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節日的作文五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重陽節節日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節節日的作文五篇

重陽節節日的作文 篇1

秋天裡我們會迎來許多節日,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重陽節”。

那是一個炎熱的中午,我正準備看電視,“叮鈴鈴”電話鈴響了。媽媽買菜,爸爸值班,看來只能勞我親自接電話了。到了房間,我迫不及待地看電話上的號碼:88918279。原來是奶奶呀,我瞬間失去了興趣。

“喂。”我無精打彩地問。

“是孫亦珊嗎?你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電話裡傳來奶奶沙啞的聲音。

“是……是…..”,我飛快地翻動旁邊的檯曆,是重陽節!我差點失聲尖叫起來,但我保持鎮靜,勉強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重陽節”。

“呀,你還不錯嗎,沒忘記‘敬老節’。今天我可高興壞了,你堂妹居然問我,該送什麼禮物給我。你妹妹才3歲,就知道今天是重陽節。要不是她提醒,我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電話裡傳來奶奶興奮的聲音。

“啊?!”我羞愧極了,“對不起,我忘了,其實我的老師也講……..”。

“沒關係,我知道你有許多培優課。對了,你猜猜你妹妹最後送了我什麼?是一幅畫,雖然只是草草的黑白畫,但可以看出來她的用心!”,電話裡奶奶快樂地笑了起來。

“噢。”我明顯感到臉在發燙。

“我還有事,明天再聊哈。”奶奶用充滿童趣的聲音對我說。

“嘟嘟……..”我拿著電話,久久地站著,一動不動。“孫亦珊。你在幹啥?”媽媽回來了,“噢,沒什麼事。”我放下電話,跑到窗邊,凝視著天空,直到媽媽走後,我立馬關上門,趴在書桌上哭起來,“嗚嗚…….”,過了很久,我還在不停的抽泣,嘴裡唸叨著:“對不起奶奶,對不起……”。

那個難忘的秋天的重陽節,在我心裡紮下了根,奶奶的聲音也久久地迴盪在我耳邊。奶奶以後我一定給你多打電話,讓您不再寂寞

重陽節節日的作文 篇2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就會迎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今天是重陽節,我很早就起床了。我決定為奶奶做一張賀卡。於是,我找出一張粉紅色的卡紙,把它對摺。在上面寫了一個大大的“愛心”,再用剪刀掏空,然後在下一層畫了一些代表感激之心的金盞花,還畫了一雙大手牽著一雙小手。最後,我又在上面寫下了自己創作的小詩:

奶奶,你把對我的關心織進柔軟的毛衣;

奶奶,你把對我的關心燴進美味的飯菜裡;

奶奶,你把對我的關心藏進學習的獎賞裡;

奶奶,你把對我的關心融進和藹的笑容裡。

祝奶奶身體健康,天天開心!

重陽節節日的作文 篇3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這是一個很古老的節日,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這一天,我們和奶奶去登高。我們來到了圭峰山腳下,隨著人流向山頂進發。

一路上,我邊走邊問媽媽:“為什麼重陽節是在九月初九,而不是在八月初八,不是六月初六呢?”媽媽笑了笑,回答我:“在中國的數字中,一、三、五、七、九為陰數,二、四、六、八為陽數。所以九月初九就是重陽,也叫重九。”“那重陽節還有沒有其它的活動呢?”我又問。媽媽說:“中國的古代,重陽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還會舉行各種活動,如: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之類的。”“那為什麼現在只登高,卻不舉行其它活動呢?”媽媽回答我:“登高是重陽節的主要習俗。古人認為,九九重陽,登高可以避禍免災。後來,重陽節登高爬山,逐漸演變成了人們放鬆心情、鍛鍊身體的體育和旅遊活動。”“媽媽,現在沒有人插茱萸了,那重陽又怎麼過呢?”媽媽說:“現在沒人舉行這些活動,但是很多人仍然會在這一天登高賞菊,觀賞秋天的美景。每當佳節來臨,人們都會舉辦各種敬老活動,祝願老年人步步高昇,健康長壽。”

這就是我們的重陽節,你的重陽節又是怎麼過的呢?

重陽節節日的作文 篇4

重陽節快到了,老師讓我們星期天幫助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一些孤寡老人做些事,我就開始行動了。

星期天,我早早的起了床,我把作業做完後,便開始想:幫助誰做什麼事呢?突然,媽媽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媽媽興奮地說:“我們可以幫隔壁的爺爺、奶奶掃樓梯呀!”我立刻贊同了媽媽的說法。我拿起掃把開始掃樓梯,媽媽說:“掃樓梯的時候,人要站在上面往下掃。”我照媽媽說的去做了,好不容易才把樓梯掃乾淨。媽媽拎過來一桶水,我問媽媽幹什麼?媽媽說:“掃完後要用水衝一下才乾淨。”於是,媽媽就把一桶水灑在樓梯上,看那水從樓梯的'第一階滾到第二階,從第二階滾到第三階……就像瀑布一樣,漂亮極了。

到了下午,樓梯上的水乾了,我想隔壁的爺爺、奶奶看見了,心裡一定很高興,看掃乾淨的樓梯,我的心裡有一絲絲的甜意。

重陽節節日的作文 篇5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就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裡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裡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