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重陽節傳說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4W

重陽節傳說1

幹寶《搜神記》卷五記載:有一位孃家在丹陽的丁姓女子,年方十六,嫁給了淮南全椒縣的謝家做新媳婦。她的.婆婆性情嚴酷,不能按規定完成勞作就遭到難以忍受的毒打。丁氏終在九月九日懸樑自盡。死後有了靈驗,依附在巫祝身上說:‘念家家的婦女辛苦勞作,讓她們避開九月九日,這一天不要做事。’其後又顯靈除鬼,自牛渚渡江返回丹陽。江南人都稱她為“丁姑”,今天到處都有她的祠堂。每逢九月九日,婦女們都不用做事,當做休息日。

(通用)重陽節傳說

原文摘錄如下:淮南全椒縣有丁新婦者,本丹陽丁氏女。年十六,適全椒謝家。其姑嚴酷,使役有程,不如限者,仍便笞捶不可堪。九月九日,乃自經死。遂有靈響,聞於民間。發言於巫祝曰:“念人家婦女,作息不倦,使避九月九日,勿用作事。”見形,著縹衣,戴青蓋,從一婢,至牛渚津,求渡。有兩男子,共乘船捕魚,仍呼求載。兩男子笑,共調弄之,言:“聽我為婦,當相渡也。”丁嫗曰:“謂汝是佳人,而無所知。汝是人,當使汝入泥死。是鬼,使汝入水。”便卻入草中。須臾,有一老翁乘船載葦,嫗從索渡。翁曰:“船上無裝,豈可露渡。恐不中載耳。”嫗言:“無苦”。翁因出葦半許,安處不著船中,徑渡之。至南岸。臨去,語翁曰:“吾是鬼神,非人也,自能得過。然宜使民間粗相聞知。翁之厚意,出葦相渡,深有慚感,當有以相謝者。若翁速還去,必有所見,亦當有所得也。”翁曰:“恐燥溼不至,何敢蒙謝。”翁還西岸,見兩男子覆水中。進前數裡,有魚千數,跳躍水邊,風吹至岸上。翁遂棄葦,載魚以歸。於是丁嫗遂還丹陽。江南人皆呼為丁姑。九月九日,不用作事,鹹以為息日也。今所在祠之。

重陽節傳說2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樑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裡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老人節。

重陽節傳說3

傳說民間有一對青年夫妻,因受哥嫂的欺壓逃出家鄉,在一個蘆蕩裡搭起了草房遮風避雨,並就地種糧餬口,日子過得很艱苦。一天他倆在田裡幹活,忽然走來兩個衣裳破舊的人,一個眉粗眼大,持著個破爛袋,一個是面目清秀,腰裡掛著個寶葫蘆,開口就要討飯吃。這對夫妻二話沒說把準備自己吃的兩隻黃面籠糕給了他們,自己餓著肚子。這倆人高興地邊吃邊唱:“我有一棵草,染衣藍如寶,穿得化化爛,顏色依然好。”邊走邊撒下許多小草。

冬去春來,這裡長滿了許多草,鋤也鋤不掉,夫妻倆覺得奇怪,丈夫忽然想起這草是去年那兩個人撒下的,聽他們唱著說,可以染色,然後夫妻倆割下草,漚在兩隻大缸裡,第二天缸中水變藍了,但染不上色,心想這下可上了當。沒過幾天,晚上颳起了大風,剛睡下,門外有人敲門,說要借一宿。這對夫妻便起床開門點上油燈一看,是去年討飯的,看他們可憐就把客人留下來,安排他們睡在大缸上並鋪了玉米秕子和稻草,用刷牆多餘的一袋石灰粉墊在草下做枕頭。小夫妻安排好,準備去睡覺。

客人說今天我討了點菜,另一個說我葫蘆裡還有點酒,咱們一起喝,說著就拿起酒喝上了,說來也怪,葫蘆裡有倒不盡的酒,一會兒大家都喝醉了。半夜裡他們酒性發作,把吃的酒菜都吐進缸裡,並把當枕頭的石灰袋也滑到缸中,早晨兩個人用木棍一攪,挾起破袋和葫蘆就跑了。

第二天一早,夫妻倆發現缸水變黃了覺得奇怪,便把白布浸在缸裡試染,拿出後很快布由黃變成藍色。丈夫便追上那兩人,問了個明白,他們說這種草名叫藍草,加上適量的石灰和酒就能染色。從此夫妻倆就開起了染坊,生意越做越大。事後他們才知道原來那兩個人是染仙——梅福和葛洪,他們專教窮人染色,使各地的老百姓穿上色牢、美麗的青藍布衣。梅、葛兩仙發明的`用灰酒發酵使藍靛還原的方法,在各地廣為傳授,後人便將梅、葛二位師傅尊為染布的祖師爺。江蘇、浙江、山東等地區染坊內都掛上梅、葛二仙紙禡。

在湖南、湖北地區每年九月初九重陽節染坊內都要祭祀梅、葛仙翁,祭祀時除放上梅葛二仙紙禡外,還要放上觀音、財神、家堂的板印紙碼及酒菜等,供奉結束後祭品一起燒化,染坊內的師傅及幫手聚集一起開懷暢飲,祝福“染布缸神”常伴,祈求“染仙”保佑,來年染出的布品質好、色度牢,故舊時的民間染坊常見牆壁上貼有“缸水調和”、“缸中出金”等吉祥詞幅。

重陽節傳說4

很久以前,汝南縣有個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著幾片地,安分守己的過日子。誰知天有不測風雲,汝河兩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奪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子時候曾聽大人說過,汝河裡住了一個瘟魔,每年都會出來散佈瘟疫,危害人間。為了替鄉民除害,桓景打聽到東南山中住了一個叫費長房的神仙。他就決定前去拜訪。

誰知他翻越了千山萬水,還是找不到仙人的縱跡。有一天,他忽炙看見面前站著一隻雪白的鴿子不斷地向他點頭,桓景走近前一看,鴿子忽然飛了兩三丈遠,落地後又不斷地向桓景點頭。就這樣,桓景跟著白鴿,終於找到了費長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門口,恭恭敬敬的'跪了兩天兩夜。到了第三天,大門忽然開了,一個白髮老人笑眯眯的對他說:“弟子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進院吧”。

費長房就給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讓他練習降妖的法門。有一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過來對他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害人。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說完,就用手招來一隻仙鶴,把桓景載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鄉,就把費長房的話向大夥兒說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帶著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分給每人一片,讓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說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當後,他就帶著降妖青龍劍回到村中,等著斬殺瘟魔。

不一會兒,汝河裡狂風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來。忽然抬頭看見人群都在山上歡聚,它便衝至山下,卻被酒氣及茱萸的香味嚇得不敢上前。一回頭,又看見桓景抽出寶劍,和瘟魔鬥了幾個回合,瘟魔鬥他不過,轉身就跑。桓景“嗖”的一聲射出了寶劍,寶劍閃著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釘死在地上。

從此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襲了。人們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禍的習俗,一代代的傳到現在。

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雙九重疊,所以也稱“重九”。為什麼稱為“重陽”呢?古時候,以二、四、六、八、十為陰數,以一、三、五、七、九為陽數,九為陽數中最大。古籍(易經)上有:“以陽爻為九。”兩陽相重,因此又稱“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期。屈原的《遠遊》詩中,就有“集重陽入帝官兮”之句。戰國時代,重陽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帝宮中進行的活動。

到了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后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重陽節傳說5

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為依據的。

隨著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於一般曆法。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城,雖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釋。 重陽在民眾生活中成為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著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

重陽節傳說6

重陽菊花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中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係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俗的.組成部分。宋代《東京楚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民間流傳的九月初九重陽節賞菊習俗,傳說始於東晉著名文學家、田園詩人陶淵明,他一生酷愛菊花,以菊為伴,號稱"菊友",被人們奉為"九月花神"。 陶淵明種菊,既食用又觀賞。每逢秋日,當菊花盛開的時候,附近的鄉親、遠處的朋友,常到他家作客賞菊。他就攤煎餅、燒菊花茶款待親朋,大家走時採菊相送,"今日送走西方客,明日又迎東方朋"。來賞菊的人們川流不息,常使他不能按時去田園耕作。他常想,要是能讓菊花一日開,客人一天來,那該多好啊!後來,他灌園澆菊時,自語祝願道:"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日來。"說來奇怪,到九月九日那天,含苞欲放的菊花真的爭奇鬥豔地一齊盛開了,客人們也都在那天來了。親朋詩友笑逐顏開,望著五彩繽紛、芳香四溢的滿園菊花,吟詩作詞,令人心醉,都誇菊有情,不負陶公心。親朋好友相約,年年重陽一日來賞菊,重陽賞菊的習俗便由此形成,流傳至今。

重陽節傳說7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時代,重陽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帝宮中進行的活動。

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后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

唐朝時,重陽節才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宋代,重陽節更為熱鬧,《東京夢華錄》曾記載了北宋時重陽節的盛況。《武林舊事》也記載南宋宮廷“於八日作重九排當”,以待翌日隆重遊樂一番。

明代,皇宮中宦官宮妃從七年級時就開始一起吃花糕慶祝。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覽勝,以暢秋志。

清代,明代的風俗依舊盛行。

重陽節傳說8

一、激情的老師點燃了學生的激情,成就了激情的課堂.

課如其人.我的課堂,激情永遠不會缺席.熱情開朗、積極樂觀的我,總是用一顆陽光的心來愛孩子,愛教育.我一直喜歡白居易的這句話“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喜歡看雲的這句“要想讓學生有所感悟,教師必須首先要有感。”更喜歡“要想讓學生走進文字,教師必須先走進文字。”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課初,我用自己飽滿的情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領他們身心愉悅地走進文字中。課中,引導學生體會桓景斬妖除魔的原因時,我聲情並茂地講解:“是這可怕的瘟魔,讓原本一個個和和睦睦的家庭變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讓學生從特意營造的氛圍中與主人公同呼吸,萌生出對瘟魔的憎惡。桓景除魔時精彩段落朗讀時,我的“激動”也刺激學生“動”了起來。課尾,我引導孩子回憶這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鼓勵他們在學會複述能力的同時,把這個傳說講給你想告訴的人。“在很久很久的將來,我要把這個美麗的傳說告訴我的後代……”這充滿童真童趣的話語,不正是激情課堂的最佳詮釋嗎?

一堂課,老師激情飽滿,身心投入,學生神采飛揚,鮮活靈動,課堂能不迸發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嗎?

二、個性朗讀拉近了老師、學生、文字的距離,三者交融為一體。

《課標》指出,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更要注重學生讀中獨特的個性體驗。設計教案時,我尤其注重孩子朗讀能力的訓練。側重找出本文中關鍵的句、段進行理解、體會、朗讀。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尊重孩子的個別體會,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在體會的基礎上聲情並茂地讀。本文中,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的過程是重點。我讓孩子們找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並試著寫出自己的體會。在抽生個別談了體會後,將自己深刻的體會放到句子中讀。

片斷1:

句子:“他一路走,一路打聽。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趟過了一條又一條河,磨破了一雙又一雙鞋。終於見到了費長房。”

生:我從這個句子中體會到他經歷千辛萬苦才見到費長房。

生2:我從一個“又”體會到他翻過了許許多多的山,趟過了許多的河,磨破了許多的鞋子。可是他仍然堅持不放棄,永不言敗,最終見到了費長房。

生3:我從“終於”這個詞體會到他的`艱辛,他的不容易……

師:體會得多麼深刻,把這樣的體會融入句子中,讀吧,讀吧……

抽生個別朗讀(瞧,小文表情豐富,入情入境,朗讀時,聲音時而抑,時而揚,揪住了所有聽者的心。)

掌聲自然響起。

師:精彩,在你的朗讀中,我彷彿看到了桓景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的情景。

師馬上引讀:他一路走,一路打聽。翻過了——生接:一座又一座山 師:趟過了——生:……

(一張張小臉表情生動,如臨期境,抑揚頓挫的朗讀聲此起彼伏。教師、學生、文字都因為這真情的朗讀而深深地交融在一起。)

三、追問讓課堂迸發出不可漠視的非凡魅力。

課堂需要追問,需要巧妙地有策略地追問,這樣或許會生出許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片斷1:

“他一路走,一路打聽。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趟過了一條又一條河,磨破了一雙又一雙鞋。終於見到了費長房。”

生:我體會到他翻過一座又一座山,非常辛苦。

師追問:是一座山嗎?

生:不是。是許多座。

師繼續追問:從哪個字看出來?

生:我從又字可以看出他翻過許許多多的山。

(不露痕跡地引導學生體會“又”字的精妙,有技巧地指導學生朗讀時可注意重點強調“又”。)

生:我從趟過一條一條河感受到他特別辛苦。

師追問:為什麼?

生:可以想像有的河河水湍急特別危險,冬天河水冰冰涼涼,他卻堅持趟過一條又一條河,多麼不容易呀!

片斷2:

課件出示桓景與瘟魔搏鬥的場面。說一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了此時此刻,桓景的眉毛都豎起來了,他拿起劍衝向瘟魔。可以看得出他非常憤怒。

師追問:為什麼憤怒?

生:瘟魔害死了桓景的親人,還害死了好多鄉親。因此,桓景一心想殺死瘟魔,他不怕艱辛去學藝,他在學習時心裡都在想早點殺死瘟魔。今天,他終於可以為民除害了,可以親手殺死這可惡的瘟麻,所以他看著瘟魔時表情是憤怒的。

(精彩呀,太精彩!為學生這一精彩的回答喝彩,同時也暗自慶幸自己有此一追問,才讓課堂中有了這一生成的美麗。可見,適當的追問真的能令課堂迸發出讓人不可漠視的魅力呢!)

四、對學生學法指導貫穿課堂始終。 學生是主體,學生的學是關鍵,怎麼樣在公開課上也能如平常課,展現出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呢?

片斷一:

請學生找出費長房教桓景除魔辦法中表示先後順序的詞語。“先……然後……”

師:在寫作或說話中,恰當地使用上這些表示先後次序的詞語會使表達的意思更有條理。

請用上“先……接著……然後……”說說他們除魔的準備工作。

師:能夠靈活地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學習中,這就叫——學以致用。

課前鼓勵孩子蒐集重陽相關的詩句,課堂快結束時,生展示。

師:利用多種方法,蒐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學習資料,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不足之處:(在深刻認識自己缺點同時,每日三省:今天你的缺點改了嗎?今天你的課堂進步了嗎?今天你的亮點增多了嗎?)

一、找到了語文知識訓練點,但沒落實到位。(典型的想到沒做到)

在重難點的突破上,有點平均使力,教案設計得雖然不錯,但實際操作中卻出現卡殼。

片斷一:

桓景拜師的艱辛,學藝的刻苦都有一個重點詞——“終於”。孩子們都談出了自己對終於這詞的理解體會,此時水到渠成就應該讓學生學以致用,進行造句訓練。明明看著臺下娟提醒應該用“終於”造句的,可是偏偏還是把這一重要的訓練給忘掉了。哎!哎!遺憾得要命呀!

反思:(十年從教生涯,鎮上、區上、市上公開課無數次,應該不會緊張了吧!為何會忘記這一重要環節呢?可能源於昨天在三班試講過,時間特別緊張,所以今天想拉快節奏,因此才偏偏把最重要的一個知識訓練點給落下了。哎,學生不同,學情不同。本以為上兩個班可以預告試講是好多人羨慕的事,可偏偏卻令自己慌亂了陣腳。)

重陽節傳說9

重陽節賞菊的由來

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裡,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古人認為季秋是土德當令,土為黃色,所以此節令中的花為黃色的菊花。菊花是我國很早便有記載的花卉。夏小正九月篇有“榮鞠”之句,鞠是菊的古字,說明九月時菊花開放。菊花為寒露時節最具代表性的花卉,處處可見到它的蹤跡。由於接近重陽節,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稱“菊花節”。

重陽節賞菊的傳說

很早以前,有一個善良的農夫叫阿牛。阿牛母親因子幼喪夫,生活艱辛,經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爛了。

一天夜裡,阿牛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姑娘來幫他種菜,並告訴他說:“沿運河往西數十里,有個天花蕩,蕩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這花要九月初九重陽節才開放,到時候你用這花煎湯給你母親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陽節那天,阿牛帶了乾糧,去天花蕩尋找白菊花。這株白菊花長得很特別,一梗九分枝,眼前只開一朵花,其餘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將這株白菊花連根帶土挖了回來,移種在自家屋旁。經他澆水護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陸續綻開。於是他每天採下一朵白菊煎湯給母親服用。當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後,阿牛母親的'眼睛便開始復明了。

姑娘又繼續在夢中介紹種植菊花的方法。阿牛根據菊花仙子的指點去做了,後來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條。他又剪下這些枝條去扦插,再按《種菊謠》說的去栽培,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陽節便開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

後來阿牛將種菊的技能教給了村上的窮百姓,這一帶種白菊花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因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這株白菊花的,所以後來人們就將九月九稱作菊花節,並形成了賞菊花、吃菊花茶、飲菊花酒等風俗。

菊花茶的製作方法

菊花山楂茶:取菊花10克,加山楂、金銀花各10克,代茶飲用,能消脂降壓、減肥輕身,適用於肥胖症、高血脂症和高血壓患者。

三花茶:菊花,金銀花,茉莉花均少許,泡水作茶飲,可清熱解毒,適用於防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癰瘡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寧神靜思的效用。

菊花蜜飲:菊花50克,加水20毫升,稍煮後保溫30分鐘,過濾後加入適量蜂蜜,攪勻之後飲用。具有養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腦、潤腸等作用。

方法:每次用菊花3~5克左右泡茶飲用,日飲2~3次。用玻璃器皿來盛菊花茶,加入一兩枚玉蝴蝶和幾支竹葉青;晾到七八分熱的水;可以看到茶水漸漸釀成微黃色,菊花花瓣一片片在清透的水中舒展開來,清澈明豔、香氣襲人。每次不要將茶水飲盡,留約莫1/3,再續入水,可盡得菊花香韻。

重陽節傳說10

重陽節的來歷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稱之為叫重陽節,這是因為,我國古代對數字的稱謂頗有講究:一、三、五、七、九等奇數稱陽數;二、四、六、八、十等偶數叫陰數。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故稱為“重九”。兩陽相重,故名重陽。

古時候,重陽節人們要登高望遠,所以又叫登高節。這源於“桓景避難”的一個神話故事。東漢時汝南縣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但半年糠菜半年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發生了瘟疫,很多人病倒了,屍橫遍野,無醫能治。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些,說隨身攜帶,瘟魔就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衝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不過他,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丟擲,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此後,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並有了重九登高的`習俗。

其實,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類似三月三日“踏春”,重陽這天人們要出門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到魏晉時期,重陽氣氛日更加濃郁,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民間常在此日祭祖,並推行敬老活動。在古代,人們借九月初九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祭祖,向天地、先祖表達感恩之情與崇敬之意,祈求人生歡樂,祈禱長壽的夙願。如今,重陽節祭祖這一傳統禮制還在一些地方延續。而“敬老”傳統,不僅得到保留,還被當代人發揚光大。

今天的重陽節,已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因為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在這一天,子女們會帶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或家人團聚,共度佳節。充分展現我國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重陽節傳說11

關於重陽節的由來有很多說法:

據史料考證,重陽節始於遠古,形成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節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重陽正式被定為節日始於唐代。也許這就是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的原因。

其一,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其二,重陽節的原型是古代的祭祀“大火”星的儀式。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星,在九月隱退。“大火”星的`退隱,讓一直以“大火”星為季節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也讓把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恐懼。因此,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

關於重陽節的傳說

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載:傳說東漢時,汝南縣裡有一個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苦練。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並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於是他便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樣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鬥,最後殺死了瘟魔。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故事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唐代的《初學記》和宋代的《太平御覽》等多種重要類書都轉述了吳均《續齊諧記》裡的這個故事,並認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婦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災的習俗由此而來。

漢劉歆《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的愛妾戚夫人被呂后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驅逐出宮,嫁給扶風人段儒,閒談時曾提到她在宮廷時,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辟邪延壽。

唐代詩人沈佺期《九日臨渭亭侍宴應制得長字》詩:“魏文頌菊蕊,漢武賜萸囊……,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

《舊唐書·王勃傳》記載:王勃的《滕王閣序》就是在重陽節這一天寫出來的。當時王勃的父親擔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視父親,九月九日路過南昌時,洪州州牧閻伯嶼正在重修的滕王閣中宴請賓客及部屬,他想誇耀女婿吳子章(孟學士)的才氣,便事先拿出紙筆請賓客動筆作序,所有的賓客都知道他的用意,沒有人敢作。卻不料王勃事先並不知道州牧的用心,於是毫不謙讓接過紙筆。州牧原本心中十分生氣,立即派人在旁邊看王勃書寫,誰知道王勃才氣不凡,蓄積已久的心情完全發洩出來,文章越寫越好,當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詞句時,忍不住拍案叫絕!王勃從此一舉名震詩壇。

重陽節傳說12

重陽菊花很早以前,有一個善良的農夫叫阿牛。阿牛母親因子幼喪夫,生活艱辛,經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爛了。一天夜裡,阿牛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姑娘來幫他種菜,並告訴他說:“沿運河往西數十里,有個天花蕩,蕩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這花要九月初九重陽節才開放,到時候你用這花煎湯給你母親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重陽節那天,阿牛帶了乾糧,去天花蕩尋找白菊花。這株白菊花長得很特別,一梗九分枝,眼前只開一朵花,其餘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將這株白菊花連根帶土挖了回來,移種在自家屋旁。經他澆水護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陸續綻開。於是他每天採下一朵白菊煎湯給母親服用。當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後,阿牛母親的眼睛便開始復明了。姑娘又繼續在夢中介紹種植菊花的方法。阿牛根據菊花仙子的指點去做了,後來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條。他又剪下這些枝條去扦插,再按《種菊謠》說的去栽培,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陽節便開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後來阿牛將種菊的技能教給了村上的.窮百姓,這一帶種白菊花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因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這株白菊花的,所以後來人們就將九月九稱作菊花節,並形成了賞菊花、吃菊花茶、飲菊花酒等風俗。結語:重陽節賞菊已經是一項傳統的重陽節習俗至今傳說也有千年的歷史了。

重陽節傳說13

重陽節的起源: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裡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裡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認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代,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高低要一起吃花糕以慶祝,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氣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的傳說: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代,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湧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於探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力所激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事已經學成,應當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故鄉,在九月初九的.凌晨,按仙長的吩咐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籌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逝世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氣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樑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裡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氣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才老人節。

重陽節傳說14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所以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同時,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取九月九日有“久久”長壽之意。2006年國務院又將“重陽節”確定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日”。

據史料考證,重陽節始於遠古,形成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裡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節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重陽正式被定為節日是始於唐代。也許這就是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的原因。詠唱重陽節的詩章中,最為膾炙人口的是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其一,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漢代《西京雜記》就有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求壽的習俗。這是受古代巫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宴”。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本內容。

其二,重陽節的原型是古代的祭祀“大火”星的儀式。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星,在九月隱退。“大火”星的退隱,讓一直以“大火”星為季節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也讓把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恐懼。因此,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季節有了新的認識,九月祭火星的`儀式逐步衰落,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承。如果說上巳(清明節)是人們度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節日,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間有清明節“踏青”,重陽節“辭青”的風俗。

其三,重陽節的起源。據說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宮女賈某被逐出宮,從而將飲宴、賞菊等風尚傳入民間。

重陽節傳說15

1、孟嘉落帽

盂嘉是我國古代東晉時的著名文人。他在當時較為有權勢的大將軍兼荊州刺史桓溫的幕下當參軍。九月九日,大將軍桓溫邀請賓客幕僚作登高盛會,在山頂大擺筵席,飲酒賦詩。出席節宴的人都衣冠楚楚,穿戴整齊,杯盞相酬,興致很高。突然,一陣風颳過,把盂嘉頭上的帽子吹落在地。孟嘉這時已有幾分酒意,竟然沒有察覺帽子已不在頭上。但主人桓溫已經看見了,便叫在座的孫盛作文章嘲笑他。孫盛也是當時很著名的文人,他遵照桓溫的命令,在席間寫了一篇文章責難盂嘉。沒料到孟嘉雖已酒醉,但神志不亂,依然文思敏捷。孫盛的.文章剛做好,他草草一看,立刻提起筆來,作了一篇文章酬答。滿座的人讀了他的文章,都嘆息稱好,一時傳為美談。

2、白衣送酒

大詩人陶淵明酷愛菊花,菊花是經得起秋後風霜摧折的花卉,象徵著高潔的品格。陶淵明生活在晉宋易代的亂世,不滿當時的政治傾軋和官吏的腐敗,也有高潔的品格,正和菊花的精神契合。他辭去官職,回到家鄉柴桑隱居,在宅旁東籬邊種了許多菊花,朝夕觀賞。他的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歷來為人傳頌。陶淵明喜歡喝酒,可是因為家貧,時常缺酒。那年重陽,陶淵明在籬邊賞菊,卻沒有酒喝,不能一醉,他只得採了一把菊花在手裡,嗅嗅嚼嚼,聊以為遣。然而菊花畢竟不能代酒,陶淵明正在百無聊賴的時候,忽然遠處來了一個白衣人,那人原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來的差人,特地送酒來給陶淵明的。陶淵明喜出望外,立即開啟酒甕,對著菊花開懷暢飲,盡醉方休。

3、驪山傳說

說是很早以前,有個莊戶人家住在驪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過得也不錯。

有一天,這家主人從地裡回來,半路上碰上個算卦先生,因為天快黑了,這先生還沒找上歇處。由於主人家裡很窄,只有個草棚子房,於是就在灶房裡打了個草鋪,讓妻子兒女都在草鋪上睡,自己陪著算卦先生睡在炕上,湊合著過。

第二天天剛亮,算卦先生要走,莊戶人叫醒妻子給先生做了一頓好吃喝,又給先生裝了一袋白蒸饃。算卦先生出了門,看了看莊戶人住的地方,叮嚀他說:"到九月九,全家高處走。"莊戶人想,我平日沒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處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說算命先生會看風水精通天文,說不定我住的地方會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處走一走吧,全當讓全家人看看風景。

到了九月九,莊戶人就帶著妻子兒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驪山高峰去遊玩。等他們上山後,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衝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沖垮了。不大功夫,整個一條山溝都被泡了。莊戶人家這才明白算卦先生為什麼讓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這事傳開後,人們就每逢夏曆九月九,扶老攜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傳到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