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後感【彙總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42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讀後感【彙總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苦旅也是一種幸福

不止一次拜讀過餘秋雨先生的著作——《文化苦旅》。每次瀏覽於那文化底蘊十足的文字間,我都會為之所描繪的名勝古蹟而陶醉。

可是,我總是對那充滿詩情畫意的書名懷有不解的疑惑:先生為何稱旅行為苦旅?既然是苦旅,先生又為何一次次地踏上旅程?

於是,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又循著先生的腳步,開始西行。旅途很幸福。我看見了塵封已久的兵馬俑,我流連於大漠深處的月牙泉。我幸福,因為浩瀚的秦史就展現在我的面前;我幸福,因為荒無人煙的沙漠竟有如此一片綠洲。我的幸福是形體上的。

翻開文集,遊於文字之中,再借先生的眼睛去觀察,我卻感受到了一絲苦。我用心靈與兵馬俑對話,觸到了繁華不再的咸陽城的一聲嘆息;我用心靈與月牙泉私語,感到了風吹狂沙,小泉可能在彈指間灰飛煙滅的惶恐。我感到苦,這苦是心靈上的。

我驚異,用心靈去旅遊,竟能在幸福的旅程中品出一絲哀傷!

再次翻開先生的著作,再次隨著先生遊敦煌,歷蘭州,攀沙山,覽西湖……我深深地明白了:他看到的.不僅僅是表面的景象。一次次思想的遊歷,使他一次次接觸到人世間的真諦,雖有苦感,嚥下卻覺甘甜。我想,先生苦苦前行,其實是對中國歷史的反思,是對中國文化的反思,是對中國國民素質的反思……。這種反思正是為了守候中華文明,傳承中華文明,發揚中華文明。

這心靈的苦旅,成就了獨一無二的餘秋雨,成就了獨一無二的《文化苦旅》,但成就更多的,是人們從苦旅中品出的幸福,一種為歷史之豐富、文明之燦爛的古老中國而驕傲的幸福。

對往事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滄桑感。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我們在生活道路上跋涉時,有了越來越多的觸動心靈的回憶,這些回憶又提煉成每個人各自的幸福。生活中沒有經歷過苦旅,就像是沒有靈魂的木偶渾渾噩噩地走完了人生道路,絲毫感受不到幸福所在和生命的意義。

我想,我們都無法不老,但我們還有可能年輕。試想在若干年後,當我們已老去,開啟心靈深處的那一罈老酒時,定會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那時,我們一邊品著苦苦的香茶,一邊咀嚼過去,然後大笑:“往事如煙啊!”嘆哉,幸福哉!

若將人生苦旅中的一切痛苦的顏色化為蒼白,一切憂傷的情思擰成絲線,一切寂寞的味道品成淚水,一切抹之不去的歡樂孕育成嘴角永恆的微笑,那麼,自此以後,我們就獲得了此生的幸福。若是沒有了傷苦,幸福也就多了一份脆弱。

只有心靈的苦旅,才能讓人越來越接近幸福的天堂

《文化苦旅》讀後感2

背起行囊,車輪碾壓過被歷史丟棄的角落。我是在求學,而你則是在求崇高。

夜幕下,疲倦的倚在他鄉的孤單座椅上,哥倫布青銅雕琢的軀體遙望著神祕的東方;威尼斯深水處是一群群嗜血的蛆蟲;還有甘地的墳塋,中東的石窟。無數的掠影在思緒中亂竄,又是一夜的不寧。孤獨的旅行唯一陪伴的是自己的蒼翠影子。

孤獨是天賜給墨人的文筆,因為形單影隻,簡單明瞭才會看到無數浮華下面的東西。街燈還在夜幕下守望著這片疆土,星空下無數的靜默拼湊成死寂,在旅館裡,這片因孤獨而升騰的非凡思想卻泛起了明亮的光芒。他靜靜的靠在座椅上,像逝去的老者,腦海中盪漾著太多的文墨,恨不能傾灑而今。靠窗的槐木長桌上,孤獨檯燈惺忪的眼神常會偷偷打量一下這位東方的客人。一陣嗖嗖的寒風拂過,紙業像漣漪般清波盪漾,鋼筆順著桌面滾到邊緣,隨即重重的跌落在地板上,清脆的撞擊聲不時還蕩起迴音。這幅上海製造的眼鏡已經落了些土,仔細打量才發現無數的劃痕已經交錯成了網路。伴著主人,他已經看過了無數的美麗與醜陋,幸福與災難,快樂與傷痛,生活與戰爭。厚厚的外大衣已經跌落在木椅的擋板上,一切似乎都處在生與死之間,夢幻與現實之間,靜謐與動盪之間。

這是一次戰鬥,是內心與現實的爭鬥。

這是一次思考,是矛盾與困境的思考。

離開故土,匆匆踏上文化的旅程,背信著純粹的信仰和好奇,毅然決然。那日在西亞的停留結識了一群無家可歸的孩子,歲月已經淡去了他們的痛苦,但卻留下了抹不去的`陰影。你哭的像個罪人。然後你拿起一本嶄新的書將其塞給一個還在推碳車的孩子,老淚縱橫。在新德里,你甘拜了長著,這濃重的文化塵土已經給了你足夠的勇氣。像跪拜孔子,你毫不猶豫。往事如疾水,流淌過心田,澆灌過思想,你豈不也是長者。

你突然坐正,撿起已經冰涼的筆,泛黃的紙上已經是千溝萬壑。用這隻從東方帶了的筆,書寫著這種孤獨中的智慧。

看過你的《文化苦旅》,享受著你的孤獨和你的魅力。冥冥之中黯然神傷。這就是你,我困境的明燈,落魄時的精神支柱,無望時的燈塔,枯竭時的源源動力。遊覽過了你的《道士塔》,看過了你的《天一閣》,欣賞著你的《霜冷長河》,結識了你的《長者》。在寂寞的夜空,總能看到你堅定的眼神,向天空明亮的星斗,照耀著光輝的青石街。

《文化苦旅》讀後感3

我一直不明白餘秋雨先生為什麼要把他的旅途稱為苦旅,直到我把目光投向窗外那縱橫的土地,我才明白,用身體去丈量土地,用心智去打磨文明是多麼不可能的事情。餘秋雨要做的不是頓悟、揭祕,而是體驗,僅僅如此,足以讓他名留史冊。

因為存在的本身比他的衍生更有意義。

秋雨先生無法做到重建,因為散文不是小說,《文化苦旅》更不是《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歷史已實實在在地發生了,存在了,即使再巧的筆已無法更改歷史的選擇,再靈的口也辯不贏已成的事實。餘秋雨只是用自己的巧手給厚重的歷史添加了一縷清幽,僅僅如此,就足以讓《文化苦旅》傳遍大江南北。

因為歷史的本身比任何浮華的餘綴都更為厚重。

餘秋雨的文才並不突兀,也不虛浮,是一種淡然的雅。他深知天賦不過是一種巧合與上蒼的遺棄,所以他不張狂,不恃才。他把一切文才與天賦都化作了一句句對古人的追問與一卷卷對山河的摩挲。因為他已見過太多從山峰到谷底的摔落,所以他深知救贖之路固然如朝聖般潔淨,但除非墮到谷底,誰也不想走這條不能回頭的路,所以他選擇把自我之才徹底熔化,鑄成一把利刃,插進中華的大地中,深深地聽著大地的脈搏。

苦旅是艱辛的,他到了莫高窟,對神祕的深窟投向了一束同樣神祕的目光,向躲在暗處竊喜的蔣孝琬投去一個祖國的蔑視。他到寧古塔,看著中原名士與南國佳人流徙在塞北遼陽。他到了杭州,看到了水龍王錢鏐,看到了白居易和蘇軾,他看到了一切,卻又像什麼也沒看到一樣走了,把所有胸中的感嘆都寄託給了一枝枝瘦削的筆和一張張單薄的紙。

苦旅更是心靈之旅。

先生的感悟都埋在心底,祕不示人。歷史的虛妄與蒼桑都是引子而已,心中的靈感一旦爆發就如黃河氾濫一發而不可收。黃州於蘇軾,琵琶女之於白居易,苦旅之於餘秋雨,都是產生偉大藝術前的鳴奏,通往陡峭山峰上的臺階。

苦旅不是為了弄清楚什麼,而是為了探索的.過程,有些東西並非人類一朝一夕間可以明曉,但過程可以在瞬息間積累。換句話說,探索是為了安撫自己的內心,因為一切你未經探索深究就深信不疑的事情,一定受到了主觀喜好的影響,一切你未經深思熟慮就極力排斥的事情,一定受到了內心恐懼的左右。

先生顯然不想在歷史中摻雜太多的個人情感,他想要的是真實的歷史,哪怕在此基礎上再加以評判。

餘秋雨先生在“巴金百年”中說過:“憂鬱,是巴金對社會的審視,對未來的疑慮,對人性的質問。”那樣,苦旅,是餘秋雨對文明的融入,對歷史的敬畏,對自我的剖析。

苦旅絕非是一條實實在在的道路,即使是,它也不會有盡頭。

《文化苦旅》讀後感4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餘秋裡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共235萬字,有三十七篇。這本書的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隱藏著人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其中最為感觸的是《道士塔》。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來說吧,文章是這樣寫的: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裡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時已是20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醞釀著新世紀的突破。

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裡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於創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家投來羨慕的眼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裡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

他對洞窟裡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著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裡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乾燥,一會兒石灰已經乾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

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當幾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在一個乾乾淨淨的農舍裡,她們婀娜的體態過於招搖,她們柔柔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裡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讓原先幾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幹得不賴,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說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說從沒幹過這種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於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裡是鼻子,這裡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鬍子,像模象樣。道士吐了一口氣,謝過幾個泥匠,再作下一步籌劃。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著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著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

《文化苦旅》讀後感5

文化是什麼?以前我是不太喜歡思考這些久遠、深重的東西,但這次拜讀了餘秋雨先生所著的《文化苦旅》一書才深有體會。

全書包括“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四個部分,每個部分的手法,體裁,閱讀視域是不盡相同的,但每個部分卻都能流露出書香味,描繪出人文味,傳達出情懷味,這是令我這個晚輩後生所深深迷戀的,深深敬佩的,深深感動的。

文化不是傳統,或者說是不等於傳統,它是表現在每個國家上,體現在每個民族中,深鑄在每個靈魂裡的。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言,它“且拜且祭,且憶且思,且洗且泣”。書中的“文化”所談論的是“中華文明”,但又不止於“中華文明”,而餘秋雨老師又相信“最美麗的月色,總是出自荒蕪的山谷,最厚重的文物,總是出自無字的曠野”,於是為尋找,為探索,為重拾那些被丟失,被掩埋,被遺忘的文化,那些在塔裡,在井中,在雪下蘊藏千年的'故事,他出發了!

旅行是苦的,但更苦的是創造。歷史創造出文化,時間孕育了文明,也許是因為歷史創造出了文化,使它漠然,在多數情況下不講曲直,不講感情,甚至不講道理,但好在文化不會因為人類的一點錯誤而拋棄人類,不會在人類喪失自信力的時候否決人類,這是身為“人”的我們的一點慶幸。但只是一點,因為文化很脆弱。它於歷史中誕生,卻不只是依附於歷史,它是由人類與自然共同締造,共同鑄成。但自然卻比歷史更漠然,它的冷眼,連地球都不寒而慄。所以說,人類真正能靠的只有人類自己,只有靠自己才可以守住文化的根脈。但凡事都有正反,人類之中也有險惡的,他們被慾望,名利,權位矇蔽,拿起“棍子”,把文化套上了自己想要的“帽子”,使文化呼吸急促,胸悶氣短,日漸衰弱。我們當然不可以與其同流合汙,我們能做到的只有堅守文化,傳承文化,在無聲中改變那種漠然。

“一個風雲數百年的朝代,總是以一群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最後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彬彬的悽怨靈魂。”書中的話總是令我潸然淚下。悲,為歷史而悲,但更多的是幸,為文化而慶幸。那些“強者雄姿”多是雄心壯志的文化新興者,而“悽怨靈魂”則代表文化守護者,這可能從表象來看是對文化的摧殘,但我認為從深處細觀會有所明悟,這實質上是文化的昇華,是文化的進化,這實在令人慶幸,畢竟,它的枝葉可能會在不同朝代而有所更替,時光流轉之中都被修剪,被搖曳,但是,它的根基仍然穩固具在,非但沒有因為那暫時的動盪而燒燬,挖掘,砍裂,反而更加龐大,更加強壯,更加充滿生機!

歷史可能沉默,或許漠然,但它不會忘記,那埋藏已久的文明,那悠久綿延的文化,因為它的根就在那,只等我們來尋!

《文化苦旅》讀後感6

用歷史的距離丈量歷史,以文化的角度審視文化,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用他的一生走遍大江南北的經歷,為我們講述著這深奧的道理。

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文化苦旅》,展現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一句句的教誨,銘記在心……

生態文明!人們走過了多少文化的彎路,終於灰頭土臉、青頭紫臉地重新抱住了它。山河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是中華文化的生存底線。只有在山河中找尋人生的路,才能用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文化的嶙峋一角。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爭奪這河山,爭得頭破血流,最終還是敗給了生態,一次次的無奈遷徙,一次次的荒野開拓,又一次次炊煙升起,帝王們的雄心壯志,無論如何,還是會敗給這自然的力量,氣候、環境的.變遷,沒有人能阻斷,在這自然之前,人類是那麼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人們按照自然的指示,生存,繁榮,一切的戰爭和侵略,最終還是在於這天地之間。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華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著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人們總想著去違背天地意願,從遠處看地球,發現螻蟻般的人群在星球中跨海侵害同類,是多麼無趣,觀察山河的大地的臉色和眼神,偶爾抬頭看天,猜測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記得,便會發生一系列駭人的災難,因為那是對我們粗魯的懲罰。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

“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我願意一直走下去,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為了尋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只有走過萬里長路,才能真正讀懂自然這本書。我願跟隨者餘秋生先生慢慢的走,一直走下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7

徜徉在一書架散文著作之間,我的心在猶豫,手已經不由自主地取下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剛剛翻開第一頁,就追隨著他掉入那華麗的摸不著邊際的文字宮殿。我一動不動,心卻已背上行囊,和他一起天南地北地遊蕩。冷落了幾百年的古戰場烽火重現,敦煌的黃沙中分明有赤腳的飛天在起舞,靈秀的蘇州偏偏在雨中低聲哭泣……

讀著餘秋雨先生的文字,我就像在某處古蹟放飛著心靈,讓它隨藝術的激流沖刷每一種文化,讓它與古老中國的文化相碰撞!我的心卻被撞痛了,因為這文化承載著太沉重的歷史,太滄桑的過去……

餘先生是一位幸運的苦行者,中東焚天的戰火中,冰島封天的嚴寒中,昔日羅馬悲壯的鬥獸場前,都印下了他清瘦的身影。說他幸運,是因為他總是在最佳的時刻巧遇文化,大雨來到寧波講課,就遇上天一閣開放;黑暗中迷路,卻無意中經過但丁故居。而細心的他又總能從眼前的.蛛絲馬跡中看到深遠的歷史,深刻的思想在穩重的文筆下交匯成河,征服了飢渴的讀者,在華美中益顯沉重,深邃中帶有感性,像茶一樣,幾番品讀,仍有餘香再口。

餘先生又是心痛的,因為他必須一次次駐足曾經失去的輝煌,一次次仰望歷史遺留下來的滄桑。最是痛心在敦煌,於敦煌漫天的黃沙中,我真想隨餘秋雨先生一起跪下,向那個斯坦因跪下。這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它彰顯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傳遞的是一個民族的內涵!為什麼?為什麼敦煌要生在那個時代?為什麼一個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卻沒有一雙智慧的雙眼,沒有一腔為民族文化而生的熱情?我好恨,好恨自己為什麼不早生一個世紀,與那位漠然麻木的王道士對峙,我相信我的衝動可以讓他甦醒!

就這樣,敦煌一步步走著,文化一點點殘缺著;就這樣,我們的祖先,他們精神上的財富一點點地流失著。我不知道,我跪在斯坦因面前要說些什麼,也許語無倫次的我只能瞪著血紅的眼睛在悽豔的晚霞中與他對視!我願讓大漠的朔風將我與他吹成一塑雕像,立在黃沙漫天的敦煌,我願與他對視千年!讓我用這種方式阻止他們對敦煌文化的吞噬吧!我——只能如此!

總是心存幻想,也許,眼前的一切輝煌與滄桑,都是冥冥之中歷史早已安排好的一場戲;,讓藝術活生生地為後人演繹吧!

仍在追隨著餘秋雨先生,讓心在歷史古蹟中游蕩,我在心中祭奠曾經的輝煌與滄桑!

《文化苦旅》讀後感8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感受比較深刻。作者餘秋雨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著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為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著這樣一種精神。

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可這並不是作者的真正目的,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一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作者恰恰做到了為我們的心靈寫下了大大的“震撼”!它以濃郁的傳統文化為基礎,悠久的歷史滄桑為背景,再加上其獨特的行為風格以及富有詩意的語言,所以有人說:“讀《文化苦旅》就是在讀行走的哲學。”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是《牌坊》。牌坊大約是中國獨有的風景線之一,它有著嚴格針對的群體,那些女子,死了丈夫,再不嫁人,便被冠以“貞潔”二字,立了牌坊以資瞻仰。“封建禮數的壓迫”,想必我不再說大家也很清楚,文章牽著線從牌坊,走到孩童的心中,再往前,卻是一個有盜墓歷史的老頭,老頭掌握關於墳墓的第一手資料。從他口中,孩童們得知,那些立牌坊的女子們的墳墓裡往往是沒有人的;至此,故事彷彿畫了一個圓,留下綣綣迷霧,縈繞讀者心頭。尼姑庵裡的女教師,全文並沒有交代這些教師的來頭,也未交待她們的去處,只隱約含糊提到是

大戶人家的小姐,但我們都很清楚。這些素娥臨凡的女教師們,就是以假死護衛貞潔,實際上改名換姓,避至他鄉的牌坊女子們。這一篇以一位女教師的自盡結束回憶。文中多見“看不懂”,“顛三倒四”,“很混”,“思緒混亂”等詞句,不露聲色地深刻揭露,批判了中國封建禮數的殘忍。

還有在《道士塔》寫莫高窟敦煌文書所遭受的歷史厄運以及作者對此的感悟沉思,但文章涉及的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作品先寫王道士敦煌石窟的'罪人,儘管也意識到“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但也提到一些官員的無知和腐敗,但還是將更多的憤怒如洪水般傾瀉出來。這一篇揭示了一個文化悲劇,但除了憤怒與悲哀,作者也未能告訴我們出現這樣悲劇的根源所在。其實不然,人的被“錯置”的命運是導致歷史荒謬的本源所在。而“家天下”的制度則是民族悲劇的必然發生的現實因素,文化認知意識的落後則是這一悲劇產生的文化背景與根源性動因。

世界每一個角落裡都有著文明,全世界都浮動著文明。不論文明先進與否,文明都在不斷變化、發展、創新。每一段文明都有其的一段發展歷史“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讀《文化苦旅》苦,寫《文化苦旅》的人更苦!

《文化苦旅》讀後感9

放下,合起,閉眼,冥想……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本書時,認為是一部介紹文化的無趣書籍,但我的目光卻又死死地粘在“苦旅”二字上。“文化與旅行有關嗎?”“為什麼還是'苦旅'?”“作者為什麼寫這本書呢?”等等奇思席捲了我的內心,決定翻開此書,一探其中的奧祕!

餘秋雨,本書的作者,江蘇浙江人,一九四六年八月生,獲得很多的獎項。我對這位作者最初也僅有這一點認識罷了。不多說了,管他作者是誰,誰讓這書名這麼新奇呢?於是,我便在書桌前,開啟《文化苦旅》,與作者進行一番“苦旅”。

第一站:中國之旅

“來,給你介紹一下我的家鄉”,我同餘秋雨緩緩地走進了他的家鄉,聽他講訴牌坊的由來與故事,在尼姑庵附近看孩童們打鬧,慢慢移步西山邊的寺廟,傾聽木魚噹噹,和尚誦經,漸漸地,他便與我說起了生態文化,一邊聽著,一邊望向祖國的山河,江水滔滔,群山挺立,感受這山河文化的偉大磅礴。

不知不覺中,他將我領到了都江堰,聽他講述李冰與都江堰不解的淵源;

又將我領到莫高窟,從壁畫中感受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

又將我領到西域喀什,穿越千年,去感受這兒的文化大匯聚;

有將我領到黃州,帶我去傾聽一代大文豪蘇軾的內心,聽蘇軾吟誦“大江東去……”

第二站:世界之旅

感受完中國文明,我與餘秋雨又遠渡重洋,進行各國的文化考察。

這中間,我一直追隨餘老師,一起遊歷了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像他這樣以人文學者的身份對如此多文明遺址進行整體性穿越,在他之前,國內外均無先例。

最後,餘老師告訴我:即使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差別很大,但既然都是“文明”,就必須應對所有文明共同的敵人,那就是一切非文明的力量,最典型的就是恐怖主義。

第三站:人生之旅

餘老師說:“高貴的生命要創造文化,必然經歷坎坷。”因此,“苦旅”,並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創造之苦。

於是,藉此機會,餘老師帶我走進了許多文化的'創造者。例如:謝晉,巴金,黃佐臨,陳逸飛等曾是上海文化的驕傲代表。並與他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交談,詢問,體會到一位偉大文化創造者內心的孤單與無奈,堅強與不屈。

睜眼,結束了這三場“旅行”,通過旅行,初步的瞭解了“文化苦旅”的本質是什麼。但,通過這一讀,讓我更加深刻的瞭解了作者,更加深刻的瞭解了文化,更加深刻地瞭解了人文。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書籍是我們生活的導航,它教會我們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身,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然而讀《文化苦旅》,當茶餘飯後咀嚼著其中優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

開啟一本好書,迎面撲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氣息,彷彿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發出馨香。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們能夠隨意想象,想象自身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身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身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說,我們會隨著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鬱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閱簡單詼諧的書,我們能夠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然而讀《文化苦旅》,讓人變得深沉達觀。

任何物體都有承載它的器皿,唯有知識無垠無度。文化的承載,不只是書籍,就象餘秋雨所言,歷史文化的滄桑,散佈於歷史的.古蹟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爾斯泰曾坦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恰恰羅素·羅蘭又說:“智慧,友誼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沒有鑰匙,如何開啟智慧之門,又何談放射光芒?文化苦旅這本書,昭示古代歷史,人類告別愚昧混沌,從事文化探尋的歷程與辛酸。文化,看似平凡,實際上是人們心靈與古今中外一切民族優秀文化,智慧相結合的過程,也是繼承與發展的過程。沉溺紙醉金迷的世界,讓我們遠離了文化的正面薰陶。讀《文化苦旅》,不但能改變人的氣質,還能使人樹立更為健康人生觀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負蒼天賦予的生命,成為滄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這對於人生的回答,對於國家的培養,對於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對人類的歷史,無疑是最好的回答。

讀《文化苦旅》,是一種陶冶,是一種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芸芸眾生中,不以榮辱待己,不論成敗待人。不熱衷追名逐利,使自身超凡脫俗,你會仰頭看天,藍天澄清,白雲悠悠,釋懷心裡的鬱結,應對現實,笑對人生。在物慾橫流的日子裡,品味古人談的“知足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教誨,會注入一股清醒劑,快樂地生活著。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穫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激情;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渾濁的官場,如何獨善其身,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發奮;當我志得意滿時,一個個歷史人物的興衰榮辱告訴我盛極則衰……

《文化苦旅》讓我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嘆人生百態。我只願情緒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有時候讀書不是一種消遣,而是提高自身的學識,開闊自身的眼界,聆受文化的薰陶,暢想無暇的夢想。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我拋棄了所有的憂傷與疑慮去追逐那無家的潮水因為那永恆的異鄉人在召喚我他正沿著這條路這來。摘自《採果集》。人總會不斷地尋家又棄家做著永恆的異鄉人再從無奈中尋找出路重新出發。老師向我推薦《文化苦旅》讀了感慨良深。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他越野歷險萬公里實地考察了中華文化在內的人類各大文明的興衰脈絡沿途寫下了《文苦旅》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找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其中《道士塔》和《陽關雪》等是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象感嘆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蒼涼之感見於筆端。《白髮蘇州》和《江南小鎮》等卻是柔麗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風雨天一閣》《青雲譜墮想》等直接把筆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 還有文化走想文章《上海人》《筆墨祭》以及讀者熟知的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散文《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餘秋雨先生憑藉著淵博的文化和學史學的功底他寫下的文章有著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同時也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文化苦旅》在作者有限的文字空間裡無論是大漠荒蕪的陽關古道還是秀麗悽美的江南小鎮;無論是多年叢立的牌坊默無聲息的.廢墟還是病房外那株幽香撲鼻的臘梅風雨飄搖中的天一閣濃厚的文化氣氛自然升騰出來。

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歷史社會和人生等因素交融在一起作者筆下全是文化感悟的對應物讀來總能記人有所思悟無端地感動。《文化苦旅》的內在魅力是在山水風物之間尋找文化靈魂和人生的奧祕探索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明。它的藝術風格磅礴大氣典雅而富於激情靈性的語言敘事描寫抒情議論自然交付的手法共同鑄成了餘秋雨"文化散文"的厚重感和形式的新穎性。因此無論是讚美者還是批評者都不能不承認這樣的文章無疑是美的健康多美。在惡俗之作普天蓋地的今天我寧願選擇這樣的。餘秋雨先生的散文既無宮庭軼聞氣功祕傳又無算命學和厚黑學更無慾蓋彌彰的色88aa情描寫是極為嚴肅的純文學他開創了散文創作的新路。這種將"學者文化"特色溶於自然山水之中寄託自己獨有的情思才使他的散文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共鳴。無數的捧閱不正證明了我們的社會多麼需要這種辭旨兼勝的作品麼?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近日,我有幸拜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讀過之後,掩卷沉思,多種情感交織在一起:悲憤、沉重、欣喜……

《道士塔》前,他感慨萬千:既悲又憤。悲的是王道士的無知幼稚,不懂得文物的價值,官員隨意處置那唐朝的經書,送給京官做生日禮物,留在家中自己收藏,在少量經書運往京城的過程中任它被拿走。憤的是那些外國人知道這文物的價值,卻利用王道士的無知用極少的錢或物品換得大批經卷,使得大批價值連城的文物流落到海外,而中國的專家研究自己國家的敦煌卻要飽含屈辱地從英國人手中買微縮膠捲。

雪災人們心中大都是美麗的,《陽光雪》卻帶著一千多年的沉重飄飄灑灑,站在這昔日的.戰場,帶著這沉重的心情,在這如潮的沙墳,如浪的寒峰間,又想起了昔日王維的勸酒,又想起貶謫逐官的人們,飄揚的雪花中獨立寒風,無論是誰,處於此情此景,心情都會不由自主地沉重下來,本還該有幾聲羌笛和胡笳做伴,可那卻是士兵的哀嘆,在這昔日的戰場上,其實心頭最多的還是沉重的心情。

也許苦旅中作者還帶著幾分欣喜吧。

《臘梅》,生在病院裡的臘梅,帶著一種高雅淡潔的清香,在病院竟還有臘梅,芬芳淡雅的香味讓所有病人的情感都投在上邊了。下雪了,他們在乎梅花朵數的增減,下大雨了,他們在乎梅花會不會被打落。下雪了,有身子嫋娜的護士冒雪數花,下雨了,有身材頎長的護士架傘。即使是生病也帶給作者以欣喜,他的心中應是快樂的吧,因為冬天,他們有過一枝臘梅淡黃色的臘梅,傲然立於雪中……很久很久……

也許這文化的苦旅帶給作者的不僅僅是苦,還有悲憤,還有沉重,還有欣喜,還有……我讀了這《文化苦旅》是帶著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作者的漂泊旅程中,每一次的留駐都不會否定新的出發。每一次心的感悟,都帶著一絲智慧的光彩,也許它比任何一段文字都蒼老,但作者的心是永遠年輕的,懷著一顆年輕的心去遊歷大江大河,遍訪大好河山,趁著我們還擁有一顆年輕的心,讓人生永遠充滿年輕的心情,擁有年輕的色彩,永遠年輕!!

山水間的跋涉之時,作者有時有許多的回憶,而這種回憶滲入筆墨之中,讓我感受到山水歷史之外,人生回憶也能增加聲色情致,也許作者本無心寫這些,是山水給了他回憶往事的空間。也許這些只是因為作者的心還是年輕的,年輕的心不只屬於年輕人。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作為一個外國人,馬可波羅用"世界上最高貴.最美麗的城市。"來形容杭州;而在中國,人們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來表達對杭州的讚美,她的美,早已被歷代文人傾注了太多的描寫詞彙。

作者所言極是,一個淺淺的小海灣,被潮汐和長江帶來的泥沙淤積,導致其將會"與世隔絕"在水的蒸發下慢慢成為一片沼澤地,鹽鹼地......這一切由自然定下的道路,若是沒有那堪稱奇偉的力量和恆久的堅持是無法改變的,然而,中國曆代人民卻以人力真真正正地做到了這一點。

首先,她迎來了一個〝亦正亦昏 〞的君王——隋煬帝。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使得她頓時熱鬧起來,成為重要城市,居民愈來愈多。為杭州的〝美〞刻下關鍵的一道痕跡。就這樣繁榮延續至九世紀二十年代,擁有《長恨歌》,《琵琶行》......作品的巨匠白居易帶著水力學家和城建學家的風姿款款而至。雖年過半百,卻不顧身體,整日忙忙碌碌地指揮湖中的的改造升級工作;雖已成為文學巨匠,卻無絲毫傲慢,每日奮鬥在工作現場......為杭州的"美"留下濃濃文氣的第二筆。

江山易改,在中國的歷史上這是讓人習以為常的。當時光流入十世紀,吳越王錢鏐 帶著他獨有的民生.環境保護意識,在杭州的歷史洪流中沉浮。他大修海堤,以竹築填巨石為塘,以九重巨木為柱......造下"捍海塘",甚至成立專門的部隊,對太湖就行清理打掃......並以所謂“小國”的智慧為我們保留下了杭州這一美麗的`奇景城市。

“杭州實在是太幸運了”,作者用一句通俗之言道出了關鍵。蘇東坡——一個我們熟知的偉大詩人。他的詩總是充盈著難言的氣息;作為一個詩人,他本性愛好作詩。然而,令人驚異的是,杭州的“魔力”使他也化身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水利工程師——甚至,比白居易還要徹底,他有廣闊寬巨集的志,也有細緻入微的心,正是他的這“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性格,他發現了西湖逐漸被葑草埋填這不起眼之事;他制定周密的行為方案,上奏朝廷,將西湖大刀闊斧地改造。當然,古時沒有電動機械,只有靠人力。那一擔擔的石頭、一把把淤泥......我們可以想象那場面的複雜與浩大。

先有生態而後有文化,歷代文人、君王到平民百姓都在有意識或潛意識中做著生態改善與保護這件事。我想,或許是這成就了杭州的詩意盎然與美麗。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道士塔”“白蓮洞”“天一閣”“天柱山”……一個個不曾聽過的名號在目錄中閃現眼底。我有些期待,也有些慚愧。對這本書也有了第一印象:這是本遊走于山水間的書。

翻開輕而薄的書頁,一行行散發著油墨香的文字,以一種平凡而樸實的形態,在我眼簾浮現。餘秋雨教授的文字很精煉,讓你挑不出一絲廢話,也無法補上什麼欠缺。只覺這一章章,一頁頁,面面俱到,包羅了中華廣闊的天地,也收納了中華文化千年的積澱。

那是山水間交織出來的美感。蘇州,三峽,或柔美,或磅礴。多元的基調流淌在字裡行間,讓你不經意間便把中華文化一覽無餘——立體而真實。就像一幅畫卷,平平地鋪開,用其旋轉的魅力,把你的靈魂吸進去,卻又以一種更自由的方式,讓精神遊走於這世間,全然沒有邊境,無拘無束,這般暢遊在神州大地。

《道士塔》一文,讓我情有獨鍾。文章筆調沉重得罕見,彷彿含有千斤的痛楚和冤屈,用血與淚把當年那觸目驚心的一幕,深深地刻畫。歐洲學者瞥向夕陽的那抹遺憾,王道士可鄙至極的笑臉,京城官員心中即將獻上的禮物,一切切,都那麼讓人痛惜。一輛輛牛車,載起中華千年文化,在沙漠中留下深深車轍,只因其揹負的,是文化,是沉重的中華文化!作者的筆像刀鋒般尖利,在心中割下深深的傷痕。似要仰天怒吼,吼出心中的悲憤,卻有愕然發現,只能留下淡淡的迴音,王道士可恥的背影,義無反顧的打開了那扇門。夕陽入學的殘光,和靜靜淌下的淚——文化遺失的淚。

和餘秋雨教授那豐富多彩的遊歷相比,我算得上是井底之蛙,孤陋寡聞至極。去過卻唯一留下印象的,便是秦始皇兵馬俑。記得那是一座輝煌的寶庫,各種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排列出一種令人心悸的莊嚴陣容,威武霸氣,為他們那個強大的王朝——秦!那是屬於秦人的自信,源於他們強盛的國力。

然而偉大的'秦王朝在短短十五年後便被一場規模浩大的農民起義推翻。由於秦皇的暴政,百姓把一腔怒火全部發洩在了秦宮。秦的文物,有的被拿去鑄鐵,有的被直接焚燬,大都不知去向。但這支地下軍團,卻仍然安靜的沉睡。千年之後,他們被髮掘,終於再一次顯示那個耀眼的,強大的秦的光輝!

我想,這番文化的積澱,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影響,也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它將在每一個炎黃子孫心中延續!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有的書像一杯濃茶,越品越苦,越品也越有味道。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就是這樣的一杯茶,我品了很久,終於把它品完,覺得餘味無窮。

這本書是一本散文集,裡面大部分都是餘秋雨走遍大江南北的遊記,還有一小部分則是他的回憶性散文。書中的遊記和我們寫的非常不一樣,餘秋雨除了景色描寫,更注重的是對當地文化的細細瞭解和深深思考。每到一處景點,餘秋雨總會以他獨特的視野,寫出許多對景點包涵的文化的感悟,或愛或惡,或喜或悲,讓人看了總是收穫頗多,感慨萬千。這點是我們寫遊記想不到,做不到的。我很想向餘秋雨學習,以後儘量在遊記中加入更深層次的文化內容,把自己更多的思考融入其中,這樣的遊記才是精彩的。

這本書中一共有37篇文章,我最喜歡其中《信客》這一篇。這篇文章生動而又深刻,把以前信客們的歡喜憂愁寫的淋漓精緻,我其實挺敬佩信客這個職業的人們的。他們風裡來,雨裡去,東奔西走,千里迢迢地為人們傳送各種東西,辛辛苦苦地工作,賺的錢也只能勉強餬口。我很喜歡文中的那個小夥子信客,他有一顆善良並附有責任感的心,是個很不錯的人。書中還有一篇文章是描寫我的故鄉——蘇州的,名字叫《白髮蘇州》,寫出了蘇州悠悠2500年的歷史和蘇州文化的獨特魅力,把這裡的風土人情描寫的很是細膩,讓我越發為自己的家鄉自豪了。

看完後我還在思考一個問題:書的名字為什麼叫“文化苦旅”,苦在何處呢?我認為在餘秋雨的眼裡,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充滿了苦味,因為這些輝煌的文明常常會遭到各種破壞、流放、毀滅的'命運,就像《道士塔》裡的莫高窟文獻、《風雨天一閣》中的藏書、《柳侯祠》中的柳宗元、《廢墟》中的廢墟,都讓人發出深深的嘆息,感嘆中國文化成長的艱難。

我又想起另外一個問題,平常人到一個景點,總是興高采烈,為什麼他能品出苦味來呢?在這本書的序言裡,餘秋雨這樣寫道:

“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常常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著,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

餘秋雨能夠品出苦味來,正是因為他熟讀歷史,精通文化,所以才能品出山水背後的苦味。我想,這樣的“苦”,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