師給我把頭髮梳起來,他講起為我梳頭髮,梳好後我照鏡子,自己的頭髮像一朵荷花一樣,裡面像花心,外面像花瓣,美麗極了,我覺得這位理髮師太認真了。

雖然這次清明沒有掃墓,我感到很遺憾,但是我享受了十年以來第一次在理髮店洗頭髮的滋味,這個清明是我過的最特別的一次。

清明節的作文 篇4

這次,我見到了桃花。

那是,一次,媽媽帶我來到了龍湖公園。那裡剛下過一陣毛毛雨,天氣溼漉漉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 ”果真今天下起了濛濛細雨。春天的天氣就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昨天還豔陽高照今天就細雨濛濛,昨天穿單衣今天穿棉襖,真讓人捉摸不透。經過細雨洗禮的空氣格外清新,綠色的植物頂著細雨探頭探腦,似乎在探索這個新奇的世界;紅黃白各色花朵在細雨中爭奇鬥豔,各有各的美;細雨滋潤的泥土散發著特殊的芬芳,大樹小樹都拼命汲取養料,散發綠色,努力向上。我漫步在綠色環抱的大自然中,貪婪的嗅著泥土的芬芳,綠色的氣息,花兒的清香,不禁做起了運動。公園中有很多和我一樣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的人,他們都在同我一起運動。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從現在做起!

清明節的作文 篇5

清明節到,我和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等一起去老家上墳。

經過幾個小時的顛簸,終於到老家,只見那的場景和詩人杜牧的《清明》裡寫的一樣。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們吃完飯以後,一起去拜墳,因為時間久,經常沒有來清掃,有一些墳上面已經有多雜草。其中有一個我們老祖祖……的墳,雜草多得我都已經看不出那是墓。爸爸叫我給他的爺爺奶奶燒點紙錢,我問媽媽:“為什麼要燒紙錢呢?”“他們在陰間要用這種錢。”爸爸說到。

在清明節不僅有掃墓的,而且還有踏青的習俗。我們掃完墓後,迎著春風,看著迷人的景色,坐在草地上吃著零食。

在這令人著迷的春光裡,我心情十分愉快。到下午,我們才戀戀不捨的回家。

清明節的作文 篇6

在《鐵罐施食青玄濟煉》經文中有一句話寫道:“新墳舊墓壘壘骨,家家祭掃各紛然。可憐節婦江邊哭,目睹光陰化紙錢。”清明時分祭奠先祖,是一項流傳至今的民間風俗。古人多以焚燒香火紙錢來憑弔哀思,同時又給亡去的親人送去陰曹地府的花費所需的意圖。另一個相關的節日“寒衣節”,也有給亡者送去過冬衣物的祭拜方式。然而在一些宗教的信仰體系中,有生者為人、亡者為鬼,鬼在地獄中被閻羅王判定陽間功過後,在經過獎懲有別遂又輪迴轉世。若如此,我們再清明祭拜掃墓時,是否九泉之下的先人早已經輪迴超生?若以託生,此時所燒紙錢又是送給了誰呢?

亡者已去,生人為什麼要燒紙錢?

紙錢,又或者是焚燒黃表紙,代表的是陰曹之內所通用的一種貨幣,在很多地區至今還流行燒紙疊金元寶的習俗。洪喜慶的《杜詩辯證》 上說:“齊東昏侯好鬼神之事, 剪紙為紙, 以代束帛, 至唐盛行其事”。這裡說的齊東昏侯,是指南朝齊第六位皇帝。這一燒紙錢的習俗約起源於南北朝時期,其時人們一般是將白紙剪成銅錢的形狀,屆時或拋撒於野外墓地,或焚化給死者,民間一般將此稱為撒紙、燒紙等。

生人唯恐亡者先人在地獄沒有錢花,所以每到特定時節都會用火焚的方式把錢“寄”給亡者,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中不要受苦受難。又有一些生前作惡、死後受刑的魂眾,此時就需要更多的金銀來買通施刑的小鬼,好在十八層地獄裡面少受一些苦難。又或者是希望買通相關鬼吏,求得早日託生成人。

也就是說,生人說燒的紙錢其實附加了更多的人世間的社會屬性。因此百姓口中的送錢送衣,其實在無形中附加了賄賂之情。更有現代一些不良商家印刷出來十億、百億的天地銀行或冥府銀行的鈔票,實則賺死者錢、賣活人情,實在不值得提倡。

紙錢到底燒給誰?

道教是一個重生的宗教,天道自然,修道之人認為生死事乃自然運化。清明祭拜多是表達哀思,並無賄賂或寄送金銀之情,這一點要和民間的習俗區分開。至於現代宗教中也引入了燒冥幣的行為,則多是各種文化融合的結果。既然燒錢燒衣是生人情感的寄託,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依舊在燒紙錢? 凡世之人,想要感格神明,必要心假香傳,以香菸為信,才能上達九天、下抵黃泉。經雲:“非草木臭穢之彝倫,迎青華慈仁而降格”,“一炷真香烈火焚,金童玉女下瑤聞。此香願達青華府,奏請太乙救苦尊”,用這種方式來請救苦天尊下降從而起到拔度亡魂的效果。

道教在做法的時候,是以水火濟煉的方式把亡魂請九幽之下請出來,通過高功法師運神變身、默咒作諱的方式把法食賑濟給幽魂眾,之後再對其進行三皈九戒的勸導,從而引領已亡者回心醒悟,再生之時割斷惡根,

最初為亡者燒紙錢時,多是以草木香和黃表紙為原材料,並無具體的金銀以及錢幣的形象。焚燒黃表紙和染香請神有相似的功效,粗糙的黃紙在燃燒後生成的青煙隨風繚繞,紙灰較輕也更容易呈上升之態,所以也更易帶走人們相思的情緒。至今,民間部分地區還有上墳燒紙的習俗,而並不是當天更為流行且功利的燒紙錢。

你如何知曉亡人過得好不好?

燒紙錢這一行為代表著對亡者的哀思,實則表達了生者對亡者的想念以及希望對方在另一個世界過得更好。在生者和亡者之間是無法直接聯絡的,所以焚燒的紙錢其實也並不能直接送到孤魂手中。那麼究竟如何做,才知道對方此時的境遇如何呢?

首先一點,人鬼不相通,想要為亡者做功德,必須要請道長借用自身功力濟度亡魂。這個過程非常複雜,遠不是燒幾張紙錢就能解決問題的。

其次,雖有傳言說亡者會入夢來,所以很多人都在會如清明、祭日等特定節日於夜夢中見到亡者。有些人為此惶惶不可終日,其實無此必要,此時多是因為思念太甚。清明節本就是一個帶有春遊性質的祭掃節日,踏春出行更是古人適當紓解哀思的方式。詩人杜牧非常著名一首詩《清明》寫道:“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為思念找到一個合適的消解方式,生人過好當下的生活,這才是對死者的尊重,同時也更是亡者的心願。

為什麼現代依舊儲存著祭掃的習俗?

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對陵園等環境的安全要求等級提高,逐漸有越來越多人們開始用敬獻鮮花的方式來代替傳統焚燒紙錢的行為。儘管方式有所改變,但清明掃墓的習俗依舊代代相傳。

清明節的緣起和為追溯介子推而設立的寒食節密切相關,最初因為受到寒食節的影響,人們製作的紙錢並不是用來焚燒的,而是掛在墓地旁邊的樹枝上,或者用土塊壓在墳頭上。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這樣一來,凡是有人祭掃的墳墓前都會有紙幡飄動。凡沒有紙幡的墳頭,則說明此姓人家已經斷了後代。中國人講究香火綿遠、子孫昌盛,從最初的禁火到後來盛行的燒紙錢,再到現如今的文明祭掃,雖然形式幾經改變,但每逢清明子孫後代回家祭祀先祖的風俗一直沒有變,中國民族的這一敬天法祖傳統也因此而會代代相傳下去。

清明節的作文 篇7

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這裡一定會開心。

外婆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裡,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棺材裡。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母親的身後,瞅著躺棺材裡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那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裡,我蜷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那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裡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

清明節的作文 篇8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媽媽一起去姥姥家掃墓,到了姥姥家我就率先走到墳地。

媽媽和姥姥也趕來了,對我說:“這就是我們的祖先,在這裡。”

我跟著她們走到了墳地,我的姥爺拿起裝滿酒的酒杯,我時不時的想起一首《清明》這首詩恰恰寫了清明上墳的迴歸景色和思念家鄉失去了的親人。

回到家裡我一著在想:“我的那些祖先到底長什麼樣,他們是在什麼環境下生活的,我好想見到他麼啊!”

其實這些問題姥姥都知道可她卻不說,只是讓我們看看阻譜來猜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