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教學設計

來源:果殼範文吧 1.25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教學設計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誦讀感受古代詩詞之美。

2、背誦《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3、瞭解婉約派與豪放派的風格特點。

4、誦讀古代詩詞,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過程和方法:

1、通過誦讀感受詞之美,並達到背誦的目的。

2、通過賞讀比較、小組討論瞭解婉約派與豪放派的風格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熱愛文學,熱愛中國古典文化。

教學重點:背誦這首詞。

教學難點:讓學生在誦讀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激發對文學的熱愛之情。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魯迅認為唐詩登峰造極,無人可以超越,面對唐詩的輝煌,宋代人沒有望而卻步,也沒有迎難而上,而是創造了另一種形式的輝煌——宋詞,宋詞與唐詩成為文學上兩座並峙的高峰,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宋詞《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二.解題:

1、題目中“之”是什麼意思?這種用法以前見過嗎?

(送孟浩然之廣陵、送杜少甫之任蜀川、至之市)

2、從內容上看,這是一首什麼型別的詞?你知道送別的詩句還有哪些?

學生知道的詩句可能有:

(1)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4)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5)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別詩詞,雖有好男兒志在四方的自信豁達,但大多是惜別之情,難捨難分,離愁別緒縈繞於胸,這首送別詞又會有什麼特色呢?王灼在《碧雞漫志》裡有對王觀的評價“新麗外和輕狂處皆是驚人。”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他的詞有何驚人之處。

三、誦讀:

1、自由讀,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

2、齊讀。

3、個別讀。

四、分析詞作:

1、找出詞中寫景的句子。分析其美在哪裡?

(1)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2)眉眼盈盈處。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古人有“眼若秋水,眉似青山”以山水寫女子美麗的容顏,而詞中比喻反其意而用之,以女子來寫山水之美,不落俗套,別出心裁,讓人耳目一新。

2、請展開想象和聯想,用形象的語言描繪出這些詞句所展現的畫面。

(學生動筆描繪,然後班級交流。)

3、一切景語皆情語,通過這些景你能感受到哪些情感?

4、此詞有送別之愁,離情別緒嗎?

“才始送春歸”與春相別,令人傷懷;“又送君歸去”,與友相別更令人斷腸。不言愁而愁緒滿懷。

5、詞人在離愁別緒中迷失了嗎?從哪裡可以看出?

最後兩句走出悵惘,表達了對友人的美好祝願,用一句歌詞“你的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五、誦讀記憶。

1、帶著對詞作感情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有感情的誦讀這首詞。

自由誦讀後個人展示。

2、背誦這首詞,並當堂檢測。

六、拓展

1、同類賞讀:

(1)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2)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洲。

——溫庭筠《望江南》

(3)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一剪梅》

2、異類賞讀:

(1)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辛棄疾《破陣子》

(2)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3、小組討論這兩類詞各有什麼特點。

小結:

婉約派:

內容上:寫兒女之情,離愁別怨。

風格上:纏綿悱惻,悽惋哀傷。

豪放派:

內容上:寫壯志豪情。

風格上:豪邁奔放

4、有人說“柳永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東坡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下面請有感情的朗讀這兩類詞,注意讀出不同的風格。

(1)自由誦讀。

(2)個人展示。

七、總結

宋代詞壇名家輩出,佳作紛呈,群芳爭豔,春色滿園。走入詩詞,你會在美麗中迷失,在陶醉中收穫。同學們,熱愛文學吧,與文學為友,讓自己美麗飛翔。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意境與情感是詩歌的核心。體會意境與情感都需要學生自己的感悟,最好的方式就是復現意境,即站在作者角度描繪還原意境。本教學設計力圖使學生在品味這一首詞所蘊含情感的基礎上,走近作者,進行意境復現,想象詞境,最後再跳出文字,體會詞帶給自己的感悟與收穫。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詞的知識,在反覆誦讀中讀出詞的韻律美。

2、在反覆誦讀、品味中,體會詞所表達的情感。

3、在體會該詞的情感中,體悟應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生活乃至未來的人生。

【教學重點】

在誦讀中體會詞的韻律美,品味其中蘊含的情感以及作者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一)解題

1、同學們,你們已進入國小階段的最後一年了,即將與老師、同學離別。離別意味著不能經常見面、共敘衷腸。當然,同學們的離別是要奔赴更美好的前程,那我們傷感中又會有為同學、朋友高興、為他們祝福的心情。說起離別,我們就不由得想起那些送別詩。同學們,你能回想起哪些呢?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有關送別的詞——《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這首詞與我們剛剛回顧的一首詩,題目有什麼相似之處?從題目中你能瞭解到哪些資訊?

(二)瞭解詞牌,瞭解作者

1、同樣是送別,李白、高適、王維寫的是詩,今天我們要學的則是一首詞。同學們知道詩和詞有什麼區別嗎?

2、詞牌,表示詞的節奏,是古人的一種偉大創造。不同的詞牌,既有不同的字數、節奏、音韻,甚至還能表現不同的意境。當然,隨著詞的發展,不同詞牌一定代表著某種風格或意境的功能越來越淡化。既然詞牌代表的是不同的節奏、韻律,這麼看來,詞牌就一定會有多種了。同學們能回憶原來都學過什麼詞牌嗎?今天要學習的這首詞的詞牌又是什麼呢?

3、介紹作者。

二、學習課文

(一)行走詞閫,品味情感

師:這首送別詞讓我們穿越時空“觀看”了一場友人離別的話劇,體會到了一種離別帶來的傷感,也體會到了友人發自內心的囑託與祝願。無論詩還是詞,字數都是有限的,都是極講究用字的'。有限的文字,蘊含了作者無限豐富的感情。就讓我們到詞中去走一回,去品味這送別的味道,去體會作者的心情與感受!

1、上片:傷離別—__體會作者融于山水間的離愁別緒。

(1)我們先看詞人送別友人的這段路程。大膽想象一下,一路上他們都可能看到什麼風光?

(2)是的,沿途一定會有很多的景物,可是作者為什麼單單選取了山和水來寫呢?除了山、水,還寫到了什麼?

(3)你發現作者又是怎麼寫這山、水的呢?這樣的表達有什麼特點呢?

(4)體會一下,作者為什麼要把水和山比喻成美人的眼波和眉峰呢?

(5)仔細想一想這句:“橫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這裡的兩個動詞“橫”和“聚”的用法有什麼精妙之處?

(6)原本呢,水也好,山也好,都是沒有感情的一種存在。可是,在作者的筆下卻都變成了一種有情之物。這山水就是那個美人,她不僅眼睛含情脈脈、柔情似水,而且還眉頭緊鎖。為什麼會眉頭緊鎖,而不是眉開眼笑呢?

(7)你覺得這個美人是一位真實存在的美人嗎?為什麼?

(8)“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這句話你讀出了什麼?想象一下,“眉眼盈盈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

(9)這裡的“眉眼盈盈”與前面寫到的“眉和眼”有什麼聯絡嗎?

(10)結合前面的“眉”、“眼”兩句,想一想:這個人和前面山水所喻的美人是不是同一人。

(11)在朗讀中體會雙關和設問的修辭手法。

2、祝友人——體會作者情感變化與轉折的直接抒發。

(1)我們來讀一讀下片,體會作者的情感是什麼樣的,是依然這麼的愁苦、傷感嗎?

(2)你從“才始送春歸”一句中的“送春”二字瞭解到了什麼?

(3)春天的歸去給人一種光陰流逝不再來的傷感,而偏偏這時“又送君歸去”。這時,你又有什麼樣的感受呢?你又是從哪裡體會出來的呢?

(4)你覺得作者用兩個“送”字有什麼好處呢?

(5)除了這兩個“送”字,還有兩個……

(6)兩個“歸”,分別是誰歸呢?

(7)這份離愁,因傷春再加離別而更加讓人“銷魂”。那麼,接下來作者是描寫他的痛苦離情嗎,還是別的什麼呢?既然阻擋不住友人離去的腳步,既然離別已是改變不了的現實,詞人又是怎麼做的呢?

(8)從這兩句詞中,你讀出了什麼感受,體會出了詞人的什麼情感?

(9)這裡“千萬和春住”的“春”是什麼意思?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

(10)想象一下,鮑浩然回到家之後,會是一種什麼景象。

【評析:上片,作者的情感是隱藏的,融情於景、寓情於景;下片,作者筆鋒一轉,開始直接抒發心中的感情。傷春卻逢傷別,愁苦壓在作者的心頭。但作者卻祝福友人、祝願友人與春住!讓學生從一些重點詞語中去體悟這種不吐不快的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在朗讀中抒發這種情感。】

(二)走近作者,想象詞鏡

1、有時,我們形容一件美術作品,或者一個優美的風景勝地,會用“如詩如畫”、“如臨其境”來形容。那麼,我們現在展開想象的翅膀,放飛思緒,隨著作者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詞,看看在你的腦海中會出現一幅什麼樣的畫卷,什麼樣的場景。你是不是也有一種“如詩如畫”、“如臨其境”的感覺呢?我們就跟著作者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在腦海中勾勒這幅圖畫吧。在前兩句中,你要隨著作者去送友人了,你這時就是作者,這一路上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你的腦海裡浮現出了什麼樣的畫面?你的心裡有什麼樣的感受?

2、默讀:“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你想到什麼?聽到了什麼?是什麼樣的心情和感受?

3、我們再來描繪下片的場景和畫面。聽完剛剛友人的回答,你又有什麼話要說呢?

還原情境,兩人配合,一人讀,一人回答;然後,兩人交換角色。

4、春去時分,偏逢與友人離別,這真是愁煞人呀!無論多麼的不捨,多麼的傷感與惆悵,友人都是要走的,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面對這樣的離別,你要怎麼跟你的朋友道別呢?是淚流滿面呢,還是痛苦萬分?還是其他的什麼樣呢?你就是那作者,你的同桌就是你的朋友,跟他道別吧,把你的話說給你的朋友聽。

然後互換角色說一說。

【評析:在角色扮演中體會作者與友人的道別場面與情感。】

(三)走出文字,昇華感悟

1、體會詞的情感。

(1)友人要離別,已是事實。不捨、難過、傷感、愁苦,都是正常的情感流露。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但,朋友還是得走。假如你的朋友也要離開你,你會怎麼辦?只是啼哭嗎?還是……

學生自由說。

(2)是的,是朋友,就祝福他吧,無論他將要去哪裡。祝福他擁有美好的生活、幸福快樂!現在,如果你的朋友去國外讀書了,你們會用哪些方式交流呢?

(3)如果我們面對的不是離別,而是失敗、挫折呢,你會怎麼辦?

【評析:學生聯絡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實現,感悟無論遇到了什麼困難,我們都要學會面對現實,不要沉浸在痛苦之中,豁達地對待失敗與挫折,要看到未來、看到希望。】2、體會詞的藝術特色。送別,如愛情一樣,是古往今來、大千世界一個永恆的主題。歷朝歷代的送別詩詞有很多,如我們開課之初回憶的那樣,寫法各異。有的以酒相送,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話相送;有的豪放,有的憂愁,有的豁達。

(1)今天學的這首送別詞的表達有什麼特點與獨到之處呢?

(2)剛才我們說了那些送別詩的風格、特點,也歸納了這首送別詞的特色。雖然手法不同、風格不同,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這也是一首詩、詞以及所有作品,能夠打動人之所在。你們發現是什麼了嗎?

(3)從送別詩、送別詞特色的品味中,對你的寫作有什麼啟發?

【評析:將原來所學的詩歌和這首詞的特點進行比較,讓學生體會這首詞借景抒情、構思精巧、比喻別緻、語言風趣俏皮的特點。】

三、作業

1、背誦這首詞。

2、根據你對這首詞的理解,繪製一幅或多幅圖畫,描繪你腦海中的送別圖。3、推薦閱讀。老師推薦幾首相同詞牌的詞,同學們課下閱讀。找出它們有什麼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它們表達的內容、方法一樣嗎,然後總結一下。(課件出示:毛澤東《卜算子·詠梅》;陸游《卜算子·詠梅》;蘇軾《卜算子·缺月掛疏桐》)

【板書設計】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借景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抒情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是人教版六年級第十二冊綜合閱讀中的第十首詞,是一首送別詞,其新巧的構思和輕快的筆調,在送別的詩詞中別具一格。

全詞以活潑的筆調、別緻的比喻、風趣的語言,表達了作者送別好友鮑浩然回家鄉時的心緒。詞的上闋寫友人歸去的家鄉山水秀麗,含蓄地表達了惜別深情。起首兩句“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運用兩個奇特的比喻,一反以山水形容女子的常態,翻新用女子容顏來形容山水,運用移情手法,把寫景語變成抒情語,化無情為有情,把山水變成了有情物,似乎山水都為友人離去而動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送別好友的惜別之情。三、四兩句“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點出了友人出行的目的——回家看望自己的妻子。“眉眼盈盈”有兩層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麗明秀,如女子的秀眉和明眸;二指有著盈盈眉眼的那個人。三、四兩句既是說友人故鄉山水秀麗(去的目的地)。

教學目標

⒈知識與能力

⑴有感情地朗讀,能準確流暢地背誦詩詞,大體把握詞意。

⑵想象詩詞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感受詩詞的魅力。

⒉過程與方法

讀通詞文,初步感知;再讀詞文,理解大意;精讀賞析,品悟詞情。

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詞人對好友歸鄉與家人團聚的美好祝願,及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教學重點

在反覆誦讀中讀出詞的韻律美,品味作者融情於景之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揭示新課

⒈誰能背誦一首離別詩?(《渭城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孟浩然之廣陵》)

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由南宋詞人王觀寫的一首送別詞。

⒊板書課題,齊讀,解題。

“卜算子”是詞牌名,它標明瞭詞的調子,詞牌的名稱有很多,如漁歌子、蝶戀花、菩薩蠻等等。不同的詞牌有不同的調子。在這首詞中“卜算子”這個詞牌與詞的內容沒有直接聯絡。“送鮑浩然之浙東”是這首詞的題目。鮑浩然,詩人的朋友。之,去、到。浙東:浙江的東南部,鮑浩然的家就在那裡。題目的意思是,送別好友鮑浩然到浙東。

⒋作者簡介:

王觀,宋朝人,(1035~1100年)字通叟,如皋(今屬江蘇)人。王安石為開封府試官時,擢置高等,仁宗嘉祐二年(1057)進士。神宗熙寧中,曾以將仕郎守大理寺丞,知揚州江都縣事。在任時作《揚州賦》,神宗閱後甚喜,大加褒賞。又撰《揚州芍藥譜》 1卷。後官至翰林大學士。相傳曾奉詔作《清平樂》〕“黃金殿裡”詞一首,描寫宮廷生活,高太后認為褻瀆了神宗趙頊,第二天便被罷職,遂自號逐客,最後為一介平民。其詞學柳永,情景交融,生動風趣,近於俚俗,卻又謔而不虐。

有《冠柳集》 1卷,宋代有長沙書肆《百家詞》本,早佚。近人劉毓盤、趙萬里均有輯本。《全宋詞》錄詞16首,斷句1則。《全宋詞補輯》又增補12首。

二、讀通詞文,初步感知

⒈自讀,藉助注音讀正確,讀流利,讀出節奏。

⒉指名讀,生評價。(注意讀出節奏,斷句,押韻,誦讀的形式。)

⒊範讀,齊讀。

⒋再讀,同桌讀。

三、再讀詞文,理解大意

⒈請你們再讀詩詞,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麼?找出詞中描寫的景物,用筆圈出來。生自由交流。

⒉交流對字詞的理解:

水是眼波橫: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cù)起的眉毛。眉眼盈盈處:山與水交匯處。才始:剛剛。若:如果。

⒊交流對詞意的.理解:

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要問朋友要去哪裡呢?是去那山水交匯的地方。剛剛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弱國你到江南趕上了春天,千萬要把春光留住。

四、精讀賞析,品悟詞情

⒈“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⑴詞中有畫,讓我們輕輕的讀讀這句,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⑵這樣美得畫面使你想到哪些寫景的成語?作者又是用什麼手法給我們展現了這幅美麗的山水圖的?

⑶指導朗讀。面對如此美景,你此時的內心是怎樣的?用朗讀來表達你的內心感受吧!生讀,生評價。

⒉“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⑴師:這美麗的景色到底在哪裡呢?

小結:詩人運用了巧妙的比喻把自然山水化為有情之物。讓我們感受到了江南美麗的景色。(板書:景)

⑵讓我們用朗讀再現這一美麗景色。生感情朗讀。

⑶師小結上闋:上闋運用了比喻、設問的修辭手法,把江南秀麗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極富有人情味,也暗示好友歸鄉與家人團聚。

⒊“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⑴師:美麗的景色令人心情愉悅,面對好友的離去作者的心中會是怎樣一番滋味呢?

⑵難道作者就沒有一絲不捨之情嗎?你從哪個字型會到的?(送)送走了春天,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送走了春天緊接著又送走的朋友,你想想此時作者的內心又是怎樣的感受?

⑶師:我們的感情是美好的,就像這美麗的春天啊,但是深厚的友情也是要分離的。看到了什麼畫面?

⑷感情朗讀:男女生讀,師生讀。

⑸師小結下闋:下闋詞人連用了兩個“送”字和兩個“歸”字,把季節同人巧妙相連,一是“送春歸”,二是“送君歸”,言下之意春歸人也歸,最後詞人發出美好祝願,希望朋友和春天相聚,和家人相聚。

⒋“到江南遇上春,千萬和春住。”

⑴為什麼要和春住啊?生彙報交流。

⑵師:原來這是對朋友真誠的祝願,希望朋友永遠享受幸福和快樂,成人之美,替代了離別的依惜之情,憂愁傷悲蕩然無存。你們看:這兩句就抒發了作者的什麼啊?(板書:情)這是種怎樣的人生態度啊?

⑶感情朗讀。

師:“悲歡離合”,乃古往今來、大千世界的永恆主題。你們看“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是王維是對朋友的勸慰。“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對友情的珍重,“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是對別離的傷感,“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一向瀟灑的李白,高站在黃鶴樓上,孟浩然的影子都看不見了,他還依依不捨地站在哪裡不忍離去。……人生自古傷離別。

⒌歸納中心:《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這首詞通過描寫詞人送別好友鮑浩然歸家的情景,表達了詞人對好友歸鄉與家人團聚的美好祝願,抒發了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⒍寫作手法:詞的上片寫景,下片抒情。這樣的寫作手法是借景抒情。這首詞構思新巧,詞語明麗,很有表現力。且俏皮話說得新鮮不俗,頗受人們喜愛。“眉眼盈盈處”,既是喻指友人故鄉的秀麗山水,又令人想見友人妻妾倚欄盼歸之際美目傳恨、秀眉凝愁的情態。妙語雙關,熔鑄非易。

五、指導背誦,拓展延伸

⒈指導背誦。

⒉拓展延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