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管理論文

來源:果殼範文吧 2.83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論文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稅務管理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稅務管理論文

稅務管理論文1

對於建築企業來說,營業稅、增值稅和營業所得稅等稅務風險是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需要進行特別注意的風險點,企業可以通過規避、降低、分擔和承受風險的管理形式,來進行稅務風險的管理,以確保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最優的發展策略。下面,我主要談論一下建築企業對於稅務風險的控制方式和控制措施以及相應的管理制度的建立策略,希望能為建築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提供理論上的參考。

一、建築企業稅務風險的控制方式

對於建築企業來說,其進行稅務風險管理的側重點應該放到對企業稅務風險的預測層面,依據科學的分析,對於企業可能遭受的稅務風險進行合理預測,進行提早預防,為企業減少稅務風險帶來的負面影響提供重要支撐。但是,企業也不能僅僅依賴於對於稅務風險的風險評估而忽略了稅務風險發生時以及稅務風險產生之後的處理策略的提出,這樣會對企業的發展帶來不容忽視的阻礙作用。因此,稅務風險管理部門應該對於企業的稅務風險進行合理預測,並從事先、事中和事後三個維度制定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實現對稅務風險的最優解決。

1.事先控制

稅務風險的事先控制是進行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步驟,有利於企業在風險發生前提早預知到風險的到來以及風險的執行方式,以便於企業制定相應風險解決策略,避免稅務風險帶來的更大的負面影響。比如,對於建築企業來說,在進行專案的招標過程中,應該儘可能詳盡與該專案有關的相關稅務狀況,為企業的稅務風險預測提供重要參考,協助企業進行稅務風險事先控制。

2.事中控制

在發生稅務風險後,對稅務風險進行相關解決策略的過程被稱為事中控制,這時,企業已經遭受到稅務風險給企業帶來的發展上面的影響,也已經知曉了稅務風險的大致執行方式,因此也使得企業的稅務風險解決策略的提出更為目標化。比如,建築企業的庫存常常會有材料暫估款,其發票的開發不會很及時,往往會延後一段時間,因此,企業應該對於這種問題及時進行解決,且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儘量減少對企業造成不利影響。

3.事後控制

對於稅務風險的事後控制往往具備一定的被動色彩,因為稅務風險已經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了影響,並且已經難以在事中進行風險修復,只能在事後進行風險補救,進而進行經驗總結,避免之後遭受到此類稅務風險的影響。比如,建築企業中存在的虛開發票的現象,對於其進行的風險管理則屬於事後控制。

二、建築施工企業稅務風險的控制措施

對於建築企業來說,納稅行為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出現不納稅或者少納稅的狀況,進而需要為此承擔包括補納稅、交罰金、刑罰處罰和聲譽形象受損等風險,這邊是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企業在面臨如此稅務風險時,可以基於企業發展的需求選擇適當的風險處理形式,其中主要包括規避、降低、分擔和承受風險四種方式。

1.風險規避

風險規避策略,是在建築企業遭遇稅務風險時,無法承擔稅務風險對企業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因此,可以通過停止可能產生此稅務風險的專案的形式來阻隔由此帶來的稅務風險。比如,一些建築企業想要選擇與相關性較強的企業進行企業重組,不僅可以為企業的各項業務的發展帶來便利,還會減輕雙方企業的稅收擔負情況。但是,此做法可能會招致稅務機關對於企業進行反避稅的相關調查,對於企業的發展會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為了避免出現此種現象的發生,企業可以選擇放棄此專案的實施執行,以規避可能會出現的稅務風險。

2.風險降低

風險降低策略也是建築企業在面臨稅務風險時常常採用的風險處理方式。對於企業來說,在已經遭受稅務風險之後,只能通過降低風險帶來的負面影響來保證企業各項業務的順利執行。企業將稅務風險降低,降低到在本企業的承受範圍內,這也是企業根據自身當前的.發展狀況以及風險的具體情況而選取的最優解決策略。比如,為了規避增值稅,建築企業會將之前的包料工程修改為不包料。

3.風險分擔

風險承擔是建築企業藉助與之有業務往來的企業的力量,通過將業務分包給多個企業、提供勞動力的形式,來使企業的稅務風險控制在企業可承受的範圍之內的風險處理策略。比如,建築企業在進行建築業務過程中,會有自主招工和派遣工人兩種遣員形式,但是自主招工的方式會實行代扣個人所得稅,因此,為了規避這種狀況的發生,建築企業多會選擇進行企業派遣工人的形式。

4.風險承受

風險承受是在建築企業對企業承擔稅務風險的能力進行準確評估,對於稅務風險狀況瞭解詳細之後,認為本企業可以對本次稅務風險進行承擔,因而不準備採取風險規避和風險降低等策略的風險管理方式。比如,稅務機關對於建築公司的低值易耗品的劃分可能會存在不承認其劃分方式的現象,但是企業不會講這種稅務風險看得過重,因為企業能夠承受此類的稅務風險,風險對於企業的發展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三、建築施工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

1.劃分崗位權責,建立健全施工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框架

對於建築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部門來說,應該積極做好崗位分則工作,並制定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實施框架,以便於風險管理部門在進行風險管理過程中有據可依,並且實施了崗位分則可以有效進行工作問責,保證稅務風險管理事務的高效有序執行。

2.對建築施工單位的納稅風險進行評估,建立健全機制和方法

企業應該對本企業可能遭受的稅務風險進行科學合理的詳盡性評估預測,儘可能在風險產生之前就已經掌握了風險產生的原因、產生的激發因素,進而為稅務風險提供相應的解決策略,保證風險管理能夠實現效果最佳化。

3.建立建築施工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資訊與溝通制度

對於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部門來說,必須掌握了公司各部門與稅務有關的真實材料和資料,才能夠知曉企業當前的實際發展水平,也才能夠對稅務風險進行準確預測,因此,企業必須打通企業內各部門間與稅務風險管理部門間的資訊溝通渠道,保證稅務資訊的傳達能夠實現及時性、有效性和真實性。

四、結語

在當前新稅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對於建築企業來說,要想實現對稅務風險的有效管理,減輕稅務風險對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就要熟知新稅制改革的具體政策,參照稅制改革對比本企業當前各項業務的開展是否符合稅務制度的要求,進而實現業務的整改,只有保障了企業的執行是在遵守相關稅務政策的基礎上,企業才能夠實現穩定的長效發展。

作者:韓順超 單位: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

稅務管理論文2

摘要:現階段,我國的稅務結構中,營業稅和增值稅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為了進一步對現有的稅務制度進行完善,以更好的服務於現代產業的發展,我國財政部、國家稅務局於20xx年開始執行營改增政策,同時在20xx年,將房地產業、建築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於也納入增值稅徵收範疇。我國現階段的營改增工作效果明顯,這次改革也是十分完善的。但改革最終能否順利的進行,如何來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據此,筆者以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為基礎,來探究“營改增”與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關係。

關鍵詞:營改增;稅務管理;影響

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以及我國經濟市場的完善,原有的稅收體制已經不能適應現階段經濟的需求。稅收體制改革勢在必行。不管是業界還是學界都對此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稅收體制的改革對當前的經濟發展來說,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若改革成功進行,則會進一步推動我國稅收體制的完善;但是若改革遭遇失敗,則勢必會造成很多的負面影響。現階段,我國稅收體制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偷稅漏稅、重複徵稅等問題。正是基於此,稅收體制改革逐步展開,並於20xx年1月1日在上海首次展開試點工作。稅收體制的改革對企業稅務管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了研究影響機理以更好的應對改革,本文從改革內容和具體影響來對此展開分析。

一、“營改增”稅務制度的基本理論及其實施動機

1.“營改增”稅務制度的基本理論“營改增”即將原來的一些營業稅調整為增值稅的一直制度。這對企業來說,可以降低其納稅負擔,避免被重複徵稅的問題,對企業而言意義重大。對於現代服務業和交通運輸業來說,實施新的稅收支付,可以有效拓展其成長空間。新的稅收制度將降低了營業稅的徵收比例,這直接降低了企業的稅收負擔,另外,從長遠來說,有利於中小型企業的持續發展。2.實施“營改增”稅務制度的主要動機實施“營改增”稅務制度的原因主要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得到了政府的支援,二是有利於小型企業的發展。具體來說,實施“營改增”稅務制度,首先可以加速小型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尤其是在現階段我國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加強小型企業的支援力度尤為重要。其次,有利於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化水平,提高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原來的稅務制度並沒有規定如何處理企業出口產品退稅的情況。這阻礙了我國企業進出口業務的發展,不利於其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然而,現有的稅收制度對此進行了完善,這將會進一步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性。

二、實施“營改增”的原因

1.可以增強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增值稅的普適性較高,即對各個經濟主體都一視同仁。這符合市場經濟的公平性的要求,可以更好的推動經濟市場的完善。但是在仍有很多第三產業並不屬於增值稅的徵收範疇,這不利於增值稅作用的發揮。在這樣的形勢下,進一步擴大增值稅的徵收範圍,才能體現其公平性的特徵,同時,也有最大程度的發揮企業的潛力,促進其公平競爭。2.方便了稅收的徵管隨著社會競爭不斷激烈,捆綁消費越來越多。比如,我們在購物時,經常會遇到捆綁消費的情況。並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捆綁消費的方式也越來越複雜。這就引發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即如何來分解捆綁消費比例。加之,資訊科技發展迅速,商品的銷售方式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由之前的傳統銷售逐漸轉變為以服務為主的銷售行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勢必會模糊商品和服務的概念。對於上述的情況,最終如何來對行為進行徵稅,是一大難題。新的稅收制度在這方面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將商品和服務都歸為增值稅的徵收範圍,這就有效解決了捆綁消費的問題。簡化了稅收徵收工作的同時,也推動了稅收制度的改革步伐。3.加強了我國稅制的國際化現階段,很多國家都將營業稅納入增值稅的徵收範圍,現行的“營改增”行為正是與國際化接軌的一種表現,有利於提高我國企業進一步的與國際接軌,以及促進我國稅收制度的國際化程度。4.營改增有助於我國服務業的發展對於服務業而言,其需要繳納營業稅,並且不能進行專案的抵扣。服務業專業化分工越明顯,其稅負會越重,越有可能被重複徵稅。這嚴重阻礙了服務業的發展。現行的稅收制度則很好的規避了這一現象,僅對增值稅進行課稅。並且,這種改革會進一步支援服務業的發展,推動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對提升我國綜合實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營改增”對企業稅務管理的影響效應

事物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其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內在的利息。營業稅改增值稅對企業來說,有利也有弊。但是從長遠來說,新的稅務制度必會促進企業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所以企業唯一要做的就是,要積極適應稅務制度改革的形勢,儘快對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進行調整。1.“營改增”對企業經營框架的影響效應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現代化產業不斷完善,原有的稅務制度已經不能適應現階段的經濟需求。加之現階段下的稅務制度對企業來說,負擔過重。已經影響到了企業的健康發展。縱觀我國近年來的經濟發展態勢,服務業發展較為緩慢,這與營業稅的限制有很大的關係,由此,為了推動服務業的轉型升級,進一步深化供給側改革,從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服務業進行“營改增”勢在必行。對企業來說,改革降低了其稅負負擔。在改革企業在繳稅時會存在這樣的一個問題,即由於營業稅稅率要高於增值稅,這就導致很多企業將本來應該屬於營業稅專案的科目歸到增值稅專案中。這不僅不利於稅收制度的執行,而且不利於企業的管理。由此,在執行營改增稅務制度之後,企業要改變以往的經營機制,來更好的適應現行的制度。2.“營改增”對企業稅務管理的影響效應對於生產型企業而言,其納稅比率仍是17%,較以往不同之處在於,企業的進項抵扣專案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同時,增值稅稅負也減少了。據統計,“營改增”對於物流行業來說,意義重大。近年來,資訊科技發展迅速,而物流行業由於其自身產業特徵與電子商務行業聯絡緊密,加之電子商務屬於服務業範疇,屬於增值稅徵收範圍。當營業稅變為增值稅之後,不管是徵收額度還是稅率都會下降。物流行業在原稅收制度下,是需要交納較多的營業稅和較少的增值稅。基於此,當稅收制度改革之後,將會大大降低物流行業的稅額。“營改增”會針對不同的企業制定不同的政策。針對採購行業的企業,則會降低其稅負。而對於勞動密集型行業來說,則稅負則要稍微重一些。這主要是我受我國經濟發展的特徵影響。

四、結論

總之,“營改增”稅務制度的實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會降低企業的納稅負擔,同時在未來,增值稅將很有可能逐步取代營業稅。這種改革,一方面可以規避企業被重複徵稅、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提高我國經濟市場的資源配置能力,有利於我國各個產業平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亞麗,鄭妍.“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J].合作經濟與科技,20xx(07):118-119.

[2]賴曾琳.“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及對策[J/OL].黎明職業大學學報:1-5[20xx-03-24].

[3]楊瑞霞.“營改增”執行中問題及完善對策研究[D].燕山大學,20xx.

稅務管理論文3

摘要: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髮展,我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遭遇的風險日益突出,而稅務風險則是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文章將從內部控制角度入手,探討在新發展形勢下企業稅務風險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內部控制;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強化;措施

一、企業內部控制要素概述

內部控制主要是指企業在一定的發展環境之下,為了更好的獲得有效資源,提高自身盈利而在企業內部所採取的一系列程式、計劃和方法。總體來看,企業的內部控制要素主要有五點:第一點是環境的控制,主要是管理層和治理層對內部控制的態度以及所採取的措施,包括管理職能、治理職能等。第二點是風險的評估工作,這主要是對企業的財務資料進行分析,識別經營風險,並採取相應措施。第三點是資訊的共享溝通。第四點是監督,主要是指企業制度以及內部工作人員的監督。第五點是控制活動,其主要包括業績評價、實物控制、資訊處理以及職責分離等方面,幫助管理層的指令可以有效執行。

二、我國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現狀以及問題分析

(一)稅務風險認識不足,防範意識缺乏對於企業管理層來說,其主要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產品的研發生產以及市場的開拓方面,對法律風險以及財務風險關注度較低,再加上對稅務風險的認識不足,我國的大多數企業都並未構建完善科學的稅務內部控制系統。具體來說,企業對於稅務風險認識存在兩個誤區,一是企業將稅務風險單純的歸納為稅務機關的管理任務,認為只需要關注財務管理,但事實上,企業稅務風險涉及企業整個發展經營的過程,它涵蓋了每一個生產經營需要涉及稅收的環節。二是企業將稅務風險防範單一的歸為會計核算部門的人物,忽視了人力資源管理、技術、研發、生產、經營等部門對稅務風險的重要作用。

(二)企業過於強調收益而忽視了稅務風險

稅收具有無償性、強制性等特點,這與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存在一定的對立性,一些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甚至不惜違反稅法,以非法的方式來獲得財富,這樣的行為將會給企業帶來非常嚴重的稅務風險問題。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納稅人擅自更改、銷燬、藏匿記賬憑證、賬簿或者進行虛假納稅申報、少繳納甚至不繳納稅款等行為都屬於偷稅,國家相關機關將對企業偷稅行為進行嚴懲。同時,企業為了減輕自身的納稅負擔會進行納稅籌劃,但一旦相關人員操作不當,企業很有可能會出現違反稅務法律法規等行為,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

(三)缺乏專門的.稅務管理隊伍以及稅務風險管理機構

健全的組織機構是企業有效實施風險防控措施,及時避免風險的基礎,但就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企業在稅務機構的設定上都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大部分企業在進行稅務管理時都只是讓公司的出納或者會計擔當相關的辦稅人員,並未設定獨立的稅務管理崗位及機構,企業稅務管理的獨立性與有效性得不到保障。與此同時,財務人員在承擔繁重會計核算工作的同時,還需要應付稅務申報繳納工作,這些使得其很難有充分的時間及精力來關注國家稅務政策變化、及時瞭解最新稅務資訊,再加上專業風險管理人才的缺乏,企業在處理複雜的稅務風險時很容易出現問題,以上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稅務風險。

(四)缺乏針對稅收風險管理的約束機制

我國大部分企業的內部控制以及風險管控工作都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相關的體系以及制度都還尚未完善,例如,大部分企業都尚未構建其一套科學的稅務風險控制制度,嚴格規範納稅的各個環節階段,規範相關工作人員的行為,並將其以書面的形式呈現,避免稅務風險控制的主觀隨意性。同時,儘管我國企業對稅收風險管理流程進行了規範,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因為缺乏相關的約束機制,多存在主觀隨意性,其真正的作用並未得到有效的發揮。

三、內部控制視角下加強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相關措施

(一)明確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管理目標

通過構建相關的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來有效的防控企業稅務風險,減少稅務風險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的負面影響,從而實現企業盈利的最大化,以上便是企業進行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管理的主要目標。具體來說,企業加強稅務風險內部控制需要從監督和制約這兩個方面入手,企業在分配權責、設定機構、治理結構以及業務流程時注意其相互的監督與制約,以此來保證內部控制的有效施行。

(二)堅持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管理的相關原則

企業在進行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管理時需要遵循多個原則,包括合法性原則,這要求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時需要嚴格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牽制原則,企業在具體構建稅務風險內部防控系統時,一個事項需要有多個具有相互監督制約關係的部門來完成;授權原則,企業在發展經營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崗位要求授予其工作人員相應的權責,確保其權責的明確;成本效益原則,企業之所以進行稅務風險內部控制措施,主要目標是為了保證企業的發展效益,因此,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也應該堅持效益大於成本的原則,保證風險管理的經濟性。

(三)加強企業內部控制要素的稅務風險管理

1.規範稅務事項,構建科學的內部控制系統內部環境是企業進行有效內部控制的前提與基礎,它主要包含了企業的內部人員分工、結構治理以及內部制度建設等多個方面。根據相關規章制度的要求,某些集團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發展需求,在下屬企業或者是產品事業部、地區性總部等設定專門的稅務管理崗位或者是稅務部門;而某些組織結構較為複雜的企業,也可以結合自身的發展特點,在分支機構設立專門的稅務管理崗位;對於有條件的企業來說,可以採用外包的形式將自身的稅務事宜包給經驗更為豐富的中介機構,從多個方面來加強自身稅務風險管理,保障稅務事項的規範化,構建科學的內部控制系統。2.加強企業的風險控制評估工作,降低稅務風險稅務風險評價和稅務風險評估工作是企業進行稅務風險評估需要重點關注的兩個方面,企業應該提高自身對於風險的防控能力,積極引進專業人才,當遇到特定稅務風險時,企業才能夠對於風險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準確的評估,並及時的借鑑相關的技術方法以及原理,對系統中所潛藏的風險進行準確的定量、定性分析,從而為企業相關的管理者進行科學決策提供基本保障,幫助企業及時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措施。3.加強企業內部業務流程規範化企業進行內部控制活動,主要是通過企業的相關領導者對風險進行有效識別,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來實現的。具體來說,內部控制活動主要體現為企業管理者針對企業發展情況而制定出的一系列規章流程、制度、授權、分權與集權等。例如,企業運營部門對資訊處理的控制、整理、傳達,對企業的績效進行考核、分析。不僅是企業管理層對資產進行保值,確保企業所有者利益的有效措施,更是促進企業科學、正常運營的重要保證。企業在加強內部控制,實現內部業務流程規範化的同時,還可以制定相應的稅務風險應對措施,以有效、科學的內部控制機制來保證稅務管理控制方法、流程的合理性,實現稅務風險控制的全面性。4.建立資訊共享平臺,健全資訊管理系統資訊的有效溝通共享,是企業進行內部控制,實現自身正常發展的關鍵,因此,建立資訊共享平臺,實現資訊管理系統的建立健全,是企業的首要工作,同時,隨著經濟發展形勢的不斷變化,企業還應該根據法律法規的不斷變化來及時更新自身的資訊儲備系統,健全資訊管理系統。除此以外,企業應該重視業務部門與財稅部門,自身稅務、財務人員與地方稅務機關的交流溝通工作,從而保證稅務風險防控措施可以有效的施行。5.加強內部監督,以稅務自查、內部審計促進涉稅事項的完善內部控制監督檢查工作是企業進行有效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企業應該重視監督工作,對自身的稅務事項進行定期檢查,並以內部審計的方式對納稅進行統一管理,查漏補缺,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聘請專業的稅務審計人員或者稅務審計機構對自身稅務事項進行審計,從而有效的發現潛藏的風險。

四、結語

總的來說,我國大部分企業都未設定完善的內部控制機構、構建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在稅務風險方面,我國企業的內部控制仍然還處於初級階段,稅務管理缺乏規範性、對稅務風險認識缺乏科學性,在稅務風險內部制度設計上更是缺乏合理性,但這些問題的徹底解決,還需要各個主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進行不斷努力探索。

參考文獻:

[1]周志國.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探討[J].經濟研究參考,20xx(09).

[2]劉茜.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研究[J].山東大學,20xx(09).

[3]劉慶國.簡論公司稅務風險及防控控制[J].商場現代化,20xx(07).

[4]朱榮恩.審計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稅務管理論文4

摘要: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稅務管理在促進其自身發展、提高自身經濟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因此,要求各個企業應該加強對稅務風險的有效控制和重視,加強其自身的稅務管理。在稅務管理的實際過程中,稅務內部控制本身發揮著非常重要的租用,企業可以從其自身的內部控制方面對稅務加強管理,有效促進企業的更好發展。基於此,本文從企業稅務管理內部控制的基本方式及目標方面著手,分析了企業稅務管理內部控制的作用及價值,最後對新形勢下如何加強企業稅務管理內部控制的方法與策略進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新形勢;企業稅務管理;內部控制;方法與策略

隨著我國會計制度等方面的發展和改革,企業的會計也正在朝著管理會計、稅務會計、財務會計為一體的企業會計體系方面發展,利用會計學相關的方法和理論對企業自身在經營活動當中所涉及到的稅務事項加以有效的管理,為企業的良好發展,實現最大的稅收利益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和意義,也是目前企業發展過程中稅務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然而,由於多項因素的約束和影響,企業的稅務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存在著一定的難度,不利於企業自身經營活動的有效開展。因此,在當前的背景下,對企業稅務管理內部控制進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企業稅務管理內部控制的基本方式及目標

在當前企業的稅務管理內部控制當中,應當結合企業稅務工作和企業經營特徵,在實際的工作當中運用一般控制和例外控制兩種方式。一般控制覆蓋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當中,重點是企業在運營管理當中稅務事項發生率比較高的活動當中。例外控制應該對企業的財產稅等方面的發生率不高的應稅事項。加強企業自身的稅務管理有助於預防稅收風險、提升經營安全性、提升經營價值。企業的稅務管理內部控制的工作目標主要就是對稅務管理的優化和實施,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既要符合相關的政策規定,又能夠促使企業做到稅務工作的合理合法。實際的工作應該具體細化到目標上面,主要就是保障企業的核算行為和支付行為都符合相關的稅法規定,企業的稅務支出能夠獲得更加全面的精準核算、企業的稅收能夠合理合法的進行開支、企業的稅務資料資訊有效、完整等。

二、企業稅務管理內部控制的作用及價值

(一)提高企業經營價值

在企業的稅務管理當中加強內部控制工作,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經營價值。企業稅務管理當中加強內部控制工作不僅僅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稅務的風險,還能夠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幫助其自身構建出更好的經營價值。首先,加強企業稅務管理的內部控制工作能夠幫助企業自身在按照國家政策規定的基礎上有效避免花費越來越多的稅收費用,以此來有效的降低企業自身的稅收成本,提升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營價值。其次,在對企業進行內部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向社會展現一種良好的形象,有利於提高企業本身的社會形象,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企業本身的社會價值。

(二)促進企業良好發展

在企業的稅務管理當中加強內部控制工作能夠有效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稅務管理當中內部控制工作能夠幫助企業在經營管理當中避免出現經營風險,有效實現企業的良好發展和安全經營。就當前的現實情況來看,很多企業在實際的發展過程當中由於對國家相關的稅收政策不是很瞭解,導致其自身在快速發展中出現了不同形式的風險,進而阻礙了企業自身的長遠、健康發展。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當中的內部控制要求財務工作人員應該加強對國家相關政策法規規定的瞭解和掌握,構建更加完善的企業稅務管理的內部控制工作和機制,保證企業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安全經營。

(三)防範企業稅務風險

在企業的稅務管理當中加強內部控制工作能夠有效防範企業的稅務風險。在企業的經營管理當中,稅務風險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同樣也是在經營管理當中非常難控制的問題,加強企業稅務管理內部控制工作能夠控制企業管理中的稅務風險。從企業的稅務風險產生和形成方面來看,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企業各部門在實際的生產經營過程當中沒有進行良好的溝通,導致資訊的傳遞不全面,因此,比較難控制各環節的銜接和風險問題,進而產生嚴重的稅務風險。因此,想要加強企業稅務風險方面的管理就要求企業應該明確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和來源,並且根據這些對風險進行有效的分類,加強對風險的管理,進而能夠有效降低企業本身所產生的稅務風險。

三、新形勢下如何加強企業稅務管理內部控制的方法與策略

(一)完善企業稅務方面的籌劃工作

在當前的新形勢下,要想加強企業稅務管理的內部控制工作,就應該有效的完善企業稅務方面的籌劃工作。在當前的形勢下,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稅務方面的事務也越來越多,如果企業沒有對稅務管理進行巨集觀的掌控,在籌劃方面的重視不夠,就會導致企業形成和發生不同型別的稅務風險。所以,企業的領導者應該重視新形勢下企業自身稅務資訊和政策方面的學習和收集,通過對企業稅收方面工作崗位實行崗位責任制,加強其自身職能的強化,促使企業的管理者能夠更加明確自身的責任和許可權,並且能夠提升相關的稅務風險識別和基礎知識,促使企業的實務能夠獲得更好的有效籌劃。在企業自身內部控制方面應該設計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方法及流程,做到較為全面的對稅務風險進行有效控制。如果企業的組織架構或者是環境發生一定的變化,可以向相關的稅務機關進行報告,尋求幫助和輔導。

(二)完善稅務風險方面的防範機制

稅務管理在企業內部控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企業稅務管理的風險,根據這些潛在的風險,實現有效的識別,並能及時處理。建立風險控制和風險管理機制,對於企業的稅收管理,企業應結合自身經營狀況和企業發展的環境,建立更重要的企業稅收專案,收集和評估風險,對稅務風險進行防範與控制。建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資訊與溝通機制,在收集、儲存、處理稅務資訊方面,轉讓和使用的程式必須明確,保障企業稅務資訊可以在企業內部的有效溝通和反饋;另一方面,根據獲得的資訊,制定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對策。相應的風險控制點應涵蓋組織結構、權力分配、業務流程、資訊溝通和監督檢查等多個方面。對稅務風險管理的動態方法,風險識別及時對稅收風險變化進行評價,獲取企業內部控制與企業財務管理的幫助,安慰的風險,總結相應的稅務風險控制經驗,建立稅務風險預防控制和發現性控制機制。稅務管理部門應該全面、系統收集內部和外部資訊,結合實際情況,通過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等步驟,找到公司的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對稅務風險進行分析,對風險的影響程度進行評價,確定風險管理策略的優先順序,實現公司稅收管理的目標。

(三)加強企業內部資訊傳遞和交流

企業稅收管理內部控制正在逐步實現管理機制的資訊化,這主要取決於建立和完善企業會計管理資訊系統,企業稅收管理,應該藉助資訊科技,收集企業內部資料,然後在企業內部控制資訊系統中上傳和分享相關的稅務資訊資料,使企業管理者和企業稅務管理人員對企業產生的稅收資訊資料進行實時動態的把握,促進其第一時間,發現和識別異常的稅務資訊資料,解決橫向縱向偏差問題,及時糾正。對稅收資訊系統的組成部分,一方面,做好稅收徵管和更新工作,新增元件,公司適用的稅收法律及時和定期更新,並與稅務部門進行資訊溝通;另一方面應建立包括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系統各部分的風險管理資訊系統的基本流程,做好稅收資訊資料的採集、記錄、處理、傳輸和儲存。企業稅務風險管理資訊系統的資料在記錄、採集、處理、傳輸、儲存等方面都不能違背稅法和稅收風險管理的要求。如稅務資訊資料顯示風險隱患,公司財務部門及有關職能部門應及時進行稅務風險評估,也可聘請相關資質和專業能力的代理人協助執行。

結語:

綜上所述,在企業的內部控制當中,稅務管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其完善和發展對於企業的發展和經營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加強企業自身的稅務管理有助於預防稅收風險、提升經營安全性、提升經營價值。因此,要想做到以上幾點,就應該要求企業在發展和經營過程中加強對稅務管理內部控制的關注和重視。在當前新形勢下,做好企業稅務管理內部控制,應該完善企業稅務方面的籌劃工作,加強稅務管理方面的崗位設定,完善稅務風險方面的防範機制,加強企業內部資訊傳遞和交流,為企業的稅務管理風險的防範和控制提供關鍵的資訊基礎,促進企業獲得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慶勇.芻議“營改增”時代下建築企業成本管理的問題及策略[J].新經濟,20xx,(Z1):140.

[2]謝本飛.資訊時代的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探討[J].經營管理者,20xx,(10):217.

[3]董巖,常春光.大型國企發票管理系統內部控制實踐探討——兼論國有大型成品油銷售企業的機打發票系統的應用[J].科技資訊,20xx,(29):160.

[4]張玲,陳波.電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與工程財務管理分析[J].現代經濟資訊,20xx,(09):148-149.

稅務管理論文5

摘要:技術時代的來臨,使我們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發生了眾多變化。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普及和快速發展,我國傳統的稅務管理工作也面臨著機遇與挑戰。本文以“網際網路+”的大資料環境為背景,對稅務管理做了一定的分析,並預估了未來稅務管理的前景。

關鍵詞:網際網路+;大資料;稅務管理;前景

一、背景介紹

隨著高科技時代的來臨,計算機技術、雲空間開始逐步進入我們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網際網路+”是我們賦予這個大資料時代新的代名詞。大資料開始應用於各行各業,當然,對於傳統的稅務管理,也有著極大的影響。稅務從古至今就是一個不斷傳承又不斷更新的名詞。在現代社會科技大潮的到來,稅務管理也緊隨潮流進入了一個新的程序。毋庸置疑,無論社會如何發展,科技如何進步,稅務管理始終是一個國家調節稅收的重要手段,也是國家進行徵稅的重要框架依據。網際網路環境下的稅務管理,是傳統與現代技術的時代性融合,更說明了稅務管理技術與制度將會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

二、稅務管理的改革方向

網際網路+環境下許多問題都面臨著一系列的變革,稅務管理更是需要融合新形勢下的各種情況進行更新變革,總體來說,稅務管理的變革還處於起步階段,主要有的變革趨勢有以下幾點。

(一)體系優化

稅務管理體系是稅務管理的依據和基礎,只有完善的稅務管理體系才能保證稅務工作的合理執行。一個完善的體系應當包含健全的法律法規依據、合理的部門設定、擁有一定知識水平和素質的執業人員及科學技術手段。而我們所提到的稅務體系優化也將應主要圍繞這四個方面進行一定的調整。首先是法律法規方面,對於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背景下的商務平臺,應該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來進行相應的交易行為規範。由於目前還沒有完善的網路交易納稅制度,今後應不斷規範網路交易的納稅行為,避免出現利用網際網路空子逃稅和漏稅的現象發生。對於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是規範網際網路+大資料背景下商務行為的重要舉措。從現實情況來看,網購的群體不僅僅限於年輕人,銷售群體的擴大會使交易量迅速增長,甚至很多跨國交易也可以在網路平臺上進行確認。而目前我國還沒有完善的網路平臺銷售徵納稅管理系統,這就需要稅務部門在未來的發展中,引進相應的網際網路人才,而不是單純地財會管理類人才來應對形式的變化。對於現有的稅務工作人員,則可以不斷更新觀念、進行相應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我國稅務管理的技術硬體也面臨著大資料環境下的變革,只有開發自己專門的電腦系統,才能不斷適應新形勢下的海量資訊。而這些軟體也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更要及時的更新換代。作為傳統的稅務部門,可以通過與專業的`網際網路技術公司合作,開發專門的軟體。

(二)風險控制

現階段稅務管理方面的風險主要表現為,在網際網路的大量資料下,會發生資料資訊不對稱的問題,該問題可能會導致稅收流失、甚至使不法人員利用網際網路漏洞進行違法犯罪行為,危害社會安全。關於資料資訊不對稱問題,主要有三大部分:(1)徵稅部門與納稅人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各種商務交易平臺的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網路購物,而這種虛擬平臺的交易在很大程度上會造成交易的隱蔽化。在網路平臺上的交易如果繼續沿用舊制度對其進行管理,將會失去對網路交易的控制及監管。(2)徵稅部門與其他部門的資訊不對稱問題。在網際網路+環境下,人們的資訊不再是單純地檔案記錄,更多的是記錄在相應的資訊系統中,但這些部門相互獨立,使不同機構之間的資訊並不能實現互通,這也會導致稅收部門並不能得到納稅人全部的資訊,從而導致風險發生。(3)部門內部資訊不對稱。由於稅務部門涉及不同地區、不同級別,各自管轄內容不同,雖然目前我國正在改善資訊共享問題,但就目前來說,資料共享仍然是各稅務部門面臨的重大問題,在部門內部資訊不對稱,容易出現重疊、遺漏等風險問題。

(三)微觀資料調整

之前,研究蒐集的稅務資料都是站在巨集觀的角度,做出的相應政策也是以巨集觀為基礎。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以巨集觀資料為基礎的分析報告已經無法適應現階段的需要,並且對於微觀資料的獲取也更為方便,因此,對於稅務研究的分析可以由巨集觀逐漸向微觀發展,通過具有特性的企業情況,對其微觀資料進行詳細分析,可以對其進行量化控制,從而科學有效地進行稅務管理。

三、改革前景

在當前網際網路大環境下,從本文上述三大方面對稅務管理進行更新變革對實際工作來講,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可以指導未來的稅務管理工作。現階段,首要應解決的問題則是完善法律法規,使其適應時代和現實的發展需要。同時針對迅速發展的網路商務平臺交易,稅務管理工作更要及時跟進,較快符合現階段的稅務需要,為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孫開,沈昱池.大資料———構建現代稅收徵管體系的推進器[J].稅務研究,20xx(01).

[2]謝波峰.大資料時代稅收微觀資料體系的構建[J].稅務研究,20xx(01).

[3]黃俊杰.基於WebGIS的稅務管理資訊系統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xx.

[4]王向東,王文匯等.大資料時代下我國稅收徵管模式轉型的機遇與挑戰[J].當代經濟研究,20xx(08).

[5]彭驥鳴,陳愛明,韓曉琴.大資料時代強化稅收風險管理的思考[J].稅收經濟研究,20xx(05).

作者:趙穎璐 姚懿娜 單位:天津財經大學

稅務管理論文6

一、加強我國國企稅務管理工作的意義通過加強企業

稅收管理,能降低企業的稅收成本,豐富了企業的運營資本並增加了企業收益。並且,稅收是直接能體現我國巨集觀調控方向的標杆,通過對稅收的有效管理能有效的認清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方向,利用各種稅收優惠、鼓勵政策和和各項稅種的稅率差異進行合理投資、籌資和技術改造,從而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

二、目前我國國企稅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管理觀念落後

長期以來,我國國家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缺乏對國家稅務的深入瞭解,對國企稅務管理工作不重視,錯誤的認為國家企業不存在企業效益這一問題,導致管理工作者在進行稅務管理時傾向於形式化和過場化。並且,由於受我國計劃經濟的影響,國企財務人員對稅務管理認識不深,接觸時間較短,稅務管理手段比較薄弱,使稅務管理工作並沒有真正發揮出作用。

2.法律意識淡薄

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對企業稅務管理工作存在錯誤的認識,往往通過偷稅漏稅的方式來降低企業稅收成本,沒有在我國稅收法律法規的允許範圍內,對企業稅務管理工作進行正確的統籌規劃,並沒有真正有效的利用我國稅收政策的作用,反而損害了企業利益、國家利益。在這種不良風氣的影響之下,國企的稅務管理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淡薄,對稅務管理工作也不重視,造成我國國企稅務管理工作混亂。

3.稅收業務不強

目前,我國國家企業很大部分仍受計劃經濟的影響,運營方式上帶有很大的`政治色彩,高層管理人員對企業稅收管理並不重視,導致稅務管理工作者無法有效的對偷稅、漏稅進行有效的劃分。稅收管理工作是一門實時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工作,而我國國家企業的稅務管理人員抱著國企工作是鐵飯碗的錯誤思想沒有及時的對時下的稅收知識進行有效的補充,其業務操作能力也在日積月累的安逸情緒中落後於時代,導致了國企稅務業務能力虛弱的現象。

二、提高我國國企稅務管理工作水平重要措施

稅務管理的核心是稅收籌劃,企業其他的稅務管理活動最終都是為了實現稅收籌劃,也就是指在遵守國家稅法、不損害國家利益的前提下通過提升稅務管理意識,提高稅務管理法律觀念,增強稅收業務能力,完善稅收管理制度來實現稅負最低。

1.提升管理意識,精化稅收管理工作

意識決定行為,只有從根本上提升管理意識,才會提高企業稅務管理工作。首先,要轉變國家企業的管理意識。雖然國家企業屬於國家性質的企事業單位,但仍具有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性質。其次,在企業內部設立專門的稅務管理工作機構,由專業高素質的工作人員掌管稅務工作,提高稅務管理工作的專業化水平,必要的話可以對企業內部的稅務管理工作進行二次細化,最終將國家企業稅務管理工作專業化,精細化。

2.提高法律觀念,加強稅收法律培訓

由於我國目前的稅法制度體系並未完善,稅法約束範圍仍有缺口,這就必須要依靠企業自身的法律約束力,在保障廣大人民共同利益的情況下認真遵守國家法律制度。加強對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培訓,熟練掌握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從法律政策的角度上進行稅收規劃和統籌,從而降低企業稅收成本。另一方面嚴格禁止偷稅、漏稅的情況出現,一定要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進行避稅。企業高層領導更應該要重視企業稅務管理人員的法律培訓工作,藉助外部培訓機構或者專業稅務機構的力量,不斷提高企業稅務管理人員自身的法律觀念和業務能力。

3.增強業務管理能力,完善稅收管理制度

關於目前國企稅收管理水平不高的現象,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稅收管理制度的建設不完善。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稅收管理制度,創造良好的稅收管理內部執行機制,才能對企業稅收規劃進行正確的決策,對企業納稅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對企業稅務管理進行有效的監督。微觀上,國企的稅務管理人員大部分都是會計人員出身,其本身缺乏相應的統籌管理能力。然而,企業稅務管理的高低直接取決於稅務管理人員素質的好差,因此,不斷提升稅務管理人員的業務管理能力才能真正提高企業的稅收管理水平。四、結語稅收是企業單位經營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與企業的有序運營和發展息息相關。因此,企業應該重視對稅務管理工作,在我國稅法法律法規的規定下進行合理的避稅,從而降低企業稅收成本,提高企業運營效益,最終促進企業自身的高速發展。

稅務管理論文7

摘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電力行業的競爭愈演愈烈,在電力企業中稅務管理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響著電力企業的持續發展,也間接導致企業面臨著極大的經營風險。所以在實際的管理中必須結合電力企業的實際情況,對稅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升電力企業稅務風險應對能力,保障電力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文章主要對電力企業稅務管理及構建措施進行探究。

關鍵詞:電力企業;稅務管理;存在問題;構建措施

一、前言

在電力企業經營發展中稅務管理是一項重要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加稅收收入。通常情況下稅務管理具有集中性和統一性的特點,包含稅務策略相關規範、稅務管理和納稅流程規範等,但是在實際的稅務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風險,因此必須針對存在的風險加強稅務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稅務管理制度,並且採取相應措施預防稅務風險,推動電力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二、電力企業稅務管理的重要性

稅務管理是指稅務機關對整個稅務活動進行決策、計劃、組織協調以及監督管理等,並且基於企業各個方面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稅務制度,再嚴格按照這一制度開展相關的管理工作,確保企業健康穩定的向前發展。另外,企業在稅務管理中具有強制性、無償性以及固定性的特點,並且與國家稅務管理相一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降低企業稅收成本現階段,在電力企業建設和發展中稅務成本以企業繳納稅金成本、企業罰款以及拖稅處罰金額為主,所以企業必須積極有效的制定合理的稅務管理方式,這樣就能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稅收成本,避免一部分稅收處罰而引起的稅收成本增加,從而提高企業經濟利潤。

(二)增強企業財務管理水平電力企業稅務管理工作人員需要學習稅法,掌握稅法的用法,還要增強管理人員的納稅意識,就能大大提高企業工作效率。同時在納稅工作開展中管理人員應該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加強稅務管理,熟練掌握各種各樣的稅收法律法規,還要了解相關的會計制度和準則,就能很大程度增強財務人員稅收法規的學習觀念,提高整個電力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三)合理調整企業內部結構,合理配置資源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在各種稅收政策中不同稅種稅率不同,電力企業在進行稅務管理中,先要對我國相關稅收政策進行了解,採取合理的融資方式、存貨管理方式以及折舊方式等,就能順利開展稅務管理工作,最大限度提升電力企業效益,合理調整企業內部結構和配置資源,確保企業綜合競爭實力的提高。

三、電力企業稅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稅務管理思想觀念落後隨著電力企業稅務管理機制的持續不斷深化改革,以往採用的稅務管理模式已與當下電力企業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近些年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創新型業務形式逐漸被應用到電力企業稅務管理工作中,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且管理人員使用的各種管理方式也有了很大變化,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工作人員還在使用以往的工作方式。通常情況下,交納各項稅務的方式在本質上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那麼遵循以往的時間段來進行申報,在一定程度上並不能夠真正體現出電力企業稅務管理的重要價值還會增加各種稅務資金成本。

(二)稅務管理人員專業素質水平待提升進行電力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中,由於受到廣大人員的水平限制,並沒有真正開設與稅務相關的管理。另外,還有一大部分稅務管理機構自身存在很多漏洞,這些漏洞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稅務管理人員綜合業務水平下降,儘管還有一部分工作人員自身具備一定的稅務管理能力,但是某種程度上並不能夠真正滿足電力企業財務管理專業性要求,因此作為電力企業工作人員應該積極完善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另外,在對電力企業財務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的過程中還存在各種不同型別的問題,例如:財務管理內容培訓深度不夠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會嚴重影響電力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稅務管理風險由於稅務管理具有系統性和複雜性的特徵,所以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夠解決好各項電力企業財務風險問題。針對創新型的業務,相關工作人員應該使用科學、合理方式來進行優化,然而在進行電力企業稅務管理過程中常常會發現財務管理各項工作和一些創新型業務兩者之間並不能夠真正融合在一起,阻礙電力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四、加強電力企業稅務管理及構建措施

(一)健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電力企業上至管理層人員下至普通員工,都應當樹立正確的稅務風險意識,要轉變過去不重管理重生產的思維慣性,對於一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而言,企業內部管理髮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有效控制稅務風險,應該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首先在企業內部設定一個完善的稅務管理部門,來統一管理企業各項稅務工作;其次通過制定健全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機制來進一步加大稅務風險管理力度,並且要結合電力企業的實際情況梳理稅務風險管理流程,制定出更為完善的稅務風險控制方案,從而全面控制稅務風險。

(二)拓寬融資方式在電力企業中,稅務管理具有繁瑣和複雜的特徵,所以工作人員進行稅務管理時需要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採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其進行管理和改進,尤其對電力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其次,由於電力企業稅務管理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這就對相關工作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應該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水平能力高的管理隊伍,只有這樣才能夠推動電力稅務管理工作正常開展。通常情況下,借入資金可以劃分為兩種不同的'方式。第一種是借入資金,第二種是權益資金,借入資金一般是指資金到期之後應該歸還的本金和利息之和,這種風險一般都比較大。然而,這種使用方式自身有很大風險性,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在稅前一定要扣除一部分利息,以此來抵抗各種不同型別的稅費。另外,一種權益資金也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式,這種資金使用方式具有安全性,在使用這種資金方式時必須支付一定的利息,除此之外,還不能夠扣除電力企業稅前的那部分股息。因此在開展電力企業稅務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一定要綜合各方面因素去考慮和分析,依據電力企業自身實際情況來選擇科學、合理的籌資方式,從而減輕電力企業稅負負擔。

(三)加強稅務風險評估工作對於稅務風險防控工作而言,其側入點應當是過程的防範,因此電力企業應當加強稅務風險評估工作,這樣有助於識別企業存在的稅務風險,通過估測潛在的稅務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從而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對這些稅務風險進行有針對性地抑制。電力企業在進行稅務風險控制的過程中,應當重點關注稅務風險評價以及評估這兩個方面,及時借鑑相關的技術手段,對企業潛藏的稅務風險進行準確的定性、定量分析,以便為企業相關決策的制定提供基本保障,進而幫助電力企業及時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控制稅務風險措施。稅務風險評估工作內容主要包含稅務風險相關的財務指標、涉稅流程風險點的相關指標以及納稅指標等三個方面。

(四)對稅收管理制度加以創新首先,企業稅收管理體制創新的重點工作就是加強稅源資訊的管理,整理和分析稅源資訊,分析理解稅收制度情況,對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現金流等專業知識進行全方位地瞭解和掌握。加強交流溝通和聯絡,確保各個部門之間的資訊能夠通常地傳遞。其次,應當積極引入新的技術,加強企業資訊化建設,提高專業化水平,可以開通專門的稅源管理平臺高效管理企業稅收;稅源管理平臺的監理能夠支援稅收分析和納稅評估工作。同時,一部分電力企業經營情況非常複雜,需要涉及較廣的領域範圍,所以稅收管理人員也面臨著更加繁雜的工作,此時稅收管理人員要對我國稅收政策有實時關注和了解,及時更新知識,充分理解和掌握我國稅收法中的規定。

(五)調整電力企業內部結構電力企業稅務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因此,電力企業工作管理人員應該依據電力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出發使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來進行融資,並且要加強生產技術的改造,只有這樣才能夠推動電力企業稅務管理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有效提升電力企業經濟利益的收入,從而有效完善電力企業內部結構各項調整和配置,最終達到提升電力企業綜合競爭力目的。

(六)加強財務人員能力培養財務部門是電力企業開展相關稅務工作的基礎,要想實現企業稅務風險控制,還應當注重財務部門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為了有效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其更好地滿足新形勢下電力企業稅務風險防控工作需要,電力企業應當對財務人員加強教育培訓。一方面,電力企業可以通過宣傳教育提升財務人員的稅務風險防控意識,充分認識和提升稅務風險防控水平,促進電力企業不斷向前發展,從而促使財務工作人員形成良好的正確思想,就能夠突破電力企業稅務風險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對財務人員加強稅務工作相關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培訓,電力企業可以通過分層次、分期、分批開展各類學習交流活動或者專業知識技能培訓活動,不斷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儲備、專業技能水平,並採取相應的考核手段來確保培訓效果。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電力企業中稅務管理具有抽象性和複雜性的特點,但是在進行稅務管理中經常遇到各種型別的問題,所以管理人員需要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採取科學合理的方法不斷完善電力企業各項稅務制度,從而推動電力企業朝著長期穩定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胡紅梅.淺談供電企業營銷稽查服務風險防範與預警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xx(50).

[2]尚姝媛.探究當下我國供電公司稅務管理[J].科研,20xx(11).

[3]陳慶輝.關於精細化電力營銷服務管理措施的研究[J].通訊世界,20xx(23).

[4]廖俊梅.電力企業稅務風險籌劃[J].現代經濟資訊,20xx(24).

[5]胡靜.電力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淺析[J].江西電力,20xx(09).

作者:徐慧娟 單位: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東海縣供電分公司

稅務管理論文8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的 30 多年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 的平均增長速度高達 9. 9%,目前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位居世界第二,貨物出口總額己位居世界第一[1].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催生出越來越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1999年中國企業在世界 500 強企業中僅有 2 家排名較為靠後的企業; 而 20xx 年中國企業在 500 強中已經增加到 11 個,中石化排名 68 位,位居中國企業之首; 而發展到 20xx 年,中國在 500 強中佔據 79個席位,其中,中石化、中石油、國家電網分列第5,6,7 位[2].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的經濟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大企業的競爭力,大型跨國公司己經成為配置全球資源,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載體。由此可見,中國大型企業已經逐漸走向世界舞臺,成為中國經濟的骨幹和中堅力量。

當前,中國大企業面臨的經濟形勢極為嚴峻。

從國際形勢看,20xx 年世界經濟危機以來,美國經濟復甦乏力,歐債危機持續蔓延,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發布的《20xx 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中指出: 世界經濟增長在 20xx 年很可能會繼續保持低迷,並且在隨後的兩年中全球經濟面臨再度衰退的極大風險。從國內形勢看,20xx 年中國 GDP 增長率下降到7. 8% ,為近 10 年來的最低水平; 20xx 年的經濟形勢並未好轉,第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長7. 7%,低於預期的 8%; 失業問題日益突出,截止到 20xx年 5 月,北京高校畢業生簽約率僅為 33. 6%,創歷史新低[3].此外,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在 20xx 出現絕對數量的首次下降,這意味著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和未來人力成本的上升[4].從企業的角度看,經濟增長速度的減慢,人力成本以及企業融資成本的上升,都極大程度地制約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合理降低成本和理性控制風險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而稅收作為企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企業風險的重要來源,己經引起了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

當前,研究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1) 研究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可以降低企業風險,使企業信譽良好,使企業稅收成本降低,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 研究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有利於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特別是在企業推行國際化的程序中) ,加強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意識,重視企業稅務籌劃工作。

(3) 研究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可以使中國稅務風險管理理論更加豐富,進而推動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髮展的步伐。

二、國內外相關研究與發展綜述

(一) 國外研究與發展綜述

儘管各國學者對風險及風險管理的研究起步較早,但是將稅務風險列為重點研究物件,還是20 世紀 80 年代之後特別是進入 21 世紀以來的事情。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外學者增加了對企業稅務風險的研究和認識。澳大利亞學者 MichaelCarmody (20xx) 認為企業稅務風險既包括內部風險又包括外部風險,而企業面臨的外部風險是不受企業自身控制的,因此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實際上指的是對企業內部風險因素的控制[5]eubig(20xx) 強調企業稅務風險管理要具有前瞻性,在納稅義務發生之前採取措施,在不引起稅務機關注意的前提下儘量降低稅收負擔; 採取的措施通常是對企業經營或投資行為進行系統審閱,尋找最易引起稅務機關關注的事項,事先對其進行合理安排[6] Segal(20xx) 認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是企業基於全面風險管理的一種行為方式或管理模式,這種方式或管理模式最終會成為企業文化的內在組成部分。

(二) 國內研究與發展綜述

當國外學者對企業稅務風險的認識日益深入之時,國內學者也紛紛展開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但是國內學者在翻譯"tax risk"這一概念時,使用的詞語並不一致,具體包括稅收風險、納稅風險、涉稅風險和稅務風險。

1. 稅收風險

田鳳平(20xx) 認為稅收風險是政府在組織獲取稅收收入和使用稅收進行經濟調節過程中產生的不確定性[7].胡云鬆(20xx) 認為稅收風險是納稅人未全面遵守稅法形成的稅收流失的可能性[8].因此,一般而言,稅收風險是從政府的角度進行闡述,是指稅收體制、稅收徵管對整個國家的稅收經濟安全所產生的不確定性影響。

2. 納稅風險與涉稅風險

李鵬(20xx) 認為納稅風險是納稅人在計算和繳納稅款方面承擔的風險,即納稅人因違反稅法規定造成經濟利益損失的可能性[9].莊粉榮(20xx) 認為涉稅風險是企業的涉稅行為沒有遵循稅收法規的具體規定而導致企業未來利益的可能損失[10].

3. 稅務風險賀志東(20xx) 認為稅務風險是納稅人在涉稅活動中遭受損失或喪失潛在收益的可能性[11].蔡昌(20xx) 認為稅務風險是企業的涉稅行為未能正確有效地遵守稅法規定而導致企業未來利益的可能損失,具體表現為多繳稅導致企業稅收負擔增加或者企業少繳稅導致企業遭受懲罰[12].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獻彙總和歸納演繹的研究方法。在文獻彙總方面,以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為主題,蒐集和查閱大量相關文獻資料,整理出了關於稅務風險管理的理論現狀、政策現狀以及企業實踐現狀,為問題研究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和研究方法。在歸納演繹方面,本文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歸納學術界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主要觀點,企業風險管理的界定、稅務風險管理等概念,研究稅務風險形成的原因; 同時,借鑑企業風險管理中常用的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等方法,將這些方法運用到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實踐之中。

三、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理論分析

(一) 稅務風險的概念

當前,世界對企業稅務風險概念的主流見解包括以下三種: 一是因未依法納稅而被稅務機關檢查、稽查,引發補繳稅款、繳納滯納金和罰款、被追究刑事責任,從而對企業聲譽和生產經營造成惡劣影響的風險; 二是因未正確理解和充分使用稅收法律和政策而導致承擔過多的稅務責任、承擔不應承擔的稅負,而造成經濟利益損失的風險;三是在不違反稅法的前提下,因未能合理進行稅務籌劃有效降低稅負,而影響公司潛在收益的風險。

國家稅務總局大企業司有關負責人在權威解讀《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試行) ) ) 時指出:"企業稅務風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企業的納稅行為不符合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企業應納稅而未納稅、少納稅,從而面臨補稅、罰款、加收滯納金、刑罰處罰以及聲譽損害等風險; 另一方面是企業經營行為適用稅率不準確,沒有用足有關優惠政策,多繳納了稅款,承擔了不必要的稅收負擔".

綜合上述觀點,本文認為稅務風險是指企業涉稅行為未能正確遵守稅法相關規定而導致企業未來經濟利益產生的不確定性,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企業未按規定納稅而遭受懲罰,二是企業未能充分利用稅法相關規定而多付出納稅成本,產生潛在經濟利益損失。

(二) 風險管理理論

1. 傳統風險管理理論階段 (20 世紀初-20世紀 80 年代)。20 世紀初,理論化的風險管理理論成型。1916 年,法國的科學管理大師亨利 · 法約爾(Henri Fayol) 在他的著作《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中首次把風險管理的思想引入企業經營。1930 年,美國的所羅門·許布納(Solomon Schb-ner) 博士在美國管理協會一次關於保險問題的會議上正式提出風險管理的概念。在傳統風險管理階段,風險管理研究的內容主要限於可保風險和財務風險,此時將保險作為風險應對的主要手段。

在這個階段,風險研究首先出現於保險業,進而擴充套件到銀行業和證券業等金融領域。例如: 1952 年馬克維茨的"組合選擇理論"以及 1965 年夏普(Sharp) 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都是這一階段的典型代表。

2. 現代風險管理理論階段 (20 世紀 80 年代-20 世紀 90 年代初)。20 世紀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企業面臨的經濟社會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企業面臨的風險更加多樣和複雜,企業逐漸意識到不能僅僅從某項業務、某個部門的角度考慮風險,必須根據風險組合的觀點,從整個企業的角度審視並管理風險。1992 年,英國的卡德伯利報告(Cad - bury Report) 和美國 COSO 委員會《內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出臺,標誌著風險管理進入現代風險管理階段。1995 年,出現的全球第一個企業風險管理標準: 澳大利亞/紐西蘭風險管理標準(AS/NZS4360) 就是這一階段的典型代表。

3. 全面風險管理理論階段(20 世紀 90 年代末-至今)。1999 年,《巴塞爾新資本協議》推出了蘊含全面風險管理理念的三大監管支柱---資本充足率、監管部門監督檢查和市場紀律,正式開啟了全面風險管理的新篇章。20xx 年,美國出臺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C Sarbanes - Oxley Act,對公司治理和資訊披露制定了更加嚴格的要求。20xx 年 9 月,COSO 在《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的基礎上,出臺了《風險管理---整合框架》,以此為標誌,風險管理進入了以風險效益為價值取向,以實現公司發展戰略為目標,全面認識、全方位整合、全過程管理的全面風險管理階段。

(三) 中國風險管理理論

企業風險管理理論在中國發展得比較晚也不夠成熟,相關理論研究成果也比較少。目前,有代表性的理論有以下 2 種。

20xx 年 6 月,國資委釋出了《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國資發改革[[20xx]108 號) ,這是我國第一個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指導性檔案,借鑑和吸收了 20xx 年 COSO 企業風險管理框架的有益成分,對中央企業開展全面風險管理工作的總體原則、基本流程、組織體系、風險評估、風險管理策略、風險管理解決方案、監督與改進、風險管理文化、風險管理資訊系統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及時總結了中央企業的風險管理經驗,對其進行了有益探索,為中國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尤其是中央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提供了可供借鑑的普遍性思路。

20xx 年 7 月,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五部門聯合釋出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財會[20xx]7 號) ,此後,又制定了《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 號-組織架構》等18 項應用指引。《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和《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要求自 20xx 年 1 月 1 日起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施行,自 20xx 年 1 月 1 日起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機板上市的公司施行。這些規範及其應用指引為中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提供了寶貴建議。目前,中國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企業集團內部的子公司數量眾多,不同子公司之間的業務流程對接存在困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嚴重阻礙了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的建設,因此五部門的內部控制制度基本規範及其應用指引為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的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四) 大企業界定標準

目前,包括美國、英國、日本、俄羅斯等在內的世界上 50 多個國家均設立了專門的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根據相關國際經驗,在稅收領域中的大企業是指因為自身運營背景具有國際性、經營範圍呈現多元性、經營業務具有特殊性、內部治理存在複雜性等特徵,從而能夠在稅收管理服務方面受到特殊對待的`納稅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對大企業的認定標準主要包括: 營業收入、資產規模、註冊資本、應繳稅款、僱員數量、特定行業等。

20xx 年 6 月,中國的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制定了《關於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xx]300 號) ,同年 9 月,國家統計局印發了《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的通知》(國統字[20xx]75 號) ,按照行業門類,依據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或替代指標,將我國的企業劃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種類型。但是,目前中國尚未確定稅務領域的大企業分類標準,只是在 20xx 年 12 月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關於下發國家稅務總局定點聯絡企業名單的通知》(國稅函[20xx]1064 號) 中,決定將 45 戶企業(集團) 作為國家稅務總局定點聯絡名單。

在確定這 45 家定點聯絡名單時,國家稅務總局考慮了納稅額、營業收入、所有制形式(國有、私營)的代表性、資本構成(內資、外資) 的代表性、行業代表性等因素。

綜上所述,儘管中國在統計上已經明確了大中小微型企業的劃分方法,但是在稅務領域中國尚未按照國際經驗清晰界定稅務領域上的大型企業,而是通過國家稅務總局定點聯絡名單和全國重點稅源監控企業的形式來認定需要重點關注的大型企業。因此,目前需要建立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機制的大企業以國家稅務總局 45 戶定點聯絡企業為中心,向全國重點稅源監控企業不斷進行擴充套件。

四、大企業稅收風險成因分析

(一) 大企業稅收風險內因分析

1. 大企業對稅務風險的認識存在風險

中國企業應用風險管理理論的實踐過短。將全面風險管理制度引入中央企業是在 20xx 年,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頒佈了《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而且這份指引雖然提到戰略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運營風險、法律風險,但並沒有提及稅務風險。至今為止,很多企業還對稅務風險的認識非常淺薄。即使部分企業逐漸認識到稅務風險對企業的重要影響,但絕大部分對其認識還停留在單一的財務階段,沒有貫穿至企業的日常業務之中去。實際上,企業的稅務風險幾乎源於企業的一切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企業這種將稅務風險侷限於財稅部門的認識無法將稅務風險的防範和控制貫穿於整個生產經營過程,無法在整體上取得協調,以至於無法從根本上防控稅務風險。

2. 大企業缺乏專業辦稅機構和人員

如今絕大部分中國企業沒有獨立的稅務部門,稅務問題幾乎全部由財務人員代為解決。由於缺乏稅務方面的理論支援,會計或出納人員受到專業的限制較大,無法準確把握有關稅收法規的精神,對稅務風險管理時常手足無措。實際上,企業稅務風險有其特殊性,稅務業務辦理涉及到企業的基本業務流程和交易方法,要求辦稅人員對企業的整個經營流程有精準瞭解,同時也需要辦稅人員能夠較為專業的瞭解財務、稅務等方面的知識,這對辦稅人員的專業化程度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

3. 大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

中國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尚在發展之中,內部控制標準尚未成熟,很多企業還沒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這樣一來,即使企業認識到稅務風險的重要性,並且想要將稅務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但是內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往往會成為一顆毒瘤,使得企業的實際結果與預計相去甚遠,使稅務風險控制無法貫穿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無法應用到實踐中。同時,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在中國企業中並不普及,不能根據稅務風險的特點針對涉稅事項進行定期檢查和有效評估。

很多企業沒有主動對企業涉稅活動進行自查或者委託中介機構進行檢查,同時外包中介機構檢查還可能存在風險,因為外包機構並不熟悉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和涉稅情況。因此,內部控制制度的缺陷會導致企業稅務風險無法運用到實踐當中,而企業稅務問題處理上的被動往往都是內部稅務審計制度的缺失導致的。

4. 大企業稅務籌劃不當

企業稅務籌劃不當會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一方面,如果沒有通過稅務籌劃來安排出最優的納稅方案,企業會面臨多繳納稅款的風險。遺憾的是,目前大多數企業沒有清晰認識到納稅人的權利,沒有具體瞭解企業遭受的稅務風險,常常一味地巴結稅務機關、缺乏主動納稅意識、沒有站在企業的角度進行整體稅務籌劃等問題,從而導致企業蒙受了過分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稅務籌劃活動本身並非完全穩妥,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5. 大企業的多元性和複雜性導致的稅收風險

大企業特別是一些大企業集團,國際化、多元化經營開展得較為徹底,它們常常會涉及多不同型別的稅制和稅種。僅僅中國就有 19 個稅種,每個稅種都有不同的納稅要求; 而且中國稅務徵管機關就包括國稅局、地稅局、海關,企業需要打交道的部門太多。大企業作為擁有多元性業務以及多層級子公司的納稅主體,既需要處理多稅種的涉稅事宜,還需要與多層級的稅務部門打交道,這大大增加了大企業的資訊流通成本和稅務風險。

同時,大企業在進行納稅申報時,它的資料需要經過子公司的層層上報,而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經手人的不同主觀意識和計算方法會導致一定誤差。

(二) 大企業稅務風險外因分析

1. 稅收立法方面的稅務風險

中國是一個以憲法為主要法律的國家,法律體系包括稅法體系首先體現出的是國家利益,因此對納稅人利益的保護遠遠小於對國家利益的保護。在這種情況下,在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之間的關係處理上,納稅人處於一種相對劣勢地位,稅務機關常常可以利用"稅法解釋權歸稅務機關"這一條款作為說辭,而稅務機關人員的主觀意識判斷會使納稅人的稅務風險大大增加。

2. 稅法本身存在的稅務風險

稅收法律制度本身也有一些與生俱來的各種紕漏,如稅法實施條例與具體制度不配套,政策不清晰、不具體,內容不完整等,這使稅法本身就存在風險,以至於稅法在某些稅務問題的應用上存在不確定性,極易引發企業稅務風險。同時,中國稅收徵管體系較為複雜,既涉及到如國稅局、地稅局、海關等,也涉及到不同層級的政府機構。不同部門以及不同層級政府機構之間在具體稅務處理上由於理論依據的不同,具有極大的差異,但大企業集團往往要同時與不同種類以及不同層級的稅務部門交道,而在具體稅法條例的理解上,企業和政府部門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異,從而加劇企業稅務風險。

此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實行稅收分享制,中央和地方的財權事權不匹配,導致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分配會引起極大的矛盾,這加劇了稅收徵管的複雜性。而且國內稅法與財務會計準則無法完全匹配,企業需要從財務會計資料中通過運算得到稅務資料,從而加大了稅務處理風險。

五、解決大企業稅務風險的對策

據上文的分析可知,大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十分複雜,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是一項企業各個納稅環節相結合而得出結論的工作。因此,大企業必須將稅務風險和自身情況相結合,建立一系列稅務風險管理制度,以便於從整體上控制稅務風險對大企業的不利影響。

(一) 建立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目標

1. 合規性目標

合規性目標是指企業在稅法允許的範圍內進行各種涉稅活動,這是可以有效地使企業在規避風險時免除稅務部門的處罰,因此合規性目標是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首要目標。要達成這一目標,就必須充分了解稅法,對企業納稅人的納稅義務應當熟悉,在稅務登記、設定保管賬簿、開具使用發票、稅務申報、稅款繳納、代扣代繳稅款、接受依法檢查、提供稅務資訊這八大環節中嚴格按照稅法的相關規定執行。

2. 戰略性目標

戰略性目標是指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必須圍繞公司發展的整體戰略來進行,樹立企業良好的市場形象,與政府建立和諧的關係。這就要求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應該符合企業在每一個階段所制定的戰略目標,企業管理層在決策時應將稅務風險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警惕稅務風險對企業聲譽和形象的損害。學習如何對稅務風險進行識別、評估並應當貫穿到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從而在稅務問題上與政府部門保持良好關係。

3. 效率性目標

效率性目標是指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要爭取降低稅務成本,創造稅收價值,從而達到股東權益最大化的目標。這就要求企業在進行稅務風險管理時,要有一套自己的衡量稅務風險管理的成本和收益的方法,儘可能讓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建立在現有企業風險管理體制之上。稅務支出是企業成本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稅務風險進行管理就是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及稅務籌劃手段,減少企業被稅務機關處罰的機率,併合理增加企業的節稅收益。

(二) 設立稅務風險管理機構

為了確保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有效實施,企業必須擁有一套多層次的稅務風險管理機構,使得治理層、管理層、職能部門、業務部門都能認真履行相應的稅務風險管理職能,並且明確稅務風險管理機構的職責和許可權,將稅務風險管理狀況納入到績效考核之中,這樣才能使得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措施落到實處。

稅務風險管理是一項專業性與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對從業人員要求較高,除了稅務知識,更要熟悉風險管理知識,這就決定了公司為了完成稅務風險管理的規劃以及方案的制定,就必須設立專門的機構與人員。企業可以根據自身規模大小及納稅業務的繁雜程度,建立風險管理委員會,在風險管理委員會下建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機構或專職崗位,聘請專業的稅務人員處理企業稅務相關事宜。

(三) 正確評估稅務風險

稅務風險評估是指在稅務風險管理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稅務風險發生的影響程度、可能性等,來確定稅務風險重要程度的過程。由此可見,稅務風險評估可以從稅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影響程度兩個方面來進行衡量,發生的可能性越大,影響程度越強烈,則稅務風險越高。

(四) 正確應對稅務風險

在大企業稅務風險被找出之後,就需要根據稅務風險表示的事件的不同、緊迫性的不同、嚴重性的不同,採取不同的稅務風險管理策略來進行應對。風險應對首先必須進行風險評估,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來採取應對策略。在《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中,這樣的方法被稱為風險管理策略,是指企業根據自身條件的不同,外部環境的不同,圍繞企業所制定的發展策略,選擇風險管理方式、選擇合適的風險管理工具、並確定風險管理所需要各項資源的配置原則。

在應對稅務風險時,考慮到實際操作性以及成本效益問題,企業並不需要完全消除稅務風險,因為為了消除稅務風險所耗費過多的人工、時間等成本都是不划算的。因此,不同的方法是適用於不同的問題的,具體將風險的應對方法劃分為如下三種,包括風險規避、風險降低和風險轉移。

1. 稅務風險規避

稅務風險規避指的是企業規避未來可能發生的稅務風險,來儘量使得稅務風險達到 0 的過程。

具體表現為企業在面對可能發生稅務風險的活動的時候,完全選擇迴避,例如企業為了不受到稅務部門處罰,完全不去做偷稅和逃稅等一些行為,如企業寧願放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資格,也不願使用不健全的會計核算制度,如企業在收購企業時,由於對方稅務問題嚴重,而放棄收購。這種方法固然沒錯,可是成本極高,是通過放棄本身應得的收益來獲得的成果。因此,必須細緻地衡量企業的成本與收益,來決定是否採用稅務風險規避。

2. 稅務風險降低

稅務風險發生的事前事後兩個時間段決定了稅務風險降低計劃的關鍵。在稅務風險的事前階段,企業可以通過稅務籌劃或是完善企業本身的內控制度,來降低稅務風險; 在稅務風險的事後階段,企業應該積極應對已經發生的稅務風險,爭取將不利影響降低。如: 能夠通過及時上交稅款,繳納滯納金來遏制事態擴大的勢頭,以免企業聲譽遭受更大的影響。

3. 稅務風險轉移

稅務風險轉移包括兩個方面,即保險轉移以及非保險轉移。保險轉移通常是指企業以購買保險的方式把企業自身的稅務風險轉嫁給保險企業,以不確定的未來收益來套取固定的保險費用,但這種方法在實際生活中幾乎很難出現,幾乎沒有保險公司願意提供這方面的保險服務。非保險轉移是指企業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將納稅風險轉移給第三方機構的當事人,例如企業通過聘請稅務顧問,使得稅務風險損失和法律責任全部由稅務代理機構來承擔,或者企業將不承擔交易事項的風險作為一項明確的規定表現在合同之中,從而達到將稅務風險轉移給企業的客戶或者供應商的目的,但是這種方法極易對企業的名譽造成傷害。

(五) 加強大企業稅務方面資訊與溝通

在如今這個資訊行業日益發展,且企業之間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資訊能否做到及時傳遞溝通極為重要。《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試行) 》指出: 企業應建立稅務風險管理的資訊與溝通制度,明確稅務資訊的收集、處理和傳遞程式,確保企業稅務部門內部、企業稅務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企業稅務部門與董事會、監事會等企業治理層以及管理層的溝通和反饋。本文認為資訊與溝通應當包含企業內部的資訊與溝通和外部資訊的傳遞和溝通機制兩個方面。因此,筆者認為增強企業資訊溝通能力應當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1. 構建和完善基礎資訊系統

企業應根據企業本身的特點,在原有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上,通過資訊科技應用來構建和完善貫穿企業生產活動的風險管理資訊系統。該系統能夠如實地記錄、分析、整理企業在何時存在何種稅務風險,其成因、影響後果如何,如何進行識別、評估和應對,並且將這些資訊共享,使得整個企業的各個部門都能因此受益。

2. 構建內部資訊溝通渠道

稅務管理部門應該編制相應的業務涉稅資訊反饋表,來明確稅務風險點及各自的稅務風險管理責任。企業生產經營各部門應針對購買、損耗、損失、出售及庫存等可能產生稅務風險的事項進行資訊反饋,如實填寫資訊反饋表,使得企業稅務管理專員能對企業管理風險及時做出處理。

大企業由於公司多層級、經營多元化等特點,涉稅事項相對較多。所以,大企業應該將其資訊化的優勢發揚,通過財務會計資訊系統的執行機制來建立企業內部稅務資訊系統。該系統應該擁有各項稅種的具體相關規定,相關稅收優惠政策規定,企業正常辦稅流程規定,以及企業的一些主要風險提示。同時,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部門應當與其他各業務部門保持良好的關係,稅務諮詢應當及時可靠,定期通過培訓提高各部門的風險管理能力。此外,企業重大決策應當有稅務管理人員參與其中,並且應當從戰略層面上提供稅收風險管理方面的建議。

3. 建立外部資訊傳遞和溝通機制

企業生產經營各部門應根據實際業務情況,定期拜訪供應商與客戶,及時反饋給稅務管理部門,使得企業稅務部門對企業整體經營情況更加了解。同時,企業還應該加強與同行業中稅務風險管理做得比較出色的企業交流,通過學習借鑑其他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之中的經驗和教訓,來提高自身稅務風險管理水平。

此外,企業稅務部門應定期與相關政府機關進行溝通,逐步建立良好的政企合作關係,與企業相關的重大涉稅事項應與稅務機關一起探討,與稅務機關聯手製定一套企業涉稅事項的具體處理流程來降低稅務風險。20xx 年 10 月,國家稅務總局首次與大企業簽署稅收遵從合作協議,約定加強政企合作,共同防範稅務風險。簽訂稅收遵從協議之後,大企業一方面可以申請事先裁定,來提高稅法適用的準確性,增加稅法的透明度;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大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能力和社會聲譽。因此,簽署稅收遵從協議是大企業改善政企關係的一個良好契機。

(六) 加強大企業稅務方面監督與改進

監督與改進是指對稅務風險管理全過程進行監督、評價、管理,並且根據最新形勢,不斷將風險管理制度進行優化的過程。監督與改進的主要方法包括:

1. 設定監督崗位

《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試行) 》指出監督職能可以由企業內部稅務管理組織機構擔任,也可以從外部聘請有資格的中介機構擔任。內部監督的優點在於稅務風險管理流程時刻處於關注狀態,而監督者是比較熟悉本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執行的企業人員,有效降低了成本。但是內部監督受到外部質疑的可能性大,這是由於這種方式主觀性太強引起的。可是外部監督往往發生在稅務風險發生之後,沒有了及時性,極大增加了企業的成本。但是外部監督者的監督與改進的方法,可以被企業學習與借鑑。

2. 明確監督重點

監督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從成本效益原則上來考慮,企業需要將主要精力放在重要風險點上,這就要求企業將風險進行分級。但是值得一提的是: 不同等級的風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因此監督的重點也應該隨著稅務風險重點的改變而改變。

3. 改進監督結果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中存在一些缺陷和問題會通過監督而體現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出具一份有針對性的報告,闡述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改進的方案措施,不斷完善和發展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

六、結束語

本文的研究主題是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展開。本文以風險管理理論為理論基礎,通過解讀國家稅務總局釋出的《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試行) 》,首先對稅務風險的概念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隨後詳解了企業在稅務方面風險產生的原因,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基礎上為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提出建議。

筆者認為,大企業稅務風險是指因企業涉稅行為未能正確遵守、利用稅法相關規定而導致企業未來經濟利益產生不確定性,具體表現為兩方面,一是企業不遵守納稅的有關規定,稅務機構對其進行的懲罰; 二是企業未能充分利用合理避稅的方法,對稅法相關規定降低稅收負擔沒有理解透徹,而使企業蒙受的經濟損失。稅務風險是大企業面臨的一項重要風險,其產生的原因分為內因和外因兩個部分。內因是指大企業對稅務風險的認識不夠完全、專業辦稅機構和人員匱乏、內控方面有較大缺陷、稅務籌劃所採用的方法不適合以及經營多層級結構導致的稅務風險; 外因包括稅法本身存在的缺陷、稅收執法人員主觀意識上的偏差以及稅法的時常變更引發的稅務風險。稅務風險貫穿於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為避免稅務風險帶來的損失,企業需要進行恰當的稅務風險管理,一方面為企業建立高效的內控制度,另一方面也應該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稅務管理論文9

一、分析當前電網企業在開展稅務管理過程中所面臨的現狀

1、稅務管理工作觀念不能夠符合時代發展需要,迫切需要改革和創新

受“三集五大”影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電網企業制度趨於完善化,在與之前比較的過程中可得知,電網企業隨著時代發展出現了很多以往未出現的業務形式,例如:合併、產權轉讓等。不過依據當前形式來說有很大一部分電網企業存在問題,還沿用傳統工作模式,如:按固定時間進行申報、足額繳納稅款等,稅務管理在財務管理過程中的作用沒有最大限度發揮出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在一些環節上使得其成本大幅度提升,例如:從業務拓展和財務發展橫向銜接等角度為出發點,電網企業內部稅務管理職能有所弱化,而稅務管理其初衷就是通過一系列措施來強化其職能,但是卻起到了相反效果。

2、相關稅務管理人員工作素養低下,亟需提升和強化

鑑於“三集五大”體制不斷完善和強化,及時有效填補了稅務管理的“真空地帶”但是也致使電網企業內部稅務管理人員受到諸多因素制約,從深層次上說,沒有安排專業性人才進行稅務管理,而專業性管理機構中所存在的問題沒有及時得到解決,專業性人才與其所從事的工作不能夠有效銜接起來,儘管其具備一定的稅務管理能力,但是其沒有經過系統化學習,不能夠及時處理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也是導致稅務專業知識架構長期不能建立的根本原因所在。再者,在對稅務管理人員培訓和教育過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單純向其傳授知識,沒有注重技能方面培養,所學知識與工作實踐不能夠有效結合起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稅務管理人員的發展,也阻礙了專業人才隊伍的壯大。當前,社會經濟體制不斷健全,充分依據現實情況制定相應計劃,但是相對應的對稅務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更為嚴格,有關稅務管理工作的相關制度和相關法律法規也在不斷整合。

二、電網企業稅務管理中諸多風險因素有待解決

以往稅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長期沒有得到解決,新業務拓展沒有深層次強化。在當前電網企業中,管理工作與業務開展不能有機結合起來是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這也是很多風險因素得不到解決的根本原因所在。籠統的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營業收費業務

受託執行維護收入、居民更換電錶等營業收費,雖然多次與相關稅收部門進行協商,但是在材料費進項稅抵扣方面存在著風險。例如:以臨時接電費為例,稅務部門、物價部門、電力監管部門其要求都是不同的.,而這制約了企業運營,國家財政、稅收政策都率屬於不同的管理部門,兩者之間難免存在矛盾,無形之中為電網企業稅收帶來障礙。

2、資產產權重組業務

當前,網省公司輸變電資產歸屬總部、東西幫扶是電網企業資產劃轉存在的主要方式。但是在稅務機關並不承認這一舉措,例如:從東西幫扶來說,公益性捐贈在稅前就應當扣除,而這些都直接與所得稅、流轉稅等稅收掛鉤。

三、建立科學有效的電網稅收管理體系的措施

1、建立專門的稅收管理機構

依據當前形式來看,電網總部已經在各省設立專門財稅管理處,但是在其下屬區域其財稅管理處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繼“三集五大”之後,多數省公司認識到在市公司建立核算大大增加了其成本,因此將其撤銷。但是在當前體制下完全可以在縣級以上設計專門稅收管理機構,才能夠更具系統化管理,為加強稅務管理提供前提條件。

2、依據實際情況,對資源進行優化整合,使其作用最大限度發揮出來

稅務管理與同層次的財務管理比較後得知,稅務管理更具在專業性、政策性強,對人才要求較高,要想根本性改變以往稅務管理現狀,就必須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加大對人才引進力度,及時發現稅務管理中存在問題並及時解決。例如:在電網企業招聘人才過程中,不應簡單注重人才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應該充分考慮到人才是否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才能夠為稅務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保障。再有,電網企業建立健全激勵制度,這不僅可以增加工作人員的憂患意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提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新能力,更好的服務於企業發展。

四、結語

從上述不難看出,稅務管理作為一項系統化工程,要向實現財務管理創新,就一定要突破傳統管理理念的束縛,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要時刻更新自身知識,同時也要引進先進人才,才能夠充分把握事情發展總體趨勢,從而為企業提供更為精確資訊,在充分遵循各項規章制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為企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稅務管理論文10

摘要:稅務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一項重要管理手段。文章從稅務管理的意義入手,闡述了稅務管理的內容及方法,通過加強企業稅務管理,來達到規避企業稅務風險,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現企業目標的目的。

關鍵詞:強化稅務管理;提升企業價值在我國,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要想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科學先進的管理尤為重要,稅務管理作為管理活動之一,更顯現出其重要意義。

企業稅務管理包括企業對涉稅業務流程規範設計,對管理組織科學搭建,對相關財稅政策、法律法規的運用研究,對經濟事項的提前計劃和籌劃,對涉稅事項組織實施過程中的監控,對涉稅事宜的溝通、協調、處理,對涉稅事項的分析及後評價,稅務管理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提升企業價值,實現企業目標意義重大。

一、加強稅務管理的意義

(一)有助於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稅法觀念,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監管機關依法治稅,納稅人誠信納稅的巨集觀市場環境在形成和完善,納稅人更應強化自身的自律管理。隨著稅法的不斷完善和徵管力度的不斷加大,企業的納稅意識逐步提高,更加重視通過稅務管理,來達到減輕稅收負擔,降低涉稅風險的目的,要進行納稅籌劃,要求管理人員不僅要熟知各項稅收法規,還要熟知會計法、會計準則,在明確了企業相關業務流程、經濟業務實質以及財務政策的基礎上,規範、完整地做好會計核算,從而提高了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二)有助於降低稅收成本。

企業的稅收成本主要包括:依法應繳納的各項稅費及違反稅收法規繳納的滯納金、罰款支出。通過加強稅務管理,合理進行稅收籌劃,正確運用稅收優惠政策,可以降低或節約企業的稅收成本,依法納稅,誠信納稅,可避免稅收處罰,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以獲得最大限度的稅後利潤。

(三)有助於企業內部產品結構調整和資源合理配置。

通過加強企業稅務管理,可以根據國家的各項稅收優惠、鼓勵政策和各項稅種的稅率差異,進行合理投資、籌資和技術改造。如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出口貨物退(免)增值稅;納稅人建造普通標準住宅出售,增值額未超過扣除專案金額20%的,免徵土地增值稅等等,企業在投資和技術改造上應最大程度享受稅收優惠,實現企業內部產品結構調整和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業競爭力。

(四)有助於規避企業的涉稅風險,提升企業形象。

良好的公司形象,將會贏得更多的市場機會和更好的外部環境,對知名企業和上市公司來說,將更大程度的面臨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和監管機構的監督,公司形象尤為重要,涉稅處罰不僅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更加有損企業聲譽,通過科學的稅務管理可避免企業的涉稅風險,有效的提升企業形象。

(五)有助於企業實現目標。

在與同行業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成本領先是勝出的法寶之一,努力降低企業成本,才能提高盈利目標,特別是在複雜的交易過程中,合理的運用稅收政策,精心的規劃交易結構,可避免企業因交易結構設計不合理而多繳稅,控制好了稅收成本,也就是增加了企業的淨收益,與企業其他內部、外部成本的降低對企業盈餘的影響有著同樣的作用,而企業的目標正是經濟增加值最大化,長期持續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增長,所以,通過稅務管理可以幫助企業提升價值實現目標。

二、企業稅務管理的內容

企業稅務管理包括對稅務資訊的管理,涉稅業務的稅務管理和納稅實務的管理等等,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的稅務管理活動大致如下:

(一)稅務資訊管理。

稅務資訊管理就是企業從外部和內部收集到的稅務資訊,加以整理、分析和研究,傳遞和保管,教育和培訓等。外部資訊包括政府的稅收政策檔案、法律法規等,收集和研究好外部資訊對企業科學納稅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對企業內部資訊包括稅務證照、各期納稅申報資料、各項稅款計算臺賬、定期稅收自查報告、稅務工作總結等稅務資料的歸集、分析與保管也同樣重要,稅務資訊管理是一項重要內容和任務,需要企業各業務部門的支援配合和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

(二)涉稅業務的稅務管理。

企業的生產活動幾乎都與“稅”有關。所以,對涉稅業務進行稅務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否則,要到納稅過程中去消除涉稅活動中形成的稅務隱患或稅務風險,幾乎是不可能或相當困難的。所以,強化對涉稅業務的稅務管理是控制稅負成本和降低涉稅風險的最好的管理措施之一。

就企業生產經營的一般情況而言,涉稅業務的管理大致包括,企業經營決策的稅務管理、投資融資決策的稅務管理、產品研發技術開發的稅務管理、營銷和商業合同的稅務管理以及薪酬福利的稅務管理等。涉稅業務涉及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方方面面,各個環節,因此,稅務管理強調對涉稅業務的全過程管理和全面監控。

(三)納稅實務管理。

企業納稅實務包括稅務登記辦理,發票的請購、使用及繳銷,納稅申報、延期納稅申報,稅款繳納,稅收減免申請及申報,出口稅收抵免退稅,非常損失報告及備案,稅務檢查應對等等。各項業務都有嚴格的流程和要求,企業應當予以高度重視,經辦及管理人員更應該認真負責,嚴格按照規定辦理,積極與稅務管理部門溝通,加強稅企聯絡,做好日常稅務實務管理工作,避免企業蒙受損失或違規受罰。

總之,企業稅務管理不僅內容龐雜,且專業性、技術性也很強,企業如果沒有專門的部門和高素質的人才是難以奏效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企業稅務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該子系統的健全與否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企業的管理水平。

三、稅務管理的方法

(一)設定稅務管理機構,配備專業管理人員,建立完善稅務管理制度和流程。

企業內部應設定專門稅務管理機構,並配備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高的管理人員,樹立專業管理人員“依法納稅、誠信納稅”的觀念,嚴格按稅法規定辦事,自覺維護稅法的嚴肅性,努力研究國家的各項稅收法規,合理運用稅收優惠政策,有效進行稅收籌劃,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同時建立完善相關稅務管理制度和稅務管理流程,合理控制稅務風險,防範稅務違法行為的發生,依法履行納稅義務,避免因沒有遵循稅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財務損失或聲譽損害。

(二)稅務管理應遵循的原則。

稅務管理應遵循合法性原則,即公司的稅務管理應符合稅法、稅收管理條例用其細則以及稅收相關法規的規定。系統化原則,即稅收風險管理應有全域性觀,應從全域性把握,力求公司利益和最大化以及稅務風險最小化。制度化原則,即公司建立稅收風險管控機制,應有暢通的溝通渠道,做到上情下傳、下情上達。

(三)日常業務的稅務風險及稽核要點,發票管理、收款、付款、費用報銷、工資支付環節的稅務管理。

1、發票管理中的稅務稽核應關注各公司的稅務專員按月檢查發票的使用情況是否遵照公司《發票管理辦法》,重點檢查發票的開具是否符合稅法(開具的票種、發票要素的填寫等)的規定,對於公司開具的不符合稅法規定的發票及產生稅收隱患的發票),應及時要求開票人員對所開發票做作廢處理,並重新開具發票。稅務專員應按月檢查發票使用簿,對發票的購、用、存情況進行檢查。

2、收與經營無關的關聯公司款項或其他款項時,收款人員應當及時通知稅務主管,稅務主管應當對此事項的稅務影響提出建議;所收款項業務不明的或涉及敏感稅務問題的,收款人員在開具發票前應與稅務專員進行溝通,稅務專員無法解決的,應向上級領導彙報,得開明確批示後方能一開具發票,以避免公司因開票不當產生不必要的稅務風險。

3、付款及報銷環節應稽核對方的票據是否符合稅法的規定,發票的種類及開具的內容是否與經濟業務及相關合同一致,成本費用能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4、工資支付環節應稽核公司員工的個人所得稅由人力資源部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計算並進行相關稽核,由財務部按稽核結果代扣代繳員工的個人所得稅。

(四)稅務籌劃。

稅務管理的核心是稅收籌劃,稅收籌劃的意義在於不是因為籌劃而少繳稅,而是因為沒有籌劃而多繳稅。大家都知道我國的稅收法規日益健全和完善,企業在鑽政策法規的空子上是佔不到便宜的,搞不好還會冒偷稅漏稅的風險,有的企業在經濟業務實際發生完結時,發現稅賦很高,開始想各種各樣的辦法“合理避稅”,這些方法大多與國家財稅政策法規背離,從長遠看不僅沒有為企業合理避稅,還為企業蒙受的損失雪上加霜。科學有效的稅收籌劃必須開展於納稅業務發生之前,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在遵守國家稅法、不損害國家利益的前提下,合理籌劃經濟事項的交易結構和模式,實現稅負最低。

例如,在一項投資交易中,甲公司資金充裕,技術力量雄厚,準備儲備一塊土地進行房地產專案開發,乙公司作為A集團公司的子公司,名下資產中有一塊符合甲公司要求的土地,雙方協商達成一致後,準備按轉讓資產的模式進行交易,如此甲公司獲得土地將繳納契稅,乙公司將涉及轉讓資產應交營業稅及相關附加,轉讓土地使用權應交土地增值稅,根據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在計算土地增值稅時,對從事房地產開發的納稅人可按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和房地產開發成本之和,加計20%的扣除,而對乙公司直接轉讓土地使用權的情況,不得加計扣除。有的省份,為了抑制和打壓倒買倒賣土地的投機炒作行為,還出臺了空地不允許轉讓,開發程度達到25%的土地才可以轉讓等地方性政策來調控市場。如果我們改變一下交易模式,由A集團公司將其持有的乙公司股權轉讓給甲公司,甲公司控制了乙公司的同時獲得了土地,因該土地權屬沒有發生轉移和變化,雖為甲公司擁有但仍在乙公司名下,甲公司不交納契稅,乙公司也不交納土地增值稅,乙公司作為標的完成的是股權交易而不是資產交易,因此也不交納營業稅及相關附加。可見,籌劃對稅賦的影響非同一般。

在籌資決策中,是選擇負債資金還是權益資金,或是二者的組合,這不僅要結合企業不同生命時期的實際情況,還要考慮資金成本費效比及企業風險承受能力,合理利用好負債資金這把財務槓桿,可達到抵稅作用,降低資金成本。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壞賬如何計提,費用如何分攤,選擇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不同的固定資產折舊政策,對企業所得稅都會產生影響,對遞延所得稅的合理運用,把實際繳稅義務規劃在不同的納稅年度裡,可達到延緩納稅目的,從而提高資金使效率。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和產品,稅收負擔都存在差異,稅收優惠政策及程度也不盡相同,在投資決策中,充分掌握各項稅收政策並加以合理利用,可使企業在享受國家優惠政策的同時,健康長足發展。

(五)稅務審計機制。

建立稅務審計制度,結合公司內部審計或聘請稅務中介機構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稅務審計工作,目前,如財稅諮詢公司、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中介機構日趨成熟,企業可以通過這些機構的專業服務,提高稅務管理業務水平。定期審計應於每年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報出前審計結果,不定期應於集團稅務管理部根據管理需求或者結合內部審、聘請中介機構等不定期進行稅務審計。稅務審計人員(含稅務中介機構)在完成定期或不定期稅務審計後,出具書面稅務審計報告及管理建議書。

(六)稅務資料檔案管理。

稅務資料包括:稅務登記證、納稅申報表、稅務管理臺賬、票據存根聯、發票臺賬、完稅憑證、內部稅務報告及報表、涉稅審計報告、稅務檢查結論書、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稅務文書、稅務通知檔案、稅務優惠檔案及其他涉稅資料等。檔案的儲存期限同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一致,達到儲存年限後的稅務資料,經申請審批後可銷燬,銷燬的相關規定同會計檔案。(作者單位:雲南城投置業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王家貴編著,《企業稅務管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xx年。

[2]高金平編著,《稅收籌劃操作實務》,中國財經出版社,出版時間:20xx年。

[3]林秀香編著,《中國企業納稅行為研究》,中國稅務出版社,出版時間:20xx年。

稅務管理論文11

一、稅務管理與財務管理目標的關係

企業稅務管理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其主要內涵是指企業對其涉稅業務和納稅實務所實施的研究和分析、計劃和籌劃、處理和監控、協調和溝通、預測和報告的全過程管理行為。稅務管理目標是規範企業納稅行為,科學降低稅收支出,有效防範納稅風險。也就是說,企業稅務管理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情,也是經營部門的事情,應當滲透和貫穿於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和方面,尤其是企業決策層面。隨著國家稅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稅收徵管精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加強稅務管理具有重要意義。首先,稅務管理貫穿於企業財務決策的各個領域,成為財務決策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現代企業財務決策包括籌資決策、投資決策、生產經營決策和利潤分配決策等。這些決策都直接或間接地受稅收因素的影響不容的決策會產生不容的稅負,決策不當會無意識地增加稅負升值帶來納稅風險。其次,稅務管理是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有效途徑。稅收支出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而現金流量是企業價值的基礎。只有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活動進行事先安排,做出科學的稅收籌劃,選擇最佳的納稅方案來降低稅收負擔,才符合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最後,稅務管理有助於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資金、成本和利潤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三要素。稅務管理作為企業理財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圍繞資金運動展開的,目的是使企業價值最大化。開展稅務管理有助於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而且可以規範經營行為和防範稅務風險,獲得良好的稅務評價和信譽,維護企業形象,形成企業的競爭優勢。

二、對稅務管理的'認識

(一)稅務管理的內容企業稅務管理的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企業涉稅活動管理,二是企業納稅實務、管理。從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與稅務的聯絡來看,其內容大致可分為:

(1)稅務資訊管理,主要包括對企業外部和內部的稅務資訊的收集、整理、傳輸、保管,以及分析、研究、教育與培訓等。

(2)稅務計劃管理,包括企業稅收籌劃、企業重要經營活動、重大專案的稅負測算、企業納稅方案的選擇和優化、企業年度納稅計劃的制定、企業稅負成本的分析與控制等。

(3)涉稅業務的稅務管理,包括企業經營稅務管理、企業投資稅務管理、企業營銷稅務管理、企業籌資稅務管理、企業技術開發稅務管理、商務合同稅務管理、企業稅務會計管理、企業薪酬福利稅務管理。

(4)納稅實務管理,包括企業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款繳納、發票管理、稅收減免申報、出口減免退稅、稅務抵免、延期納稅申報等。

(5)稅務行政管理,主要包括企業稅務證照保管、稅務稽查應對、稅務行政複議申請與跟蹤、稅務行政訴訟、稅務行政賠償申請和辦理等。

(二)加強稅務管理的主要方法

稅務管理的核心是稅收籌劃,企業其他的稅務管理活動最終都是為了實現稅收籌劃。所謂稅收籌劃是企業根據所處的稅務環境,在遵守稅法、尊重稅法的前提下,通過合理籌劃,選擇合適的經營方式,以規避涉稅風險,控制或減輕稅負,從而有利於實現企業財務目標的謀劃、決策與經營活動安排。稅收籌劃必須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運用在企業投資、籌資和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

1.企業投資選擇中的稅收籌劃。企業在進行投資選擇時,由於地區、方向、行業和產品的不同,其稅收負擔就存在差異。如在國務院批准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沿海經濟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特區和西部地區進行投資,可獲一定期限的免徵或減徵所得稅優惠;投資興建高新技術企業、與外商合資興辦中外合資企業以及興建利用“三廢”為原料的環保企業,也可獲一定期限的免徵或減徵所得稅優惠等等。

2.企業籌資選擇中的稅收籌劃。籌資融資是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先決條件。進行籌資決策時,企業必須計算資金成本。稅收是影響企業資金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對籌資過程中涉及的稅務問題進行研究,以便使籌資決策更加科學合理。如企業的資金有借入資金和權益資金兩種,權益資金具有安全性、長期性,不需要支付固定利息等優點,但要支付股息,且股息不能從稅前扣除,資金成本較高;而借入資金雖需到期還本付息,風險較大,但利息可稅前扣除,達到抵稅作用,資金成本較低。加強企業籌資選擇中的稅務管理,就是要合理選用籌資方式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

3.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稅收籌劃。企業產購銷活動中,採用不同的結算方式、購銷方式、計價核算方式等,會導致企業在稅收待遇和稅收負擔上存在差異。所以,為了降低稅收負擔、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企業在產購銷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稅收因素。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通過對存貨計價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費用分攤和壞賬處理中的會計處理,在不同的會計年度內實現不同的所得稅,從而達到延緩納稅目的,提高企業資金使效率。如在遵循現行稅法和財務制度的前提下,通過選擇適合的存貨計價方法,使發貨成本最大化,以實現賬面利潤最少的目標;採用加速折舊法;加大當期折舊,達到延緩納稅目的;選擇最有利的壞賬損失核算辦法減輕稅收負擔等等。

4.在履行納稅義務中,要充分利用稅法對納稅期限的規定、預繳與結算的時間差,合理處理稅款,從而減少企業流動資金利息的支出。

5.在選擇不同的納稅方案時,應全面衡量該方案對企業整體稅負的影響,避免由於選擇某種方案減輕了一種稅負而引起另一些稅負增加,造成整體稅負加重。

三、財務管理目標

企業的目標就是創造價值。一般而言,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就是為企業創造價值服務。鑑於財務主要是從價值方面對企業的商品或者服務提供過程實施管理,因為財務管理可為企業的價值創造發揮重要作用。現代企業最主要的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價值最大化或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指通過企業財務上的合理經營採取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貨幣的價值與報酬的關係,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基礎上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優點在於它考慮了取得報酬的時間和風險,克服了追求利潤的短期行為。在現代企業是多變契約關係的綜合的前提下,要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目標,首先就要考慮哪些利益關係會對企業發展產生影響。在市場經濟中,企業的理財主體更加細化和多元化。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不僅包括股東,還包括債權人、企業經營者、客戶、供應商、員工、政府等。因此,在確定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時,不能忽視這些相關利益群體的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目標強調了風險與報酬均衡;強調股東的首要地位,並強調企業與股東之間的協調關係;強調對代理人即企業經營者的監督和控制;關心本企業普通職工的利益;不斷加強與債權人的關係;加強與供應商的協作;保持與政府部門的良好關係。以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有利於企業長期穩定發展;體現了合作共贏的價值理念;有利於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較好地兼顧了個利益主體的利益。這一目標可使企業各利益主體相互作用、相互協調,並在使企業利益、股東利益達到最大化的同時,也使其他利益相關者利益達到最大化。也就是將企業菜戶這塊“蛋糕”做到最大的同時,保證每個利益主體所得的“蛋糕”更多。體現了前瞻性和現實性的統一。不同的利益相關者有各自的指標,只要合理合法、互利互惠、相互協調,就可以實現所有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因此,相關者利益最大化是企業財務管理最理想化的目標。

四、加強稅務管理,保證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

1.要堅持自覺維護稅法的原則。企業在加強稅務管理中,要充分了解稅法,嚴格按稅法規定辦事,自覺維護稅法的嚴肅性,不能因為企業的故意或疏忽,將加強稅務管理引入偷稅、逃稅和不正當避稅的歧途。

2.設定稅務管理機構,配備專業管理人員。企業內部應設定專門稅務管理機構,並配備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高的管理人員,把有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用好、用足,並對企業的納稅行為進行統一籌劃、統一管理,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

3.做好事先預測和協調工作。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多種多樣,經營活動內容不同,納稅人和徵稅物件不同,適用的稅收法律和稅收政策也不同,必須在實際納稅業務發生之前,與涉及到經營活動的各個部門協調好,對各項活動進行合理安排,適用稅法允許的最優納稅方案。如果企業在經濟活動發生後,才考慮減輕稅負,就很容易出現偷、逃稅行為,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物件不適用的稅收法律和稅收政策也不同,必須在實際納稅業務發生之前,與涉及到經營活動的各個部門協調好,對各項活動進行合理安排,適用稅法允許的最優納稅方案。如果企業在經濟活動發生後,才考慮減輕稅負,就很容易出現偷、逃稅行為,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

4.利用社會中介機構,爭取稅務部門幫助。目前,社會中介機構如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日趨成熟,企業可以聘請這些機構的專業人員進行稅務代理或諮詢,提高稅務管理水平。同時,要與稅務部門協調好關係,爭取得到稅務部門在稅法執行方面的指導和幫助,以充分運用有關稅收優惠政策。

總之稅務管理是保證企業實現財務管理目標的一個重要前提。我們應該認真學習,提高稅務管理意識,建立健全稅務管理制度,努力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或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

稅務管理論文12

中國加入WTO以來,歷時17年發展,國內的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公司運營環境相比十多年前已經大為改善,良好的土壤為廣大中小公司成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另一方面,同行業間激烈的競爭,也導致各家公司生存壓力陡增,國家對稅務管理也日漸嚴格,風險也逐步提高。要想在殘酷的市場環境中存活並獲得理想的效益,企業自身必須高度重視稅務風險管理工作,從上到下持續建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意識,並在日常經營中為我所用,提質增效。面對當前這一企業發展的熱點問題,本文仔細研究“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首先,對導致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的外部和內部原因,進行分析整理;其次,結合我國中小企業實際執行中的問題,舉例說明改善企業稅務風險的合理化建議,以及搭建合理的稅務管理系統。

一、我國中小企業出現稅務風險的原因

(一)內部原因

經過筆者系統地查閱相關資料和多角度的實地調研,發現主要存在如下幾個原因:首先,廣大中小企業成立時間短,作為企業的管理人員,缺乏相關稅務管理的經驗和知識,導致對稅務管理重視程度不夠。正是由於管理者的忽視,導致一線工作人員也沒有建立對稅務管理的敏感性。這是不少新成立公司所面臨的普遍問題。其次,隨著企業自身發展,慢慢地做大做強,在逐漸意識到稅務負擔會影響企業效益後,但是缺乏相關專業人員,難以解決複雜的稅務規則。所以,也更難以預測稅務風險,也就難以提前制訂應對的預案。再次,稅務不是單單隻涉及企業的財務部門,比如資金的募集、原材料的採購、物流倉儲和生產銷售方面,都會與稅務產生聯絡。於是容易導致一個錯覺:稅務風險不可控。其實,恰恰相反,現代化的企業應該建立稅務預警“防火牆”,提前做好應對預案,是完全可以規避風險,將稅務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最後,企業良好的稅務文化,是企業相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普遍存在問題是,成立時間不長,沒有建立穩定的文化根基,導致員工在執行有關稅務政策時,缺少規範的依據和指導,缺少對稅務文化的認同。導致稅務風險意識薄弱,則是直接後果。“打鐵還需自身硬”,所以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制度,這是當務之急。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制度,在企業多個部門間協同聯動,避免各自為戰,才能統籌企業內部整體的規劃與管理,才能對稅務負擔在更高的決策層面實現風險控制。

(二)外部原因

首先,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不斷得到強化和發展,各行各業都在迎接自己的轉型升級,各企業無論是業務模式還是國內外市場都在逐漸開拓,這也間接促使國內稅務部門出臺新的管理規定。然後,由於稅務規章制定缺乏系統性,甚至出現朝令夕改,反覆變換的情況,讓頗多中小企業疲於應付,無疑會加重企業的負擔。而不斷更新的稅收政策,會打亂公司運營的計劃,導致中小企業採用“打補丁”的方式去修訂自己的稅務申報。而“打補丁”的方式雖然短期內能應付,但是存在巨大的風險,將企業置身於風口浪尖。企業收集並管理的稅務資料交付政府稅務部門後,因為資料單位要做轉換,極容易導致稅務統計時出現偏差。其次,稅務部門沒有嚴格執法。從某個方面說,我國的稅務管理單位,在稅收的制定,政策的解讀,不同地域的差異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近些年,我國的稅收管理進步顯著,但是在執法的公開、公正、公平方面,有待提高。某些稅務條款相對模糊,而當前經濟內外交流頻繁,稅務審計複雜程度相應提高,而這裡面就存在因人施政的情況。不同的執法者有不同的理解,導致對政策的解讀出現偏差,輕則主觀臆斷,重則徇私枉法。而這也給權力尋租創造了條件。所以,營造良性的市場環境,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協作,打造一個高效、積極的'稅務環境,才能實現經濟的持久發展。

二、完善我國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稅務風險是可控的、可預防意識

不可否認,當今的稅務系統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而市場也存在週期性的變化,但是這都不是對稅務風險可控的藉口。要想建立這種意識,必須要高層領導牽頭,將稅務工作劃入核心部門重點管理。同時要對社會事件有敏感性,能夠感知某些法律法規的變化,以企業結合自身特點來進行風險控制和風險避險。但是,還有一個事實必須知道,儘管企業建立了專業的“防火牆”來保障稅務安全,但是,必須要正視的是,在國內大政府、小社會的態勢下,某些“黑天鵝”事件會偶有發生。也就是說,風險仍將長期存在,即使是小概率事件,仍有發生的可能。這就需要主管稅務的高階管理人員,抓大放小,抓住關鍵節點,理清思路,及早發現風險形成的真正原因,採取科學方法,將危害降低到最小。

(二)建立健全一個成熟的企業內部控制系統

成熟的企業內部控制系統,是一個企業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體現的是管理者對人員和部門的管理能力,對市場資訊、社會資訊的收集分析能力,對企業執行各環節涉及法律法規的理解能力。總的來說,構建成熟的內部控制系統,需要如下方面:第一,明確責任制;第二,互相制衡;第三,賞罰分明。明確責任制,指的是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科室、每個一線人員的責任,讓其明白各自分工,事權清晰,避免踢皮球的情況,只有這樣,企業才有戰鬥力和執行力。互相制衡,指的是在責任明確的背景下,互相制約、互相監督,避免不作為、亂作為,更能減少企業內部貪腐。賞罰分明,則是企業對員工的一種激勵制度,其前提正是職責明確的前提下,企業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評價體系,能夠科學合理不偏頗的對員工業績作出判斷,對能夠提出規避稅務風險的有效措施進行獎勵,鼓勵大家建言獻策。表現優秀的給予職務或者物質的獎勵,表現糟糕的給予懲罰。企業管理人員應該建立健全考核評價制度,優化企業內部結構,注重人才的培養,提高上下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三)提高企業稅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管理能力

提高企業稅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管理能力是保障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基石。對於稅務崗位的新晉員工,企業有義務培養其稅務知識,豐富其處理稅務工作的經驗。與此同時,企業還應選拔優秀的員工定期開展培訓,聘請行業顧問進行稅務方面的交流。更關鍵的是,要求稅務人員及時跟蹤瞭解稅務法律法規政策,從而做出更好的風險規避措施,不斷地提高企業稅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管理能力。

三、結語

中國加入WTO以來,我國GDP持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廣大中小企業乘著好形勢如雨後春筍般成立。但在另外一方面,越發密集的國內外業務開展,越發細緻的業務領域,越發新穎的市場被開發,都導致我國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工作越來越有難度。通過調查發現,稅務風險管理、稅務風險管理意識仍然不被我國多數企業所重視,企業管理人員也沒有注意到企業稅務風險其實貫穿在整個企業的運營當中,沒有樹立全域性意識。與此同時,企業內部缺乏風控系統、稅務預警系統,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盈利情況,而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未能有效匹配。由此可見,企業管理人員應該結合已經出現的問題,儘早解決企業內生的問題,搭建高效的系統,提高員工積極性,將稅務風險控制在合理範圍,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

稅務管理論文13

1高校內部加強稅務管理的重要性

1.1有助於降低涉稅風險

高校涉稅風險主要有稅款負擔風險、稅收違法風險等。高校不斷加強內部稅收管理,對涉稅業務所涉及的各種稅務問題和後果進行謀劃、分析、評估、處理、組織及協調,能夠有效降低高校涉稅風險。

1.2有助於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高校的稅務管理逐漸成為高校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加強高校稅務管理的前提就是加強對高校稅務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人員業務素質。而稅務管理人員素質的提高,業務處理能力的增強,不僅提高了高校的稅務管理水平,同時也提高了高校的財務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高校想降低涉稅風險,就要先進行納稅籌劃,對有關的會計法規和稅法有所認識,明確高校中相關的業務流程以及財務政策的有關規定,規範和完整地做好會計核算,以防出現稅務機關的異議時,得不償失。這同時也相應提高了高校的財務和會計管理水平。

2當前我國高校內部稅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內部管理理念更新不到位

目前,高校忽略稅收的管理現象較為嚴重。一是因為很多高校對簡單的稅務事項不重視,只由高校的財務人員兼辦稅務事宜;二是一些高校認為納稅只是一種遵守稅法的形式,對稅收事務管理僅停留在被動執行稅法規定的水平上,自己無所作為;三是管理者對自身及員工的稅務知識培訓不重視,稅務資訊相對遮蔽;四是對稅法置之度外,出現逃稅現象;五是雖然少數高校已經有了稅務管理意識,但一直處於較低的管理水平之中。另外很多高校模糊了稅務管理與稅務籌劃的界限,把稅務籌劃等同於稅務管理,認為只要進行合理的稅務籌劃就能搞好稅務管理工作。事實上,稅務籌劃是稅務管理一個重要方面和一個重要環節,它注重的仍然是技巧和方法層面,並沒有包括高校內部稅務管理的全部。所以這些高校在稅務問題上,很容易產生以下結果:首先,高校會因不懂納稅籌劃以及計算所繳稅款等原因,造成稅收利益受損;其次,正當的納稅權力得不到稅法的保障。

2.2沒有納入統一管理

目前,高校的內部稅務管理沒有納入統一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沒有設定專門的稅務管理部門,稅務管理比較分散,例如學校財務部門負責大部分個人所得稅的代扣代繳,後勤部門負責小部分個人所得稅的代扣代繳,這樣不僅給在計稅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者由於管理疏漏,個別教職工的個稅無法正常繳納。二是財務部門的個人所得稅的管理工作也比較分散,例如有的高校在後臺核算在職教職工的個人所得稅,在前臺核算科計算退休及外聘人員的個人所得稅;三是稅務發票的管理也比較分散,例如有的高校在財務部門開具科研協作費房租、場地費等收入發票,在後勤部門開具餐飲住宿等的發票。

2.3缺少納稅籌劃

納稅籌劃是高校稅務管理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和環節,合理必要的納稅籌劃不僅能夠給教職工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而且能夠提高學校在教職工心中的形象。但由於一些高校認為納稅只是一種遵守稅法的形式,對稅收事務管理僅停留在被動執行稅法規定的水平上,認為只要及時準確地計算繳納了所有稅款工作就算完成了,幾乎沒有考慮到納稅籌劃事宜。

2.4無資訊交流平臺

由於現在高校的涉稅收入的種類越來越多,內部涉及人員範圍越來越大,準確及時地把學校各方面所需要的稅務資訊傳遞給相關人員,給他們做好稅務指導工作,例如稅務辦理流程指導、稅務籌劃指導等,能夠大大提高辦事效率。但是目前很多高校都沒有建立這樣的資訊交流平臺,使得相關教職工人員的辦事效率低下,甚至其利益嚴重受損。

2.5相關人員綜合素質不高

我國的稅法法規種類多、變化快,高校應採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利用各種渠道,幫助高校稅務管理人員加強稅收法律、法規、各項稅收業務政策的學習,瞭解、更新和掌握稅收新知識,使他們既知高校內部的涉稅活動情況,又精通高校涉稅收入的稅收政策法規,成為管理和控制稅收風險的中堅。但是目前高校的稅務管理人員和辦稅人員都停留在準確及時繳納稅款的水平上,使得其對稅務其它相關工作重視不夠。

3完善高校內部稅務管理的對策

3.1更新管理理念

筆者認為高校內部稅務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管理人員應該建立起以最新的稅法法規為指導,以稅務正確及時繳納為基礎,以稅務籌劃為關鍵點的稅務管理理念。只有這樣才能逐步適應高校的各項改革的需要,才能提高高校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3.2設立專門的部門,納入系統管理,制定完善各項制度

隨著我國稅收法制的健全和稅收體系的完善,高校涉稅事務越來越複雜,單憑高校會計人員兼任稅務管理人員遠遠不能滿足高校稅務管理的需要。高校應設定專門稅務管理機構,建立起合理的崗位體系,配備具備現代稅務管理知識、經驗和能力的`專業人才進行稅務統籌管理、稅務檢查、納稅籌劃等一系列與稅務相關的工作,提高稅務管理水平。高校稅務管理部門要做好涉稅事務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穩定獲得稅收政策資訊的渠道,認真研究國家巨集觀經濟動向,動態掌握各項稅收政策變化,對高校的納稅行為進行統一籌劃,統一管理。同時應參照相關法律,結合自身情況,納稅業務情況,稅務風險特徵和已有的內部控制體系,建立相應的稅務管理制度:稅務管理崗位責任制、學校重大業務涉稅分析制度、稅務風險管理應對措施、稅務資訊管理與溝通制度、稅務風險監督和改進機制、發票管理制度、納稅申報與稅款繳納操作辦法、稅務檔案管理制度、專業人員稅務培訓制度等。

3.3夯實基礎工作

稅務日常工作看似簡單,卻是整個稅務管理工作的基礎,是高校獲取納稅管理基礎資訊的來源。做好日常稅務管理,可以使高校的各項涉稅行為規範合法,避免因稅務管理失誤而造成的罰金和滯納金,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和損失。

3.4做好納稅籌劃

做好納稅籌劃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考慮,一是在完全符合稅收優惠政策的條件下用好稅收政策;二是健全內控體系,重視稅務風險的管理。從一些高校稅收籌劃的情況看,所謂的合理避稅有時是逃稅,有必要加強在稅收風險方面的控制。主要措施有宣傳稅法,加強與領導人的溝通交流等等。

3.5建立資訊交流平臺,提供資訊服務

在高校內部建立資訊交流平臺,明確稅務相關資訊的處理和傳遞程式,提高稅務資訊的科學解讀能力,積極主動地通過稅務資訊平臺,向高校的領導層、管理層、其它部門和分支機構負責人提供需要引起關注的資訊,並就稅務方面的資訊釋疑解難,提供資訊服務。

3.6提高人員綜合素質

建立內部稅務管理機制所需要配置的稅務專業人才,並不是傳統的所謂只要熟悉稅收法規程式辦理申報納稅就可以的辦稅人員,而是指能夠勝任稅務管理職責,發揮稅務管理機制功能的現代型綜合管理型人才。因為他們面對的不僅是依照稅收法規程式申報納稅問題,而且要具備從事稅收籌劃、稅收優惠政策運用,稅收資訊收集解讀、稅收風險防範的能力或潛質。因此,最初建立稅務管理機制之處,就要考慮到在稅務管理崗位上配備能夠勝任該崗位的合格人才,對敬業精神不足,職業道德不佳,知識結構和職業技能不適應、在稅務管理崗位難以有所作為的人員予以調整。同時要認真制定在崗稅務管理人才的“充電”規劃,實施有針對性的系統而有序的繼續教育,幫助其確立新理念,充實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吸取新經驗,在開創稅務管理新局面方面多做貢獻。

3.7加強與稅務部門溝通

由於我國稅收法律、法規不夠健全,稅收體系不夠完善,有些問題在概念的界定上很模糊,因此,在高校進行稅務管理時,稅務管理人員很難準確把握其確切的界限,況且各地具體的徵收徵管方式有所不同,稅收執法部門擁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稅務機關在整個高校稅務管理中起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加強與稅務部門的聯絡,進行積極的溝通,瞭解稅務機關內部的運作和職能分工以及當地徵管的特點和具體要求,及時、透徹地領悟稅收政策的含義,以便更好地指導日常的稅務活動,當遇到問題時可以在正確的時間,通過正確的程式,找到正確的人。同時,要與稅務部門協調好關係,通過透明自己的涉稅活動,使稅務機關了解高校的稅收狀況,爭取得到稅務部門在稅法執行方面的指導和幫助,以充分運用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實現與稅務部門的雙贏。

3.8充分利用社會中介機構

目前,社會中介機構如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日趨成熟,高校可以聘請這些機構的專業人員進行稅務代理或諮詢,提高稅務管理水平。

4結論

總而言之,高校在加強稅務管理的全過程中,要堅持自覺維護稅法的原則,維護稅法的嚴肅性。要設定稅務管理機構,配備專業管理人員,加強專業人員的素質培訓。充分利用社會中介機構,積極爭取稅務部門的支援與指導幫助,使高校在依法納稅的同時,更為充分地運用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提高高校的競爭力。

稅務管理論文14

一、物流企業應設定專門的稅務管理部門,強化稅務管理意識和管理力度

由於計劃體制等歷史原因,我國企業長期以來不重視稅收管理,許多物流企業的前身都是國有企業,對於稅收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目前物流企業大部分的稅收管理工作都由財務部門代為執行,而我國當前的稅收體系越來越複雜,稅收徵管日趨嚴格,為此物流企業應設定專門的稅收管理部門,規模較大的企業應設定稅收總監,並配備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高的管理人員。

二、加強物流企業日常稅務管理工作,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支出

物流企業應首先做好日常稅務管理工作,包括及時辦理稅務登記,正確計算稅款,按期進行納稅申報並及時足額繳納稅款,嚴格管理髮票以及其他涉稅憑證,及時正確地進行稅務會計核算,接受稅收檢查等常規性的涉稅活動。

日常稅務管理是企業稅務管理的基礎,是企業開展經營活動的前提,是企業獲取納稅管理基礎資訊的來源,做好日常稅務管理,可以使企業的各項涉稅行為規範合法,避免罰款和滯納金,以及大額補稅給企業現金流造成的不利影響,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和損失。

三、合理有效地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稅收成本

從20xx年以來,我國為鼓勵物流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政策。例如,國家稅務總局於20xx年12月29日下發的《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試點物流企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xx]208號),該檔案允許試點物流企業在運輸和倉儲兩個服務環節的營業稅計徵基數,扣除外包業務的營業額,按差額計徵營業稅。這項政策的出臺對於物流企業消除重複納稅有重大意義。因此凡是在試點名單裡的'物流企業,應在會計核算時取得並妥善保管合法的相關抵扣憑證,以能充分享受這項優惠政策。

四、積極規避和防範稅收風險

為防範稅收風險,物流企業稅務管理部門首先應加大對物流企業適用的稅收政策和巨集觀經濟的研究力度,防範稅收政策變動給企業帶來的風險;其次,在進行納稅時保持謹慎,充分用好稅收優惠政策,嚴格控制納稅風險;最後,要建立良好的稅企溝通渠道,特別是在企業發生重大經濟事項時,如企業併購、對外投資、資產處置等,都應主動向稅務機關諮詢相關的稅收法規,聽取來自稅務機關的建議,以保證企業依法誠信納稅,維護合法權益。

稅務管理論文15

摘要:在新的稅務政策之下,我國企業在稅務管理方面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本文就從新的“營改增”政策著手,對水務企業的稅務管理進行分析,並提出相關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營改增;水務集團;稅務管理;應對策略

一、營改增對工程造價所產生的具體影響

“營改增”這一新的稅務政策不僅會使其計稅依據、課稅物件和計稅方式發生變化,甚至還會影響到整個的造價系統。從稅種的類別來說,增值稅和營業稅在計稅依據方面有所不同,具體來說,增值稅主要發生的業務進行的過程中,主要針對利潤來徵收的稅種,其屬於價外稅。營業稅則是針對一些單位和個人,就其所取得的營業額徵收的一種稅,屬於價內稅。因為二者稅種的差異,其所計算稅務的方法也不相同。營改增之後,計稅依據的改變導致稅金在計算方面的難度大大增加,其難度主要表現在進項稅額、銷項稅額和應納稅額的計算方式部分,所以,在具體計算稅額的過程中,稅金確認難度極大,從而也造成了對水務集團施工專案工程造價等方面的影響。

二、在營改增背景下水務集團合同處理的相關策略

(一)加強相關資訊建設,核查合作方的納稅資格

不同納稅人到水務集團所需要繳納的'稅種以及整個納稅的金額是有差別的,因此,水務集團在與合作方簽訂正式的合同之前,首先要對對方的納稅資格進行審查,並充分掌握各種資訊,例如瞭解對方是屬於小規模納稅人還是一般納稅人,其票據是專用發票還是普通的發票,相關增值稅的具體稅率等,加強資訊建設從而確保報價的科學性、合理性,以此來降低企業的稅負、減少企業的成本,增加企業的實際盈利。合同中,應該要對合作雙方的抬頭名稱進行標準化收錄,並主動將自身的開戶行、公司名稱、地址、賬號資訊、電話、納稅人識別號等資訊提供給對方,以方便其提供增值稅專用票據。

(二)保證價格、價外費用和增值稅額的明確性

為了降低水務集團的稅務處理的難度,應該在合同中根據不同的稅務特性做出不同的規定。例如,作為價內稅的營業稅應該要明確由受託方負責,而作為價外稅的增值稅應在合同價款之外。與營業稅的稅率相比較,我國增值稅的稅率普遍較高,因此,受託方需要將自身稅負向上下游進行適當轉移,以減輕自身的稅務負擔。隨著我國營改增稅務政策的頒佈,水務集團在簽訂和合同時,應該要對不同的稅務稅率進行核算,做好各類稅務服務內容的應對舉措,並在相關合同價款中表明增值稅是否包含在其中,避免稅務糾紛的出現。

(三)明確對付款方式、發票提供等方面的規定

為了降低處理稅務的難度,水務集團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把獲得增值稅發票作為一項必須履行的義務納入到合同規定之中,並且應該保證增值稅發票的獲取、開具與具體的收付款義務緊密結合。為了避免款項提前支付後發票虛假或者發票無法認證等狀況的出現,一般納稅人企業可以在合同中對付款方式進行修改,以正規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合理獲取為前提,進而支付款項,否則一旦發現增值稅發票不合規,企業有權拒絕支付相關款項。同時,水務集團還可以將虛開條款納入到合同的規定範圍之中,以此降低自身有可能承擔的法律風險,保證合法經營,提高水務集團的經濟效益。

(四)增強三流的一致性,降低風險

增強三流的一致性主要是指加強勞務流、資金流和票據流這三者的統一,從而確保後期稅款可以進行合理的抵扣。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為了加強收款、委託第三方支付的一致性,水務集團可以通過提交具體的委託協議,以約定的方式來由第三方付款進行付款,或者水務集團直接簽訂三方協議,以此來幫助水務集團有效規避稅務風險。

三、營改增政策下水務集團的應對舉措

(一)合理處理跨期合同

根據合同時間的不同,其所根據的稅務依據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具體操作時,企業需要對合同執行的時間進行嚴格的區分。第一,建設工程登記招標的日期在二零一六年五月一日之後的,需要依據增值稅的計價細則。第二,《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中表明,專案開工日期在二零一六年四月三十日之後的,要依據增值稅計價原則進行結算。第三,可對符合《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中“建築工程老專案”標準,並且屬於簡易計稅方法的工程專案執行原價計價。

(二)營改增對應舉措

在“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政策背景之下,為了加強水務集團的稅務處理能力,避免稅務風險,水務集團可以從以下的多個方面來採取相應的措施:首先,水務集團應該要對支出進行具體分析,對其中的可抵扣專案做到心中有數,並對符合政策的抵扣進行抵扣。同時,水務集團要強化內部控制制定,加強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能力,實現由傳統計稅方法向簡易計稅方法的逐漸轉變,並提高對涉水風險的重視,加強掛靠經營管理。其次,企業應該要對供應商進行了解,選擇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更正規並且屬於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供應商,在簽訂具體的合作協議時,要在合同中明確發票的開具方式、定價方式等具體資訊。最後,水務集團應該聘請專業的培訓人員對集團的相關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技能的培訓,使其意識到相關法規對集團管理的重要性,從而使集團更好地享受政策優惠,降低法律風險的存在。

四、結語

對於水務集團而言,儘快適應營改增這一稅務政策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工程,因此,水務集團需要從經營、生產、銷售等多個環節、多個角度出發,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從而提高其稅務處理能力,增加經濟效益,促進水務集團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曹磊.“營改增”對水務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淨水技術,20xx(4):107-110.

[2]汪源.“營改增”稅務政策變化對城市水務企業的影響[J].公用事業財會,20xx(4):11-12.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