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後感經典【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65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苦旅》讀後感經典【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滇橄欖的甘甜在苦澀之後。

書吸引我的不止是文字,還有那泛黃的書頁散發的樸質的清香。我身邊的許多人都不喜歡書的味道,我卻不然。每次翻開《文化苦旅》之前,我總要先嗅一嗅那書的味道。後來我發現,這種味道可以把人帶入一種境界,跟隨餘秋雨走進文化,找尋文化中的足跡,以深邃的眼光觀滄海桑田的變遷。記得,前言中餘秋雨寫到,書名之所以要叫“文化苦旅”,是因為在歷史中穿梭的沉重。是的,當讀到《陽關雪》和《廢墟》時我分明能感受到他觸控風沙與殘亙時,我的靈魂也在震撼,震撼的同時眼前浮現出秋雨先生再回首凝視這些古道遺蹟的凝重,好像風沙也打在我臉上,心上。不是鑽心的痛,卻久久揮之不去的`矛盾和悲傷。我耳邊迴盪著“這裡,一個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這時,一個炎黃子孫的子孫,怎能不痛,在滴血啊,那裡就是中國人心中一道抹不平的傷痕。再看看墨印之下又竄入眼中的黃,書頁上質樸,洽似古老和枯萎了的昏黃正是我腦中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的顏色。

但正如秋雨先生自己所說,如果深邃和青春總是無緣,學識和遊戲總是對立,那麼走進文化和歷史也就稱不上享受,連會心一笑都沒有總是悲傷就是莫大的折磨。人生如戲,歷史亦如一場氣勢恢巨集、蕩氣迴腸的大戲。所以有悲傷就有喜悅,有反思就有進步。雖然讀到《白髮蘇州》時稱不上快意,卻也有了幾分舒心。真像他說的原先心裡的皺痕也被抹平了 。不用再在風沙中停步,向粗糙的手掌心中呵氣避寒了。而可以蜷縮起身子在這精緻的亭臺樓閣中品一口茶,觀茶杯中的茶舒茶卷直到思索,一直思索到進入夢鄉。不是說蘇州少了歷史的沉澱,而是西湖中的沉澱就猶如西子一般清澈純淨,思量的問題也顯得輕鬆了許多。

此刻,我嘴裡正品著一顆滇橄欖,也體味到作者先寫《道士塔》再寫《江南小鎮》,最後寫《這裡很安靜》的意圖了。原來這一顆滇橄欖苦澀中的回味正如回味歷史,回味文化,回味《文化苦旅》一樣。好像人的認知和年齡的增長亦如此。想起自己也這樣。開始淺薄讀史時只由兩種感情,悲傷之後就是憤怒,怒王道士,怒千千萬萬個王道士的愚昧無知。怒國家寶藏容身之所卻在大英博物館,龐大的中國卻沒有一個卷宗的位置。可是當我越深走進歷史的世界,才發現了一種文化、一種交融、一種安靜的思考,反省真正的歷史,安靜的,不帶任何個人的感情色彩。到《這裡很安靜》中的秋雨先生雖然也被震撼,卻處事不驚仍然冷靜的思考著,思考著,最後宛爾對著街上的日本人一笑。我才頓悟,這就是智者,這就是大家廣闊溫潤而博大的頭腦和胸懷。這是經歷多少歲月如歷史一般的沉澱才讓一個人成為真正的慧者。歲月與時光也在磨礪每個人的歷史,我這顆棘頭刺腦的小石子兒還早呢。

有點甘甜,我嘴裡的橄欖,頓時暢快。讀史明智,讀文化,讀完《文化苦旅》合起書一瞬間的暢快與振奮。旅行,一次洗禮讓我更加學會了思考,安靜地,安靜地思考身邊的時光流逝。反省歷史,我又看到窗外明媚的希望,正如橄欖綠一樣深沉穩重,卻有著陽光與生機勃勃!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捧一抷泥土,上面有你深深的足跡,是文化的苦旅…… ——題記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訴苦旅。”沉沉的夢中,聽見遠方的鐘聲。

在心底,亦聽見心靈的召喚。蠢蠢欲動,我要行走,筆直的走去,冥思其文化的深意,苦行到遠天的盡頭。

孤身一人,遠離世俗的喧囂,享受這份隔絕人寰的幽靜和這些燦爛的中華文化。苦行,只奢望能有一種苦澀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年輕。

一抹斜陽溫柔的撫在臉上,天地變得分外明亮和安靜,於是追隨著餘秋雨先生的'腳步,進行一場異常深刻的文化苦旅。這是一次對文化的祭奠,也是一次心靈的叩問。

無垠的沙漠,沉靜而悠遠。夕陽的餘暉投下一片陰影,沒有綠色,缺少水源,只是一隻來自歐洲的駝隊,留下一道道車輪碾過的痕跡。在沙窩中一串串深深的腳印間,在一個個夜風裡的帳篷中,在一具具潔白的遺骸裡,將中華五千年積澱下來的敦煌文化就這樣一點一滴的消磨殆盡。這是中國的土地,這是華夏民族的文化!當敦煌洞窟重見光日的那一刻,我們的文人,中華的傲骨又怎能不愴然涕下?敦煌千年的變遷,怎能不讓無數中華兒女熱血滿腔?流過太多眼淚的眼睛,已被風沙磨鈍。

我們,是飛天的後人;這裡,是我們的天下。中國的榮耀和恥辱掩映著敦煌壁畫美的蹤影。血與火的征戰,又怎能容你們踐踏?

可是,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終究成了人們彩色的夢幻,一種聖潔的沉澱,一種永久的嚮往。我冥思,諾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這是中國的悲哀,這是中國文人的悲哀。

我思忖良久,在這一場文化苦旅中,中國喪失了什麼,中國人又丟失了什麼?是一種民族氣節,是中國文人所獨有的傲骨。

談到中國文人的傲骨,就不得不提到這樣一個人,他就是陶淵明——田園詩人之祖,隱逸詩人之宗。

在中華歷史的長河中,陶淵明確實是一顆耀眼的星辰,他不僅以善詞文著稱,更是一種淡泊名利、高潔傲岸的高尚情操感染著無數文人,甚至影響中國文壇的深層發展。

陶淵明出身庶族,29歲出仕為官,後任澎澤縣令。諸多黑暗的官宦生涯,使他無法與世俗同流合汙,到任81天,為了“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憤然離職。至此,陶淵明十三年的官宦生涯結束。於是毅然隱匿於廬山之下,走上了歸隱田園之路,以追求其內心的寧靜與淡泊。

那年,陶淵明41歲。每天以酒為友,以詩為樂,以菊為伴,兩袖清風,充盈著古代知識分子追求個性價值的信念,昭示著古代文人高曠雅緻的風采,以及中國文人所獨有傲骨。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閒適的田園生活中,他心情自然而寧靜。晚年貧困潦倒時,也不願再入仕途。直至427年11月,63歲的陶淵明淡然離世,魂歸南山之下的茅廬中,步入桃花源的隔世生活,歸去來兮……

我開始思索文化的真正內涵,或許餘秋雨先生筆下的《文化苦旅》正是一種對文化的深層認知,對文化的種種歷練。

於是我用哲學的眼光看待苦行,冥想苦思,探山水名勝,觀人文風景,自然是歸結於文化的薰陶,精神的洗禮。

停佇於那些流轉千年的文化之中,苦行亦冥思,只願挺起中國的脊樑和傲骨,和餘秋雨先生貼近山水,苦旅文化,冥思深涵……

《文化苦旅》讀後感3

苦旅是基於文化之上的一種旅遊,發起者多為所謂的大賢大聖。孔子周遊列國,只為讓多數人接受自己的儒家思想,期盼著有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君主,這是發揚式苦旅;莊子野遊於自然中,是要通過艱苦的環境,磨礪自己的心境,這是無為式苦旅;而秋雨先生則是在苦旅中,去發現那些未知的,或已知的文明的`歷史,這便是探索式苦旅。

文化和自然像一對孿生兄弟,彷彿沒什麼關係,卻又讓人想不出什麼正當理由讓他們分開,我們向前文一樣,去問問古代的哲人,孔子會說:“我向來支援有限度的愉悅。”;墨子會言:“我比你更簡單,拒絕除生活必須外的一切鋪張浪費。”;荀子道:“我認為人的惡習必須用殘酷的刑罰幫助他們改正,讓他們徹底記住後果。”;老子和莊子站在旁邊,彷彿早就看穿了一切:“在自然和文明中選擇,我們定會選擇自然,因為自然才是文明之道,”兩個老人又相視一笑,“而瞭解自然的最好方式則是在苦旅探求文化。”

秋雨先生彷彿悟道了精髓,他在旅遊中瞭解到了文化,這個過程應是讓人開心,或換種說法,是讓人心悅的,又何被稱為苦旅呢?我曾經問過我媽。我媽回答:“苦是苦在肉體上的,是為條件的艱苦,而樂是樂在精神上的,假如旅遊真的苦,那麼秋雨先生幹嘛要吃飽了撐著去尋找那些文化的印記呢?現在的孩子整日以手機為友,以僅供消遣的小說為朋,反而以名著經典為敵,學業為輔。認為只有玩手機才是最好的休息,其實那只是一瞬間的愉悅,而不似閱讀經典達到長久的滿足。”

其實苦旅只是名稱,在實質上是樂(讀悅)旅。

我聽完不覺羞愧難當,我也曾去過許多地方,無一不是對於歷史的元老重臣,我卻對向華夏盡忠多年的老臣視而不見,甚至有意忽略,這豈不是對悠久華夏文明的輕蔑與不屑?那些記載著血與淚,朝代更替的文物,幾千年來見證著前人用鮮血換來的古物,到我們這卻引不起一絲關注!我想,古物們定在為這些前人感到不值得。

秋雨先生彷彿是第一個找到了聖賢所尋的大道的人,但明代的徐霞客才是第一個實踐苦旅的人,徐霞客跨江河,越泰斗,穿林海,從北部富饒之地,到南方艱苦的壞境中,橫跨南北,縱越東西,條件艱苦,我也不相信徐霞客沒有抱怨過,沒有喊過苦,但他依舊完成了自己畢生的夢想,儘管有可能完成的不太完美。徐霞客要告訴我們的是苦旅,苦在外在,甘在心中。他完成了歷史第一次苦旅。

先前,我看完文化苦旅並沒有什麼感悟,只是單純的認為秋雨先生很厲害,不怕吃苦。直到後來,我在人間詞話中看到這樣一段話:“古之成大事,大學問者,必經三重境界。一為‘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為確定自己的目標;二為‘衣帶漸寬人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為為目標而努力;三為‘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為千心萬苦找到了自以為的真理,卻發現真理一直都在你旁邊。”秋雨先生便是在第二層境界與第三層中間吧。

我在看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過程中,迷迷糊糊感受到了自己對文化的追求,但可能我還小吧,不清楚自己到底被古老的各國文化哪一點吸引住了,這也許還需要我像秋雨先生一樣去探索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4

父愛如大山,嚴厲背後,是一顆細膩的心;父愛如湖水,默默無聞,卻滋潤我們的心;父愛如皓月,沒有火熱,卻在黑暗中給你指明方向……看,那父愛如涓涓細流,匯成一絲絲溫暖,深入人心,沁人心脾。

翻開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牌坊》一文首先躍入眼簾。正在吸引我靜下心去看這篇文章的還是其中穿插的一個外國故事,說的是一位姑娘為了保住貞潔而跳水自殺,她的父親抱回她的遺體,放進了冷庫儲存。老修女寫信給教皇,這個姑娘被封為聖徒。有一天,一位醉酒的青年誤闖入冰庫,發現這位美麗的姑娘,當他貼著冰塊時,本該冰冷的冰塊卻是熱氣騰騰,他靠著姑娘散發的熱量,扛過刺骨的寒冷――姑娘真的顯靈了。最後,青年挾著解凍的姑娘飛奔,像要把她送出天邊……

這是小說《熱冰》,關於處女與冰塊的故事,一塊聖女的牌坊,不是石頭做的,而是一方冰塊,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具有這樣幻想色彩的外國小說。剛翻開這本小說,我便看到那段微微加粗的黑色字型,這些字好像從泛黃的紙張裡悄悄地浮了上來,就像那位美麗姑娘把溫暖傳給青年那樣,要把書中的內涵傳給我。才疏學淺讓我領略不了別的,只在腦海裡出現明晃晃的兩個大字――父親。

往前翻了幾頁,開始看《牌坊》的正文。這是一個由叫潘木公的聰明老道和善良的石匠引發的故事:一位年輕石匠告訴潘木公,那些立了牌坊的自殺女子墓都是空的,不是升了天,而是被她們的父親轉移了。故事的最後,寫了這麼一段話“在昏暗的月色下送別小船的,總是父親。因為母親裹著小腳,行走不方便,更怕她在河邊哭出聲來。父親很少說話,步子輕輕,快速向小船走去。那神情,與那位把女兒封進冰庫的外國父親,完全相同。”父親把女兒送走,是想給心愛的她一個未來,鄉村的封建思想會讓這些女子背上一個沉重的包袱。小船向前駛去,漸漸淹沒在遠處的微光中,父親還是靜靜地站在岸邊,舉目遠眺,默默留下一行淚水……這讓我想起我與父親的一個故事。

童年的時候,父親常要等我。有一次拉丁舞演出,我要去彩排,父親開車把我送到表演的地方。我和朋友一起在臺下等候時,突然一個和我們一起跳舞的女生撞了過來,她的手機掉在地上,發出“啪”的一聲,她心疼的罵我:“你沒長眼睛啊!沒看到我走過來嗎?沒教養的,當自己是誰呀?快把我的手機撿起來!”突然遭到一頓痛罵,我一時沒回神愣在哪兒。朋友看她狂傲的樣子,義憤填膺的說道:“明明是你撞過來的.,憑什麼說我們啊……”,亂說一通後,朋友就拽我離開。意外被罵使彩排的心情也沒了,草草結束彩排就準備回家。

獨自離開舞臺,去父親停車的地方。在我的必經之路,遠遠就看到父親一個人站在路口等我的身影。盡力隱藏心中的不快,但我還是低估了父親的火眼金睛,看來子女任何的喜怒哀樂都逃不過父母的雙眼。心中的委屈瞬間氾濫,父親雖沒有替我伸張正義,但他的循循善誘,悉心教導還是慢慢平復了我的心情。這就是我的父親,常伴我左右。沒有豪言壯語,卻用潤物無聲的默默等待詮釋著一個父親的無聲愛意。

散文中的那個父親,等待著沉睡大地上悄悄出現的熹微晨光,等待著鄉村的解凍。我也在父親充滿愛意的注目中,從蹣跚學步到翩翩起舞,從牙牙學語到四書五經。在人生漫漫長路上,父親就是那個始終願意不離不棄給我溫暖的人。

想人間婆娑,全無著落;看萬般紅紫,過眼成灰。珍惜那如山的父愛,讓那絲絲的溫暖流進子女的心田,開出人間最豔麗的花朵。

《文化苦旅》讀後感5

在這次短暫的節假日裡,我讀完了文化苦旅這本書,閱讀時間雖短,但她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中國文化在最高層面上是一種做減法的文化,是一種嚮往簡單和自然的文化。”餘先生在《文化苦旅》一書《魚尾山屋》中如是說。

當我的靈魂跟隨先生的文字從解凍了的鄉村走出,心裡還徘徊著那些被冰封在貞節牌坊裡的女子,偏見在女子身上的烙印終究是越來越淡,只是這種根深蒂固的念頭做出的減法是以眾多的美貌絕倫的東方女子的生命為代價的,但我覺得這似乎只是一種表象,真正改變這種偏見,為文化做“減法”的是一個個敢於站出來,說出來,做出來的女子,甚至是男子,而那些湮沒在《中國曆代失蹤女子》名錄裡的只是僥倖活下來的人罷了。

當我的思緒沉浸在先生《我的山河》中不能自拔,隨著他的文字從中國的地域到天地間的戰爭,再到對中華文化三條天地之線的踩踏,也一起感喟中華文化在海洋領域的缺失,直到先生的最後一句,以陶淵明的“託體同山阿。”畫上句號。先生的這一收筆給我一種戰役激烈,又鳴鑼收兵的失落。

先生的文字幽默詼諧,引喻更是另闢蹊徑,文中把都江堰比作一位年邁的老祖宗,一批千年的駿馬,文字傳達給我的不只是一座防洪工程,更是道,如此浩大的治水工程,連於山系於人,厚重的中華文化又做了一次減法,正如書中所言“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山與水渾然一體,人與山水天人合一,雖不能盡懂先生所詮釋的中華文化,讀此處也有種觸動心靈之感。

書中的一些人物也讓我記憶猶新。像《道士塔》裡的王圓籙之流,歷史錯付了人,才把自己一層層剝開了給人看,諸如敦煌莫高窟,這些文化的靈魂,被一次次蹂躪,支離,瓦解,後人從這些碎片中聯想,猜測,補充,爭論,我們只能自我慰藉:也許維納斯的斷臂延展了她的美。《杭州宣言》中的錢鏐讓我竟一時遮蔽了“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美景,為他的形象所折服,他無心青史留名,卻關注著“民眾的福祉、一方的平安、海潮的漲落、湖水的濁清”這又何嘗不是歷史在做著減法,當中國曆史的著眼點從朝廷榮顯轉向民生和環境的時候,人民為他修建的錢王祠才是“歷史良知的一項修復工程”。杭州宣言不是人文的讚美與人間天堂的炫耀,而是“關於自然,關於生態,關於美麗,關於人間”的`宣言,這難道不是文化的減法嗎?

讀罷此書,很多潛意識裡的“我以為”變了模樣,寧古塔不是塔,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帝,道光、咸豐,褪去了光環,首先成為了一個個普通人,有著普通人我擔憂,懼怕,就連我無比崇拜的王國維先生的死也變了樣子,書中提及“他死於一種文化”,他無法把文化與朝代割裂開,讀來由衷喟嘆。範氏家族幾代人痴守的天一閣,只能守不能看,這個在藏書樓下生活的家族,把天一閣捆綁成了範氏家族的一個宗教式朝拜的物件,他們誠惶誠恐了幾百年,然而最後天一閣的樓板上留下的不是文人的腳印,而是偷兒吐出的一大堆棗核,竊以為文化是不能束之高閣的,只有一次次的碰撞一次次的毀滅與修繕才是文化該有的模樣。

《文化苦旅》讀後感6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著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為我們是沒有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生活,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著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裡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裡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裡,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蘊藏著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著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地遊歷著,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滄桑的一種回顧,嘆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著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裡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著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著《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悅,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悅。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著讀著,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啟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細節。要知道學生們真正的想要的是什麼,想聽的是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然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有責任心還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為豐富的“情感”,才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這些是我在讀完《文化苦旅》後的所思,所想,所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7

中國燦爛的禮貌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裡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向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餘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帶給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著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此刻不一樣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也能夠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著少年的激情,享受著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因此,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著不一樣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禮貌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禮貌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以前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儲存下來的東西到了必須的極限還是會被時刻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以前,便永遠無法活著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餘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正因,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日,沒有昨日就無所謂這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預設。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齊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攜一縷茶香,沉醉於書卷。

初聞餘秋雨是因為那篇《信客》,久久不能忘懷。於是開啟《文化苦旅》,跟隨者餘秋雨的腳步,徜徉山水間,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餘秋雨在他的中年時光裡,懷揣著少年的激情,享受著老年的清閒,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靜靜地品味這一杯歷史的佳釀??

未看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莫高窟的石洞守護了千年的壯麗,而王道士手中的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裡。黃沙之上馬啼聲聲,唯留下千年的遺憾。眼前不禁浮現王道士送外國學者遠去時虔誠的微笑,想恨他,卻覺得無力,他根本沒有足夠的偉大承載起一個民族的巨大悲哀。這只是一個時代的悲哀罷了。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江南小鎮給予我們一種寧靜與安適。面對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在荒山結廬有著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厭倦了官場浮沉,找個地方隱居,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柳宗元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於是“永州八記”成為永恆。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著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陽關坍弛了,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沙墳座座,誰也不能想象,這兒,一千多年前,驗證過的人生的壯美。羌笛聲聲,音色極美,可惜,後來都成了一個民族的哀音,然後消失在朔風之中了。

天一閣風雨飄搖,一個家族艱守著一座藏書樓。範欽究竟有著怎樣的情懷,留下了這座巨大的寶藏,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也許正是餘教授所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

更多的更多,一切盡在不言中?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總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錄求著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錄求著生命的意義,人生的真諦。

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為苦。餘秋雨先生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為,這實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一次文化文化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預設。

合上書卷,沿著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走下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9

我站在古人一定站過的那些方位上,用與先輩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著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靜聽著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鳥語風聲。

心說,當站在堆積的中華文化前,山嶽的高度,不免覺得過於厚重,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都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或化作奔瀉的河流流淌著。大地默默無言,江水生生不息,卻終是將文化內涵封存久遠。於是,走慣了遠路的三毛唱到:遠方有多遠?請你告訴我!沒有人能告訴他,他便悄悄的出發了,用一杆馱著沉重的心的筆,帶我們在大半個中國的美麗中跳躍。

我們似乎看到這樣一幅畫面:文弱多情的餘秋雨,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人文山水前,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嘆息。如同古人之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般在遊歷中洗去了少年英氣,懂得了沉穩厚重的中庸之道。然而沒落的唱著古老歌謠的孤座黃昏的美麗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於是他便欣然往甘肅敦煌出發了,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

苦的不是歷史遺留下的璀璨文化,苦的是研究文化的文人。《道士塔》與《莫高窟》中,餘秋雨不時的嘆息,讀敦煌,不是死了幾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幾千的跳動的生命。然而在這朝聖者眾多的聖地,卻偏偏出了個王道士。從此,它蒙了辱,中華民族蒙了辱,但細細一想,送與沒有赤腸的官僚當做奢華的玩物,倒不如賣給外國學者。雖說洋唐僧骨子裡是赤裸裸的文化剝削,但不也是它們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異彩嗎?餘秋雨狠心的說過:比之被官員大量糟踐,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中!然而還是不能舒心的。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這讓人如何悲哀!直到《柳侯祠》前往到《寂寞天柱山》,才敢安心的撫摸那水靈水秀的風光,就在這裡和歷史擁抱,與柳宗元,與謝靈運,與杜甫,與范仲淹,與李白緊緊地,生怕這一處處風光如同海市蜃樓般從眼前湮滅。

他是沿著長江往下走的,起點是都江堰。因為他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不及長城巨集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說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的佔據了邈遠的時間,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清流。當然,我們已經跟隨他拜見了那遙遠的看不見面影的李冰。

接著他路過了蘇州,抵達了靈動江南。確是洗掉了黃沙漫漫帶來的歷史傷痕,以柔麗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當然不會少了半夢中的西湖,西湖的盛大,歸攏來說,在於它是極複雜的中國文化人格的集合體。所以不會少了白堤與蘇堤的風采,不過還有蘇小小的'風采,她一直用美熨帖著生命。

再順流下一路就到了上海,那氣息就愈發現代化了。不過卻免不了顯示出了人性的不足,一再的對上海人讚揚,又不停的對其惡劣的心裡品性進行批駁,然而上海人卻是不以為然的,習慣般的自我安慰將劣根更加暴露無遺了。當然,這不是對他們的審判,而是文化根底的論析。

水路完了,在大海面前,餘秋雨安心的寫出了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再者,就是準備往下一站遠方而揚帆了。但是,那漂泊的旅途中對於文化的苦澀回味卻剛剛開始。

璀璨的文化,苦澀的旅行。然而剖析開卻是淺淺嘆息後的美麗,還好,一切都還存留。

當然,越往遠走,越是生動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人有人品,書有書性。為官者善深沉,從商者善鑽營,平頭百性太隨性。所以人品與書性往往很一致。

作為一介草民,參不透官場機密,悟不明商業道理,只得隨性隨心。況且本人天生苦命,對苦字分外親近。所以,當我一看到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便有一種閱讀的衝動。讀完後,我對之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理解:認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此刻才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齊。”我以為,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讀完此書,感覺自我對古代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這部文化散文集讓我感受到這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其中也夾雜著對青年人為文化淪喪的不滿,同時也為中老年對於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該書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色彩斑斕的莫高窟文化到渾厚凝重的北魏都不展現出人類文化的一種積澱,一種象徵。

書中有以柔婉清新的江南為景的《白髮蘇州》、《江南小鎮》,也有那如水柔順卻又錯綜的《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都以人物為基礎,展現了風景背後的人文感受。同時也有與江南截然不一樣的《莫高窟》中的熱烈奔放,《那裡真安靜》中沉靜冷冽地對戰爭的反思。作者在每一處的反思都是對文化的一種苦苦探尋,一種欣欣嚮往。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我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雖不能說我完全理解了餘先生對文化的解讀,但我能夠品味出文化的一種現象,對美麗文化背後的一種宣誓。在我們青年一代人,時常最容易丟失,最容易遺忘的就“文化”。而如今,理解古代文化,欣賞古代文化,解讀古代文化,就常常是那些“聊發少年狂”的老夫們了。其實這才是對文化的一種傳承,一種無形的保護。金錢和權力使王道士變得如此的殘忍,讓一尊尊美麗的雕像就這樣的灰飛煙滅。這無不暗示了一句話“有錢可使鬼推磨”。看到那裡的時候我感到一絲絲的惋惜與無奈。

看完這本書之後,看這許多的文化在面前一幕幕的消失。突然想到了中國的近代,在那些蹉跎的歲月裡。人們不在乎“文化”,只求“苟全性命於亂世”。一張張沾滿淚水的圖片——鴉片戰爭炮火、鴉片對古代人們一種打擊,火燒圓明園對這座曠世奇座毀滅性的摧毀。就連最近電影《新少林寺》都有鷸蚌相爭,洋人得利於珠寶的情節。文化發人深思。我們的國家一天天強大,這正是我開始要尋回屬於我們自我的文化,那是對中華民族的一種傳承,對華夏禮貌的一向傳承。

文化“苦”旅,苦的是種經歷,苦的是種感受,苦的更是種震驚人們心靈的良藥。寫到那裡,我也能夠發覺其實在苦中也能夠尋求歡樂的真諦。這一路“苦”來,雖征程漫漫,寒窗數載,卻終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讀《文化苦旅》有感文化,給人一種很深很深的感覺,從過去到現在,漫長的時間沉澱下了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

翻著那本微微泛黃的書《文化苦旅》,我們就會有一種很深刻的感受。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那些廣博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深思細膩的筆觸,為自己那趟“苦旅”完成本書。它不甘甜!因為裡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澀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了一筆風采。剛開始讀著這篇篇文章,我內心真正可以體會到那種“苦”:我痛恨,痛恨掠奪其他文化財產的侵略者,這些財產對我們的意義與對你們的完全不同,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遺產,你們無權與我們來爭奪它們的所有權;我惋惜,惋惜我們後代沒有好好儲存這些精神財富,沒有真正地去領略其價值而讓它們落入別人之手。但是深深思考後,我卻發現或許這種“苦”它的價值更高。在我們讀過這部文學鉅作後,就能夠充分意識到歷史留給我們的一切的重要性。

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歷史古蹟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因為它們才有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而在這裡,我就借莫高窟和柳侯祠來淺淺論證一下自己的觀點。 個人認為,苦旅中描寫了許多不完整的美,而這不完整的美其實就是那歷史的寫照,給我們的借鑑,有時或許比美更有價值,這也從老子的思想中有所體現吧,對立的面其實可以相互轉換。書中描寫了的.莫高窟的石洞,現在依舊壯觀;實像,壁畫正如以前。我靜靜讀著書中描寫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讀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裡,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讓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現在我們看到的許多都是殘缺的壁畫,或許有人會認為這美中不足,但是個人想說:“或許這樣被破壞過才更有價值吧”。因為現在莫高窟卻有著無數參觀的遊客,這應該是我們中的一部分已經意識到了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炎黃子孫的一切,深刻的歷史教訓更能讓人成長。 並且苦澀不是隻能讓人消極。

苦旅中的文人的歷史故居成為人格的象徵同時激勵後人,這在柳侯祠這一篇的描寫就可以體現。文中曾描寫祠中了無一人,惟能靜聽作者自己的腳步聲,時斷時續,我覺得這應該是在描寫不合當時世俗的文人退隱的一個體現吧。憤世嫉俗的柳宗元,厭倦了黑暗的社會,無奈的仕途,靜靜地脫離世俗,官場,激情昂揚的他安身於此。文人一種無言的苦澀縈繞於此,讓這兒地方瀰漫著一層灰暗的色彩。但是柳卻依舊有不悔的追求和執著的精神,將自己的人格特性融入到詩中,求真求實,雖然因為心態不是很樂觀而早逝,但至少他也努力過,反抗過。柳侯祠曾經有過多少人的腳步,不知道他們又是以何種心態讀著這些依稀可辨的文集。但是我只認為這座建築,肯定成為過後代壯志未酬的人們一種極大地鼓舞和激勵。因為這不僅僅是建築,這是精神,這是經歷了歷史的風化留下的精華,這是文化的靈魂,一點一點地傳承,我們才在苦難的路途中前進,坎坷卻依舊蹣跚前行。

所以不管何種形式,他們都對我們炎黃子孫極其重要,那深層次的文化精神,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咀嚼,縱使煎熬與疼痛,但這更是一種體驗,體驗其“苦澀”。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裡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的方式,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

餘秋雨先生的文采極好,像一個朝聖者,通過對山水的人文思考,一步一叩地將文化苦旅展現。彷彿開篇的黃沙一直刮入了尾篇的墓地。讀此書前,我對書的名字仍好奇不已:所謂“文化苦旅”,為何會“苦”?翻開書,閱讀了第一篇《牌坊》,我宛若跌入湖中,再也無法自拔,也讓我深深明白,這便是讀書的快樂,閱讀的收穫罷了。

《牌坊》是一篇回憶散文。文中敘述了鄉間的牌坊,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靦腆年輕女老師們,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紋上,送孩子們遠去而揮動的小手絹,“鄉間為什麼留有那麼多無言的牌坊,卻又湧來那麼多陌生的美麗,尼姑的美麗,女教師的美麗”,她們迫切招收女學員,是希望通過她們努力,讓未來的女性不再揹負那沉重的封建禮教,面對封建禮教不再成為新的一批以舉白旗為快樂,以為獲得“真理”的人。在這個年代,書中的女教師們,作為女性這一脆弱身份的`存在,這些美貌絕倫的東方女子,正在努力著為一個山村,一道道山樑,為女人也為男人,為還在沉睡著的中國解凍,她們是偉大的。此文,在餘秋雨先生的筆下沉重而悲壯,文中包含對封建社會女性地位低下觀念的嘲諷,對父母良苦用心的讚揚。

餘秋雨先生在《我的山河》中一段對話中寫道:總有人在路邊問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我回答:“沒有兩者,路,就是書。”對普通人來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無論古代現代,均非易事,能做成其中一件便已很難。在古代,書籍昂貴,萬卷書更是富貴人家才能擁有,在國小、國中階段學到的國學故事和文言文中都有提及,一些勤奮好學的寒門學子,看書只能到藏書之家借閱抄寫,讀萬卷書對一般讀書人來說,更多的是一種理想,更別說平民百姓。

在當代,文化繁盛,一天出版的書籍、報刊不知多少,更無論泥沙俱下的網路創作。但人心浮躁,又能有多少人能靜下心來認真的捧起一本好書,細細品讀?渴望讀書的年代,讀不了很多書;期盼行走的時候,無法跨越山水阻隔,這是悲哀,而文字風行天下時,卻找不到能值得閱讀的書籍,或是沒有多少人看書,這又是另一種悲哀。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與社會習慣,真正為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字,因為真,才會苦。苦旅,便如《牌坊》中所寫的一般,安靜的化為恆久。

博爾赫斯說: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圖書館的樣子。隨著長大與經歷,有些東西開始在心底沉澱,除了眼睛也開始學著用心看世界,通過浮華明白什麼才是美好,每年暑假我都會外出旅遊,莫高窟,月牙泉,蘇州,周莊,西湖,上海等等,在書中出現的地方我去過一部分。在旅途中我的確曾為歷史的滄桑所震懾,為自身的渺小而悵然,為生命的偉大而落淚,但心中的感情始終處於一種混沌難言的狀態,模模糊糊地抓住過什麼卻始終散不開濃霧。所以在讀這本書時散去濃霧的共鳴甚多。不得不說,沒有對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對歷史的深刻感觸是沒有辦法從深處建立起他們之間龐大且複雜的聯絡的。

我珍惜生命中所有的旅行和閱讀時光,以及路上曾經遇到的有趣的靈魂,還有相伴閱讀的志趣相投的夥伴們。讀書的時光就是享受的時光中遇見最好的自己,寵辱不驚,雲淡風輕。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著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為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著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裡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裡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裡,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蘊藏著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著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著,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嘆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著我們的。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裡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

學生是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著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興趣為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著《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悅,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悅。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著讀著,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

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啟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細節。要知道學生們真正的想要的是什麼,想聽的是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然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有責任心還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為豐富的“情感”,才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這些是我在讀完《文化苦旅》後的所思,所想,所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文化苦旅》是一本讀來讓人覺得很沉重的書,每次的閱讀,心中除了痛心便只剩下無盡的嘆息。原因就在於看著曾經那麼輝煌的歷史古蹟,那麼偉大博學的名人,那種種的文明,最終都遺憾地或消失,或破壞,或被攻擊誹謗……明明這樣的極盡偉大為何卻又無一例外地讓人扼腕嘆息?或許是我只看到了它們未被珍惜的一面,無論如今它們存在與否,它們在飄搖的千年歷史中,所給予我們的,是一種深刻的感動。

直到如今,滿溢著自豪與幸運,我還是不停地感嘆中華文明,它不愧於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在《魚尾山屋》的這一章裡,餘秋雨先生向我們簡單地敘述了考察完眾多古文明遺址後的感想。除中國之外的人類主要古文明,都幾乎與“盛極必衰”脫不開關係。古希臘文明,古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它們曾與中華文明並肩而行,如今卻在歷史的征戰中所剩無幾。“最巨集大的文明盛宴引來了最密集的征戰刀兵,這兒由反覆拉鋸而成了一個永久性戰場,直到今天。”“各大文明的征戰,既是文明的‘他殺’又是文明的‘自殺’。”人類無盡的征服慾望使其沖洗掠奪其他文明,又使其再塑獨屬於自己的文明,這樣,陷入無盡的迴圈,於是,可悲的土地上在迎來短暫的文明盛世後,更加徹底的文明屠殺席捲而來。雄偉的廟宇轟然倒塌,無數的難民怎能將親手創造的文明好好安放?那樣的.一片土地上,被一層層地烙印,然後以無盡滄桑與天空恆古不變的白雲持久相望。沒有思考,更無嘆息所有的人和事隨時間的洪流互相裹挾著向前而去。

當其他文明在征戰時,中華文明仍在頑強地延續。其實這樣說也很疑慮,因為“盛極必衰”,但中華文明的“衰落”應是朝代更替之時,且在清朝時尤甚。假若沒有這些摧殘,是否中華文明會更加豐富?可惜沒有如果,畢竟中華文明能延續至今真的已是“異數中的異數”了。雖然文化斷層仍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但我們應該感謝,感謝歷史上那些熱愛文化,並努力或者無意識地將文化傳承下來的他們,感謝他們,我們才可以捧著《詩經》《楚辭》《論語》等等文化典籍。感謝之餘,亦不應忘記我們肩上也承擔著將這些文化傳承延續的重任。想想,以前的苦難比現在還多,如果我們卻在這時丟棄了文化,豈不可笑,可悲?

儘管現在“日漫”,“韓流”,“歐美熱”出現在大街小巷,但我們一定一定一定不可以迷失了自己,其實說這是文化侵略也不為過。最可怕的,不是自然賦予的災難,而是生生地被進行文化移植!幸好,當下努力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力量正一點點興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應積極投身於這隊伍中,捍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創造文化難,保護文化亦難。在生生不息的廣闊大地上,所有人都肩負著保護文化之重任!

偉大的中華文明呵!“我們一直依偎著它,吮吸著它,卻又埋怨它,輕視它,責斥它。它花了幾千年的目光、腳力走出了一條路,我們卻常常嘲笑它為何不走另外一條。它好不容易在滄海橫流之中保住了一份家業、一份榮譽、一份尊嚴,我們常常輕率地說保住這些幹什麼。我們嬌寵張狂,一會兒嫌它皺紋太多,一會兒嫌它臉色不好。這次離開它遠遠近近看了一圈,終於吃驚,終於慚愧,終於懊惱。”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這是一本很厚的大部頭。

我隨手翻開一頁,“漂泊者”三個加粗宋體字映入我的眼簾,之後便是排列有序的一行行字。潔白乾淨的佈局抓住了我的心,勾起我的興趣。漂泊者,是在外遊蕩的的人麼。

縱觀全篇,除了首標題“漂泊者”再無其他。用其一其二這樣簡單明瞭的的方式似乎在含蓄地告訴我什麼。

我翻到的正好是“其一”篇目。是講一位新加坡的華族老人,林再有。他在在異國度過了他的一生,母國的商品支撐了他上半輩子,下半輩子因此而受到尊敬。每天,只要這位身材瘦小的老貨郎還在風雨驕陽裡一搖一晃,這些村落也就安定了。他沒有任何職位,沒有聚多少錢財,也沒做過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但老人用他的貨郎,拴住了同處他鄉的華人同胞瑜家鄉代代相傳的生活方式的鎖鏈,這是所有漂泊者內心渴求,代表著漂泊者們對故鄉的不捨,以及隱含在日常瑣屑的無盡思戀。

老人到底沒有順溜到老。他的魚塘,他的海灘小屋,他的家庭動物園,也許都因迅猛的城市化而失去。島裡僑胞間的情誼也許會因此而淡薄起來,這種如朝聖般虔誠的對祖國眷戀的綿長生態也許會結束。

但老人是漂泊者,早已經習慣了告別。他一路遠去,四處打量,笑笑,道一句“入鄉隨俗,總得跟著變”。我知道,祖國母親與她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著斬不斷、隱藏於血管的密碼,在生活中悄悄表達。不然,那老人怎會如此安詳地守株待兔,等待魚蝦自來。

這分明是中國的血統給他一種違和的生態,與海鳴威《老人與海》中的老人是那麼不同,兩種價值觀,兩種文化在作者樸實真切的文字裡相撞又迅速逃開,引無數人遐想。

無論什麼時候,母國手裡牽拉出的線,真的是好長好遠,細密地接著無數海外遊子的心。

法國哲學家an現在七老八十,已經成了世界上讀者最多的哲學家之一,但一接受採訪,開口還是談他的故鄉羅馬尼亞。在一家沈博士所言“最純正倫敦風味”的咖啡座,裡面全是在他鄉的歐美人,沒有中國茶,講究的是印度的大吉嶺。到底是倫敦風味呢!

這樣綿長的生態只可感悟不可細說,真要好好品味,確實要從件件似乎毫不相干的.事裡細嚼,猶如陳年美釀,須得先聞上一聞那飽含泥土深情的飄香,方可傾倒在半新不舊的瓷碗,三分滿,仰頭而盡,如瓊漿入喉,除了陣陣火辣似乎什麼都沒有。

正如沈老的稿紙,除了那一點點蒼老的跡斑,只是一片空白。大音希聲,大愛無言。

看著這樣優美而大方的文字,是一種視覺與感覺的享受,我受此啟發想了些別的。我的家鄉,是山東,風箏的故鄉。幼時常和父母到最近的廣場放風箏,那樣漂亮的燕子,在天空快活翱翔,他飛得越高,我也是越快活,手裡的不停地轉,扯得絲線颯颯作響,好像在激動地擺手鼓掌。但是它突然斷了線,在我最快活的時候。

我看到他飛的越來越高,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遠方。我大哭,它不管我仍在自顧叛逆地飛著,帶著長長的風箏線,消失在我的視線。

以前父母怎樣安慰都只是增加委屈,這樣的文字,竟讓我看開了!它掙脫我,是要到他所想到的滄海桑田,要到他所期冀的世界,它是那麼不幹被我調控,所以飛走了,先是無意,後是刻意地將我的痕跡帶到我所到達不了的世界,借它的眼睛,我得以看到這麼廣闊的世界。

我合上書,輕抿一口淡淡的綠茶,抬頭看向窗外,有人在放風箏,飛得老高,老高,火色的身影好像要衝向太陽。

我想,漂泊者正是如此吧,因著什麼緣由來到異國他鄉,改變命運的同時,也悄悄將處在深閨的老母親帶到了大眾視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