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散文範文精選

來源:果殼範文吧 2.38W

很多年沒有過端午節了,那天和一些朋友聊天說起如何過這個節日,大家一致的說法是去超市買幾個粽子,懶一點的乾脆連粽子也不吃了。3天的假期,我打算拿出一天來去野外,看看能不能找到艾蒿和菖蒲,能不能找回少年時關於端午的快樂記憶……

端午節散文範文精選

自從進入城市之後,端午節便在生活中淡去了。是的,城市的單元房有著堅固的防盜門,很難將艾蒿插上去,城市裡也沒有足夠的溼地,用來大片大片地生長菖蒲。我能想到的和端午節有關的童年記憶是:在這一天到來之前,奶奶便會從田野裡採來一大抱艾蒿,插在院門的兩邊院門是土壘起來的,門頂苫著一層厚厚的麥草。奶奶還會將那些艾蒿分發給各家的小孩子,讓拿回家去插在自家門上。

青青的艾蒿聞上去散發著清香,清香裡有一些苦味,傳說它有驅毒辟邪的作用,所以童年時每次進家門之前都要看它一眼,心裡會踏實很多。插在院門兩邊的艾蒿經歷了夏天的雨水、秋日的驕陽和冬天冰雪的洗禮,一點點乾枯了,直到第二年端午的到來,奶奶再搬來板凳踩在上面,用青青的艾蒿將那些枯艾蒿替換下來。艾蒿和春聯一樣,都是農村院門上一年四季都在的標誌性物品,它們的新老更迭,是農業文明的最好見證。

菖蒲是農村最容易見到的植物,它們生長在野外最不受人待見的廢水塘裡,有著旺盛的生命力。端午的時候,菖蒲也到了它的成年期,無數的野鳥藏身在它的深處,孩子們只敢在水塘的邊緣,用鐮刀收割掉它們的果實被我們稱作為“蒲棒”的東西。蒲棒大約有火腿腸那樣粗細,小孩子們拿著它玩打架的遊戲,敲到頭上,軟綿綿的,一點也不疼。晒乾的蒲棒澆上點汽油後,可以舉著在夜裡穿行,於是,端午節前後的那些個鄉村夜晚,四處都有星星點點的燈火。

有的地方會用艾草做成荷包,荷包是自己動手在布上繡了花後做成的,裡面包裹著的除了艾草之外,還有其他一些不知名的植物,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聞上去香香的。我沒得到過這樣的禮物,但我從腦海裡打撈出來這樣一個記憶:我奶奶曾經用從蒲棒摘下來晒乾的“羽毛”,給我做成了一個香噴噴的枕頭,那個枕頭又大又軟,枕在上面可以聞到太陽的.香氣,不,不止是太陽的,還有鮮花、露水、昆蟲、風等等自然界的天然之香。枕在這個枕頭上,我像睡在天地之間的一個由雲朵製造的襁褓裡。

很多年後,我在城市裡為端午節寫下來一首詩。具體的句子忘記了,大約是寫這樣一件事情:端午節到了,男人在家裡劈柴生火,女人帶著孩子去趕集買荷葉和米,天快黃昏了,炊煙裊裊生起,男人不斷向院子外面張望,擔心女人和孩子迷了路。在意象裡,這是多麼美的一個場景啊。這些年端午節的沒落,可能就是缺乏了這種浪漫的氛圍和想象。平民心目中的端午,並不是專為紀念某人、強調某種情感而設立的,它需要有實實在在的行為,才會變得有意義。買來荷葉或者竹子葉,親手包幾隻粽子吧,這是工業社會的端午節最簡單也最容易實現的浪漫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