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應擺脫自利傾向介紹

來源:果殼範文吧 2.54W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項有趣的測試,就是問一群駕駛員你認為自己的駕駛水平如何。結果顯示,幾乎所有駕駛員都認為自己的駕駛水平是超過平均水平的。問題來了,誰才是糟糕的駕駛員呢?雖然這只是一個小測試,但卻說明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心理意識:人們都習慣於傾向對自己有利的想法,而不管事實是否如此。這種意識很容易變成偏執自負。

投資理財應擺脫自利傾向介紹

在實際生活中,偏執自負的人絕不在少數,證券投資市場上更是大有人在。君不見一入股市,哪個人不是胸懷大志,夢想著戰勝市場,滿載而歸?卻不知證券市場危機四伏,稍有不慎就可能淪為被宰割的魚肉。

現代行為金融學對投資者的這種盲目做出了很好的解釋。該理論認為,當投資獲得成功時,投資者會將其歸結為自己的高能力;當投資遭遇失敗時,投資者則將其歸結為外在噪音影響。也就是說,人們並非是完全理性甚至是不理性的,常常會過於相信自己的判斷,誇大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當他們主觀上“希望”某種結果出現時,就將這個結果誇大為必然事件;而當他們主觀上“不希望”某種結果出現時,則將這個結果誇大為不可能事件。這就是所謂的“自利傾向”投資心理。

歷史上,蔡桓公的諱疾忌醫、項羽的剛愎自用……這些“自利傾向”行為最終都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後果。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轟然倒塌的雷曼兄弟也是如此,其執行長理查德·富爾德將公司的破產歸結於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即虛假的市場謠言、過時的市場規則以及監管機構反應遲鈍助燃的華爾街“恐慌風暴”。如此將失敗一概歸咎於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而完全忽視了自身的偏執傲慢避而不談,將“自利傾向”進行到底,豈能逃脫得了破產的魔爪?

在金融市場中,堅持偏執自負的“自利傾向”無疑是致命的。那麼,投資者應如何避免偏執自負的非理性行為,確保投資成功呢?投資專家認為,首先,投資者應專注投資於個人熟悉的領域,避免高估自己的能力。其次,投資者需要多多蒐集與個人意見相悖的`資料,並與持相反觀點的人討論,避免自以為是。再者,投資者應當訂立固定的長期目標,一旦確定投資方向和策略,就不要時時刻刻緊盯股價,儘量簡化自己的決定。最後還要強調一點,投資者應學會主動放手。如果你實在不擅長投資,那麼就將資金交給可靠的主動型基金吧。主動管理基金可以憑藉過硬的專業知識以及對證券市場行情的敏銳洞察,有效地對抗偏執自負的“自利傾向”心態,減少“太遲止損”和“過早獲利”帶來的損失。

成功的投資理財必須拒絕與偏執自負同行。學會擺脫“自利傾向”的誘惑和操縱,不斷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決策能力,做一個快樂理性的投資者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