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案教學設計的創新

來源:果殼範文吧 3.16W

"導學案"課堂教學模式主要由"明確目標→前置自學→展示交流→合作探究→達標拓展"五個環節構成,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導學案教學設計的創新,歡迎閱讀。

導學案教學設計的創新

教師圍繞學生的活動,相應地做好明確目標、問題助學、診斷指導、點撥提升、總結評價五方面的工作。

(一)明確目標

師生共同明確教學目標。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事先把新的學習內容,按照其在單元或整冊書的地位、作用,根據學生的認知起點,制定相應的科學的學習的目標,明確目標展示於"導學案"上。上課伊始,教師指導學生參照"導學案",明確學習目標,使學生心中有數,帶著明確的目的有任務地參與課堂學習。

(二)前置自學

前置自學一般要在課上進行,學生依照"導學案",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完成"導學案"上的自主學習問題,同時生成整理新問題。自學中,學生能解決的問題自己解決,自己能歸納的規律自己歸納,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在合作小組內討論尋求解決。鼓勵學生通過圈點標記深入鑽研,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教師指導自學,同時根據掌握的自學情況進行二次備課。

前置自學環節設計的目的有三個:一是通過自主學習解決自己完全能解決的問題,培養自主學習習慣、能力;二是為課堂上的展示做充分準備;三是為教師下一步的引導點撥提供起點。

(三)展示交流

學生根據自主學習情況在教師的組織下展示交流自主學習成果。一般問題的展示交流有兩個層次,組內展示和組間展示。知識性、基礎性的問題可以在組內展示、互相評價,稍難的問題在小組內展示後整理出小組的意見在班內展示交流。自主學習任務展示的時機要跟教學的流程相和諧,要恰如其分的貼著教學目標的落實來展示,不能為展示交流而展示交流,為活動而活動。教師在學生展示交流的同時,可以根據學生展示的情況確定"講"與"不講"的黃金分割點,以便及時進行點撥。學生自己能學會的,學生之間互相幫助能學會的,都不需要講。所謂的"講",實際上就是一種有效點撥,擇機指導。

展示交流環節是課堂非常有生命力的一個環節,它至少有這樣幾方面的效益:一是展示交流促進了前置自學。要想展示精彩,必須深入自學。先自學後展示能有效地啟動學生進一步求知的內因,從而使學生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學得更積極、更主動、更有效,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二是兩個層次的展示交流保證了學生參與的廣度,使更多的學生擁有機會受到關注。三是展示交流生成了新的課程資源。學生個體擁有的資訊是一種潛在的力量,而資訊的交流使潛在的力量顯性化,形成真正的力量。課堂上的展示即是一種資訊交流,在參與中,在傾聽中,使得學生不斷地拓展自己的思維方式,使其思考的思路賴以延長,將思想的觸角伸向更為深遠的領域,教案《導學案教學設計的創新》。四是展示能暴露學情,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找準教學的起點,以此作為教學的依據,這也是教學成功的基本保證。五是展示能提高學生學習的快樂程度。形式多樣的展示能讓學生學得輕鬆,增加自信。

"展示交流"這一教學環節理想的教學狀態應該是將"學路"和"教路"有機地融合在一體。"教"是貼著學情而進行的有效的點撥,"學"是在教師有效指導下的智慧成長

(四)合作探究

學生依照導學案或教師的提示進行探究性學習。

這一環節是針對前兩個環節解決不了的內容而設定的,合作探究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探究性、思想性,需要集體的智慧才能完成。合作探究的方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來提出問題或者根據學生的發現情況提出問題,然後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小組討論,在班內交流。教師適時點撥講解,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能力體系。這個環節是靈活機動的,應根據教學內容的'深淺、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來取捨。

(五)達標拓展

學生依照"導學案"的設計,進行鞏固訓練或達標檢測或拓展提高,以達到鞏固、總結、檢測所學內容的目的。

達標檢測題目的設定要求有層次有梯度,能體現知識能力重點,以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使用。教師或小組長現場批閱學生練習,收集反饋資訊,當堂矯正補救。教師同時引導學生小結梳理知識框架、規律、方法,並對合作小組當堂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

以上五個環節既密切聯絡又互相制約,形成一個統一的動態的流程,將"學路""教路"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其中"學路"是最基本的。這五個環節既可以在一節課中體現,也可以在一個課題的教學中通過兩節課、三節課來體現。教學中應根據學科特點和教學內容等不同情況,對教學環節進行取捨。這一教學模式的重要價值取向是讓全體學生經歷知識發現的過程,把學生的學習變成一種"履歷",最大化的尊重培養髮掘學生"學"的能力,讓學生資源對教學效益提供最大化的貢獻,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合作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將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操作注意事項

(一)優化集體備課流程,保障導學案質量

集體備課效果如何,直接影響到編制的"導學案"的質量和課堂教學的效率,集體備課總結起來有如下方面:

(1)三定:集體備課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集體備課內容明確)。

(2)五備:①個人初備,形成個案。個人初備時,要求教師學習研究課程標準及相關材料,突出抓"八點"(教學重點、難點、弱點、疑點、考點、易錯點、易混點和盲點)。同時,教師還要查閱學生檔案、瞭解學生預習情況,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設計。初備時每位教師都要盡力提出自己有獨到的設計方案和有疑問的地方,以便會診,排除困難。②集體研討,形成初案。備課教師在集體備課時,首先由主備人將個人設計的個案,以說課的形式進行交流,備課組其他教師在認真聽講、及時記錄的基礎上,分別陳述各自的個案,進行比較,把對教材的處理、目標的制定、教法的選用、學法的指導、過程的設計等,調整到最佳程度,形成"初案"。③完善整理,形成定案。主備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對形成的初案進一步完善、整理,形成規範的教學設計,完成對定案的編制。④跟蹤聽課,形成復案。經過備課組研討過的教案是否可行還有待於考證,因此,有必要進行跟蹤聽課進行檢驗,以便得到總結、提高,備課組成員之間要互相聽課、取長補短。根據學校聽課安排或邀請別人聽課指導。把關領導要跟蹤聽課,瞭解集體備課落實情況。⑤教後反思,形成補案。課後交流,就是對備課的總結階段。備課組教師在集體備課情況下授課,要進行交流,對教學進行反思,寫出較為翔實的教後記,分析教學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同時對教學設計進一步修訂完善,形成補案。促進今後教學的進一步開展。

(3)兩個評價:①包組領導對導學案進行質量評價,把關驗收;②學校領導現場跟蹤集體備課,對集體備課中教師的表現進行現場評價。

(二)強化導學預設,提高課時效益

"導學案"形成之後,教師要在學生用的"導學案"基礎上對教學中每一個環節的課堂教學行為進行充分預設,這樣才能保證教師在課堂觀察、參與、指導的緊張度和針對性,以確保課堂每一個環節的效率。

預設的內容包括:(1)前置自學階段:教師要預設學生的自學方式、自學時間、自學要求、學生自學時可能會遇到的疑難問題,自學巡視需要個別指導的同學。(2)展示交流階段:教師要預設展示的方式(自主展示還是提問展示)、展示的時機、展示的策略、展示的學生層次、展示時可能會暴露的問題、展示時的點撥角度方法等。(3)合作探究階段:教師要預設探究方式、探究角度、探究可能達到的深度;集體或個別指導的合作小組或個體,點撥講解的起點、內容。(4)達標拓展階段:教師要預設不同學生的不同達標度、達標反饋的方法、個別指導幫扶的物件,評價激勵的方案,總結梳理的方法、內容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