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課後反思集合

來源:果殼範文吧 3.02W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資訊科技課後反思集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資訊科技課後反思集合

資訊科技課後反思集合1

週二參加了巴南區的資訊科技賽課,課雖然完了,但我的學習還沒有完。我的教學生涯還在繼續。在這次賽課過程中有無數的感慨,但更多的是一種收穫,一次學習,一次進步。

這次進行賽課既有成功的地方,當然也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結合這次賽課的全過程,以及自己的進步,自己也靜下心來,對整個賽課過程進行一次總結、反思、以促進自己成長

這次賽課,雖然心中還有一些想法,但已經成為過去。我沒有辦法去改變過去,但是我有能力去改變明天。通過這次賽課,我總是在不停的問我自己:“你進步了嗎?你成長了嗎?如果成長了,你又成長了多少?你反思了嗎?”這些問題總是在我腦海裡不停的浮現。當然,這次賽課,也暴露出了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我該怎麼去面對這些問題,並能逐一的克服、解決這是我想得比較多的。通過這次賽課,總結如下:

一、重新認識自己。

我能做什麼,我做了什麼。因為我不知道,所以我自以為什麼都懂了,因為自以為什麼都懂了,所以才不知道該怎麼去努力。這次賽課,恰恰給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我重重的一擊。重新審視自己,發現自己,定位自己。說實話,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要去否定自己過去的很多,要改變自己的一些觀點,一些方法,這也就意味著自己過去做的`一些事情、做事的方法是不對的,至少是有問題的。一個人最難做的就是否定自己的過去,因此相信這是很多人教不願意去面對的。但是隻能敢於面對,一定是一個成長的新起點。

二、學會放低自己。

可常聽別人說,年輕人出來要多多請教,不要清高,自以為是。要學會放低自己。原來對這些話,有些愛聽不聽,也有些反感。但在現在,我對這些很樸實的話有了新的詮釋,通過這些改變,或多或少的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東西,其實每一個人的成在就有他成在的理由,因此,我們要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虛心向別人請教,不是丟自己的臉,而是在用最好的方式,在最短的時間裡強大自己。

三、經驗與理論結合的重要性。

初出道者,還是存在很多的不足,如經驗不足,課堂應變能力相比來說要差一些。遇到一些問題還是不能及時解決。理論與經驗脫節,不能將理論更好的運用在課堂上,當然也就看不到經驗在課堂上是理論的個體應用,當自己還不能提升到這樣的高度時,就只能通過不斷的練習,不斷的總結,才能更好的學以致用。

四、研究團隊的重要性。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就意味著團隊的力量是很重要的。因此,一個人的成長,將帶動一個團隊的成長。沒有一個優秀的團隊,個人的成長也將放慢腳步。

五、學生觀得以改變。

以前上不好一節課總是認為學生不行,是學生不好,其實現在想來真的好笑,回想自己的學生時代,同樣對於枯燥無味的課堂毫無興趣。因此課堂的設計是否合理,教師的合理引導,才是吸引學生的真道理。這次團隊的研究,還讓我在上課時的關注點發生了變化,以前我關注的是學生是否守紀律,作業完成情況怎麼樣,現在我逐漸的轉向關注怎樣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生長的意義,是怎麼體現學生主體性的。

六、教師知識面的廣度與深度和老師基本功對教師的重要性。

以前,總覺得學生是一個一個的笨,很簡單的知識教不懂。殊不知,學生現在獲到知識的渠道很多很廣,每一個人的關注點不一樣,各有所長。因此只有教師的知識有了一定的深度與廣度,上課才能信手拈來,很自然。現在上課,我不會再找學生的瑕疵,有問題,先反思自己。教師的基本功對於一個教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次賽課,普通話,教姿、教態、課堂應變能力等一些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正是因為這次課,才會發現自己,認準自己。

一份付出,一份收穫。相信這是絕對的真理。在這次賽課過程中,我可以毫無疑問的說,我在我盡力落實這個教案,積極主動的參與整個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我的收穫也不少。至少現在我可以肯定的說,我該從何入手讀教材,我該怎麼去寫出一個像樣的教案,從那些方面來發現教案的閃光點,可以自己獨立的去提煉一些思想,我想這是這次賽課的最大收穫。因此,這個結果現在對我已經沒有什麼意義,最有意義的是我在這個過程我學到了些什麼,在以後的教學中如何改進。

曾聽說“要改變一個人的觀念,比推翻一個王朝還難”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充分尊重一個的觀點,不要輕易去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多一份尊重,這也是賽課的一種收穫。

因為年輕,所以會有失敗,有無耐,有無知,有思想。也正因為年輕,所以才經得起失敗,能自己主動的去改變自己、強大自己。

資訊科技課後反思集合2

本課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教研室編五年級下冊中難度比較大的一課。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立足教材,深挖教材,對教材有了一個整體的掌握。利用書本上的一切可利用資源,從課堂實際動身,以學生能準確理解圖層並能通過圖層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加以修改。充沛運用“任務驅動法”,讓學生帶著任務在自行探究知識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教師用直觀教學法使學生知道什麼是圖層;為什麼要使用圖層;如何使用圖層。學生通過學習學會了建立新圖層;給圖層命名;移動圖層;刪除多餘圖層;鎖定和隱藏圖層的方法。突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當學生參照書本上的“做一做”完成了“植物開花”形狀漸變化畫的製作後,教師鼓勵學生對知識進行拓展延伸。這樣設計使學生學習知識有了一定的遞度。從而使分層教學達到了合理、完美的效果。

1、導課環節:

從對學生進行資訊科技學科的學習目的教育為突破口,再用本節例項“植物開花”形狀漸變化畫的`預設演示1(多圖層動畫)和預設演示2(單圖層動畫)的比較,使學生明白多圖層動畫能協助我們實現一些單圖層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從而深入淺出地讓學生明白究競什麼是圖層,為什麼要使用圖層,並使學生消除學習的畏難情緒,激發學生對使用圖層製作形狀漸變化畫的熱情。

實際效果:學生能通過“植物開花”動畫的對比,發生強烈的創作多圖層動畫的熱情,打消了他們對圖層的恐懼感。

2、授新環節:

以教材為範本,引導學生自學並嘗試建立新圖層的方法。重點讓學生理解什麼是圖層,學會建立新圖層和給圖層命名的方法。掌握如何使用圖層的方法。除了讓學生掌握建立圖層操作這個書本上要求掌握的知識點以外,補充進去了刪除多餘圖層、給圖層命名、插入、重排、隱藏、鎖定圖層的方法,這些對理解圖層和更好地駕馭圖層有協助的操作,使學生能通過本課的學習更好地駕馭圖層,學生只有很好的駕馭圖層了,才幹在製作動畫的過程中很好地使用圖層。

實際效果:學生的確能很好地駕馭圖層,並能利用圖層製作“植物開花”的形狀漸變化畫。

3、課堂實踐環節:

考慮到本課的重點在於讓學生學會使用圖層,故在教學中充沛利用上節課製作的“植物生長”形狀漸變化畫,防止了學生因使用繪圖工具繪圖浪費時間。結合本課的“做一做”練習把本課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圖層基本操作、形狀漸變化畫、插入延續幀等)融入多圖層環境中,使其變成練習的一個環節,通過這個綜合的練習讓學生的腦海裡有一個清晰的圖層概念,並增加了在複雜圖層中製作“植物開花”形狀漸變化畫的實戰能力`

實際效果: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完成既定目標,突破了本課的難點利用圖層配合複雜動畫的製作。同時學生也明白了圖層的基本操作難度不是很大,難點在於什麼時候使用圖層以和怎樣利用圖層解決製作複雜動畫中的實際問題。使用圖層最終目的在於製作複雜動畫,從而使動畫效果更合理,更完美。

4、拓展延伸環節:

在學生掌握了“植物開花”形狀漸變化畫製作的基礎上,讓學生再建立新圖層,給動畫新增草地的背景,並對該層進行鎖定。插入新圖層並在圖層上打字,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圖層的方法,從而使知識得以昇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實際效果:學生不只完成了“植物開花”形狀漸變化畫的製作,而且在動畫中建立了“草地”背景層和動畫名圖層。使動畫的播放給人栩栩如生的感覺。

存在的缺乏:評價環節只注重了學生的自評,對於他評做得不夠充沛,應該讓學生自身找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加深對本課知識的掌握。

資訊科技課後反思集合3

一、多鼓勵學生,學會欣賞學生

一切為了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每一位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而且還要學會去讚賞學生。在課堂上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這就要求教師耐心加以指導,例如在課堂中我強調開啟寫字板之後要先選擇輸入法,說了好幾次,可還有的學生沒有先選擇輸入方式,導致打出來的都是英文字母,在這個時候我仍然保持平靜態度,溫和的告訴學生。我想他們並不是沒有認真聽我說的要求,只是對於電腦操作還不熟練,總是忘記一些操作步驟,我還適時的告訴學生們,電腦操作就是考驗誰最熟練,相信同學們只要肯下功夫,每個人都有可能變成電腦高手。在這節課上,我儘量營造民主、和諧的氣氛,這樣不但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精心處理教材,分層次教學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有時顯得比較浮躁、缺乏耐心。在整整一節課的時間內,總要求他們安安靜靜、規規矩矩地按照老師的要求做是很困難的。那麼,如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值得我思考的。我認為首先要研究教材,精選內容,對容易的知識點的講解可粗略一些,讓學生自學也未嘗不可;對難度較大的內容要想辦法化難為易,教師加強隨堂指導,使學生聽明白,做正確。其次,要讓學生多動手。

學生對動手操作非常感興趣。如果整一堂課只講理論不讓他們動手,他們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因此要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多動手,這樣才能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在上機內容的選擇上,也要注意難易結合,有時候採用同樣的練習,基礎好的學生由於認為太簡單在操作的時候就粗心大意,而基礎差的學生有時又認為太難做不出來,這樣“一刀切”常常效果不佳。這時候佈置不同的任務,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要求所有學生都要完成基本任務,另外佈置較高層次的額外任務,讓基礎好的學生去完成,這樣既節省老師的教學時間,也給學生更多的練習機會和知識技能。

三、教學方法多樣化,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單一的`教學方法,在短時間內可能效果不錯,但長期下來,學生便會慢慢地失去興趣。資訊科技課一般採用“任務驅動”模式教學,開始先由教師確定學習任務,然後教師講解、演示。這節課的不足之處就是沒能讓學生上臺操作。沒有給孩子們展示的機會。讓孩子上臺面向全體同學操作不僅能鍛練自己的水平,而且也提供了一個讓學生和學生交流的平臺。這是我在今後教學中值得思考的,多找一些方式全方位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熱情的投入學習中來。另外,還可以提出典型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組織討論,然後由小組派代表上臺來講解和演示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加強團隊合作精神和實踐經驗。

資訊科技課後反思集合4

學生學習要有正確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習才會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有產生了興趣,才會有動機,學生有興趣時,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異常活躍,求知慾異常強烈,能夠發揮出潛在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這樣創造思維活動得以啟動執行,範文之教學反思:資訊科技教學反思。由此,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從而忽視學生對某些問題所產生的興趣,往往會導致學生對知識接受的厭煩情緒,不僅不會使學生在要學、樂學的積極、主動地探索下求知,反而會讓學生失去主體性探究的主觀意識和求異、創新的思維主動性。因此,教師應注重從興趣入手,適時發現、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具體措施:

1、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持久維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切教學設計都是為了學生,目的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教師的帶動下主動地學習,自主地探究,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當學生真正進入主體角色後,他們所爆發出來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潛能是難以估量的。這樣的課堂上,師生和諧地融為一體,學生學得開心而輕鬆,教師教得愉快而順利,如此便能持久維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注重匯入,激發學生的直接學習興趣。

資訊科技課長期以來之所以大力提倡和採勸任務驅動法”,就是因為它的很多學習內容都可以化解為一個個具體而有趣的任務,學生通過努力並不難實現,以此匯入容易吸引學生,激發其學習慾望即直接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很快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如學習在電腦中新建資料夾,我們可以用中文名稱命名(如學生姓名),學生就十分感興趣,通過學習還能消除他們對電腦中密密麻麻看不懂的英文資料夾的神祕感與畏懼感。又如電腦繪畫、電腦動畫等諸多學習內容,老師都可以事先展示準備好的優秀作品,讓學生“垂涎”一番,進而幫助他們循序漸進地完成任務,實現他們的願望。

3、注重學習成果的激勵作用,提高學生的間接學習興趣。

通過學習成果的及時反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間接學習興趣,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老師要經常通過網路教室教學演示功能,多多展示學生的作業,及時給予點評指導,鼓勵先進,鞭策後進。如鍵盤指法與打字練習(國小三年級),其機械單調性很容易使學生厭煩,而充分利用學習成果的反饋作用,完全可以將教學設計得有聲有色,首先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習進度與練習層次,同時突出學習的趣味性,將打字遊戲引入課堂並開展遊戲競賽,比一比誰的打字速度快等活動。這類做法有很多,不論結果如何,但“寓教於樂”這種做法對學生學習的激勵作用是立杆見影的,常常還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對學生影響深遠。

4、注重個別輔導,循循善誘地幫助學生保持學習興趣。

資訊科技不同於其他學科教學的一個突出特點便是學生動手操作量大,老師對學生的個別性輔導量也大,常常需要老師馬不停蹄地在機房轉上大半節課,以及時發現學生練習中存在的問題,耐心幫助學生克服困難,糾正錯誤,改進方法,加快進步。如果老師放任學生自己練習而疏於輔導,有不少學生尤其是學習能力及自覺性較差的學生,會越學越無興趣,越練越覺得“沒意思”,最後變得疲塌厭學。因此,教師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一定要注意並且要堅持個別輔導,而對於一般的學生則可大力提倡小組團結合作或協作,效果同樣不錯甚至更好。

5、注重因材施教,努力維護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維護學生的直接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間接學習興趣,還必須突出因材施教的原則。在實際教學中,老師要面對客觀存在差異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完成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或評價較為靈活的開放型任務。在完成面向全體學生的最基本任務的基礎上,學生可以自願多完成一些其他相關任務,以滿足其學習需求,如編輯一張主題小報,設計一組幻燈片,製作一個動畫等等,只要學生努力完成任務即可,不要強求作業的質量。

6、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世紀大力倡導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資訊時代產物的資訊科技學科,更是具有無與倫比的學科優勢,可供教師和學生創新之處不勝列舉,幾乎每一項操作,每一個練習,都可能有不同的方法;處處可見“殊途同歸”;同樣方法達到不同效果更是司空見慣……只要老師用心挖掘,悉心指導,我想我們的勞動就應該會收到成效。

資訊科技課後反思集合5

從事資訊科技課教學已經五年多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很多。最初的時候,我以為資訊科技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去操作,上課時,無非是教師演示,學生再照著“葫蘆畫瓢”。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整個課堂效果卻不好,一部分接受能力強的學生你還沒說完,他就會操作了;而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學生還沒有弄清楚是怎麼一回事,更有一部分學生走神了,根本沒有聽見你在說什麼。這種方法很不利於學生的學習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雖然學生一直在動手實踐,但是他們只是照著教師的操作步驟一步步完成練習,學生的積極性無法激起,創新精神根本無從體現,頂多也就是一次計算機操作技能訓練而已。為什麼不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索呢?這樣不是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了嗎?

這個學期觀看了黃能老師的展示課《資源大管家》,我感觸很深,在課堂上,他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做,能很好的激起學生的積極性,整個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而我卻不能做到讓學生掌握主動權,自己去做,整個課堂氣氛比較沉悶,課堂效果比預想的要差。於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嘗試,在磕磕碰碰中進步。在資訊科技教學中,必須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為指導,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探索適合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新策略和新模式來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尤其是其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教學實踐中體會以下教學反思:

一、激趣。

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要儘可能的採用精美活潑的介面,生動形象的內容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或讓學生動手玩個小遊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把學生引入到新課學習上來,掀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第一次潮。

二、講解。

利用激趣中的高潮,緊接著講解新知識,這時的講解如畫龍點睛,學生聽的仔細、認真,將會很容易的接受新知識。例如講解在鍵盤操作與指法練習當中可以進行精闢的講解,主要講一下如何操作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項。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為以後的練習打好基礎,把握正確的方向。

三、練習。

鞏固知識,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掌握技能,練習要豐富多采,重點在舊知識的複習、新知識的應用。練習可以採用遊戲練習、創新練習、自主練習等形式。例如在講解鍵盤操作中的指法練習時,可以使用遊戲練習法進行指法訓練,不但能隨時顯示擊鍵的正誤和速度,還能指出哪些鍵成績差,並把練習的成績儲存起來,這樣學生可以隨時瞭解自己的學習進展情況,從而使練習更有針對性。國小生就會象玩電子遊戲機一樣的著迷,學習興趣極大,這樣做就會使原本枯燥無味的指法練習變得生動活潑起來。這樣就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操作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實踐中品嚐成功的喜悅。

四、展示。

作品展示是計算機課堂中的必備環節,它不僅是對本課新知識掌握程度的測試,也可以得到及時反饋,提高教學質量。國小生的認知規律就是身心發展方面還沒有定型,有喜歡被表揚的心態。它們學習某一知識,總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績,特別是能得到教師的表揚或其它同學的羨慕,將激勵它們樹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積極主動的去學習。例如在教學漢字輸入或畫圖以後,讓學生寫作文或畫畫,然後選出範文或範畫進行展示給全班同學看,從而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實踐中品嚐成功的喜悅。這樣不僅使這些同學感到自己的.成績得到了肯定和讚揚,同時也使其他同學羨慕的不得了,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在作品展示的同時也要利用誇獎的語言,激發國小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諸如:“你畫的好”、“你的指法練的真好”、“ “你的漢字輸入的真快”等等。同學們的成績得到教師的承認、肯定和讚揚,學習起來就會信心百倍,興致盎然。

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激趣、講解、練習、展示這四個環節是相輔相成的,它們後者以前者為基礎,環環相扣,密不可分。通過實踐,發現這樣的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非常實用,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而且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效率。

資訊科技課後反思集合6

三年級——《調整圖形》和《組合圖形》

本課是在上一課複製貼上的基礎之上繼續對盆花進行完善,所以開頭先將一個畫好的盆花給學生看,這裡是利用光盤裡現成的東西,只不過那個畫的人不是完全照書上的畫的,他畫的只有四個花瓣,所以我便用另一個例子進行演示,今天講的東西不多,注意讓學生自己練,在那盆花中,我複製貼上了三到四朵花,在貼上完花後,既將位置移到位,又將大小弄合適了,再將方向調整一下,這樣就完成了全部的過程,在後兩個班,事先將原本擠在邊上的花通過剪下與貼上的手法移到中間,並且放大了些。

另外,在做顏色的時候,用了取色的工具,因為下面也用了幾次,所以作了介紹,在讓學生進行了練習之後,再談組合圖形,也沒有說太複雜,而是讓學生知道。

如何將另一幅圖中的物體移到這幅圖上來,只是過來後注意背景的`問題,在本課,我先用畫圖程式開啟光碟中的快樂家園的圖,然後將圖中的花盆用Delete去掉了,並且用取色的方法將背景補好了,然後再將另一幅圖中的花盆複製過來,最後也讓學生把這個練習了一下。

四年級——《插入影片和聲音》和《插入超連結》

由於電腦中沒有合適的影片,所以主要內容放在聲音上面,本課是從兩個方面來談的,一是普通的插入聲音,另一則是插入背景音樂,並對二者進行了比較,接下來又把超連結談了一下,談到這一方面,先開啟一個網頁頁面。

讓學生看看那裡的超連結,重點提醒他們看滑鼠的變化,看完後然後再瞭解幻燈片中如何設定趣超連結,我在這裡用的是右擊,因為在這種介面中,找到插入超連結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情,除用西遊記的文字連結網上的小說名,還用圖片、動作按鈕做了其他連結,讓學生有了一個簡單的瞭解。

五年級——《帶引數的過程》

感覺上這一課有數學中函式的味道,在上課之始,先同學生回顧上節課所談的編輯過程,通過edit命令讓學生觀看編輯的過程,接下來讓學生思考,如果不斷畫改變形狀的圖形,那應該怎麼辦呢?

所以我認為本課是為了方便編輯過程而來,接著在黑板上寫了相關過程,這裡可以讓學生將前面的定義過程與這裡帶引數的過程進行比較。

然後在電腦上演示,按書上的要求繪製了簡單的圖形,接下來談第二步,就是對帶引數的過程進行修改,如將四邊形改成了八邊形,這一修改我以前曾經設想過,只是沒有去做,這裡以引數的形式進行了修改,然後又畫了一些圖形,但書後的圖沒畫出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