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節的來由

來源:果殼範文吧 2.47W

波寬浪闊的汨羅江上,龍舟的鼓點一陣緊似一陣,來自澳大利亞、荷蘭和國內一些省市的12支龍舟隊正劈波斬浪,一決雌雄。汨江兩岸,“龍舟競渡,紀念屈原”的巨幅標語在夏日陽光下分外醒目。

五月初五端午節的來由

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流放汨羅江畔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聞訊楚都被攻陷後,悲憤交加,自沉汨羅江。沿岸百姓紛紛引舟搶救,並拋灑食物防止魚蝦傷了屈原遺體。此後每年的這一天,當地群眾都舉行這樣的活動,表達對他的懷念之情。從此,划龍舟、包粽子成為端午習俗的主要內容,這一習俗逐漸被人稱為端午節的`來由。

汨羅市楚塘鄉,這是當年屈原投江殉國地。村民雷孟和把從地裡採回的艾葉掛在大門兩側,又忙著將雄黃酒灑在房前屋後。這是專門用來避邪的,端午節裡的這些風俗,可保我們今年百病不侵,風調雨順。

每到端午節的這幾天,這裡家家戶戶都在準備糯米、紅棗、花生包粽子。這些粽子主要用於端午節到江邊祭奠屈原,及請親戚朋友一起過節品嚐。

而在千里之外的屈原故里湖北秭歸,正舉辦豐富多采的紀念屈原端午活動。每年端午節,當地人都要舉辦祭詩魂、辦詩會、包粽子、掛菖蒲等端午風俗活動,紀念屈原。

兩千多年來,當年駕舟相救、拋灑食物的情景被沿襲演變,逐漸擴充套件。

端午習俗有歧異

其實,從人類學或民族學的角度看,端午節來源是十分多樣而又互為歧異的,與汨羅市數百公里之遙的湖南麻陽縣的龍舟競渡並非紀念屈原,而是為了祭祀盤瓠。彝族在端午節期間,一般要進山採草藥;仡佬族要抬紙船到田間,由師公巡船趕蟲;一些地方的苗族,除划龍舟外,還有跳鼓舞、趕花山及唱歌遊方等活動。

中國傳統節日的節俗,有的是原始部落先民的遺風。隨著生存環境的變遷,後代人往往模糊了先民遺風的真正動因,而根據自己時代和地域的生存環境和意識,對先民遺風作出合乎自己邏輯的解說。如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包粽子,楚人掛上屈原,吳人掛上伍子胥,越人掛上勾踐,湘西和桂林等地掛上伏波將軍馬援。經過歷代的選擇,屈原越來越突出出來,甚至說端午節“起源”於營救和紀念屈原。

端午源頭探索

端午的源頭在哪裡?海內外一些專家學者對此進行不懈的“求索”。

中國端午節在汨羅江原始社會作文化時期產生,源於五月大水時期農田的祭祀活動。曾任中國考古學會會員、中國屈原學會常務理事的張中一說。他認為,中國龍舟文化由汨羅江原始社會稻作文化使用的“農田拖船”演變而來,距今至少有七八千年歷史。屈原於戰國晚期一年的五月五日逝世後,端午節增加了紀念他的內容。

華中師範大學楚學研究所教授、所長蔡靖泉研究發現,據先秦和漢代文獻記載,當時人們將仲夏五月視為陰陽相爭、死生分判的惡月,將五月五日視為陰氣萌作、“感陰氣者死”的凶日。故在這一天恐怕物生不茂、人生不長,舉行一些活動祈求豐收、禳除災害。五月五日的祈禳活動,因為朝廷確認為儀典而成為全國的重大節日。

蔡靖泉研究發現,東漢時期,這一節日雖然仍以禳災祛害、祈祝平安的活動為主,但“亦因屈原”而紀念屈原。魏晉南北朝時期,紀念屈原逐漸成了南方端午節活動的主要內容,一些本為祈禳的活動也與紀念屈原聯絡起來,關於屈原與端午節的傳說不斷得以豐富。到了隋唐,南北文化匯融,南朝文化成了主導文化。盛行於南方的以紀念屈原為中心、以食粽子和競渡為主要內容的端午習俗,逐漸北傳而成為全國性的習俗。

端午的源頭在上古時期,並非始於屈原投江殉國時。但端午節成就了屈原,屈原豐富了端午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