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習俗【推薦】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9W

冬至的習俗1

傳統冬至節主要習俗大致可以分為祭俗、食俗、禮俗和娛俗。

冬至的習俗【推薦】

1,祭俗

冬至是漢民族祭天的日子。對天與地的崇拜是漢民族最莊重、最神聖的信仰。祭天是冬至日最重要、最隆重的風俗。對天的祭拜,從天子至庶民都可以進行,其中尤以天子為重。古代帝王親自參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項:天地、社稷、宗廟。皇帝以“天子”自栩,對天的祭祀自然成為皇帝最重要的祭禮。皇帝於每年冬至祭天,登基也例須祭告天地,表示“受命於天”。祭天起源很早,《周禮·大司樂》雲:“冬至日祀天於地上之圜丘”。

祭天儀式中,最盛大的要算冬至祭天了。每年冬至日,皇帝都要來圜丘壇舉行告祀禮,稟告上天五穀業已豐登,主祭昊天上帝,配祭皇帝列祖列宗及日、月、雲、雨、風、雷諸神,這就是祭天大禮。我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天壇廟為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的北京天壇。皇帝祭天儀式極其盛大,按照典制規定,皇帝需在祭天的前三日來齋宮齋戒,祭天大典從冬至日的拂曉正式開始,據說冬至這天夜裡陽氣開始逐漸增強,而陽氣能使萬物滋生繁衍。祭天大禮分為迎神、奠玉帛、進俎、獻禮等9項程式,在孟冬寒夜初曉、星光微曦的時刻,天子於圜丘之上仰望茫茫宇宙,實現與天的對話。

在民間,出於對天的敬畏和信仰,在冬至日也有各種對天的祭祀儀式。

冬至時還有一種“迎日”的風俗,當屬於一種特殊的祭天方式。《易通卦驗》曰:“冬至之日,見雲送迎從下向來,歲大美,人民知不疾疫,無雲送迎,德薄歲惡,故其雲赤者,旱黑者,水白者為兵。黃者,有土功諸,從日氣送迎其效也。”又曰:“冬至之日,立八神樹,八尺表,日中視其晷如度者,則歲美人和,晷進則水,晷退則旱。進一尺則日食,退一尺則月食。”又曰:“冬至之始,人主與群臣左右縱樂五日,天下之眾,亦家家縱樂五日,為迎日至之禮。”

除了祭天,冬至節也是先民感懷祖先之德、祭祀祖先的日子。

2,食俗

冬至節是一個食俗非常豐富多彩的節日。冬至日正值隆冬,節日食俗以“進補”為主題。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為節日食品。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傳統冬至節,各地的主要食俗有(舉例):

①冬至餃子:民諺雲,“冬至不端餃子碗,凍壞耳朵沒人管”。傳說女媧用黃泥做人,一年到頭不停地做。到了冬至那天,氣候寒冷起來,黃土人的耳朵總被凍掉。她就在一個個黃土人的耳朵上都穿個小孔,用一條線通過,一頭打個結紮住,一頭塞進黃土人的嘴裡,讓黃土人咬住,這才保牢耳朵沒被凍掉。以後就演變成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冬至節,人們就包耳朵形狀的餃子,意思是讓女媧做的黃土人咬住帶線(餡)的耳朵,不致於凍掉。另一種傳說則與醫聖張仲景有關。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正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裡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裡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麵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②冬至肉:湖南人過冬至,會殺雞宰豬,把肉陰乾,稱為冬至肉。有俗話說"吃過冬至肉,身體賽牛犢"。

③熱豆腐:常州人則吃一種隔夜的熱豆腐,有句話說"若要富,冬至隔夜吃塊熱豆腐"。

④赤豆糯米飯: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⑤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⑥分臘肉:是南方冬至掃墓後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發“胙肉”的古老食俗。肉有生、熟兩種,分時有許多規矩。加區別學歷高低,清有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四級,民國有高小、中學、大學、留學四級,以示鼓勵;優先照顧老人,在50、60、70、80、90年齡段,數量依次遞增,以示敬重。冬至肉用祠堂公積金或富家捐款購置,族長主理其事在當時被視作一份厚禮。

⑦冬至團:也見於江南。冬至團是以糯米粉為麵糰,內包肉、萊、糖、果、豇豆、赤豆沙、蘿蔔絲等蒸成。主要充作供品,也可蹭送親鄰或待客,是冬至亞歲宴上的必備食品之一。

⑧冬至圓:全家團圓的時候吃,最有意義。用糯米粉做“冬至圓”,一般做成紅、白兩色,粒粒小如魚目珠子,還可應孩子們的要求捏成牛馬羊雞犬豬等小動物。

⑨年糕: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餐是雪裡蕻、肉絲、筍絲湯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

⑩湯圓: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麵糰,裡面包上糖、肉、蘋果、豆沙、蘿蔔絲等。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⑾蕎麥麵:浙江等地每逢冬至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齊,家家戶戶要做蕎麥麵吃。習俗認為,冬至吃了蕎麥,可以清除腸胃中的豬毛、雞毛。

⑿薑母鴨:廈門人喜歡在冬至吃薑母鴨進補。薑母鴨是用整塊老生薑(不用切),去燉正番鴨,據說姜對身體很好,可以暖胃補腎。做法還有很多,比如還可以用四物(當歸、黃芪、熟地、白芍)去燉,或者枸杞、人蔘燉,棗是一定不可缺少的,黑棗、紅棗都可以,中醫認為,棗能補氣、補腎。

⒀餛飩: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徵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錕飩的習俗。《燕京歲時記》雲:“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實際上“餛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闢天地。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而已。另有民間傳說,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凶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而能過上太平歲月。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後來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在我國臺灣還儲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祭祖先,在臺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據考,冬至在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3,禮俗

冬至節禮俗主要有拜師和贈鞋襪等。

冬至這天是學生向老師表達敬意的日子,據說,此日,國小學生衣新衣,攜酒脯,各赴業拜師。冬至節,舊俗由學董牽頭,宴請教書先生。先生要帶領學生拜孔子牌位。然後由學董帶領學生拜先生。山西民間有"冬至節教書的"的諺語,說的就是這種尊師風俗。至今民間仍有冬至節請教師吃飯的習俗。晉西北習慣用燉羊肉招待教師,其情盛濃。

贈鞋襪的習俗則是因為這天日影最長,所以古俗以鞋襪獻給尊長慶賀冬至,表示足履最長之日影祝禱長壽。另有資料認為,贈鞋於舅姑的習俗,逐漸變成了舅姑贈鞋帽於甥侄了。但我們覺得,此說可能是對舅姑一詞望文生義而致,古漢語中的舅姑指的.是公婆而非後世理解的舅姑親屬。後魏北涼司徒崔浩〈女儀〉曰,“近古婦常以冬至日進履韈於舅姑,皆其事也。”當然,不管是贈尊長還是贈孩童,都是一種感懷生命的美好習俗。

4,娛俗

冬至節,民間娛俗主要有唱“九九歌”和繪“九九消寒圖”

①九九歌

是一種節令民間歌謠。每當冬季來臨時,慈愛而靈慧的母親們常給孩子吟出這樣的歌謠:一九二九不舒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冰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這歌,便是幾乎流傳於我國各地的九九歌。

九九歌也叫九九詞,全稱是“九九消寒歌”。按照我國傳統的歷法計算,從冬至次日開始數起,每九天為一個時段,這個時段便是與夏季的“伏”相對的“九”;共有九個時段,第一個九天叫一九,其後依次稱二九、三九、…九九,合稱“九九”,與“三伏”相對。整個冬季中,這九九八十一天氣候較冷,此期過後,天氣回暖,大地將春。在這較冷的“最難將息”時節,人們以九數之,屈指度日,因此叫“數九”;這一段的天氣也相應地稱“數九天”。屈指數日的人們比較閒暇,於是通過對天氣寒暖、物候以及人事物事的觀察,聯綴了九九歌,廣泛流傳,以志數九消寒。據南朝梁宗德《荊楚歲時記》記載,當時已有數九之俗:“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

九九歌的出現當較數九為晚,但到唐宋時已經很流行。九九消寒歌全國大部分地都有流傳,尤以北方為多。北方冬季嚴寒,所以九九消寒歌不僅名實相符,並且也有實際存在的意義。由於各地氣候寒暖不一,人們創作時著眼點各有差異,所以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區別。

九九歌(北京)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長沙)

初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簷前倒掛筆;四九三十六,行人路途宿(回家過春節);五九四十五,窮漢階前舞(贊春、送財神);六xx十四,枯椏枝發嫩刺;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脫衣裳;八九七十二,麻柺子(青蛙)田中嗝;九九八十一,脫去蓑衣戴斗笠。

九九歌(河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八十一,家裡做飯地裡吃。(棗強縣)五九半,凌消散。春打六九頭,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擔。八九不犁地,不過三五日,九盡楊花開。(新河縣)

一九二九,啞門(形容張嘴)叫狗(形容打嗝兒);三九四九,凍破碌碡;五九六九,開門大走;七九河開河不開,八九雁來雁準來;九九河重凍,米麵撐破翁。(尉縣)一九二九,相喚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推鹽虎。六xx十四,口中哂暖氣。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擔(單)。八九七十二,貓狗尋陰地。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

九九歌(湖南)

冬至是頭九,兩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見火親如蜜;四九三十六,關住房門把爐守;五九四十五,開門尋暖處。六xx十四,楊柳樹上發青絛;七九六十三,行人脫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滿地飛;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九九歌(江蘇)

頭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凍得索索抖,五九四十五窮漢街上舞,六xx十四蚊蠅叫吱吱,七九六十三行人著衣單,八九七十二赤腳踩爛泥,九九八十一花開添綠葉。

②九九消寒圖

冬至民間有貼繪"九九消寒圖"的習俗。消寒圖是記載進九以後天氣陰晴的。以卜來年豐欠。

消寒圖的形式很多。簡單的是畫縱橫九欄格子,每格中間再畫錢形,共得八十一錢,每天塗一錢,塗法是“上陰下晴、左風右雨雪當中”,民間歌謠謂:“上陰下晴當中,左風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點盡,春回大地草青青。”

或者選擇九個九畫的字聯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塗一筆。一般選用的九畫字聯句有“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徐珂《清稗類鈔。時令類》載:”宣宗御製詞,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一句,各句九言,言各九畫,其後雙鉤之,裝潢成幅,日九九消寒圖…自冬至始,日填一劃,凡八十一日而畢事。”

除以上的兩種以外,更有一種“雅圖”,是畫素梅一枝,梅花瓣共計八十一,每天染一瓣,都染完以後,則九九盡,春天臨。《帝京景物略》雲:“日冬至,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

更有韻致的是,婦女曉妝染梅。明人楊允浮《灤京雜詠一百首》詠及此俗,其自注雲:“冬至後,貼梅花一枝於窗間,佳人曉妝,日以胭脂日圖一圈,八十一圈既足,變作杏花,即暖回矣。”這種設計,可謂獨出機杼,由梅而杏、由冬而春,季節的變換又與佳人曉妝的胭脂聯絡,真讓人叫絕。無怪乎楊氏詩以詠之:試數窗間九九圖,餘寒消盡暖初回。梅花點遍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有的消寒圖還有其他“附件”,一是聯語,即在圖旁標出有關的聯句;諸如“試看圖中梅黑黑。自然門外草青青”;有的是在圖上印出九九消寒歌以附之;此外還有繪圖、印俏皮話的,比如畫“老虎拉碾子”,印歇後語“老虎拉碾子——不聽那一套”。

畫消寒圖這種風俗,雖然簡單,但如果巧心醞釀則別有韻致,常被寄予了各種各樣的感情在其中。曾有詩歌這樣寫道:

冬至從一瓣梅花開始/梅花上的指甲浸潤著血/那是深宮裡的妃子/在練習消寒的遊戲

這遊戲被重複了多少次/多少次,她在梅花上塗上皇帝的影子/啊,影子,錦宮裡的羅帳/皇帝正在披閱奏子

他披閱她的臉,她的眉毛/楊柳的腰身,臨風的裙裾/而她,拘謹的呻吟/不過一次隨意的硃批/

天子啊,八十一瓣梅花就是對你的詛咒/你這薄情的君夫,暴虐的男人/一座冷宮的建造者/

我的冬至就是你的死/

另外,冬至節,有些地方的兒童做"拿寨"、"打瓦"的遊戲,少年開始學武術,叫做"看冬"。

冬至的習俗2

冬至南北飲食習俗

1、北京餛飩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凶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都吃餛飩。

2、南方餃子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北方人吃混沌,南方人出餃子。

冬至吃什麼

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現山東滕州一帶,這天被稱作數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數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年糕

杭州年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食物,屬於農曆新年的應時食品。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節和冬至,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

年糕有紅、黃、白三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從明末清初直到今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

番薯湯果

在寧波的傳統習俗中,番薯湯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寧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將過去一年的黴運全部“翻”過去。湯果,跟湯糰類似,但個頭要小得多,而且裡面沒有餡。湯果也被叫做圓子,取其“團圓”、“圓滿”之意。老寧波也有“吃了湯果大一歲”的說法。

冬釀酒

此酒只在每年冬至前釀造一次,味道甜淡,清香撲鼻。斟酒入杯,酒香漸漸泛起、然後擴散,最後滿室皆是暖暖的甜甜的香氣,讓人不飲先醉。不過冬釀酒度很淡的,老少婦孺均能喝上兩杯。舊時的蘇州冬釀酒是一種米酒,與桂花一同釀製而成,口味甘甜,色澤金黃,隱隱地有桂花的幽香,十分爽口怡人。

冬至團

蘇州人冬至夜吃“冬至團”。冬至團又稱“稻窠團”,用糯米粉加餡料做成,餡料有肉糜、菜果、豆沙、蘿蔔絲等,做成後用於祭祀、食用或贈送親友。冬至團又稱為“稻窠團”,在冬至日前一夜,磨粉為團,以肉糜、菜果、豆沙、蘿蔔絲為餡,祭祀並互相贈送。現在仍有吃冬至糰子的習俗。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在北方一直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而南方則是吃湯圓,但吃水餃最為常見。北方說到冬至首先想到的就是餃子了吧,冬至吃餃子已經成為一種傳統,想想在寒風凜冽的冬日,能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也是極好的。

每至冬至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的。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裡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冬至吃餃子餃子可以是豬肉或牛肉、羊肉配上韭菜或茴香、大蔥、西葫等作餡。冬至吃餃子,是紀念醫德高尚的“醫聖”張仲景。當然,在北方冬至吃餃子,不僅是一種紀念,也是一種冬日進補的養生食俗。

冬至的習俗3

冬至傳統習俗介紹

1、享祀先祖

福建省流行冬至祭祀始祖的風俗,如萬曆《建陽縣誌》說:“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禮。”福建祀祖用專門製作的粉米圓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於家,祭於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樣,在家廟祭祀祖先。

2、吃餃子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過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在冬至這一天中國南北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北方大部分地區會吃餃子、南方會吃湯圓,還有諺語:冬至到,吃水餃,以及關於該節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

3、吃湯圓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閤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4、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便進入數九寒天。中國民間將冬至叫做交九或數九,即從冬至開始,每9天分為一個“九”,共分9個“九”,數到81天時便“九盡桃花開”。

中國傳統文化中,九為極數,乃最大、最多、最長久的概念。九個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過”之數。古代中國人民認為過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經已到來。

5、餛飩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凶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冬至養生小常識

運動:動中求靜

冬至起,自然界的陽氣開始上升,我們體內的陽氣如何升發呢?“動則生陽、靜則生陰”。通過合理的運動就可以幫助我們升發體內的陽氣,但是過度的升發陽氣就會耗散真元反而不合冬季蟄藏的養生道理了。冬季運動,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襲,其次運動量不宜過大,要在動中求靜,以臻安身靜體、氣定神閒的境界。八段錦、太極拳等平和的運動都是很好的選擇。

飲食:補充津液

另外還需要注意,冬至日不可吃太過辛辣刺激的食品,過食辛辣只可生陽動火,導致內熱積聚,鬱熱上衝。過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導致飲食不化,聚溼生痰。北方在補充熱性食物的同時,也得吃一些補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薺、藕、梨、蘿蔔、白菜等。

養心:寬厚暢達

養生也要重點養心,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兒女要對老人噓寒問暖,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得到保養。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也是冬令進補的重要時間節點。孔伯華醫館掌門人孔令謙介紹,從中醫陰陽理論說,冬至是陰氣盛極而轉衰,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陰陽轉化,在運動中構成了自然界與人體的平衡與和諧,養生也要順應此規律。

冬至的來歷

周公到洛陽,用土圭法測得洛陽所處的地方即為“天下之中”,然後開始占卜國家社稷的吉地。《尚書·洛誥》記載:周公“朝至於洛師”,對洛陽周邊的幾個地方做了考察,最後確定澗水東、瀍水西、瀍水東皆“惟洛食”(都是興建宗廟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過“土圭測景”選定洛邑基址的史實,被載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後人奉為封邦建國的成法。

“土圭測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國的中心)。這種方法的要義是“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長一丈三尺五寸”(即豎起高為8尺的標杆,在夏至日觀測,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用這種方法測到的就是“土中”洛陽、“洛邑”的理論位置。

依周公測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詳細規劃了滅商後的第一座國家都城,《逸周書·作雒》載:“乃作大邑成周於土中,……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邙山,以為天下之大湊。”“定天保,依天室”,國家社稷(都城、宗廟)完成之後,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禮作樂,詳細制訂了國家禮儀制度,據記載,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也就是說,周公選取的是經土圭法測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為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至漢代依然如此,《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漢代,盛於唐宋,並相沿至今。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專門過“冬至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的習俗4

三聯莆田

冬至搓丸子,是莆仙的風俗。傳說古時候山裡有個叫順安的人,因家境貧寒,平日靠打工養活母親和自己,眼看順安已年過三十了,但還未娶妻,母親的心裡十分著急,便因此憂愁得神經都錯亂了。

順安到處求醫問藥,可是始終無法醫好母親的病。順安是個孝子,為了讓母親換換口味。有一天,他把糯米磨成粉,做成一粒粒丸子,母親十分愛吃,順安掌握了母親的脾氣,天天把丸子插在門上、窗上和牆上,十多年沒有間斷過。順安的母親去世後,人們為學習順安孝順母親的美德,在冬至節時,也將丸子貼在門窗兩旁,以教育後代子孫學習順安愛老敬老的精神。

冬至的前一夜,莆仙人叫“冬至暝”。這天傍晚,家家戶戶的廳堂上紅燭通明,在一個大簸箕(俗叫“大笠弧”)裡擺上“果嶽”桔子,供上筷子一副(十雙)和生薑、板糖各一大塊,桔子上插“三春”,同時點燃一對紅燭。然後關上大門,全家人圍在“大笠弧”四周,開始“搓丸仔”。家庭主婦把糯米粉和水在“大笠弧”上推壓均勻,使其粘結。這時,全家人把它搓成龍眼那樣大的“丸仔”,祝願全家團圓,五穀豐收,六畜興旺。

有的還捏上一些元寶、聚寶盆、小狗等,寓“運氣好,狗仔銜元寶(來)”的吉利之意;有的搓成只有豆粒大小的“(飼)喜鵲丸”(俗叫“客鳥丸”)。全家人圍在一起,邊搓“丸仔”邊聊天,其樂融融,臉上充滿喜氣和幸福。

丸子搓好後,要點著夜明燈,把丸子、生薑、板糖、紅筷子等一起擺在廚房灶公前過夜。因為冬至日的夜晚最長,小孩子愛吃丸子,常耐不住到天亮。所以莆仙有“愛吃丸子天不亮”的諺語。冬至節一大早,便把丸子放進鍋裡,煮熟後,撈進碗裡,再拌上白糖,就可以吃了。有的人家在煮丸子時,還適量切幾片生薑和少量板糖放進鍋裡,吃起了丸子,更有一番滋味。按莆仙民間風俗,只有祭禮祖先之後,全家才能開始吃丸子。

同時還要把“丸仔”粘在門框上,預祝來年糧食有餘;把“客鳥丸”放在屋頂上,待喜鵲前來爭食時,噪聲譁然,俗叫“報喜”。吃飽後,全家人開始帶上煮熟的丸仔、水果、“十味”(葷素各十小碟)、香、貢銀等祭品出門為祖先掃墓,掃墓儀式十分隆重。據莆田風俗,如果逝者是在清明節前下葬的就掃清明節,其後的就是冬至節。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注: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首頁,三聯生活群:466792282歡迎你的加入

京族“哈節”

節日時段

哈節的日期各地不同,巫頭在農曆六月初十舉行,歷時3時

■ 節日來源

哈是京語譯音,含有歌、請神聽歌的意思。關於哈節有不少民間傳說,其中一個說是古代有位歌仙,來到京族三島,以傳歌為名,動員群眾起來反抗封建壓迫。她的歌聲感動了許多群眾。後人為了紀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傳歌,漸成節俗。

■ 慶祝方式

各村的哈亭是節日活動的中心。哈亭雕樑畫棟,飛簷高頂,亭內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內設有過去京家信奉的諸神神座。偏殿內設有坐位,聽歌與宴飲時要按長幼次序入座。

節日活動歷時3 日,通宵達旦,歌舞不息。周圍各族群眾亦來共同歡慶,一派昇平喜慶景象。唱哈的主角有三人,男歌手一人,稱哈哥,專司撫琴伴奏,兩位女歌手是哈妹,一個持兩塊竹板,另一個拿一個竹梆,擊節伴奏,輪流演唱。歌的內容有民間傳說、哲理佳話、愛情故事等。鑼鼓聲中,常有妙齡少女登臺獻舞。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頭頂天燈舞。只見少女頭頂瓷碗,碗上迭盤,盤子裡點燃蠟燭,兩手端著酒杯,也各有蠟燭一根。載歌載舞時,三根蠟燭閃閃不滅,若是群舞,一片燭光閃爍,煞是好看。

哈尼族苦扎扎節

節日時段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 節日來源

苦扎扎節,也叫六月年,在每年農曆6月中旬舉行,是紅河哈尼族人民盛大的傳統節日,猶如漢族過春節一樣熱鬧隆重。屆時,哈尼山寨到處興高采烈,熱氣騰騰。人們穿上五彩繽紛的節日盛裝,成群結隊的相聚到磨秋場,打磨秋戲耍娛樂,歡度節日。

按照哈尼人的規矩,磨秋杆必須是黑夜砍好後,小夥子們在黎明前扛回來。他們一路唱著山歌,把用堅硬結實的木頭做成的秋杆抬到寨邊的秋場,將一根木頭栽進土裡,頂端削細當軸心,然後再把長長的橫杆從中間鑿凹,架在上面。兩邊的橫杆長短要一樣,還要削得滑溜溜的,以免劃傷手。下午,穿著絢麗服裝的哈尼人摩肩接踵的聚到了磨秋場,按照哈尼人尊老敬長的傳統習慣,先由幾個德高望重的老者開秋,他們象徵性的甩了幾圈以後,一對對、一雙雙的小夥子們、姑娘們輪流上去轉。打磨秋是一項哈尼人充滿情趣的體育活動,它要求磨秋兩邊的人數要對等,騎坐的人用腳蹬地面,時而飛速旋轉,時而升降起伏,反覆轉動,悠悠盪盪。甩秋人的速度越來越快,圍觀的人也顯得更加開心,人群不時發出哦嗬嗬,哦嗬嗬的呼喊聲,為其加油助興,氣氛十分熱烈。那些藝高膽大,身手不凡的小夥子,往往成了姑娘們愛慕的物件。

夕陽西下,磨秋場上響起了一排清脆的槍聲,通知人們前來唱歌跳舞,那些躲到樹林裡談情說愛的青年男女成雙成對的聚攏來了,老人和孩子也聚攏來了。老人們圍坐在場上喝酒取樂,孩子們追逐戲耍,青年人則圍成圈子,跳起了扇子舞、竹棍舞、樂作舞。鑼鼓聲、琴絃聲、歡呼聲交織在一起,在群山間迴盪,一個不眠的狂歡之夜開始了。

■ 慶祝方式

打鞦韆、摔交、歌舞

祭灶節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

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 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定籩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後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中國道教興盛之後,曾借《經說》之論,將灶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後來就發展成了既有灶君爺爺,又有灶君奶奶之說。在不同的地區裡,灶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著當地流行的民間傳說故事。

古人祭灶的日期,歷來說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國封建社會裡,諸教並存,神靈之數高達萬千之多,民間習慣一概敬之。可能是為了簡化統一,易記易行的緣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稟報一次的說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並且把時間固定在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這一天,也就成了傳統的祭灶節日。

山西境內,絕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陽城等少數地方是臘月二十四日祭灶。

灶君神像,貼在鍋灶旁邊正對風匣的牆上。兩邊配聯多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聯也有寫成回宮降吉祥的。中間是灶君夫婦神像,神像旁邊往往畫兩匹馬作為坐騎。祭灶時要陳設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晉北地區習慣用餳,是麻糖的初級品,特粘,現在統稱麻糖。有二十三,吃餳板的民諺。糖、餳之類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顧了吃,顧不了說話,上天后嘴被餳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還要擺上幾顆雞蛋,是給狐狸、黃鼠狼之類的零食。據說它們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點一下。祭灶時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別要為灶君坐騎撒馬料,要從灶臺前一直撒到廚房門外。這些儀程完了以後,就要將灶君神像拿下來燒掉。等到除夕時再設新神像。

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說法,祭灶往往是男人們的事情。近代卻多數由家庭主婦來充當祭灶的角色。

民間傳說,灶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在《太上感應篇》裡,又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司命即指灶君,算為一百天,紀指十二年。在這裡,重罪判罰又增加到減壽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時,要打點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貴手。

在晉北地區流傳著臘月二十三、灶君爺爺您上天,嘴裡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祭灶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麵。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家,清理箱、櫃、炕蓆底下的塵土,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晉東南地區民間流傳著兩首歌謠,其一是 二十三,打發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糰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一齊貼。體現了時間緊迫和準備工作的緊張。

其二是一首童謠: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兒童盼望過年的歡躍心理。

在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種戲劇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於四進土,五女拜壽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慶壽九件衣的說法,體現了民間對戲劇故事的偏愛。有新媳婦的人家,新媳婦要帶上自己剪制的各種窗花,回婆家糊窗戶,左鄰右舍還要前來觀賞。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型別。前者莊重,後者花梢。特別要製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土家族“八月八”嗩吶節

尚寨位於貴州省鎮遠縣城北部48公里,北通石阡溫泉,南有省級名勝風景漂流區高掛河。尚寨既是民族鄉,又是森林之鄉、桂花之鄉,土家風情在這裡得到充分展示。每年農曆八月初八,是鎮遠尚寨土家族隆重的嗩吶節。嗩吶及其吹奏曲,是土家族人民世代相傳的樂器與曲調,尚寨土家族人都有吹嗩吶的習 嗩吶節土家青年表演上刀梯

慣和技巧,這裡寨寨有嗩吶,人人會吹奏嗩吶,尚寨被稱為嗩吶之鄉。嗩吶調有72種。在立新房、住新房、結新房、給老人祝願等喜慶場合,普遍吹《大紅花》等曲調。曲調輕鬆活潑。尚寨現有嗩吶500餘支,每5戶1支。嗩吶節上賽曲調、賽技巧、賽花樣一人吹一支,一人吹兩支,有一人吹三支;有抱腰式、閃腰式、滾地式;還有獨腳吹、旋轉吹、半蹲吹等,別有一番情趣,觀賽者人山人海。

土家人為什麼愛吹嗩吶?據傳說土家人居住深山老林,老弱婦幼常被老虎一類野獸咬死咬傷,為改變被動挨咬局面,一老漢用鐵皮製成長8米、直徑28釐米的圓筒形防獸武器,形似望遠鏡。隨著時間的推移,為攜帶方便,逐步改小,最後演變成現在的嗩吶。

二月二苗寨祭橋節

農曆二月二,黔東南州很多少數民族都有祭橋的習俗。祭橋分為架橋和敬橋二種。架橋又分為兩種情況:一是主家無子。無子的人家架橋目的就是保佑上天送孩子來。二是主家有子。有子的人家就祈求上天保佑孩子除病消災,健康成長。架橋方式也很多。有的人架石橋,有的人架木橋,還有的人興架石凳(俗稱坐橋)。架石橋或木橋的多為求子,一般在節前就請人備好石料,請巫師占卜擇地,只等二月二動工。開工前,有的苗寨還要請巫師燒香燭紙錢,用麻線、揹帶、蜘蛛、魚、蛋、酒和幾尺紅布,進行祭祀儀式,方能動工。橋架好後還要由巫師剪符唸咒,貼於橋兩側,多數還興橋頭用石塊壘一土地廟,意為土地神守橋。

架石凳橋多為孩子瘦弱多病的`人家所為。這類架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架橋,而是在水井邊、大樹腳、山坳口休息處,用石塊搭成橋(這類橋禁別人踩),供人休息。架橋者也把此石橋視為孩子們的橋,意為給孩子架個橋,保他平安成長,除病驅災。

農曆二月二這天,孩子們尤其高興。因為小孩子們這一天都得到特別優待:不必打豬草、砍柴和放牛,也不幹其它活兒,還能得到紅蛋,吃上好飯菜。這天即使犯了過錯,會得到大人的諒解,免遭打罵。

祭橋通常要在節前備好雞、鴨蛋、泡糯米,準備敬橋。沒有孩子的人家,則準備架橋求子。

節日清晨,各家起早蒸糯米飯、煮蛋。蛋煮熟後,染成紅色、綠色或其它色,用精心編織的網套裝上紅蛋,給幼小的孩子們吊在胸前,其餘的蛋同魚肉酒放進竹籃。早飯前後,人們帶上香燭紙錢,領著孩子們去敬橋。來到橋旁,在橋頭燃香點燭燒紙,擺上魚、肉、蛋、酒等

貢品,口唸敬橋詞,求其保佑孩子。之後,敬橋者在橋旁共享祭品,此時若有人路過碰見,主人須邀其同享祭品,不能吝嗇,怕橋神怪罪敬橋不虔誠。若是此人有事不能停留,主人家就要勸其飲兩杯酒,並送糯米飯、肉或紅蛋,讓其帶走,以示誠意。

然而,三穗縣寨頭的苗族村寨,則把祭橋作為了一種節日集會來舉行。從八年級至初六結束,這期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吹笙跳舞、對歌、鬥鳥、剪紙比賽、工藝品展示、賽籃球等活動。二月二這天,他們認為是好日子,通常還有好幾對年輕人在這天舉行婚禮。但他們還是把祭橋作為重頭戲。八年級清晨,全寨12房族的男女老少穿著盛裝,抬著豬、拿著鴨或雞來到位於寨頭東北面的一座叫也霧山腳下的一座橋上宰殺,把鮮血淋在橋上,然後把糯米粑、雞蛋、鴨蛋、米酒等貢品擺上,點燃香燭紙錢,燃放鞭炮。接著在橋下的大田中各自架起鍋灶,把殺死的豬、雞、鴨進行烹調。以此同時年青的男子就開始吹蘆笙,姑娘們就合著蘆笙的節奏跳起舞來。烹調好後,擺上酒菜,開始吃喝划拳、鬧酒、唱酒歌。因為是12個房族,加上房族中的親朋好友,人多的時候竟達萬人。

架橋敬橋的興起,還有這樣一個傳說。說是苗族中有對夫婦,男的叫垢包,女的叫務扁,夫婦倆勤勞忠厚,吃穿不愁,就是無兒無女。一天,一隻喜鵲落在門前樹上叫個不停。垢包和務扁就問喜鵲:喜鵲,喜鵲,你這麼高興,知不知我夫婦的苦愁啊?喜鵲回答說:垢包、務扁啊,你們只要給我縫件白色短袖襖,讓我穿上擋擋太陽光,我就告訴你們怎樣才會有娃崽。垢包和務扁說:喜鵲啊,只要能有娃崽,莫說縫件短袖襖,就是一百件,我們也心甘情願。於是,務扁找出自己織的土布,給喜鵲縫了一件白短袖襖。喜鵲穿上非常高興,再也不脫。為答謝垢包和務扁夫婦,喜鵲就說:娃崽從天上來到凡間,路上常常遇到溪河,因腿短過不來。你們只要二月二到溪邊小河邊去搭橋,娃崽就會到你們家來。

垢包和務扁照喜鵲講的話去搭了橋,果然生了個兒子。為了紀念搭橋生崽,到了第二年搭橋的那天,就去橋邊敬橋。別人很想仿效這夫婦搭橋得了兒子,也在二月初去搭橋。以後得了兒子又敬橋。人人仿效,成了習俗。

其實,農曆二月二在我國古代很早就作為春社節。《禮記 月令》載:仲春之月擇元日,命人社。元日,是一個吉利的天干日,《左傳》襄公七年記:夏四月,三卜郊,不從,乃免牲。孟獻子曰:吾乃今而後知有卜筮。夫郊祀后稷,以祈農事也。是故啟蟄而郊,郊而後耕。今既耕而卜郊,宜其不從也。春秋時,魯國用的是周曆,周曆的夏四月即是夏曆(農曆)的春二月。啟蟄是指冬蟄之蟲春季破土而出。《夏小正》曰:正月啟蟄。啟蟄而郊,意思是在正月冬蟲出土後舉行郊天之禮.郊天之禮指祭祀上帝。由於周人的始祖是后稷,所以在郊天時要以後稷陪亨。《孝經》雲: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公羊傳》宣公三年記:郊則曷為必祭稷?王者必以其祖配。后稷被神化為神農後,啟蟄而郊便以祀后稷、祈農事為主要內容、並與傳統的二月祭土神活動複合在一起了。先秦時期的社神不止一個,且分等級,國、邑、鄉各有各自的社神,王者所立的社為大社,諸侯立的社曰國社、侯社,大夫以下立的社曰置社。最基層的組織稱為裡,由二十五家組成,裡亦稱為社,是最小的祭祀單位。《古今圖書整合》引雲南《嵩明州志》雲:二月初旬,以雞豕祭先農,鼓樂迎道。祭畢,則老幼男婦,群聚而飲福酒,此即古祈年之禮。事實上,遠古時期,春社之時是氏族內部或相鄰氏族間的春季狂歡節,其間曾經盛行的群交、雜交、縱慾行為,多同氏族統治者重視人口增殖,壯大氏族集團實力的願望相關聯。俗話說龍不抬頭不下雨,龍抬頭正是下雨的徵兆,從下雨聯想到天地交泰、致中和是合乎邏輯的。天地交泰,雲興雨作是萬物育焉的必要條件,因而二月二便成為祈子的日子了。從二月二的祈子行為,似可看出遠古狂歡節的變型樣式延續下來的痕跡。

冬至的習俗5

冬至節氣的習俗

祭祀活動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餛飩麵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凶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

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餃子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紅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冬至時節的農事活動

一、蔬菜管理

當前正值大棚番茄定植、茄果類、瓜類蔬菜播種育苗的關鍵期,對當前蔬菜生產要強化管理。

1、要科學播種育壯苗

播種時,應避開陰冷天氣,搶晴天在大棚內採用電熱絲等加溫設施和控溫儀,增加苗床地溫、催芽等措施,提高出苗率;播種後,要及時搭建小拱棚、加蓋無紡布保溫增溫,提高成苗率,培育壯苗。即將定植的大棚早熟栽培番茄、茄子等秧苗,選溫度較高的晴天及時移栽,澆好定根水,灌根防病,搭內棚保溫促成活髮根。

2、要合理調控棚內溫溼度與光照

早晚關閉大棚,加蓋覆蓋物,檢查棚膜破漏,防止冷空氣進入棚內。要採取多層覆蓋,在棚內搭建塑料中棚或小棚,並可覆蓋無紡布、遮陽網等保溫,遇強冷空氣冰凍天氣要採取點蠟燭、燃香等應急加溫防凍措施。同時在棚內畦間鋪設幹稻草,注意適期通風,降低棚內溼度,下午及早關棚,蓋好棚內各種覆蓋物,保證蔬菜的正常生長。

3、要加強田間生產管理

天氣變冷後,應適當控肥控水,不隨意施用過多的化學肥料尤其是氮肥,防止植株徒長及萎根。追肥灌水應選晴天中午進行,建議採用膜下滴灌與肥水一體化技術,根據不同生長髮育階段追施不同配比的水溶性肥料。合理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保花保果,綜合防治病蟲害,選晴天做好整枝、理蔓、打葉、疏花疏果等工作。遇連續陰雨、下雪和低溫天氣,棚內溼度較大時,要注意噴藥防治疫病、灰黴病等病害,減少損失。

二、水果種植管理

目前我區柑桔採收已基本結束,桃等落葉果樹也進入冬季休眠期,請廣大果農做好果園冬季管理工作。

1、清溝排水:及時清理溝渠,防止園內積水。

2、修剪:結合冬季修剪,剪除枯死枝、病蟲枝,清除雜草、落葉等集中燒燬,確保田間清潔。

3、藥劑清園:冬季修剪後清理,藥劑可選用波美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液,剷除在樹體上越冬存活的害蟲及病菌,減少來年病蟲源。

三、田間農事管理

冬至節氣以後,氣候已進入嚴寒時期。大部分地區溫度降到10度左右,並有霜凍出現。該月是冬種作物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

1、管好小麥。促進長根葉、多分葉的關鍵時期,應適時給麥苗追施一次速效肥料,以利分葉早生,增加有效分葉數,為高產搭好豐產苗架。小麥苗期生長逢冬旱季節,遇旱要溝灌“跑馬水”。

2、油菜移栽和早栽油菜的前期田管均要求“精細”二字,特別是甘藍型油菜需肥量大,應施足基肥,早施硼肥和鉀肥,以促冬發穩長,增加冬前綠葉數和年後第一分枝數。

3、小麥、油菜中耕鬆_、重施臘肥、澆泥漿水、清溝理墒、培_壅根。

4、稻板茬棉田和棉花、玉米苗床冬翻,熟化_層。

5、冬閒田翻犁晒白,清除田耪、田埂及田邊雜草,消滅越冬病蟲、病源。

6、綠肥田除草,並注意培_壅根,防凍保苗。

四、畜牧管理

1、注意日糧營養水平

由於天氣寒冷,畜禽需要更多的能量用來驅寒,維持體溫正常,基礎代謝大量增加。因此要隨時注意氣象預報,根據氣溫、交通恢復狀況等適時調整飼餵量及日糧組成。適當提高其日糧能量濃度,如可增加玉米10%—20%的.用量。同時做好飼料原料的質量控制,在潮溼天氣條件下,特別要注意飼料原料的儲存,避免被雨淋或受潮,防止黴變。同時要嚴格判定飼料原料質量,發黴變質飼料嚴禁使用。

2、做好疫病綜合防控工作

採取嚴格的防疫消毒措施,尤其是做好飼養欄舍及周圍環境的消毒衛生,防止細菌、病毒等侵入;加強免疫注射,強化抗體水平和畜禽動態監測,做好豬流行性感冒、傳染性胃腸炎等疾病預防。對家禽要做好雞新城疫、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病預防。發生病情時要合理使用藥物,對症下藥,用量準確,療程要足。飲水給藥要考慮藥物的溶解度及飲水量,注意交替用藥或間隔用藥,避免耐藥性產生,注意停藥期,掌握一般用藥原則。

3、密切關注氣象資訊

隨時關注天氣資訊,及時出欄已達上市要求的畜禽。做好飼料、疫苗、獸藥、及加溫等材料儲備。

冬至進補的禁忌

1、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效能和適用範圍,是否適合自己。專家認為,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不同的補法。

2、忌無病進補

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會傷害身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另外,補藥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3、忌盲目食狗肉

一些體質虛弱和患有關節炎等病的人,在嚴冬季節,多吃些狗肉是有好處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

吃狗肉後不要喝茶,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裡的水分減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就會因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而極易被人體吸收。

冬至的習俗6

一、習俗概述

冬至日祭祀祖先,祭畢,閡家聚餐,分享祭品。

以米粉做湯糰,或者包制餛飩。

窖藏鮮花在市場上出售。

婦女向茸長敬獻鞋襪,小輩拜望問候尊長。

女兒出嫁後回家探親的,這天晚上必要返回夫家。

醃演肉、魚、雞、鴨以及各種蔬菜,準備過年。

九人相約宴飲小聚,從數九中的一九至九九,各做東道主一次,叫作消寒會。

畫素梅一枝,花瓣共為八十一枚,每天染一枚花瓣的頗色,花瓣染盡而九九出,則春色巳深,稱之為九九消寒圖。

禁戒房事,節制嗜慾,多休息,安靜毋蹂,注意養生。

二、習俗介紹

冬至習俗-祭天

歷代統治者都要於冬至日祭天。“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禮,是歷代帝王禳災祈福,在冬至日必須舉行的一種儀式。

北宋時祭天多在京城的南郊舉行,明清時則在北京天壇的圓丘。圓丘在古代即是高出地面的圓土丘,它像徵著天圓,故用來祭天的前一天晚上,皇帝要齋戒沐浴,住在齋宮,冬至日舉行祭天大典。

冬至習俗--祭祖

在民間,有於冬至日祭祖的習俗。冬至祭祖之禮與元旦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時,人們還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古時流傳有向老人敬獻鞋襪的習俗,此習俗現代仍然十分流行。閩臺有俗諺“冬至大過年,唔(“不”的意思)返無祖宗”,所有外出謀生的人都要在冬至節時趕回家鄉過年,表示年終有歸宿。

在廣東潮汕地區,冬至這日要備齊三牲和果品,去祠堂祭祀祖先,此後家人圍桌共食,祭拜通常要在中午前完成,午餐家人聚會。但在饒平之海山沿海地區,則會趕在漁民出海捕魚前,清晨來祭祖,意為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平安歸來。而在廣東惠安,冬至節除了祭祖,還有清明節相同的一些習俗,如冬至日前後十天內上山掃墓獻錢,修墳遷地也沒有忌諱。

在我國臺灣還有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人們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如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表不忘先祖。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聚到祖祠中按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款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飲酒,相互聯絡久別疏遠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祭祀祖先。在臺灣一直代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民間把冬至義稱為作“交九”或“數九”,即從冬至這—·大起,每隔九天作為一個“九”,共分成9個“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1天之後便進入春天。冬至之後數九九在全國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們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條件、景物特徵、農事物候及風俗習慣,編排出了各種數九九的諺語和順口溜。這些諺語和順口溜在許多古籍:卜部多有記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這首順口溜:一九二九不出乎,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數九九的諺語和順口溜不僅僅是人們多年來對氣候的經驗總結,也是人們在嚴冬時節對春天的一種企盼。

冬至習俗-圓仔貼門

在閩南,潮汕一帶,每逢冬至,除了吃湯圓外,還要搓兩個大的圓仔貼在大門環上,象徵團圓、吉利。

這個風俗源於一個民間傳說:一年的冬至,有一個老乞丐無錢掩埋凍死的妻子,只好將女兒賣給富有人家作奴婢。女兒痛不欲生,一時昏了過去。老乞丐連忙討來一碗米湯,一口一口地給女兒喂下去,慢慢地女兒終於甦醒過來。老乞丐又為女兒討來幾粒糯米圓,勸慰女兒:“我們今日分別,就像這圓仔分成兩半,現在咱們一人吃一半,等將來日子好了,咱們團圓了,再吃圓仔。”之後,老乞丐告別了女兒,掩埋了妻子之後就又上路乞討了。三年過去了,老乞丐依舊沒有回來找女兒,女兒想念父親,盼望父女倆早日團圓。在一年的冬至節,她心生一計向主人建議說:“冬至時大家都吃圓仔,我們也應該把圓仔敬獻給門神才是。”主人同意了,她搓了兩個大圓仔粘在門環上,以寄託自己對父親的思念。她的孝心感動了後人,人們相沿成俗,流傳至今。

三、冬至食物

冬至團

在南方某些地區比較盛行冬至日吃冬至團(冬至丸)這一冬至的`習俗,取其團圓的意思。每逢冬至日(陽曆12月22日前後)清晨,各家各戶都會開始磨糯米粉,並用糖、肉、萊、果、更豆、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湯圓也稱湯糰,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冬至,老上海人是最講究吃湯圓的,親人們聚在一起品嚐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子,然後用肉塊壘於盤中祭祖。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紅豆米飯

在江南一帶,人們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的冬至習俗。傳說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在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仍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因而人們在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冬至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淵遠流長,相傳源自漢代。據說,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啥煮的狗肉,覺得味道極為鮮美,十分稱讚。自此之後,冬至吃狗肉在民間逐漸形成了習俗。現在,人們在冬至日,都會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物,期盼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冬至的習俗7

江西冬至的習俗一:吃熱豆腐

值得一提的是,老百姓不僅有冬至吃餃子、湯圓的習慣,南昌人在冬至還要吃上一碗熱豆腐。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冬天到了,吃一碗熱豆腐不但能暖身子,還預示著來年紅紅火火、熱熱乎乎。

老話說“冬至隔夜吃胡蔥燒豆腐,有吃吃一夜,無吃凍一夜,吃了熱一冬,不吃凍一冬”。據介紹,因為“腐”與“富”諧音,民間諺語這麼講,“若要富,冬至隔夜胡蔥燒豆腐”,這也體現了百姓嚮往生活富裕的心理,因此這個習俗一直傳到現在。

江西冬至的習俗二:打麻餈果

不僅如此,江西各地也有不少有趣的風俗。上饒的冬至熱鬧非凡,農村除了掃墓外,還要打麻餈果。九江每年則有冬至打糯米粑的習俗,清晨一大早,窗外會響起“咚咚”打糯米粑的聲音。

麻餈是江西的特產,也是閩南著名小吃,多作為祭祀用的供品。其原料為上好糯米、豬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餈香甜可口,食後耐餓,有著甜、滑的口感,且軟韌、微冰。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

江西冬至的習俗三:吃糯米飯

在宜春,人們冬至則要吃糯米飯,喜歡吃甜的便在裡面加上紅薯,鹹的則加豌豆和臘肉。

而贛州客家人冬至當天則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尋根儀式;在飲食上,冬至要吃酒釀湯圓,俗稱“冬至不挪圓,老公小鬼不賺錢”。

江西冬至的習俗四:醃肉釀酒

另外,冬至也是民間“醃”“黴”的好時節。老南昌人常說,“冬至醃肉骨也好”,因此一般在冬至節以後開始殺豬醃肉、黴豆腐、用糯米蒸酒等,為過年做好物資上的準備。

另外,上饒人在冬至這一天還要灌香腸、醃魚肉。除了醃製美味的魚肉外,晾蘿蔔也是冬至的一道風景。據稱,冬至晾的.蘿蔔是最爽口的,霜風一吹,蘿蔔就脆,過年前後就差不多可以吃了,全家人都特別喜歡。

江西冬至的習俗五:掃墓

農曆十一月初八前後是時令節日,又是傳統的祭祖日,有“冬至大似年”之說。舊時這天村村都會舉辦冬至會,凡16歲以上男子都要進宗祠參加祭祖活動,村上人口出生、死亡和嫁娶,大都在這天登記(也叫“上譜”)。

如今,南昌人依然有冬至掃墓的習俗,市民利用冬至節紀念祖宗、掃墓、整修墳墓。在一些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擺酒席祭拜祖先,將豬頭、雞、鴨、鵝、魚等幾樣東西放在一起,向祖先祭拜,祭拜後一家人再坐下來吃。

冬至的習俗8

在廣東,人們冬至一般祭祖,還要到墳墓前掛紙,俗稱"掛冬"。有的地方冬至宴客以魚肉臘味蜆菜合煮,眾人環鍋而食,稱之"圍爐"。除此之外,還將為您介紹廣州、潮汕、梅州、順德四個典型的冬至節氣的習俗。

潮汕冬至習俗

潮汕的人們吃了冬節圓後,還要在家宅的門、窗、桌、櫥、梯、床等顯眼處粘附兩粒冬節圓,甚至漁家的船首,農戶耕牛的牛角,果農種植的果樹也不例外。現代臺灣著名學者林再覆在《閩南人》一書中描述臺灣冬節(閩南語稱冬至為冬節)之日"家家戶戶清晨要以冬至圓仔致祭祖先……從大門、小門、窗門、倉門、床、櫃、桌、井、廁、牛舍、豬舍都得以冬至圓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潮汕地區漢族民諺雲:"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海峽兩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

廣州冬至習俗

冬至,在廣州又叫過冬、冬節、小年,從年紀大的老人嘴裡,也許還聽說過冬至也叫大冬、亞歲、肥冬、喜冬、履長節、長至、短至。"冬大過年"、"肥冬瘦年",是廣州人自細聽到大的諺語。冬至似乎比春節還重要,陣仗比春節還要大。現在廣州人過冬至,許多家庭還做湯圓、劏雞殺鴨,家人圍坐,吃頓豐盛大餐;也有許多廣州人選擇在酒樓過節,舉家團聚,讓大大小小的酒樓家家"墟撼"。只不過祭祖拜神已不是家家都有了,"飼耗"也極為少見。

順德冬至習俗

在順德,還有"圍坐打邊爐過冬至"的民俗,表示團團圓圓,暖暖和和過好這個冬,一家人平安,保健康,迎春節。打邊爐實際為打甂爐,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餚,屬於粵菜系。廣式火鍋。主要食材是生魚片、魷魚片、生蝦片等。主要烹飪工藝是煮。"打邊爐"與一般的所謂"火鍋"不同。火鍋是坐下來吃的,而"打邊爐"是站著吃的;火鍋用金屬器具,中間燒木炭,"打邊爐"是用瓦罉,"打邊爐"的筷子也是竹製的,而且特別長,約比普通筷子長一倍,便於站立涮食。

梅州冬至習俗

在粵東客家地區梅州,這一天,釀造娘酒是最重要的習俗之一。這習俗已傳承上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冬至當天一大早,在梅縣梅西鎮,村子的房前屋後青煙嫋嫋,許多村民都在家中忙著釀造客家娘酒。"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用它釀的酒可久藏不壞,回甜生津。"

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用它釀的酒可久藏不壞,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後勁頗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釀酒已成為習俗。為了這一天,客家主婦常挑個吉祥的日子,專門到集市添置釀酒的器具,把陳年的酒罈搬到溪流中,用黃黃的細沙洗去汙物,再讓清涼的泉水反覆沖洗,最後置放在陰涼處風乾。

冬至的習俗9

寒風瑟瑟,北風呼嘯,轉眼過去,又是一年一度的冬至,在冬至中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俗語。也有的地方吃的是餛飩,說是為了將天地的混沌全部去除,而我們南方這裡吃的卻是熱乎乎的,白嫩嫩的湯圓,冬至吃湯圓寓意家家團團圓圓。

今天我們就來做一桌寧波炒圓,炒圓的外皮十分酥脆,裡面的糯米糰十分的有嚼勁,外酥裡嫩,十分香脆,炒圓的步驟繁多,請聽我慢慢到來。

第一步,先將糯米粉放入碗中,再盛上一些溫開水,用手邊揉邊倒水,等糯米糰變得有些溼漉漉的就好了。

第二步,將早已溼漉漉的糯米粉揉成一個糯米糰,那個團十分光滑幾乎沒有一點瑕疵,還十分有韌性。

第三部,從麵糰中取出一小部分揉成一個長條,再將長條切成幾個小段,揉圓壓扁。

下面就是入鍋了,在鍋中放入適量的油,將切成小段的糯米糰一次放入,這些小圓可淘氣了,不一會兒,它們卻肩靠肩,背靠背的聚在一起,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一個個掰開,這個掰開了,另一個又合在一起了,我用筷子與鍋鏟雙管齊下,終於全部分開了,不過有的兩面金黃的,有的卻炒焦了。媽媽說最主要的是炒,兩面有點黃的時候要快速炒,不然要黏成一團的`。接下來先放入油筍絲和肉絲翻炒,再將青菜切成一片片的,放入鍋中翻炒,然後將泡好的番薯面和小圓倒入,不停地翻炒出香味來,一盆色香味俱全的炒圓就大功告成了。

希望人人都能在冬至這天團圓,過上一個美滿的冬至。

冬至的習俗10

蘇州冬至吃什麼

冬至夜,每個家庭的小輩都要到長輩家中,吃冬至宴、送冬至盤。還有,最重要的一項——祭祖、祭灶,除了魚肉,還必用糰子、餈糕,以示團團圓圓。

最隆重的就是冬至的前一天晚上——冬至夜,要“好好吃一夜”。宴席上,人們不但要吃百味餛飩,吃用米做的餈糕,吃用肉、豆沙等做的糰子。還要喝冬釀酒,此酒只在每年冬至前釀造一次,味道甜淡,清香撲鼻。斟酒入杯,酒香漸漸泛起、然後擴散,最後滿室皆是暖暖的甜甜的香氣,讓人不飲先醉。不過冬釀酒度很淡的,老少婦孺均能喝上兩杯。

冬釀酒

由於蘇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吳國的都城,吳國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襲周代曆法把冬至作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蘇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遺俗,而每年冬至夜的“選單”更是考究,延續著淵遠的吳地風情,形成了與其他城市不一樣的.獨特意義。

古城蘇州自古有句俗話,冬至不喝冬陽酒是要冬一夜的,當代商人套用了這一俗語,把冬陽改成了冬釀,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品牌效應,於是也就有了冬釀酒的說法。舊時的蘇州的冬陽酒是一種米酒,與桂花一同釀製而成,口味甘甜,色澤金黃,隱隱地有桂花的幽香,十分爽口怡人。

蘇州冬釀酒原來叫冬陽酒,因為冬至過後陽氣上升而得名。農曆認為,冬至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氣,因為這一天過後,陽氣上升,萬物開始慢慢復甦。所以有一個說法就是“冬至大過了年“。由於宋代以後浙江東陽當地的釀酒名聲遠播,加上元代馬致遠《撥不斷》“菊花開,正歸來。伴虎西僧、鶴林友、龍山客;似杜工部、陶淵明、李太白;有洞庭柑、東陽酒、西湖蟹”。以及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東陽酒,常飲、入藥俱良”,才把兩種不同的概念混淆了。於是我們才看到古代吳地文人常作“冬陽酒”,其他地區文人常寫作為“東陽酒”。到了日本佔領後,民間又常作“東洋酒”(誤以為是日本酒),一直到近年,商家從《吳歙》“冬釀名高十月白,請看柴帚掛當簷。一時佐酒論風味,不愛團臍只愛尖”發掘出”冬釀“兩字。

餛飩

據說,蘇州人冬至還有吃餛飩的習俗。相傳吳越春秋一宴上,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吳王沒胃口,美女西施就進御廚房包出一種畚箕式點心獻給吳王。吳王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道:“此為何種點心,如此鮮美?”西施想:這昏君渾渾噩噩混沌不開,便隨口應道:“混沌。”為了紀念西施的智慧和創造,蘇州人便把它定為冬至節的應景美食。

冬至團

冬至團又稱為“稻窠團”,在冬至日前一夜,磨粉為團,以肉糜、菜果、豆沙、蘿蔔絲為餡,祭祀並互相贈送。現在吳地農村仍有吃冬至糰子的習俗。

古蘇州人過冬至

早期蘇州人過冬至的習俗已經難以考證,但沈建東說,最遲到宋朝,蘇州就形成了這樣的傳統:每到冬至夜,家家都要掛喜神像(即祖先畫像),祭拜祖先;小輩還要穿上新衣到長輩處拜謁,稱“賀節”、“賀冬”、“拜冬”,一切禮儀都和過大年一樣。

那時候,祭拜祖先是最為隆重的,祭祀時間長達二三個小時。所有家人都要回家,先用豐盛菜餚祭祀祖宗,老蘇州稱之為“過節”,祭祀祖宗的菜餚重新熱過後再擺上桌子,供全家享用,稱為“吃團圓宴”,已婚婦女必須回婆家吃冬至夜飯。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冬至祭祀儀式已漸漸淡出蘇州人的視線。此外,拜冬、穿新衣等冬至習俗也已變淡。

現蘇州人過冬至

如今的蘇州人流行喝冬釀酒吃團圓飯。

說起冬至夜的主食,我國通行的是“北方吃餃子、南方煮湯圓”的做法,但老蘇州人吃的卻是餛飩,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

沙佩智從飲食文化的角度分析,出現這一現象是因為,古人有“天圓地方”之說,覺得方方的餛飩皮代表地,中間包的餡就是天,包在一起是“天地不分、天地相融”的“混沌世界”,蘇州人冬至夜吃“餛飩”,寓意吃掉“混沌世界”,讓世界變得神清氣爽、更加美好。

也有蘇州人冬至夜不吃餛飩而吃“冬至團”。沈建東介紹,冬至團又稱“稻窠團”,用糯米粉加餡料做成,餡料有肉糜、菜果、豆沙、蘿蔔絲等,做成後用於祭祀、食用或贈送親友。

如今,喝冬釀酒、吃團圓飯已成為蘇州城里人過冬至夜最鮮明的標誌。沈建東說,“團圓飯”無論是冷盆熱炒還是雞鴨魚肉,都要換上雅名,其中蛋餃叫“元寶”,肉圓叫“團圓”,粉條叫“金鍊條”,黃豆芽叫“如意菜”,魚叫“吃有餘”,等等,每個菜都滲透著喜氣。

冬至的習俗11

我國一向有尊師傳統,冬至祭孔和拜師就是一種集中表現。《新河縣誌》載:“長至日拜聖壽,外鄉塾弟子各拜業師,謂‘拜冬餘’。”“拜聖壽”,“聖”指聖人孔子,就是給孔聖人拜壽。因為“冬至”曾是“年”,過了冬至日就長一歲,為之“增壽”,所以需要拜賀,舉行祭孔典禮。《南宮縣誌》則說:“冬至節,釋菜先師,如八月二十七日禮。奠獻畢,弟子拜先生,窗友交拜。”“釋菜先師”就是一種祭孔的形式,是指以芹藻之屬禮先師孔子。古時始入學,行“釋菜”禮。春秋二次祭孔則用“釋奠”禮。“釋菜”禮比“釋奠”禮輕。為什麼冬至祭孔較“春秋二祭”禮輕呢?

因冬至祭孔是沿用的年禮,過年是要放學、開學學生入學,祭聖人只是例行公事,不是專門舉行的典禮儀式。《定興縣誌》記載:“冬至,釋菜先師孔子,師率弟子行禮,弟子拜師,窗友互拜,謂之‘拜冬’。教授於家者以次日宴飲弟子,答其終歲之儀,多食餛飩。”《武安縣誌》也有祭孔拜師的記載:“冬至節,釋菜先師,學校兒童醵金祭禮,午聚餐校內。”師生互相宴請,如《懷安縣誌》所載:“冬至前一日,館徒為師具饌,宴衎盡歡。次日,衣冠拜師,師亦命酒。”有的地方學生家長也與子弟一起參加拜師和宴會活動。“冬至節,民國前,學校師生拜先師孔子,名曰‘拜聖’。學生父兄以率子弟拜謝塾師,宴會一日。”(《威縣誌》)“教員與學生父兄會飲。”(《廣宗縣誌》)冬至日又是對教師定聘約和解僱的日子。《靜海縣誌》記載:“冬至日,塾師非次年有成約者即敬。”

冬至節又稱“豆腐節”。來歷據山西《虞鄉縣誌》記載是:“冬至即冬節,……各村學校於是日拜獻現實。學生備豆腐來獻,獻畢群飲,俗呼為‘豆腐節’。”

祭孔子拜聖時,有的.縣掛孔子像,像下邊寫一行字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像”。有的是設木主牌位,木牌上的字是“大成至聖文宣王之位”。據說這“大成至聖文宣王”的稱號是後世的皇帝策封的。筆者幼年入學時,還給木柱牌位磕過頭哩。

據《清河縣誌》記載,在冬至祭孔時還要“拜燒字紙”。愛惜字紙,不許亂用有字的紙擦東西,在民間、尤其在士子文人階層非常看重,認為愛惜字紙是對聖人尊重的表現,如亂用字紙揩抹髒東西就是對先師的褻瀆不恭。所以把帶字的廢紙收集起來,在祭孔時一齊燒掉,燒字紙時也要師生一齊跪拜。

冬至“隆師”,隆又“尊崇”一義,“隆釋”就是敬師、拜師。此俗流行面極廣。民國前,各書院、學院和私塾均非常重視這一習俗;民國後,一些私塾還在奉行“隆釋”。為什麼在冬至日要“隆釋”呢?《藻強縣誌》解釋說:“冬至士大夫拜禮於官釋,弟子行拜與師長。蓋去迎陽報本之意。”看來這種說法比較接近事實。

如今,各地在冬至都不進行“隆師”活動了,這種習俗已經銷聲匿跡。但是,冬至節總是給人留下了“我國最早的教師節”的好名聲,獲得了後人的讚美。

冬至的習俗12

賀冬

前面我們講了,古人認為冬至是大吉之日,是上天賜予的福氣,預示否極泰來、時來運轉,值得慶賀。所以在冬至時節,古人有賀冬的習俗。

因此,《漢書》中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的說法。

除此之外,《後漢書》也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的記載。意思就是說,為了賀冬,朝廷上下在冬至這天要放假休息,讓文武百官和百姓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而為了過節,親朋好友之間互相饋贈美食、相互拜訪就必不可少了。

祈福

在古代,由於科技和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所以官方和民間都會定期或不定期的祈福。作為古代僅次於過年的時節和日子,在冬至祈福就成為了古時人們非常重要的一個習俗,其目的是為了祈求消除疫疾,減少荒年、飢餓與死亡。

所以,《周禮春官·神仕》就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的記載。

祭祀

與祈福相應的,冬至也是祭天祀祖的日子。

因此,在古代冬至日,皇帝要到郊外舉行隆重莊嚴的'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以表達人們對於天地滋潤、哺育萬物的感恩之情以及為天下蒼生祈求風調雨順的願望;而百姓也要在這一天拜見父母尊長,祭祀先祖(“冬至,祀先,拜尊長,如元旦儀”,河北《深澤縣誌》)。

吃餃子

在中國北方地區,一直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因此,有“冬至到,吃水餃”、“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等說法。當然,這裡的“十月一”主要是為了讀起來順口,並不是確指十月七年級,而應當理解為農曆十一月。

餃子原名“嬌耳”,據傳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醫聖”——張仲景發明的,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而冬至吃餃子,也正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在冬至時舍藥而形成的習俗。

據說張仲景告老還鄉回到南陽時,正值大雪紛飛的冬日。當時,張仲景因看見不少父老鄉親耳朵被凍爛了而感到非常難過,就吩咐其弟子就地搭起醫棚,把一些驅寒藥材放到鍋裡煮熟,然後撈出來剁碎,再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最後放入鍋中煮熟,做成了一種叫“祛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父老鄉親們食用。結果,鄉親們被凍爛的耳朵都被治好了。後來,為了紀念張仲景,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著做餃子吃,因此形成了吃餃子的習俗,並流傳至今。

湯圓

在中國南方地區,則有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即便如今,湯圓也是冬至的必備食品。

湯圓其實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代表著“團圓、圓滿”,而冬至吃的湯圓又有一個專屬的名稱,叫“冬至團”。因此,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此外,在中國古代,南方地區的人們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因此就有了我們前面提到的到了冬至時節回家過“冬節”的習俗。

冬至的習俗13

今天是冬至,我和媽媽、奶奶、爺爺一起包的餃子,奶奶說:如果冬至不吃餃子,會把耳朵凍掉的。

餃子的'餡是我最喜歡吃的韭菜和肉。奶奶先把麵粉活成麵糰,然後由媽媽切成小塊,我把它們壓扁,最後爺爺擀成餃子皮,就開始包餃子啦,媽媽教我把餃子餡放到餃子皮上,先把中間捏緊,然後再捏緊邊,別看很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卻並不簡單,我老是做不好,包的餃子個個奇形怪狀、東倒西歪,我把它們一個個排得整整齊齊像我體育課是的佇列。媽媽說包餃子一定記住不要露餡,否則就成餃子湯了。

奶奶說:餃子像一群小白鵝,撲通撲通跳下河,

餃子下好了!一咬,就有一股香味撲鼻而來,特有滋味。

我家的餃子太好吃了。

冬至的習俗14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凶殘。

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都吃餛飩。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莆田人把冬至當成一個重要的節日,對其重視的程度不亞於春節,而且經過代代相傳,莆田形成了獨特的冬至節令文化。莆田人是從冬至的'前一夜就開始過節,凡外出者這天要儘量回家與親人團聚。

在冬至前一晚,全家團聚搓湯圓成為一項重要活動。“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

冬至在古代就已經是一個比較大的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現在人們還會把冬至當做一個節日來過,而非是單純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北方會有吃餃子等習俗,南方會吃米團等習俗,還有些地區會在這一天祭祖。冬至同樣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我國特有的民族文化,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些傳統節日的氣氛已經慢慢變淡,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那麼一種民族文化將慢慢消失。

冬至的習俗15

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為年節食品。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

較為普遍的有冬至吃餛飩的風俗。早在南宋時,臨安人就在冬至吃餛飩,開始是為了祭祀祖先,後逐漸盛行開來,民間有冬至餛飩夏至面之說。餛飩發展至今,更成為名號繁多,製作各異,鮮香味美,遍佈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餛飩名號繁多,江浙等大多數地方稱餛飩,而廣東則稱雲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稱曲曲等等。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還有不少地方,在冬至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因為冬至過後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有功效,民間至今有冬至有進補的習俗。

在我國臺灣還儲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 祖先,在臺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以下為具體歸類:

冬至古代傳統習俗

1、祭祀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2、吃水餃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南北地區的七大傳統飲食習俗

1、北京餛飩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凶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都吃餛飩。

2、南方餃子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北方人吃混沌,南方人出餃子。

3、狗肉羊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4、紅豆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5、臺灣糯糕

在我國臺灣還儲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 祖先,在臺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

6、蘇州冬釀酒

姑蘇地區對冬至這一節氣非常重視,姑蘇地區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滷牛肉、滷羊肉等各式各樣的滷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7、麻餈

麻餈,是浙江,江西的特產,也是福建人的傳統小吃、福建人祭祀時的供品。麻滋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麻餈也是閩南著名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產最為出名,其原料為上好糯米、豬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餈香甜可口,食後耐餓,有著甜、滑的口感,且軟韌、微冰。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