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冬至節

來源:果殼範文吧 4.02K

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們的祖先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時間是每年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從農曆上講,冬至並沒有固定於特定的一日,一般在十一月中下旬,因此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這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測定出的一個節氣,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漫話冬至節

冬至的前一天叫小至,這意味著一個迴歸年的結束。杜甫曾寫過一首《小至》“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這首詩主要描寫了當時冬至的天氣、物候和風俗,詩人雖身在異鄉,但異鄉的冬至事物卻與故里差別不大,所以鄉愁卻不濃重。冬至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古人非常重視,因此十一月被稱為“子月”。

古人云“冬至至長”,意思是冬至這一天,夜間最長白天最短,過了冬至,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長;古人亦云“冬冷三九”,意思是冬至進九,數九寒天開始了。接下來就有近四十天的嚴冬時節,尤其是冬至過後一個月前後是最冷的時候。這從冬至過後的“數九歌”就略見一斑:“一九二九,懷中插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莊稼老漢墊衣氈;九九八十一,莊稼老漢田中立。”

冬至不僅是一個重要節氣,而且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唐宋時,冬至和春節並重。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由此可見,古人對冬至的重視以及冬至時的隆重場景。

冬至時節,有很多“吃”的風俗。諺語說:“十一月,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冬至時節有吃狗肉的習俗,這源於劉邦。相傳有一年,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就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冬至時節也有吃紅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一個逆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又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因為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冬至來臨,否極泰來,陰氣漸漸褪去,陽氣慢慢回升,杜甫雲:“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如果一家人能在冬至時節團聚在一起,喝點酒,吃點羊肉、狗肉等一些禦寒的食物,說說一年的收穫,聊聊親情,也不失為人生之幸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