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3W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篇1

一、導語

同學們,每當我們想到那奔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長江黃河,想到那千姿百態、氣勢雄偉的三山五嶽,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在我國的西北邊疆,還有一道奇特的風景,那就是地域廣袤,景物豐美的天山。天山不但雄奇壯觀,而且天山的夏天更是與眾不同。你在夏天見過雪嗎?天山的夏天你就能見到雪,雖然有雪但是一點都不冷,就象秋天那樣涼爽,而且有著春天一樣的美麗。你們想不想去看看?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著名作家碧野一同走進 《七月的天山》。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整體

讓我們帶著對天山的嚮往,讀一讀課文,看看七月的天山會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三、再讀課文,解決字詞

天山的美麗奇特就蘊涵在課文的字裡行間,請大家再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遇到不會的字可以,也可以問同學問老師。

檢測生字掌握情況,用大螢幕出示易錯的字詞,指名領讀。

四、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時間的先後順序、遊覽的先後順序、地點變換(進入天山 再往裡走 走進天山深處)

五、彙報交流 ,昇華情感

作者用移步換景的寫法,抒情的筆調,寫出了獨具風韻的天山之夏!下面就讓我們仔細地閱讀課文,看文中都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哪些特點?

雪峰 溪流 原始森 野花

1、天山的雪峰是什麼樣的?

學生彙報雪峰和溪流的特點。

2、潔白高聳的雪峰,歡快跳躍的魚兒,使得夏季的天山有如秋天般涼爽而又富有生機和活力。隨著作者腳步的移動,我們又將見到另外一副天山美景圖。

學生彙報森林特徵。

3、茂密的森林,細碎的日影和馬蹄濺起的水聲相映成趣,作者用精緻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天山密林幽靜的美景。天山的野花在作者筆下更是美不勝收,別有風韻!學生彙報野花的特點:

例:在輕輕盪漾著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麼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麼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麼絢爛。

在悠悠飄浮著的白雲的藍天,全是變幻莫測的圖案,藍白相間,像登不盡的天梯那樣無限,像童話中的仙子那般夢幻,像神話中的宮殿那樣若隱若現。

4、天山深處山色柔嫩,山形柔美。溪流兩岸滿地鮮花,猶如進入了春天的大花園。請大家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你能給最後一段換種說法嗎?

作者想要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六、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作者運用豐富的想象,確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描繪出了天山之夏的獨特風光。整篇文章的字裡行間流淌著大自然的美,洋溢著作者的讚美之情。作者清晰的寫作順序和抓住事物特點寫作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希望同學們課後仿照 《七月的天山》,寫一篇遊記,來表達你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篇2

內容簡介:

《七月的天山》是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組的一篇略讀課文。本組課文描寫祖國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本課教學宜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自讀自悟。通過自讀、品讀、美讀、想象,體會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同時感悟文章優美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絡上下文讀懂詞句、積累語言。

3。從作者的字裡行間感受天山夏天獨特的美景,受到美的薰陶和情的感染。

課前準備

製作介紹天山美景的多幅圖片及相應文字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課前感悟

1、師:在上課之前,老師先送你們一份禮物,希望你們在欣賞這份禮物的時候仔細觀察,用心感受。請看大螢幕(課件出示)

2、欣賞天山美景(圖片配音樂:新疆好)

二、悟中體味

師:課前,我們一起欣賞了美麗的天山風景圖,你有什麼感受?

生1:美!

師:一個簡單的“美”字卻概括出了天山的特點。

生2:我彷彿置身於天山之中。

師:用流暢的語言說出了自己的感受。

生3:真是美不勝收!

師:你的詞彙真豐富,不但理解了這個詞語的意思,還學會了恰如其分地運用它,不簡單。

……

三、回顧單元訓練重點

1、尋找本單元課文的共同特點:

師:同學們,時間過得可真快!我們第一單元的課文馬上就要學完了,請同學們想一想,本單元的文章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麼?

生:本單元的課文都是寫景的(以寫景為主)

師:這節課,就讓我們一塊兒來學習本單元的最後一篇寫景的文章,它就是——七月的天山(板書,齊讀課題)

師: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我們中、高年級的語文教材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每個單元都有一個訓練的重點,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什麼?

生:閱讀下面的課文,與作者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去體會作者對山山水水的熱愛之情,並體會作者是怎樣用優美詞句表達情意的。

師:請同學們一起來看大螢幕(齊讀單元訓練重點),大家尤其要注意老師用紅色標出的這句話。

過渡:一般來說,寫景文章語言文字都比較優美,七月的天山也同樣如此,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感受作者是怎樣用優美詞句表達情意的。

明悟:《七月的天山》是一篇略讀課文(板書*),希望同學們能夠藉助我們以前積累的知識和已經掌握的閱讀方法試著自己讀懂並欣賞這篇文章。

四、初讀課文,理清文章寫作順序

1、自讀課文,畫出遊覽順序詞。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放聲自由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請注意作者的遊覽順序,並用“——”畫出表示遊覽順序的詞語。

2、師生共同自由朗讀

3、相互交流,理清順序

生:我找到的是“進入天山,再往裡走,走進天山深處”

教師及時板書:

進入天山。

再往裡走。

天山深處。

師:其實這既是作者的遊覽順序,也是本篇文章的寫作順序,作者移步換景,用簡練而形象的筆觸描繪了天山景物。它們分別在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2、3、4)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的2、3、4自然段,也就是這篇文章的重點段。請同學們來看閱讀提示。(課件出示)

(1)默讀課文2、3、4自然段,獨立思考,每段重點寫了哪種景物?

(2)同桌交流: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些語句,說出理由。

師:現在,請同學們帶著第一個閱讀提示的要求進行學習。

4、學生默讀並找出所寫景物

5、相互交流

師:找到答案了嗎?現在誰來給大家彙報?

生:我認為作者所描繪的景物有:雪峰、雪水、溪流……

師:接著說

生:我認為作者所描繪的景物還有:原始森林、野花。

師:無論是雪峰、雪水還是溪流,它們都是寫出了天山的什麼呀(水)?正是因為水的清澈明亮,才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書:水、樹、花)

教師小結:

天山的景物很多,碧野先生卻重點抓住了天山的水、樹、花這三種景物來具體描寫,而且十分講究寫景的順序,寫出了景物的變化,顯得繁而不雜。

6、品讀感悟優美語句(完成閱讀提示2的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畫出優美語句

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2、3、4自然段,畫出文中你最

喜歡的語句,再來說說喜歡的理由,然後和同桌交流。

(2)學生自讀課文,做好批註

(3)讀悟結合,品析優美的語言文字(依據學生的發言隨機指導)

師:現在我們進行全班交流。

師:交流時,先告訴大家你喜歡的語句在第幾自然段,然後把這句話讀給大家聽,最後再說出你喜歡這句話的理由。

a:藍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太陽下,雪峰間的雲影就像白緞上繡了幾朵銀灰色的花。

生1:我喜歡的句在課文第2自然段:藍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太陽下,雪峰間的雲影就像白緞上繡了幾朵銀灰色的花,我喜歡它是因為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雪峰雲影的美。

師:你是從修辭的角度來欣賞的,就這一句,誰還有不同的感受?

生2:高聳,巨大,寫出了山峰的高長、雄偉。

師:你是抓住重點詞語去體會的。

指導朗讀:能通過朗讀來體現雪峰的特點嗎?(突出多種形式的讀)

師:在這一段中還有你喜歡的語句嗎?

b:在這個時候,飲馬溪邊,你騎在馬上,可以俯視陽光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斕的溪水和石子之間,魚群閃閃的鱗光映著雪水清流給寂靜的天山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生1:我喜歡的語句是:在這個時候,飲馬溪邊,你騎在馬上,可以俯視陽光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斕的溪水和石子之間,魚群閃閃的鱗光映著雪水清流給寂靜的天山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師:質疑,能用一個詞語說出水的特點嗎?(清澈)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的清澈?(石子、鱗光)把你感受到的讀出來好嗎?

引導:對這句話,誰還有不同的感受?

c:沿著白皚皚群峰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喜從天塔鬆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椏,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

生:我喜歡的語句在第3自然段:沿著白皚皚群峰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鬆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丫,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

a、是因為蜿蜒無盡寫出了樹的多,密密的、重重疊疊……寫出了樹的茂密……

師:鼓勵學生積累疊詞

師:指導朗讀。(依據學生實際隨機指導)

d:在輕輕盪漾著的溪流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麼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麼耀眼……

生1:從修辭角度(排比、比喻)去欣賞。

生2:抓住野花的特點來欣賞。

生3: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如:解讀“五彩繽紛”一詞的引導)

師: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五彩繽紛……)

描寫顏色的詞語還有哪些?

生:五顏六色、五彩斑斕……

師:描寫一種顏色的詞語還有哪些?比如說潔白的……

生:藍藍的、嫩綠的、通紅的……

師:這麼多顏色匯聚在一起,就叫做五彩繽紛。

師:對這句話還有不同的感受嗎?

學生閉眼想象野花的五彩繽紛

請你試著用朗讀來體現花的特點。(個別讀——齊讀)

5、總結,讀悟第5自然段

師:這就是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卻勝似春天,難怪作者會慨嘆(齊讀第5自然段),雖然天山這時並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時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

五、深化單元訓練重點

這篇課文作者抓住了重點景物,用優美的語言進行具體描寫,表達了對天山的熱愛和讚美。如果有機會,希望你們也能在七月騎馬上天山。

六、佳句採摘

把課文中你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在採集本上。

說課與反思

《七月的天山》一篇文字優美,脈絡清晰的抒情散文,作者緊抓七月天山景物的特點,為我們展現了美麗的寂靜而又充滿生機的天山,文章遣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天山美景的熱愛與讚美。

如此文質兼美的文章,如何讓其在略讀文章中獨佔鰲頭,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積累方法的最佳素材呢?依據本次教研專題《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經過不斷嘗試,反覆修改,設計了此課。

一、以學定教,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由於我們的學生對遠在新疆的天山非常陌生,加之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又不可與精讀課文相提並論,進行精講,因此,在課前通過課件展示天山的美景圖片,使學生對美麗的天山產生直觀的感受,從視覺上來認識天山,瞭解天山,激發學生對天山的嚮往,引導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進入中高年級後,語文教材有一個特點,即每個單元的導讀都會明確提出單元訓練的重點,於是開課之初我注意了單元訓練重點的回顧,目的在於讓學生學會圍繞單元訓練重點來閱讀理解語言文字,真正達到學有目的,學有重點。然後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感受天山之美,通過自由輕聲朗讀課文劃出表示作者遊覽順序的詞語“進入天山————再往裡走————走進天山深處”,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有效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二、注重多讀感悟,進行自主地獲取。

依據略讀課文的特點,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品味語句,進行自主地獲取。在文中作者多次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通過奇特的想象,展現了七月天山獨特的美景。如:“藍天襯著……像盛開的白蓮……”在自讀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出喜歡的理由,可以是對重點詞語的體會;可以是從修辭角度去感受;也可以是從景物特點去欣賞等等。讓學生自由地表達感受,近而指導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現景物的美,從而感受作者對天山的熱愛和讚美。這樣的閱讀指導,才會讓學生嘗試到自主獲取的快樂。

三、注重自讀品析,倡導合作交流。

在品讀、感悟優美語句這一環節中,先是讓學生默讀思考,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在獨立感悟優美語句的前提下,進行同桌交流,從而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優美詞句表達情意的。這樣的訓練一是為了滲透單元訓練重點,更為重要的是通過範文教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為今後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當清脆的鈴聲在耳邊響起時,自己有種無法比擬的歡愉油然而生,這種歡愉來自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來自學生的精彩品悟。一篇《七月的天山》既讓我掌握了語文教學應關注的重點,又讓我探尋到了平素教學的誤區,同時還讓我摸索到了略讀課文應攻破的難點。也正是通過本次教學讓我逐步成長起來。

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由於自己的年輕,經驗甚少,致使教學中存在諸多的不足,敬請各位教師開誠佈公,多提寶貴意見。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篇3

一、設定情境,匯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解題、瞭解作者,交流課前學生查閱的關於天山的資料。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梳理、總結:《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為主要內容的遊記散文,選自《天山景物記》,作者碧野。

2.師生伴著優美的樂曲,跟隨作者一起走進七月的天山。出示天山課件。

二、明確任務,閱讀課文。

1.閱讀要求: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2)快速閱讀課文,思考:七月的天山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麼?

(3)再讀課文,思考:課文按照什麼順序描寫景物的?在文中勾畫出相關的語句。出示課件

2.全班交流。

交流預設:

(1)天山留下的印象是神奇的、美麗的……

(2)按照移步換景來描寫景物。

三、品讀文字,理解課文。

1.師生共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

(3)學生自由討論,然後交流。

交流預設:

這一段寫了雪峰、雲影、雪水、溪流等美景。例如,用襯托的方法顯示事物的特點:藍天雲影襯托雪峰的高大、靜美;以溪流、魚兒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用比喻的方法顯示事物的特點:作者把雪峰比喻成白緞子,雲彩的影子比喻成銀灰色的花朵,說明雪山的白;把融化的雪水比喻成千百條閃耀的銀鏈,溪流拋起的浪花比喻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可見景象多麼壯觀、美麗。這樣的描寫充分地展示了天山的無限生機,也解釋了為什麼在盛夏季節進入天山會有秋天般涼爽的原因。

(4)總結學習方法:

作者用到了襯托和比喻的方法來描寫景物,自學課文時可以先找到這樣的句子來品味天山景物的特點。

(5)用勾畫批註的方法圍繞著“文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這一問題自學4-5段,覺得有困難的地方可以小組討論。

(6)全班交流。

交流預設:

白皚皚的群峰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鬆像撐天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丫,只漏下斑斑點點的細碎的日影。

“白皚皚”寫出了雪峰終年積雪;“蜿蜒無盡”是說原始森林連綿不斷;“重重疊疊”說明了枝葉的茂盛;“漏”字與“細碎的日影”相照應。

在輕輕盪漾著的溪流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花瓣兒賽過巴掌大。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健;人浮在花海上,也顯得格外精神。

文中幾個比喻句:像……織錦、彩霞、長虹,無不描繪出天山花朵的豔麗,“賽過八寸的瑪瑙盤”顯示花之大,“人浮在花海上”顯示花之多。

四、拓展練習。

1.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2.課外閱讀:《天山景物記》。

從課題入手,交流查閱天山資料,培養了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同時在教師的梳理過程中,教給孩子如何更有效地查閱資料的方法。 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很快地走進文字。

在學生明確了初讀課文的任務時,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充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內容,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學習略讀課文時,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但是教師的行為不能省略,要在學習難點處充分地進行指導,給學生指明方向。這一課在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表達順序後,教師點撥課文第三段的描寫方法,抓住重點詞句進行解析,以此為基礎鼓勵學生體會品味其他段落,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從而在“潤物無聲”的教學方法中,學生學會了如何品讀課文,通過自讀自悟感受到了天山的美。

增寬了學生閱讀的廣度,增強了學生閱讀的厚度。

教材分析:

本文節選自《天山景物記》。這是一篇寫景物的記敘文。天山是我國西北邊疆的一條大山脈,終年積雪。盛夏,戈壁灘上雖然炎暑逼人,但是一進入天山,便涼爽宜人,是另一番天地。作者用抒情的筆調,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天山夏天的奇異風光,這裡的夏天有著秋天般的涼爽,春天般的魅力。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寫出了獨具風韻的天山之夏。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借助字典和聯絡上下文,讀懂詞句的意思,瞭解天山景物的特點。

2.能從作者的字裡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過程與方法:

1.交流蒐集的資料,初步感知天山的美麗。

2.圍繞“七月的天山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麼?”這一問題進行思考交流,感受天山的魅力。

3.體會作者的寫作順序及方法。

4.摘抄文中的優美語句作為積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重難點分析:略讀課文需要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自讀自悟感受七月天山的美景。

引導學生探究作者如何把天山之夏的景色具體、形象地描繪出來,並以此來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和確切的比喻,從中受到薰陶。

課前準備:課件、學生藉助工具書預習課文以及收集相關的資料。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富饒的大好河山的感情,體會作者通過記敘遊覽天山的見聞所流露出來的熱愛祖國、熱愛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表達順序寫景狀物的方法。

3、體會課文精當、華麗的語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襯托等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

二、教學重點

1、掌握組織材料的順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襯等表現手法為講析重點,學習運用貼切、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

2、培養熱愛祖國邊疆的情感。

三、教學難點

1、學習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得井井有條;

2、體會並學習使用絢麗多彩的語言風格。

四、教學方法:讀書指導法,自學法

五、課前準備

學生藉助課前閱讀提示充分預習,藉助工具書正字正音和解詞,收集相關資料,初步瞭解課文的寫景狀物順序和特點。

教師製作演示課件,附配樂課文朗誦。

五、課時安排:1課時

一、直接揭題

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渡語。

二、學生自學

帶著過渡語提示問題,初讀課文,並讀準生字,找出新詞。

整體感知,提問:文章似乎是個嚮導,帶著你遊覽,能看出導遊線路嗎?(讓學生列出作者的遊覽路線)

教師指導:隨著導遊線路觀看影象或網頁瀏覽,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麗風光。

三、引導讀通

結合看畫面,指導讀好課文各個小節,讓學生說說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同時正音、解詞,通讀句子。如疑難詞有:炎暑、山澗、飲馬、索繞等。

藍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這句,需要結合圖片點撥感受。

四、合作學習

你覺得哪些語段、詞句寫得好?這段話或這一詞語好在哪裡?在四人小組中閱讀交流,說出感受,請同學發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請教老師。

如:寫雪峰、雪水時的確切比喻;密密的塔鬆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椏,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許多疊詞,讀起來別有韻味,讓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靜的美;還有描寫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讀的句子。

五、班級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彙報討論情況,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對體會不到位的進行點撥,並結合朗讀加深體會。

六、激發興趣,課外延伸

在學生交流後,問他們是否喜歡讀這樣的遊記,並讓學生在課外

由選擇讀些這方面的書,也可以瀏覽網際網路上的.資料,鼓勵學生多和

教師、同學交流,這樣,足不出戶,也可以遊遍千山萬水

七、摘抄優美詞句

有條件的設計專門的摘錄本子,指導摘錄的格式,提醒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要進行這樣的摘錄。

 八、作業:複習詞語卡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今天上略讀課文《七月的天山》,我就抓住一個問題展開:七月的天山留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麼?學生馬上蹦出一個詞:美!自然後面就可以接著問了:美

在哪些字裡行間啊?指名的學生先說到了雪山,自然要體會其中的兩處比喻,從有怎樣的相同點?比喻寫出了什麼?體會了比喻的妙處,再用朗讀體現雪

山的壯麗,雪水的歡快。接著學生找到了花、塔鬆、魚兒三處,都進行了深入理解,並結合句子開展聯想說話,用朗讀表現。學生在理解中感受了美,

而且有大到整體的理解,小到一個句子,一個短語,一個詞語,小到一個字浮的切入理解;還從作者角度去理解他的寫作情感,小到從心愛感受作者對天山

的深情;感悟了作者的寫作方法,理出了寫作順序,討論了作者的詳略安排,知道了一個新的寫作點:略寫中也可以有重點,就像課文中略寫森林,但其中重寫了塔

鬆。這樣有閱讀學習和寫作學習的課我是比較滿意的,何況最後在讚美天山中結束了一節課的學習。一是整體體會天山的寧靜、幽靜。學生明白了這天山美麗卻又大

氣,幽靜卻又生機勃勃。用他們的話說:天山的花有生命力,樹有生命力,魚有生命力,雪山也有生命力,正是雪山上的雪水給了這些花草樹木、魚兒澆灌。水是

這些生命的源頭。他們說:正因為在這廣闊的天山中能聽見水聲、馬蹄聲,更見天山的寧靜。這樣寧靜的地方,哪怕你帶著多麼煩躁的心情來到這,都會被撫

平,都會平靜下來的。學生的感受已經很深入了,不只是感受到了景色單純的美,已經感受到了景色的薰陶作用與生命作用了。在此基礎上我決定有感情朗讀結束

這次的閱讀旅程。我說:讓我們和作者一起騎馬上天山,讓老師來給大家做導遊。我們用朗讀來進行我們的天山美麗之旅。於是我引讀表示寫作順序的句

子,學生接讀景物描寫的美句,在我們朗朗的讀書聲中迎來了下課聲。

一課時完成是略讀課文的要求,但以前我從沒做到,今天做到了,不僅學生理解深入,朗讀到位,而且體會深刻。能做到這樣我想主問題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看來要

讓課堂緊湊有效,一定要抓好主問題,切中要害,由點及面,由點成線,最後回到一個感情體悟的點,讓課在書聲中結束是比較理想的。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富饒的大好河山的感情,體會作者通過記敘遊覽天山的見聞所流露出來的熱愛祖國、熱愛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表達順序寫景狀物的方法。

3、體會課文精當、華麗的語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襯托等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

二、教學重點

1、掌握組織材料的順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襯等表現手法為講析重點,學習運用貼切、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

2、培養熱愛祖國邊疆的情感。

三、教學難點

1、學習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得井井有條;

2、體會並學習使用絢麗多彩的語言風格。

四、課前準備

學生藉助課前“閱讀提示”充分預習,藉助工具書正字正音和解詞,收集相關資料,初步瞭解課文的寫景狀物順序和特點。

教師製作演示課件,附配樂課文朗誦。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學習過程:

(一)用設境式教學導語引入新課

同學們,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實奇妙無比,引人入勝,每當想到那奔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長江黃河,那千姿百態、氣勢雄偉的三山五嶽,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國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清代詩人洪亮吉也有詩云:“地脈至此斷,天山已包天。日月何處棲,總掛青松巔。”現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發烏蘇望天山》一詩中讚道:“蒼蒼浮紫氣,天山真雄偉。陵谷分陰陽,不假皴擦美。初陽照積雪,色如胭脂水。”這些名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寫天山綿亙數千裡,地域廣袤,景物豐美。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裡去看一看、遊一遊吧!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教師演示課件,小結:

(演示)天山:亞洲中部的大山系,橫貫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全長2500千米,寬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約5000米,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為7435.3米,峰頂白雪皚皚。天山博格達峰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海”。在博格達峰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鏡子。潔白的雪峰,翠綠的雲杉倒映湖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相傳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來到這裡,王母娘娘就在這裡設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稱“瑤池”。現在這裡已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

2、解題,瞭解作者,明確學習任務:《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為主要內容的遊記散文,選自於《天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學習要求──抓住景物特點,積累語言)。

3、提出學習方法(演示)

(三)根據“閱讀提示”速讀全文,理清全文所記敘的遊覽順序,引導理解內容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閱讀: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觀察點的移動,由山外到山裡。)讓學生找出課文的脈絡句,即地點變換的句子。(“進入天山”“再往裡走”“走進天山深處”)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2)學生朗讀(或配樂朗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採用什麼方法寫的?(讓學生議論,然後交流)

(明確:寫了雪峰、雲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繪方法:A、襯托,如:以藍天和雲影襯托雪峰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B、比喻,如:說白雲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明確:用“蜿蜒無盡”,寫森林之廣大。以馬蹄濺水,幾聲鳥鳴來襯它的幽靜。以林間“只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來襯它的稠密。以林外陽光燦爛和林中閃著菸頭的紅光來襯它的幽深。最後,以“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駱駝”來突出森林之富饒。)

(4)朗讀四自然段(或放配樂朗誦)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學生邊交流,教師演示。

(“紅、黃、藍、白、紫,五彩繽紛”??描其色;

“像……織綿……彩霞……長虹”??繪其豔;

“賽八寸的瑪瑙盤”??狀其大;

“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顯其多;

“用不著離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誇其高;)

(四)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裡,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4、課外閱讀《天山景物記》

(五)拓展訓練

1、歸納寫作特點、然後進行小練筆:

(1)十分講究寫景的順序,全文從總體上說,以遊蹤為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或由遠及近,或自上而下,寫出了景物的變化,顯得繁而不雜。

(2)抓住景物的特徵,展開細膩的描寫。作者抓住特徵,用簡練而又形象的筆觸加以描繪,使之活靈活現,躍然紙上,構成一幅幅生動、奇美的畫面。

(3)絢麗多彩的語言,飽含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邊疆風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運用了比喻、映襯、誇張、對偶、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把景物描繪得淋漓盡致,美不勝收。

2、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寫一段特定環境下的景色,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節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徵,安排明確的線索,採用合理的順序和即景抒情。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語句並積累。

4、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課前準備】

掛圖、畫有導遊線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課件。

【教學過程】

1、直接揭題:

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渡語。

2、學生自學:

⑴ 帶著過渡語提示問題,初讀課文,並讀準生字,找出新詞。

⑵ 整體感知,提問:

文章似乎是個嚮導,帶著你遊覽,能看出導遊線路嗎?(讓學生列出作者的遊覽路線)

⑶ 教師指導:

隨著導遊線路觀看影象或網頁瀏覽,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麗風光。

3、引導讀通:

結合看畫面,指導讀好課文各個小節,讓學生說說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同時正音、解詞,通讀句子。如疑難詞有:炎暑、山澗、飲馬、索繞等。

“藍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這句,需要結合圖片點撥感受。

4、合作學習:

你覺得哪些語段、詞句寫得好?這段話或這一詞語好在哪裡?在四人小組中閱讀交流,說出感受,請同學發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請教老師:

如:寫雪峰、雪水時的確切比喻:

“密密的塔鬆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椏,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許多疊詞,讀起來別有韻味,讓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靜的美,還有描寫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讀的句子。

5、班級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彙報討論情況,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對體會不到位的進行點撥,並結合朗讀加深體會。

6、激發興趣,課外延伸:

在學生交流後,問他們是否喜歡讀這樣的遊記,並讓學生在課外自由選擇讀些這方面的書,也可以瀏覽網際網路上的資料,鼓勵學生多和老師、同學交流,這樣,“足不出戶,也可以遊遍千山萬水”。

7、摘抄優美詞句:

有條件的設計專門的摘錄本子,指導摘錄的格式,提醒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要進行這樣的摘錄。

8、作業:

複習詞語卡。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絡上下文,讀懂詞句的意思,積累佳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

3.能從作者的字裡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重難點

1.掌握組織材料的順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襯等表現手法為講析重點,學習運用貼切、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

2.學習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得井井有條。

教學準備

1.蒐集天山的資料

2.課件

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進入情境

1.今天我們要學習第4課略讀課文《七月的天山》,讓我們跟隨作者走進新疆,騎馬上天山。在出發之前,我想先請收集到有關資料的同學來介紹一下你瞭解的情況。(學生介紹有關新疆和天山的情況)

2.老師也蒐集了一些新疆和天山的風景圖片,想看看嗎?那就讓我們先睹為快!(播放圖片)七月的天山又會是什麼樣的呢?讓我們一起開啟課文,共同去感受吧!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地讀課文。

2.課文中出現了一些生字你認識了嗎?我想請同學們來讀一讀。(讀生字卡片:個別讀——開火車讀——齊讀)

3.讀課文中的一些詞語、片語:

戈壁灘 炎暑 白緞 高懸的山河 飛瀉 閃耀的銀鏈

洄水窩 飲馬 俯視 五彩斑斕 白皚皚 重重疊疊

馬蹄 濺起 縈繞 五彩繽紛 綿延 矯健

4.通過剛才的初讀,七月的天山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從文中你看了些什麼?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學生先在小組裡交流,再請代表在全班發表看法,提出問題。

5.剛才同學們談了自己初讀的感受,也提出了一些不理解的問題,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再來讀課文,相信你會有更大的收穫。

三、細讀課文,品味感受

1.同學再讀課文,在讀中注意抓住作者觀察點的變化,可以用筆把這樣的詞語、句子勾畫出來。

2.誰出來把你畫的詞句讀一讀?(明確作者的三個觀察點:進入天山——在往裡走——走進天山深處)

3.師:在天山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象也是各不相同的,請你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景點細細地讀一讀,看看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組合成學習小組,一起學習自己喜歡的那一部分。

提示:①作者寫了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②作者是怎樣把景物具體、形象地描繪出來的?

4.分小組彙報學習體會,在學生彙報時師適時進行點撥。

根據學習提示,先說說自己學習部分作者描寫了哪些?給自己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5.彙報點評

進入天山——描寫了雪峰、雪水和雪水匯成的溪水景物。

感受:秋天似的涼爽。

再往裡走——茂密的森林,細碎的日影和馬蹄濺起的水聲相映成趣。

感受:彷彿走進幽靜的密林。

走進天山深處——描寫了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點寫了五彩繽紛的野花。

感受:猶如走入了春天的花園。

6.重點體會以下句子。

①藍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太陽下,雪峰間的雲影就像白緞上繡了幾朵銀灰色的花。

②融化的雪水,從高懸的山澗、從峭壁斷崖上飛瀉下來,像千百條閃耀的銀鏈,在山腳下匯成衝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拋,形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

③沿著白皚皚群峰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鬆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丫,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

④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健;人浮在花海上,顯得格外精神。

(這一句可做續寫練習,鞏固排比句式。)

四、感悟作者的寫法

作者是怎樣把天山的美表現出來的?

(修辭手法的運用,移步換景,條理清晰)

五、教學小結

作者筆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麼獨特,那麼令人神往。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目的: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描寫了那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

3、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詞句並積累。

4、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表達順序寫景狀物的方法。

5、能從作者的字裡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富饒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裡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感受到美的薰陶。

三、教學課時: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做課前預習。

2、分配好上課學生的任務。

五、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題: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度語。

(二)師匯入課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這是出自詩人李白的詩句,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去遊一遊吧!

板書課題《4*七月的天山》,齊讀課題。

(三)通過學生的互問互答檢查預習情況

1、包括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字詞句的理解,朗讀情況的檢查等。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作者筆下的天山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3、速讀課文,理清寫作的順序和課文內容。

4、默讀課文,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在文中找出有關地點變換的句子。

5、課文主要描寫的哪些景物?聽範讀,並小組交流。

小組交流、彙報

出示:七月,騎馬上天山,“我”----------

第一小組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回答。

第二、三小組可以在文中找出有關句子連起來回答。

第四小組用簡短的語言表達。

(四)講讀課文(由五個學生分別逐段講解)

(五) 師做總結

1、輕聲讀2---4自然段,選擇自己喜歡的一處景點,再細細地遊覽一遍,在文中找出認為寫得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並寫下感受。

2、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學習彙報並指導朗讀。

師:這就是七月的天山,生齊讀最後一段:

出示:雖然天山這時並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

3、指名個別讀、比賽讀、男女分讀

4、齊讀

雖然天山這時並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你能給最後一段換種說法嗎?(改為陳述句)

5、通過我們深入的瞭解,這時天山給你怎樣的印象?

(六)指導背誦。

第一組選擇喜歡的一段話背誦。

第二、三組選擇喜歡的兩段話背誦。

第四組背背誦2、3、4段。

(七)拓展延伸:課外閱讀《天山景物記》

(八)作業,拓展訓練

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抓住景物的特徵,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等。

第一組寫三句以上描寫景物的句子。

第二、三組寫一段描寫景物的話。

第四組寫一篇描寫景物的文章,正確運用修辭方法並把景物的特點寫具體。

(九)板書

4*七月的天山

進入天山 雪峰 雪水

再往裡走 森林 日影 水聲 ( 美 )

走進深處 溪流 野花

(十)課後練習:

1、、看拼音寫漢字。

luò tuo wān yán shāo wēi lián mián

( ) ( ) ( ) ( )

2、、在括號裡填上適當的詞語。

( )的大海 ( )的雪峰 ( )的西湖 ( )的香山

3、寫近義詞。

格外( ) 絢爛( ) 幽靜( ) 增添( )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作者在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與讚美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邊陲天山風景的喜愛之情。在教學中我主要抓住了作者的移步換景法進行教學,讓學生知道描寫景物的方法有很多種,不能只侷限在從遠到近,或者從近到遠的描寫方法。整個教學過程雖然有些缺陷,但總體還是完成得很好。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絡上下文,讀懂詞句的意思,積累佳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天山的景物的特點。

3、能從作者的字裡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二、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從作者的字裡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題

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渡語。

二、學生自學

帶著過渡語提示問題,初讀課文,並讀準生字,找出新詞。

整體感知,提問:文章似乎是個嚮導,帶著你遊覽,能看出導遊線路嗎?

教師指導:隨著導遊線路觀看影象或網頁瀏覽,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麗風光。

三、引導讀通

結合看畫面,指導讀好課文各個小節,讓學生說說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同時正音、解詞,通讀句子。如疑難詞有:炎暑、山澗、飲馬、縈繞等。

“藍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這句,需要結合圖片點撥感受。

四、合作學習

你覺得哪些語段、詞句寫得好?這段話或這一詞語好在哪裡?在四人小組中閱讀交流,說出感受,請同學發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請教老師。

五、班集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彙報討論情況,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對體會不到位的進行點撥,並結合朗讀加深體會。

六、激發興趣,課外延伸

在學生交流後,問他們是否喜歡讀這樣的遊記,並讓學生在課外自由選擇讀些這方面的書,也可以瀏覽網際網路上的資料,鼓勵學生多和老師、同學交流,這樣,“足不出戶,也可以遊遍千山萬水”。

七、摘抄優美詞句

有條件的設計專門的摘錄本子,指導摘錄的格式,提醒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要進行這樣的摘錄。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篇10

學習目標

①認識本課生字新詞。

②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語句並積累。

④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課前準備

掛圖;畫有導遊線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課件。

a案

直接揭題

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渡語。

學生自學

帶著過渡語提示問題,初讀課文,並讀準生字,找出新詞。

整體感知,提問:文章似乎是個嚮導,帶著你遊覽,能看出導遊線路嗎?(讓學生列出作者的遊覽路線)

教師指導:隨著導遊線路觀看影象或網頁瀏覽,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麗風光。

引導讀通

結合看畫面,指導讀好課文各個小節,讓學生說說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同時正音、解詞,通讀句子。如疑難詞有:炎暑、山澗、飲馬、索繞等。

“藍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這句,需要結合圖片點撥感受。

合作學習

你覺得哪些語段、詞句寫得好?這段話或這一詞語好在哪裡?在四人小組中閱讀交流,說出感受,請同學發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請教老師。

如:寫雪峰、雪水時的確切比喻;“密密的塔鬆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椏,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許多疊詞,讀起來別有韻味,讓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靜的美;還有描寫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讀的句子。

班級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彙報討論情況,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對體會不到位的進行點撥,並結合朗讀加深體會。

激發興趣,課外延伸

在學生交流後,問他們是否喜歡讀這樣的遊記,並讓學生在課外自由選擇讀些這方面的書,也可以瀏覽網際網路上的資料,鼓勵學生多和老師、同學交流,這樣,“足不出戶,也可以遊遍千山萬水”。

摘抄優美詞句

有條件的設計專門的摘錄本子,指導摘錄的格式,提醒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要進行這樣的摘錄。

作業:複習詞語卡

b案

朗讀──感悟天山之夏的美景

①談話揭示課題後,要求學生自由朗讀;

②指名分節朗讀;

③師生同讀、引讀;

④配樂齊讀、享受美感。

交流──體驗作者的讚美之情

①讓學生讀讀、畫畫、圈圈點點,瞭解天山之夏的特點。

②想想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來讚美天山的?他當時的心情又是怎樣?

③寫法上的特點是什麼?

(對話過程中時時引導學生從文字的字裡行間,去感悟大自然的美,去體驗作者的讚美之情)

積累──內化吸收優美詞句,增加文化積澱

①背背自己最喜歡的語段;

②抄錄一些優美詞句。

運用──在語文實踐中增強語文能力

學習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式,寫一處景物,要求寫出景物的特點和自己的心情。

作業:複習詞語卡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掌握認讀生字

2、瞭解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

過程與方法

1、自主閱讀,瞭解文章的寫作結構

2、感情朗讀,感受天山的美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感受天山的美好。

三、課前準備:相關課件

四、教學過程

匯入:

1、出示課件,直接揭題

談談你對新疆的認識

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渡語。

2、整體感知課文;學生自學

帶著過渡語提示問題,初讀課文,並讀準生字,找出新詞。

整體感知,提問:文章似乎是個嚮導,帶著你遊覽,能看出導遊線路嗎?(讓學生列出作者的遊覽路線)

(教師指導:隨著導遊線路觀看影象或網頁瀏覽,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麗風光。)

3、引導讀通

結合看畫面,指導讀好課文各個小節,讓學生說說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同時正音、解詞,通讀句子。如疑難詞有:炎暑、山澗、飲馬、索繞等。

“藍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這句,需要結合圖片點撥感受。

四、合作學習

你覺得哪些語段、詞句寫得好?這段話或這一詞語好在哪裡?在四人小組中閱讀交流,說出感受,請同學發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請教老師。

如:寫雪峰、雪水時的確切比喻;“密密的塔鬆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椏,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許多疊詞,讀起來別有韻味,讓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靜的美;還有描寫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讀的句子。

五、班級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彙報討論情況,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對體會不到位的進行點撥,並結合朗讀加深體會。

六、激發興趣,課外延伸

在學生交流後,問他們是否喜歡讀這樣的遊記,並讓學生在課外自由選擇讀些這方面的書,也可以瀏覽網際網路上的資料,鼓勵學生多和老師、同學交流,這樣,“足不出戶,也可以遊遍千山萬水”。

七、摘抄優美詞句

有條件的設計專門的摘錄本子,指導摘錄的格式,提醒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要進行這樣的摘錄。

八、作業:朗讀課文,複習詞語

板書設計:

4.七月的天山

騎馬 進入天山 雪峰 雪水

↓ ↗ ↓ ↘

七月的天山 → 再往裡走 森林 日影 水聲 → 美

↑ ↘ ↓ ↗

熱愛 走進深處 溪流 野花

教學反思:

本文的教學遵循了略讀課文的原則,以學生自讀為主,引導學生圍繞“哪寫的好,好在哪裡”進行自主研讀和反饋,但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主要原因是缺乏想象力,無法想象和理解到七月天山的美,但是從學生對句子的感悟情況來看,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還有待提高。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篇12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絡上下文,讀懂詞句的意思,積累佳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

3.能從作者的字裡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預習要求:

1.標註自然段,識記注音詞語。

2.朗讀課文,由慢到快,至少三遍。

3.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檢查預習

師:(出示地圖)在中國的西北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地方,叫新疆;在新疆的中部有一條很大很大的山脈,叫天山。那裡終年積雪,是個天然的避暑勝地。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

生:《七月的天山》

師:讓我們通過文字跟隨作者“騎馬上天山”,去感受一下七月天山的美麗景象。課前我們都已經預習了課文。分享你們預習的收穫,

分別出示:

白緞 山澗  俯視 馬蹄 濺起

綿延 離鞍 白皚皚

飲馬 重重疊疊

無限生機 五彩斑斕 細碎日影

錦緞綿延 五彩繽紛 峭壁斷崖

師:“細碎日影”特別有畫面感,讀讀這個句子就明白意思了。

出示:沿著白皚皚群峰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鬆像撐天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椏,只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

生:太陽照在森林裡,光線透在地上有斑斑點點的光,就是細碎日影。

師:(出示與語境相關的畫面)

師:(這一組詞語裡)請找到一組近義詞。

生:“五彩繽紛”“五彩班斕”

師:也有不一樣的地方

出示:當這個時候,飲馬溪邊,你坐在馬鞍上,就可以俯視那陽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斕)的水石間,魚群閃閃的磷光映著雪水清流,給寂靜的天山添上了無限的生機。

滿山都是高過馬頭的野花,紅、黃、藍、白、紫,(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織錦那麼綿延,像天邊的彩霞那麼耀眼,像高空的長虹那麼絢爛。

生填空後:五彩繽紛就是色彩很多,很耀眼,很絢爛的。

師:你聯絡上下文很好理解了詞語,這“繽紛”還有一種動態的感覺,(指“綿延”)很多的色彩耀眼、絢爛,而且一直綿延。那麼“五彩斑斕”又是什麼意思呢?

生:陽光照在水裡,石頭很多的顏色交織在一起。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師:文章似乎是個嚮導,帶著你遊覽,能看出導遊線路嗎?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天山腳下------再往裡走 -----天山深處

師: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課文的前面有一個提示語。

課文主要寫了天山什麼景象,什麼特點,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師:在不同的地方,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它們有什麼特點呢?

學生靜靜讀書,把主要的景物圈劃出來,把“特點”批註出來。

師:我們可以交流了。

根據學生回答,引導概括,隨機板書:(水 樹 花)

三、舉一:進入天山

師:進入天山,作者主要寫了水,這裡的水是什麼樣的特點呢?哪些優美的句子劃出來。

生:“融化的雪水,從高懸的山澗,從峭壁斷崖上飛瀉下來,像千百條閃耀的銀鏈,在山腳下匯成衝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拋,形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天山的水太美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回答得非常好,先讀句子,再說特點,也可以先說特點再讀句子。

生:“這個時候,飲馬溪邊,你騎在馬上,可以俯視陽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斕的溪水和石子之間,魚群閃閃的鱗光映著雪水清流,給寂靜的天山增添了無限的生機。這裡的水很清很清。(清泉石上流

師:是作者精美的文筆展現了美景。我們再讀讀這些句子,怎麼會寫得這麼美呢?

生:作者把從峭壁斷崖上瀉下來的雪水比作銀鏈,既寫出了雪水的樣子,又寫出了它的光亮,很生動!

生:作者還把溪流拋起的浪花比作是盛開的白蓮花,浪花像玲瓏剔透的小水珠那麼的美,討人喜愛,表現了作者當時那種喜愛之情。

四、反三:“往裡走”和“走進天山深處”

學生說特點再彙報喜歡的句子和景物的特點

生:“沿著白皚皚群峰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鬆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丫,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樹木很多,森林很密的特點。這個句子很有神祕感,很有趣! (一徑竹陰雲滿地

生5:“騎馬穿行林中,只聽見馬蹄濺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聲,使密林顯得更加幽靜。”這裡的特點是很安靜,很安靜。特別是“只聽見”這三個字。

師:抓得很準!

生6:“這裡溪流緩慢,縈繞著每一個山腳。”就這麼短短的幾個字,讓我腦海中浮現出了這種景象:一條長長的帶子,在一座又一座山峰下環繞,很美很美。

師:你的想象真是太豐富了。真會讀書!你把“縈繞”都讀活了。

生7:“在輕輕盪漾著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麼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麼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麼絢爛。”這裡把野花分別比作錦緞、霞光和彩虹,還寫出了野花的特點,讓人感覺很美。

師:一連用了三個比喻,構成了一組排比句,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感受“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是一種怎樣的情形。(生齊讀)

生:“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健;人浮在花海上,顯得格外精神。”這句話讓我感覺到了那裡的花很美,那裡的花就浮現在了我的眼前。

生:我補充。這句話讓我感到花很多,都能讓人浮在上面了!這才叫“花海”。

讓我們來欣賞一下花海吧!(出示畫面)

師:馬矯健,人精神。用詞富於變化,值得學習。再讀!(生讀)

五、語句積累,摘抄句子

師:這麼多美妙的句子,選擇其中一兩處最快的速度背誦出來。

學生背誦後檢查背誦。

師:我們背誦的語言可以積極運用,這天山的美景其實在我們的校園、安公園和柏林寺裡也有。

可以改編或者直接運用背誦的句子。師友互相說說後再全班發言。

柏林寺裡的柏樹( )

校園裡的松樹( )

校園裡(公園裡)的花,五彩繽紛像( )

安濟廣場的噴泉像( )

生:那條小河清澈見底,裡面的小魚快樂地自由自在地玩耍,給桃李園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生:公園裡,花兒綻放,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織錦那麼綿延,像天邊的彩霞那麼耀眼,像高空的長虹那麼絢爛。

六、收穫

1、修辭方法 表現美

2、移步換景

生: 塔鬆

板書:進入 雪峰: 高 大 白

水 : 急 清 生機

往裡走 森林: 密 靜 綠 美不勝收

深處 野花: 高 豔 多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篇13

課時

一課時

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絡上下文,讀懂詞句的意思,積累佳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天山的景物的特點。

3、能從作者的字裡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從作者的字裡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難點

1、學習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得井井有條;

2、體會並學習使用絢麗多彩的語言風格。

課前準備

收集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資料。

自學提綱

1、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

2、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

3、回憶前一課的方法,自主學習。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題,進入新課

1、導語:同學們,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實奇妙無比,引人入勝,每當想到那奔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長江黃河,那千姿百態、氣勢雄偉的三山五嶽,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國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2、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渡語。

3、引入新課。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教師演示課件。之後小結:

天山:亞洲中部的大山系,橫貫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全長2500千米,寬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約5000米,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為7435.3米,峰頂白雪皚皚。天山博格達峰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海”。在博格達峰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鏡子。潔白的雪峰,翠綠的雲杉倒映湖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相傳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來到這裡,王母娘娘就在這裡設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稱“瑤池”。現在這裡已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

2、解題,瞭解作者,明確學習任務:《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為主要內容的遊記散文,選自於《天山景物記》,作者碧野。

3、明確任務:

①“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

②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學習要求──抓住景物特點,積累語言)。

③回憶前一課的方法,自主學習。

三、根據“閱讀提示”速讀全文,理清全文的遊覽順序,引導理解內容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閱讀,共同交流: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

(觀察點的移動,由山外到山裡。)讓學生找出課文的脈絡句,即地點變換的句子。(“進入天山”“再往裡走”“走進天山深處”)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也叫移步換景。)

(2)學生朗讀(或配樂朗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採用什麼方法寫的?明確:

寫了雪峰、雲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

描繪方法:a、襯托,如:以藍天和雲影襯托雪峰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

b、比喻,如:說白雲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明確:用“蜿蜒無盡”,寫森林之廣大。以馬蹄濺水,幾聲鳥鳴來襯它的幽靜。以林間“只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來襯它的稠密。以林外陽光燦爛和林中閃著菸頭的紅光來襯它的幽深。最後,以“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駱駝”來突出森林之富饒。

(4)朗讀四自然段(或放配樂朗誦)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

學生邊交流,教師演示。

“紅、黃、藍、白、紫,五彩繽紛”——描其色;

“像……織綿……彩霞……長虹”——繪其豔;

“賽八寸的瑪瑙盤”——狀其大;

“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顯其多;

“用不著離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誇其高;)

四、迴歸整體,小結學習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裡,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方面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五、拓展訓練

1、課外閱讀《天山景物記》

2、小練筆:

注意順序,全文以遊蹤為序寫景狀物。

練習設計

1、多音字:

2、摘錄喜歡的句子

3、課外閱讀《天山景物記》

板書設計

七月的天山

雪峰、雪水、雪水溪流(水)

移步換景密林(樹)

天山深處(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