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記範文集錦八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62W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冬至日記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冬至日記範文集錦八篇

冬至日記 篇1

莆田人冬至掃墓是很重要的日子。去年因為學校工作沒有回家祭掃,今年冬至剛好是星期六,外甥開車送我回家掃墓。

許多感慨。看到祖墳旁邊有了別人家的新墳,還佔了我家的祖墳地,生氣的告訴弟弟,以後遇到這樣佔用咱家祖墳地之類的大事務必與我商量。父親老了,不知道權衡厲害,弟弟這樣自作主張確實讓我傷心。難怪今年發生了這麼多奇怪的事情,從心裡上我怪自己去年沒有回家祭掃祖墳,也找到了這樣的理由:原來祖墳地有了變化。與人為善是祖上的為人準則,也是祖母一生行善積德的根源,雖然心裡有些不舒服,但也理解了弟弟。為了他人的方便,也是給自己方便,願祖墳的鄰居地下有知互相幫助照應,這樣我那善良的祖母在天上也一定會寬慰的。今年也請弟弟在祖墳地為我與祖母的風水合了影。

願祖母在天上幸福永遠。願天下的人們都象我祖母那樣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友好和諧相處。

冬至日記 篇2

20xx年12月21日 星期三 小雨

今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傷耳朵沒人管”。大家都應該知道冬至的來歷吧,那是醫聖張仲景為了救助受難的人們,發明的“祛寒嬌耳湯”,後來演變成的一道美食,也叫餃子、扁食。

我是最愛吃餃子了,受霧霾天氣影響,學校放假兩天,我就幫奶奶、媽媽一起包餃子。奶奶做好了餃子餡,媽媽和好了面,我就挽起袖子等著開工了。今天我的任務就是擀餃子皮,別看我人小,幹起活來一點也不馬虎呢!媽媽幫我把面做成一個個小小的麵糰,讓我拿著擀麵杖順著一個方向轉圈,把小麵糰推開。剛開始我沒掌握方法,用力太猛,推開後的麵糰直接粘到了擀麵杖上,媽媽趕緊抓了點麵粉,讓我不要太用力,我輕輕一推,沒想到就推開了,我把麵糰擀成圓圓的'面片,媽媽和奶奶就開始包餃子了。

這是我第一次動手擀皮,看著乖乖的小麵糰到我這裡,都像狗皮膏藥似的緊緊地粘住擀麵杖,我照著媽媽說的方法,輕一點,用點乾麵粉,熟能生巧,真沒想到,一會兒功夫我就擀出這麼多餃子皮了。奶奶和媽媽都誇我學的快,說以後吃餃子多了一個擀皮的。我告訴媽媽,下次我還要學包餃子呢!奶奶和媽媽開心地笑了,我也笑了。不一會兒,我們的餃子就好了,吃著自己動手做的餃子,味道美,心裡更美!

冬至日記 篇3

今天我和媽媽到外婆家吃冬至圓。熱騰騰的圓子出爐,媽媽喊我吃冬至圓。媽媽說:吃一個冬至圓,就會長一歲的。我一口氣吃了三個,所以馬上變成10歲了。冬至圓外面包著紅糖,味道甜甜的,我忍不住又吃了一個,按照媽媽的說法,我現在已經11歲了!

冬至日記 篇4

為什麼人們冬至吃水餃呢?我上網查了查,哦!原來是以前神醫張仲景在冬天遊訪,看見一些流浪的人在街頭要飯,耳朵 都凍得青一塊紫一塊的,張仲景問:“你們的耳朵不疼嗎?”“疼啊,可是有什麼辦法,我們這裡已經死了3個人了,好心人啊救救我們吧!”

張仲景看見他們的耳朵像嬌耳,就託人做了一頓羊肉嬌耳,讓人們 吃下後喝一些湯,就這樣張仲景一直託人做,一個禮拜後,人們的 耳朵都奇蹟般好了。人們都說,真不虧是神醫啊。

冬至日記 篇5

不是清明掃墓嗎?難道冬至也有掃墓風俗?說起來,冬至掃墓的習俗,比清明掃墓還早。國人講究慎終追遠,與此觀念相適應的有關祭祀活動曾多得不勝列舉。僅說冬至,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冬至是祭天祭祖先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而百姓在這一天則要向父母尊長祭拜。

冬至之時已進入隆冬,莊稼收藏好了,人們忙了一年也要歇息了。於是想到了先人的墳塋,有否狐兔穿穴打洞,會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要去親自察看。一方面維護墳墓,添土除草;另一方面供上祭品,燒些紙錢,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此習俗興於唐宋時,以冬至和歲首並重。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為“亞歲”;《清嘉錄》雲,“冬至大如年。”在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

在南方,冬至日掃墓較為多見,至今,許多地方仍然沿襲此習俗。冬至掃墓與清明一樣,都是要掃除墓地的灌木雜草,上新土,填紅墓碑上所刻的陰字,燒香點燭,燒紙錢,供糒珍(飯糰)、雞等。若掃祭大祖宗墓,還必須供以三牲,而且有一套儀式程式,比較隆重,最後是放鞭炮。祭祀完畢,在墓前與祖宗共同進餐,吃糒珍。

記得孩提時代,掃墓的那幾天,簡直是我們飼牛奀仔(北方叫放牛娃)的節日。我們故意把牛趕到有墓地的地方,等人來掃墓,以討糒珍吃。掃墓人,往往備有一些切成兩指寬的熟豬肉(五花肉)和食鹽。看見我們,會給每人一個糒珍和一塊沾了鹽的五花肉。如果有人恰好從此路過,也會得到一份。吃完,我們飼牛奀仔便歡天喜地散開,去尋找第二個目標。要知道,那時我們平常吃的是稀飯,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吃上乾飯和肉。

冬至日記 篇6

今夜是冬至夜。三九嚴寒,外面寒氣徹骨。我家裡卻溫暖如春,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

“吃了湯圓大一歲”。今晚要吃湯圓了,這是冬至的傳統習俗,而且媽媽又特赦,批准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湯圓。我們高興得在大廳裡歡呼雀躍。

只見媽媽先打來幾勺白花花的湯圓粉,接著加了些溫水與湯圓粉一起用力和麵,把湯圓和成了一團。我用手一捏,覺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軟滑有彈性。我們照著媽媽和奶奶的樣子,有模有樣地揪些小麵糰,先把小麵糰搓成一長條,接著把長條分成寸長的一段段,然後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兩手輕輕揉搓,一個小圓子的湯圓就誕生了。

水開了,我們把一個個潔白的小圓子放進鍋裡,一個個湯圓像愛睡的小娃娃靜靜地躺在鍋底。不一會兒,水又開了,湯圓像一個個打著哈欠、調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來。媽媽連忙把火力關小,個個湯圓在鍋裡不斷地翻滾著。又過了一會兒,湯圓皮軟了,熟了。

一碗碗熱騰騰的湯圓出鍋了,上面還撒著用白糖、芝麻和花生磨成的糖料,頓時,我的眼睛亮了,嗅覺也靈了,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圓圓胖胖的湯

圓往嘴邊送,太燙了,又連忙擱回碗裡,可是實在又饞得很,只好翻來覆去地把那個湯圓左吹右吹,待它稍稍涼了,又忍不住地往嘴裡送,一口咬下去。那湯圓色滑潔白,滋潤香甜,爽滑軟糯,不粘筷,不粘牙,味道太美了!表妹和表弟也在一旁皺著眉頭,閉著眼,大張著口,唏噓唏噓地狼吞虎嚥,真是太甜蜜了!

吃湯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可惜爸爸卻獨自一人在外地出差,今晚我更想念他了。

冬至日記 篇7

20xx年 X月X日 天晴

又是一年冬至時。

今天中午,我們八郎寨國小教工食堂裡卻熱鬧非凡,一派溫暖、和諧、歡樂的氛圍,這是工會“熱乎餃子、喜迎冬至”活動正在熱烈進行。

包餃子是一項技術活,老教師手到拈來,惹得青年教師們豔羨,也熱情高漲的伸出了手,雖然有的包出的餃子形象差了點,但也不時會得到一些“技法真傳”,一會的功夫包的餃子也像模像樣了,有的嬉鬧可愛,別出心裁,包出的餃子象小刺蝟,可愛極了。老師們開懷大笑,兄弟姐妹們同如一家。11時30分,在廚師大姐的掌控下餃子終於下到鍋裡,時間不長,熱騰騰的餃子端上餐桌,大家爭相品嚐著,互相讚歎各自的手藝,在分享美食中品嚐著快樂。熱乎乎的餃子香在嘴裡,暖在心中。

工會此次活動的舉辦,豐富了教職工的業餘生活,增強了凝聚力,營造了和諧的校園氛圍,同時也使“冬至”這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更有意義,真可謂:熱騰騰的餃子,樂融融的情。

冬至日記 篇8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上午老師就給我們講了冬至的來歷,讓我們背了《二十四節氣歌》,而且還給我們講了《九九消寒圖》,讓我們自己繪製。老師還說最重要的是冬至一定要吃餃子,不然會凍掉耳朵。還佈置了任務——中午回家要包餃子,還要拍照片。

回到家我趕快跑到廚房,對姥姥說:“我要包餃子。”可是,姥姥卻說已經全都包完了,已經煮好盛在碗裡啦!我只好端起熱騰騰的餃子吃起來,心想我要吃一大碗,不然凍掉耳朵怎麼辦!

媽媽不愛吃餃子,吃的麵條,我問媽媽:“你不怕凍掉耳朵嗎?”媽媽笑了笑搖搖頭。可是媽媽最後還是沒有給我拍照片,她忘了。下午老師說沒拍照的家長應該受到批評。

這個冬至,我過得很有意義。不僅背會了《二十四節氣歌》,知道了冬至的來歷,並且還吃了不會凍掉耳朵的餃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