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維(合集15篇)

來源:果殼範文吧 1.55W

設計思維1

1、建築設計創新思維的概念

設計思維(合集15篇)

所謂創新思維,就是指在建築設計的過程中,不能拘泥於傳統的建築理念,而要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不斷的更新建築知識和建築理念,只有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的要求,設計出滿足時代需要的建築方案。另外,還可以避免同其他的建築形式出現千篇一律的現象,可以樹立獨特的建築形象,展現自己獨有的建築寓意。因此,建築設計理念的創新對於未來建築的內涵是非常重要的。

2、建築設計創新思維的特徵

要想充分合理的運用建築設計的創新思維,就必須要充分的把握現有的建築設計創新思維的特點。這種創新建築設計思維,同其他的創新思維一樣,具有突破傳統,彰顯個性的特點,但是又同其他領域的創新思維有所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建築創新思維的反思性、建築創新思維的超越性以及建築創新思維的實踐性、建築創新思維的相對性、建築創新思維的兩面性。

2.1建築創新思維的反思性

所謂反思性,就是指在建築創新設計的過程中,要對現有的建築設計方案不斷的反思,以便不斷的完善,並且要在反思的過程中打破慣有思維,實現真正的創新突破。

2.2建築創新思維的超越性

所謂超越性,就是說在建築創新思維的設計過程中,應該對現有的已經實現的建築設計的創新思維進行超越,並且不斷的.完善和改進現有的建築設計,以此來推動建築設計方案的不斷髮展。

2.3建築創新思維的實踐性

所謂實踐性,就是指在建築創新思維的設計過程中,要始終同現有的建築實際相結合,每一項創新都是基於現有的實際情況的創新,因為如果一項建築創新不能夠有效的應用於現有的實踐中,那麼無疑是失敗的。

2.4建築創新思維的相對性

所謂相對性,就是指在建築設計的過程中,任何一種創新思維都不是永遠處於創新前沿的,而當下所有的創新思維在日後也必然被取代或者被淘汰。所以,設計者應該充分的認識到這一點,不要奢望每一個創新思維和設計能夠永遠保鮮。

2.5建築創新思維的兩面性

所謂兩面性,就是指在建築設計的創新過程中,各個要素之間的關係是對立統一的,所以在考量任何一個元素的時候都不能單獨判定其好壞。

3、建築設計創新思維方法應用於建築的深層結構

所謂深層結構,就是指在建築設計的過程中,創新思維可以建築設計的內涵設計以及功能性和文化性的統一。這種在深層結構中的應用,可以有效的打破現有的建築設計侷限,實現更加獨特的建築設計模式,進而可以給使用者帶來更加深層的應用體驗。

4、建築設計創新思維方法應用於建築的表層結構

深層結構是表層結構的基礎,深層結構經過轉換規則生成表層結構。在實際應用當中,建築師往往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所需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深層結構的“外化”或“客觀化”,一般有發散思維與收斂思維、求同思維與求異思維、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單維思維與多維思維等一系列創新思維方式。正確把握髮散思維,一是要保證思維的流暢性,即在思維過程中善於排除干擾;二是要促進思維的靈活性,即觸類旁通、聞一知+;三是要強調思維的獨創性,即具有超常的獨特見解。著名建築師凱文羅奇認為: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並非是力圖把某種設計想法推向終結,而是讓它去生長、發展。在不同的探索、各種可能的實施想法、反映和態度中間翻來覆去。在這個過程中,有時方案的發展引導發生的事情,有時被髮生的事情所引導有時塑造形式,有時湧現出來的壓力和情形進一步引導形式的形成。在高層建築創作實踐中一些勇於探索的建築師以其生機勃勃的創作觀念和創新精神,充分把握技術發展給高層建築的功能、空間、形式帶來的新變化和提供的豐富可能性,積極融會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並創造性地加以運用,注重高層建築與自然生態的協調,維護環境的生態平衡,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益,注重高層建築與城市文化的觸合,並與具體經濟條件、物質條件等地域基質相結合。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獨特風貌,這些地域性因素是高層建築形式創作的重要依據。認真研究其所在城市的建築特徵和地方風格並加以提煉昇華,結合當代先進技術,觸入高層建築語彙之中,這樣創造出來的高層建築才能被稱作文化。因此,創新思維在建築設計的表層結構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對現有的資源以及城市文化的借鑑和吸收,並且能夠充分的尊重現有的資源和環境現狀,實現更加和諧的建築設計。由此可見,同深層建築創新思維相比,表層結構的應用更加註重於文化和周邊環境的銜接。

綜上所述,建築作為一種基礎設施,對人們的生活以及城市建設都有著非常重要而深刻的影響,因此在現代建築過程中,設計者應該充分的運用建築創新思維,打破現有的傳統思維方式,實現建築功能和佈局上的有效創新,樹立每一個建築物不同的個性,賦予建築物更加強大的生命力。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應該注意的是要遵循因地制宜和辯證創新的原則,否則將無法有效的發揮建築創新的效果。

設計思維2

一、規劃方案設計的重要性

方案設計作為建築工程實施的第一步,充分體現了設計者的設計思路與設計理念,並且對後期建設的過程有重要的決定作用,建築企業要對規劃設計方案的理念予以高度重視,使建築設計方案最大限度地體現科學性、實用性。在設計之前,設計師一定要展開充分的調研工作,對要設計的建築的具體情況以及相關的影響因素有充分的瞭解,並且與合作單位也要有很好的溝通,以便作出科學合理、經濟的建築設計方案。與此同時,政府部門也要進行全面的控制,對設計的各項指標進行嚴格的審閱工作。在建築方案設計中要集中體現城市的歷史文化、交通狀況、風向日照、生態環境、業主提出的需求以及各種相關的技術等。充分重視建築方案設計對後期方案實施的影響。這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建築方案設計的決定意義,建築方案設計直接奠定了建築的總體基調,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能在很大程度上節約土地資源的工程造價,並且能夠更好地滿足使用者生活的需要。在建設的過程中要嚴格圍繞設計方案進行建造,並且在空間使用以及佈局上也要科學合理,材料的選擇上也要選擇質量好的材料,裝置的選擇上既要充分考慮大局也要考慮單體建築的使用,既保證使用也能節約能源,故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建築的成本,並且實現投入與產出的合理分配。

二、規劃方案設計中圖式思維的特點

在建築方案設計中,圖式相比文字設計來說具有更加直接、簡潔與醒目的特點,並且能把設計的內容更加直觀地表現出來,而且也更加形象,更加容易理解。圖式思維能夠把大腦中比較模糊的影像直接記錄下來,因為在設計的過程中,現實與理想總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圖式思維卻可以給設計者改正思維的機會。因為建設方案的設計往往需要靈感,但是這種靈感是稍縱即逝的,而圖式思維能夠在靈感來臨時,及時把靈感以圖表的形式表現出來,設計師在看設計草圖時,也能夠再一次激發靈感,幫助設計師設計出更好的作品。圖式思維比較簡單,而且省時又省工,同時也方便查閱,方便大家一起進行討論與研究。設計草圖雖然還不是很完美,但是其卻直接體現了設計者的初衷,而且不用浪費時間去追求良好的藝術效果,而且能夠隨時隨地表達設計的靈感,激發靈感,體現設計的初衷。

三、在建築設計方案中使用圖式思維的作用

(一)自我交流的作用。

建築師在方案設計時,偶爾會有靈感洶湧,一揮而就的情況,但大部分時間不可能有如此的高效。因此,就需要建築師把思考的過程隨時記錄下來。如果建築的圖紙是用手繪而成的,在親自動手畫的過程中,一些不和諧的線條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都會暴露出來,這些會引起思考,作為線索來指導下一步去如何改進,這是一個良性的反饋,所迴圈的次數越多的話,那麼在思考的過程中所存在的碰撞就會越多,設計的靈感就是來源於思考的過程,對於設計人員來說,設計方案及產生的問題,並不是一拍腦袋就能解決的,設計,是需要通過一層一層的深入思考,去開發靈感,去解決問題的。而圖式思維恰巧能滿足這一要求,它是一項實用的技能,起到自我促進,自我交流的作用。外國學者保羅拉索把其主要分為了四個方面,發現、分析、探索以及驗證。

1.發現技能(圖式思維)。現今在建築設計行業,設計人員經常採用“拿來主義“,方案緊隨潮流,流行跟風,但是建築設計本身是一項創造性的行業,創造就是設計的本身,就是發現的過程,設計的最初就是通過靈感,並且隨時對理念進行補充與拓展的過程,同時還要依據藝術、技術以及其他的需求等因素不斷創造新作品。在對建築方案進行設計之前,設計師一定要對設計中隱藏的細節予以及時發現,這些細節可能僅僅是設計中的一棵樹,也有可能是一些功能方面的要求,只有充分利用細節,才能幫助設計師創造出一個與眾不同的設計方案,這些因素還能激發設計師的創造性思維,而且這些思維能夠幫助設計師轉化成圖式思維來進行方案設計,這些作為設計的起源,為後面的人留下更多的設計空間,同時還能夠確立設計綱領,留下設計理念,帶領以後的設計人員,不至於在設計的最後出現南轅北轍以至於迷失設計的本意。

2.分析技能(圖式思維)。在進行圖式思維設計中,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因為科學詳細的分析能夠為建築方案設計提供有力的支撐。在設計時,設計師不能毫無依據地進行設計,要在對整個建設用地有足夠的瞭解,並進行詳細的分析,科學分析與對比建築周圍的環境,而這個瞭解分析的過程就需要對圖式進行充分利用,它的使用使設計師對建築結構有更好的瞭解,還能幫助設計師對建設區域周圍的.大環境,包括周圍的建築情況、周圍的交通情況等有詳細的瞭解,這些因素對建築方案設計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圖式思維能夠很好地幫助設計師拋開那些無關的表象,從而直接對建築設計的核心進行關注。通過圖式思維能夠更好地幫助設計師對建築周圍的環境進行科學的梳理,而且還要對建築結構以及各個功能之間的關係進行有效的梳理,對於一個合格的設計師而言,其能夠把建築設計與其周圍的環境進行有效的結合,雖然在設計圖上這些看起來比較簡單,但是也能夠很好地體現建築的總體設計,同時對於一些有問題的設計,也能夠及時地採取措施進行有效的處理,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圖式思維的重要意義。

3.探索技能(圖式思維)。一個好的建築方案作品,在設計時一些比較常見的問題能夠得到解決,但隨著方案設計的不斷深入,這時就需要設計師對設計中的一些細節進行詳細的推敲,在反覆推敲的過程中對設計的方案進行修改再修改,進而展現建築的多種可能性,因為對不同空間進行不同的組合,而且不同的材料還會出現不同的視覺感,也會有不同的體驗效果,特別是在圖式思維中一些模稜兩可的地方可以進行多次的嘗試,對這些部分進行修改的同時也能夠更好激發設計的靈感,從而設計出合理的安全的漂亮的建築。

4.驗證技能(圖式思維)。建築方案設計的最終點是供人們居住和使用,所以在建築工程完成以後,使用者對建築的評價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其不僅對建築設計有一定影響,而且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設計的水平與質量。如果建築已經建成了,一些考慮不周的地方就只能留下遺憾了,而圖式思維卻可使建築設計者採取預先驗證的方法,就是把比較抽象的形式直接轉換成立體的形式。例如,在建築設計中,平面設計很難把拱頂的結構直接表達出來,但是圖式的應用,卻可以通過裡面的透視來進行充分的表達。

(二)建築方案進行時設計師間的相互交流。

在對建築方案進行設計時,不僅僅需要設計時自身的靈感,還需要通過與其他設計師進行相互溝通才能設計出高水平的建築方案,因為個人的思維有一定的限制,而且建築設計本身具有很大的複雜性與綜合性,同時還要受到社會的評價,所以在對建築方案進行設計時一定是集體的力量。在設計時,設計師要進行相互的交流,對於設計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及時予以發現和解決,並且在一起共同激發設計的靈感,一起來攻克難關。此外因為還需要與其他的團隊做好交接,所以這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都需要設計師之間的協作。

四、結語

總之,通常在建築設計中,建築方案設計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圖示思維法能夠更好地滿足現代城市建築方案設計的質量要求,故是一種非常值得推廣的建築方案設計思維。

設計思維3

師:(出示:我從沒想學會在馬路上扔報紙的“絕活”,依舊把報紙送到每家門口;下雨下雪天,依舊把報紙送進門裡。)什麼是依舊?從這兩個“依舊”,你知道“我”平時是怎樣送報的嗎?

生:依舊就是仍然的意思。

生:依舊就是和往常一樣,還是老樣子。

生:從這兩個依舊,我知道“我”還是和以前一樣,總是很規矩的把報紙送到訂戶的家門口,如果遇到了下雨下雪的天氣,我總是幫助訂戶把報紙送進門裡邊去。

生:從這兩個依舊,我知道了“我”做事很認真,一點也不馬虎,對工作很負責任。不和一些其他人那樣,送報紙也不下車,而是很隨便就把報紙一扔就算了。

師:說得真好,我們能不能來給“我”一個特寫呢?同桌可以先討論一下。

……

生:有一次,“我”還是和往常一樣,早早的到報社拿了今天的報紙,然後騎上自行車去送報了。我把報紙送到我的訂戶家裡,訂戶們對我非常的客氣,他們還邀請我進去坐一會,我說:謝謝,我還要去給別人送報了,再見!說完,我又繼續去送報了。

生:我覺得還可以加進一些表示環境的詞語。可以這麼說:今天,我還是和往常一樣,早早的到報社拿了今天的報紙,然後騎上自行車去送報了。突然,天空“轟隆”一聲,呀,原來是要下雨了,我騎得更快了,要是讓雨淋溼了報紙,那就糟糕了。我連忙把我的外套脫了下來,把報紙包起來。到了第一個訂戶家,我趕忙下車,按了下門鈴,可是沒人開門,於是我把報紙送門縫了塞了進去。就這樣我冒著大風大雨,堅持把報紙送到了每一個訂戶家中。

生:……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是呀,“我”不管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不管是肩挎大口袋,還是騎上自行車,“我”都能挨家挨戶,不厭其煩地把一份份報紙送到訂戶家門口,甚至送到訂戶手中,這麼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怎能不打動訂戶呢?

……

師:(出示課文中的插圖)說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有一位大媽在對我說話,她說:“你是我們遇到的過的最好的送報人。”

生:圖上還有許多人圍在我的周圍,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師:他們這麼多人聚在一起,在幹什麼呀?

生:他們給我送了整整一口袋的聖誕賀卡,還有一輛嶄新的自行車。

師:這時候,我的心情怎樣呢?

生:我非常激動,以至於目瞪口呆了。

師:當時我是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那麼,你們能不能幫我說出來呢?

生:我對大媽說:“謝謝,我以後還會更認真的送報的。”

生:我激動的流下了眼淚,對周圍的人說:“你們對我太好了,我真不知說什麼才好。”

生:我一下子激動得熱淚盈眶,對大媽,對基爾恩,對周圍所有的人深深的掬了一躬,對他們說:“你們對我這麼好,我以後送報一定更加認真,絕不辜負了你們對我的信任。”

……

[反思]:

留白是中國畫的一種手法。在整幅畫中留下空白,給人以想象的餘地,這種以無勝有的留白藝術,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所謂“此處無物勝有物”。作畫是如此,語文教學要講究“留白”藝術,巧妙的利用文字中的留白,給學生營造一個想象和創新的空間,讓學生在空白處放飛思緒,進入文字,重視“留白”,進入“虛靈”的佳境,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

在這堂課中,文字語言雖說是比較平淡,但從故事中揭示的道理卻是比較雋永的。課文記敘了一個小男孩9歲那年的一段難忘的經歷,表現了有付出就會得到回報的人間真情。如何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深刻理解“誠實的勞動,換來的是難忘的關懷與愛意。”,就可以充分利用課文文字的留白來展開教學。

一、抓住情節的留白,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思維是想象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利用教材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因素,著力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力。課文主要寫了因為小男孩的認真負責的送報工作,贏得了訂戶的信任,但是,課文中並沒有把小男孩是如何送報的過程寫具體。因此,在教學時就緊緊抓住課文最後一段文字“我從沒想學會在馬路上扔報紙的“絕活”,依舊把報紙送到每家門口;下雨下雪天,依舊把報紙送進門裡。”中的兩個“依舊”來展開討論。通過討論,並且大家一起來給小男孩一個平時送報的特寫鏡頭,使學生對小男孩這個人物的形象在頭腦中的反映逐漸清晰豐滿起來,更是對小男孩的工作態度、精神有了深一層次的瞭解。

二、利用插圖的留白,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新課程標準》中提到:文字不僅僅是課文教材的中的文字,它可以是由語言文字構成,也可以是語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關圖象等,課文中的有關插圖也是文字。教材中的`插圖是靜態的,反映的是某個瞬間的形象。要想使畫面“活”起來,教師必須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畫,進行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以補充畫面上的形象和情節。在這篇課文中,插圖描繪的是“我”的訂戶們集體在聖誕前夜給了我一個莫大的驚喜與回報。在教學時引導學生想象大媽會對我說些什麼,周圍的人又會對我講些什麼話,而我面對此刻的情景是什麼表情呢?我就讓學生圍繞“目瞪口呆”這個詞語,幫助“我”把內心的感激、激動之情說出來。因此學生仔細觀察圖畫,依靠平時儲存的表象,從圖中的靜止到變化,從外表到內心,從畫內到畫外進行創造想象,就能表達得生動、形象。想象力得到拓展,創造性思維得到培養。

重視文字中的“留白”能突破時空,在有限中求無限,可以調節教學節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帶領學生進入學習意境。巧妙利用“留白”可以讓學生喚起對已有知識的回憶,打破思維定勢,集中注意力將“空白”造成的斷裂用思維和想象來“焊接”合縫,並增強教學的藝術性,使學習更富有成效,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設計思維4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與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我國迎來了大資料時代。大資料時代的到來,給高校服裝設計專業提供了很多教學資源,但在給服裝設計人才培養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該文分析高校服裝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研究大資料時代思維模式在服裝設計領域的體現,探究大資料時代思維模式對高校服裝設計人才培養的啟發。

關鍵詞:大資料思維模式高校服裝設計培養啟發

服裝設計專業對於學生操作能力的要求比較高,要求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後儘快適應自己的工作。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能力,熟悉服裝設計流程,還應該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因此,高校應該依據現有的專業,科學調整服裝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教學方式,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服裝設計人才。

一、高校服裝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部分高校大量增設服裝設計專業,致使教育變成批量教育

一些高校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師並不具備創新精神,其教學目的是完成教學任務。這導致學生依據教師的要求學習相關知識點,忽視了自己的設計是否有創新性。部分高校之前並沒有設定服裝設計專業,服裝設計專業教師的專業能力較低。一些高校甚至讓相近專業的教師進行服裝設計教學。這些教師的專業水平較低,只能依據教材內容進行教學活動。此種教學方式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難以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點,還應該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高校應該增加服裝設計實踐課程,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和操作能力,才可以很快適應日後的工作。

2.一些高校服裝設計專業使用的教材較為陳舊

服裝設計人才需要掌握時尚流行趨勢。如果服裝設計專業的教材和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落後,將導致學生不能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培養出來的人才很可能與企業的需求不符。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審美觀念不斷改變,服裝的流行色和流行款式也不斷改變。陳舊的服裝設計教材已經不能滿足服裝設計專業教學的需要。如果教師使用陳舊的教材進行教學活動,將導致學生不能掌握最新的技術與技巧,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也是不利的。因此,高校應該隨著社會和市場的發展更新教材,使學生可以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為社會培養更多符合要求的人才。

3.教學觀念較為落後

由於教學觀念較為落後,服裝設計專業的一些教師並沒有豐富的.工作經驗,這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專業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教師應該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也可以去一些企業學習,豐富自己的工作經驗,從而使培養的人才能夠滿足企業的要求。

二、大資料時代思維模式在服裝設計領域的展現

1.海量資訊思維模式

在大資料時代之前,人們習慣在發現問題之後,查詢一些資訊解決這些問題。在大資料時代,人們通常會先獲得一些資訊,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再依據自己掌握的資訊解決問題,有效提高了解決問題的速度和準確度。在服裝設計專業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這種思維模式應用在調研服裝流行款式和流行色彩的過程中。

2.新媒體思維模式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各種資料資訊都在新媒體(如網頁論壇、網路日誌、微博等)上有所體現。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新媒體思維也在不斷改變。以前服裝企業採用實體店推廣、平面廣告、派發促銷傳單等營銷方法。隨著大資料時代的到來,服裝企業使用的營銷方式也發生了改變,目前服裝企業可以使用網際網路植入廣告、低成本營銷的方式,也可以建立網路交易平臺,通過收集消費者的資訊,研究消費者的消費意向,進而實現在推廣服裝品牌的同時增加服裝銷售量的目的。

三、大資料時代思維模式對服裝設計教育的啟發

1.改革教學方法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資訊科技在服裝設計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也有許多新型教學方式被納入了教學活動。隨著大資料時代的到來,很多高校使用了網路教學這種新型教學方法。如,在服裝設計課程教學中,教師通常會鼓勵學生使用網路教學資源查詢服裝風格及流派的知識,研究不同時代服裝的不同風格,並且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使學生可以感受到資料資訊的多樣性。

2.知識點的設定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因材施教,主要原因就是部分教師並不瞭解學生的真實水平。隨著大資料時代的到來,教師可以通過研究學生的學習資料,掌握學生的知識水平,實現因材施教。如,教師可以採用測試的方式考查學生是否掌握了知識點,並且詳細記錄學生每道題的完成時間和錯題數目等。教師在考查學生對服裝結構設計方面知識的掌握程度時,可以將多個知識點組合在一起設計題目。如,人體測量部位與原型版的對照練習,款式分析與服裝風格分析組合,進而設計一些綜合性的測試題目,學生需要使用關聯性思維解決這些問題。

3.重視學習過程的評價

隨著資訊科技在服裝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廣泛應用,服裝設計的教材內容、教學方法不斷改變,學生的學習過程也變得數字化。教師通過分析這些資料,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質量。如,教師在開展服裝工藝類課程教學的時候,應該重視實踐課程的設計與實踐過程的考核,教師應該依據學生的創新能力、操作能力等確定學生的成績。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教師應該通過這些考核,瞭解每一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型別。

四、大資料時代對於高校培養服裝設計人才的要求

1.獲得資料資訊的能力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很多教學資源,如教學視訊、網路學院、網路公開課等。高校應該鼓勵學生使用教學資源自主學習,使學生可以掌握服裝設計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流行趨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可以自主利用教學資源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2.分析資料的能力

隨著大資料時代的到來,學生應該具備分析資料的能力,並且依據掌握的資料資訊解決問題。教師應該在服裝專業考察、服裝創新實踐等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資料的能力。

3.建立並管理團隊

隨著大資料時代的到來,相關從業者應該建立團隊獲得資料、分析資料。因此,學生應該具備較高的團隊意識和較強的溝通能力。此外,教師還應該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隨著大資料時代的到來,高校應該將大資料時代的思維模式融入服裝設計專業教學,優化教學方式,重視學習過程的評價,從而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服裝設計人才。

結語

高校應該依據市場的發展和消費趨勢,不斷改革教學方式,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較高設計創新能力、專業素質的服裝設計人才。由於我國部分高校服裝設計專業使用的教學方法還較為落後,高校應該改革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建立專業型師資隊伍,從而為我國培養綜合素質水平較高的服裝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1]程利.大資料時代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商,20xx(15).

[2]黎春虹,舒洪灶.“網際網路+”時代基於大資料思維的高校學生黨建模式.現代營銷(學苑版),20xx(10).

[3]何為.大資料時代思維方式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啟示.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6).

設計思維5

【摘要】:創造性思維能力在藝術設計教學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它是創新教育的具體目標,是素質教育的實質所在。作為一名平面設計教師,要通過設計作品來傳達一定的設計意圖和設計思想,並且鼓勵學生創造出更加優秀的作品。只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才能使學生張揚個性、表現自我、勇於創新。

【關鍵詞】藝術設計;創新;創造性思維

一、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給學生更多地表現自我、勇於創新的機會

良好的個性和創新意識是藝術設計人才發展和成就事業必不可少的條件。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應正視專業特點,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培養精神自由、勇於創新的高素質人才是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的重要課題。

目前,在高校藝術設計院系的專業課教學中,不少教師多注重技巧技法的傳授和訓練,對啟發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意識沒有充分的重視,而創造性思維指的是思維方式不拘泥於一種模式,而是多角度、多空間思考問題,它是一種開放式發散思維,是教學中要真正領會的教學實質。正如物理學家勞厄所說:“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發展思維能力”。這說明在藝術設計教學中不僅限於造型技能和專業機能技法的訓練、專業知識的傳授,而且還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作為教師,要學會誘導學生參與教育教學活動。積極的期望和要求,能對學生起到導向和激勵作用,而要達到這一點,則必須變為學生自身的要求,並化為具體的行動。

要善於為學生創造種種成功的機會,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創造能力的核心,是素質教育的實質所在,即由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重在系統傳授知識、學生單純的接受知識,轉變成注重開發學生的潛能,通過傳授知識給人智慧,教會學生思維的現代教學方式,採用參與式的教學方式。大學生們都希望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具有被他人認可的心理,所以在教學中,要經常開展一些有利於學生創新的活動。讓學生站上講臺,利用多媒體和黑板,無拘無束地講解自己的設計靈感,把自己的創意和作品展現給大家。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其主動性和獨立性得到鍛鍊和提高,使學生認清所學專業的發展方向,加強致力於本專業的學習信心,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二、營造輕鬆的課堂氛圍,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仔藝術設計教學中,應努力為學生提供和營造儘可能寬鬆、自由、崇尚個性的教學氛圍。自由是人的天性,個性是藝術的生命,寬鬆平等的教學氛圍更宜於學生個性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和發展。傳統教育是以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和學生的“接受、模仿、繼承”為基本模式。現代教育則認為,優秀的教師應該善待學生、尊重學生,學生才是教學的真正主體。在專業方面,應樹立師生平等的意識,教師的教必須服務於學生的學,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教師的作用是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充分發揮潛能的機會,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實現師生平等、管理民主、學術自由、教學相長。王東春. 淺談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嘗試,只有形成這樣的教育氛圍,才能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發揮他們的專業特長,開放他們的創造精神,從而培養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品質和個性,創造性思維能力才能得到鍛鍊和發揮。

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藝術要不斷創新,就要張揚個性,有時候就要突破權威,這就是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以師者自居,要學會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變“師道尊嚴”的師生關係為“教學相長”的朋友關係,時時為學生創造一種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暢所欲言,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張揚自己的個性,不要求學生作品與示範作品一模一樣,學生有創新的地方,要及時的給予表揚和鼓勵。學生只有處於寬鬆、自由的學習環境,才能心情舒暢、情緒愉快、思維活躍,能通過作品較準確地表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鼓勵學生張揚個性,傾聽學生創意

在教學和專業研究方面,要鼓勵學生張揚個性,傾聽學生創意,造就性格鮮明的'新型人才。培養和發展想象力是藝術設計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相對來說,知識是有限的,而人的想象力卻是無限的,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想象是創造力的基礎,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人們常說:“畫如其人”。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自由、受到種種限制的人是難以在專業方面使個性得到自然張揚的。藝術不同於科學,真正的藝術創造應該是純精神、純情感的自然流露。繪畫語言和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沒有新舊之分,沒有優劣之分,也不存在可以供人效法和模仿的所謂“範畫”。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條條框框太多,片面強調了學生行為方式的技能訓練,忽視了技能訓練與心裡思維活動的相互依存關係,導致在教學中程式化、概念化,以至於在教學中帶來不良影響甚至造成誤導,學生的思維難以積極調動起來,導致學生對教學要求不夠重視,作業敷衍了事,或盲目參考、抄襲,從作業效果(構思、風格)上反映出思維嚴重的封閉現象,限制了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抹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讚許猶如陽光”。的確,每一位學生,不論其品質好壞,成績優劣,無不渴望得到老師的重視、肯定和鼓勵。學生們總朝著老師鼓勵的方向發展。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每一點進步,或對某些長處有所發展的學生都應給予鼓勵,如:作品構思有創新,色彩搭配效果好,造型準確等等。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間,讓他們有充分時間思考,如此學生就可以有大量的時間去瀏覽、閱讀欣賞更多更好的各種資料、音樂、舞蹈及美術作品。通過閱讀來增加想象力,以全面提高藝術素質,使學生在學習上逐步上臺階,不斷地由小成功積為大成功,有利於消除學生的自卑感,增強信心,激發內在的學習主動性,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四、學會總結經驗,正確評價

一切教育活動要服務和服從於主體。學生智力因素的發展,大都是通過課堂教學培養的。在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另一重要途徑是:加強學生專業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參與社會實踐,引導學生認清自我發展目標,把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的培養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總結經驗,提高自我學習、欣賞和鑑別能力。

藝術的本質是感性的,藝術規律不同於科學規律,科學建立在已知的基礎上,科學創造往往依賴於前人的成果,而藝術創造與前人互不相關聯,教師的期望來源於正確的教育思想,教師要相信“學習困難的學生”是有潛能的,他們的潛能是可以發展的。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如果教師總是認為學生笨,教不會,帶著這種消極的態度去從事教育,就會有意無意地把“這類學生好不了”的想法強加於學生,使整個教育一開始就失敗了。要使每一位學生的潛能和優勢都能得到充分發揮是高校教師的重要課題。教學中,既要熱情鼓勵好的學生,更要想法對基礎差、自信心不足的學生進行鼓勵,決不能簡單的一味批評責備,更不能把其說的一無是處。學生的錯誤中往往包含有合理成分,教師應滿腔熱情的給予肯定,學生的成功源於學生的信心,學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於教師的鼓勵。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運用鼓勵性評價有益於學生樹立自信心,積極進取,在學習上取得新的成功。藝術教育課只是藝術知識的吸取,而藝術實踐則是藝術教育課的延伸和提高,注重學生對各類藝術的感悟、體驗、賞析和創造。學校應該為學生創造實踐環境,真正學以致用,突出藝術特色,培養出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和實踐創新人才。

五、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建立藝術教育實踐獎勵機制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做好教學工作的保證。教師的人格魅力、道德水平、知識技能、教育藝術及經驗方法以及他們對實踐教學的認知水平等都直接作用於課程,是影響教學效果最具能動性的課程資源要素。作為教師,首先應明確自己的職業責任,從師德、教風、教學水平等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言傳身教,立身為範,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素質和教學水平,努力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

實施藝術教育實踐教學,要付出相當的時間和精力投入,需要一定的經費投入。因此,應加大對藝術教育課建設的投入,同時還需要主管部門關心、支援,需要各系、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高校也可以與地方藝術團體合作,請他們來校講學、演出,主動與他們交流、切磋。考慮到教師組織和參與實踐教學的付出太多,多數是利用業餘時間進行的,對其付出的勞動要尊重,應計入工作量,給予適當的報酬。對在藝術實踐上指導學生取得優異成績的,應給予獎勵和表彰。

總之,要高度重視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教學模式的改革,開展創造性的教學,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時間去思考,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教師應該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加快更新知識結構,站在全球化大背景的高度,整體觀察急速發展變化的社會需求,正視和重視藝術設計的專業特點,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放在平等的位置,要尊重學生提出的質疑問題,鼓勵學生勇於發表不同於教師的見解。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精神,並且要組織學生總結經驗、正確評價、學習交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習慣,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訓練。

設計思維6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特點及地位作用

本課是黑龍江省教育學院國中教育教研部編寫的《資訊科技》第一冊第八章《簡報的綜合應用》的內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依據本節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及學生實際,我對教材進行了重組加工和再設計,並自擬題目為《讓思維活起來,讓圖片動起來》。國中一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簡報的初步知識,本課主要是對學生已有知識的進一步拓展、延伸,是對簡報的近一步完善,也是對學生的一次檢驗,讓學生感覺到學有所樂、學有成果、學有所用。本課的學習對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乃至對學生未來的發展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設定演示頁的'切換效果和物件動畫,學會放映幻燈片。

2. 過程與方法

發展學生自主學習、感知理解、分析理解能力,應用知識探究創新知和語言表達評價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在學習新知中學會與人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發展學生敢於創新精神和審美情趣。加深熱愛家鄉的情感。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會設定物件動畫和放映幻燈片。

難點:演示頁的切換效果。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二、學情分析

本冊教材的學習物件是八年級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操作能力,並具備小組合作的意識,對認識事物有著強烈的渴望。教師應根據這種情況給學生更多的空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使學生養成一種新式的學習方式。

三、教學策略

(一)教材處理

1.要充分藉助學生現有的知識,把現有的知識當工具進行新知識的學習。

2.聯絡生活實際,組織、編制和挖掘教學內容。

3.以注重學科間的聯絡為出發點,設計活動,體現了計算機與其他學科的整合。

(二)教學方法

1.學法: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2.教法:輔助、引導啟發、講解演示、情境教學。

(三)課堂活動

觀看演示、用學習、小組討論交流等。

(四)教學評價

採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等方式。

(五)教學資源

多媒體網路教室、老師自制、自制網站、圖文資料及網際網路等。

設計思維7

當今社會,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迎來了數字資訊時代的到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面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受此影響,計算機正大量的代替人手的繪圖功能,藝術設計領域的競爭不再是單純漂亮的畫面形式美的競爭,而是設計思維設計理念的競爭。時代的進步需要我們在藝術設計教學中,把培養學生的能力、提升素質放在更重要的地位,將創新設計能力作為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引導學生掌握創新思維的基本要素,在學習中更好的運用觀察、思考和分析的方法來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思維是感知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人腦對客觀現實概括的、間接的反映,是人腦活動的基本特徵之一,是一個人的性格、經歷、價值觀的綜合體現。而創新思維是指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自己或別人已有的思維路線和價值觀,從而得到對事物的全新認知。那麼,當今要如何做好藝術設計的教學工作,就需要我們先從學生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變化入手,同時與現代設計的新形態進行緊密的聯絡和融合。在教育教學中,把握好創新思維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礎上進行培養和訓練。

一、培養靈感的可控性

靈感最重要的特徵就在於它是創造能力,其次它是突發而來的。也就是說,靈感種創造能力不是隨時隨地都可以產生的。但是,我們承認靈感的突發性,並不等於也同時承認了它是不可控制的因素。靈感還有另一個顯著的特點,它來源於我們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知識積累,最終獲取的靈感不管多麼顯著,都是在我們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知識積累基礎上綜合運用的結果。在學習的過程中,當學生了解了靈感產生的過程,掌握了靈感產生的規律,就完全可能將無序的靈感轉化為有序的邏輯推理過程並加以合理利用,成為可控的大腦活動,將其隨時轉化為一項計劃的結果,一個問題的結論。比如,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在有感而發的時候做好靈感記錄,鍛鍊根據現實事物聯想新事物的習慣。多組織多參與實踐活動,在動手操作或親身經歷的過程中,激發大腦中靈感的形成和鞏固。

二、培養興趣是創新思維的'動力

興趣是我們對於所喜愛的人或事物,在自己大腦中形成的一種興奮點和傾向。這個興奮點和傾向性可以驅使人向著所喜愛的目標不斷的付出努力,不畏阻礙和困難,堅定信念直至成功。當感興趣的目標出現的時候,人可以調動自身最大的潛能,全神貫注的投入其中,解決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和困難。在興趣的驅使下,人們可以暫時忽略興奮點之外的資訊,最大限度的對工作目標投入力量,因此往往能夠促進創新思維的開展,在創新活動中取得較大的收益。

創造性思維需要創造性的聯想和想象,這兩者是密切聯絡的統一體。一個沒有創造性的設計作品是缺乏魅力的。而創造性的想象和聯想又需要設計者具備廣博的知識,廣博的知識的獲得,需要設計者對各科知識感興趣。歸根到底,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是提高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許多知名的設計師都有廣泛的愛好,他們從眾多學科中汲取養分,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創造出許多經典的藝術作品。

一般而言,人們對某種物質感興趣,是因為生理需要的滿足;人們對精神狀態感興趣,是因為心理需要的滿足。需要是興趣的最主要的來源之一,有需要就一定會有興趣;沒有需要,興趣一定不會持久。興趣來源於需要,保持於成就感和滿足感。所以,我們可以在與學生的接觸過程中,多聊多問,敞開心扉的進行交流和溝通,瞭解現在學生普遍關注的焦點,研究學生的日常愛好和性格特點。在平時的教學中,融合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舉例或提問,與學生產生共鳴感,激發學生的興趣和關注度。從而提升興趣為創新思維帶來的動力。

三、培養認可預測的主動性

預測是創新思維中的重要因素,也是人們能動的控制和把握機遇的重要手段。從理論上講,如果要適應和加速世界範圍內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就必須對未來的事物有一個前瞻性,有一個預測。如果掌握了這個預測的方法,我們就會抓住事物的脈搏,發現和了解事物發展的走向,掌握了主動性,就會提前對未來的事物做好準備,有條不紊的面對隨之而來的各種變化並且利用這些變化去達到理想的目的。比如,舉例說明某種事物的可預測性。讓學生無論在課上還是在課下,多讀書多學習,增加大腦中的資訊貯備。當面對問題時,學習瞭解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明確事物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徵和在邏輯基礎上的特點,並將其作為下一個具體發展過程中的邏輯前提來對待。

靈感、興趣和預測構成了創新思維體系的幾個重要因素。在創新思維的這幾個要素之間,靈感和興趣是創新思維的生命和動力,而預測則為創新思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掌握了靈感產生的規律,把靈感變成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的隨感,我們的創新思維將會蓬勃發展;不斷的發現興趣、保持興趣,我們的創新思維就會化枯燥為快樂,化腐朽為神奇;如果再獲得了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成功預測這個技能,我們的學習將會最大限度的減少盲目性,就會對自己的未來有更理性更成熟的規劃。構建於這幾個要素之上的創新思維如果將其應用於學生自身素質的培養和發展,則可以引領我們更全面的具備創新思維;準確的把握人生軌跡,充分調動和發揮每一個人獨有的自身潛能。

藝術設計專業教育與其他專業教學有很大的區別,具有無公式化和無固定統一答案的特點。每個學生的認識和想法不同,所得到的結果反饋也就各不相同。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學生各自的興趣點,根據社會的需要,在重視美術基礎教育的前提下開展多元化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開闊創作思維和靈感。在社會實踐上多下功夫,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動手能力,組織和管理能力。努力培養出迎合時代發展,又不失個人特色的藝術設計人才。

設計思維8

摘要:提升學生實驗方案設計能力是會考化學複習階段的重要任務。以物質鑑別實驗為例,研究學生在化學實驗方案設計上的趨同現象。分析近10年廣州會考“物質鑑別”實驗試題的內容與形式、解決思路及答題情況,並複習備考階段開展物質鑑別實驗操作考查,要求88位學生獨立完成方案設計與實驗操作。對學生所設計的流程圖進行文字分析,將學生實驗方案進行編碼歸類。研究表明學生在方案設計思路、鑑別物質的先後順序、滴入鑑別試劑的種類和順序上有明顯傾向性,為會考複習階段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的教學實踐提供建議。

關鍵詞:物質的鑑別;實驗方案設計;發散性思維;會考化學;趨同現象

一、問題的提出

(一)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能力的研究述評

化學實驗能力的評價與測量,已成為近年來會考備考的研究熱點,相關研究集中在化學實驗的試題分析[1]、方案設計課題的教學研究[2]、實驗能力結構的評價測量[3]等。其中實驗方案設計能力作為化學實驗能力的高階認知技能,是會考測查的重要內容與備考難點,具體包括學生對實驗目的、原理、方案的理解,對實驗過程的設計、決策、評價和優化,對實驗現象與結果的認知、判斷、分析和處理的綜合能力。然而一些國中因班數較多或實驗條件有限,無論在新課教學還是複習階段都無法讓學生進行實驗設計與操作活動。教師主要通過一定量的實驗報告書寫訓練題目來強化學生的實驗方案設計能力,導致學生不能充分將所學知識理論與待解決的問題融會貫通、實驗設計不夠嚴謹合理,實驗評價的切入點無從下手。

(二)會考化學物質鑑別實驗的研究概況

“物質的鑑別”的會考試題及操作考查是一類測查學生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實驗方案設計思維和操作能力的綜合試題。評價學生對鑑別和檢驗物質方法的認識,同時考查學生在設計實驗方案和書寫實驗報告時思維的有序性和嚴密性以及具體的實踐能力。學生設計的物質鑑別實驗方案是一種根據物質性質、實驗目的與原理而推理論證得到的問題解決方案,而面對開放的物質鑑別問題,學生可通過不同思路設計出不同方案。毋庸置疑,學生是否具備系統縝密的方案設計思路,是否能夠規範操作並完整書寫實驗報告,是順利解決物質鑑別試題及操作考試的關鍵。目前相關研究集中在試題分析及實驗報告書寫和實驗操作考查[4-5]等。

(三)研究問題與任務

在開放作答環境中,同一班級的學生分別設計的實驗方案是否會出現“趨同現象”,即在設計思路、具體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傾向性?較少有報道對該問題進行討論,值得開展初步探究。在參考歷年廣州會考物質鑑別試題和諮詢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後,筆者設計了一個開放的物質鑑別問題作為實驗操作考查試題,要求學生使用限定試劑中的2種試劑鑑別3種白色粉末,獨立設計實驗流程圖,在實驗考試現場時完成操作、形成結論、書寫報告。本研究的主要任務是解答以下4個問題:①學生獨立設計的物質鑑別實驗方案有哪些型別(即在設計思路上是否有傾向性)?②在固體粉末鑑別的順序上是否有傾向性?③在鑑別試劑的使用種類上是否有傾向性?④對會考備考研究與教學實踐有哪些啟示與建議?

二、研究設計

(一)會考物質鑑別實驗試題的研究思路統計分析

20xx年、20xx年至20xx年廣州市會考物質鑑別實驗的試題(因20xx年為除雜試題不計入內),筆者著重研究試題的內容與形式、解決思路及答題情況,為本研究中設計物質鑑別實驗考查試題提供參考。本研究待鑑別的3種白色粉末分別是MgSO4、K2CO3和KCl,可供使用的'限定試劑是NaOH溶液、稀HCl、BaCl2溶液、酚酞試液和蒸餾水。

(二)學生實驗方案趨同現象的研究思路

筆者提前公佈物質鑑別實驗操作考查的試題,88位學生都要獨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畫出簡易流程圖。學生只要使用上述限定的2種鑑別試劑來進行2次鑑別實驗,即可鑑別出3包白色粉末的真實組成;若改變鑑別試劑的種類和滴入的順序,該問題有多種解決方案能夠滿足本研究的要求。為了研究學生在物質鑑別實驗方案設計上是否有趨同現象,筆者對學生所設計的流程圖進行文字分析,將實驗方案進行編碼歸類,主要研究學生在實驗方案(即設計思路)、鑑別物質的先後順序、滴入鑑別試劑的種類和順序上等是否有一定的傾向性。

三、結果分析

(一)會考物質鑑別實驗的試題分析結果整理分析近

10年廣州會考物質鑑別實驗試題,筆者將圍繞試題結構、考查內容、考查形式、解決思路及學生答題情況5方面進行論述。(1)試題結構根據歷年廣州市化學會考年報提供的資料(見表1),該類試題屬於中等偏難,區分度良好,能夠較好考查學生的化學知識綜合應用能力。(2)考查內容學生綜合運用元素化合物及實驗方案設計知識鑑別物質,書寫實驗報告。(3)考查形式該類試題中待鑑別物質主要有3種,可供選擇的試劑包括不提供也不限定任何鑑別試劑、不提供但限定不得使用其他試劑和限定提供鑑別試劑這3種形式(見表2)。(4)解決思路首先,根據不同待鑑別物質在物理性質(如狀態、顏色、溶解度等)或化學性質的差異進行分類。其次,匹配相應、適合的鑑別方法或鑑別試劑以設計鑑別方案、確定具體的鑑別流程及實驗操作、形成物質鑑別實驗的結論。最後,完成物質鑑別實驗報告的書寫。(5)答題情況該類試題的全市平均分較低,學生常見問題主要有元素化合物知識和實驗經驗的缺漏、鑑別方案設計的思維障礙及不規範不嚴謹的答題習慣,學生表現有待提升。

(二)學生實驗方案趨同現象的結果分析

除了4名學生的方案設計有誤之外,其餘84名學生都能夠設計出正確實驗方案。筆者對學生所設計的流程圖進行文字分析,將實驗方案進行編碼歸類,最後得到4大類共10種可行方案。統計各型別實驗方案在學生的作答中出現的頻次,並且用不同編號表示筆者將從實驗方案(即設計思路)、物質被鑑別的先後順序、滴入鑑別試劑的種類和順序等3方面的傾向性,對學生在物質鑑別實驗方案設計上的趨同現象進行分析論述。(1)實驗方案方案1-1、2-1-1和1-2是大多數學生選擇的實驗方案,學生人數佔總人數的79.5%。這3種實驗方案可代表大多數學生的方案設計思路,尤其是方案1-1,有52.3%學生使用該方案來進行實驗,在設計思路上有明顯傾向性。其餘方案由個別學生提出,展現出其思維具有一定發散性,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2)鑑別固體粉末順序設計出第一大類2種方案、約佔63.6%的學生優先鑑別出MgSO4,設計出第二大類4種方案、約佔22.7%的學生優先鑑別出K2CO3,設計出第三、四大類共3種方案、約佔9.1%的學生利用KCl溶液與BaCl2溶液不反應且無明顯現象的思路,用反證法優先鑑別出KCl。這顯示學生在選擇第一種被鑑別的固體粉末時有明顯傾向性,傾向性從大到小順序是MgSO4>K2CO3>KCl。第二、三種被鑑別的固體粉末種類與第一種被鑑別的粉末種類有關,故固體粉末被鑑別的順序也體現出一定的傾向性。(3)在滴入鑑別試劑的種類和順序除方案3、4-1、4-2的第一步外,結合實驗步驟的目的,統計各方案中鑑別試劑出現的頻次(見表4)。在第一、三大類方案,由於有K2CO3的干擾,學生只能使用NaOH溶液優先鑑別出MgSO4。在第二大類方案,即便在排除K2CO3的干擾後,學生在第二次實驗中,選擇NaOH溶液鑑別MgSO4的次數(16次)仍然多於選擇BaCl2溶液的次數(4次)。在第二、四大類方案,為避免MgSO4的干擾,學生傾向於使用稀HCl優先鑑別出K2CO3,其次才用酚酞溶液進行鑑別。相似的是,在第一大類方案,在排除MgSO4的干擾後,學生在第二次實驗中,選擇稀HCl鑑別Na2CO3的次數(46次)也遠多於選擇BaCl2溶液的次數(10次)。換而言之,學生傾向於用NaOH溶液鑑別MgSO4,用稀HCl鑑別K2CO3,即用OH-鑑別Mg2+,用H+鑑別CO32-。沒有學生在第二次鑑別實驗中選擇酚酞試液鑑別K2CO3,可見學生在選擇鑑別試劑的種類上有明顯的傾向性。

四、研究建議

綜上,筆者以一次物質鑑別實驗操作考查為例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學生在實驗方案(即設計思路)、鑑別物質的先後順序、滴入鑑別試劑的種類和順序上都有明顯傾向性。學生在實驗方案設計上有明顯的細微趨同現象,這可能與教師在會考複習中曾多次強調Mg2+與OH-的反應、CO2-3與H+的反應且學生對這些反應極其熟悉有關。學生可能更多地將MgSO4視作鎂鹽而僅關注Mg2+,較少視作硫酸鹽而忽視SO2-4。因九年級學生只瞭解樹狀分類法,未曾瞭解過交叉分類法,進而對學生設計思路產生影響。教師應當通過典型練習和變式訓練來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即培養學生問題解決思維的發散性,同時避免學生間的問題解決思維具有嚴重的傾向性和過度同質化。

參考文獻:

[1]蔣小鋼.立足實驗素養考查的大學聯考“評價型”實驗題的命題特點[J].化學教育,20xx,34(1):41-43.

[2]左勇.國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設計與教學研究[D].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xx.

[3]楊超懷.高三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結構與培養策略研究[D].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xx

[4]麥裕華.會考化學物質鑑別實驗報告書寫題的分析和教學建議[J].教學儀器與實驗,20xx(12):48-50.

[5]麥裕華,林建芬.化學實驗操作考查能否得到可信的評價結果———以九年級物質鑑別實驗為例[J].化學教育,20xx,35(15):36-40.

設計思維9

摘要:有了疑問才有思考,有了思考才能解決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設計提問有助於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用學生的思維。如何做到利用問題設疑、解惑,訓練學生的思維以及在教學中應注意哪些問題,就要持之以恆地做一些努力,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

關鍵詞:提問;數學思維;設計問題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可見疑問是思維的火花,思維又以疑問為起點,有疑問才有思考,有思考才能解決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設計提問有助於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用學生的思維。在教學中我嘗試著做到以下幾點。

一、有針對性地提問

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每個學生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而事實上,數學學科同別的學科比,學生的差異很大,會有一些學生強一些,一些學生弱一些。為了照顧每個學生,就要因人而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對於簡單的問題,給學習弱一些的學生,讓他們在回答問題中找到自信;對於稍作思考即可回答的問題,則給那些中等學生,讓他們在回答問題中加固知識的體系;至於需要幾步推理或要另闢蹊徑的問題,就留給能力強的學生,讓他們的思維在回答問題中得到昇華。這樣就能保證每個學生的思維都得到提高。

二、正確對待“提問”

提問是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因此,不要把問題弄得咄咄逼人。長期下去,可能個別學生由此被激化“成型”,思維嚴謹,有條理,但是多數學生會選擇避而不答,高掛“免戰牌”,這樣就得不償失了。教師要循循善誘,幫助而不是代替學生思考。在學生回答時,適時地做一些“鋪設”引導思維上路。還要多謝鼓勵,用充滿信心的、賞識的眼神看待學生,讓學生比較順利地完成思維上的“跳一跳,夠得著”的思維訓練。

三、讓學生學會“提問”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要讓學生提出問題的難度遠遠大於學生回答問題的難度。在教學中設計導學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做學的`準備,在學習中認真思考,學會解決問題。利用小結回顧從知識“生成”到運用的思維過程,請學生談收穫、體會、疑問,幫助學生梳理,適時發問,使知識體系在學生的頭腦中生成。

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思維的訓練不是一朝一夕的。在教學活動中要為恰當地設計問題提供適當的臺階,做好恰當的鋪墊,以引導學生猜想、發現並歸納出抽象結論,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訓練,讓學生的思維生成、閃光!

設計思維10

1、引導學生求異。教師在鑽研教材,設計教案時,要從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的角度出發,積極挖掘教材中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因素,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啟發學生獨立思考,鼓勵求異,充分發揮學生的發散思維。例如,在學習佇列“齊步走”時,可以利用學生好奇、求新的心理,啟發學生創造其他方式的“齊步走”,這時,很快就有學生提出“正步走、前腳掌走、半蹲步走、高抬腿走”等多種走法。練習中,由於學生感到新奇有趣,課堂氣氛積極活躍,佇列意識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創造思維得到充分激發。

2、啟發學生探究。教師要緊密結合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能力,設計適於學生思考的探究程式,並在學生髮現探究中,給予適當的啟發,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動作的特點和要領,從而培養他們的創造思維。如,學習“彎道跑”技術時,教師先不講解示範動作要領,可安排學生先自己練習,在跑動中提示學生體會直道和彎道上身體姿勢的'變化,特別是彎道上左腳與右腳的著地部位,左手與右手擺臂特點,啟發學生主動探究和思考,讓學生根據自身體驗得出彎道跑的技術要領。學生通過體驗和自己歸納並得到教師認可和表揚,自然有一種成就感,從而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思維。

3、鼓勵學生質疑。在當今體育教學中,教師的絕對權威和命令態度是開發學生創造力的一大障礙。學生的創造思維主要表現在能夠大膽懷疑,大膽猜想,有獨特的思維方式等。因此,在教學中要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在充分肯定分析思考的同時,要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放手讓學生猜想和提出假設,讓學生獨立思考,在思維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通過求異、探究、體驗、質疑、思考,從而激發學生解放思想,勤于思考,勇於探索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設計思維11

一、NONOBJECT的設計方法

NONOBJECT設計是一種全新的設計方法,也可以解讀為一種設計的策略,巴里凱茲③將設計定義為“文化研究”,而不是日常獲取功利的途徑。他認為問題的解決需要進行有效的分析、探討和全面的界定,這正是NONOB-JECT所深信的任務出發點,NONOBJECT的設計工作方法,具體可以概括歸納為幽默、分解與外推法三種④。巴里認為幽默能讓人釋放自我,而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玩笑,它需要學會判斷與辨別。NONOBJECT並沒有以誇張的色彩或可愛的造型為立足點來贏得笑容,更多的時候他是以自我剖析作為起點,以一種自嘲的態度帶著對生活的感悟,讓人們通過反思收穫欣喜、亦或是通過發現震撼獲得驚喜之感。所以就NONOBJECT的幽默,人們更多地需要立足諾曼⑤的情感化設計,從反思的層面來解讀NONOBJECT的設計作品,見圖1。分解法的運用使大家感受到NONOBJECT的設計作品似乎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他將人們所熟知的產品以一種極端的方式進行分解重構,亦或是融合兩個毫不相干的事物推理演繹NONOBJECT的設計理念。事物之間總是存在著或明或暗的廣泛聯絡,這往往是創新設計的力量之源。NONOBJECT設計的分解策略,分解的不純粹是兩個不相干的事物,重要的是分解了人們對熟知事物的既定格式,讓人們認識到原來同一個事物轉換維度後原來更精彩,見圖2。外推法是一種可以充分挖掘設計創新潛力的方法,是解讀NONOBJECT思維方式的關鍵所在。它往往將設計師的某一創想奉為絕對形而上學的標準,並向各個層面發散,以此來檢驗設計思維的可行性。外推法對於設計行為存在著絕對的指導原則,從一定意義上約束了思維的發散,但人們的生活本就充滿了約束,既然不能夠逃避約束,就應勇敢地去樂於接受。在嚴酷約束下的外推法往往能夠發現自我的極限,探索不可能存在的可能性,並將自我提升到可能的緯度,見圖3。

二、NONOBJECT的創新思維

NONOBJECT始終把“換條思路”作為其座右銘,將創新思維立足於科技,但又不被科技所駕馭;以人為本,但又不被商業化所左右。它的創新源於使用者與產品之間的情感地帶,是一種平衡使用者與產品,並與之形成友好關係的思維方式。第一,模糊真實與虛構的界限。隨著年齡與閱歷的增加,人們對於周圍的世界越來越熟悉,兒時曾經的夢幻與理想漸行漸遠。真實的世界每天都在身邊發生,而虛擬的世界只能存在於個人的大腦或只是躍然於紙面而略顯蒼白無力,但如果一個設計師過分強調真實與虛擬的界限,反而限制了創新思維的發展。幻想可以為設計師注入活力,超越現實世界的物理屬性,並融入人們對生活的體驗。在NONOBJECT的世界裡,真實與虛構沒有明確的界限。它不僅僅將設計概念化,而且將材料概念化。一如布蘭科虛構的Thinium⑥元素,基於這樣的材料,NONOBJECT所展現的創新思維令人震撼,就像《NONOBJECT設計》一書其中一個章節的標題一樣“皆有可能”。創新的思維需要自由的放飛就不能受到過多的侷限,當然模糊真實與虛構的界限不等於不著邊際的狂想,它只是為創新思維打開了另一個空間的窗戶。第二,不可能蘊含著可能。設計最大的源動力在於創新,而創新需要極大的勇氣去直面自我。在創新思維的過程中,需要建立信心並堅持自我。NONOBJECT的字典裡不存在不可能,更多的可能是“不可能”中才有蘊含可能的創新,不可能中才能喚醒人類的第六感,即驚喜之感。人們常說的“不可能”普遍有兩層意思。第一是目前的科技、材料或是結構不能夠實現這個設計方案;第二是認為這個設計創意不符合目前的審美或主流文化。NONOBJECT的設計作品Nucleus摩托車,見圖4。就是同時兼具這兩個“不可能”的一輛零排放的交通工具,它沒有運用展現速度感的流線型結構,而是抽象的運用“方塊與空氣碰撞”這一有悖於一般認識的原則,而它的速度又快的驚人,它的形態拘謹但又仿生了駿馬的個性,這樣的“不可能”展現的當然是完全可能的震撼感。這樣的“不可能”體現的是NONOBJECT逆向思維,反其道而行的魄力與膽識。第三,擺脫束縛,放飛想象力。每一個時代都有其自身的侷限性,每一個人也理所當然地會受到所處環境的制約與影響。從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現代主義、後現代風格的逐一呈現,每一次的設計變革都存在著偉大的思想革命。NONOBJECT的創新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的是對現有文化、科技、美學、設計方法等束縛的掙脫。米蘭理工大學的艾齊奧馬尼尼教授從社會學的視角將其解讀為一種新的,富有挑戰意味的,可以帶給人鼓舞結果的社會行為方式。NONOBJECT倡導設計創新應擺脫功能主義的思維枷鎖,放飛自我的想象力。這樣的`思維方式需要淨化人們的頭腦,以一種修身養性,境由心生的姿態,最大可能的擺脫時代與環境對人們的影響,重新界定、領悟人與產品之間的關係,從而觸發新的思維。

三、NONOBJECT的設計理念與哲學思想

NONOBJECT站在哲學思想的高度以巨集觀的視角思索人、產品、設計的關係,使人深邃的洞察問題,將設計師的思路從技術美學、商業化等嘈雜的工業化程序引向對人內在情感需求的探索,它尊重歷史的文脈與演變,並關注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走向,以一種理想主義的激情演繹著NONOBJECT獨特的設計文化觀。NONOBJECT將整個世界比作一個大劇場,人類是這個劇場中的演員,而設計師所設計的產品就是演出所使用的道具。在這樣一個被無限簡化了的“劇場”裡,才能拋開塵世的喧譁,潛心靜坐放下紛繁複雜的關係,全心領悟如何使這些“道具”成為人們簡潔而單一的製品即可。NONOBJECT的作品從形式上延續了極簡抽象派的設計風格,卻將“少即是多”、“少即是乏味”、的歷史沿革演變昇華為“少、卻更好”的無設計理念,將情感元素積極地融入其中,將極簡主義的設計理念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哲學層面。NONOBJECT認為自然界的每一個生物都是獨特的,唯一的,它們是工業化社會下技術國土上盛開的一朵蘭花,是設計之靈、設計之源。人類不能成為環境的破壞者,更不能成為垃圾的製造者,人們需要與產品建立起一種更加富有意義的關係。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抵禦著大自然,併發出過人定勝天的豪言壯語。回首過去,人們卻發現人類只有善待大自然,大自然才會回饋人類。基於以上的認識,NONOBJECTT認為人們應該重視人、產品、環境之間的和諧關係,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向大自然學習,見圖5。而不應該以防禦的姿態隔離大自然,迷失自我的困惑中。這與中國傳統思想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不謀而合,是目前生態設計的典範。NONOBJECT對美學的追求超出了之前設計方法論的範疇,一方面它將焦點由設計師創造美轉而引申為喚醒美和發現美。由以往設計物被動地傳遞美轉變為受眾主動地去發現美的存在。美好的事物就存在於人們的周圍,NONOBJECT傳遞的是一種對待生活的態度,它設法引導人們去享受生活,發現美或許就存在於你正使用的1001Drops,見圖6。湯勺細細品嚐所體驗到的美味之中。另一方面,NONOBJECT注重美的歷程,認為過程就是目的,而不是將美好的結果作為唯一的目的性。NONOBJECT設計讓使用者體驗到一件產品的材料、生產、設計的演變等歷史程序,使使用者感受到設計物的年輪與滄桑,尊重設計的歷程,使人們感悟到具有文化與歷史底蘊的獨特的設計美學。

四、結語

NONOBJECT多以虛擬的設計形式表達著對社會的理解,從中可以感受到它對設計理想的執著,對設計創新的不懈追求,對人類歷史的尊重,以及對人類未來的一份擔當。NONOBJECT敢於拋開世俗的禁錮,勇於突破時代的枷鎖,以其獨特的設計哲學創造著新的美學觀念,表達著NONOB-JECT設計對於人與產品背後的情感訴求,同時通過這個表達揭示出NONOBJECT對人們所處世界的理想與追求。

設計思維12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100~101頁。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的活動中瞭解計算器的結構和基本功能,能正確地運用計算器進行較大數目的一、兩步式題的計算。

2. 能運用計算器探索一些基本的數學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應根據計算的需要靈活確定不同的計算方式。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匯入

談話:在電視裡,我們經常會看到一種遊戲,叫“魅力聯想”,看過嗎?想不想玩這個遊戲?(依次展示下列各項,得出答案是“算盤”)

提問:還想玩嗎?(把“提示三”中的內容改為“誕生於上世紀”,把“提示四”的內容改為“很輕,可握在手中”,得出答案為“計算器”)

揭題: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用計算器計算”。

談話:瞭解計算器嗎?你在哪兒看到過計算器?把你知道的與同桌交流。

投影出示計算器模型,引導學生說出計算器上主要鍵的名稱及功能。

提問:你還知道哪些關於計算器的資訊?

二、 初試本領

談話:會使用計算器嗎?我們先來“初試本領”。注意,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準備好身邊的學習用品,開始!

投影出示:

計算下列各題:

① 1 256 - 768 = ② 477 × 167 =

③ 32 ÷ 4 = ④ 36 × 99 ≈

交流計算結果。

小結:為什麼有的同學計算得這麼快呢?能把你的經驗與大家一起分享嗎?(交流並得出:在計算時,能口算或要求估算時,不需要使用計算器)

三、 再顯身手

談話:看來,大家對計算器的使用真的比較熟練。想不想“再顯身手”?請看這組題:

① 438 × 15 - 1 274 ② 2 940 ÷ 28 + 763

③ 40 000 - 165 × 182 ④ 25 120 ÷ (449 - 289)

提問:這四道題與上面四道題相比,有什麼不一樣?會做嗎?請試一試。

學生獨立用計算器計算。

交流計算結果(學生的答案可能出現不一致的情況)。

引導:你有沒有感覺到這四道題的計算過程不一樣?(第③、④題要先算後一步,而①、②兩題只要按順序計算就行了)

討論:用計算器計算③、④兩題,該怎麼操作呢?我們以第③題為例,誰來介紹介紹你是怎樣算的?(突出記住中間數、使用MR鍵、倒減等方法)

四、 欣賞史料

談話:同學們學習得非常投入,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則短片,好嗎?

短片配音:

你知道嗎

在人類計算工具發展的歷史上,人們一直就沒有停下自己追求的腳步。

遠在商代,我們的祖先就創造了十進位制計數法,領先於世界千餘年。到了周代,發明了當時最先進的計算工具——算籌。算籌是一種用竹、木或骨製成的顏色不同的小棍。計算時,通常編出一套歌訣形式的演算法,一邊計算,一邊不斷地重新布棍。

到了東漢末年,我國人民又發明了算盤,這也是計算工具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的發明。這種輕巧靈活、攜帶方便、與人民生活關係密切的計算工具,至今仍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1945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於美國,它被人們譽為“人類文明最光輝的成就之一”。

1977年,日本卡西歐公司生產出了第一部微型計算器,這種袖珍型計算器可握在手中,使用方便,適合所有人的使用。

如今,計算機技術正日新月異地向前發展,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正被許多行業所使用,有的計算機每秒鐘可計算1 000萬億次,過去需要幾代人才能完成的計算,現在片刻間就能算出結果。

提問:感受到科學前進的腳步了吧?看了上面的短片,你有什麼想法?

五、 一展風采

談話:讓我們盡情享受科學帶來的快樂吧!請拿起計算器,一展自己的風采!

談話:請看問題1——有一個沒有關緊的水龍頭。

① 每天大約滴水16千克,照這樣計算,一年(按365天計算)要浪費( )千克的水。

② 把這些水裝入飲水桶,若每桶裝25千克,大約可裝( )桶。

③ 如果一個家庭每天需要4桶水,這些水可夠( )個家庭用一天。

學生獨立完成後,核對答案。

提問:解決了上面的問題,你有什麼想法?

談話:再來看問題2——有一天,小明在用計算器計算“490 × 16”時,發現計算器的鍵“4”壞了,聰明的小明靈機一動,很快還是用這個計算器把正確的結果算出來了,你知道他是怎樣算的嗎?

學生獨立思考,完成練習。

組織交流,並選擇其中一種方法用計算器驗證。

六、 挑戰極限

談話:同學們的表現很出色,真的讓老師領略了大家的風采,想挑戰計算器的極限嗎?

計算:111 111 111 × 111 111 111。

學生嘗試計算。(發現計算結果前面多了一個“E”字,且不同的計算器顯示的結果不一樣)

提問:有問題嗎?有什麼問題?(計算器的數位不夠了)

追問:誰能幫大家解決這個問題?

談話:我們來向書本請教,先完成課本第101頁“想想做做”的第4題,做了這道題,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引導學生漸次觀察,直至發現其中的.規律。

小結:做了這道題,你有什麼想說的嗎?(計算器並不能幫助我們解決所有的計算問題,解決問題更多的要依靠人的智慧)

播放短片:“珠心算”比賽現場錄影片斷。

談話:這個片斷是20xx年全國珠心算現場會上,二年級小朋友表演的鏡頭。珠心算,就是在頭腦裡面打算盤,看到這個鏡頭,你又想說什麼?(突出:先進的工具也有它的侷限性,有時看起來比較傳統的計算方式,也能顯示出它的奇妙之處)

總結:看來,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工具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培根說過:“人的智慧才是天下最偉大的力量!”(投影出示)

總說明

一、 關於教材

“用計算器計算”一課的教材,與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理念非常合拍,給教師的教學定位、教學創新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具體說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遵循知識建構的規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從這裡找到學習的起點,拾級而上;二是內容鮮活,與生活實際結合得很緊;三是數學味很濃,習題中編排了許多體現數學本質的內容,比如“找規律”、“認識有趣的數142857”等;四是定位巧妙,圍繞普通型計算器展開,為教學留有更為廣闊的加工和改造的空間。教學時,我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充分把握教材所帶來的便利,並對教材巧妙加以整合。

二、 關於計算器功能鍵的教學

計算器功能鍵的教學,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但教到什麼程度?用什麼方法展開?確實值得思量。我認為,教學中不應該花太多的時間對它的各種功能鍵的作用及使用方法逐一介紹,而應該抓住生活中經常使用、對學生建構科學素養起核心意義的內容進行教學。因此,我凸顯了計算器中“記憶鍵MR”、“清除鍵AC”等鍵的使用,而計算器其他鍵的作用及有關資訊,則在師生交流的過程中,隨機地動態解決。又因為各種鍵的使用不需要太多的智力參與,也沒有多少探究的價值,故而,我將這些教學內容通過談話的形式,在學生認識的空白處描摹,由學生或由老師直接介紹。

三、 關於教學目標的定位

“知識經濟時代,人不能淪為工具的奴隸”已成為人類的共識。計算器教學只是一個載體,它應該承載著益智、輔德和育美的功能。本課中,我安排了“魅力聯想”“初試本領”“再顯身手”“一展風采”和“挑戰極限”等幾個教學環節,每個環節都在全力彰顯上述理念。“魅力聯想”目的是引出課題,盤活課堂、預留懸念;“初試本領”是嘗試用計算器進行基本計算,掌握使用計算器的方法,初步體會應根據計算的需要靈活選擇不同的計算方式;“再顯身手”是本節課知識層面的教學,解決用計算器進行混合運算的方法,旨在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一展風采”以生活問題為依託,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強化計算器的使用,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形成一定的數學意識;“挑戰極限”力求讓學生在認知不平衡的矛盾狀態中,引發數學思考,提升數學素養,通過自己的探索達成新的認知平衡。

四、 關於算盤的介入

課的開始,我引出了算盤,課末又以算盤收尾,主要出發點是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感悟數學文化的廣袤與久遠,感受“人”和“工具”這一對矛盾在人類文明程序中的作用,初步受到辯證思想的教育和薰陶。

設計思維13

【知識與技能】

1、積累詞語: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初步瞭解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默讀。在快速高效的默讀中,篩選資訊,初步領會文章的基本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2、瞭解議論文中常用的道理論證、舉例論證的方法;體會本文語言嚴謹平和的特點。

3、理解體驗設問句的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白事物的正確答案真的不止一個,建立“我具有創造性思維”的自信,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朝創造型、創新型人才的方向健康成長。

1、區分觀點和材料的關係,認識本文的論證方法。

2、體會周密嚴謹又親切平和的語言風格。

3、理解文章思路、設問句的作用。

4、培養創造性思維。

第1課時

一、導語設計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國小學的蘇軾《題西林壁》。讓我們一齊來背一下。

2、師:“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說明什麼?

(生: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觀察角度下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3、師:由此可見,事物的正確答案並不是唯一的,這是為什麼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來學習《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心神沉浸在字裡行間。

默讀是較快獲取資訊的方式之一,文章娓娓傾談,字句比較容易進入學生頭腦,啟發學生心智。九年級學生已能較好地把握一般默讀要求,自然會標好段號,勾畫出給自己啟發、留下深刻印象、有疑問的語句。為進一步對話討論作好準備。

(1)字詞積累。

A、讀準下面加點字的注音。

根深蒂固(dì) 孜孜不倦(zī) 汲取(jí)

鍥而不捨(qiè)淵博(yuānbó)

B、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

根深蒂固:比喻基礎穩固,不容易動搖。

孜孜不倦:勤勉的樣子。

鍥而不捨:雕刻一件東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2)反饋默讀情況:說說閱讀收穫。

問題設計:我的收穫:文中________________句子,我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

引導交流:作者的觀點是什麼?哪些語句給你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哪些語句給你啟發?你有沒有疑難?圍繞這些語句大家談看法,有助於理解作者想法。

2、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喜好,創造自己的“創新格言”。

這個環節本身就是創新思維的極好鍛鍊。鼓勵原創,教師點撥師生一起評價,把同學的智慧成果記錄在筆記本上。

三、探究寫法,理清思路

明確本文思路。

課文從“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說起。先用四個圖形提出一個問題,然後通過對幾種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觀點。原因是,“由於看圖形的角度不同,四種答案全都正確”。推而廣之,“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非只有一個,而是多種多樣”。

接著,作者從“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引申出“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原因是,“由於情況的變化,原來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現在往往不靈了”,“如果你認為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話,當你找到某個答案以後,就會止步不前”。

既然不滿足於一個答案,需要尋求其他答案。怎樣尋求呢?課文於是順理成章地提出“有賴於創造性的思維”,論述創造性思維必需的要素。這要素是:(1)有淵博的知識,因為知識的組合能形成新的創意。(2)有探求新事物,併為此而活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3)持之以恆的毅力。課文特別提出“發揮創造力的真正關鍵,在於如何運用知識”,並舉出兩個例子加以證明。

緊接著,又引申出如下問題:“不過,這種創造性的思維是否任何人都具備呢?是否存在富有創造力和缺乏創造力的區別呢?”接著的論述就是回答這個問題的。先引用某心理學專家小組的結論,並對這個結論進行分析。實際上,自以為不具備創造力的人,是自我壓制;而認為自己具有創造力的人,則關注極其普通、甚至一閃念的想法,並對它反覆推敲,逐漸充實。像貝多芬、愛因斯坦和莎士比亞等傑出的人物也都如此。總之,“區分一個人是否擁有創造力”,就是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細小的想法”,並使之變為現實。

最後,課文得出結論,“任何人都擁有創造力”,只要具備幾個關鍵性的要素,就能成為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

第2課時

一、聚焦論證方法

1、交流名言。

檢查作業,交流分享蒐集的資料,引入對論證方法的認識。

名言(教師可以示範出示名言):

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徵之一。(塞繆爾8226;約翰遜)

好奇心造就科學家和詩人。(法朗士)

如果沒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慾為動力,就不可能產生那些對人類和社會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創造。(陸登庭)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

同學們交流各自查詢的有關名言。

2、聚焦論證方法。

觀點:做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的關鍵是:要經常保持好奇心,不斷積累知識;不滿足於一個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運用所得的知識;一旦產生小的靈感,相信它的價值,並鍥而不捨地把它發展下去。

請選擇一則格言作為論據,寫一段文字來論證上述語段中的觀點。然後小組交流。

啟迪學生,這就是道理論證。道理論證是通過講道理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僅僅空講道理,不足以使人信服。怎麼辦?人常說:事實勝於雄辯。那麼還可以舉例子來論證,叫舉例論證。我們來交流查詢的'事例(教師可出示事例):

(1)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中學畢業後,他曾經先後在好幾個大學學習。主要學習氣象專業。大學畢業後,魏格納到了高空氣象臺工作。魏格納曾和他的弟弟乘坐一個3000立方米容量的大氣球飛上天空,他們在空中整整飛行了54個小時,打破了當時載人氣球在空中停留35個小時的世界紀錄。在飛行中,他們測量了高空的氣溫、氣壓、風速和風向,實現了魏格納到空中親自觀雲、觀風的夢想。

(2)一張普通的世界地圖卻引發出一個巨大的發現。據說魏格納因病住院。住院期間魏格納從牆上的一幅世界地圖上偶然發現大西洋兩岸的輪廓非常吻合,特別是南美洲巴西東部的突出部分,與非洲西海岸的幾內亞灣非常吻合。於是他萌生了這樣一個想法: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曾經連在一起,後來才裂開、漂移開。

(3)從那以後,魏格納注意觀察和研究,發現有許多現象可以證明他的想法是對的。為了蒐集證據,魏格納在第4次考察格陵蘭時遭到暴風雪的襲擊,永遠倒在茫茫雪原上。魏格納去世30年後,板塊構造學說席捲全球,人們終於承認了大陸漂移學說的正確性。

提示學生:三則材料分別論證:

(1)富有創造性的人總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使自己學識淵博。

(2)要經常保持好奇心。

(3)一旦產生小的靈感,相信它的價值,並鍥而不捨地把它發展下去。

歸納明確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道理論證: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

二、語文活動:異想天開

主題:鉛筆有多少種用途?

此活動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求新求異思維,努力尋求更多的不同答案。

鉛筆是學生身邊的最常見的學習用具,學生不陌生,有信心大膽發言,啟發學生勇於做一個有創造性思維的人。

設計思維14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不是單純的傳授和學習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包括思維能力的發展)的過程。從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來說,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密不可分的。辨證地看,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只是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供有利的條件,還需要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充分利用這些條件,並且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計劃地加以培養,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眾所周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貫穿在國小數學教學的全過程。一是貫穿在國小階段各個年級的數學教學中。二是貫穿在各部分內容的教學中。三是貫穿在每一節課的各個環節中。本文著重從“練習設計”這個環節談一點體會。

一、練習的針對性。

練習設計時,應充分理解課本上練習的編排意圖,並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基礎知識要變換形式多練,難點處要重點練,易混易錯的知識要突出練,對比練。這樣不但使學生紮實地掌握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思維得到啟迪和發展。比如:學完“找質數”後,設計的練習是:

1、面各數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為什麼?

35 12 37 7 1 19

2、判斷:

(1)自然數分為質數和合數。()

(2)所有的偶數都是質數。()

(3)所有的質數都是奇數。()

(4)合數至少有3個因數。()

學生要完成第一題,必須理解什麼數是質數?什麼數是合數?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根據什麼?學生明白了要根據一個數因數的個數來判斷時,又要知道怎樣很快找到一個數的因數?當學生做完後,反問:哪個數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為什麼?這樣自然、巧妙地把“1”的特殊性突出來,學生理解透徹,印象深刻。懂得了自然數按因數的個數來分,不僅僅是質數、合數,還有1。為了瞭解學生對所學的數學概念是否清楚,同時也為了培養學生運用概念進行判斷的能力,第二題設計判斷題。舉個具體例子:“所有的質數都是奇數。()”如要作出正確判斷,學生就要分析偶數裡面有沒有質數。而要弄清這一點,要明確什麼叫做偶數,什麼叫做質數,然後應用這兩個概念的定義去分析2的倍數裡面有沒有一個數,它的約數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數又是質數,這樣就可以斷定上面的判斷是錯誤的。

二、形式的多樣性。

數學課上一般有四種練習方式:口答、板演、筆頭、操作,但這四種練習在設計時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通過多種練習形式,不僅有助於加深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而且有助於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並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例如,講過乘法分配律,除了像課本中的練習題,給出兩個數相加再乘以一個數,要求學生應用運算定律寫出與它相等的式子以外,還可以給出一些等式,其中有的不符合乘法分配律,讓學生判斷那個是錯誤的;或者用3種圖形代替具體的數,寫成兩個式子,如(○+△)×□和○×□+□×△,讓學生判斷它們是不是相等,並說明根據。這些練習都有助於培養學生演繹推理的能力。

三、解法的豐富性。

一題多解或有多種解決問題策略的練習,是讓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一個問題,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例如:

實驗國小有2500人,其中男生佔總數的3/5,女生有多少人?

解法一:2500-2500×3/5

解法二:2500×(1-3/5)

解法三:2500-2500÷5×3

解法四:2500÷5×(5-3)

…………

但是,做有不同解法的練習題時,不宜讓學生片面追求解法的數量,而要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思路,或運用不同的知識去解決,並且要找出簡便的解法。

有些題目是解法和結論都是開放性的,解法不唯一,結論也不唯一,這就要求學生不但要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還必須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選擇解決問題策略。例如:北師大版教材第九冊的選擇旅遊方案。參加旅遊的人數中,大人與小孩的人數直接影響到方案的選擇,所以要求學生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最佳的旅遊方案,這樣的題目沒有固定的解法。

四、設計的坡度性。

練習題的`難度要適當,要是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思考運用所學知識能夠正確解答出來的。在教學中為了發展學生思維,往往出一些超過大綱課本範圍的題目,這樣不僅會增加學生負擔,而且由於難度太大,不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不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思維的靈活性。一般的數學課有三個層次的練習,第一層次是基礎練習,學生通過模仿性練習,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第二層次是變式練習,如判斷、選擇題,使學生學的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網路中去,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第三層次是提高練習,題目思維性較強,需要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學習計算方法、掌握解題方法一樣,也必須通過練習。而且思維與解題過程是密切聯絡著的。培養思維能力的最有效辦法是通過解題的練習來實現。因此有的放矢地設計好練習題就成為能否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一環。一般地說,課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數量的有助於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練習題。但是不一定都能滿足教學的需要,而且由於班級的情況不同,課本中的練習題也很難做到完全適應各種情況的需要。因此教學時往往要根據具體情況做一些調整或補充。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做足工夫,在優化聯絡設計這個方面下一番苦功。這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將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設計思維15

網頁設計師與平面設計師都歸類為設計師,其實這兩個職業是跨行業的,雖然有很多設計師一直在跨行業工作著。這兩個職業的最大區別應該是在思維上,對於平面設計師來說,天馬行空般的創新思維很重要,他們需要的是在一張白紙上勾畫出符合客戶需求的絢麗創意;而對於網頁設計師來說,更多的是需要考慮創意在網路上實現的成本以及可能性,天馬行空般的思維成了次要的。

這也就是為何很多時候,網頁設計師去做平面設計師的工作要比反過來容易得多。也許可以用這樣一個比喻來形容:網頁設計師去做平面設計師的工作就像是放開圈養在馬棚裡的馬,也許沒了撒野的能力,但還能奔跑;而平面設計師去做網頁設計師的`工作,則更像是原本狂奔的野馬突然被圈養在馬棚裡,框架的束縛會讓野馬變成手足無措。

回到標題提出的問題,為什麼視覺設計師需要懂HTML?

HTML就是那束縛野馬的框架。任何天馬行空的創意都需要限定在這個框架之中,並非是創意無法實現,而是需要考慮實現創意的成本。

對於平面設計師來說,畫面是設計的核心,畫面就是他們所想要表達的內容;而對於網頁設計師來說,畫面則是用來襯托內容的一種形式,內容才是網頁設計師所要表達出來的核心。

相對於平面設計的單一性來說,網頁設計更多的還有注重設計的可重用性。每個網站都是由很多的頁面構成的,而這些頁面中的樣式大部分都是可重用的。

如果網頁視覺設計師不懂HTML,不能準確的分析一個網頁的結構,那將可能給開發的成本帶來很大的提高。而網際網路產品的一個特點是更新迭代的時間快,如果投入的成本過高則會影響更新迭代的速率,最終將會影響到產品的發展。

熱門標籤