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端午節日記彙編10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99W

一天即將過去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日記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端午節日記彙編10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日記一:端午節

今天是端午節。每家每戶的廚房裡都飄出一陣一陣的清香——粽子。現在粽子的品種是越來越多了,有紅豆餡的,有蜜棗餡的,有肉餡的,有白米的……

我和爸爸、媽媽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粽子,一邊談開了。媽媽問:“誰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我和爸爸搶著回答:“是端午節!”。“那麼端午節這天,為什麼要吃粽子呢?”媽媽又問。我搖了搖頭。爸爸就此給我講了關於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的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叫屈原,創戰國時期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團結其他國家,共同抵抗秦國。可楚王不但不聽勸告,反而將屈原從楚國放逐了。後來,楚國陷入了困境。屈原整天都非常憂愁。不久,這個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著砂石,投汨羅江自殺了。大家得知這個訊息後,都去尋找屈原的屍體,可沒有找到。人們害怕江裡的魚兒吃了屈原的屍體,便用米包成粽子扔進江裡餵魚。從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那天,定為端午節。在那天,人人都要吃粽子、賽龍舟。”聽了屈原的故事後,我格外感動。屈原這為國捐軀的愛國精神真令人敬佩啊!

以後,每年的端午節我要多吃上幾個粽子……

日記二:端午節

今天是端午節,我聽姥姥說,吃粽子,賽龍舟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當年把粽子扔下水,是為了讓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屍體。“那賽龍舟呢?”我迫不及待的問。“那當然也是為了驅趕江中的龍、蝦、魚,以免傷害屈原的屍體。”姥姥回答說。

不一會兒,姨媽來了,手裡還拎著一袋粽子。我接過粽子,剝開皮,只見裡面的餡兒黑黑的顏色,姨媽告訴我,這是黑米做的,裡面還有蜜棗呢!我趕緊把粽子遞到姥姥手中,並笑著說:“祝願姥姥端午節快樂!”

姨媽說:“端午節可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世宇,你瞭解這方面的知識嗎?”我慚愧的說:“還真不知道呢。”姨媽接著說“‘端五節’又叫‘重五’、‘夏節’、‘女兒節’、‘玉蘭節’、‘天中節’、‘地蠟’、‘詩人節’等等”。姨媽還說“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我搶著說:“這個我知道,有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戴五絲線、香包等。”我一邊說一邊又拿起一個粽子,大口大口的吃起來。“哇!”真好吃。我津津有味地一連吃了好幾個,沒想到我自己竟變成了一隻大臉貓。

這個端午過得真快樂!

日記三:端午節

一提起端午節,人們就會想起吃粽子,划龍舟。可是,同學們你們知到“端午”是什麼意思,端午節的風俗又是怎麼來的嗎?

“端午”。“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陰曆五月初五稱為“端午”。到了唐代,因為唐朝皇帝唐玄宇的生日是八月五日,為了避用“五”字,就用迴音“午”替換了“五”字,從此,“端五”便改稱“端午”了。

為什麼五月初五這一天會成為“端午”呢?民間流傳著很多種說法。其中最流行的說法,就是為了紀念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楚國的大官,楚國不採納他的治國主張,反而將他免職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國衰亡,人民遭受苦難,自己又無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憤難忍,便於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自盡。楚國百姓知道後,竟相划船前去相救,但已來不及了,百姓們擔心江中的魚,鱉,咬食屈原的遺體,便用竹殼裹米投入江中餵魚。從此,划龍舟,包粽子就是我們中國的風俗了。

我很喜歡端午節,我每年都盼望端午節的到來。

日記四:端午節

大家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這可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所以每逢端午節,人們都要把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在廚房裡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這個小常識大家要知道哦!

但是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更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戰國時代,詩人屈原不但其愛國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等守舊派的反對,而且糊塗的懷王也因聽信讒言疏遠屈原。痛心疾首的屈原在寫下《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後的公元前278年,終因楚國的都城被秦兵攻破,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眼看國破之難,卻又無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憂心如焚,在極端失望和痛苦中,詩人來到了長江東邊的汨羅江,抱石自沉……聞訊趕到的楚國百姓紛紛划船到江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並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餵食魚魚蛟蝦蟹,使它們不再啃咬屈原的屍體。

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端午節那天(農曆5月5日,屈原的忌日),人們仍要在江河裡划龍舟,把粽子繫上五彩絲線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日記五:端午節

“五月五,是端陽……”小巷傳來了孩子們快樂的歌聲,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

說起端午節,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從前,楚國有位大臣,名叫屈原,當時楚國危機重重,因為屈原一向受楚國的信任,所以他每天晚上都為楚王出謀劃策。有一天,一群小人在楚王面前告了屈原一狀,楚王信以為真,把屈原趕出了楚國。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跳汨羅江自盡。大家得知這個訊息後,紛紛捕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裡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

每年端午節,大街小巷都飄著粽子的清香。那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紅棗餡的,剝開粽葉,雪白的糯米中夾著幾片薄薄的棗子,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最快樂的要屬我們小朋友了。來到大街上,我們胸口的有個香噴噴的.掛件搖來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香氣迷人。

端午節真是個有趣的節日!

端午節日記 篇2

大家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這可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所以每逢端午節,人們都要將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在廚房裡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這個小常識大家要知道哦!

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更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戰國時代,詩人屈原不但其愛國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等守舊派的反對,而且糊塗的懷王也因聽信讒言疏遠屈原。痛心疾首的屈原在寫下《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後的公元前278年,終因楚國的都城被秦兵攻破,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眼看國破之難,卻又無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憂心如焚,在極端失望和痛苦中,詩人來到了長江東邊的汨羅江,抱石自沉……聞訊趕到的楚國百姓紛紛划船到江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並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餵食魚魚蛟蝦蟹,使它們不再啃咬屈原的屍體。

兩千多年過去了,但是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端午節那天(農曆5月5日,屈原的忌日),人們仍要在江河裡划龍舟,把粽子繫上五彩絲線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端午節日記 篇3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設立的。

端午節這天,我的媽媽早早地起來了,拿出鴨蛋和粽子,放在鍋裡煮。我站在灶臺邊上,看著鍋裡的鴨蛋,有青綠色的、玉白色的,煞是可愛。不一會,我聞到一陣粽葉的清香。我迫不及待地問:“煮好了嗎?”我的媽媽回答:“好了,好了!

”於是,我的媽媽取出一個煮熟的粽子,幫我剝去粽葉,菱角形、白胖胖、軟粘粘的粽子好吃極了。

吃完粽子後,我和我的媽媽一起去夫子廟買香囊和五彩繩。玲瓏小巧的香囊又香又美,我好喜歡。我讓我的媽媽把漂亮的五彩繩系在我手上和腳上。我的媽媽告訴我,小孩子戴上香囊和五彩繩可以祛疾病,保安康。

回家的路上,我讓我的媽媽買了一些艾草。到家後,我們把艾草插在家門的兩邊。艾草的清香可以驅趕蚊蟲呢!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日記 篇4

明天是端午節,今天姥姥要包粽子,我和媽媽吃完早飯就趕到姥姥家準備幫忙包粽子,剛走進門就看見姥姥已經把所有材料都已經準備好了。

我們坐下看姥姥包,姥姥嫻熟的包著,一會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也拿起三片葉子可是怎麼也卷不好,姥姥看見了就告訴我:“第一步,葉子正面朝上,把它完全重疊在一起後細的朝上不能分開,下面寬的部分再分開向上捲成漏斗狀;第二步放入少許米;第三步放入一個蜜棗和花生;第四步再放入一些米;然後用手給米整平;最後一步非常難,就是用粽葉把上面蓋上,然後用線把粽子捆好。

等我們捆好以後一看我們包的和姥姥包的相差很多,姥姥包的四角粽子鼓鼓的像個神氣的大將軍,我們包的扁扁的像個四角飛鏢。

等粽子全部包好以後,姥姥把所有的粽子放到一個大鍋裡,等了將近兩個小時粽子終於煮熟了,看著飄著清香的粽子我迫不及待的剝開一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感覺比姥姥包的還要好吃。

端午節到了提前吃到自己包的粽子感覺真好!

端午節日記 篇5

農曆5月5日端午節

龍舟競渡,艾葉飄香。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到了。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的來歷,那麼端午節的來歷是什麼呢?下面請聽我慢慢道來: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楚懷王很器重他.懷王客死於秦後,他的長子傾襄王繼位,用其弟弟子蘭作令尹。由於子蘭勸懷王入秦,使懷王終年不悟,屈原對子蘭貽誤國事而感到痛心。後來,屈原被放逐到江南.他不肯同流合汙,毫不受社會惡習的感染,仍保持自身品德的高潔.就這樣,屈原帶著對楚國的深沉眷戀,抱著石頭,投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一到端午節,人們就划著龍船,往江裡丟粽子,不讓魚兒吃屈原的身體。那端午節為什麼又要包粽子呢?因為粽子有稜有角,代表了屈原的性格;裡面是白糯米,外面是青葉子,表示屈原一生清白;裡面再放上一粒紅棗,表示屈原一片忠心。

吃著粽子,想著屈原。我想,我一定要向屈原學習那"出汙泥而不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精神!

端午節日記 篇6

首先,我看見媽媽在挑粽子,媽媽說:“粽子要軟一點的,不能太硬,否則切的時候容易碎。”接著媽媽就把粽子切成一片一片的,象年糕一樣。然後,媽媽往燒好的鍋裡倒入油,當然油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等鍋冒煙了,媽媽用筷子把粽子擺到鍋裡,讓它烤一下,過一會兒翻過來,再烤一下。等到粽子差不多軟了,媽媽便把打好的蛋放下去。蛋熟了以後,媽媽再把醬油、蔥、味精一一放到了鍋裡,輕輕地炒拌一下。就這樣,一盤美味佳餚烤粽便在我們面前出現,紅的粽,黃的蛋,綠的蔥,“哇,好香好誘人啊!”我脫口而出。爸爸也興奮地說:“一定很好吃啊呦。”我從來沒有吃過這樣好吃的粽子,我吃了好多,也想了很多:只要肯動腦子,什麼都能變出新花樣來。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裡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接著在裡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後,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裡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划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 篇7

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從前,有一位在楚國的詩人,他叫屈原,屈原非常喜歡自己的國家。後來,楚國被攻陷,眼看自己的國家將被打倒,屈原傷心極了,只能跳江。

從此,每年的這一天,人們就往江裡扔粽子,保護屈原。漸漸的,這種習俗成了一種節日,那就是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 篇8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在我的家鄉南京每到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窗上都要插上艾草,因為艾草能辟邪。說到吃的東西當然少不了粽子,

每到這一天大人們都去採來粽葉包粽子,爸爸說這是為了紀念屈原而發明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飄出粽子的香味。

南京人每到端午節還要吃“五紅”,分別是烤鴨、紅紅的莧菜、紅油鴨蛋、雄黃酒和我最愛吃的大龍蝦,據說

吃了這五紅,整個夏天都可以避暑辟邪了。

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圓桌旁,爺爺和大伯喝著酒,我和弟弟左手拿著粽子右手抓著龍蝦,弟弟啃得滿嘴是油,

把大家逗得開懷大笑!

端午節日記 篇9

楚國大夫屈原,一直熱愛國家,可他這顆愛國之心遭到了子蘭、靳尚等人不公正的對待。在公元278年五月初五,屈原心懷愛國憂憤,抱著一塊大石頭,跳進汨羅江裡自 殺了,楚國老百姓萬分悲傷,都划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哪有屈原的影子,大夥在汨羅江裡撈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只好把竹筒裡的米飯撒下去,希望水裡的魚兒不要啃屈辱原的屍體。打那以後,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當地百姓都划船把竹筒裡的米飯撒到江裡,再後來,人們把竹筒裡的米改為粽子。

每年端午節,人們都包粽子,買粽子,吃粽子。粽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圓的,粽子用綠色的粽葉包住糯米和棗,還有人包了肉……顏色和樣子都很好看,粽子的味道獨一無二,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愛吃。

每當我吃到粽子的時候,就會想起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

端午節日記 篇10

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粽子不僅以它特有的形狀、色彩和滋味惹人喜歡,而且還能引起我們對一位古人的懷念。

粽子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人們用翠綠的粽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做成粽子。煮熟以後,顏色變深了。剝開墨綠色的粽葉,只見潔白如玉的珍珠團裡鑲嵌著幾顆深油紅亮的瑪瑙棗。綠白紅三色相映襯,顯得十分豔麗動人。

粽子的味道更是美極了,散發出淡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膩,黏黏而爽口,它既是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補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歡吃。

傳說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屈原一生寫了許多著名的愛國詩篇。後來國王不接受他的愛國主張,造成國土淪喪的後果。他滿懷憂憤,抱石投江自盡。人們懷念他,崇敬他,每年端午節,總是把食物用粽葉包起來。投入江中,讓魚兒吃扔下來的食物,使屈原的屍體不受傷害。

老人們說,吃了粽子要學習屈原的愛國品格。難怪人們吃粽子的時候,老人總要講屈原的故事。端午節日記250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