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物實驗教學總結6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8.06K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總結一般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中生物實驗教學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中生物實驗教學總結6篇

國中生物實驗教學總結1

生物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中學生獲得生物知識和檢驗生物知識的重要媒體和手段,能為學生形成生物基本概念和生物基礎理論提供感性認識的材料,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生物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整個生物教學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現對實驗教學研究的總結如下:

一、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得到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提高

國中三年級的生物教學是生物教育的啟蒙階段。國中學生好奇心強,他們學習生物的動機往往是以滿足好奇心和感興趣為主的。生物實驗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如何激發學生對學習生物的興趣,並使這種“短暫”的興趣能夠穩定地保持並得以發展,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生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在教學中主要抓以下幾個環節:

1、努力開足學生實驗

根據教學進度努力開足學生實驗,本期完成演示實驗39個,分組實驗29個,實驗活動3個。學生實驗做到每2至4人一組,每次實驗都進行登記,並對每個實驗從課堂紀律、操作規範、整理儀器等方面對每一個學生打分。一學期下來,教學效果較好,完全改變了以前那種實驗課上亂轟轟的教學場面,學生形成了良好的實驗習慣。對於一些較簡單的演示實驗,根據條件把它改成學生實驗,使學生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加強演示實驗教學

對於大綱規定的每個演示實驗我們都認真完成,併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規範、實驗現象明顯、分析表述準確簡練。對部分演示實驗裝置或實驗操作還作了適當的補充和改進,以增強實驗效果。有時根據教材的需要適當補充一些書本上沒有的演示實驗。

3、開發家庭小實驗

配合教學內容,每逢放假,都向學生布置一些既有濃厚生活氣息又與所學生物知識密切相關,同時學生在家中又能夠找到材料,獨立完成的家庭小實驗,並要求學生把觀察到的.現象,得出的結論與所學知識的聯絡都詳細記錄下來,回校後在課上進行交流,多數學生都能達到老師提出的要求。家庭小實驗的開發,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使學生擴大了視野,培養了動手實驗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而且由於它們與課堂教學內容同步,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起到促進作用。

二、指導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實驗習慣,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國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注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是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實驗習慣應包括:正確使用儀器、規範的實驗操作、認真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如實完成實驗報告、遵守實驗室規則、注意節約藥品和實驗安全等。

在教學中注意從科學態度、規範操作上給學生進行示範,對學生遵守實驗室規則提出嚴格要求,對如何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填寫實驗報告則加以具體指導。在填寫實驗報告時,我要求學生將實驗所觀察到的所有現象如實填出並對所產生的現象作相應的解釋,以此來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生物實驗使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很大,讓學生在動中學、做中學、樂中學、趣中學,致使學生的多種能力和素質在一次又一次的主動、生動、活潑的學習生活中逐漸形成。為生物知識的學習打好堅實基礎。

國中生物實驗教學總結2

一、提高生物教師的實驗素養

對於生物教師的實驗素養的要求主要是實驗操作的規範性、實驗指導的有效性、實驗總結的歸納性等對實驗教學的基本要求。如果老師在實驗中都比較隨意,那麼學生參與其中的有效性就會降低。為了提高生物教師的實驗素養可以加強對生物知識的理論培訓或者職業培訓,加強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的交流,學習最新的實驗的實踐方式,以及利用網際網路參考國內外優秀的實驗資料,完善實驗教學內容,改變實驗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

二、根據內容選擇實驗方式

生物課上面的實驗方式多種多樣,例如觀察、化驗、解剖等等。只有根據課堂內容,豐富實驗方式,增強實驗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細胞的時候可以通過顯微鏡進行觀察,學習光合作用的時候可以用塑料袋將花包裹起來,早就為什麼袋子裡面會產生水珠。生物實驗並不侷限在教室裡面,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帶學生到戶外進行實驗,例如學習動植物的時候可以到植物園或者動物園進行參觀,在參觀的過程中由老師講解不同動植物的屬性和產地,在遊玩中增加了知識儲量,同時能夠記憶的更加深刻。在學習酵母菌知識的時候,回家幫媽媽蒸一次饅頭也可以算做實驗的形式,由此可見,生物實驗的方式不是一成不變的,並與實際生活聯絡密切。

三、重點培養實驗小助手

一個班級通常由幾十個學生組成,分成小組後僅僅依靠一個老師進行指導,課堂效率也會受到影響,為了能夠提高實驗效率,老師可以選擇幾個實驗動手能力強、分析能力強、觀察力敏銳的同學進行重點指導,讓他們帶領各個小組分別進行實驗,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先由實驗小助手幫忙解釋,最後將解決不了的問題一同提交到老師這裡重新解決,這樣就在有限的時間裡提高了實驗效率,讓每一個同學都能有親自實踐的機會。四、實驗前的準備實驗並不是依靠幾個器材、器皿就能成功的,前期的準備也十分重要。一方面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全面的分析,準備出最適宜的教學方案,針對每一個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同時仔細檢查實驗器材是否完好,保證實驗能夠順利進行。另一方面,學生要做好課前的預習部分,瞭解實驗的步驟、原理和注意事項,以防在實驗的時候不知所措,影響課堂實驗的效果。生物實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廣大教師的重視自己學生們的廣泛參與,從實驗中掌握生物知識,並用學習的生物知識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現象,讓知識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加強與現實的聯絡,不僅能夠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意識,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中生物實驗教學總結3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開展好實驗教學是學好生物的前提條件。生物實驗具備培養學生觀察和動手能力的功能,更有培養學生動腦、啟迪思維、開發潛能的作用,為使今後實驗教學順利有效開展,七年級、八年級生物實驗教學開展率按計劃全部完成。現將本學年國中生物實驗教學做如下總結:

一、尊重客觀規律,堅持實事求是

在平時的學生實驗中,經常出現這種現象:當實驗得不到正確結果時,學生常常是馬虎應付,實驗課堂一片混亂,鈴聲一響學生不歡而散。當老師催要實驗報告時,他們就按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填寫實驗報告。還有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應該做的實驗專案,就抄襲他人的實驗結果,或憑猜測填寫實驗結論等等。這樣就不能達到實驗教學目標。可見,對生物實驗教學,必須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實驗教學技能,勢力嚴謹細緻、認真科學的態度,要尊重客觀規律,實事求是,實實在在地引導學生完成實驗教學的任務,才能達到理想的目的。

二、認真完成實驗環節,注重操作引導

在實驗教學工作中,無論是實驗員準備實驗,教師演示實驗,或者指導學生實驗,以及對待實驗的嚴格態度等方面,處處,時時,事

事都要體現教師的言傳身教,只有教師教得紮實,學生才能學得牢固。因此,嚴格搞好實驗課的“備、教、導”是上好實驗課不可缺的基本環節。

1、備好實驗課是上好實驗課的首要條件

教材中要求做的實驗,無論簡單也好複雜也好,都必須要備好課,寫好切實可行的教案,並且在實驗課之前要親自動手做一遍,即預備實驗。教師做了,才可能指導學生如何應對操作過程中每一個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看到實驗現象,學到真正的實驗方法和科學知識,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若不備課,不親自做實驗,憑空想象,黑板上做實驗,那就沒有明顯效果,更沒說服力了。甚至會出現,全體學生實驗失敗等不該發生的現象。

2、注重實驗引導

知道學生實驗時,既要面面具到,事無俱細進行引導,同時,又要注意切忌包辦代替。從實驗材料的選擇,儀器的裝配到操作步驟和技巧,既要科學規範,又要密切結合具體實際,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以保證現象清晰,結果正確。如做“葉綠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時,在不同的季節可以採用不同的材料。

3、注重實驗結果的分析與小結

要求學生,在填寫實驗報告時,要如實填寫。實驗失敗時,要如實地與學生一起分析失敗原因,可課後補做。如果學生實驗失敗,我們就通過示範幫助學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成功,或幫助分析失敗原因讓學生重做,直至成功。不能聽之任之,否則,就達不到實驗課的'目的。

此外,對一些特殊的材料、儀器以及實驗的目的和原理都要加以必要的說明,如選材原因、一起的功能等。

綜上所述,生物課實驗,無論教還是學,都必須堅持客觀、嚴謹、認真、紮實的作風,教師才能教好,學生才能學好,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效果。

國中生物實驗教學總結4

一、利用演示實驗

課堂學習興趣簡潔、明瞭的演示實驗可直擊教學的主題,形象地將內在的知識展示出來,以激發學習興趣,改變以往“被動聽課”的局面。如在學習有關呼吸作用的知識時,我們可以通過對比實驗來進行演示:在容器甲中,裝有萌發的種子和點燃的蠟燭,在容器乙中,裝有煮熟的種子和點燃的蠟燭。微弱的燭光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觀察兩瓶中蠟燭的燃燒情況,隨著實驗中蠟燭燃燒的變化,也點燃了學生的思維,積極思考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現象,刺激了學生強烈的認知衝動,從而順利地匯入了理性思考狀態。每個學生都知道蠟燭燃燒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如果沒有種子,蠟燭肯定會持續燃燒,有了那些萌發的種子才使得蠟燭在短時間內就熄滅了,這個現象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就會猜想是不是因為這些萌發的種子奪取了容器中的氧氣使得蠟燭熄滅了,這些猜想也使學生聯想到了光合作用,從而順利地匯入了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對比學習上來,加強了學生深度探究的實效性。

二、建立開放實驗

激發創新意識個性、動態的開放實驗使學生的各種想法得到驗證,課堂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針對某一給定的實驗主題,學生可以解放思想,實現自由合理的思想想象,在實驗的一一驗證下肯定了學生的猜想、糾正了學生的思維。如在學習有關“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時,教師給學生提供鯽魚和水,讓學生觀察鯽魚在水中的遊動,靈活的身軀運動自如。在學生的觀察中提出問題:鯽魚是靠什麼來這樣靈活的游泳的?學生就會自主的觀察魚的形狀,從胸鰭、背鰭和尾鰭三方面做出猜想,每個學生的看法都不一致,我們就可以利用對比的方式來驗證學生各種各樣的猜想,將三條鯽魚分別剪掉胸鰭、背鰭和尾鰭,讓學生再次觀察魚運動狀態的變化,學生會發現剪掉尾鰭的鯽魚游泳時速度明顯減慢,身體也搖搖晃晃失去了方向。這樣的實驗使每個學生的猜想得到了驗證,學生在自由的思維中獲取了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加上教師的`及時引導,學生對整個教學內容印象深刻。通過這樣開放性的實驗,激發了每個學生的想法,使學生在不斷的實驗驗證下,找到了問題的實質所在,整個實效性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同時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深化探究實驗

強化思維邏輯細緻、嚴密的深層探究層層遞進地揭示了現象的'本質,促進了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認知和生活經驗,從實驗的現象開始進行層層剝離,找到現象背後的真正原因,從而成功突破實驗的重難點。如在學習有關莖的輸導作用時,我們可對實驗進行改進,不從莖的輸導開始講起,而是讓學生提前準備一些小段的樹枝,然後分別將樹枝順插或倒插到1號和2號盛滿被稀釋的紅墨水的瓶子中;將去葉樹枝、環割樹枝分別插在3號和4號被稀釋的紅墨水當中。幾天的準備工作,使得這幾個樹枝有了一些變化,指導學生切開莖觀察其內部變化,利用問題來層層推進學生的觀察、對比和層深的思考,引導學生觀察莖的顏色是否發生了變化,具體表現在那個位置?順插、倒插、環割、去葉的樹枝現象是否相同?通過學生的觀察,不難得出相應的結論,使學生對莖的輸導作用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順勢引導學生對現象原因的探究,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對現象進行分析、思考,學生們結合自己的認知開始各抒己見,在激烈的討論中解決了問題,也使新知識深深地植根於學生的大腦之中,做到了心領神會,鍛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拓展課外實驗

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多彩的課外實驗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課外實驗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與生活或大自然的接觸,有效地將書面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來,極大地拓展學生的視野。如在學習有關生物圈裡的綠色植物時,課堂教師可讓學生尋找身邊的綠色植物來製作標本,於是學生紛紛開始調動原有的認識,自發地組織小團隊走出戶外,對綠色植物進行細緻的瞭解,使學生更為積極地來製作植物標本,整個活動積極向上、活潑樂觀,充滿了溫情。通過實效性的課外小實驗,學生花費了時間和精力到戶外採集,精心查詢製作標本的步驟、方法,不僅從中學會了很多的生物知識,對相關的生物知識也有了細緻的瞭解,學生開闊視野的同時也享受到了集體活動所帶來的樂趣。總之,實效性實驗教學需要不斷的發展和創新,充分利用開放型的模式吸納全體學生的參與。利用有趣生動的實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自主地觀察、動手、動腦來完成實驗,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國中生物實驗教學總結5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概念、

理解和鞏固生物學知識,培養學生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細緻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一年來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三個基本原則,即:客觀性原則;嚴謹認真的原則;尊重學生,靈活引導的原則。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應切實做到以下幾點:

一、尊重客觀規律,堅持實事求是。

在平時的學生實驗中,經常出現這種現象:當實驗得不到正確結果時,學生常常是馬虎應付,實驗課堂一片混亂,鈴聲一響學生不歡而散;當老師催要實驗報告時,他們就按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填寫實驗報告;還有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該做的實驗專案,就抄襲他人的實驗結果,或憑猜測填寫實驗結論等等。這樣就不能達到實驗教學目標。可見,對生物實驗教學,必須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實驗教學技能,樹立嚴謹細緻、認真科學的態度,要尊重客觀規律,實事求是,實實在在地引導學生完成實驗教學的任務,才能達到理想的目的。

 二。認真完成實驗環節,注重操作引導。

在實驗教學工作中,無論是實驗員準備實驗,教師演示實驗,或者指導學生實驗,以及對待實驗的嚴格態度等方面,處處、時時、事事都要體現教師的言傳身教,只有教師教得紮實,學生才能學得牢固。因此,嚴格搞好實驗課的“備、教、導”是上好實驗課不可或缺的基本環節。

1、備好實驗課是上好實驗課的首要前提

教材中要求做的實驗,無論簡單也好複雜也好,都必須要備好課,寫好切實可行的教案,並且在實驗課之前要親自動手做一遍,即預備實驗。教師做了,才可能指導學生如何應對操作過程中每一個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看到實驗現象,學到真正的實驗方法和科學知識,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若不備課,不親自做實驗,憑空想象,黑板上做實驗,那就沒有明顯效果,更沒有說服力了。甚至會出現,全體學生實驗失敗等不該發生的現象。

2、注重實驗引導

指導學生實驗時,既要面面俱到,事無俱細進行引導,同時,又要注意切忌包辦代替。從實驗材料的選擇、儀器的裝配到操作步驟和技巧,既要科學規範,又要密切結合具體實際,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以保證現象清晰,結果正確。如做“葉綠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時,在不同的季節可以採用不同的綠葉作為材料。

3、注重實驗結果的分析與小結

要求學生,在填寫實驗報告時,要如實填寫。實驗失敗時,要如實地與學生一起分析失敗原因,可課後補做。如果學生實驗失敗,我們就通過示範幫助學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實驗成功,或幫助分析失敗原因讓學生重做,直至成功。不能聽之任之,否則,就達不到實驗課的預期目的。

此外,對一些特殊的材料、儀器和試劑,以及實驗的目的和原理都要加以必要的`說明,如選材的原因、儀器的功能、試劑的配備等。例如:做“葉綠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時,層析液的配製;以及“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中,紫色洋蔥表皮的選擇等等。

綜上所述,生物課實驗,無論教還是學,都必須堅持客觀、嚴謹、認真、紮實的作風,教師才能教好,學生才能學好;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實驗

教學的作用,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效果。

  土右旗民族第一中學

  xxx

  20xx年x月x日

國中生物實驗教學總結6

生物學從本質上說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從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到克隆羊多莉的誕生,再到人類基因圖譜的破譯,生物學史上每一個科學的發現,理論的產生,無一例外的和生物學實驗緊密聯絡。因此新課程改革後的生物教材中實驗的權重也在不斷加大,尤其增加了自主性很強的觀察性實驗、需要自主設計的探究性實驗、以及“動動手”、“實踐活動”等活動,這為在生物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發展創新思維方面提供了素材。

雖然創新教學無定法,但是創新教學也有其規律。我根據新課程標準,緊扣實驗教學的關鍵環節,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使驗證式實驗向探究式實驗轉變,提高創新意識,在自主體驗和設計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重視實驗總結反思,發展創新思維,引導學生將理論運用於實踐,激發學生創新的能力,實現了“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取得了較理想的效果。

1、從教材設定出發遵循能力培養原理

國中生物實驗的設定主要有三種:模仿式實驗、分段式實驗和獨立式實驗。

1、1模仿式實驗是教師講解實驗原理和操作要領,邊示範操作過程,學生邊聽,邊看,同時模仿教師的示範進行實驗。這種方法是針對剛剛接觸生物學實驗的學生,教會他們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例如:在學習顯微鏡的使用時,教師邊講,邊示範,學生邊聽,邊模仿,使學生很快了解顯微鏡的工作原理,學會基本的操作方法。

1、2分段式實驗是把實驗分成幾部分,完成一部分後,再進行下一部分。把實驗分成幾段,便於教師引導學生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同時對學生在實驗操作中不規範的動作進行矯正。例如在觀察“蚯蚓”一節的實驗時,應把實驗分為三部分:

第一,學生對蚯蚓的外部觀察。

第二,觀察蚯蚓的運動。

第三,觀察蚯蚓對刺激的反應。

1、3獨立式實驗階段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獨立操作、觀察和記錄結果,並分析得出結論。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儘量為學生創造條件,讓學生進行獨立實驗。但在學生獨立實驗之前,一定要經過模仿式實驗,再到分段式實驗,最後過渡到獨立實驗,只有遵循這種層層遞進的指導方式,才能更好的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質。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創新意識

興趣是在一種好奇的心理需要的基礎上萌發,並在實踐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學生萌生創新意識和展開創新思維的最原始、最直接、最強勁的動力。在準備做學生分組實驗前,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資料展示、播放一小段視訊、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然後就可以順理成章地佈置相關實驗的預習作業。實驗預習充分,可減少老師過於細緻的講解,提高學生對實驗原理和步驟的熟悉程度,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

3、驗證式實驗向探究式實驗轉變,提高創新意識

為了在國中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能力,可以改變實驗與傳授知識的順序,將驗證式實驗變為探究式實驗,學生在實驗中先觀察,後獲得結論,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探究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在主動獲取新知識時,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例如在“花的結構”這一節中,我首先播放了一段“世界博覽會”花卉展的片段,然後讓同學們把自己帶的花拿出來觀察,推舉個別同學到講臺前,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所帶的花的結構,同時讓其他同學對照自己所帶的花,比較結構是否相同?有不同的結構,就上臺展示,然後由學生討論花的基本結構應該有哪些……在這節課中,教師只是起到教學引導的作用,學生動手解剖、觀察,對花結構的驗證性實驗變成了學生的探究實驗。如果在課上,教師把這些知識教給學生,讓學生再通過實驗來驗證,學生有可能會熱情高漲的投入到實驗中去嗎?所以,在講授新課之前,先把有關的實驗佈置給學生,通過學生收集資料、操作實驗、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後,獲取知識,在探索中提高創新意識。

4、自主設計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設計實驗是要求學生根據已掌握的知識進行的開拓意識的創造性勞動。它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靈活應用知識的方法,引導他們進行創造性思維和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但是根據實驗內容設計出不同於教材的完整實驗,對國中學生來說並非易事,這是由於他們的思維往往具有較大的侷限性所決定的,但只要教師積極加以啟發和引導也並非不可。加強學生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以此作為開啟學生新思路的鑰匙。

例如,在探究“蚯蚓在什麼樣的物體表面爬的快”一節實驗中,我在指導學生觀察蚯蚓的外部形態後,要求學生設計實驗,觀察蚯蚓在什麼樣的物體表面爬的快?我只為每組各準備了同樣大小的一塊硬紙板和一塊光滑的玻璃板。有一個小組的設計是:選用一條蚯蚓分別在硬紙板和玻璃板上爬同樣的距離,記錄蚯蚓在不同的物體表面的爬行的時間,為了更有說服力,學生們重複了實驗三次。

結果三次的資料,得出兩種完全不同的的結論:一次是在硬紙板上爬的快,另兩次的結果是,在玻璃板上爬的快。我首先肯定了這組同學設計實驗的的嚴謹和科學性,但並沒有發表自己對實驗結果的看法,而是再請每組同學按照這樣的設計方法,重複三次,同時要求同學們仔細觀察在每次實驗中,硬紙板和玻璃板有無變化?實驗很快有了結果,結論還是兩種,但同時細心的學生們發現,蚯蚓在玻璃板上爬的快,是由於前一次實驗,使玻璃板上有了雜質,已經不光滑的玻璃板,為蚯蚓提供了固定剛毛的位置。

5、重視實驗總結反思,發展創新思維

實驗結束後,教師可引導學生從實驗目的、原理、實驗現象及結論等方面進行分析,使學生反思自身的不足或別人的新的實驗設計理念,活躍自己的思維。教師還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些拓展性問題,從而引導學生更深入的思考。例如在進行“植物的光合作用”一節的實驗教學時,有同學在課後結束時提出,可以把綠葉與黃葉、接受光照與不接受光照的四個對照實驗放在一起做,這樣的結果對比就很明顯了。總之,實驗結束後的分析交流、總結反思,能有效地促使學生自我超越,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6、引導學生將理論運用於實踐,激發學生創新的能力

實驗結束後,可以把一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實驗佈置給學生作為課外活動,讓他們去嘗試動手動腦。例如在學習了“營養繁殖”一節以後,佈置了以下一個設計實驗課題:如何繁殖蜜桃和柳樹?怎樣提高其成活率?繁殖的方法、時間、材料、用具、步驟等全由學生自己設計完成。幾乎所有的學生採用的方法都是蜜桃採用嫁接、柳樹採用扦插,在怎樣提高成活率方面學生都進行了自己的探索。特別是在怎樣促進柳樹扦插生根方面拿出了比較切實可行的方案,用什麼樣的生長素,用多大的劑量,都有詳細的記載,有效地激發了學生自我創新的能力。

總之,實驗教學的目的在於“學以致用”,通過幾年的嘗試,我在生物實驗中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啟迪學生思維,拓展思維空間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