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清明節週記錦集八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06W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轉眼一週又結束了,一週的經歷,可以助長我們的閱歷,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週記了。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週記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清明節週記錦集八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 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 日。

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 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 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 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紮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 球相擊。《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風俗,於端午、重九擊球。《金史·禮志》也記金人於端午擊球。宋代有“打球樂”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 行。《續文獻通考·樂考》記載明成祖曾數次往東苑擊球、射柳。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繪有宣宗賞馬球之場面。當時的官員王直寫的端午日觀打球的詩:“玉勒 千金馬,雕文七寶球。?飛驚電掣,伏奮覺星流。炎頁過成三捷,歡傳第一籌。慶雲隨逸足,繚繞殿東頭。”北京白雲觀前也有群眾騎馬擊球之典。清代天壇一帶也 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現了仿古馬球運動,使這一古老的體育運動在絕跡多年後重又出現在中華大地上。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節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 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的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 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 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 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 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 別。“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 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區號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 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籤,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關於包袱裡的冥錢,種類很多。

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清明節插柳

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 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 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 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裡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 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蠶花會

蠶花會“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 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 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竿等 幾個專案,大有潛力可挖。

清明節週記 篇2

清明時節,正是四月,氣候轉暖,萬物復甦,正是耕種的最佳時間,田裡到處都可以看到農民忙碌的身影,春天的時候,天氣很難把握,剛剛還是晴天,一會兒就下起了雨來。所以農民下田的時候,經常被雨淋溼。於是就有了在清明那日吃一種用艾草拌和製成的食品,如糕、餃等可保一年不被雨淋壞這樣的說法。

我的家鄉在紹興。紹興人過清明節也有與其他地方不同的過法。

每到清明,奶奶就會做很多艾餃,蒸在籠裡,熱氣騰騰,使人垂涎欲滴。我們有時做的很考究,不僅吃起來讓人讚不絕口,連看上去都十分漂亮,綠色的外衣,形狀美觀。

清明的時候還要上墳,也就是要去“看望”一下死去的親人。上墳的時候,我們會帶很多水果,和一些“活口”,就是將雞鴨鵝要等到用的時候才殺死。比如說“上墳鵝”。“上墳鵝”因為飼養精,飼養時間短,又是春季,所以它的肉又嫩又肥,實在是上品。不過紹興農家上墳用鵝,倒不是單單為了它的味道,而是另有寄託。“鵝”諧音“我”,列祖列宗、已故的親人看到之後不是很高興嗎?

清明節週記 篇3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一家人開著車回老家去拜祭我的外公、外婆。

在外公、外婆的墓前,一家人的心情很沉重,媽媽點燃香火,向他們磕頭。表示對他們的敬意和懷念。這一天,令我很難忘,讓我認識到,應該珍惜今天美好的日子。

在回家的路上媽媽教了我一首詩叫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週記 篇4

今日是24節氣之一,天氣晴朗。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去掃墓踏青。

到了南山公墓,我看見了太公、太婆的墓。我們先擺好祭祀的東西,點上蠟燭,開始燒黃紙和F紙,這是掃墓必備的東西。過了會兒我們每人拜了3拜,這樣我們就掃完了墓。然後我們就邊走邊欣賞風景。附近有很多茶花,茶樹,它的枝條軟軟的,枝葉嫩嫩的.,綠綠的,非常美麗

清明節是祭拜先輩的日子,也是踏青的好時光。這次掃墓,我真是受益匪淺。

清明節週記 篇5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了烈士陵園,當我看到那些為祖國而犧牲的英雄們,我真想高喊:“同學們,難道我們不應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嗎?”

在那一張張烈士的臉上,流露出對我們這些祖國後代棟樑之材的期望。他們好像在說:“同學們,好好讀書吧,長大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那一個個英雄們,也只不過都是20出頭,卻為了我們,獻出了他們那寶貴的生命。

今天,有許多同學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了烈士陵園,我想:他們應該都跟我一樣,對這些烈士表示深切的敬意!

同學們,我們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沒有那些烈士們與敵人頑強拼搏,也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呼籲:同學們,現在要認認真真的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讓烈士們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

清明節週記 篇6

二十四節氣第五,按《歲時百問》的說就是:“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以謂之清明。”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是掃墓和踏青的日子。

清明節,我們一家去踏青。踏青,又叫春遊,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們驅車來到東邊郊外的一條河溝旁摘野菜。你一定會問,為什麼要摘野菜?因 為清明要吃青的食物。

順著一條羊腸小路往裡走,路上種滿了桃樹,樹上開著幾朵粉嫩的桃花,花瓣不時飄落下來,彷彿處於仙境之中。

走著走著,便來到一片草地裡,在這兒,你就可以盡情的摘野菜了,因為草地裡、大樹下,都長滿了“野韭菜”也叫“野小蒜”。光看葉子的話,它長得和韭菜一模一樣,但如果你慢慢的把根拔出來, 就會發現它的根又和蒜長的一樣。我摘啊摘,時間過了很久。轉眼間,我已經摘了一大袋野菜了。回到家,舅舅把我的勞動成果炒成了一盤盤可口的菜餚,品嚐著自己摘的菜,別提有多高興了。

我的清明踏青活動,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啊!

清明節週記 篇7

“起床了!”我一看錶:6:15!“那麼早起來幹啥?”我差點忘了,今天可要去祭拜爺爺奶奶。

我走到陽臺,天才矇矇亮,為了趕在人流高峰期前到達墓園,我們趕緊穿好衣服,拿起袋子就走。路上車不多,不一會,就到了爺爺奶奶的祭壇前,我們把花都放在祭壇上,拜了一下爺爺奶奶,就找來一個桶,也就是燒紙錢的桶,“咳咳”聽到咳嗽聲,弟弟被煙嗆到了,我趕緊把弟弟拉開了,誰知,他又跑了回去。大難臨頭!我把他帶到了樓梯那裡,誰知捱了他幾拳,真沒辦法!

什麼事都做完了,爸爸拿來一支毛筆和一杯顏料,要給墓碑上褪色的字塗上顏色,這可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爸爸媽媽忙得大汗淋漓,手上都是油漆,真難聞!

要回家了,我望著爺爺奶奶的墳墓,心裡默默地對他們說:“我明年再來看你們!”

清明節週記 篇8

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旅行社參加了萬仙山兩日遊。

第一天,我們到了萬仙山的第一個景點郭亮村。郭亮村是太行山上著名的山村,紅巖絕壁、崖上人家、石街、石牆、石房、石瓦,處處流露著古典自然之美。

郭亮村最有名的是絕壁長廊。聽導遊說:“絕壁長廊是郭亮村的人一刀一斧在峭壁上鑿出來的,因為早期郭亮村的人被困在大山裡出不來,為了能讓村民走出大山,勤勞的郭亮村人們千辛萬苦鑿出了這條山路,這就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之絕壁長廊。”

第二天,我們去了南坪。我們先看了日月星石,又看了將軍峰,緊接著我們去了黑龍潭。

黑龍潭那裡很美,潭水很清、很深,很綠,能看到水底的小石塊。抬頭往上看,潭水從很高很高的山頂流下,像一條黑龍從天而降,因為瀑布後面是黑色石頭,因此得名黑龍潭。

看完黑龍潭,媽媽和阿姨不想往上走了,所以我和妹妹、爸爸一起上去了,我們又去了丹分溝大峽谷,那裡不太好玩,只是一些水、一些路,一些橋……

春天的萬仙山很美,美在漫山遍野的迎春花,美在石縫裡嫩嫩的綠芽、美在山間粉粉紅紅的桃花、美在清清澈澈的綠水,美在懸崖峭壁的人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