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裡的生物教學設計3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84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表裡的生物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表裡的生物教學設計3篇

表裡的生物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注意撥字寫法,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作者眼中表裡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麼

3、體會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記憶是人生的珍寶,值得回憶。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會作者眼中表裡的生物究竟是指什麼。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體會童年的事件是作者人生的珍寶。

【教學準備】

查詢與課文有關的文字資料。

【教學時數】

3課時。

設計方案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生物嗎你看過表裡藏著的生物是什麼樣子的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表裡的生物》

二、請大家自讀課文,說說你從課文中讀懂了什麼初步瞭解課文大意。

三、檢查預習,解決文字障礙。

(一)生字:

秒:秒錶,秒針

憐:憐愛,憐惜,憐憫,可憐

撥:撥號,撥弄,撥打

拒:拒絕,拒捕,拒諫飾非

怖:恐怖,陰森可怖

(二)正音字:

琴絃(xián)清脆(cuì)

立即(jí)玻璃(li)

蟬(chán)

(三)多音字:

轉:zhuǎn(轉彎)zhuàn(轉動)

蒙:mēng(矇矇亮)méng(矇蔽)

(四)近(反)義詞:

立即——馬上呈現——顯現

增加——減少拒絕——接受

(五)生詞解釋:

和諧:配合得適當和勻稱。

清脆:(聲音)清楚悅耳。

缽:陶製的器具,形狀像盆而較小。

四、再讀課文,自由交流,嘗試著概述文章的主要內容。

五、佈置作業:

寫本課生字,一字一行。

第二課時

指生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解決以下問題:

1、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這段主要講了什麼(明確:在作者的看來,一切能發出聲音的東西,都是有生命的。)

2、在這段中有一句話使用了分號,注意體會分號前後兩句話之間的關係。

二、品讀2—16自然段,深入理解課文。

1、結合課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在作者看來表裡的生物其實指的是什麼

2、作者對錶裡的生物充滿的是一種怎樣的感情你從文中哪些語句中看出來了,請你讀一讀這樣的句子,談談自己的理解。

3、作者結尾說這樣的話我不知說了多久,其實表裡根本沒有生物,作者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4、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不說了。作者又為什麼不說了

5、從小作者童年的這件事情中,你想對小作者說些什麼

三、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回憶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也有過與小作者類似的經歷,用筆記錄下來。

第三課時

一、指生朗讀課文,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

二、合作學習,解決:這樣的話我不知說了多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不說了。作者說了什麼為什麼後來不說了

三、拓展與運用。

1、請同學們回憶自己的童年,講一講自己童年中的美好經歷。

2、結合課文理解文中分號的使用方法以及分號的作用。

四、讀詞語,句子,認真體會所要表達的意思,擴充積累。

五、佈置作業:

預習下一課。

表裡的生物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藉助工具書學會“蠍、蟋、蟀、蟈”4個認讀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情?

3、文中在刻畫人物時主要採用了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找出相關句子體會人物當時的內心情感。

4、學了這篇課文後你覺得小時候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激發學生從小培養自己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和不斷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從小就要渴求知識,養成勤于思索的良好習慣。

教學難點:

抓住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心理活動的描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當時的內心情感。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學習興趣

1、(出示表的圖片)問:這是什麼?(板書:“表”)

2、問:表裡面有什麼東西?(出示表內部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圖說出表裡面有哪些東西?生看圖回答。

師總結:表裡面有螺絲、有齒輪、有錶針等,但著名的作家馮至童年時卻認為表裡面有生物(板書“生物”),他認為表裡有個活著的小蠍子之類的小動物,他就把自己童年的這一段認識,這個有趣的經歷寫成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的第22課《表裡的生物》。

3、板書課題,生齊課題。

二、出示預示提示

1、學會“蠍、蟋、蟀、蟈”4個認讀生字。

2、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情?

3、文中在刻畫人物時主要採用了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在文中找出並體會當時人物的內心情感。

4、學了課文之後你覺得小時候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

讓學生帶著預習提示聽課文錄音。

三、整體感知

1、畫出生字詞,自學交流並彙報

(1)生自己讀

(2)指名讀

(3)歸納這些生字的特點(都是“蟲”字旁)。

(4)學生欣賞這些動物的圖片並瞭解它的特點。

2、再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講了小時候的`“我”認為(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對父親的表極為(好奇),並相信了父親說的話(表裡有個小蠍子在裡面)。

(1)、讓學生帶著這段練習快速瀏覽課文,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內容。

(2)指名完成這段練習。

(3)師進行點撥並板書出主要內容。

四、深入學習,體會人物個性。

1、課文中主要出現了兩個主要人物“我”和爸爸,文中刻畫人物時主要採用了哪些描寫方法?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寫的句子並體會當時人物的內心世界。

(1)、請同學在文中找出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2)、同桌之間互相讀讀自己找到的句子。

(3)、指名說說這些描寫哪些讓你很欣賞並有感情的朗讀,學生聽後進行點評。

2、思考

(1)、小時候,“我”有一個觀點,“凡是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我”是怎樣得出這個觀點的?從中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我通過觀察生活中的,“鳥叫、狗吠、蟲唱、鐘聲、琴聲這一系列的事實,然後通過自己的思考總結出來的結論。

善於觀察善於思考

(2)、父親的表不是活的生物卻能發出聲音,聽到表聲後“我”有什麼反應?從這一系列的反應中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怎樣得孩子?

愛聽著聲音,想伸手摸一摸

父親不允許我動,但是越不許我動,我的手指越想動,但是我不敢,因此心裡很痛苦。

好奇心強

(3)、從“我”對父親提出的一系列的問題中,你認為“我”是一個怎樣得孩子呢?

渴求知識、求知慾望強

五、總結

從上面的分析、討論、朗讀中總結“我”是個怎樣的孩子?

好奇心很強、渴求知識、善於觀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七、作業設計(任選一題)

1、你對哪些事物產生過強烈的好奇心?當時你是怎麼想的?

2、你的童年也一定發生過許多有趣的事吧,請你也像作者那樣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將你的童年趣事寫一寫。

表裡的生物教學設計3

課前解析

關注文體特徵:《表裡的生物》是馮至的一篇回憶兒童生活的散文。文章的時間線索明晰,文章多次出現時間詞語,如:“小時候”“一天”“許多天”“以後”“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故事的發展,“我”的心理和情感也在變化。

關注人物形象:全文以第一人稱的寫法,以兒童的眼睛觀察世界,以兒童的思維認識世界,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好奇心強,愛觀察,善思考且比較執著的孩子形象。引導學生對人物進行評價時要聚焦心理活動和對話描寫,要找出依據來印證自己的觀點。

關注文中插圖:文中插圖畫的是父親把表蓋開啟,“我”睜大眼睛興奮而入神地看著面前表裡的美麗而神祕的世界,也表現了“我”的天真和好奇。

關注文章結尾:文章結尾處,“這樣的話我不知說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麼時候才不說了”,“這樣的話”指什麼?引導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經歷,回想自己是否也說過類似的話。為什麼不說了?品味其中蘊含的情感,體會告別童年的悠長滋味。

關注字詞:“蟋、蟀”兩個字筆畫較多,應予以重點指導。提示學生注意筆順、筆畫,注意結構安排。“脆”字要提示右邊的“危”字,最後兩筆是橫折鉤和豎彎鉤。“璃”右邊筆畫較多,書寫時要寫得緊湊,注意“離”的筆順,以及最後兩筆是撇折和點。

教學目標

1.會寫“脆、攔”等8個字,會寫“機器、鐘樓”等17個詞語。

2.默讀課文,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結合課文中的相關語句,說出“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教學重點

1.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能結合課文中的相關語句,說出“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教學難點

能從文中找到關鍵語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脆、攔”等8個字,會寫“機器、鐘樓”等17個詞語。

2.默讀課文,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找懷錶》,激發閱讀興趣

1.匯入新課:上課之前,老師先給大家帶來一個《找懷錶》的故事,請大家認真聽,想一想,農夫和其他孩子是怎樣找懷錶的?這個小男孩為什麼能找到懷錶?

預設1:文中農夫和其他孩子是盲目地幾乎把馬廄翻遍了也沒有找到懷錶,小男孩進去之後什麼都沒做,只是靜靜地坐在地上,慢慢地聽到了滴答滴答的聲音,於是循著聲音找到了懷錶。

預設2:農夫和其他的孩子沒有方向亂翻,小男孩善於思考,根據懷錶能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音的特點,循著聲音找到了懷錶。

2.組織交流:聽完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悟?

預設:做事之前要先思考,三思而後行,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過渡:為什麼懷錶會發出“嘀嗒,嘀嗒……”的聲音呢?我們今天學習馮至的一篇回憶兒童生活的散文《表裡的生物》。

教師板書課題:16.表裡的生物

(設計意圖:以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匯入,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善於思考,同時引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學習興趣。)

二、讀故事,理清思路,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1.默讀課文,根據提示,勾勾畫畫,梳理文章內容。

2.集體交流,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課文大意。

(1)文章的時間線索明晰,我們按文中出現的順序交流一下勾畫的表示時間的詞語,並圍繞課題說一說在這個時間點上發生了什麼事?

預設1:文中出現的第一個表示時間的詞語是“小時候”,在這個時間點上“我”很疑惑:只有活的生物才能發出聲音,為什麼父親的懷錶會發聲呢?

教師引導:請同學快速瀏覽文章第一、二自然段,是什麼原因讓“我”有這樣的疑問?不難得出結論:兒時的生活環境和“我”當時對於聲音的認識,引發了“為什麼父親的懷錶會發聲”的好奇和疑問。

誰能再來簡練地說一說:,在“我小時候”這個時間點上發生了什麼事?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小時候好奇:為什麼懷錶會發聲?)

預設2:文中出現的第二個表示時間的詞語是“一天”,在這個時間點上“我”猜想:有個生物被父親關在表裡,不許小孩子動。

教師引導:哪幾個自然段是對這“一天”發生的事情的描寫?這部分主要運用了什麼描寫?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一天猜想:表裡有生物)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劃分結構段,梳理文脈,同時關注人物的心理和語言描寫,為下節課感悟人物形象做鋪墊。)

預設3:文中出現的第三個表示時間的詞語是“過了許多天”,在這個時間點上父親開啟懷錶讓“我”看,但不讓動,“我”看到有一個小尾巴似的東西不停擺動。

教師引導:你有過“越不許我動,我越想動,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這樣的經歷嗎?父親開啟懷錶後,“我”看到了什麼?你知道“我”當時的心情嗎?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過了許多天開啟懷錶,有個小尾巴擺來擺去)

(設計意圖:很多人在童年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經驗,調動他們的情感體驗,體會“我”對身邊現象的好奇和關注。)

預設4:文中出現的第四個表示時間的詞語是“此後”,在這個時間點上父親的解說印證了“我”的猜想:表裡有一隻蠍子。但又有了新的疑問:為什麼要把蠍子放在表裡?最後“我”用想象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疑問。學生回答這個時間點上的事情有可能不全面,教師要及時追問。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此後印證猜想:表裡有蠍子。自己解答新的疑問。)

教師引導:“過了許多天”和“此後”父親多次開啟懷錶,通過“我”的觀察和父親的講解,才印證了“我”的猜想。這兩個時間點上發生的事可以劃分為一部分內容。

預設5:文中出現的第五個表示時間的詞語是“後來”,在這個時間點上“我”見人就說父親的表裡有個小蠍子,不知說了多久才不說了。

教師引導:為什麼“我”後來不說了?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後來見人就說表裡有蠍子,再後來就不說了)

(2)請同學們結合板書梳理文章內容,先在小組練習概括文章的大意,再集體交流。

(設計意圖:本文的段落較多,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分步進行,先引導學生勾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再聯絡課題,概括在這些時間點上發生的事情,藉助板書這個抓手梳理概括文章大意。)

三、自學生字新詞

1.學生自學

提出學習要求:請同學們給生字注音,每個字抄寫兩遍,每個字口頭組兩個詞,如果有成語的,可以再組一個成語。在自學的過程中,你認為哪裡需要老師講解,或者有想和大家分享的,請勾畫出來。一會兒我們一起交流。

2.集體交流

教師指導學習:

(1)“蟋、蟀”兩個字筆畫較多,請同學們注意筆畫和筆順,同時看一下每個字的結構安排。“蟲”字旁不要寫得過大,“蟋”右半邊的上半部分與蟲字旁基本持平,“蟀”右半部分下邊的“十”要托住上邊的部件。我們跟著課件一起來書空一下。

(2)“脆”字最後兩筆是橫折鉤和豎彎鉤。我們跟著課件一起來書空一下。

(3)“璃”筆畫較多,書寫時要緊湊,注意“離”的筆順,最後兩筆是撇折和點。我們跟著課件一起來書空一下。

下面請同學們把這四個字在田字格本上各寫三遍,注意關鍵筆畫和字的筆順。

四、課後作業

結束語:同學們,今天我們讀了《表裡的生物》,概括了文章的大意,發現文章中的“我”和我們有不少類似的地方,你認為文中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請同學們課下再讀書,並寫上批註。我們還學習了生字詞,請大家書寫課後詞語各兩遍,利用工具書查詢不理解的詞並記錄在書上。

五、板書設計

16.表裡的生物

小時候好奇:為什麼懷錶會發聲?

一天猜想:表裡有生物。

過了許多天開啟懷錶,有個小尾巴擺來擺去。

此後印證猜想:表裡有蠍子。解答新的疑問。

後來見人就說表裡有蠍子,再後來就不說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