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端午節教案彙編五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W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端午節教案彙編五篇

端午節教案 篇1

第一階段:聯結與建構

教學目標:能對端午節的習俗理解圖畫的含義;能朗讀兒歌,感受兒歌朗朗上口的特點;能理解“掛”、“纏”、“系”等詞語的含義;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出完整的故事;知道端午節要吃粽子、掛香蒲、划龍舟等。

教學過程:

匯入活動:教師說一個掛於粽子的謎語,請幼兒猜猜謎底。示範:“四個角、四個面、六條稜;外面穿著一件綠大衣,中間繫著一條白腰帶;摸上去軟綿綿,掂一掂沉甸甸。”(向幼兒展示綵線紙粽子)這個粽子是老師用綵線和紙做的,你還見過什麼樣的粽子?你吃的粽子是什麼味道的?前幾天,我們一直在聽一首兒歌《端午節》,下面我們一起再來聽一遍吧。(播放兒歌的VCD,只播放聲音,不播放畫面。)兒歌中說過端午節的時候要做什麼呢?我們一起看看大書。

閱讀圖畫:

封面:封面上有誰?揹著的揹簍裡有什麼?她手裡拿著什麼?她會用這些葉子做什麼?她的表情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我們看看書名叫做《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時哪天嗎?對,封面上寫著呢,端午節是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

第一頁:桌面上有什麼?是用來做什麼的?桌面的左邊是誰?表情如何?心理怎麼想的?(揭示文字,將文字讀給幼兒聽,同幼兒討論桌面上是什麼,用來做什麼。)

第二頁:小女孩在做什麼,表情如何?媽媽在做什麼?這頁對應的兒歌中的哪一句?為什麼?(揭示文字,將文字讀給幼兒聽,請幼兒指出香蒲和粽子。)

第三頁:媽媽和小女孩在做什麼?這頁圖畫對應的是兒歌中的哪一句?為什麼?(揭示文字,將文字讀給幼兒聽,請幼兒在畫面上指出五色彩線。)

第四頁:這幅畫對應的是兒歌中的哪一句,你是怎麼知道的?(揭示文字,將文字讀給幼兒聽。)小女孩腰間掛的是什麼,手裡拿的是什麼?學一學她的表情和動作。我們為什麼要掛香包呢?

第五頁:圖畫上有誰?他們的表情和動作是怎樣的?他們為什麼要這麼高興呢?她們要去做什麼?(把文字讀給幼兒聽)她們要去看什麼呢?小姑娘手裡拿的是什麼?畫面右上角是什麼?

第六頁:她們要去看什麼呢?你能用兒歌中的話把這頁的內容概括一下嗎?你見過賽龍舟嗎?

第二階段教學:閱讀與反思

 教學目標:初步瞭解端午節的風俗,如賽龍舟、戴五色彩線、掛香鋪等;補充關於端午節的背景知識;能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教學過程:

閱讀文字和小書:教師為幼兒朗讀幾份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的端午節的背景知識,可以請幼兒補充自己知道的部分,也可以請幼兒提問不清楚的地方。

教師出示大樹,和幼兒一起完整朗讀兒歌一次;教師將小書發給幼兒,請幼兒自行閱讀幾分鐘,然後和幼兒一起觀察小書:書中有隻動物每頁都出現,它是誰,它在做什麼?請你在每頁上找出來;教師帶領幼兒逐頁翻看大書,討論關於端午節的背景知識。

第一頁:端午節在什麼時間?我們說過是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它是在什麼季節呢?

第二頁:我們為什麼要吃粽子、掛香蒲?你知道還要帶什麼東西嗎?

第三頁:為什麼要佩戴五色彩線(五色即青赤黃黑白)?為什麼要掛香包?為什麼端午節會賽龍舟?

教師再完整帶領幼兒朗讀兒歌數次,提示幼兒注意朗讀的語氣和節奏。

端午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活動,對端午節的來源、習俗以及關於端午詩詞歌謠有更全面的瞭解。

2、能力目標:

通過蒐集、分析、整理資料瞭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提高學生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集體研究,對自己的成果有喜悅感覺、成就感,感受與他人協作 交流的樂趣,通過課題研究,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匯入:同學們,你們知道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板書課題)有誰知道端午節是什麼時候?那你們都想了解端午節什麼知識呢?

二、小組彙報

1、師導語:上節課,老師要求同學們按設計 好的活動方案去收集整理一些有關端午節的資料,老師將根據你們收集情況為你們小組加分,下面就請各小組為我們介紹吧!哪一組先來?

第一組

生:我們組收集了端午節的來歷,我們組把它歸納以下三種:

(生1.紀念屈原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江自盡殉國.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生2.紀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生3.迎濤神伍子胥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屍首於五月初五這一天扔到錢塘江中,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師評價:這個小組同學以講故事形式展現他們收集來的關於端午由來的傳說,真叫我們大飽耳福。

師問:你們是去哪裡收集這些材料呢?

師:老師相信這次的查詢中你們一定對端午節的由來,有更深的瞭解。做得不錯給加一分。(板書:由來)

師:關於端午節的來歷,除了剛才這一組同學說的紀念屈原、伍子胥和孝女曹娥,老師還知道另一種傳說。

龍的節日 (課件展示)

2、師導語:同學們,傳說異彩紛呈,那麼古往今來的人們又是怎樣歡度這一節日的呢?下面請整理端午節的習俗的小組為我們介紹。

第二組

生:我們組收集的是端午節的習俗,我們把它做成了手抄報。

師:能為我們講解一下你們收集的習俗嗎?

(兩張展示,一個學生進行介紹)

師:能說說你們都是哪裡收集這些材料的?

總結 :看了小組同學精心準備的手抄報,真是大開眼界,他們不僅收集材料並用巧手展現給我們。做得很好給加一分。(板書:習俗)

3、師:還有其它習俗嗎?

第三組

生1:我們小組也研究了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那天,人們還給小孩佩香囊,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扣成索,玲瓏可愛。據說是為了驅毒避邪。

生2:除了佩香囊端午節後各種蟲類,開始活躍起來,瘟疫漸多,雄黃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有的小孩子不敢喝酒,父母就會以雄黃酒在他們額上畫一個「王」字,以使百毒不侵。

師:能告訴大家你們怎麼找到這些材料的嗎?

(很多同學會說去網上查詢的,這裡教育一下善用網路,不要沉迷於網路)

老師把這些習俗總結 一下:賽龍舟,佩香囊,懸艾葉菖蒲,掛鐘馗像,飲用雄黃酒,吃粽子。

3 師導語:說到吃粽子,我們知道這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有哪組收集這方面資料的嗎?  第五組

生:我們組為了瞭解粽子,我們特地去商場轉了轉,瞭解了粽子的價格和種類,除了肉粽還有黑米粽,八寶粽, 五穀粽,鹼粽,我們還在網上找到了粽子的做法。(視訊)

師:老師似乎已經聞到粽子的香味了,你們做得很好,親自去嘗試,知道粽子的配料,種類,就連價錢都查到,太了不起了,給你們組加一分。

5 師導語:端午節的習俗如些豐富,難怪就連歷代的文人都喜歡在端午節留下自己的詩詞佳句,收集端午詩詞歌謠的同學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呢?

第六組

生1:我帶來一首詩

端午

(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生2:我也帶來一首詩

七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生3:我帶大家帶來的是閩南童謠《扒龍船》

五月節,扒龍船,大人孩子嘩嘩滾。

海面一排四隻。

端午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瞭解端午節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物品,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活動準備:

1.掛圖30號;《小朋友的書·我愛夏天》

2.ppt,粽子;香袋;長命縷;雄黃酒;龍舟圖片。

3.建議家長事先為幼兒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活動過程:

1.瞭解端午節有關物品。

師:(教師出示粽子,龍舟,香袋,長命縷,雄黃酒圖片)小朋友看看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他它們叫什麼名字呢?

幼:粽子,龍舟(船),香袋

師:我們可以在圖片中看到粽子,有龍舟,有香袋,還有的師什麼東西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師:圖片中的東西一起復述一遍你見過這些東西嗎?在哪裡見到的?

幼:見過。家裡,商店裡

師:現在,我們在家裡,店裡很容易看到這些物品,那小朋友們知道這些東西是在哪個節日裡要用到的嗎?

幼:端午節師:老師聽到好多小朋友說端午節,你們是怎麼知道端午節的呢?

幼:我爸爸/我媽媽

給我講的。

師:小朋友們很認真,把爸爸,媽媽告訴你們的節日記下來了。沒有錯,這些東西呢,都要在端午節用的。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告訴老師,端午節是每年的什麼時候?

幼:6月6日(公曆) 五月初五(農曆)(給幼兒分析公曆,農曆)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幼:屈原

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啊,和我國以為著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教師講故事完)

師:端午節和誰有關?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聽得都很仔細,現在人們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過端午節;小朋友們想想,為什麼人們要紀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愛國家(表達了人們對屈原怎樣的感情)

師:因為屈原愛自己的國家,他聽到自己國家滅亡了,心裡很難受,跳進了汨羅江,小朋友們說屈原怎麼樣啊?

幼:很偉大

師:屈原很偉大,當時人們聽到屈原死的訊息,他們怎麼做的?

幼:劃小船,拿粽子、雞蛋

把雄黃酒倒進江裡。

師:人們划來小船打撈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魚蝦們吃屈原的身體,把粽子、雞蛋扔進河裡,把雄黃酒倒進江中,讓水裡的動物罪暈,不去傷害屈原的身體。

師:人們對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師:因為屈原愛國家,愛人民,所以人民也熱愛他。為了懷念他,以後農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端午節。所以在我們過端午節的時候呢,包粽子,賽龍舟也成了我們的習俗了。

師:現在小朋友們清楚了沒有,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啊?

幼:紀念屈原。

師:在什麼時候?

幼:農曆五月初五師:我們都要幹什些什麼事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

師:我們現在呢,在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故事,體會一下大詩人屈原的心情,和人們對他的熱愛與懷念。

端午節教案 篇4

一、設計背景: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今天我們舉行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讓學生們能夠更瞭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等,體驗我國傳統的佳節,讓同學們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路、他人經驗等)獲取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3、學習端午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地點:

7.3教室

四、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

五、活動前準備:

上網查閱資料、收集故事、多媒體課件等。

六、活動過程

【活動匯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麼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走進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說由來

(一)端午節別稱

1、端午節有哪些別稱?

2、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學生交流)

(二)端午講故事

1、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關於端午節故事傳說很多,你們知道哪些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嗎?

2、學生講述端午節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二】端午話習俗

(一)賽龍舟

1、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麼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

3、端午節為什麼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學生交流)

(二)話粽子

1、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嚐粽子。(學生介紹粽子的由來。)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琳琅滿目。(多媒體課件:粽子)

3、我國各地方的粽子還各有特色,請幾個外地學生介紹他們家鄉的粽子。

(由三名來自浙江、江西、黑龍江學生介紹。)

4、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端午賽詩會

1、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為了紀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

2、請幾位學生朗誦端午節的詩篇。

(1)《端午》唐文秀

(2)《五月五日》梅堯臣

(3)《端午節的懷念》

3、主持人小結: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篇,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國有關端午節民俗文化領域中,大家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活動四】談感受,激發情感

1、今年端午節與往年有什麼不同?你是怎麼過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主持人總結: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儘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教師總結】

看了你們自己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自己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

端午節教案 篇5

在4月25日的片資訊科技優質課選拔時上了《端午節》一課,現把點滴感想記錄如下:

這一課是國小資訊科技(四下)教材中,網路單元的第二課時,在教材中,它確定了兩大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確定相關主題;第二部分:查詢整理資料;其中第二部分是重點,它又分了3個方面:1、確定主題後圍繞主題蒐集資料;2、建立好相應類別的資料夾;3、找到資料後,分類下載到電腦上。在拿到教材時,第一感覺是這一課的內容是比較單調的,簡單來說“搜尋”、“下載”、“整理”6個字概括了本課的主要內容,如何引導學生有興趣的走入課堂,又能讓他們帶著收穫與思考走出課堂,是我在設計這一課時考慮最多的!

細看這一課的內容,深深感受一點,這一課的學習不只對本單元下面的課時有重要的鋪墊作用,可以讓他們有序的找到內容進行小報創作,而且,對於在將來的學習、工作中,如何對資訊進行管理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更有不可忽視的引導作用。所以在設計本課時,我重點考慮瞭如下幾點:

1、分類整理應該是學生的一種內在的需求。

在教材上有兩個方面的目標達成,一方面是建立各類別的資料夾,另一方面是找到資料後分類下載到電腦上。在試教過程中,我發現這樣的順序對於學生來說可以達成一堂課的能力目標,便是對於以後實際的運用的影響是比較弱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一線的老師都知道,在下載資料的過程中,要是沒有要求分類,大部分學生是不會分類的,他們會把他們找到的各種資訊放在一個目錄下,是他們不會建資料夾嗎?不是的,那是他們沒有這種需求。在這堂課中,即使在教師的簡單引導下,學生“明白”建資料夾分類比較清晰,在下載資料前進行各種資料夾的分類然後下載,但是,在以後的學習中,有幾個學生會在下載內容時先主動給資料分類呢?有小部分已經非常不錯了,因為他們感受不到,這是他們的一種需要!

在學習這個環節中我做了調整,我先讓學生自由下載各種各樣的資訊放在同一個資料夾下,然後再讓學生從凌亂中自己去思考能讓資訊變得有條理化的方法,結果全班有大概20%左右的學生,能自己想到用各類資料夾進行整理,當他們把自己實際體驗中的想法告訴大家時,再讓全班同學來整理自己的資訊,兩種方式對比下來,明顯學生對於這樣的過程比較樂意接受。而且,在以後我們的實際運用中,我們自己電腦裡的有些資訊也是陸續存下來,到了一定量後,再根據已有的內容進行分類整理,這是一種需要,也是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

2、資訊課不是純操作課,學生應該有美好的情感體驗。

在現代社會,資訊科技已是人的一種生命活動形式,用純“工具論”的眼光把它視為一門純“應用”性的學科是片面的。我們的國小生生動也靈動,如何讓他們從豐富多彩的學習中去感受資訊科技課程的價值魅力,是我們一線老師應該更多思考的!

端午節這一課是以端午節為載體,讓學生進行查詢整理資訊的學習。如果僅僅是按部就班下來,教材也不用選擇端午節這樣一個有民族氣息的日子了,只要會搜尋,會新建資料夾,會按一定的目錄儲存就可以達到目的了。而我們的國小生活潑而有朝氣,他們有他們的思想,有他們的喜好,他們在他們每一天的學習中體驗著不同知識的到來,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人的心靈在與外界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從內部生成的,人的心靈具有自覺能動性,學習過程是主動建構的過程。”只有在學習中同時也有美好的情感體驗,我們的學生才能真正投入學習,愛上學習!

我在設計這一課時,把感受端午節濃厚的文化氣息作為主線,用美好的情境與內容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比如,開始音樂小短片的匯入,讓學生初步感受一種濃郁的節日氣息,從而引發他們的求知慾,比如過程中的音樂圖景,比如最後的交流感受等等,我們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在走出課堂時告訴別人,今天我們學習了建資料夾,學習了搜尋,而是想讓學生告訴別人:今天我們瞭解了端午節,那是一種美麗的節日,我學會了用更好的方法與瞭解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